江蘇省淮安市高中校協(xié)作體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必修)(解析版)_第1頁
江蘇省淮安市高中校協(xié)作體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必修)(解析版)_第2頁
江蘇省淮安市高中校協(xié)作體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必修)(解析版)_第3頁
江蘇省淮安市高中校協(xié)作體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必修)(解析版)_第4頁
江蘇省淮安市高中校協(xié)作體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必修)(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地理期中考試試題PAGEPAGE1江蘇省淮安市高中校協(xié)作體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必修)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宇宙探測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中國航天發(fā)展迅速,茫茫太空留下中國人的足跡,2020年有望實現(xiàn)載人登月。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要滿足航天員的出艙需要,航天服具有的主要特性有()①高強度 ②耐高溫③抗撞擊 ④防輻射⑤防失重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2.航天員出艙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應該是()A.手中的紅旗迎風招展 B.陽光燦爛,天空蔚藍C.太陽照射下船體明亮 D.眾多流星劃過天幕【答案】1.A2.C【解析】【1題詳解】太空氣溫高,紫外線輻射強,有太空垃圾,所以航天服具有的主要特性有高強度、耐高溫、抗撞擊、防輻射,航天服不具有防失重的功能,故A正確,B、C、D錯誤?!?題詳解】風是指大氣的水平運動,太空中沒有大氣,也不存在大氣的流動,所以手中的紅旗不會迎風招展,A錯誤;沒有大氣散射,天空應是黑色,B錯誤;太陽照射下船體受到光的反射,航天員可以觀察到船體明亮,C正確;流星就是隕石與大氣摩擦,然后產生高溫燃燒才會發(fā)熱發(fā)光,太空中沒有大氣,自然沒有流星,D錯誤。故選C。圖中屋頂?shù)暮谏肮璋濉保褪翘柲芪蓓?。風和日麗的白天,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我國有關專家指出:上海沒有油田和煤礦,但有兩億平方米的屋頂,不能辜負了屋頂上這片免費的陽光。讀圖完成下列小題。3.下列自然現(xiàn)象與太陽輻射無關的是()A.生物的出現(xiàn) B.水體的運動C.風的形成 D.火山的噴發(fā)4.上海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是因為()A.上海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 B.上海人口眾多,能源需求量大C.太陽能資源清潔、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經濟發(fā)達,能源蘊藏量大【答案】3.D4.B【解析】【3題詳解】太陽輻射為地球上水、大氣運動、生命活動提供主要動力,因此生物的出現(xiàn)、水體的運動、風的形成均與太陽輻射有關,而火山的噴發(fā)是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與太陽輻射無關,因本題選與太陽輻射無關的,故排除ABC,故選D?!?題詳解】材料“上海沒有油田和煤礦,但有兩億平方米的屋頂,不能辜負了屋頂上這片免費的陽光”,說明上海市常規(guī)能源缺乏,但人口眾多,經濟產業(yè)發(fā)達,對能源需求量大,因此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可以有效增加能源供給,B正確;D錯誤;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是青藏高原,A錯誤;太陽能資源清潔、可再生但能量分散,C錯誤;故選B。在交通十字路口處,我們經常見到如圖所示的交通信號燈。完成下面小題。5.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號燈的亮度會出現(xiàn)變化,其影響因素主要是()A氣溫高低 B.電網供電情況 C.陰晴狀況 D.交通流量6.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設置這種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效果會更好()A.拉薩 B.重慶 C.大慶 D.??凇敬鸢浮?.C6.A【解析】【5題詳解】交通信號燈不是利用大氣熱量獲取能量,因此氣溫高低對交通信號燈的亮度沒有直接影響,排除A。圖中顯示,交通信號燈上面有太陽能電池板,應以太陽能發(fā)電為能源,因此電網供電對其無影響,排除B。陰晴狀況不同會導致太陽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的差異,使得太陽能交通信號燈的亮度出現(xiàn)變化,C符合題意。交通流量對太陽能沒有什么影響,因此對信號燈的亮度影響不大,排除D。故選C?!?題詳解】太陽能越豐富的地區(qū)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效果會更好。拉薩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水汽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度強,設置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效果最好,選項A符合題意。重慶位于四川盆地,多云雨霧,太陽輻射強度弱,設置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效果不好,排除B。大慶和??跒榧撅L氣候,夏季云雨較多,晴天數(shù)量相對于拉薩較少,設置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效果不如拉薩好,排除C、D。故選A。下圖所示是一款新型太陽能衣服,該衣服用天然纖維制成,衣服上有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給很多設備(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和GPS終端)充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我國下列地區(qū)中,太陽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A.四川盆地 B.長江中下游平原C.東北平原 D.青藏高原8.關于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A.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于內部的核裂變反應B.煤、石油的形成與太陽輻射無關C.太陽輻射的電磁波對地球磁場影響明顯,產生“磁暴”現(xiàn)象D.太陽輻射是促進地球上水循環(huán)的主要動力【答案】7.D8.D【解析】【7題詳解】太陽能衣服使用效率,與使用地區(qū)的太陽能豐富程度有關。青藏高原地區(qū)海拔高,空氣稀薄,晴天多,太陽輻射最強,所以太陽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D符合題意;而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北平原,因海拔低,空氣稠密,且夏季多云雨天氣,四川盆地還多霧,太陽輻射較弱,排除A、B、C。故選D?!?題詳解】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A錯。煤炭和石油屬于生物體固定的太陽能,形成與太陽輻射有關,B錯。對地球磁場影響明顯的是太陽活動,而不是太陽輻射,C錯。太陽輻射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其中水循環(huán)中的蒸發(fā)和水汽輸送的能量來自太陽輻射,D對。故選D。讀某地剖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9.圖中地層中動物化石經歷的演化過程是()A.海生無脊椎動物—爬行動物—脊椎動物 B.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爬行動物C.爬行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 D.爬行動物—脊椎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10.石炭—二疊紀是地質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時期,由此可推知當時的環(huán)境特點為()A.干燥,冷熱多變 B.全球氣候分帶明顯C.濕潤,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廣布【答案】9.B10.C【解析】【9題詳解】沉積巖具有層理構造;一般而言,越向下,巖層形成的時間越早。結合圖例可知,圖中動物的演化過程為三葉蟲(海生無脊椎動物)--魚類(海生無脊椎動物)--恐龍(爬行動物)。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0題詳解】煤炭是地質時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由此可推知石炭—二疊紀時期氣候濕潤、森林茂密。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未來故事:太陽急速老化,人類選擇距地球4.2光年的比鄰星系作為新家園。人類帶地球逃離太陽系期間,暫居在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并計劃借助木星的引力彈弓獲得動力逃離太陽系。據此回答下題。11.有關《流浪地球》的討論合理的是()A.木星是類地行星,由巖石組成 B.地下城位于地球圈層的地殼部分C.流浪地球的新家園在河外星系 D.太陽活動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答案】B【解析】木星是巨行星,不屬于類地行星;地下城距地面5千米,位于地球圈層的地殼部分;距地球4.2光年的比鄰星系屬于銀河系,不是河外星系;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據此分析選B。12.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A.地球表面受熱不均 B.陸地與海洋的差異C.地勢地形的差異 D.水平氣壓梯度力【答案】D【解析】地球表面受熱不均,是形成風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排除A。陸地與海洋的差異,有可能產生冷熱不均,冷熱不均可能產生大氣的垂直運動,大氣的垂直運動可能導致同一水平面上產生氣壓差,從而導致風的產生,由此可見陸地與海洋的差異不是產生風的直接原因,排除B。地勢地形的差異不是產生風的直接原因,排除C。水平氣壓梯度力直接導致空氣由高氣壓向低氣壓運動,形成風,因此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D符合題意。故選D。1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水平氣壓梯度力不能影響風速 B.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速C.高空大氣運動受摩擦力影響不明顯 D.摩擦力不影響風速,只影響風向【13題答案】【答案】C【解析】水平氣壓梯度力既影響風速也影響風向;地轉偏向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高空大氣密度小,因此高空大氣運動受摩擦力影響不明顯;摩擦力與風向相反,既影響風速,也影響風向。據此分析選C。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中心區(qū)的氣溫明顯高于外圍郊區(qū)的現(xiàn)象。熱島強度是用城市和郊區(qū)兩個代表性觀測點的氣溫差值來表示。下圖為“某地熱島強度日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4.一天中熱島效應最強的時間段是()A.6:00~8:00 B.10:00--12:00 C.12:00~16:00 D.22:00--4:0015.能減弱城市熱島效應的措施有()①可利用太陽能 ②鼓勵私家車出行③采用集中供暖 ④增加綠地面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14.D15.B【解析】【14題詳解】熱島強度是用城市和郊區(qū)兩個代表性觀測點的氣溫差值來表示。根據圖示熱島強度變化曲線,一天中熱島效應最強的時間段是差值最大的時段,時間是22:00--4:00,D對。A、B、C錯?!?5題詳解】能減弱城市熱島效應的措施有多利用太陽能,減少地面吸收,①對。鼓勵私家車出行,汽車尾氣等溫室氣體排放多,熱島效應加強,②錯。采用集中供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③對。增加綠地面積,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④對。B對,A、C、D錯。下圖為某人在朋友圈曬了一張客機飛行抓拍照片,深色為藍天,淺色為白云。完成下面小題。16.此刻,客機飛行在()A.臭氧層 B.平流層 C.對流層 D.高層大氣17.飛機尾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會加?。ǎ〢.環(huán)境污染 B.全球變暖 C.荒漠化 D.森林破壞【答案】16.C17.B【解析】【16題詳解】據材料深色為藍天,白色為云,說明客機飛行在藍天白云中;而天氣現(xiàn)象如云、霧、雨、雪等出現(xiàn)在對流層中。故選C?!?7題詳解】飛機尾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屬于溫室氣體,能夠吸收地面輻射而使大氣溫度升高,加劇全球變暖。故選B。18.中新社北京2015年11月9日電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層林盡染的季節(jié)。但由于同期中國北方陸續(xù)進入供暖季,每年此時,中國北方也隨之進入“霧霾季”。霧由水汽凝結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顆粒物飄浮在空氣中形成。如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丁分別代表()A.太陽輻射、大氣的削弱作用、地面反射、大氣輻射B.太陽輻射、大氣的削弱作用、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C.地面輻射、大氣的削弱作用、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D.太陽輻射、大氣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答案】B【解析】甲由太陽指向地面,代表太陽輻射;乙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代表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丙由地面指向大氣,代表地面輻射;丁由大氣指向地面,代表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即大氣逆輻射。B正確,ACD錯誤。故選B。雨水花園是一種模仿自然界雨水匯集、滲漏而建設的淺凹綠地,主要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并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jié)B漏的雨水得到凈化。凈化后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下圖示意雨水花園結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鋪設樹皮覆蓋層的主要目的是()A.為植物提供養(yǎng)分 B.控制雨水滲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20.雨水花園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園林觀賞景觀 B.保護生物多樣性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調節(jié)局地小氣候【答案】19.D20.C【解析】【19題詳解】通過簡圖可發(fā)現(xiàn),該模式的底部為砂層和礫石層,鋪設此層利于讓經過上層土層處理的雨水下滲,并把滲下的雨水導出流走。故該雨水花園地下部分含水量變化很大,為保證地表植物生長,必須保持土壤合適的水分條件,覆蓋樹皮可達到此目的。D正確?!?0題詳解】從材料“主要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并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jié)B漏的雨水得到凈化”可知,雨水花園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C正確。下圖是我國某地區(qū)一條河流受三種不同水源補給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線圖,據此回答下列小題。21.推測該河流最主要的補給方式是()A.永久積雪和冰川融水補給 B.降水補給C.季節(jié)性冰雪融水補給 D.地下水補給22.關于該河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河流有結冰期 B.河流一年有兩個汛期C.河流含沙量小 D.河流水量季節(jié)變化小【答案】21.B22.D【解析】【21題詳解】根據圖示不同水源補給的大小和時間的差異分析,圖示②補給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季,故判斷為夏季降水;①主要在春季形成補給,故判斷為春季的積雪融水;而③補給終年較穩(wěn)定,故判斷為地下水補給。該河流受夏季降水和春季積雪融水補給而形成雙汛,此河位于我國東北地區(qū),主要的補給方式是降水補給。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2題詳解】該河位于東北地區(qū),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大,流量季節(jié)變化都很大,D說法錯誤,符合題意。該河流有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冬季有結冰期,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春季為小汛期,夏季為主汛期,B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河流含沙量小,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D。海水的密度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小題。23.影響表層海水密度最明顯的因素是()A.鹽度 B.深度 C.徑流 D.溫度24.下列關于海水密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影響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溫度、鹽度,與深度無關B.一般來說溫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對較高C.海水密度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現(xiàn)的“海中斷崖”現(xiàn)象不會影響人類活動25.關于海水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海嘯是一種常見的波浪形式B.潮汐是海水在風力作用下發(fā)生的周期性漲落現(xiàn)象C.寒暖流交匯可以形成大的漁場,如北美的紐芬蘭漁場D.波浪、潮汐、洋流、海嘯、風暴潮等均蘊藏巨大能量,能為人們方便利用【答案】23.D24.C25.C【解析】【23題詳解】結合課本所學基礎知識可知,影響表層海水密度最明顯的因素是溫度,故D正確;鹽度、深度、徑流都不是影響表層海水密度最明顯的因素,ABC錯誤。所以選D?!?4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海水密度會受到溫度、鹽度以及深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故A錯誤;一般來說溫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對較低,故B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海水密度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故C正確;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現(xiàn)的海中斷崖現(xiàn)象一定程度上會給在影響到人類海洋中的活動,故D錯誤。所以選C?!?5題詳解】風浪是一種常見的波浪形式,海嘯不是一種常見的波浪形式,故A錯誤;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發(fā)生的周期性漲落現(xiàn)象,故B錯誤;寒暖流交匯可以形成大的漁場,北美的紐芬蘭漁場是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灣暖流交匯形成的,故C正確;波浪、潮汐、洋流、海嘯、風暴潮等蘊藏巨大能量,但不易被人們開發(fā)和利用,故D錯誤。所以選C。飛絮指春季雌性楊樹或柳樹種子的衍生物攜帶種子隨風飄散的現(xiàn)象,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許多“煩惱”。2020年4月,京津冀地區(qū)首次聯(lián)合開展楊柳絮飄飛期預報服務。下圖為“2020年京津冀地區(qū)楊柳絮飄飛預警地圖”,完成下面小題。26.圖示地區(qū)的地帶性植被屬于()A.常綠闊葉林 B.針闊葉混交林 C.落葉闊葉林 D.針葉林27.我國南方地區(qū)比北方地區(qū)受飛絮影響較少,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區(qū)()A.氣溫更高 B.雨季更短 C.樹種不同 D.光照更強【答案】26.C27.C【解析】【26題詳解】該地區(qū)位于我國北方地區(qū),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植被主要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圖示地區(qū)的地帶性植被屬于落葉闊葉林,C正確。ABD錯誤,故選C。【27題詳解】我國南方地區(qū)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多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與北方大面積分布的落葉闊葉林樹種(如楊樹、柳樹等)有明顯差異,C正確。氣溫高適宜楊柳絮的發(fā)育與飄散,A錯誤。南方地區(qū)的雨季比北方地區(qū)更長,降水量也更多,B錯誤。春季南北方光照差異不大,D錯誤。故選C。電望遠鏡(FAST),它建于貴州平塘縣大窩凼,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它就像一個天然的“巨碗”,剛好盛起望遠鏡如30個足球場面積大的巨型反射面。下圖為FAST景觀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28.“中國天眼”選址大窩凼的主要原因是()A.基礎穩(wěn)定,地下水不易下滲 B.環(huán)境優(yōu)美,大氣能見度好C.地形獨特,開挖工程量小 D.人口稠密,基礎設施完善29.該地區(qū)喀斯特地貌()A.形成的最基本條件是可溶性巖石廣布B.溶蝕作用形成的渾圓狀石灰?guī)r山峰成片分布形成石柱C.淀積作用形成從地面向上長高的堆積體是石鐘乳D.不易形成水土流失,有利于農業(yè)發(fā)展【答案】28.C29.A【解析】【28題詳解】由材料可知,“中國天眼”主要用于天文觀測,選址大窩凼主要原因是該地是喀斯特地貌,多天坑、溶洞,地下水容易下滲,A錯誤;四周高,中間低的地形便于安置射電望遠鏡,建設工程量小,人煙稀少,電磁波干擾小,C正確,D錯誤;環(huán)境優(yōu)美與“中國天眼”選址無關,B錯誤。故選C?!?9題詳解】可溶性巖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qū)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最主要的是這里有其發(fā)育的主體??λ固氐孛残纬傻淖罨緱l件是可溶性巖石廣布,A正確??λ固刈饔眯纬傻臏唸A狀的石灰?guī)r山峰成片分布形成峰林,B錯誤。淀積作用形成從地面向上長高的堆積體是石筍,石鐘乳是自上而下的生長,C錯誤。該地區(qū)喀斯特地貌降水集中,地形崎嶇,易形成水土流失,不利于農業(yè)發(fā)展,D錯誤。故選A。新疆地貌景觀豐富多彩、下圖為新疆的部分地貌景觀圖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0.由內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觀是()A.吐魯番盆地、天山山脈 B.天山山脈、沙丘地貌C.吐魯番盆地、雅丹地貌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31.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堆積 B.風力侵蝕C.地殼抬升 D.斷裂下陷【答案】30.A31.B【解析】【30題詳解】吐魯番盆地是巖層斷裂下陷而形成,天山山脈屬于褶皺山,受內力擠壓而形成,由內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觀是吐魯番盆地、天山山脈,A正確;雅丹地貌受風力侵蝕而形成,沙丘地貌受風力堆積而形成,均是受外力作用影響形成,BCD錯。故選A?!?1題詳解】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可知,雅丹地貌受風力侵蝕而形成,B正確;該地貌屬于外力侵蝕地貌,而非外力堆積地貌,A錯;與地殼抬升與斷裂下陷等內力作用關系不大,CD錯。故選B。下圖為“某地理研究小組在野外考查中拍攝的照片”。讀下圖,完成下題。32.圖示礫石景觀常見于大河的()A.下游泥灘 B.中游凸岸C.上游凹岸 D.入口處【答案】B【解析】由題中圖可以看出,圖示礫石景觀屬于顆粒較大的沉積物景觀,常見于流速較快的大河中游凸岸,凸岸是沉積岸,可能有礫石沉積形成,B正確;上游凹岸以侵蝕作用為主,不會沉積礫石;下游泥灘、入口處,流速慢,以沉積小顆粒泥沙為主,不會形成礫石景觀,ACD錯誤。所以選B。33.我國紅壤分布區(qū)的氣候特征是()A.高溫多雨 B.干旱少雨C.寒冷干燥 D.炎熱干燥【答案】A【解析】由紅壤為發(fā)育于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或常綠闊葉林植被下的土壤,我國紅壤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qū),主要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該氣候具有夏季高溫多雨的特征,A符合題意,干旱少雨、寒冷干燥、炎熱干燥的氣候特征不利于土壤發(fā)育,不會形成紅壤,排除BCD。故選A。34.有關滑坡和泥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完全一樣 B.泥石流形成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有充足的水源C.泥石流能破壞森林,森林的破壞也會誘發(fā)泥石流 D.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在我國分布范圍很小【答案】B【解析】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不完全一樣,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因素與地質構造和降雨有密切關系,其形成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有充足的水源,而滑坡主要發(fā)生在易于親水軟化的土層中和一些軟質巖中,B正確,A錯誤;森林的破壞會誘發(fā)泥石流,泥石流能沖毀農田、樹木、房屋、村莊、橋梁等,造成財產損失及人員和牲畜傷亡等,森林植被覆蓋度好能阻止泥石流發(fā)生,泥石流不能破壞森林,C錯誤;滑坡和泥石流災害主要分布在山區(qū),而我國山區(qū)面積廣大,故在我國分布范圍很大,D錯誤。故選B。二、綜合題:共3大題,合計30分35.下圖是“北半球某地熱力環(huán)流中近地面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圖中氣壓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2)右邊甲乙丙丁四圖中正確表示左圖中熱力環(huán)流方向的是____。(3)根據熱力環(huán)流原理,A、B兩地目前受熱的是____,最有可能降水的是____。(4)若此時為白天,A、B兩點中表示陸地的是____,吹____(海/陸)風。(5)如果圖中A地位于B地的正北,則AB之間的風向是____?!敬鸢浮浚?)①②③④(2)丁(3)BB(4)B海(5)東北風【解析】本題考查熱力環(huán)流及近地面風向判斷。(1)高壓區(qū)等壓面向高處凸起,低壓區(qū)等壓面向下彎曲,因此③處氣壓高于④;垂直方向,高空和近地面氣壓相反,因此①處氣壓高于②,②處氣壓高于③。故圖中氣壓由高到低的排序是①②③④。(2)水平方向,空氣總是從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依據上一小題可知,高空氣流從③流向④,近地面氣流從①流向②,甲、乙錯誤;丙圖未形成環(huán)流。故選丁。(3)空氣受熱,體積膨脹,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空氣遇冷,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結合第(1)(2)小題可知,A、B兩地目前受熱的是B。氣流上升,氣溫下降,水汽冷卻凝結,易形成降水,因此A、B兩地最有可能降水的是B。(4)陸地比熱容小于海水,白天接受太陽輻射后升溫快,近地面形成低壓,海洋為高壓,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由前面小題可知,A、B兩點中表示陸地的是B。(5)相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近地面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之間有一個一般不超過45°的夾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水平氣壓梯度力總是垂直于等壓線從高壓指向低壓。因此則AB之間的風向是東北風。36.讀某地地形和地質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水循環(huán)的能量來源是___。圖示范圍內的水循環(huán)類型有____、____。(2)如果乙地區(qū)河流流量季節(jié)變化很大,容易形成水災。人們可以采取_____等措施來調節(jié)徑流,趨利避害。(3)一般來說,丁地的水資源比乙地區(qū)____,判斷理由是_____。(4)已知乙地海拔高度200米,最熱月平均氣溫24℃,甲處有冰川存在,則該山的海拔高度應不低于____米?!敬鸢浮浚?)太陽能和重力能海陸間循環(huán)、陸上內循環(huán)修建水庫(2)植樹造林(3)少乙地位于海洋水汽的迎風坡,多地形雨;丁地位于海洋水汽的背風坡,降水少(4)4200【解析】(1)水循環(huán)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包括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徑流。太陽輻射使水汽蒸發(fā),使大氣運動帶動水汽輸送,水汽凝結成水滴,受到重力作用形成降水和徑流,因此水循環(huán)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能和重力能。結合圖可以看出圖中有海洋和陸地,地表徑流匯入海洋,因此有海陸間循環(huán),也有僅發(fā)生在陸地內部的陸地內循環(huán)。(2)水庫可以滯蓄洪水,調節(jié)徑流,綠色植物具有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因此人們可以采取修建水庫和植樹造林等措施來調節(jié)徑流,趨利避害。(3)圖中丁、乙距離較近但有山地阻隔,因此降水的多少主要受地形影響。丁地位于海洋水汽的背風坡,降水少;乙地位于海洋水汽的迎風坡,降水多,因此丁地的水資源比乙地區(qū)少。(4)氣溫垂直遞減規(guī)律為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乙地海拔高度200米,最熱月平均氣溫24℃,甲處有冰川存在,說明甲地最熱月氣溫低于0℃,氣溫下降24℃,因此海拔相差24℃÷0.6℃×100米=4000米,再加上乙山的海拔200米,則該山的海拔高度應不低于4200米。3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圖1為我國局部地區(qū)土壤分布示意圖。圖2為①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