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分中學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河南省南陽市部分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清人趙翼贊譽崔顥的《黃鶴樓》“樓真千尺迥,地以一詩傳",這一看法已見于南宋林希逸對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評論“鳳凰臺著名,以李翰林一詩也”。鳳凰臺和黃鶴樓各自憑借李白和崔顥的一首詩而名傳后世,這就是宇文所安所說的好文章創(chuàng)造一個地點的現(xiàn)象。這個地點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處勝跡,從一座樓臺亭閣到一塊墓碑。
鳳凰臺上鳳凰游,風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眨L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有關(guān)金陵鳳凰臺的記載始見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記述東晉升平年間,“有鳳凰集此地,因名其處為鳳凰臺",南宋馬光祖的《重建鳳凰臺》以淳熙時期保寧寺的壁記為據(jù),也得出了“晉升平已有臺”的結(jié)論。將金陵鳳凰臺當作名勝來題寫是自李白開始的。不過,從唐詩可知,金陵鳳凰臺此時即便存在,也還沒有形成一處名勝地標。李白以《登金陵鳳凰臺》向崔顥的《黃鶴樓》致敬并與之競爭,對他來說,鳳凰臺不過是一個方便的借口或話題而已。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至宋代影響漸著,題寫鳳凰臺自此蔚為風氣。但入末之后,鳳凰臺屢遭破壞,長期處于荒廢狀態(tài)。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陸游所見鳳凰臺已“廢為大軍甲仗庫"。兩宋時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鳳凰臺:祥符年間“嘗著亭于斯,斯樓斯亭,威以鳳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曰鳳凰臺"。歷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著改弦更張,另起爐灶,因為遺跡所剩無幾,不足為憑。
既然如此,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現(xiàn)了題寫鳳凰臺的盛況并綿延不絕呢?在勝跡業(yè)已消逝或難以確認之際如何繼續(xù)書寫勝跡?書寫勝跡又意味著什么?周寶供的《亭臺類序》或許道出了其中奧秘:凡山川佳麗處,須起亭臺樓閣乃足供游人之玩賞。然古跡多堙,傾頹殆半。其間可登覽者固在所必紀,即有空名而無遺址可問者,亦必存焉,以俟考古者之窮探,更以期后賢之重建云爾。
這再次證實,題寫名勝是一種非對象化的寫作。后世的詩人來到此地,不只是為了看到鳳凰臺當下的模樣,更是為了將它從記憶中召喚回來。在所寫的勝跡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之后,書寫本身變成了對它的補償與替代。消失的勝跡轉(zhuǎn)化為文本,形成文本化的勝跡,并在文本中得以存活。題寫勝跡既是關(guān)于勝跡的書寫,又最終化作勝跡的一部分,甚至取勝跡而代之,或以其他的方式介入后世的勝跡修建與景觀重構(gòu)。在勝跡毀壞和消失后,正是題寫勝跡的詩文繼續(xù)錐系著。也不斷襄新著關(guān)于它的歷史記憶。
摘編自商偉《“地以一詩傳”;題寫勝地的“跡"與“文”》)
材料二:
就廣義的書寫而言,勝跡所關(guān)聯(lián)的歷史、文學、宗教甚至神話、民俗都至關(guān)重要,但最終既體現(xiàn)“文"而又顯現(xiàn)為“跡”的,無疑是具有物質(zhì)性的題刻,尤其是摩崖石刻。
對于勝跡而言,題刻不僅具有指認的作用,對其塑造也有一定的意義,尤其是山東境內(nèi)那些以摩崖石刻著名的山川:泰山經(jīng)石峪金剛經(jīng)、四山摩崖與云峰山刻石。泰山上有2500多處題刻,在巫鴻先生看來,它如同一座歷史堆積起來的紀念碑,“山腳的碑銘年代相對較晚,越往上年代則越為久遠,沿著這些題銘攀登而上,游客們感到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踏尋歲月的痕跡,深入歷史。而岱頂?shù)臒o字碑,則是沉寂的歷史源頭"。
明代文士往往通過選擇什么樣的時機出游,來將自己與普通游人區(qū)別開來:而乾嘉以后,隨著金石成為時尚,尋訪碑刻亦成為文人旅游的重點,其時踵出的登岱圖及其題詩之中常見碑刻的內(nèi)容,就是一個顯見的例證。黃易《鐵橋先生登岱觀摩崖碑》所描繪的是濟寧金石收藏家李東琪觀摩《紀泰山銘》的場景,兩位游客對著唐玄宗書丹的摩崖指指點點,整個登岱活動,黃易只選取了這一場景作為定格,可知觀碑已然成為文人登岱的重頭戲。
一方面,文字的題寫借助于政治、宗教、文學與書法,參與了風景的塑造,但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雖說沒有《僉剛經(jīng)》,便沒有經(jīng)石峪(或石經(jīng)峪)這樣的景點,但這絲毫不妨礙泰山仍是四海聞名的勝跡;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摩崖石刻周邊所匯集的種種題刻,相當于山水畫中的題跋,比如宋人陳國瑞題刻、明人所刻《大學》一章、萬恭所題寫的《高山流水石壁記》、李邦珍題寫的“經(jīng)正”、汪坦所刻《周頌》中的《般》等,這些后起的題刻不惟討論《金剛經(jīng)》的字體與年代,也涉及儒、佛二教在這片摩崖上所展開的某種競爭。但即便如此,題跋亦不能爭奪本幅的地位,《金剛經(jīng)》仍然是經(jīng)石峪真正的勝跡所在。
(摘編自薛龍春《點綴山林:摩崖石刻與勝跡的塑造》)
【注釋】經(jīng)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宮東北,上刻隸書《金剛經(jīng)》,明隆慶年間萬恭書刻“曝經(jīng)石"。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林希逸對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評論體現(xiàn)了“地以一詩傳”的觀念,這和宇文
所安對文學與名勝關(guān)系的認識有相通之處。
B.材料一指出,到了宋代,題寫鳳凰臺蔚然成風,但此時鳳凰臺經(jīng)歷多次重建,遺跡所剩無幾,早己不是它最初的面貌了。
C.材料二指出,題寫在勝跡上的碑刻也在塑造著勝跡,往往能給勝跡帶來一定的文化底蘊,受到文人喜愛。
D.材料二指出,經(jīng)石峪上的《金剛經(jīng)》及周圍的其他石刻共同形成了經(jīng)石峪景點,它們對經(jīng)石峪景點而言同樣重要。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字對現(xiàn)實的影響力在題寫名勝這一文化行為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平凡山水能借文人之手得以揚名。
B.從周寶供的《亭臺類序》可以看出,勝跡書寫不一定反映了勝跡的歷史原貌,但這種書寫仍然有價值。
C.從材料二可知,物質(zhì)性的題刻較之勝跡所關(guān)聯(lián)的文學、歷史等書寫方式,更能顯示“文"
與“跡”的雙重內(nèi)涵。
D.兩則材料都談到了勝跡的流傳方式,啟發(fā)我們保護名勝古跡關(guān)鍵在于與之相關(guān)的題刻、
碑文。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李白在《登金陵鳳凰臺》的首聯(lián)化用沈儉期的“龍池躍龍龍己飛"的句式,來向沈儉期的《龍池篇》致敬。
B.《題風臺山亭子陳獻司空》一詩題刻在金陵鳳凰臺上近兩個世紀,它給人們留下了關(guān)于鳳凰臺的深刻記憶。
C.晚明時期,因崔顥的《黃鶴樓》命名的鸚鵡洲沉入長江,江邊泥沙淤積,形成了一個新的洲嶼,仍被命名為“鸚鵡洲”。
D.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王勃《滕王閣序》中有關(guān)“蘭亭"的語句留給讀者關(guān)于“蘭亭”的歷史記憶。
4.兩則材料分別論述了“題寫"“題刻”和名勝古跡的關(guān)系,其關(guān)系有同有異,請簡要分析。
5.為什么說題寫名勝古跡是一種非對象化的寫作?請以蘇軾《赤壁賦》為例,談談你的認識。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一個長翅膀的老頭
加西亞·馬爾克斯
雨下到第三天,佩拉約兩口子在屋里打死了成堆的螃蟹。佩拉約只好穿過被雨水淹沒的院子把它們?nèi)拥胶@锶ィ驗樗暮⒆影l(fā)了一夜燒,他尋思都是這些螃蟹招來的晦氣。中午,光線十分微弱,佩拉約扔完螃蟹回到家里,模模糊糊地看見院子當中有一個什么東西在蠕動和呻吟。他走近~看,原來是一個老頭兒趴在泥水里,他身上長著一對巨大的翅膀,很礙事,無論怎么掙扎都站不起來。佩拉約被眼前可怕的情景嚇壞了,趕緊跑去找他的女人埃利森達。他女人當時正把涼毛巾敷在生病孩子的頭上,被佩拉約一把拉到院子中間。兩個人驚愕地望著倒在地上的人。那人衣衫襤褸,口中的牙齒稀稀拉拉,他那像落湯雞似的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顯得格外可憐。身上那對大兀鷲翅膀叉臟,羽毛又稀疏,一動不動地攤在泥水里。他們叫來了一位能掐會算的鄰居來看看他?!八且粋€天使,"她告訴他們說,“我可以肯定,他是為你們的孩子來的。只是因為這個可憐的家伙太老了,結(jié)果被雨打落在地上?!钡诙?,大家都知道了佩拉約家里捉到一個活脫脫的天使。整整一下午,佩拉約拿著他那根警棍站在廚房里守著,臨睡前還把他從泥水里拽出來,同母雞一起關(guān)進鐵絲編的雞籠里。半夜,孩子醒了,燒退了,想吃東西了。于是兩口子大發(fā)慈悲,決計把天使放走。但是,當他們趁著晨曦走到院子里的時候,看到左鄰右舍全都聚集在雞籠前逗天使玩兒。這幫人對天使毫無敬畏之心,竟還從鐵絲網(wǎng)往里給他扔吃的東西,仿佛他不是什么神靈,倒是馬戲團里的一只動物。
這個聳人聽聞的消息傳開,驚動了貢薩加神父,他七點前趕到時,首先重溫了一遍教義。當貢薩加神父走進雞籠用拉丁語向他問候時,這位全然不懂人間言行的老者幾乎連他那老態(tài)龍鐘的眼睛也不抬一下。這證實了那東西并不懂得上帝使用的語言,也不知道問候上帝的使者。神父開始懷疑他在作假一一他那副可憐的模樣與高貴的天使毫無共同之處。于是神父離開了雞籠,簡短地告誡好奇的人們,叫他們不要被天真蒙住了眼睛。捉住天使的消息不脛而走,幾個小時后,院子里便像熙熙攘攘的市場一般。于是埃利森達想了個好主意:把院子筑起圍墻,收五分錢門票看天使。
好奇的人們從老遠的地方趕到這里。佩拉約和埃利森達甭提多高興了,因為不到一個星期,家里所有的房間都堆滿了錢,而等著朝圣的香客已經(jīng)排得一眼望不到邊了。這時,有人在村里搞了一個巡回展出,展出的是一個由于違背父母之命而變成蜘蛛的少女。看蜘蛛的門票不僅比看天使的門票便宜,而且允許觀眾就她的痛苦遭遇提出任何問題,還允許顛來倒去地觀察她,好讓所有的人都不懷疑這樁可怕的事實的真實性。
這是一只可怕的意大利狼蛛,身體有一只綿羊大小,長著一個憂傷的少女的腦袋。最叫人揪心的還不是她那離奇的外表,而是她原原本本地講述她不幸經(jīng)歷時那種痛心疾首的表情。當她幾乎還是一個小姑娘時,有一次她偷偷地溜出家門去參加一場舞會,當她跳了一宿舞從森林里回來的時候,突然一聲炸雷劈裂長空,從裂縫中迸出一道可怕的閃電將她變成了蜘蛛。當那個變成蜘蛛的少女名聲大噪的時候,而佩拉約家的院子就叉變得像連下三天暴雨時那么冷清,空無一人,只有螃蟹在屋里到處爬。房東兩口子對此毫不惋惜。他們用收的門票錢造了一幢兩層的住宅,有陽臺花園,門檻修得高高的。偶爾佩拉約兩口子會用克遼林消毒水清洗雞籠或熏點衛(wèi)生香,但這并不是為了恭維天使,而是為了驅(qū)除已經(jīng)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全家蔓延的惡臭。天使不僅熬過了那個嚴酷的冬天,而且隨著春天的到來開始恢復了,在十二月份,他那布滿陰郁的瞳仁又漸漸地變得明亮起來,翅膀上開始長出又大又硬的羽毛。一天早上,埃利森達正在切洋蔥片準備午飯,似乎覺得一陣海風吹開了陽臺門的插銷,刮進屋里。于是她從窗口探出頭去,驚訝地看到天使正展翅欲飛。他十分笨拙,結(jié)果把菜地弄得一塌糊涂,那翅膀在陽光下一陣亂撲騰,差點兒沒把棚子打翻。最后總算飛了起來。在看見他顫巍巍地扇動著老兀鷲翅膀飛過最后幾家的房頂后,埃利森達為自己也為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她一面切著蔥頭,一面盯著他,直到再也無法看見,因為這天使再也不會擾亂她的生活,而只是地平線上模模糊糊的一個小點了。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翅膀的老人是在雨下到第三天時在佩拉約家院子里被發(fā)現(xiàn)的,老人的到來完全出乎佩拉約的意料,夫婦二人對此感到驚愕。
B.小鎮(zhèn)居民最初對長翅膀的老人充滿好奇,后來戲弄、參觀,最后將他遺忘,這是他們麻木冷漠、缺乏同情心的表現(xiàn)。
C.貢薩加神父到場后要先溫習教義,認為不懂拉丁語便是“不懂上帝的語言",這突出了作為神父的他對教會的虔誠。
D.小說的故事雖然荒誕,但是給人一種真實感,這得益于文章細節(jié)之處描寫逼真詳盡,場景具體,情感表達真實。
7.關(guān)于文中蜘蛛少女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少女變成蜘蛛,是由于違背父母之命,當時她參加完一場舞會,剛剛回來。
B.展出蜘蛛少女的人為了牟利而不顧少女感受,他與佩拉約是同一類人。
C.“憂傷”一詞反映出少女內(nèi)心的痛苦,名聲大噪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D.人們轉(zhuǎn)而去關(guān)注蜘蛛少女是因為少女來自人間,她的講述更具真實性。
8.馬爾克斯在談自己作品的共性時,曾說:“孤獨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請分析本篇小說是如何體現(xiàn)這句話的。
9.魔幻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是“變現(xiàn)實為幻想而不失其真實”,作品采用“魔幻"“神奇”等手段展現(xiàn)一種荒誕、諷刺效果,加西亞·馬爾克斯作為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作家,其作品鮮明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請以本篇小說為例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韓事秦三十余年,出則為扦蔽,入則為席薦。秦特出銳師取地而韓隨之,怨懸于天下,功歸于強秦。且夫韓入貢職,與郡縣無異也。今日臣竊聞貴臣之計,舉兵將伐韓。夫趙氏聚士卒,養(yǎng)從徒,欲贅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則諸侯必滅宗廟,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計也。今釋趙之患,而攘內(nèi)臣之韓,則天下明趙氏之計矣。
夫韓,小國也,而以應天下四擊,主辱臣苦,上下相與同憂久矣。修守備,戒強敵,有畜積,筑城池以守固。今伐韓,未可一年而滅,拔一城而退,則權(quán)輕于天下,天下摧我兵矣。韓叛,則魏應之,趙據(jù)齊以為援,如此,則以韓、魏資趙假齊以固其從,而以與爭強,趙之福而秦之禍也。夫進而擊趙不能取,退而攻韓弗能拔,則陷銳之卒勤于野戰(zhàn),負任之旅罷于內(nèi)攻,則合群苦弱以敵而共二萬乘,非所以亡趙之心也。均如貴人之計,則秦必為天下兵質(zhì)矣。陛下雖以金石相斃,則兼天下之日未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存韓》)
材料二:
詔以韓客之所上書,書言韓子之未可舉,下臣斯。甚以為不然。秦之有韓,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虛處則然,若居濕地,著而不去,以極走,則發(fā)矣。夫韓雖臣于秦未嘗不為秦病今若有卒報之事韓不可信也。秦與趙為難,荊蘇使齊,未知何如。以臣觀之,則齊、趙之交未必以荊蘇絕也;若不絕,是悉秦而應二萬乘也。夫韓不服秦之義而服于強也。今專于齊、趙,則韓必為腹心之病而發(fā)矣。韓與荊有謀,諸侯應之,則秦必復見崤塞之患。
非之來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韓也為重于韓也。辯說屬辭,飾非詐謀,以釣利于秦,而以韓利窺陛下。夫秦、韓之交親,則非重矣,此自便之計也。臣視非之言,文其淫說靡辯,才甚。臣恐陛下淫非之辯而聽其盜心,因不詳察事情。
(節(jié)選自李斯《議存韓》)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夫韓A雖臣于秦B未嘗不為C秦病D今若有卒E報之事F韓G不可H信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宗廟,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祖宗的廟宇,也代稱朝廷或國家政權(quán),文中指后者。
B.罷,指停止、結(jié)束,與《琵琶行并序》“曲罷曾教善才服"中的“罷”意思相同。
C.質(zhì),射箭的靶子,這里比喻攻擊的目標,與“文質(zhì)彬彬"中的“質(zhì)”意思不同。
D.崤塞,指崤山,這里發(fā)生過“晉秦爭霸"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戰(zhàn)役“崤山之戰(zhàn)”。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非認為,韓國侍奉秦國多年,能幫秦國阻擋他國的進攻,也能像草席和墊子一般供秦國使用,存韓對秦有利,而秦國的敵人應是趙國。
B.韓非認為,韓國雖小,但因應付四面八方的攻擊,練就了強大的生存防御能力,進攻韓國不可能速戰(zhàn)速決,如此,秦國的兵力會被天下輕視。
C.李斯認為,秦國身邊有韓國存在,就像人的心腹有大病灶一樣,韓國服從的不是秦國的道義,而是實實在在的軍事威懾,秦國應除去韓國。
D.李斯強調(diào),韓非是想用其“存韓"的計策來求得秦國的重用,他能言善辯,且擅長以文辭掩飾欺詐的計謀,為了韓國的利益來窺視秦王。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釋趙之患,而攘內(nèi)臣之韓,則天下明趙氏之計矣。
②臣恐陛下淫非之辯而聽其盜心,因不詳察事情。
14.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簡要概括李斯是如何駁斥韓非“存韓”之論的。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問題。
踏莎行
洪邁
院落深沉,池塘寂靜。簾鉤卷上梨花影。寶箏拈得雁①難尋,篆香消盡山空冷。
釵風斜欹,鬢蟬不整。殘紅立褪慵看鏡。杜鵑啼月一聲聲,等閑又是三春盡。
【注釋】①雁指雁柱,是樂器箏上整齊排列的弦柱。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該詞寫思婦懷人,通篇就沒有一個字點破本題,算得上是善達言外之意。
B.開篇由“院落"、“池塘”寫到“簾鉤",讓讀者切身感受了主人公的生活天地。
C.這首詞特別注意引尋、啟發(fā)讀者參與到詞中意境來,一讀即感,耐人尋味。
D.末尾兩句借“杜鵑”喻游子,杜鵑因春盡而哀啼,正如游子因難歸而以傷。
16.請結(jié)合該詞內(nèi)容談談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思婦懷人"這一主題的。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十二章·學而》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展現(xiàn)了不追求吃住的“好學"的君子認真做的兩件事。
(2)《禮記·大學之道》中,“___,___”兩句強調(diào)了無論是誰都一律要把陶冶身心、涵養(yǎng)德性當做做人的根基。
(3)《四章·第三十三章》中,“,"兩句表達了保持立身之本的人會持久,有道之人即使去世但道會長存的道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這是一次由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起并領(lǐng)導的,有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團體代表參加的會議。這次會議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已經(jīng)基本取得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的背景下召開的。毛澤東在會上發(fā)表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著名講話。
閱讀毛主席的這篇講話稿,①要注意結(jié)合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歷程,特別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②理解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歷史意義,③體會毛澤東這一宣告體現(xiàn)的深入透徹的深刻含義,④感受其中蘊含的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毛澤東在改天換地的偉大時刻,在回顧過去中論證了革命勝利的歷史必然:立足當下,對國家發(fā)展的大政方針作出了規(guī)劃;在描繪民族振興的壯麗藍圖展望未來。學習時,注意分析作者圍繞“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闡述了哪些具體內(nèi)容,各部分之間有怎樣的關(guān)聯(lián)。
18.下列句子中的“發(fā)起”與文中加點的“發(fā)起",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現(xiàn)在到了京城,這情形還未改變,我也時時發(fā)起如此憂慮。
B.這一切都說明了全團正在準備對敵人發(fā)起一次突然的襲擊。
C.這是個星期日,章一桐的朋友為他發(fā)起了一場洗塵的筵宴。
D.她準備向這種邪惡風氣、向浸染黨的肌體的毒菌發(fā)起沖刺。
19.文中第二段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20.請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改為排比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湘大的四周沒有高山,一眼望去是些低矮而平緩的丘陵。這里的人家,不像喜歡抱團聚居的瑤村,而是三三兩兩,散開在各個山洼中,很多還是獨門獨戶。房子基本都掩映在青林間,跟人捉迷藏似的。有時你在林子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到了人家的屋前,還不知道。突然間爆出的一聲犬吠,就會嚇得你一跳。心魂甫定,你一邊后退,一邊與狗對吼,狗愈發(fā)來勁了咆哮著追出來,幾乎被咬到。主人這時會恰到好處地出來,喝住黃狗,然后笑著跟你打招呼。
站在稍高的地方放眼望去,是重重疊疊的蒼翠,黛碧上的那一抹新綠,則像國畫大師,醉酒后隨意灑上去的筆墨。山場里裊娜著升起的炊煙,像幾根新發(fā)茅的昂藤。不過得以青翠的山色為背景,一旦高出山脊,就淡了,虛了,散了,飄渺了,與云天一色,再也看不見了。
山洼的荒塘里,白水的中央,則嬌嬌俏俏地擎幾枝新荷,像是舞臺上一群少女,在音樂響起之前擺出的一種造型。動心之處,似乎比柔柔弱弱的花更勝二三分。最奇的是,每口池塘的水面都俏立著這么一群精靈,難怪湘潭被人稱作蓮城。
21.文中有三個重疊形式“重重疊疊、嬌嬌俏俏、柔柔弱弱”,說說它們和“重疊、嬌俏、柔弱"相比,語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2.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xiàn)力。文中畫橫線部分,分析其中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xiàn)力的。
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狄更斯和他小說中的孤兒一樣敏感、憂郁,但又堅強、樂觀,從不放棄對幸福的追求。他寫孤兒一個人在路上徒步歷險,經(jīng)歷了很多磨難,但最終到達了終點。這種歷險是一個隱喻,是主人公認識世界、探索人生的歷程,也是其心理和道德成長的過程。
材料二:
閱讀世界文學大師的作品,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同的人物、生活和世界,幫助我們理解復雜的人性、命運和生活,使我們擁有更寬廣的胸懷和更堅定的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
上述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有人認為,閱讀文學作品只為娛樂、應試,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辯駁這種觀點。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D
3.A
4.①相同之處在于兩則材料都認為題寫或題刻對于勝跡流傳有作用;②不同之處在于材料一認為題寫勝跡能“化作勝跡的一部分”,甚至能“取勝跡而代之",材料二認為“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
5.①題寫的名勝古跡往往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比如《赤壁賦》里的赤壁在蘇軾寫作時已經(jīng)改變舊貌(一說地址難以考證)。②題寫是對名勝古跡的補償與替代。如《赤壁賦》增加了赤壁的文化價值,使其在文本書寫中內(nèi)涵更為豐富。③在勝跡毀壞和消失后,正是題寫勝跡的詩文繼續(xù)維系著,也不斷更新著關(guān)于它的歷史記憶。《赤壁賦》在現(xiàn)代不斷更新著讀者對赤壁的體驗與想象。
【知識點】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藝理論、文學評價類;論據(jù)支撐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確題目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然后精讀文本,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對應之處,對文章內(nèi)容有所理解,找出各選項與文中不同之處,聯(lián)系前后文選出正確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對重要文本信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做此類題,首先明確題干信息,其次回歸文本,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理解概括,最后充分理解選項選出正確答案。
(3)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首先分析材料論點,即文章中作者的觀點。然后根據(jù)論點分析選項,看是否支撐材料觀點。
(4)本題考查學生比較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先明確兩則材料內(nèi)容,然后進行相同和不同的比對概括,最后總結(jié)答案。
(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篩選整合與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大意,在此基礎(chǔ)上,仔細閱讀題干,明確題目要求,然后回歸文本,仔細閱讀,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分條作答。
1.D.“它們對經(jīng)石峪景點而言同樣重要"錯,材料二“沒有《金剛經(jīng)》,便沒有經(jīng)石峪(或石經(jīng)峪)這樣的景點”“題跋亦不能爭奪本幅的地位,《金剛經(jīng)》仍然是經(jīng)石峪真正的勝跡所在",可見不是同等重要。故答案為:D。
2.D.“保護名勝古跡關(guān)鍵在于與之相關(guān)的題刻、碑文”錯,于文無據(jù),材料二認為“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
故答案為:D。
3.材料一觀點是“題寫名勝是一種非對象化的寫作”“題寫勝跡既是關(guān)于勝跡的書寫,又最終化為勝跡的一部分,甚至取勝跡而代之"
A.沒有涉及題寫名勝的非對象化的特點以及勝跡書寫的意義。
故答案為:A。
4.材料一“題寫勝跡既是關(guān)于勝跡的書寫,又最終化為勝跡的一部分,甚至取勝跡而代之,或以其它的方式介入后世的勝跡修建與景觀重構(gòu)”,可見,材料一肯定題寫或題刻對于勝跡流傳有作用,認為題寫勝跡能“化作勝跡的一部分",甚至能“取勝跡而代之”材料二“一方面,文字的題寫借助于政治、宗教、文學與書法,參與了風景的塑造,但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肯定了題寫或題刻對于勝跡流傳有作用,但認為“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
5.①結(jié)合材料一“入宋之后,鳳凰臺屢遭破壞,長期處于荒廢狀態(tài)"“遺跡所剩無幾,不足為憑”“所寫的勝跡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可知,題寫的名勝古跡往往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比如《赤壁賦》里的赤壁作為古戰(zhàn)場在蘇軾寫作時已經(jīng)改變舊貌(一說地址難以考證)。
②結(jié)合材料一“在所寫的勝跡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之后,書寫本身變成了對它的補償與替代”可知,題寫是對名勝古跡的補償與替代。如《赤壁賦》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增加了赤壁的文化價值,使其在文本書寫中內(nèi)涵更為豐富。
③結(jié)合材料一“在勝跡毀壞和消失后,正是題寫勝跡的詩文繼續(xù)維系著,也不斷更新著關(guān)于它的歷史記憶"可知,在勝跡毀壞和消失后,正是題寫勝跡的詩文繼續(xù)維系著,也不斷更新著關(guān)于它的歷史記憶?!冻啾谫x》描寫了赤壁山水及文人墨客載酒中流、扣舷而歌的情形,在現(xiàn)代不斷更新著讀者對赤壁的體驗與想象。
【答案】6.C
7.D
8.①長翅膀的老人自降臨直到振翅離開,他一直是孤獨的。②老人的孤獨反映出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際冷漠、精神扭曲和靈魂孤獨。③作者以“孤獨”表達對民族歷史和現(xiàn)狀的反思和批判,對人的生存狀況、精神世界的關(guān)注,以及對理想世界的期盼。
9.①首先,人的世界和神鬼的世界交織使文章具有魔幻的特點。一個本不可能存在的長翅膀的老天使居然降臨塵世,人神世界交織,故事體現(xiàn)出奇幻的特點。②同時文章也反映著社會現(xiàn)實。文章采用象征、隱喻的表現(xiàn)手法,天使象征善良、神圣,佩拉約、貢薩加神父等人隱喻了社會各階層人物;情節(jié)雖荒誕奇譎,但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卻是真實的。③超現(xiàn)實的夸張變形描寫也使文章呈現(xiàn)一種荒誕、諷刺效果。小說對老人翅膀、蛛形少女的描寫極盡夸張,荒誕離奇;對某些人利欲薰心、唯利是圖的卑劣思想和行徑(如佩拉約和他的老婆埃利森達利用巨翅老人做展覽品大發(fā)橫財?shù)?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和無情的嘲弄。
【知識點】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分析文體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外國小說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主要涉及藝術(shù)手法、內(nèi)容情感等。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結(jié)構(gòu),然后根據(jù)議論抒情的語句明確主旨,關(guān)注手法。
(2)本題考查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題,可以從情節(jié)、人物、主旨、結(jié)構(gòu)、表達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
(3)本題考查學生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的能力。對于寫人物的小說而言,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創(chuàng)作的主要任務;而在眾多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shù)手法中,側(cè)重從人物心理出發(fā),以描繪人物的心靈世界來刻畫人物是最常見而有效的藝術(shù)手段。通過人物的內(nèi)心寫人物,猶如用人物的眼睛來看世界,透過這個被主觀化的世界,我們不但可以看到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和獨具一格的性格,還可由此窺見作家寄寓于人物身上的獨特情懷,進而理解小說的創(chuàng)作意圖。
(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章體裁特點和表現(xiàn)手法、分析作者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分析小說的體裁特征,一般從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主旨這幾方面作答。“表現(xiàn)手法",主要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等。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就是要分析文章運用了哪些具體的表達技巧,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達到了什么藝術(shù)效果等?;卮疬@類題目一要做到所進行的探究分析都必須與原文有直接的聯(lián)系,或者在此基礎(chǔ)上加以拓展延伸;二要觀點明確,表述合情合理。解答這一句要從文本的重要內(nèi)容進行分析,把握文本的結(jié)構(gòu)特點分析。
6.C.“這突出了作為神父的他對教會的虔誠”錯誤,由原文“當貢薩加神父走進雞籠用拉丁語向他問候時,……這證實了那東西并不懂得上帝使用的語言,也不知道問候上帝的使者。神父開始懷疑他在作假……"可知,小說里神父代表了以教皇為代表的基督教文化,在確認天使身份這件事上神父持教條主義且又滑稽可笑。故答案為:C。
7.D.“是因為少女來自人間,她的講述更具真實性”錯,人們放棄欣賞長翅膀的老人,轉(zhuǎn)而關(guān)注蜘蛛少女,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消遣夠了老人,且少女巡展票價更便宜,更重要的是少女詳細的自述讓他們能更愉快地欣賞到“展品"的痛苦。這充分揭露出他們內(nèi)心的冷漠與麻木。
故答案為:D。
8.由“原來是一個老頭兒趴在泥水里,他身上長著一對巨大的翅膀,很礙事,無論怎么掙扎都站不起來”“那人衣衫襤褸,口中的牙齒稀稀拉拉,他那像落湯雞似的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顯得格外可憐。身上那對大兀鷲翅膀又臟,羽毛又稀疏,一動不動地攤在泥水里"“佩拉約拿著他那根警棍站在廚房里守著,臨睡前還把他從泥水里拽出來,同母雞一起關(guān)進鐵絲編的雞籠里”“這位全然不懂人間言行的老者幾乎連他那老態(tài)龍鐘的眼睛也不抬一下"等內(nèi)容可知,老人是孤獨的。老人是落難的天使,他悲慘、弱小、無力,卻完全不被眾生同情和關(guān)懷,直到他振翅離開的那一刻,落難天使都是孤獨的。
由“這幫人對天使毫無敬畏之心,竟還從鐵絲網(wǎng)往里給他扔吃的東西,仿佛他不是什么神靈,倒是馬戲團里的一只動物”“于是神父離開了雞籠,簡短地告誡好奇的人們,叫他們不要被天真蒙住了眼睛"“于是埃利森達想了個好主意:把院子筑起圍墻,收五分錢門票看天使”“偶爾佩拉約兩口子會用克遼林消毒水清洗雞籠或熏點衛(wèi)生香,但這并不是為了恭維天使,而是為了驅(qū)除已經(jīng)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全家蔓延的惡臭"“她一面切著蔥頭,一面盯著他,直到再也無法看見,因為這天使再也不會擾亂她的生活,而只是地平線上模模糊糊的一個小點了”可知,眾生是孤獨的。他們對天使的褻瀆甚至傷害體現(xiàn)出人類的愚昧、貪婪、自私。人們內(nèi)心麻木不仁,信仰缺失,這種精神扭曲最終只能使人走向靈魂的孤獨。
從表現(xiàn)主題上,在人們對待老人的各種態(tài)度中,我們不難看出人們內(nèi)心變得麻木不仁,人的生存狀況孤獨;神父也無法與老人交流,而他賴以交流的工具竟是基督教義以及上頭的指令,而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表現(xiàn)了精神世界的孤獨;居民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老人各種荒唐甚至沒有人性的行為又指向了另外一個事實:人與人之間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溫情,這是人與人之間多么深刻的隔閡;“當那個變成蜘蛛的少女名聲大噪的時候,而佩拉約家的院子就又變得像連下三天暴雨時那么冷清"人們紛紛為蜘蛛女的荒誕故事趨之若鶩,老人再次被“拋棄”,而小鎮(zhèn)的居民在一場鬧劇般的熱鬧過后恢復了平靜,他們依舊不懂得關(guān)愛,不懂得理解;“他那布滿陰郁的瞳仁又漸漸地變得明亮起來,翅膀上開始長出又大又硬的羽毛",也較為隱晦地表達了對理想世界的期盼。
9.小說雖然在總體構(gòu)思上是魔幻的,在情節(jié)安排上是荒誕的,在形象塑造上是神異的,但在具體的細節(jié)描寫上,卻是真實、準確的。
“他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老頭兒趴在泥水里,他身上長著一對巨大的翅膀”“他是一個天使"“大家都知道了佩拉約家里捉到一個活脫脫的天使”“捉住天使的消息不脛而走",天使本是傳說中的形象,作者卻煞有介事地將其當作確有形象來寫,人神世界交織,故事奇幻,耐人尋味,給小說涂上了一層荒誕的色彩。
“他身上長著一對巨大的翅膀,很礙事”“翅膀上開始長出又大又硬的羽毛"“驚訝地看到天使正展翅欲飛”“那翅膀在陽光下一陣亂撲騰,差點兒沒把棚子打翻。最后總算飛了起來。在看見他顫巍巍地扇動著老兀鷲翅膀飛過最后幾家的房頂后"“這是一只可怕的意大利狼蛛,身體有一只綿羊大小,長著一個憂傷的少女的腦袋”“……突然一聲炸雷劈裂長空,從裂縫中迸出一道可怕的閃電將她變成了蜘蛛",長翅膀的老人,不聽父母的話而變成蜘蛛的女孩等,超現(xiàn)實的夸張變形描寫,荒誕離奇。
“雨下到第三天”這是神話隱喻?!妒ソ?jīng)》神話中事關(guān)大洪水的經(jīng)典描述的有意模擬,是對基督臨世神話的完美模擬,讓小說具有了神話精神?!八且粋€天使",小鎮(zhèn)上的村民說老人是天使,天使象征善良、神圣。“佩拉約拿著他那根警棍站在廚房里守著……”“貢薩加神父走進雞籠用拉丁語向他問候時,……神父開始懷疑他在作假……于是神父離開了雞籠,簡短地告誡好奇的人們,叫他們不要被天真蒙住了眼睛"“埃利森達為自己也為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驗檫@天使再也不會擾亂她的生活,……”等人物的描寫隱喻了社會各階層人物。
【答案】10.BDF
11.B
12.D
13.①現(xiàn)在放下趙國這禍害不管,卻去排除如同國內(nèi)臣子一般的韓國,那么天下各國就明白趙國(合縱攻秦)的計謀了。
②我恐怕陛下您被韓非的言辭所迷惑而順從了他的盜賊之心,于是不詳細考察事物的真相。
14.①開門見山,“甚不以為然"直接表明對“存韓”之論的否定態(tài)度。②揭露韓國真實面目,韓國做小伏低可能是煙霧彈,不能被表象迷惑。③針對韓非駁斥,韓非擅長蠱惑人心,這套說辭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選信息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斷句首先要通讀大意,其次要注意句子成分,根據(jù)人名、地名、文言虛詞以及修飾關(guān)系,和句子結(jié)構(gòu)等進行斷句。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需要學生在平時多積累文言知識,注意一些常考實詞含義。不能把握時,可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實詞含義進行判斷。
(3)本題主要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首先明確題干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其次對各選項逐一分析。要讀懂文言文,注意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然后進行各選項判斷。
(4)本文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文的考查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重點字詞的翻譯,包含實詞虛詞等,一般采用直譯、組詞、替換等。二是重要句式,如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判斷句等,一定要根據(jù)句式調(diào)整語序。
(5)本題主要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明確問題,再通讀文言文,基本明確文言文大意。再根據(jù)問題去文中找對應,進行文言翻譯,概括出答案。
【附參考譯文】
材料一:
韓國侍奉秦國三十多年,在秦國的外事方面,它便是秦國的屏障,幫秦國阻擋他國的進攻;在秦國的內(nèi)政方面,它便是秦國的草席和墊子,屈居在下供秦國使用。秦國只要一派出精銳的部隊去奪取別國的土地,韓國便跟隨在秦國后面作為后援,因而韓國與天下各國結(jié)下了怨仇,而功勞卻屬于強大的秦國。而且韓國向秦國進貢供職,與秦國的郡、縣沒有什么兩樣?,F(xiàn)在我私下里聽說權(quán)貴大臣的計謀,要起兵攻打韓國。(可是大王是否知道,)趙國聚集士兵,收養(yǎng)鼓吹合縱聯(lián)盟的徒黨,打算聯(lián)合各國的軍隊,到處宣揚秦國如果不被削弱,那么各諸侯一定會亡國,他們想向西實現(xiàn)削弱秦國的意圖,已經(jīng)不是一朝一夕的計劃了?,F(xiàn)在放下趙國這禍害不管,卻去排除如同國內(nèi)臣子一般的韓國,那么天下各國就明白趙國(合縱攻秦)的計謀了。
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卻要用來應付天下各國四面八方的攻擊,(所以)君主受辱,臣下勞苦,君臣上下共同憂患的日子已經(jīng)很長了。(因此)修筑防御工事,防備強大的敵人,儲備了物資,修筑了城墻、開挖了護城河以便堅守?,F(xiàn)在去攻打韓國,不可能一年就把它滅掉,如果攻下了一座城池便退兵,那么秦國的力量就會被天下各國所輕視,天下各國就會來摧毀我們秦國的軍隊了。韓國如果背叛了秦國,那么魏國就會響應韓國,趙國背靠齊國而把齊國作為后援,像這樣的話,那么就是拿韓國、魏國去資助趙國而趙國又憑借齊國來鞏固他的合縱聯(lián)盟,從而來和秦國決一勝負,這是趙國的福氣,卻是秦國的禍害啊。向前推進去攻打趙國不能取勝,退回來攻打韓國不能攻下,那么深入敵陣去攻堅的士兵在野外的戰(zhàn)斗中就勞苦萬分,而背負著軍用物資的運輸隊伍在內(nèi)部的供給工作中也疲勞不堪,這就是在糾合一群勞苦疲弱的人去對抗那聯(lián)合起來的趙、齊兩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這不是用來滅掉趙國的主意啊。如果真是按照權(quán)貴大臣的計謀去做,那么秦國就一定會成為天下各國用兵的目標了。陛下即使壽命長得可與金石同時衰亡,那兼并天下的日子也不會到來。
材料二:
陛下下詔命令將韓非的上書,以及上書中所說的韓國不可攻取的事,下達給我李斯。我李斯對韓非的說法表示不同意。秦國身邊有韓國存在,就像人的心腹有大病灶一樣,平時無事的時候就已經(jīng)很難受,如同居住在潮濕的地方,總覺得身上粘滯不快,一旦要快跑趕路,病就發(fā)了。韓國雖然向秦國稱臣,但不一定不是秦國的心病,現(xiàn)在如果遇上有緊急上報的事情,韓國是不可信任的。秦國和趙國敵對,荊蘇出使齊國,不知結(jié)果如何。依我看來,齊國、趙國之間的聯(lián)盟未必因為荊蘇的出使就會斷絕;如果齊、趙聯(lián)盟不斷絕,這就是要秦國盡全力來應付兩個萬乘之國。韓國不會服從于秦國的道義而只會屈服于強權(quán)?,F(xiàn)在如果秦國專注于齊國和趙國,那么韓國就一定會成為秦國的心腹之病而發(fā)作。韓國與楚國有合謀,諸侯國響應它們,那么秦國就會再現(xiàn)諸侯追兵逼近函谷關(guān)那樣的禍事。
韓非到秦國來,未必不是因為他能保存韓國而求得韓國的重用。韓非能言善辯,且擅長以文辭掩飾欺詐的計謀,以便在秦國撈取好處,而為了韓國的利益來窺視陛下。如果秦國和韓國的交往親密,那么韓非就重要了,這是他利于自己的打算。我考察韓非的言辭,他用華麗的言辭修飾惑亂人心,很有才華。我恐怕陛下您被韓非的言辭所迷惑而順從了他的盜賊之心,于是不詳細考察事物的真相。
10.句意:韓國雖然向秦國稱臣,但不一定不是秦國的心病,現(xiàn)在如果遇上有緊急上報的事情,韓國是不可信任的?!绊n"指韓國,是句子主語,“臣于秦”指臣服于秦國,是狀語后置句,B處需要斷開。“秦病"作“不為”的賓語,D處需要斷開?!敖袢粲凶鋱笾?是完整語意,“卒報之事”作“有"的賓語,中間不可斷開,F(xiàn)處需要斷開。“信”作“不可"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故答案為:BDF。
11.A.正確。
B.錯誤?!傲T”通“疲",指勞乏;指結(jié)束。句意:而背負著軍用物資的運輸隊伍在內(nèi)部的供給工作中也疲勞不堪。/彈罷曲子,曾贏得曲師的贊揚。
C.正確。射箭的靶子,這里比喻攻擊的目標;質(zhì)樸、樸實。句意:那么秦國就一定會成為天下各國用兵的目標了。/文質(zhì)兼?zhèn)洹⑴浜线m當?shù)臉幼印?/p>
D.正確。
故答案為:B。
12.D.“韓非是想用其‘存韓’的計策來求得秦國的重用”錯,原文是“非之來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韓也為重于韓也",韓非是期望得到韓國的重用。
故答案為:D。
13.(1)“釋”,放下;“攘",排除;“明”,明白。
(2)“淫",迷惑;“聽”,順從;“因",于是。
14.①由“詔以韓客之所上書,書言韓子之未可舉,下臣斯甚以為不然”可知,開門見山,“甚不以為然"直接表明對“存韓”之論的否定態(tài)度。
②由“夫韓雖臣于秦,未嘗不為秦病,今若有卒報之事,韓不可信也"“夫韓不服秦之義而服于強也。今專于齊、趙,則韓必為腹心之病而發(fā)矣。韓與荊有謀,諸侯應之,則秦必復見崤塞之患”可知,揭露韓國真實面目,韓國做小伏低可能是煙霧彈,不能被表象迷惑。
③由“非之來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韓也為重于韓也。辯說屬辭,飾非詐謀,以釣利于秦,而以韓利窺陛下。夫秦、韓之交親,則非重矣,此自便之計也。臣視非之言,文其淫說靡辯,才甚"可知,針對韓非駁斥,韓非擅長蠱惑人心,這套說辭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答案】15.D
16.①通過寫環(huán)境的“深沉”“寂靜"來烘托思婦的孤獨寂寞。②通過寫主人公彈箏、焚香燃盡來表現(xiàn)思婦徹夜難眠,內(nèi)心凄涼。③通過寫容貌不整、情態(tài)慵懶來表現(xiàn)思婦內(nèi)心痛苦,相思成疾。④通過寫杜鵑啼月(催歸)來表現(xiàn)思婦對遠人的思念。
【知識點】形象、意象、意境類題目;表達技巧類題目;思想內(nèi)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考生解答時注意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以及寫作背景,找準詩歌意象營造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感。然后比對選項找出正確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審清楚題干的要求,明確詩歌內(nèi)容,分析運用了什么手法和表達的情感。
15.D.“借‘杜鵑’喻游子,杜鵑因春盡而哀啼,正如游子因難歸而以傷”理解錯誤,“杜鵑啼月一聲聲"通過寫杜鵑啼月(催歸)來表現(xiàn)思婦對遠人的思念。故答案為:D。
16.作者通過典型的意境、意象描寫突出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詞的前兩句“院落深沉,池塘寂靜”,通過描寫“深沉"“寂靜”的典型環(huán)境,營造出寂靜、蕭瑟的氛圍,給讀者以情感上的壓抑感,烘托出思婦的孤獨寂寞。
其次,“寶箏拈得雁難尋,篆香消盡山空冷"兩句則是描寫主人公彈箏、焚香燃盡,這是主人公百無聊賴的表現(xiàn)。她夜不能寐,靠彈琴、焚香來消解自己心中的苦悶,表達出她內(nèi)心的凄涼。
再次,“釵鳳斜欹,鬢蟬不整。殘紅立褪慵看鏡”則是對主人公外貌和情態(tài)的描寫。主人公因為內(nèi)心的苦悶而無心整理妝容,也無心去注意自己的外貌。所以呈現(xiàn)出衣服容貌不整、情態(tài)慵懶的表象。一位少婦居然無心關(guān)心自己的外貌,可見其內(nèi)心痛苦,相思成疾。
最后,“杜鵑啼月一聲聲"一句則是用杜鵑啼月的典型意象來表達思婦的情緒。杜鵑啼月是古詩詞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盼望遠行之人快快回歸。通過運用這一典型意象,表達出思婦對遠人的思念。
17.【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3)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知識點】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易錯字有:慎、焉、庶、壹。
故答案為:⑴
第1空、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2空、就有道而正焉
⑵
第1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第2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⑶
第1空、不失其所者久
第2空、死而不亡者壽
【點評】本題考查了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明確考試的篇目,對句子準確理解,做題時留意詩歌的出處以及語境,這需要平時多積累,重要的一點避免易錯字。
【答案】18.C
19.①句的“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中國人民推翻‘一座大山’的革命歷程”與“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調(diào)換位置;③句刪除“深入透徹的”或“深刻"。
20.示例:回顧過去,論證了革命勝利的歷史必然;立足當下,規(guī)劃出國家發(fā)展的大政方針;展望未來,描繪出民族振興的壯麗藍圖。
【知識點】選用、變換句式;語序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字詞在語境中的含義
【解析】【點評】(1)本題是對詞語含義的考查。學生首先根據(jù)平時積累正確理解詞語含義,還要結(jié)合文本理解其含義。
(2)本題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題時應先找出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結(jié)構(gòu)不當?shù)葐栴},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找出有語病的地方,正確修改。
(3)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要求改成排比句??梢栽谌湓捴腥芜x一句當做改為排比句標準句,然后把其他兩句按照這個句式的特點改寫。
18.材料中的“發(fā)起”的意思是“倡議做某件事"。
A.生長、產(chǎn)生、發(fā)生
B.發(fā)動、使開始。
C.倡議做某件事情。
D.發(fā)動、使開始。
故答案為:C。
19.①語序不當。句中兩句話是遞進關(guān)系,應該先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遞進句應該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歷程",所以兩句話要調(diào)換位置。
③重復累贅。“深入透徹”與“深刻"意思一樣,兩個詞語只能保留一個。
故答案為:①句的“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中國人民推翻‘一座大山’的革命歷程”與“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調(diào)換位置;③句刪除“深入透徹的”或“深刻"。
20.可以在三句話中任選一句當做改為排比句標準句,然后把其他兩句按照這個句式的特點改寫。
比如把第一句當做標準句,其句式結(jié)構(gòu)特征是“狀語(在回顧過去中),謂語(論證),賓語的定語(革命勝利),賓語(歷史必然)”,那么第二句就要修改為“在立足當下中規(guī)劃了國家發(fā)展的大政方針"等。當然,三句話中任何一句都可以作為標準向,只要三句話句式相同,字數(shù)大致一致即可。
故答案為:①句的“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中國人民推翻‘一座大山’的革命歷程”與“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調(diào)換位置;③句刪除“深入透徹的”或“深刻"。
【答案】21.①“重重疊疊”形容一層又一層地摞在一起的樣子,比“重疊"數(shù)量更多,更能凸顯蒼翠的綠意。②“嬌嬌俏俏”意為柔美俊俏,比“嬌俏"更能描慕荷花當時柔美嬌羞的狀態(tài)。③“柔柔弱弱”比“柔弱"表示的程度深,更能表現(xiàn)其他花嬌小,令人憐惜的特點,更能凸顯荷花的“嬌羞”“俏皮",這才是更讓人心動。
22.①三個逗號將“淡了”“虛了"“散了”“縹緲了"四個詞分割開來,四個詞分割開來起強調(diào)作用,②突出了炊煙按照時間依次變化的狀態(tài),凸顯了炊煙的變化過程。
【知識點】標點符號的使用;語句表達效果的對比、鑒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一般詞語的表達效果的能力。先要解釋詞的本意,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其作用是疊詞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表現(xiàn)力,使表達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可以傳達出強烈的情感色彩。
(2)本題考查理解標點符號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積累標點符號的意義和用法,結(jié)合語境判斷其作用。
21.(1)“重重疊疊”,形容一層又一層地摞在一起的樣子。疊詞。“重疊",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部分相一致,疊加。語境中“重重疊疊的蒼翠,黛碧上的那一抹新綠”中的“重重疊疊"比“重疊”數(shù)量更多,更能凸顯蒼翠的綠意,(2)“嬌嬌俏俏",柔美俊俏。疊詞?!皨汕巍保利惪∏?。“嬌嬌俏俏地擎幾枝新荷,像是舞臺上一群少女"中的“嬌嬌俏俏”比“嬌俏"更能描摹荷花當時柔美嬌羞的狀態(tài)。(3)“柔柔弱弱”,柔軟而脆弱,通常與女性的柔美、嬌羞和脆弱的形象相聯(lián)系?!叭崛?,軟弱,不剛強;柔軟,不堅硬?!叭崛崛跞酢北取叭崛?表示的程度深,“柔柔弱弱的花”更能表現(xiàn)其它花嬌小,令人憐惜的特點,更能凸顯荷花的嬌羞、俏皮,更讓人心動。故答案為:①“重重疊疊"形容一層又一層地摞在一起的樣子,比“重疊”數(shù)量更多,更能凸顯蒼翠的綠意。②“嬌嬌俏俏"意為柔美俊俏,比“嬌俏”更能描慕荷花當時柔美嬌羞的狀態(tài)。③“柔柔弱弱"比“柔弱”表示的程度深,更能表現(xiàn)其他花嬌小,令人憐惜的特點,更能凸顯荷花的“嬌羞"“俏皮”,這才是更讓人心動。
22.“就淡了,虛了,散了,飄渺了"中三個逗號將“虛了”“散了"“縹緲了”三個動詞隔開,寫出了炊煙的變化過程,強調(diào)炊煙按照時間依次變化的狀態(tài)。如果去掉這三個逗號,語句間缺少停頓,強調(diào)作用減弱。
故答案為:①三個逗號將“淡了"“虛了”“散了"“縹緲了”四個詞分割開來,四個詞分割開來起強調(diào)作用,②突出了炊煙按照時間依次變化的狀態(tài),凸顯了炊煙的變化過程。
23.【答案】略
【知識點】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提到一種觀點——閱讀文學作品只為娛樂、應試,要求辯駁這個觀點。那首先結(jié)合材料思考,閱讀文學作品為了什么?材料一告訴我們閱讀要透過淺層次的故事講述,透過人物傳遞文學大師們對世界的認知,感受他們對人生的解讀,對命運的把握,對品德的磨礪。材料二告訴我們,閱讀世界文學大師的作品,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同的人物、生活和世界,幫助我們理解復雜的人性、命運和生活,使我們擁有更寬廣的胸懷和更堅定的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而這些正是文學大師們的智慧結(jié)晶,隔著時空,穿越種族,越過國度,影響并引領(lǐng)著一代又一代的不同血統(tǒng)的人,這也正是經(jīng)典作品魅力所在和經(jīng)久不息的原因。題目要求考生駁斥“閱讀文學作品只為娛樂、應試"的觀點,可見文體是駁論文。這種錯誤的觀點是膚淺的,是功利性的,考生要注意從深刻的、審美的、精神的層面去駁斥,強調(diào)閱讀文學作品,除了給予我們知識上的充實,更多的是審美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悅,道德品質(zhì)上的涵養(yǎng),自我全方位的成長。
【點評】此題考查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依據(jù)材料來立意、構(gòu)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寫作時可引用材料中的事例或名言來敘述,這樣可以避免脫離材料主題,避免跑題。
1/1河南省南陽市部分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清人趙翼贊譽崔顥的《黃鶴樓》“樓真千尺迥,地以一詩傳”,這一看法已見于南宋林希逸對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評論“鳳凰臺著名,以李翰林一詩也"。鳳凰臺和黃鶴樓各自憑借李白和崔顥的一首詩而名傳后世,這就是宇文所安所說的好文章創(chuàng)造一個地點的現(xiàn)象。這個地點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處勝跡,從一座樓臺亭閣到一塊墓碑。
鳳凰臺上鳳凰游,風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有關(guān)金陵鳳凰臺的記載始見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記述東晉升平年間,“有鳳凰集此地,因名其處為鳳凰臺”,南宋馬光祖的《重建鳳凰臺》以淳熙時期保寧寺的壁記為據(jù),也得出了“晉升平已有臺"的結(jié)論。將金陵鳳凰臺當作名勝來題寫是自李白開始的。不過,從唐詩可知,金陵鳳凰臺此時即便存在,也還沒有形成一處名勝地標。李白以《登金陵鳳凰臺》向崔顥的《黃鶴樓》致敬并與之競爭,對他來說,鳳凰臺不過是一個方便的借口或話題而已。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至宋代影響漸著,題寫鳳凰臺自此蔚為風氣。但入末之后,鳳凰臺屢遭破壞,長期處于荒廢狀態(tài)。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陸游所見鳳凰臺已“廢為大軍甲仗庫”。兩宋時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鳳凰臺:祥符年間“嘗著亭于斯,斯樓斯亭,威以鳳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曰鳳凰臺”。歷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著改弦更張,另起爐灶,因為遺跡所剩無幾,不足為憑。
既然如此,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現(xiàn)了題寫鳳凰臺的盛況并綿延不絕呢?在勝跡業(yè)已消逝或難以確認之際如何繼續(xù)書寫勝跡?書寫勝跡又意味著什么?周寶供的《亭臺類序》或許道出了其中奧秘:凡山川佳麗處,須起亭臺樓閣乃足供游人之玩賞。然古跡多堙,傾頹殆半。其間可登覽者固在所必紀,即有空名而無遺址可問者,亦必存焉,以俟考古者之窮探,更以期后賢之重建云爾。
這再次證實,題寫名勝是一種非對象化的寫作。后世的詩人來到此地,不只是為了看到鳳凰臺當下的模樣,更是為了將它從記憶中召喚回來。在所寫的勝跡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之后,書寫本身變成了對它的補償與替代。消失的勝跡轉(zhuǎn)化為文本,形成文本化的勝跡,并在文本中得以存活。題寫勝跡既是關(guān)于勝跡的書寫,又最終化作勝跡的一部分,甚至取勝跡而代之,或以其他的方式介入后世的勝跡修建與景觀重構(gòu)。在勝跡毀壞和消失后,正是題寫勝跡的詩文繼續(xù)錐系著。也不斷襄新著關(guān)于它的歷史記憶。
摘編自商偉《“地以一詩傳";題寫勝地的“跡”與“文"》)
材料二:
就廣義的書寫而言,勝跡所關(guān)聯(lián)的歷史、文學、宗教甚至神話、民俗都至關(guān)重要,但最終既體現(xiàn)“文”而又顯現(xiàn)為“跡"的,無疑是具有物質(zhì)性的題刻,尤其是摩崖石刻。
對于勝跡而言,題刻不僅具有指認的作用,對其塑造也有一定的意義,尤其是山東境內(nèi)那些以摩崖石刻著名的山川:泰山經(jīng)石峪金剛經(jīng)、四山摩崖與云峰山刻石。泰山上有2500多處題刻,在巫鴻先生看來,它如同一座歷史堆積起來的紀念碑,“山腳的碑銘年代相對較晚,越往上年代則越為久遠,沿著這些題銘攀登而上,游客們感到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踏尋歲月的痕跡,深入歷史。而岱頂?shù)臒o字碑,則是沉寂的歷史源頭”。
明代文士往往通過選擇什么樣的時機出游,來將自己與普通游人區(qū)別開來:而乾嘉以后,隨著金石成為時尚,尋訪碑刻亦成為文人旅游的重點,其時踵出的登岱圖及其題詩之中常見碑刻的內(nèi)容,就是一個顯見的例證。黃易《鐵橋先生登岱觀摩崖碑》所描繪的是濟寧金石收藏家李東琪觀摩《紀泰山銘》的場景,兩位游客對著唐玄宗書丹的摩崖指指點點,整個登岱活動,黃易只選取了這一場景作為定格,可知觀碑已然成為文人登岱的重頭戲。
一方面,文字的題寫借助于政治、宗教、文學與書法,參與了風景的塑造,但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雖說沒有《僉剛經(jīng)》,便沒有經(jīng)石峪(或石經(jīng)峪)這樣的景點,但這絲毫不妨礙泰山仍是四海聞名的勝跡;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摩崖石刻周邊所匯集的種種題刻,相當于山水畫中的題跋,比如宋人陳國瑞題刻、明人所刻《大學》一章、萬恭所題寫的《高山流水石壁記》、李邦珍題寫的“經(jīng)正"、汪坦所刻《周頌》中的《般》等,這些后起的題刻不惟討論《金剛經(jīng)》的字體與年代,也涉及儒、佛二教在這片摩崖上所展開的某種競爭。但即便如此,題跋亦不能爭奪本幅的地位,《金剛經(jīng)》仍然是經(jīng)石峪真正的勝跡所在。
(摘編自薛龍春《點綴山林:摩崖石刻與勝跡的塑造》)
【注釋】經(jīng)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宮東北,上刻隸書《金剛經(jīng)》,明隆慶年間萬恭書刻“曝經(jīng)石”。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林希逸對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評論體現(xiàn)了“地以一詩傳"的觀念,這和宇文
所安對文學與名勝關(guān)系的認識有相通之處。
B.材料一指出,到了宋代,題寫鳳凰臺蔚然成風,但此時鳳凰臺經(jīng)歷多次重建,遺跡所剩無幾,早己不是它最初的面貌了。
C.材料二指出,題寫在勝跡上的碑刻也在塑造著勝跡,往往能給勝跡帶來一定的文化底蘊,受到文人喜愛。
D.材料二指出,經(jīng)石峪上的《金剛經(jīng)》及周圍的其他石刻共同形成了經(jīng)石峪景點,它們對經(jīng)石峪景點而言同樣重要。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字對現(xiàn)實的影響力在題寫名勝這一文化行為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平凡山水能借文人之手得以揚名。
B.從周寶供的《亭臺類序》可以看出,勝跡書寫不一定反映了勝跡的歷史原貌,但這種書寫仍然有價值。
C.從材料二可知,物質(zhì)性的題刻較之勝跡所關(guān)聯(lián)的文學、歷史等書寫方式,更能顯示“文”
與“跡"的雙重內(nèi)涵。
D.兩則材料都談到了勝跡的流傳方式,啟發(fā)我們保護名勝古跡關(guān)鍵在于與之相關(guān)的題刻、
碑文。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李白在《登金陵鳳凰臺》的首聯(lián)化用沈儉期的“龍池躍龍龍己飛”的句式,來向沈儉期的《龍池篇》致敬。
B.《題風臺山亭子陳獻司空》一詩題刻在金陵鳳凰臺上近兩個世紀,它給人們留下了關(guān)于鳳凰臺的深刻記憶。
C.晚明時期,因崔顥的《黃鶴樓》命名的鸚鵡洲沉入長江,江邊泥沙淤積,形成了一個新的洲嶼,仍被命名為“鸚鵡洲"。
D.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王勃《滕王閣序》中有關(guān)“蘭亭”的語句留給讀者關(guān)于“蘭亭"的歷史記憶。
4.兩則材料分別論述了“題寫”“題刻"和名勝古跡的關(guān)系,其關(guān)系有同有異,請簡要分析。
5.為什么說題寫名勝古跡是一種非對象化的寫作?請以蘇軾《赤壁賦》為例,談談你的認識。
【答案】1.D
2.D
3.A
4.①相同之處在于兩則材料都認為題寫或題刻對于勝跡流傳有作用;②不同之處在于材料一認為題寫勝跡能“化作勝跡的一部分”,甚至能“取勝跡而代之",材料二認為“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
5.①題寫的名勝古跡往往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比如《赤壁賦》里的赤壁在蘇軾寫作時已經(jīng)改變舊貌(一說地址難以考證)。②題寫是對名勝古跡的補償與替代。如《赤壁賦》增加了赤壁的文化價值,使其在文本書寫中內(nèi)涵更為豐富。③在勝跡毀壞和消失后,正是題寫勝跡的詩文繼續(xù)維系著,也不斷更新著關(guān)于它的歷史記憶。《赤壁賦》在現(xiàn)代不斷更新著讀者對赤壁的體驗與想象。
【知識點】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藝理論、文學評價類;論據(jù)支撐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確題目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然后精讀文本,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對應之處,對文章內(nèi)容有所理解,找出各選項與文中不同之處,聯(lián)系前后文選出正確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對重要文本信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做此類題,首先明確題干信息,其次回歸文本,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理解概括,最后充分理解選項選出正確答案。
(3)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首先分析材料論點,即文章中作者的觀點。然后根據(jù)論點分析選項,看是否支撐材料觀點。
(4)本題考查學生比較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先明確兩則材料內(nèi)容,然后進行相同和不同的比對概括,最后總結(jié)答案。
(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篩選整合與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大意,在此基礎(chǔ)上,仔細閱讀題干,明確題目要求,然后回歸文本,仔細閱讀,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分條作答。
1.D.“它們對經(jīng)石峪景點而言同樣重要"錯,材料二“沒有《金剛經(jīng)》,便沒有經(jīng)石峪(或石經(jīng)峪)這樣的景點”“題跋亦不能爭奪本幅的地位,《金剛經(jīng)》仍然是經(jīng)石峪真正的勝跡所在",可見不是同等重要。故答案為:D。
2.D.“保護名勝古跡關(guān)鍵在于與之相關(guān)的題刻、碑文”錯,于文無據(jù),材料二認為“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
故答案為:D。
3.材料一觀點是“題寫名勝是一種非對象化的寫作”“題寫勝跡既是關(guān)于勝跡的書寫,又最終化為勝跡的一部分,甚至取勝跡而代之"
A.沒有涉及題寫名勝的非對象化的特點以及勝跡書寫的意義。
故答案為:A。
4.材料一“題寫勝跡既是關(guān)于勝跡的書寫,又最終化為勝跡的一部分,甚至取勝跡而代之,或以其它的方式介入后世的勝跡修建與景觀重構(gòu)”,可見,材料一肯定題寫或題刻對于勝跡流傳有作用,認為題寫勝跡能“化作勝跡的一部分",甚至能“取勝跡而代之”材料二“一方面,文字的題寫借助于政治、宗教、文學與書法,參與了風景的塑造,但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肯定了題寫或題刻對于勝跡流傳有作用,但認為“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
5.①結(jié)合材料一“入宋之后,鳳凰臺屢遭破壞,長期處于荒廢狀態(tài)"“遺跡所剩無幾,不足為憑”“所寫的勝跡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可知,題寫的名勝古跡往往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比如《赤壁賦》里的赤壁作為古戰(zhàn)場在蘇軾寫作時已經(jīng)改變舊貌(一說地址難以考證)。
②結(jié)合材料一“在所寫的勝跡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之后,書寫本身變成了對它的補償與替代”可知,題寫是對名勝古跡的補償與替代。如《赤壁賦》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增加了赤壁的文化價值,使其在文本書寫中內(nèi)涵更為豐富。
③結(jié)合材料一“在勝跡毀壞和消失后,正是題寫勝跡的詩文繼續(xù)維系著,也不斷更新著關(guān)于它的歷史記憶"可知,在勝跡毀壞和消失后,正是題寫勝跡的詩文繼續(xù)維系著,也不斷更新著關(guān)于它的歷史記憶。《赤壁賦》描寫了赤壁山水及文人墨客載酒中流、扣舷而歌的情形,在現(xiàn)代不斷更新著讀者對赤壁的體驗與想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一個長翅膀的老頭
加西亞·馬爾克斯
雨下到第三天,佩拉約兩口子在屋里打死了成堆的螃蟹。佩拉約只好穿過被雨水淹沒的院子把它們?nèi)拥胶@锶?,因為他的孩子發(fā)了一夜燒,他尋思都是這些螃蟹招來的晦氣。中午,光線十分微弱,佩拉約扔完螃蟹回到家里,模模糊糊地看見院子當中有一個什么東西在蠕動和呻吟。他走近~看,原來是一個老頭兒趴在泥水里,他身上長著一對巨大的翅膀,很礙事,無論怎么掙扎都站不起來。佩拉約被眼前可怕的情景嚇壞了,趕緊跑去找他的女人埃利森達。他女人當時正把涼毛巾敷在生病孩子的頭上,被佩拉約一把拉到院子中間。兩個人驚愕地望著倒在地上的人。那人衣衫襤褸,口中的牙齒稀稀拉拉,他那像落湯雞似的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顯得格外可憐。身上那對大兀鷲翅膀叉臟,羽毛又稀疏,一動不動地攤在泥水里。他們叫來了一位能掐會算的鄰居來看看他?!八且粋€天使,”她告訴他們說,“我可以肯定,他是為你們的孩子來的。只是因為這個可憐的家伙太老了,結(jié)果被雨打落在地上。"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佩拉約家里捉到一個活脫脫的天使。整整一下午,佩拉約拿著他那根警棍站在廚房里守著,臨睡前還把他從泥水里拽出來,同母雞一起關(guān)進鐵絲編的雞籠里。半夜,孩子醒了,燒退了,想吃東西了。于是兩口子大發(fā)慈悲,決計把天使放走。但是,當他們趁著晨曦走到院子里的時候,看到左鄰右舍全都聚集在雞籠前逗天使玩兒。這幫人對天使毫無敬畏之心,竟還從鐵絲網(wǎng)往里給他扔吃的東西,仿佛他不是什么神靈,倒是馬戲團里的一只動物。
這個聳人聽聞的消息傳開,驚動了貢薩加神父,他七點前趕到時,首先重溫了一遍教義。當貢薩加神父走進雞籠用拉丁語向他問候時,這位全然不懂人間言行的老者幾乎連他那老態(tài)龍鐘的眼睛也不抬一下。這證實了那東西并不懂得上帝使用的語言,也不知道問候上帝的使者。神父開始懷疑他在作假一一他那副可憐的模樣與高貴的天使毫無共同之處。于是神父離開了雞籠,簡短地告誡好奇的人們,叫他們不要被天真蒙住了眼睛。捉住天使的消息不脛而走,幾個小時后,院子里便像熙熙攘攘的市場一般。于是埃利森達想了個好主意:把院子筑起圍墻,收五分錢門票看天使。
好奇的人們從老遠的地方趕到這里。佩拉約和埃利森達甭提多高興了,因為不到一個星期,家里所有的房間都堆滿了錢,而等著朝圣的香客已經(jīng)排得一眼望不到邊了。這時,有人在村里搞了一個巡回展出,展出的是一個由于違背父母之命而變成蜘蛛的少女。看蜘蛛的門票不僅比看天使的門票便宜,而且允許觀眾就她的痛苦遭遇提出任何問題,還允許顛來倒去地觀察她,好讓所有的人都不懷疑這樁可怕的事實的真實性。
這是一只可怕的意大利狼蛛,身體有一只綿羊大小,長著一個憂傷的少女的腦袋。最叫人揪心的還不是她那離奇的外表,而是她原原本本地講述她不幸經(jīng)歷時那種痛心疾首的表情。當她幾乎還是一個小姑娘時,有一次她偷偷地溜出家門去參加一場舞會,當她跳了一宿舞從森林里回來的時候,突然一聲炸雷劈裂長空,從裂縫中迸出一道可怕的閃電將她變成了蜘蛛。當那個變成蜘蛛的少女名聲大噪的時候,而佩拉約家的院子就叉變得像連下三天暴雨時那么冷清,空無一人,只有螃蟹在屋里到處爬。房東兩口子對此毫不惋惜。他們用收的門票錢造了一幢兩層的住宅,有陽臺花園,門檻修得高高的。偶爾佩拉約兩口子會用克遼林消毒水清洗雞籠或熏點衛(wèi)生香,但這并不是為了恭維天使,而是為了驅(qū)除已經(jīng)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全家蔓延的惡臭。天使不僅熬過了那個嚴酷的冬天,而且隨著春天的到來開始恢復了,在十二月份,他那布滿陰郁的瞳仁又漸漸地變得明亮起來,翅膀上開始長出又大又硬的羽毛。一天早上,埃利森達正在切洋蔥片準備午飯,似乎覺得一陣海風吹開了陽臺門的插銷,刮進屋里。于是她從窗口探出頭去,驚訝地看到天使正展翅欲飛。他十分笨拙,結(jié)果把菜地弄得一塌糊涂,那翅膀在陽光下一陣亂撲騰,差點兒沒把棚子打翻。最后總算飛了起來。在看見他顫巍巍地扇動著老兀鷲翅膀飛過最后幾家的房頂后,埃利森達為自己也為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她一面切著蔥頭,一面盯著他,直到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寓租賃標準合同樣本
- 某銀行牡丹貸記卡動產(chǎn)質(zhì)押合同范本
- Module 1 Unit 2 Changes in our lives Listen and say Listen and enjoy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滬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語六年級下冊
- 沿街商鋪購房合同范本
- 藝術(shù)家合作合同模板大全
- 企業(yè)融資成立合同:出資細節(jié)
- 房屋買賣合同真實案例解析
- 企業(yè)整體出售合同范本
- 10000以內(nèi)數(shù)的讀寫(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11《爸爸媽媽在我心中 愛父母在行動》(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
- 2025年四川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山東省德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 本人報廢車輛委托書
- 雙減政策與五項管理解讀
- 2025年道德與法治小學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過橋資金操作流程
- 貨物學 課件1.2貨物的特性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2024版研究生教材課件全集2章
- 2024年公路水運工程施工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chǎn)管理人員安全生產(chǎn)考核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共科目》試題與參考答案
- 輔導員入職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