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較閱讀-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備考復習(遼寧)_第1頁
文言文比較閱讀-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備考復習(遼寧)_第2頁
文言文比較閱讀-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備考復習(遼寧)_第3頁
文言文比較閱讀-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備考復習(遼寧)_第4頁
文言文比較閱讀-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備考復習(遼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7文言文比較閱讀

(-)(2022春?遼寧遼陽?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日:“孤

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

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選自《孫權勸學》)

【乙】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①田者。父怒,撻②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③

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jié)摮觯鹣ド?,?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①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選自《王冕僧寺夜讀》)

【注】①蹊XI:踩踏,踐踏。②撻歷: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6:為什么。④恬:安

靜、平靜。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蒙群以軍中多務

(2)瑯瑯達耳

2.將選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2)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

4.甲、乙兩文都講到了讀書的作用。甲文通過魯肅與呂蒙對話和“”的舉動,側

面表現了呂蒙讀書后才略的長進(用原文中短語回答);乙文中表現王冕經過勤奮苦讀后取

得了學習成效的句子是“一"(用原文中語句回答)。

(-)(2022春?遼寧葫蘆島?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文】《賣油翁》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周,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

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

杓酌油瀝之自錢孔人而錢不濕。因日:“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乙文】《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

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5.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1)學射于家圃

(2)康肅咨然日

(3)談笑有涉?zhèn)?/p>

(4)回陋之有一

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爾安敢輕吾射!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7.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8.甲文和乙文各告訴人們怎樣的道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2春?遼寧大連?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回答文后問題。

[甲]

山不在高,有仙則冬。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

△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他陋之有?

(選自劉禹錫《陋室銘》)

[乙]

吾齋之中,不劭虛禮。不迎客來,不送客去。賓主無間,坐列無序。真率為約Z簡素

為具②。有酒且酌無酒縣止清琴一曲好香一炷。閑談古今,靜玩山水,不言是非,不論官事。

行立坐臥,忘形適意。冷淡家風,林泉高致。道義之交,如斯而已……

(節(jié)選自司馬光《真率銘》)

[注釋]①真率為約:以率真而不做作的行為作為自己的信條。②簡素為具:簡單樸素處

事就足夠了。

9.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有仙則名

(2)草色△簾青

(3)如期而已

10.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Λ.無絲竹之亂耳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

B.H陋之有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孫權勸學》)

C.不西虛禮唐人的未盛為之(《活板》)

D.不送客去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11.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有酒且酌無酒/且止清/琴一曲/好香一炷。

B.有酒且酌無酒/且止清/琴一曲好/香一炷。

C.有酒且酌/無酒且止/清琴一曲/好香一炷。

D.有酒且酌/無酒且止/清琴一曲好/香一炷。

12.用現代漢語翻譯畫直線的句子。

(1)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不言是非,不論官事。

13.閱讀[甲][乙]兩文,從句式和主旨兩個角度說說兩篇文章的相同點。

(四)(2022春?遼寧盤錦?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

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乙】

蓋先公?言:與閻二丈詢仁②同赴省試,遇少年風骨竦秀于相國寺。及下馬去毛衫,乃王

元澤⑨也。是時盛冬,因相與于一小院中擁火。詢仁向荊公④出處,日:“舍人⑤何久召不赴?”

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數至重,不晚且來。霧不惟赴省試,蓋大人先遣

來京尋宅子爾?!痹內试疲骸吧崛思葋碚l不愿賃宅何必預尋?”元澤答曰:“大人之意不然,

須與司馬君實⑥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擇鄰必須司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兒曹

有所觀效焉。

(選自王鋒《默記》)

[注釋]①先公:指《默記》作者王鋒的父親。②閻二丈詢仁:王鋒父親的友人,名閻詢

仁。閻詢仁排行第二,“丈”是對古代年長的人的尊稱。③王元澤:王霧(Pdng),王安石

之子,字元澤。④荊公:對王安石的尊稱。⑤舍人:官名。⑥司馬君實:司馬光,字君實,

因排行十二,又稱司馬十二。

14.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回的一組是()

A.愀金經網十余歲(《河中石獸》)

B.何旭之有在型巷,人不堪其憂(《論語?庸也》)

C.及下馬青毛衫待君久不至,已寺(《陳太丘與友期行》)

D.大人之意不俗康肅忿然曰(《賣油翁》)

15.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霧不惟赴省試,蓋大人先遣來京尋宅子爾。

16.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舍人既來誰不愿賃宅何必預尋

17.依據選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乙】文中王安石尋宅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話回答),【甲】文中

能夠與【乙】文此內容相呼應的句子是。

(五)(2022春?遼寧葫蘆島?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

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選自《陋室銘》)

【乙】吾故人黎^①,字希聲。治《春秋》有家法,歐陽文忠公喜之。然為人質木遲緩,

劉貢父戲之為“黎檬子②”,以謂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一日聯騎出,聞市人有唱

是果鬻③之者,大笑,幾落馬。今吾謫海南,所居有此,霜實累累。然二君皆入鬼錄④坐念

故友之風味豈復可見!劉固不泯于世者,黎亦能文守道不茍隨者也。

(選自蘇軾《黎檬子》)

【注釋】①黎金享,北宋著名經學家。金字(Chun)o②黎檬子,水采名。③鬻(yii):賣。

④鬼錄:去世。

18.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斯是陋室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

治《春秋》有家法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何陋之有歐陽文忠公喜之

以謂指其德公亦以此自矜

19.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②今吾謫海南,所居有此,霜實累累。

20.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二處)

然二君皆入鬼錄坐念故友之風味豈復可見?

21.甲文通過對陋室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2.古人提倡君子之交,結合選文談談甲、乙兩文作者分別結交了怎樣的朋友。

(六)(2022春?遼寧沈陽?七年級校聯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草木之品在花,桃花于春,菊花于秋,蓮花于夏,梅花于冬。四時之花,臭色高下不齊,

其配于人也亦然。潘岳?似桃,陶元亮似菊,周元公似蓮,林和靖②似梅。惟其似之,是以尚

之。惟其尚之,是以多之。今之托于花者,吾得一人焉。吉水處士張某,號菊逸,蓋賢而隱

?o屈子曰:“餐秋菊之落英久”陶子④曰:“秋菊有佳色,泡露掇其英。”皆以菊為悅者

也,皆古之賢人也。

菊之美不待贊菊花之美而隱者也。某之托于菊也,亦不待贊。

(選自明?陳獻章《菊逸說》)

【注釋】①潘岳:西晉文學家。②林和靖:宋代文學家林逋(bu),謚“和靖先生”。

③餐秋菊之落英:語出《楚辭?離騷》。④陶子:即陶淵明。

23.請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陶后弊有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古之賢人也:

24.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四時考花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B.惟其尚之,是以冬之山不在高,有仙則多(《陋室銘》)

C.蓋賢而隱春花之富貴百也(《愛蓮說》)

D.皆以菊為悅者也其印為余群從所得(《活板》)

25.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某之托于菊也,亦不待贊。

26.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菊之美不待贊菊花之美而隱者也

27.寄情于物,以物品人,古今皆然。人的情感寄寓于草木,它們便有了不同的情感與

品格。請根據【乙】文概括,作者欣賞菊的原因是什么?

(七)(2022春?遼寧盤錦?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選自周敦頤《愛蓮說》)

【乙】

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以舅龍圖閣學士鄭向任?,為分寧主簿。有獄久不決敦

頤至一訊立辯邑人驚曰:“老吏不如也?!辈渴拐咚]之,調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死,

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辯,不聽,乃委手版②歸,將

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卞游颍舻妹?。

【注】①任:推薦。②手版:笏板,是古時大臣上朝時手中所持的狹長板子,用以列出

上奏的事項。③仕:指做官。

28.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頤獨與之辯

予謂菊權謂呂蒙日

將棄官去睨之,久而不去

殺人以媚人公以此自矜

29.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2)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

30.給下列句子斷句(斷兩處)

有獄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辯

31.【甲】文運用了寫作手法,借蓮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敘事寫人,

通過“速決一獄”和兩件事分別表現了周敦頤、的特點.

(Λ)(2022春?遼寧沈陽?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

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

印,滿鐵范為一板,持旗火煬之,藥稍銘,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

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

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

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

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

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銘,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治平①元年,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如月,見于東南。少時而又震②

一聲,移著"西南。X一震而墜在宜興縣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許氏藩籬皆

為所焚。是時火息,視地中有一竅如林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

熱不可近。又久之,發(fā)其竅,深三尺余,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

重亦如之。州守鄭伸得之,送潤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則發(fā)視。王無咎⑤為之傳甚詳。

(節(jié)選自沈括《夢溪筆談隕石》)

【注釋工①治平:宋英宗的年號。②震:指雷響。③著:附著,著落。④宜興縣:在

江蘇省。⑤王無咎:人名。

3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持旗火煬之蒙乃始林學(《孫權勸學》)

B.乃一大星乃密布字?。ā痘畎濉罚?/p>

C.許氏藩籬皆為所焚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孫權勸學》)

D.王無咎為之傳甚詳意暇卷(《狼》)

33.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2)是時火息,視地中有一竅如杯大,極深。

34.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

35.結合選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⑴【甲】文“活”貫穿“活板”制作印刷的全過程:""可以看出

字是活的;“密布字印”可以看出排版是活的;“”可以看出字印數目是

活的。(都用原文語句回答)

(2)【乙】文描寫隕石多使用了修辭手法,主要寫了發(fā)現隕石時的聲音、形狀、

、一等方面。

(九)(2022春?遼寧撫順?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問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

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

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愛蓮說》周敦頤)

【乙】蘭之味,非可逼而?、僖?。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氯氤②無所,故

稱瑞⑤耳。體兼彩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

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

(《愛蘭說》張大復)

【注釋】①?。哼@里是嗅取。②氟(yUn)氯:彌漫飄忽。③瑞:祥瑞。

36.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陶后鮮有聞

(2)氯氯無用

37.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水陸草木之花何陋3有(《陋室銘》)

B.香遠學清自以為大有所至(《孫權勸學》)

C.純以情韻勝場草火燒(《活板》)

D.即普繪者以意取似陳康肅公萼射(《賣油翁》)

38.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體兼/彩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B.體兼彩/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C.體兼彩/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D.體兼/彩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39.用現代漢語翻譯兩段選文中畫直線的句子。

(1)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2)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

40.請從(甲)(乙)兩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填空。

蓮JtZ.

香味香遠益清①—

氣質②—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十)(2022春?遼寧沈陽?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完成下面

小題。

【甲】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

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

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

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

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

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宽崬橐惶?,木格貯之。有奇字素

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

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銘,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

予奉使按邊(D,始為木圖,寫②其山川道路。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寫其形勢

于木案上。未幾寒凍木屑不可為X熔蠟為之。皆欲其輕、易赍"故也。至官所,則以木刻上⑥

之。上召輔臣?同觀。乃詔邊州皆為木圖,藏于內府巴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二》)

【注釋】①按邊:巡察邊塞地帶。②寫:摹擬。③遍履:走遍。④赍(jD:攜帶。⑥

上:皇帝。這里指進獻給皇上?⑥輔臣:輔政大臣。⑦內府:宮廷內的儲藏室。

4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Λ.于奉使按邊蓮之愛,同于者何人《愛蓮說》

B.始為木圖蒙乃筠就學《孫權勸學》

C.皆欲其輕、易赍政也溫政而知新《論語》

D.至官所,則以木刻上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活板》

4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寫其形勢于木案上。

(2)乃詔邊州皆為木圖,藏于內府。

4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未幾寒凍木屑不可為又熔蠟為之。

44.請依據選文,回答問題。

【甲】【乙】兩文都介紹了發(fā)明者該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制作過程?!炯住课漠厱N“不以木為之者”

的原因是A_____;【乙】文沈括選取制圖材料的原因是§______。【甲】【乙】兩文的發(fā)明創(chuàng)

造都追求?的共同目的,同時也表現了發(fā)明者創(chuàng)造時的D—的態(tài)度。(A、B處用原

文回答,C、D處用自己的話回答)

(十一)(2022春?遼寧本溪?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

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

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選自《活板》)

【乙】長安巧工人丁緩者,為常滿燈,七龍五風,雜以芙華蓮藕之奇。又作臥褥香爐,

一名被中香爐,其法度,本出房風,其法后絕,至緩更始為之。環(huán)轉四周,而爐體常平,可

置之被褥,故取被褥為名。又作九層山爐鏤為奇禽怪獸諸靈皆自然運動。又作七輪扇,連以

七輪,大皆徑尺,并相連續(xù),一人運之,滿堂皆生風寒焉。

(選自《西京雜記》)

45.選出下列各組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軍㈣的一項。()

?.更互用之即里刮目相待(《孫權勸學》)

B.以草火燒?錢覆其口(《賣油翁》)

C.至緩更始為之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

D.故取被褥為名有仙則多(《陋室銘》)

46.將選文中畫線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2)環(huán)轉四周,而爐體常平

47.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又作九層山爐鏤為奇禽怪獸諸靈皆自然運動

48.【甲】【乙】兩文的人物各自有什么特點?

(十二)(2022春?遼寧朝陽?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

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

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極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

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

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

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感,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

藥相粘,不可??;不薦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沈括《活板》)

【乙】

張衡性精微,有巧藝。作地動儀,以精銅鑄其器,圓徑八尺,形似傾樽;其蓋穹隆?,

飾以篆文;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蛛承之。其牙發(fā)機,皆隱在樽中,周容無際,如一

體焉。地動機發(fā),龍即吐丸,蟾蛛張口受丸,聲乃振揚,司者覺知,即省龍機,其余七首不

發(fā),則知地震所從起來也,合契若神,觀之莫不服其奇麗。自古所來,未裳有也。

(李昉《太平御覽》有改動)

【注】①[穹?。菹裉炜找粯又醒敫吒吖捌?。

49.下列詞語中的“以”與“以草火燒”一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自以為是B.不以物喜C.飾以篆文D.必以分人

50.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瞬息可砥甌地取材

B.不惹燔士安之芳素

C.周密無際彌留之際

D.未學有也臥薪學膽

5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而的句子。

(1)字平如砥。

(2)下有蟾蛛承之。

52.從活版印刷和地動儀的發(fā)明來看,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精神令人贊嘆?;畎?/p>

印刷用膠泥做字印,是考慮到它具有①______、便于取用等特點,這體現了制作之“活”;

地動儀②,這體現了制作之“巧”。

參考答案:

1.(1)推托(2)早晨2.(1)(你)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2)孩子像這樣癡迷讀書,為什么不聽由他這么做呢?3.父命牧牛隴上/竊

入學舍/聽諸生誦書4.結友學遂為通儒

【解析】L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

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辭:推托。

(2)句意:響亮的讀書聲一直到天亮。旦:早晨。

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

有:

(1)但,只,只是:涉獵,粗略地閱讀;耳,罷了。

(2)癡,癡迷;如,像;曷,為什么。

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

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句意:父親叫他在田填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

故斷句為:父命牧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

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概括。

解答時,注意在理解文言文內容的基礎上,結合題干進行答題。甲文寫的是孫權勸呂蒙

學習的事,起初呂蒙用各種理由推托,在孫權的勸說下,終于開始學習。時隔不久,當魯肅

見到呂蒙,魯肅與呂蒙談論后,感受到呂蒙才略己非舊時,出于對他的欽佩,于是“肅遂拜

蒙母,結友而別”,即拜會呂蒙的母親,并與呂蒙結為朋友。由此可知,魯肅“與蒙論議”

后,與呂蒙相關的舉動是“結友”。由乙文“學遂為通儒”可知,王冕經過勤奮苦讀后,學

成了博學多通的儒生。據此回答即可。

【點睛】參考譯文:

【甲】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

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專學經學傳授的學官)嗎?

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

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眳蚊捎谑情_始學習。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

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

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

你知曉這件事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

【乙】王冕是諸暨人。七八歲時,父親讓他在田域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聽學生

們讀書;聽完,就默記在心。晚上回家,忘了牽牛。父親憤怒地打了他,但不久又像以前一

樣了,母親說:“兒子是這樣一心一意,何不聽憑他去干想做的事!”于是王冕離開家投靠

和尚廟而居住。晚上偷偷出來,坐在佛的膝蓋上,用佛像前晝夜不熄的燈照著書讀,響亮的

讀書聲一直到天亮。佛像大多是土做的偶像,猙獰兇惡十分可怕;王冕一個小孩,就像沒看

見一樣鎮(zhèn)定。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學成了博學多通的儒生。

5.(1)曾經(2)憤然的樣子(3)博學的人(4)什

么6.(1)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2)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

的公文勞神傷身。7.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8.甲文:本

文通過陳康肅公和賣油翁間的對話,告訴人們“熟能生巧”的到,并告誡人們“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即使有長處也沒有驕傲的必要乙文:本文通過描寫陋室內外的情景,

有力地證明了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和告誡傲岸的道德情操。

【解析】5.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

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他曾經在家里場地射箭。嘗:曾經;

(2)句意:陳堯咨聽后氣憤地說。忿然:憤然的樣子;

(3)句意:到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之人。鴻儒:博學的人;

(4)句意:有什么簡陋的呢?何:什么。

6.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

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

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爾:你;安:表反問,怎么;輕:輕視;吾:我;射:射箭的本領;

(2)絲:弦樂器;竹:管樂器;舌L:擾亂;案牘:官府文書;形:形體、軀體。

7.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

斷句。

句意: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

根據句意斷為: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8.本題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

甲文,賣油翁在面對陳康肅公“爾安敢輕吾射”的質疑時,”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

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通過倒油(錢孔瀝油)技術的展示,最后

點明“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熟能生巧、學無止境的道理(亦可以根據對話“無他,但手

熟爾”“我亦無他,惟手熟爾”);根據“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爾

安敢輕吾射”可知:陳堯咨因為射箭本領高強就以此自夸,輕視賣油翁,結果出丑;啟示我

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們應該戒驕戒躁,虛心向他人學習(“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即

使有長處也沒有驕傲的必要)。

譯文,“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

經”可知作者從陋室的環(huán)境入手,寫與自己交往的都是文雅之士,寫自己的愛好高雅;多角

度多方面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點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中心,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

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表達出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和告誡傲岸的道德情操。

【點睛】【甲】參考譯文:

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

自夸。他曾經在家里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著他,許久

都不離開。賣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咨問賣汕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有

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标悎蜃陕牶髿鈶嵉卣f:“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

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

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

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标悎蜃尚χ鴮⑺妥吡恕?/p>

【乙】參考譯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

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臺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到這里談笑

的都是博學之人,來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弦管

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

亭子??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

9.(1)出名,有名(2)映入(3)這樣10.D11.C12.(1)

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顯得神異。

(2)不說對錯,不談論官府的政務。13.句式工整。追求高潔志趣。(意思對

即可。)

【解析】9.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

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為:有了神仙就出名。名,出名,有名;

(2)句意為: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入,映入;

(3)句意為:就像這樣罷了。斯,這樣。

10.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的;

B.何:什么/為什么;

C.尚:崇尚/還;

D.去:離開/離開;

故選Do

11.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

構為劃分依據。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

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

句子的結構。句意為:有酒就喝,沒有酒就不喝。聽一曲琴音,焚一炷好香?!坝芯魄易谩薄盁o

酒且止”句式相同,中間停頓;“清琴一曲”“好香一炷”句式相同,中間停頓;停頓節(jié)奏

為:有酒且酌/無酒且止/清琴一曲/好香一炷。故選C。

12.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時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

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

進行語序調整。重點詞語:

(1)則,就;靈,神異;

(2)言,說;是非,對錯;論,談論;官事,官府的政務。

13.本題考查分析文本語言特點及主旨。

這兩篇都是“銘文”,甲文駢散結合,以駢句為主,句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音韻和諧;

乙文通篇都是四字句,句式整齊。據此分析,兩篇文章在句式上的共同點是整齊;主旨上,

甲文通過描繪居室環(huán)境的清幽雅致和主人高雅的風度,極力說明“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

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乙文作者追求的是“真率為約,簡素為具”“閑談古今,

靜玩山水”“冷淡家風,林泉高致”,表達的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情趣??梢娝麄児餐非蟮?/p>

是高潔志趣。

【點睛】參考譯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

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上臺階;草色青

蔥,映入簾中。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

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有什么簡陋呢?”

[乙]在我的屋舍,不崇尚虛無的禮節(jié)。來了客人無需迎接,客人走了也不必相送???/p>

人和主人沒有隔閡,可以任意而坐。以率真而不做作的行為作為自己的信條,能簡單樸素處

事就足夠了。有酒就喝,沒有酒就不喝。彈一曲清琴,點一炷好香。隨便談談古今之事,靜

靜欣賞山水之美。不說對錯,不談論官府的政務。或行走,或站立,或坐著,或臥著,怎樣

舒服就怎樣。家風冷淡,隱居之地情趣高雅。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就像這樣罷

了……

14.B15.(1)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神傷身。(2)我

來京城不僅是參加禮部考試,也是父親派我先來京城尋找房子的。16.舍人既來/

誰不愿賃宅/何必預尋17.和司馬光做鄰居,讓孩子們觀察其言行舉止并向他學

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解析】14.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

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A.閱:閱讀/過了;

B.陋:都是簡陋;

C去:脫去/離開;

D.然:這樣/……的樣子;

故選Bo

15.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

然后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語:

(1)絲竹:指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敖z”指弦樂器,“竹”指管

樂器。這里指音樂。之(兩個均是):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亂耳:

擾亂雙耳。舌L: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

累(使動用法)。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2)惟:只。省試:禮部考試。蓋:因為。大人:稱自己的父親。遣:派。爾:通“耳”,

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譯為“而己”“罷了”。

16.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

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

句讀?!吧崛思葋碚l不愿賃宅何必預尋"意思是:你父親來到京城,誰不愿意租給他房子,

何必預先尋找呢?“舍人既來”主謂結構,應在“來”后停頓;“誰不愿賃宅”主謂結構,

應在“宅”后停頓;因此斷句為:舍人既來/誰不愿賃宅/何必預尋。

1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1)根據【乙】“大人之意不然,須與司馬君實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擇鄰必須司

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兒曹有所觀效焉。'”可知,王安石尋宅的目的可從與司

馬光做鄰居好讓孩子們向司馬光學習。

(2)根據【乙】“大人之意不然,須與司馬君實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擇鄰必須司

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兒曹有所觀效焉。'”想找一個像司馬光那樣有學問而又

好學的鄰居,找到【甲】“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知,與此相應。

【點睛】參考譯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

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

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

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

【乙】我父親曾說過這樣一件事:他與閻詢仁一起到京城參加禮部考試。在相國寺遇到

一個風神俊逸的少年。等到下馬脫去皮襖相見,發(fā)現這人是王元澤,這時正值隆冬,于是三

人聚在一個小院里烤火。閻詢仁打聽王安石是進京還是不進京,說:“王舍人早就被召,為

什么一直不赴任呢?”王元答說:“我父親一直在生病,沒有其他原因。近來因為朝廷的恩

德越來越重,所以他不久就要來了。我來京城不只是參加禮部考試,也是父親派我先來京城

尋找房子的?!遍愒內收f:“你父親來到京城,誰不愿意租給他房子,何必預先尋找呢?”

王元澤回答說:“我父的意思不是這樣的,他一定要找與可馬光家鄰近的房子。在家時就常

說:’選擇鄰居就要找司馬光這樣的,這個人居家事事值得學習,我要讓兒孫輩有觀察和效

法的榜樣?!?/p>

18.B19.①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

青色。

②現在我貶到偏遠的海南島,房前屋后都有“黎檬子”,樹上結得滿滿

的。20.然二君皆入鬼錄/坐念故友之風味/豈復可見。21.表達了作者高

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22.甲文作者交的是博學儒雅之士;乙

文作者的朋友是有學問的忠厚之士。

【解析】18.本題考查一詞多義及用法。注意根據語境確定詞義及用法。

A.動詞,判斷,是/代詞,這,這個:

B.都是動詞,研究;

C.語氣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代詞,他,這里指黎金良

D.介詞,用來/介詞,憑,憑借;

故選B。

19.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注意重點詞:

①上:蔓延,爬上;綠:使……綠;入:映入;青:使……青。

②今:現在;謫:貶謫;此:代水果“黎檬子”;累累:連接不斷,連接成串。

20.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但是黎金享、劉貢父兩位老友都已經過世了,只余下我獨自一人閑暇坐著回味老友

從前相聚的時光,哪能再有了呀!

“然二君皆入鬼錄”表述兩位故友都已去世的現實,交代事件原因;“坐念故友之風味”

表達作者一人懷念舊時好友相聚時光,交代事情經過;“豈復可見”是作者發(fā)出感嘆,是結

果。

故斷句為:然二君皆入鬼錄/坐念故友之風味/豈復可見。

21.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意思是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

使室內染上青色。這句表現了作者的環(huán)境之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意為交談的都

是有淵博學識的人,沒有無功名的人。這句表現了作者的交往之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意為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聽覺,沒有繁忙的公務催勞傷神。

這句表現了作者情趣之雅。再結合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房子雖然簡陋,但

因為作者品德好而不覺得簡陋,由此可知,作者具有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

情趣。

22.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甲文中“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知,作者交往的朋友都是博學的人,沒有無功名

的人,可見作者交的是博學儒雅之士;乙文中從“治《春秋》有家法,歐陽文忠公喜之”和

“劉固不泯于世者,黎亦能文守道不茍隨者也”可知,作者的朋友黎罅研究《春秋》,歐陽

修老先生十分器重他,劉貢父和黎金享都是能夠研習文字,遵循自然之道不隨世俗的人,可見

作者的朋友是有學問的忠厚之士。

【點睛】參考譯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會出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龍潛藏就顯示神靈。這雖

然是間簡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就不覺得簡陋了。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

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青色。往來談笑的都是飽學多識之士,沒有無功名之人。

可以彈未加彩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聲使耳朵被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

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正如孔子說的:“有什么簡陋的呢?

【乙】我有個老朋友叫黎金享,表字希聲。研究孔子的《春秋》且是師徒一脈相傳的學術

理論和治學方法,歐陽修老先生很器重他。但是他為人木訥,不喜交際,劉貢父開玩笑地將

他叫做“黎檬子”,用來形容他的性格、品德比較的懵懂木訥。卻不知道原來真的有水果叫

這個名字。一天,我們三個人一起騎馬外出,聽見集市上有人叫賣“黎檬子”水果的,大笑

之下差點兒摔下馬去?,F在我貶到偏遠的海南島,房前屋后都有“黎檬子”,樹上結得滿滿

的。但是黎金享、劉貢父兩位老友都已經過世了,只余下我獨自一人閑暇坐著回味老友從前相

聚的時光,哪能再有了呀!劉貢父固然是一個不入俗世的人,黎翁享也是一個能夠研習文字,

遵循自然之道不隨世俗的人啊。

23.少都24.C25.(1)(它的柄)內部貫通,外部筆直,

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2)我(把志趣)寄托在菊上,也不須要他人的稱贊。26.菊

之美不待贊/菊/花之美而隱者也。27.因為菊具有淡泊名利、高潔的品格。

【解析】23.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意思。答題時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據句意

來分析推斷詞義。

(1)句意為: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鮮:少。

(2)句意為:都是古代的賢者啊。皆:全,者|5。

24.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答題時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分析。

A.不同。之:結構助詞,的/代詞,代陳康肅射箭;

B.不同。名:動詞,命名/形容詞,出名,有名;

C.相同。者:用動詞、形容詞和動詞性詞組、形容詞性詞組的后面,組成一個名詞性結

構,相當于“……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