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心理學知識點_第1頁
實驗心理學知識點_第2頁
實驗心理學知識點_第3頁
實驗心理學知識點_第4頁
實驗心理學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用文檔

實驗心理學筆記整理

一、緒論(考1道單選,1道多選,2題共3分)

1.什么是實驗心理學

廣義(實驗的心理學):應用實驗法研究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心理

學(即科學心理學的代名詞)。

狹義(心理實驗學):研究如何進行心理實驗的一門心理學學科,包括實驗的

基本理論、技能以及心理學各分支領域的實驗研究成果。

2.實驗心理學的主要目的

用以說明和解釋人在完成某項任務時的心理活動是如何進行的(即通過刺激和反

應之間的關系來推斷心理活動的方式),進而達到“控制”行為。

3.實驗法的優(yōu)點(與其他研究方法的區(qū)別)(容易出多選)

1、可以創(chuàng)造實驗條件使事件產(chǎn)生。

2、可以重復實驗并對其結果進行驗證。

3、可以系統(tǒng)變化實驗條件來考察事件的變化。

4、可以得出因果關系。

強調(diào)對各種變量的嚴格控制

4.實驗法的局限性

1、有些復雜心理活動還難以使用實驗法

2、有些特定心理現(xiàn)象(如違背倫理道德)不能使用實驗法。

3、實驗條件的人為性等因素導致實驗結果缺乏實用性。

5.心理實驗研究的程序

發(fā)現(xiàn)問題、查閱文獻、理論思考、提出假設、實驗設計、

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與結果統(tǒng)計、根據(jù)前人的研究和理論進行討論、

撰寫實驗報告、發(fā)現(xiàn)新問題

6.幾個重栗的人以及其貢獻

費希納對科學心理學的貢獻

1、用量化思想聯(lián)系了內(nèi)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費希納定律),表明可以用實驗法

研究心理學。

2、心理現(xiàn)象的定量研究方法(三種傳統(tǒng)心理物理法)。

3、對現(xiàn)代實驗心理學具有深遠影響。

奠定了心理測量學的基礎。

后人為彌補傳統(tǒng)心理物理法的缺陷而發(fā)展出信號檢測論。

馮特對科學心理學的貢獻

1、倡導以心理現(xiàn)象(意識)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內(nèi)容,而非“靈魂”。

2、提出必須用實驗法研究心理學,并建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

3、培養(yǎng)了一大批學生,促進科學心理學在國際內(nèi)傳播。

實用文檔

艾賓浩斯對科學心理學的貢獻

1、證明實驗法可以用來研究高級心理(記憶),預示所有心理現(xiàn)象都可以用實

驗法來研究。

2、從根本上變革了實驗心理學的研究范式(發(fā)明無意義音節(jié))。

3、為實驗心理學提供新的變量測定方法,解決高級心理過程的量化問題(發(fā)

明節(jié)省法來測定記憶效果)。

4、通過實驗建立第一個和高級心理過程有關的函數(shù)關系——遺忘曲線。

二、心理實驗的設計(考3道名解,8道單選,2道是非,2道多選,1道應用,

共52分,重中之重?。?/p>

1.名詞解釋

自變量:由研究者選定的,在實驗中由主試所操縱的,預計對被試的反應產(chǎn)生

影響的變量。

因變量:依據(jù)自變量的變化而產(chǎn)生現(xiàn)象變化的變量,需要選擇適宜的反應指標

對其變化表現(xiàn)出來。

相關變量:凡是對因變量產(chǎn)生影響的實驗條件。

無關變量:凡是對因變量不產(chǎn)生影響的實驗條件。

額外變量:在相關變量中,實驗者用以研究的變量為自變量,不用來研究的為

額外相關變量。

內(nèi)部效度:實驗中的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明確程度。

外部效度:實驗結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適用性。

*交互作用(交互效應):多因素實驗設計中,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自變量的組合所

引起的因變量的變化(即一個自變量的各水平在因變量上的差異需結合其他自變

量的水平不同而有表現(xiàn)出不一致。)

*2x2實驗設計:即實驗有兩個自變量,每個各2個水平,共4個處理。(實驗設

計的名詞解釋AxB設計,幾個相乘幾個自變量,自變量水平即字母代表的數(shù)字,

AxB個實驗處理,如2x3就有一個變量2個水平,一個3個水平,6個水平。)

主效應:多因素實驗設計中,由單個自變量(不同水平的改變)引起的因變量

的變化。(實驗設計中有N個自變量就對應有N個主效應。)

簡單效應(單純主效應):[交互作用顯著時,則需考慮]一個自變量各水平在

另一個自變量每個水平上的因變量的變化。(MxN兩因素實驗設計有M+N個簡單

效應)

被試間設計:是指要求每個被試(組)只接受一個自變量水平的處理,對另一

被試(組)進行另一種自變量水平處理的實驗設計。

被試內(nèi)設計:是指每個或每組被試接受所有自變量水平的實驗處理的真實驗設

計。

混合設計:既有被試間設計,也有被試內(nèi)設計的實驗設計。

舉個例子,2x3被試間:即實驗有兩個自變量,其中一個自變量有2個水平,

另一個自變量有3個水平,共6個處理,要求每個被試(組)只接受一個自變量

水平的處理,對另一被試(組)進行另一種自變量水平處理的實驗設計。

自變量混淆現(xiàn)象:當額外變量沒有控制使得它與自變量共同作用于因變量,這

種結果不一定由自變量引起的實驗結果不真實、失敗的現(xiàn)象叫做自變量混淆現(xiàn)

象。(課堂上老師口頭補充的)

實用文檔

2.單選,多選,是非題知識點整理

1、指標無效特例

天花板/地板效應:由于任務過于簡單,各組被試的成績都非常高/低,不能

真實反應出因變量的變化,這種反應指標不敏感的現(xiàn)象叫做天花板/地板效應。

2、對額外變量的控制

1)排除法:把額外變量從實驗中排除出去。

缺點:缺乏推論的普遍性;適用面較窄。

2)恒定法:使額外變量在實驗過程中保持固定不變。

缺點:結論不能推廣到額外變量的其他水平上去。

以上兩種屬實驗操作/環(huán)境控制的方法

3)抵消平衡法:采用某些綜合平衡的方法使額外變量在實驗中的效果互相抵消。

主要作用是控制序列效應。

缺點:適用面有限制;對于較復雜的實驗其實施可行性較差(處理次數(shù)隨自變量

水平的增加呈幾何級別增長)

4)隨機化法:根據(jù)概率原理,把被試隨機地分派到各組中。

缺點:根據(jù)概率原理,仍有機率使得各組不同質(zhì)而干擾實驗。

5)匹配法:對于前測并配對,使各組被試的特點相等。

缺點:理論可取,但實際難度較大,并不常用。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部分簡單匹配(如男女比例相當、年級人數(shù)相當?shù)龋┑臈l

件下,進行隨機化。

以上三種屬實驗設計/程序控制的方法。

6)統(tǒng)計控制法:實驗過程中容許額外變量的存在,事后用統(tǒng)計技術來達到控制

該額外變量。(即對額外變量進行前測,在事后統(tǒng)計中作為協(xié)變量,運用協(xié)方差

分析等方法來加以控制,屬于實驗分析/統(tǒng)計控制)

缺點:要學好更多的心理統(tǒng)計學知識。

3、內(nèi)部效度與外部效度的關系(是非題)

內(nèi)部效度低,外部效度必定低;外部效度低,內(nèi)部效度不一定低

4、真實驗的特點

(1)研究者能夠隨機選擇和分配被試。

(2)研究者能夠?qū)︻~外變量進行嚴格控制。

(3)研究者能夠操縱自變量的不同水平。

5、單因素實驗設計與多因素實驗設計

單因素實驗設計中根據(jù)自變量水平的多少區(qū)分為:雙組設計、多組設計。

根據(jù)各被試組的類型不同區(qū)分為:獨立組設計、相關組設計(包括配對設計、被

試內(nèi)設計);對應于隨機化設計與區(qū)組設計。

多因素實驗設計中根據(jù)各自變量的相應類型區(qū)分為:被試間設計(默認為獨立

組設計)、被試內(nèi)設計與混合設計。

實用文檔

6、多因素實驗設計優(yōu)于單因素實驗設計的地方(多選題)

a.實驗效率高;b.能考察交互作用;c.更有利于干擾變量的控制;d.更接

近于現(xiàn)實情形。

7、隨機分配(獨立組設計)

優(yōu)點:a.被試接受實驗的時間短,減少其厭煩或疲勞;b.避免了序列效應;c.

相對設計與操作簡易。

缺點:a.各組被試整體上仍有小的可能會存在差異;b.被試利用率低,實驗需

要更多被試;c.統(tǒng)計效率不高。

8、(等組)匹配:①人為配對;②自然配對

優(yōu)點:a.可控制某些干擾變量,使各組盡量同質(zhì);b.避免了序列效應;c.被

試接受實驗的時間短,減少其厭煩或疲勞;d.從組內(nèi)效應中區(qū)分出區(qū)組效應,

統(tǒng)計效率高。

缺點:a.前測與匹配要花費更多時間、精力;b.被試利用率低,并且有些匹配

不上,實驗需栗更多被試;c.前測過程可能會引起練習效應;d.有些變量無法

進行前測,因此也無法使用匹配設計。

9、重復測定(被試內(nèi)設計)。

前兩種設計被試只接受某一種處理,而重復測定則要求被試接受該自變量所有水

平的實驗處理。

優(yōu)點:a.確保各組被試(在特征上)同質(zhì);b.被試利用率高,節(jié)省被試;c.從

組內(nèi)效應中區(qū)分出被試效應,統(tǒng)計效率高。

缺點:a.被試接受多個實驗處理,時間長,易導致其厭煩或疲勞;b.序列效應

的存在導致有些實驗不能采用重復測定(順序的不可逆)。

“匹配”與“重復測定”均屬于相關組/區(qū)組設計

10、關系圖

被試間設計被試內(nèi)設計

11、有關概念的辨析

1.隨機抽取/選擇被試;隨機分配/分派被試(隨機分組)

2.無特別說明時,“被試間設計”(即“組間設計”)又可默認為“獨立組設計”

/“完全隨機設計”;“被試內(nèi)設計”(即“組內(nèi)設計”、“重復測定設計”)又可默

認為“相關組設計”/“隨機區(qū)組設計”(而“匹酉已設計”屬于“被試間設計”、

“相關組設計”)

3.“隨機區(qū)組設計”(即“相關組設計”)可包括“匹配設計”與“重復測定設

計”

實用文檔

*12、五道改錯題例子與答案(改錯的措施需結合題目具體設計)

1.有位心理學家提出一個理論:隨著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了解程度的加深,小組

的工作效率會逐漸提高;當工作效率達到一個臨界點時,會開始輕微下降。這一

下降(“蜜月期結束”)會發(fā)生在小組成員停止高度合作行為,而開始爭奪權力的

時候。為了檢驗這一理論,他選取了素不相識的被試組成小組,讓他們完成一系

列任務。研究使用了五個任務,每個任務需要35分鐘完成,兩個任務之間有5

分鐘的休息時間。結果顯示,小組的工作效率在第五個任務之前一直上升,但在

第五個任務上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據(jù)此研究者宣稱他的理論得到了支持。

錯誤:也有可能是先練習效應,后疲勞效應導致

改錯:設置對照組方法:獨立樣本t檢驗

2.有個研究者選取了20位相信占星術的被試,根據(jù)占星術推算各個被試前一天

的遭遇,讓他們在一個6點量表上評定這一推算的準確程度,6點量表的范圍從

“極其準確”到“極不準確”。所有20位被試都報告這一占星術推測有一定程度

的準確性。因此該研究者得出結論,認為占星術是準確的。

錯誤:選擇被試不應只選取相信占星術的

有可能是一般事件的基線概率,不能證明為占星術

改錯:選取一般被試、設置對照組方法:獨立樣本t檢驗

3、最近報導稱“涼煙糖影響孩子”,還認為買過涼煙糖的孩子比沒有買過的孩子

更有可能學會吸煙。這個調(diào)查指出,在七年級的學生中,買過至少兩次涼煙糖的

學生要比那些從沒買過的學生更可能去嘗試真正的香煙。這個清晰的研究結果讓

很多學校希望能夠禁止這種涼煙糖的銷售,他們擔心這種涼煙糖會引起青少年的

吸煙行為。該調(diào)查還指出,如果父母親至少有一方在家抽煙,孩子就會更傾向去

購買涼煙糖,并且會在某些場合嘗試吸煙。

錯誤:因果關系不正確,導致兒童吸煙的真正原因是父母吸煙

改錯:設置實驗組與對照組方法:獨立樣本卡方檢驗

4、研究已證實,當動物被剝奪食物后,食丸作為強化物的作用顯著增加。研究

者希望了解,對兒童進行社會剝奪與社會強化時,是否也會出現(xiàn)相同結果。被試

是6歲兒童,隨機分配。

社會強化的作用是通過一種彈珠游戲進行測量。游戲使用一種有2個孔的箱子,

被試每次往其中的一個孔投入彈珠。在開始的4分鐘里,主試只觀看兒童游戲;

隨后的10分鐘,當兒童將彈珠投入前4分鐘里比較少用的那個孔里時,主試給

予口頭強化,如“好”、“真棒”等。實驗的因變量是從前4分鐘到后10分鐘兩

個區(qū)間兒童投入研究者預期的孔中的彈珠增量。

自變量為三個水平:①社會剝奪組,被試在游戲之前先與主試相處20分鐘不交

流;②對照組,立即開始游戲;③社會滿足組,被試在游戲之前20分鐘既有玩

具耍,又與主試有交流。

結果顯示,社會剝奪組的增量明顯高于另外兩組,對照組的增量也高于社會滿足

組。據(jù)此,研究者支持了事先假設成立。

錯誤:除自變量外還有其他干擾變量,實驗組多給了玩具耍

改錯:都給玩具或者都不給方法:獨立樣本方差分析

實用文檔

5、有個研究者假設海馬與復雜的思維加工有關,而與簡單思維加工無關。他切

除了20只隨機取樣的大鼠的海馬結構,讓其中的10只學習一個非常簡單的迷津,

讓另外10只學習一個非常復雜的迷津。第一組大鼠通過10次嘗試就都學會了走

迷津,而第二組大鼠則需要至少30次實驗才成功。根據(jù)這些實驗結果,他認為

該研究假設得到了證實,切除海馬的大鼠在學習復雜任務時比學習簡單任務更困

難。

錯誤:實驗設計錯誤,簡單任務完成次數(shù)原本就比復雜任務少,不能因此就認為

是海馬體的作用。

改錯:設置沒切除海馬體的對照組方法:兩因素方差分析

*13、交互效應與主效應的關系

當交互效應與主效應都顯著時,優(yōu)先考慮交互效應

14、準實驗設計

1.單組設計(實驗中只有一個被試組,即實驗組)

⑴單組前后測設計:實驗組只接受一次實驗處理,但有一個前測成績和后測成績。

通過檢驗兩成績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來解釋其處理效應。

例:為驗證某種訓練方法能擴大兒童的詞匯量。

優(yōu)點:前測與后測具有可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其處理效應。(即將前測作

為控制組的成績)

缺點:未能控制干擾變量,如成熟、歷史、測驗練習、回歸現(xiàn)象等。

2.單組時間序列設計:實驗組只接受一次實驗處理,但有多個前測成績和后測

成績,且前測和后測次數(shù)相等、時間間隔相等。先從一系列觀測值中剔除成熟效

應,再檢驗前測、后測成績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例:為驗證某種訓練方法能擴大兒童的詞匯量。

優(yōu)點:(進一步)控制了成熟等干擾變量。

缺點:①多次測驗的干擾作用;②仍不能控制某些干擾變量,如歷史。

15、非實驗

1.(廣義的)觀察法,又稱描述法。

⑴(狹義的)觀察法

⑵檔案法

⑶調(diào)查法

⑷測驗法

三、傳統(tǒng)的心理物理學方法(3道單選,1道多選,1道應用,共12分)

實用文檔

1、單選多選題知識點整合

1.定義: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間關系的科學。

物理量——對身體各感官的刺激。

心理量---各種感覺或主觀印象。

2.心理物理學的發(fā)展

1860年,費希納著《心理物理學綱栗》,標志心理物理學的誕生。(傳統(tǒng)心理物

理學)

主要工作:①感覺閾限的測定;②閾上感覺的量化。

20世紀中葉,史蒂文斯定律和信號檢測論的同時誕生,標志心理物理學的發(fā)展

進入新階段。(現(xiàn)代心理物理學)

3.閾限(操作定義重點)

絕對閾限:那種剛剛能覺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差別閾限:那種剛剛能覺察出兩個刺激的最小差別量。(又稱“最小可覺差”)

絕對閾限(操作定義):有50%的實驗次數(shù)能引起積極反應的那個刺激量。

差別閾限(操作定義):有50%的實驗次數(shù)能引起差別感覺的那個刺激差別量。

4.閾限測定實驗的三個明顯特點:

1)選擇好刺激系列。[涉及“自變量”]

2)栗盡量簡化被試對刺激所作的反應。[涉及“因變量”]

3)測定的次數(shù)栗多些。

*5.三種傳統(tǒng)心理物理法(其中差別閾限和絕對閾限測定是課件上的)

1.極限法又叫最小變化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覺差法等,是閾限測定的直接方

法。

特點:將刺激按遞增或遞減系列的方式,以間隔相等的小步變化,尋求從一種反

應到另一種反應(是否覺察)的瞬時轉(zhuǎn)折點(即閾限的位置)

2.絕對閾限的測定(極限法運用)

⑴刺激系列,分為遞增和遞減兩種,按ABBA設計交替呈現(xiàn)。

遞增時,刺激要從閾限以下的某個強度開始。''-"T"+”

遞減時,刺激要從大于閾限的某個強度開始。“+”T

說明:在絕對閾限測定中,“+”正反應是指與事實相符的反應,“-”負反應是指

與事實不符的反應。

⑵為了避免被試形成定勢,每次呈現(xiàn)刺激的起點不能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隨機

變化。

⑶為了使測定的閾限準確,一般遞增和遞減刺激系列要分別測定50次左右,刺

激由主試操縱。

3.差別閾限的測定(極限法運用)

實用文檔

⑴以口頭報告方式表達,一般用三類反應。

被試感覺比較刺激大于標準刺激,主試記錄為“+”。

被試感覺比較刺激等于標準刺激,主試記錄為“=”。

被試感覺比較刺激小于標準刺激,主試記錄為

當被試在這三類判斷中“說不準”時,主試可記錄為“?(計算時按“=”來

處理)

每個系列的測試中都要記錄到被試的“+”和報告,且反應比較穩(wěn)定時(遞

增中連續(xù)出現(xiàn)兩個“+”,遞減中連續(xù)出現(xiàn)兩個才能終止該系列,進行下一

系列。

*4.閾限計算的步驟(必考,下面會有應用題的例子示范)

⑴求出每系列的上限T+、下限T-。

在遞增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間的中點為差別閾限的下限;非“+”

到連續(xù)兩次“+”之間的中點為差別閾限的上限。

在遞減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間的中點為差別閾限的上限;非

到連續(xù)兩次之間的中點為差別閾限的下限。(即每系列的兩處轉(zhuǎn)折

點)

⑵求出上限、下限的總平均數(shù)。

⑶在上限與下限之間的距離為不肯定間距IUo

⑷取不肯定間距的一半為差別閾限D(zhuǎn)Lo

⑸不肯定間距的中點是主觀相等點PSE。在理論上主觀相等點應與標準刺激St

相等,但實際上兩者有一定的差距,這個差距稱為常誤CE。

⑹按韋伯定律的含義,差別閾限D(zhuǎn)L除以標準刺激St即為韋伯分數(shù)Ko

*5.計算公式(背下來,試卷不給公式)

IU=T+-T-;

DL=IU/2;

PSE=(T++T-)/2;

CE=PSE-St;

K=DL/St

5.常誤及其控制

⑴常誤(constanterror):在測定閾限的過程中經(jīng)常起作用,以致使測定結果

產(chǎn)生一定傾向的誤差

在“差別閾限”測定中,常誤的計算:CE=PSE-St,即主觀相等點與標準刺

激之差。

習慣誤差或期望誤差:極限法所特有的誤差。

練習誤差和疲勞誤差:實驗進行多次易產(chǎn)生的誤差。

空間誤差或時序誤差:測“差別閾限”對兩刺激進行比較時存在的誤差。

動作誤差:平均差誤法(調(diào)整法)易產(chǎn)生的誤差。

誤差及其控制

提醒:采用ABBA法設計既平衡了習慣或期望誤差對總閾限測定的影響,也平衡

了在檢驗是否存在明顯的習慣或期望誤差時練習和疲勞效應的影響。但并非平衡

了練習和疲勞誤差對總閾限測定的影響。

實用文檔

其實,AB法設計就可以平衡習慣或期望誤差,但不能平衡在檢驗習慣或期望誤

差時練習和疲勞誤差的影響。

注意:抵消平衡法是通過某種平衡設計的手段來抵消某干擾變量對整個實驗結果

的影響,而不是將某干擾變量排除出實驗(如,該實驗中對習慣或期望誤差的平

衡)。

6.平均誤差法又叫調(diào)整法、均等法、再造法等,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學方

法之一。最適用于測定差別閾限,將就也可測定絕對閾限。(不做計算要求)

特點:

(1)呈現(xiàn)標準刺激,被試調(diào)整比較刺激,要求被試判斷什么時候比較刺激和標準刺

激相等。反應指標為被試調(diào)整的等值。

⑵被試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

⑶調(diào)整的比較刺激是連續(xù)變化的。

⑷接近閾限時被試可反復調(diào)整,直至滿意。

7.誤差及其控制

動作誤差:因被試動作方式不同(如,從長調(diào)整到短與從短調(diào)整到長)而過高或

過低估計比較刺激的反應傾向。

各種常誤(如,空間誤差、動作誤差等)及其控制同“極限法”。(實際上,平均

差誤法中的動作誤差及疲勞/練習誤差對閾限測定結果的影響是不能夠用多層

AB法或ABBA法來抵消平衡的)

8.恒定刺激法又叫次數(shù)法、常定刺激差別法、正誤示例法等,是心理物理學中最

準確、應用最廣的方法。

極限法易受習慣或期望誤差的影響,且數(shù)據(jù)利用率低。

平均差誤法不適于難以連續(xù)調(diào)整的刺激,易產(chǎn)生動作誤差,且計算的是閾限估計

值。

恒定刺激法則不存在這些缺點。(但它有其他缺點)

特點:

⑴通常由處于感覺過渡地帶的5-7個刺激組成,這些刺激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保持

不變。

⑵此法在統(tǒng)計結果時必須求出各個刺激引起某種反應(+、-或=)的次數(shù)(進而

計算百分數(shù))。

9.絕對閾限的測定(恒定刺激法的應用,計算必考,下面應用有舉例子)

閾限的計算

先計算被試對每個刺激報告“有”或“無”的次數(shù),并求出百分數(shù)。(可只計算一

種反應的)P58表2-5(最好結合著書本來看)

方法一:S-P法(作圖P59圖2-4或直線內(nèi)插)

實用文檔

注:由于只使用了兩個點,其他點均被忽略,不免有誤差。改進方法是采用25%、

50%、75%三點的刺激值的平均數(shù)來作為閾限(即“平均法”,P68表270)。

方法二:S-Z法(平均Z分數(shù)法)P63表2-7(作圖P63圖2-5或直線內(nèi)插)

兩點為“最低一半S值的均數(shù)、相應的PTZ值的均數(shù)”,“最高一半S值的均數(shù)、

相應的PTZ值的均數(shù)”;通過兩點畫一線。其后的計算同“方法一”

10.差別閾限的測定(恒定刺激法的應用)

1、自變量

標準刺激為能被感覺到的某一刺激強度;比較刺激可在標準刺激上下一段距離內(nèi)

確定,一般從幾乎完全沒被感覺出差別到幾乎完全感覺出差別的范圍內(nèi)選定5

到7個刺激強度作為比較刺激。

2、因變量(反應變量)

要求被試以口頭報告方式表達。

兩類反應(+、-)

三類反應(+、=、-)

3-1(+&-兩類反應)閾限(代替值)的計算P69

50%正反應的那個刺激值不是差別閾,而是主觀相等點M(可理解為與標準刺激

比較完全沒感到差別)。因此,不能以50%引起感覺差別的刺激增量作為差別閾

限,而取50%和100%正反應這二者的中點(即75%點)作為差別閾(上限)的代

替值。

75%差別閾限:對于正負兩類反應差別閾限的計算,采用75%點與50%點的刺激強

度的差別作為其差別閾限

具體計算過程同“此法測定絕對閾限”(S-P,S-Z)o

3-2(三類反應)閾限的計算P70

不肯定間距的上限T+定為被試做出50%次大于標準刺激反應的比較刺激值,下

限T-定為50%次小于標準刺激的比較刺激值。

P71圖2-8為S-P作圖法,P73圖270為S-Z作圖法。

有了上限和下限,之后的計算過程同“極限法測定差別閾限”。

*11.測定閾限的三種方法優(yōu)缺點比較

極限法的實驗程序和計算過程都符合閾限的操作定義;但易產(chǎn)生習慣或期望

誤差,并且實驗次數(shù)多,數(shù)據(jù)利用率低。另外,在測定差別閾限(用三類反應)

時易受被試態(tài)度等主觀心理指標的影響。

平均差誤法是讓被試主動調(diào)整刺激、易引起興趣,并且實驗進程快;但不適

用于測定難以連續(xù)變化的刺激,并且易產(chǎn)生動作誤差。另外,雖然它的數(shù)據(jù)利用

率高,但所測定的結果均為閾限的估計值。[實際上它也易受主觀心理的影響]

恒定刺激法的實驗程序和計算符合閾限的操作定義,誤差控制得較好,實驗進程

較快,其結果可應用各種數(shù)學方法加以處理,數(shù)據(jù)利用率高,因而精確性高、應

用面廣;但在測定差別閾限(用三類反應)時易受被試態(tài)度等主觀心理指標的影

響。

2、應用(分別為極限法與恒定刺激法應用,必考,來自課堂小測)

實用文檔

1.用最小變化法測得的長度差別閾限記錄如下表所示。實驗中標準刺激

St=50mmo試計算:差別閾限D(zhuǎn)L、常誤CE和韋伯比率K.

比較刺激1234

長度mmtt

60+

58++

56+++

54Q++

52二+—+

50-++=

48=-—-T+=(55+49+53+51)/4=52

46=--=T-=(45+49+49+45)/4=46.5

44----IU=T+-T-=52-46.5=5.5mm

42---DL=IU/2=5/2=2.75

40-PSE=(T++T-)/2=49.25mm

55495351CE=PSE-S=49.5-50=-0.75mm

45494745K=DL/St=2.5、75/50=2.75/50

2、用恒定刺激法測得的重量差別閾限(三類反應)記錄如下表所示。實驗中標

準刺激St=200g。試計算:差別閾限D(zhuǎn)L、常誤CE、韋伯分數(shù)K。

比較刺激(g)185195205215

“+”反應(次數(shù))1030110170

“二”反應(次數(shù))10507020

”反應(次數(shù))1801202010

解:205-T+/110-100=205-195/110-30得T+=203.5

T--195/100-120=205795/20720得T-=197

IU=203.5-197=6.75

PSE=(203.5+197)/2=200.375

CE=200.237-200=0.0375

DL=6.75/2=3.375

K=3.375/2

*5.計算公式(再給一遍,真的要記住,很重要)

IU=T+-T-;

DL=IU/2;

PSE=(T++T-)/2;

CE=PSE-St;

K=DL/St

四、心理物理量表法(2道單選,1道多選,1道是非,共5分,重點不多,但

實用文檔

內(nèi)容不少,實驗報告用的多,考上的話,掌握重點,其他知道就行)

1、為何心理量不能用物理量表進行測量?

(1)心理量的變化不一定和物理量的變化——對等。

⑵有些心理量很難確定相應合適的物理量連續(xù)體。

2、一個量表可具有以下四個測量屬性:差別、強度、等距、絕對零點。

從量表有無相等單位和有無絕對零點來分,心理量表可分為等級量表

(順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比例量表、ratioseaIe)三類。

還有一類:稱名量表。

3、等級量表制作方法

1.等級排列法是一種制作等級量表的直接方法。

步驟:把許多刺激同時呈現(xiàn),讓許多被試者按照一定標準,把這些刺激排成一個

順序,然后把許多人對同一刺激評定的等級加以平均,這樣,就能求出每一刺激

的各自平均等級,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級進行排列所得的順序就是一個順序

量表。

2.用等級排列法建立順序量表的注意事項:

⑴由于最終的順序排列取決于所有被試的平均等級,因而栗求被試的抽樣能夠

代表實驗試圖研究的人群總體。

⑵由于每一個被試只進行一次排序,所以等級排列法對被試的利用率不高,且

難以排除被試在唯——次排序中的各種隨機誤差

3.對偶比較法,過程類似于恒定刺激法。

步驟:把所有栗比較的刺激兩兩配對,然后一對一對地呈現(xiàn),讓被試對于刺激的

某一特性進行比較并做出判斷:兩個刺激中哪個刺激的該特性更明顯。因為每一

刺激都要分別和其他刺激比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總數(shù),所以配成對的個數(shù)是

n(n-1)/2(如,共10個刺激則可配成45對)。最后依它們各自更明顯于其他刺

激的等級得分或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順序量表。

4.用對偶比較法建立順序量表的注意事項:

(1)對空間誤差或時序誤差的控制。

如果各對樣品同時呈現(xiàn),則存在空間誤差。

控制方法:若第一輪以AB形式呈現(xiàn),則第二輪以BA形式呈現(xiàn)即左右顛倒。

如果是相繼呈現(xiàn),則存在時序誤差。

控制方法:若第一輪以先A后B次序相繼呈現(xiàn),則第二輪以先B后A次序相繼呈

現(xiàn)。

提醒:相應的計算在細節(jié)上要變。

⑵在被試利用率上優(yōu)于等級排列法,但僅由單個被試測得的量表,不能直接推廣

到更大群體。

4、等距量表的制作方法

1.差別閾限法是一種制作等距量表的間接方法。

步驟:用(任何一種傳統(tǒng)心理物理法測出)感覺的絕對閾限為量表的起點;然后

以絕對閾限為標準刺激,確定第一個差別閾限;再以絕對閾限加上第一個差別閾

實用文檔

限的刺激強度為基準,再測量第二個差別閾限……于是,我們可以以刺激強度為

橫坐標,以絕對閾限以上的最小可覺差的數(shù)目為縱坐標,畫出的心理物理關系圖

就是等距量表。

2.即以絕對閾限為相對零點,以最小可覺差(心理量)為測量單位。

(在中等刺激強度范圍內(nèi)可利用韋伯定律來簡化制作過程)

差別閾限與最小可覺差的差別

前者是物理量,每個差別閾限會存在不同;后者是心理量,費希納認為,每個最

小可覺差均相等

3.感覺等距法

要制作一個等距量表,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感覺等距法它是通過將一個感覺分成

主觀上相等距離來制作。最簡單常用的是二分法

二分法的步驟:將某兩個刺激所引起的感覺連續(xù)體分成兩等份,即指出某一點將

感覺分成相等的距離。(主觀感覺上等距,但引起等感覺的物理刺激強度之間的

差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把相等感覺單位作為縱坐標,以刺激物理量作為

橫坐標畫圖,就可得一個等距量表。

4.評價量表

當引起心理量變化的物理刺激變化不連續(xù)或難以確定時,可以通過評價量表的方

法來建立心理量表。但困難之處在于各評定等級保持等距。

5、等比量表的制作方法

1.感覺比例法

感覺比例法又稱分段法是一種制作等比量表的最直接方法。其方法是通過把一個

感覺量加倍或減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來建立心理量表。

2.步驟1:呈現(xiàn)一個固定的閾上刺激作為標準,讓被試調(diào)整比較刺激,使它所引

起的感覺為標準刺激的一定比例(如2倍、1/2)。實驗只選定同一比例。與一個

標準刺激比較若干次后,再換另外幾個標準刺激進行比較。比較完所有標準刺激

后,便可用與各標準刺激(橫坐標)在感覺上成一定比例的比較刺激(縱坐標)

制圖(雙對數(shù))。

步驟2:先規(guī)定某物理量為多少心理量,然后根據(jù)雙對數(shù)圖,建立心理物理比例

量表。

3.數(shù)量估計法

數(shù)量估計法也是制作等比量表的一種直接方法。

步驟:主試先呈現(xiàn)一個標準刺激(如某一重量),并賦予它一個感覺上的主觀值

(如10),接著讓被試以這個主觀值為標準,將其他比較刺激的主觀強度用數(shù)據(jù)

表示(如感覺比較刺激的重量估計為標準刺激的2/5,則賦值為4)o然后計算被

試對各個比較刺激量估計的幾何平均數(shù)或中數(shù),再以刺激值為橫坐標,感覺值為

縱坐標,即可制成等比量表。

由感覺比例法和數(shù)量估計法所得的比例量表,其心物關系符合史蒂文森定律,表

實用文檔

現(xiàn)為心理量的對數(shù)與物理量的對數(shù)呈直線正比關系。

6、制作等比量表的注意事項:

(1)被試正確使用數(shù)字是有效制作等比量表的前提;

⑵在比例判斷中被試易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影響(如動機、環(huán)境干擾等),難以保

證量表的等比性質(zhì)。

7、心理物理函數(shù)(重點,韋伯定律和費希納定律)

1.韋伯定律

重要作用:它使得比較不同感覺通道及不同條件下的感受性成為可能。

對其有效性的實驗檢驗。

對韋伯定律的修正:K=AR/(R+a)o

標準刺激物理值

只要a的量選擇合適,修正后的韋伯定律就可以在刺激強度很弱的情況下其韋伯

分數(shù)仍趨于一致。

2.費希納的對數(shù)定律

S=KIgR(S-感覺量、R-物理量、K-常數(shù))

心理量是物理量對數(shù)的函數(shù)(即,感覺量與物理量的對數(shù)呈正比/直線關系)。

3.史蒂文森的賽定律

S=bRa(S-感覺量、R-物理量、b-常數(shù)、a-賽指數(shù))

心理量是物理量的暴函數(shù)(即,感覺量的對數(shù)與物理量的對數(shù)呈正比/直線關系)。

賽定律并不是完全否定對數(shù)定律,而是一種拓展)

五、信號檢測論法(3道單選,1道是非,1道應用)

1、信號檢測論是現(xiàn)代心理物理學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它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以往

人們對閾限的理解(區(qū)分了“客觀感受性”和“主觀動機、反應偏好等”),從而

解決了傳統(tǒng)心理物理學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包括噪音N、信號S、信號+噪音SN及N分布、SN分布,四種反應

2、信號檢測論的統(tǒng)計學原理

1.信號檢測實驗的基本程序

主試呈現(xiàn)刺激,有時只有“噪音”刺激(N),有時同時呈現(xiàn)“信號加噪音”刺激

(SN),讓被試對信號刺激(SN)做出反應。

在呈現(xiàn)刺激前,主試栗先告訴被試N和SN各自出現(xiàn)的概率(這個概率稱為先定

實用文檔

概率或先驗概率)和判定結果的獎懲辦法,因為兩者都將影響被試的判定標準,

每次實驗呈現(xiàn)的是N還是SN是隨機安排的。主試在呈現(xiàn)刺激之前要先給被試一

個預備信號。

四種反應:報準/擊中,漏報,虛報,正確拒絕。

3、噪音與噪音分布:信號檢測論中所說的噪音是指一切對信號偵察起干擾作用

的背景刺激,其強度為干擾刺激的物理值;而心理學中的噪音分布是指噪音所引

起主體的感覺強度的正態(tài)分布,即心理量的分布。同理,信號與信號分布也是。

4、信號檢測實驗的數(shù)據(jù)整理(先制成2X2“反應矩陣”再算各概率)

(1)報準:當信號出現(xiàn)時(SN),被試報告為“有”,這稱為報準(或擊中),以

y/SN表示。我們把這個判定的概率稱為擊中的條件概率,以P(H)或P(y/SN)

表示。

(2)虛報:當只有噪音出現(xiàn)時(N),被試報告“有”,這稱為虛報(或誤報),

以y/N表示。我們把這個判定的概率稱為虛驚條件概率,以P(FA)或P(y/N)

表示。

(3)漏報:當有信號出現(xiàn)時,被試報告為“無”,這稱為漏報(或失察),以n/SN

表示。把這種判定概率稱為漏報條件概率,以P(M)或P(n/SN)表示。

(4)正確拒絕:當只有噪音出現(xiàn)時,被試報告為“無”,這稱為正確拒絕(或正

確拒否),以n/N表示。我們把這個判定的條件概率稱為正確拒絕的條件概率,

以P(CR)或P(n/N)來表示。

由于P(y/SN)+P(n/SN)=1、P(y/N)+P(n/N)=1,所以我們通常只考察報準率P(y/SN)

和虛報率P(y/N)o

5、辨別指數(shù)d'(計算題,下面有應用例題)

又稱敏感性指標,用于衡量個體的感知能力。

在信號檢測論中,辨別力的大小可以表現(xiàn)為N分布和SN分布之間的分離程度,

公式表示為:4'=ZSN-其數(shù)值越大代表辨別能力越強。

*poz轉(zhuǎn)換注意:p小于0.5取得z為負值,大于0.5取得z為正值

6、似然比值。(計算題)

含義為SN引起的特定感覺的條件概率與N引起的條件概率的比值,公式表示為:

。N文字說明為,其值越大,判斷標準越嚴,偏向報告沒有信號。

7、判斷標準C:以刺激強度單位為單位的感受經(jīng)驗強度,其數(shù)學含義為判斷標

準截點處的物理強度

8、操作特征曲線

ROC曲線是在以虛報率為橫坐標、報準率為縱坐標的坐標圖中,根據(jù)被試在特定

刺激條件下(如改變先驗概率或支付矩陣、采用評價法)由于采用不同判斷標準

而得出的不同結果所繪得的曲線。

由于該曲線上各點反映的都是相同的感受性,所以又叫等感受性曲線。

實用文檔

9、“理想”曲線與實際得到的曲線有差異,為何?

答:d\B在整個實驗進程中的不穩(wěn)定性。

10、檢測論的應用方法:有無法、評價法、迫選法

11、信號檢測論對心理物理法的重大突破:

1)把態(tài)度(主觀心理指標)與辨別力(客觀心理指標)區(qū)分開。

2)不僅考察被試對信號的反應,還考察被試對噪音的反應(并歸納出四種反應)。

12、信號檢測論例題(應用必考,來自隨堂練習)

一項運用信號檢測論(有無法)的研究得到如下次數(shù)分布結果,請分別計算

d'和B。

附poz轉(zhuǎn)化表部分數(shù)據(jù)

P0Z輸入

0.100.390.25SNN

0.130.380.33判有信號14080

0.170.3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