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 必修第二冊 第7章 2 萬有引力定律_第1頁
2024年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 必修第二冊 第7章 2 萬有引力定律_第2頁
2024年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 必修第二冊 第7章 2 萬有引力定律_第3頁
2024年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 必修第二冊 第7章 2 萬有引力定律_第4頁
2024年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 必修第二冊 第7章 2 萬有引力定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萬有引力定律[學習目標]1.了解推導行星與太陽之間引力表達式的方法。2.體會從行星運動規(guī)律到萬有引力定律的建立過程。3.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nèi)容、含義及適用條件(重點)。4.認識萬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并能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重難點)。一、行星與太陽間的引力行星與太陽間引力的得出過程(1)太陽與行星間引力的方向沿著兩者的連線。(√)(2)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公式F=Geq\f(m太m,r2)中,G與太陽、行星都沒有關(guān)系。(√)(3)太陽對行星的引力大小等于行星對太陽的引力大小。(√)(4)太陽對行星的引力與行星的質(zhì)量成正比,與太陽質(zhì)量無關(guān)。(×)二、月—地檢驗1.檢驗?zāi)康模簷z驗地球繞太陽運動、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力與地球?qū)渖咸O果的吸引力是否為同一性質(zhì)的力。2.檢驗方法:(1)假設(shè)地球與月球間的作用力和太陽與行星間的作用力是同一種力,它們的表達式也應(yīng)該滿足F=Geq\f(m月m地,r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月球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a月=Geq\f(m地,r2)。(2)假設(shè)地球?qū)μO果的吸引力也是同一種力,同理可知,蘋果的自由落體加速度a蘋=Geq\f(m地,R2)。(3)eq\f(a月,a蘋)=eq\f(R2,r2),由于r≈60R,所以eq\f(a月,a蘋)=eq\f(1,602)。(4)結(jié)論:地面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與太陽、行星間的引力遵從相同的規(guī)律。三、萬有引力定律月—地檢驗結(jié)果表明,地面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與太陽、行星間的引力遵從相同的規(guī)律。一切物體間都存在這樣的引力,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周圍物體的引力呢?(1)假若你與同桌的質(zhì)量均為60kg,相距0.5m。粗略計算你與同桌間的引力(已知G=6.67×10-11N·m2/kg2)。(2)一粒芝麻的質(zhì)量大約是0.004g,其重力約為4×10-5N,是你和你同桌之間引力的多少倍?(3)在對一個人受力分析時需要分析兩個人之間的引力嗎?答案因為我們與周圍物體間的引力很小,所以我們感覺不到。(1)F萬=Geq\f(m2,r2)=6.67×10-11×eq\f(602,0.52)N≈1×10-6N(2)芝麻的重力是你和你同桌之間引力的40倍。(3)兩個人之間的引力很小,所以兩個人靠近時,不會吸引到一起。故在進行受力分析時,一般不考慮兩物體間的引力,除非是物體與天體、天體與天體間的相互作用。1.內(nèi)容: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m1和m2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r的二次方成反比。2.表達式:F=Geq\f(m1m2,r2),其中G叫作引力常量。3.引力常量牛頓得出了萬有引力與物體質(zhì)量及它們之間距離的關(guān)系,但沒有測出引力常量G的值。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什通過實驗推算出引力常量G的值。通常取G=6.67×10-11N·m2/kg2。4.對萬有引力定律的理解(1)普遍性:宇宙間任何兩個有質(zhì)量的物體之間都存在著相互吸引的力。(2)相互性:兩個有質(zhì)量的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宏觀性:地面上的一般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比較小,與其他力比較可忽略不計,但在質(zhì)量巨大的天體之間或天體與其附近的物體之間,萬有引力起著決定性作用。(4)適用范圍:只適用于可以看作質(zhì)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應(yīng)是兩球心間的距離。(1)由于天體間距離很遠,在研究天體間的引力時可以將它們視為質(zhì)點。(√)(2)由萬有引力定律F=eq\f(Gm1m2,r2)可知,r→0時,F(xiàn)→∞。(×)(3)一個均勻球體與球外一個質(zhì)點間適用于萬有引力定律,其中r為球心到質(zhì)點間的距離。(√)(4)不能看作質(zhì)點的兩物體間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例1(2022·防城港市測試)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均勻球形物體,兩球心相距r,他們之間的萬有引力為F,若它們的質(zhì)量都加倍,兩球心的距離也加倍,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為()A.4FB.FC.eq\f(1,4)FD.eq\f(1,2)F答案B解析兩個球體相距r時,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為F=eq\f(Gm1m2,r2),若它們間的距離變?yōu)樵瓉淼?倍,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變?yōu)樵瓉淼?倍,則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為F′=eq\f(G·2m1·2m2,2r2)=F,故B正確,A、C、D錯誤。例2(2022·淮北市測試)如圖所示為兩個半徑分別為r1=0.40m、r2=0.60m且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實心球,質(zhì)量分別為m1=4.0kg,m2=1.0kg,兩球間距離為r0=1.0m,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則兩球間萬有引力的大小為()A.6.67×10-11NB.2.668×10-10NC.小于6.67×10-11ND.不能確定答案A解析根據(jù)萬有引力定律可得F=Geq\f(m1m2,r1+r0+r22)=6.67×10-11×eq\f(4.0×1.0,0.40+1.0+0.602)N=6.67×10-11N,故A正確,B、C、D錯誤。例3一個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球體,半徑為2r,在其內(nèi)部挖去一個半徑為r的球形空穴,其表面與球面相切,如圖所示。已知挖去小球的質(zhì)量為m,在球心和空穴中心連線上,距球心d=6r處有一質(zhì)量為m2的質(zhì)點,求:(引力常量為G)(1)被挖去的小球挖去前對m2的萬有引力為多大?(2)剩余部分對m2的萬有引力為多大?答案(1)Geq\f(mm2,25r2)(2)Geq\f(41mm2,225r2)解析(1)被挖去的小球挖去前對m2的萬有引力大小為F2=Geq\f(mm2,d-r2)=Geq\f(mm2,25r2)(2)將挖去的小球填入空穴中,由V=eq\f(4,3)πR3、m=ρV可知,大球的質(zhì)量為8m,則挖去小球前大球?qū)2的萬有引力大小為F1=Geq\f(8m·m2,6r2)=Geq\f(2mm2,9r2)故剩余部分對m2的萬有引力大小為F=F1-F2=Geq\f(41mm2,225r2)。四、萬有引力和重力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人分別站在地球(地球可視為規(guī)則的球體)的北極處(位置A)、北半球某位置(位置B)、赤道上某位置(位置C)。(1)同一個人在地球不同位置受到的萬有引力大小是否相等?(2)人在地球上隨地球自轉(zhuǎn)所需的向心力來源是什么?人在A、B、C三位置需要的向心力大小、方向是否相同?(3)人在A、B、C三位置的重力與萬有引力有何關(guān)系?答案(1)根據(jù)萬有引力定律F=Geq\f(Mm0,R2)可知,同一個人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受到的萬有引力大小相等。(2)人在位置B、C隨地球自轉(zhuǎn),萬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人隨地球轉(zhuǎn)動需要的向心力;根據(jù)F向=mω2r可知,同一人在位置B、C需要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人在位置A、C所受重力指向地心,A所需向心力為零,C所需向心力指向地心;在位置B所需向心力與萬有引力不共線,所受重力及其所需向心力均不指向地心。(3)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人在A位置時的重力與萬有引力相等,當人處于位置B、C時,重力為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人靜止在地球表面時,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等大反向。1.在地球上不同的緯度,萬有引力和重力的關(guān)系不同:(1)如圖甲所示,在赤道上:重力和向心力在一條直線上,mg=eq\f(GMm,R2)-mω2R。(2)如圖乙所示,在兩極上:F向=0,mg=eq\f(GMm,R2)。(3)如圖丙所示,在一般位置,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mg<eq\f(GMm,R2)。(選填“>”“<”或“=”)2.越靠近南北兩極g值越大,由于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所需的向心力較小,常認為萬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mg=eq\f(GMm,R2)。為什么高山上的自由落體加速度比山下地面的???答案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eq\f(GM,R2),M為地球質(zhì)量,R為地球半徑,地球上空h高度,萬有引力等于重力,即eq\f(GMm,R+h2)=mg′,所以h高度處的重力加速度g′=eq\f(GM,R+h2),則g′<g。例4(2022·上海市奉賢區(qū)致遠高級中學高一期末)重力是由萬有引力產(chǎn)生的,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同一物體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重力都一樣B.物體從地球表面移到空中,其重力變大C.同一物體在赤道上的重力比在兩極處小些D.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飛船中的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不受地球的引力答案C解析不同的地方,由于重力加速度不同,導致重力不同,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則重力越大,所以同一物體在赤道上的重力比在兩極處小些,故A錯誤,C正確;物體從地球表面移到空中,重力加速度變小,則重力變小,故B錯誤;飛船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所受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飛船中的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D錯誤。例5(2023·漯河市開學考試)2022年8月20日1時37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五號04組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衛(wèi)星順利進入預(yù)定軌道,發(fā)射任務(wù)獲得圓滿成功。通過觀察火箭上搭載物視重(物體與支持物相對靜止且不受地球、支持物以外其他物體的作用力時,物體對支持物的作用力)的變化可以測量火箭豎直向上運動的加速度。假設(shè)在火箭上放置質(zhì)量為m=1.6kg的物體,當火箭上升到距離地面高度為地球半徑3倍時,檢測儀器顯示物體的視重為9N,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地球自轉(zhuǎn),則火箭豎直向上運動的加速度為()A.2m/s2 B.3m/s2C.5m/s2 D.6m/s2答案C解析設(shè)距離地面高度為地球半徑3倍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1,在此位置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g1=ma,其中F=9N,設(shè)地球半徑為R,在距離地面高度為地球半徑3倍處,由萬有引力等于重力有Geq\f(Mm,4R2)=mg1,在地球表面有Geq\f(Mm,R2)=mg,聯(lián)立解得a=5m/s2,故選C。課時對點練考點一對太陽和行星間引力的理解、月一地檢驗1.(多選)把行星繞太陽的運動看成勻速圓周運動,關(guān)于太陽對行星的引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太陽對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B.太陽對行星的引力大小與行星的質(zhì)量成正比,與行星和太陽間的距離成反比C.太陽對行星的引力規(guī)律是由實驗得出的D.太陽對行星的引力規(guī)律是由開普勒定律和行星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規(guī)律等推導出來的答案AD解析太陽對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圍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它的大小與行星和太陽質(zhì)量的乘積成正比,與行星和太陽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A正確,B錯誤;太陽對行星的引力規(guī)律是由開普勒定律、牛頓運動定律和勻速圓周運動規(guī)律推導出來的,C錯誤,D正確。2.若想檢驗“使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力”與“使蘋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樣的規(guī)律,在已知月地距離約為地球半徑60倍的情況下,需要驗證()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約為地球吸引蘋果的力的eq\f(1,602)B.月球公轉(zhuǎn)的加速度約為蘋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eq\f(1,602)C.自由落體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的eq\f(1,6)D.蘋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約為在地球表面的eq\f(1,60)答案B解析若想檢驗“使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力”與“使蘋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樣的規(guī)律,需要驗證月球公轉(zhuǎn)的加速度約為蘋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eq\f(1,602),B正確??键c二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3.下列關(guān)于萬有引力定律的說法正確的是()A.兩物體間的萬有引力不遵循牛頓第三定律B.兩物體間的距離趨近0時,物體不能看成質(zhì)點C.只適用于質(zhì)量、半徑較小的天體,天體半徑大就不能用此公式計算萬有引力D.牛頓總結(jié)得出萬有引力定律的表達式,同時也測定出了引力常量G的值答案B解析萬有引力定律適用于任何兩個可以看成質(zhì)點的物體之間或勻質(zhì)球體之間的引力計算,說明兩個物體間的萬有引力是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因此遵循牛頓第三定律,A、C錯誤;兩物體間的距離趨近0時,物體不能看成質(zhì)點,公式不再適用,B正確;牛頓總結(jié)得出萬有引力定律的表達式,公式中引力常量G的值是卡文迪什通過實驗測出來的,故D錯誤。4.(2023·廣雅中學期末)航天員從中國空間站乘坐返回艙返回地球的過程中,隨著返回艙離地球越來越近,地球?qū)教靻T的萬有引力()A.變大 B.不變C.變小 D.大小變化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根據(jù)F萬=Geq\f(Mm,r2)可知,返回艙離地球越來越近,則地球與航天員之間的距離r越來越小,可知地球?qū)教靻T的萬有引力F萬逐漸變大,故選A。5.(2023·佛山市月考)中國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千米,地球半徑約為6370千米。當航天員出艙在空間站艙外作業(yè)時,其所受地球的引力大約是他在地面所受地球引力的()A.0.9倍B.0.25倍C.0.1倍D.0.01倍答案A解析設(shè)地球半徑為R,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為h,航天員的質(zhì)量為m,地球質(zhì)量為M,在地球表面時F1=eq\f(GMm,R2),在空間站時F2=eq\f(GMm,R+h2),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eq\f(F2,F1)≈0.9,故選A??键c三萬有引力和重力的關(guān)系6.(多選)下列關(guān)于重力和萬有引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重力和萬有引力是不同性質(zhì)的力B.在不考慮地球自轉(zhuǎn)影響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地球表面物體的重力等于地球?qū)λ娜f有引力C.由于地球自轉(zhuǎn)的影響,物體的重力跟物體所處的緯度有關(guān)D.在地球兩極的物體,物體的重力等于萬有引力答案BCD7.(2022·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高一期中)地球上,在赤道上的一物體A和在臺州的一物體B隨地球自轉(zhuǎn)而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它們的線速度大小分別為vA、vB,角速度分別為ωA、ωB,重力加速度分別為gA、gB,則()A.vA=vB,ωA=ωB,gA>gBB.vA<vB,ωA<ωB,gA>gBC.vA>vB,ωA=ωB,gA>gBD.vA>vB,ωA=ωB,gA<gB答案D解析地球上的點除兩極外,相同時間內(nèi)繞各自圓心轉(zhuǎn)過角度相同,所以角速度相同,即ωA=ωB;根據(jù)v=ωr可知,角速度相同時,做圓周運動的半徑越大,線速度越大,則vA>vB;地球上隨緯度增加,重力加速度增大,赤道重力加速度最小,兩極重力加速度最大,則gA<gB,故A、B、C錯誤,D正確。8.(2023·蘇州中學高一期中)在電影《流浪地球2》中,太空電梯高聳入云,在地表與太空間高速穿梭。太空電梯上升到某高度時,質(zhì)量為75kg的人重力為480N。已知地球半徑為6371km,不考慮地球自轉(zhuǎn),則此時太空電梯距離地面的高度約為()A.1593km B.3584kmC.7964km D.9955km答案A解析不考慮地球自轉(zhuǎn),萬有引力等于重力,設(shè)此時太空電梯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g′=eq\f(G′,m)=6.4m/s2,則有eq\f(GMm,R+h2)=mg′,eq\f(GMm,R2)=mg,聯(lián)立解得:h≈1593km,故選A。9.(2020·全國卷Ⅰ)火星的質(zhì)量約為地球質(zhì)量的eq\f(1,10),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eq\f(1,2),則同一物體在火星表面與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約為()A.0.2B.0.4C.2.0D.2.5答案B解析萬有引力表達式為F=Geq\f(m1m2,r2),則同一物體在火星表面與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為eq\f(F火引,F地引)=eq\f(M火r地2,M地r火2)=0.4,故選B。10.(2021·山東卷)從“玉兔”登月到“祝融”探火,我國星際探測事業(yè)實現(xiàn)了由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已知火星質(zhì)量約為月球的9倍,半徑約為月球的2倍,“祝融”火星車的質(zhì)量約為“玉兔”月球車的2倍。在著陸前,“祝融”和“玉兔”都會經(jīng)歷一個由著陸平臺支撐的懸停過程。懸停時,“祝融”與“玉兔”所受著陸平臺的作用力大小之比為()A.9∶1 B.9∶2C.36∶1 D.72∶1答案B解析懸停時所受平臺的作用力等于萬有引力,根據(jù)F=Geq\f(m1m2,r2),可得eq\f(F祝融,F玉兔)=Geq\f(M火m祝融,R火2)∶Geq\f(M月m玉兔,R月2)=eq\f(9,22)×2=eq\f(9,2),故選B。11.(多選)(2023·銀川一中高一期中)由于地球自轉(zhuǎn)的影響,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會隨緯度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已知地球表面兩極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0,在赤道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地球自轉(zhuǎn)的周期為T,引力常量為G。假設(shè)地球可視為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球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地球北極受到的重力大小為mg0B.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地球赤道上受到的萬有引力大小為mgC.地球的半徑為eq\f(g0-gT2,4π2)D.地球自轉(zhuǎn)的角速度為eq\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