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地資源學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10/wKhkGWX_ceyALCqpAAFW_gihs0Q461.jpg)
![第二章土地資源學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10/wKhkGWX_ceyALCqpAAFW_gihs0Q4612.jpg)
![第二章土地資源學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10/wKhkGWX_ceyALCqpAAFW_gihs0Q4613.jpg)
![第二章土地資源學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10/wKhkGWX_ceyALCqpAAFW_gihs0Q4614.jpg)
![第二章土地資源學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5/10/wKhkGWX_ceyALCqpAAFW_gihs0Q46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土地資源及其特性第二節(jié)土地資源的分類第三節(jié)土地資源評價第四節(jié)中國的土地資源第二章土地資源第一節(jié)土地資源及其特性一、土地資源的概念二、土地資源的基本特性三、土地資源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土地資源的概念土地資源——土地作為自然要素,于現(xiàn)在或可預見的將來,能為人們所利用并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那部分土地。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陸地和水面的總稱,同時,還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它是由氣候、地貌、土壤、水文、巖石、植被等構成的自然歷史綜合體,并包含人類活動的成果。二、土地資源的基本特性
土地資源的特性:①自然特性②經濟特性③生產能力土地資源的功能:負載的功能養(yǎng)育的功能倉儲的功能提供景觀的功能儲蓄和增值1、土地資源的自然特性
①
有限性②
地域性③
永久性(承受性)④
差異性海拔高度總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重<500m500-1000m1000-3000m>3000m241.7萬km2162.5萬km2307.5萬km2248.3萬km225.2%16.9%32%25.9%2、土地資源的經濟特性
①稀有性③可改良性②利用方式的分散性④報酬遞減性3、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特性
①自然生產能力②勞動生產能力三、土地資源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環(huán)境條件又是生產活動以及生活活動的重要環(huán)境內涵。
2.土地資源是人類獲取主要生活資料和物質財富的源泉
3.土地資源是構成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的重要客體第二節(jié)土地資源的分類一、土地資源分類的意義和依據(jù)二、土地分類體系一、土地資源分類的意義和依據(jù)各種利用土地資源的部門對土地資源都有不同的利用要求。對于農林牧業(yè)生產面乞土地的質量與其生產結果直接相關。其它用地部門可能對土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工程地質、地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有更高的要求。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就是要使利用部門的要求與土地資源屬性之間得到最為良好的匹配。然而由于土地不僅受到各種自然規(guī)律的約束,而且也受到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規(guī)律的制約,因而充分認識土地資源,拿捏它的質量狀況是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基本前捻也是土地資源調查的基本目的。土地資源的劃分包括土地分級與土地分類兩個內容。土地分級系統(tǒng),目前無統(tǒng)一認識,一般都采用三級分級制。如按土地自然屬性為標志的土地分級體系中,從高到低有土地系統(tǒng)(LandSystem)——土地單元(LandUnit)——土地點(LandSite):原蘇聯(lián)采用地方——限區(qū)——相三級;我國l:l00萬土地類型圖中采用土地類——土地型——土地相三級分級系統(tǒng)。建立土地分級系統(tǒng)是土地分類的前提。在土地分類之前,先要采用地域系統(tǒng)研究法劃分一定級別的具體地段,并逐級合并為更高一級的土地單位。然后采用類型學研究方法對同一等級的土地單位進行分類,得到分類級別高低不同的各種土地類型。土地分類是依據(jù)土地資源調查成果,研究各地塊之間千差萬別的土地特征,通過建立相應的分類標準,把基本性狀相近的歸并在一個類內,從而把有明顯差異的相互分開。二、土地分類體系國外許多國家對土地資源的分類體系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并依據(jù)分類用途的差異,區(qū)分出若干種主要的分類體系。如美國分出五種土地分類體系:(1)根據(jù)土地自然性狀進行的土地分類,(2)根據(jù)土地利用現(xiàn)狀進行的土地分類,(3)為土地潛力評價服務的土地分類;(4)為土地適宜性評價服務的土地分類,(5)供實施計劃應用的土地分類。如日本按土地規(guī)劃利用的需要存在著三種分類體系:(1)根據(jù)土地性狀分類,(2)根據(jù)土地利用分類;(3)為土地質量評價進行的分類。我國對土地資源的系統(tǒng)研究起步較晚,在農業(yè)資源綜合調查、土地資源調查、耕地調查和土地資源評價中應用的較多的有兩種分類體系:1.按土地的自然屬性狀為主要標志,劃分土地類型2.按土地利用現(xiàn)狀劃分土地類型
1.按土地的自然屬性狀為主要標志,劃分的土地類型。地類型是地表的某一地段,包括地貌、巖石、氣候、水文、土境和植被等自然要素在內的自然綜合體?,F(xiàn)已完成的全國1:100萬土地類型圖中土地類型的分級是在大尺度水熱組合類型(土地綱)基礎上進行的。其下共分兩級,其劃分指標是:第一統(tǒng)類型主要根據(jù)引起土地類型分異的大(中)地貌類型進行劃分(山區(qū)以垂直地帶為主要指標)。第二級類型主要依據(jù)引起次一級土地類型分異的植被亞型或群系組、土壤亞類劃分。全國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體系
(1)1984年由全國農業(yè)區(qū)劃委員會發(fā)布了《土地利用現(xiàn)狀調查技術規(guī)程》(以下簡稱《規(guī)程》),將全國土地分為8個一級類,46個二級類,地方可根據(jù)需要設置三級類。
2、按土地利用現(xiàn)狀進行土地分類一級類二級類
編碼大類名稱編碼二類名稱
5居民點及工礦用地51城鎮(zhèn)
52農村居民點53獨立工礦用地54鹽田55特殊用地6交通用地61鐵路62公路63農村道路64民用機場65港口、碼頭7水域71河流水面72湖泊水面73水庫水面74坑塘水面75葦?shù)?6灘涂77溝渠78水工建筑物79冰川及永久積雪8未利用地81荒草地82鹽堿地83沼澤地84沙地
85裸土地86裸巖、石礫地87田坎88其它一級類二級類編碼大類名稱編碼二類名稱1耕地11灌溉水田12望天田13水澆地14旱地15菜地2園地21果園22桑園23茶園24橡膠園25其它園地3林地31有林地32灌木林33疏林地34未成林造林地35跡地36苗圃4牧草地41天然草地42改良草地43人工草地(2)1993年,原國家土地管理局頒布了《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將城鎮(zhèn)土地分為10個一級類,24個二級類。一級類型二級類型編號名稱編號名稱10
商業(yè)金融業(yè)用地
111213商業(yè)服務業(yè)旅游業(yè)金融保險業(yè)20工業(yè)、倉儲用地2122工業(yè)倉儲30市政用地3132市政公有設施
綠化40公共建筑用地4142434445文、體、娛機關、宣傳科研、設計教育醫(yī)衛(wèi)50住宅用地
一級類型二級類型編號名稱編號名稱60交通用地61626364鐵路民用機場港口碼頭其他交通70
特殊用地
71727374軍事設施涉外宗教監(jiān)獄80水域用地
90農用地
91929394水田菜地旱地園地00其他用地
(3)2001年8月國土資源部發(fā)出了新的《土地分類》的通知,頒布了《全國土地分類(試行)》,在原有兩個土地分類的基礎上,根據(jù)近年來市場經濟發(fā)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需要及我國土地管理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進行了城鄉(xiāng)土地統(tǒng)一分類,將全國的土地分為3個一級類,15個二級類,71個三級類。2001年的土地利用分類體系一級三級
3個: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15個:A.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農用地;B.商服用地、工礦倉儲用地、公用設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建設用地;
C.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71個二級農用地11耕地:
111灌溉水田112望天田113水澆地
114旱地115菜地12園地:121果園122桑園123茶園
124橡膠園125其他園地13
林地:131有林地132灌木林地133疏林地
134未成林造林地135跡地136苗圃14牧草地:141天然草地142改良草地143人工草地15其他農用地:151畜禽飼養(yǎng)地152設施農業(yè)用地
153農村道路154坑塘水面155養(yǎng)殖水面
156農田水利用地157田坎158曬谷場等用地建設用地20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
201城市202建制鎮(zhèn)203農村居民點
204獨立工礦用地
205鹽田206特殊用地26交通運輸用地:
261鐵路用地262公路用地263民用機場
264港口碼頭用地265管道運輸用地
27水利設施用地:
271水庫水面272水工建筑用地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土地:
311荒草地312鹽堿地313沼澤地
314沙地315裸土地
316裸巖石礫地317其他未利用土地32其他土地:
321河流水面322湖泊水面323葦?shù)?/p>
324灘涂325冰川及永久積雪2007年8月5日,《土地利用分類》國家標準開始頒布執(zhí)行,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直接采用《土地利用分類》國家標準?!锻恋乩矛F(xiàn)狀分類》國家標準采用一級、二級兩個層次的分類體系,共分12個一級類、56個二級類。其中一級類包括: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礦倉儲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特殊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其他土地。第三節(jié)土地資源評價一、土地評價的目的和類型二、土地評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土地評價的工作程序四、土地質量評價1、土地評價的概念土地評價——土地用于規(guī)定目的時對土地性能的評價。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確定所要考慮的土地用途及其對土地的要求。(2)對土地的各種性狀進行基礎調查,并按照所考慮的土地用途的要求進行分析說明,繪出相應的評價結果,如各種土地用途的適宜程度等。土地評價分析土地的現(xiàn)狀,根據(jù)土地當前的性狀,對現(xiàn)有的土地用途作出評價,同時,土地評價更注意分析土地的變化及其所產生的影響。土地的變化包括土地用途的變化、土地自身的變化。由此可見,土地評價是一個多指標的評價系統(tǒng),必須同時考慮各種可能的土地用途、各種土地性狀等;土地評價也是一個多目標的評價系統(tǒng),要同時兼顧生態(tài)、經濟、社會效益。一、土地評價的目的和類型2、土地評價的目的土地評價剛產生時,是為土地稅收服務的。公元前2100年,夏禹將我國劃分九州,每一州,根據(jù)顏色、質地、只被和水文將土地分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中又分為上、中、下三級,然后依據(jù)土地級別征收貢賦。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土地的利用與管理,不再局限于農業(yè),而是形成了一個從農業(yè)文明到工業(yè)文明的復雜系統(tǒng),這就迫使人們對土地有一個更加清楚而正確的認識,才能使這一系統(tǒng)得以協(xié)調發(fā)展,也就是土地評價的目的所在。
土地評價的目的:1、為土地稅收提供科學依據(jù);2、為環(huán)境保護服務;3、為土地估價服務;4、為估計土地經營好壞服務;5、為土地利用規(guī)劃服務;6、為土地管理服務。3、土地評價的類型(1)按照評價的目的不同分為:土地潛力評價、土地適宜性評價、土地利用可持續(xù)性評價、土地生態(tài)評價、土地經濟評價。1、土地潛力評價是對土地固有生產力的評價,是一種一般目的的、定性的和綜合的大農業(yè)評價,并不針對某種土地利用類型而進行,而是從氣候、土壤等主要環(huán)境因素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表現(xiàn)出來的綜合特征來評價,反映了土地生物生產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潛在生產力。又分為兩種:土地利用潛力和土地生產潛力。2、土地適宜性評價是評價土地對特定利用類型的適宜性。土地的適宜性程度和限制性程度是土地適宜性評價的主要依據(jù)。主要為單目標評價。3、土地利用可持續(xù)性評價源于土地適宜性評價,是對土地適宜性在時間方向的延伸趨勢進行的一種判斷和評估,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在土地評價領域的體現(xiàn)??梢岳斫鉃椋韩@得最高的產量,并保護土壤等生產賴以進行的資源,從而維護其永久的生產力。包括生產可持續(xù)性、經濟可持續(xù)性、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和社會可持續(xù)性等內容。4、土地生態(tài)評價是在一般土地評價的基礎上,選擇對環(huán)境最有意義的生態(tài)性進行補償評價,尤其是著重土地生態(tài)價值和功能的評價,它直接服務于土地生態(tài)設計和土地生態(tài)規(guī)劃。5、土地經濟評價是從社會和經濟的角度,利用經濟的可比指標,對土地的投入-產出的經濟效果進行評定,或對土地適宜性評價和潛力評價結果進行經濟上的可行性分析。(2)按評價途徑分類1、直接評價通過試驗去了解土地對于某種用途的適宜性或生產潛力。2、間接評價通過分析土地的各組成要素的屬性對土地利用的影響,然后加以綜合,去評定土地的等級。(3)按評價的方法分類1、定性評價根據(jù)土地的自然條件和自然生產力進行評價,評價時只把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作為背景,用定性的語言描述土地的質量特征,確定土地適宜性或潛力的高低。2、定量評價在定性評價的基礎上,對評價指標進行定量化,再根據(jù)評價指標與結果之間的關系,一般通過土地組成要素的質量指標與特定土地利用類型對土地性狀要求的比較來確定土地的質量等級,用數(shù)理方法計算出某塊土地的能夠反映土地質量高低的綜合指標值和對研究土地分等定級。(4)按服務目標分類1、單目標評價針對某一特定利用目標進行的土地評價,如針對單一作物或樹種的土地評價。2、多目標評價也稱綜合評價,是指服務目標的范圍較寬、適用面較廣的土地評價。二、土地評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土地評價的基本原理土地評價的實質是分析土地質量與土地用途兩者之間的關系;它的研究對象是土地質量和土地用途;它的研究目標是分析各種可能被考慮的土地用途在一定區(qū)域內的適宜性程度。必須靈活應用以下原理:1、多樣性原理2、綜合性原理3、限制性原理4、系統(tǒng)分析原理;5、相對性原理;6、可比性原理。2、土地評價的原則(1)要針對特定的用途種類進行土地適宜性評級和分類;(2)土地評價要求對不同的土地類型在可能獲得的利益和所需的投入之間進行比較;(3)需要多學科的研究;(4)評價要切合當?shù)氐淖匀弧⒔洕蜕鐣l件;(5)適宜性是指持續(xù)的利用而言;(6)評價要在幾種用途之間進行比較。3、土地評價的方法(1)兩階段法第一階段,依據(jù)基礎調查而進行定性的土地分類;這一階段中社會經濟分析的作用僅限于核實土地利用種類是否得當。第二階段,依據(jù)第一階段的成果,進行社會經濟分析,作出定量的土地分類,為決策提供基礎服務。(2)平行法是指土地和土地利用種類的社會經濟分析與自然因素的調查和評價是同時進行的。所評價的土地利用種類在研究的過程中常常會更改。
初步商討基礎調查基礎調查定性的土地分類定性的和定量的土地分類社會經濟分析定量的土地分類規(guī)劃決策兩階段法平行法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社會經濟分析土地評價的兩階段法和平行法三、土地評價的工作程序土地評價的準備階段
立項與初步商討
確定目標
收集數(shù)據(jù)和論據(jù)
制定工作計劃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的要求和限制性土地評價單元土地質量土地評價的內容和方法:土地用途與土地質量
對比經濟及社會分析環(huán)境影響(土地適宜性評價、土地生產潛力評價、土地經濟評價)土地評價成果:圖件報告1、準備階段(1)土地評價立項與初步商討評價目標;所依據(jù)的數(shù)據(jù)和論據(jù);評價地區(qū)范圍與界線;可能考慮的土地利用種類;采用方法(兩階段法還是平行法);調查深度與比例尺;評價成果的要求;工作階段的劃分。(2)評價目標的確定一般根據(jù)生產要求而定,同時考慮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以及評價人員的技術水平。(3)數(shù)據(jù)和資料的調查、收集研究地區(qū)的基本狀況、用于評價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包括屬性數(shù)據(jù)和圖形數(shù)據(jù))。(4)制定土地評價的工作計劃確定范圍和邊界-選擇可以考慮的土地利用種類-選擇土地評價的類型-確定調查的范圍、深度和比例尺-劃分工作階段2、土地評價的中間過程(1)土地利用種類及其要求和限制性的確定(2)土地評價單元和土地質量評價土地質量是土地的綜合屬性,在一定的方面影響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的適宜性。土地質量是針對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而選定的,亦即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或針對不同的目標,選用不同的土地質量。(3)土地評價的內容和方法大致分為:土地自然適宜性評價、土地生產潛力評價、土地經濟評價。3、土地評價的資料管理和成果匯報土地評價的資料管理是對土地評價過程中使用過的資料進行分類,建檔并保存的過程。土地評價的呈匯報,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土地評價報告書;土地評價成果圖。(通常是在地形圖或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作為底圖)土地自然適宜性評價——根據(jù)土地類型的土地質量以及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態(tài)要求分析土地自然適宜性的過程。大多數(shù)的土地適宜性評價是通過分析土地的限制性進行的。所謂土地的限制性是指土地類型對作為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限制程度,是由于土地質量不能滿足作物生長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態(tài)要求造成的。FAO的《土地評價綱要》土地評價系統(tǒng):綱、級、亞級、單元四個等級。(1)土地適宜綱——表示土地對所考慮的特定利用方式評價為適宜(S)、有條件適宜(Sc)或不適宜(N)。適宜綱——是指在此土地上按所考慮的用途進行持久利用能產生足以抵償收入的收益。不適宜綱——是指土地質量顯示土地不能按所考慮的用途持久利用。有條件適宜——是指小塊土地對某種指定用途在既定的管理條件下是不適宜或適宜性很差的,但如果實現(xiàn)了某些條件后又可能是適宜的,這種情況稱為有條件的適應性。(2)土地適宜級——反映適宜性的程度,可按照綱內適宜性程度遞減的順序用連續(xù)的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級的數(shù)目不作規(guī)定,最多可分為五級。一般考慮分為三級:S1、S2、S3。分別表示:高度適宜、中等適宜、臨界(勉強)適宜。在不適宜綱內通常分為兩級:當前不適宜類(N1)、永久不適宜類(N2)(3)土地適宜亞級——反映土地限制性類別的差異,如水分虧缺、侵蝕危害等。用S2m、S2n等表示。(4)土地適宜單元——是適宜亞級的續(xù)分。亞級內所有的單元具有同樣的適宜性和相似的限制性。單元與單元之間的生產特點、經營條件和管理要求的細節(jié)方面有差別。用S2e-1、S2e-2等表示。馬拉維戴德贊區(qū)的土地適宜性評價表評價單元土地利用大類一年生作物多年生作物畜牧業(yè)天然林地人工林地旅游及保持利隆圭SN2S2無關S2無關麥克溫達SN2S2無關S2無關西威S3N2S2S3S2無關林西佩S2N2S2無關S2無關奇法奇S2N1S2無關S1無關貝姆貝凱S2/S3S3S3S2S1無關戴德贊山N2N1/N2S2S3S1S2寬谷底草地N2N2S1無關N2無關河谷N2N2S2無關N2無關丘N2N2S3S2N1S3巖N2N2S2N2N2S2四、土地質量評價
(一)土地質量評價概述1、土地特性土地評價的直接依據(jù)是土地的性質,將構成土地性質的各種可以測量或估測的土地屬性稱為土地特性。一般來說,資源調查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得土地特性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分布,這是我們認識土地的最直接,最原始的信息。根據(jù)土地的不同構成要素,土地特性可以分為土地的氣候特性、土地的地學特性、土地的土壤特性、土地的生物特性、土地的社會特性等。2、土地質量土地質量是土地的綜合屬性,它在一定的方面影響某類土地利用方式的適宜性。土地質量是針對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選定的,亦即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或針對不同的目標,選用不同的土地質量。某種土地質量不一定只對一種土地用途發(fā)生影響。3、土地質量與土地特性的關系土地特性是土地的屬性在各方面的直觀反映,而土地質量是土地的一種綜合屬性,亦即幾種土地特性綜合反映的土地性質,因此土地質量和土地特性的關系:一種或幾種特性決定某種土地質量。有些土地特性在不同的方面影響土地利用的適宜性,因而影響幾種土地質量。編號土地質量LQ1輻射狀況、總輻射、晝長LQ2溫度狀況LQ3水分有效性LQ4根的氧氣有效性(排水)LQ5養(yǎng)分有效性LQ6保肥力……生根條件……降雨量及全年分布土壤有效水含量地下水位滲漏水……(二)土地質量的特點1、土地質量的時間變異性2、土地質量的空間變異性3、土地質量的相互關系1、土地質量的時間變異性大部分土地特性是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土地質量是由土地特性決定的,因此土地質量也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研究土地質量時間變異具有很大意義:確定作物的種植制度指導田間管理2、土地質量的空間變異性所謂的土地特性都是隨空間位置而變化的,因此,所有的土地質量也是隨空間而變化的,可以通過土地資源調查清楚地獲得,這種變化是土地質量評價乃至土地評價的主要對象。(1)客觀規(guī)律性與微觀的隨機性土地質量在空間分布上也具有地帶性的宏觀規(guī)律性。土地質量的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表現(xiàn)在三方面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2)區(qū)域特色性所謂區(qū)域特色性,是指不同的區(qū)域其土地質量的狀況分布都具有各自特色。不可能找到土地質量完全相同的區(qū)域,區(qū)域特色性是土地質量的宏觀規(guī)律性和微觀隨機性的必然結果。3、土地質量的相互關系一般來說,土地質量是在一定的方面影響某類土地利用方式的適宜性的土地綜合屬性,即每一種土地質量影響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要求,因此,土地質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在目前的土地評價中是將土地質量當做獨立的因素進行考慮的。土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它的構成要素即土地特性總是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的,因此,根據(jù)土地特性抽象得到土地質量也應是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的。另外,沒有一種土地質量能單獨對作物生長進行影響,以這一點來看,土地質量間也是互相影響的。(三)土地利用要求所謂土地利用要求,是指土地用于一定的方式時所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一般來說,對于每種土地利用方式需要確定的是:對其作業(yè)最好的條件;比最適宜差但仍可以接受的條件范圍;不能令人滿意的條件。與土地利用方式有效地起作用的三組土地利用要求是:作物要求:作物的生態(tài)、生理要求;管理要求:與管理系統(tǒng)的技術有關的必要條件;水土保持要求:避免土地侵蝕或退化的必要條件。1、作物要求在實際的評價工作中,一般要求先完成一個作物要求清單,作物要求清單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考慮作物的種類以及品質;需要考慮那些作物要求;應采用哪些測量參數(shù);如何評價因素等級之間的界限。作物要求因素分級土地質量診斷因素單位非常適宜S1比較適宜S2勉強適宜S3不適宜n氧有效性土壤排水分類等級能很好排出過多的水排水較好排水不完善排水不良、非常不良根區(qū)條件有效土壤深度厘米>12050-12030-50<30養(yǎng)分有效性土壤反應PH5.5-7.54.8-5.5和7.5-8.04.5-4.8和8.0-8.5<4.5和>8.5作物要求的鑒別和表示方法(作物:高粱)2、管理要求管理是土地利用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中管理系統(tǒng)可能不同,對土地的要求也可能不同。土地適耕性或耕作容易性是所有農田耕作制的必要條件。機械化的潛力常包括在評價中,以此區(qū)分與非機械化管理系統(tǒng)的差異,以及土地對機械化的不同適宜性。對土地的管理要求是由土地利用方式的描述得出的,某些管理要求還與特定的作物有關3、水土保持要求根據(jù)土地評價的原則,土地利用方式必須能夠持續(xù)經營,這就是說特定的土地單元上,需要建立一種可以保持土地資源再生性的平衡,這種平衡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土壤侵蝕量小于或等于土壤的允許侵蝕量2、土壤結構性、孔隙度、養(yǎng)分狀況等,不會變壞(四)土地質量評價方法土地質量評價是根據(jù)土地特性以及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選擇土地質量,在一定的條件下估算土地質量的適宜性程度(或等級)并以一定的方式描述出來的一整套方法和過程。一般來說土地質量評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性質和影響:評價土地質量的含義,以及影響土地質量的土地環(huán)境,分析土地質量對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響;評價土地質量的重要性;估價與表示:采用一定的方法估算其適宜性大小,并表示為表格圖件等資料形式為土地評價等目的服務。在評價時直接采用土地特性都必須慎重考慮,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采用土地質量。采用土地質量有如下優(yōu)點:土地質量與土地利用方式的具體要求直接相關,有利于解釋土地和土地利用的相互關系;土地質量是幾種土地特性的綜合反映,在計算土地質量時考慮了這幾種土地特性之間的相關關系;土地質量總條數(shù)大大少于土地特性條數(shù)。1、土地質量的選擇選用的土地質量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土地質量對作物或考慮中土地利用種類具有已知的影響;土地質量的臨界值,主要指可能對相應的作物或土地利用具有有利或不利影響的臨界值發(fā)生在研究地區(qū)。能夠收集或獲取到用來計算或估測土地質量的相應資料。土地質量是根據(jù)考慮的土地利用類型的需要和研究地區(qū)土地單元的性質選擇的。選擇土地質量時,首先將所有的土地質量排列起來,并與土地利用要求進行對照。然后根據(jù)以下三方面的考慮對每種質量進行評價。(1)對利用的影響(2)研究地區(qū)內臨界值的發(fā)生(3)獲得資料的可行性(1)對利用的影響影響大:作物或土地利用對質量特別敏感或受質量的影響;中等:質量對利用具有顯著影響;輕微的不適或不適用的:質量對利用沒有顯著影響或者是不適用的。(2)研究地區(qū)內臨界值的發(fā)生經常發(fā)生:臨界值,對利用的適宜性具有現(xiàn)狀影響的臨界值,至少在5%的地區(qū)發(fā)生;不經常發(fā)生:認為臨界值的發(fā)生面積不到5%;很少或從未發(fā)生:臨界值從未在一個地區(qū)內發(fā)生,或在小面積上發(fā)生,從實際目的出發(fā)可以忽略不計。(3)獲得資料的可行性能獲得的:質量評價所需要的資料或者可以從現(xiàn)有的地圖和記錄獲得,或者可以通過調查表獲得;不能獲得的:無法獲得資料。對于一種特殊用途和在一個特殊地區(qū),土地質量的重要性包括三個層次:1.非常重要:在評價期間應對土地質量給予特別注意;2.比較重要:應考慮到的土地質量。3.不太重要:
3A利用不受土地質量影響
3B在研究地區(qū)內很少或從不發(fā)生臨界值
3C沒有實際的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山2025年云南文山市公安局第一批警務輔助人員招聘4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怒江2025年云南怒江州財政局公益性崗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廣州2024年廣東廣州市海珠區(qū)江海街道基層公共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服務崗位招募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納豆香菇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動橋式圓角擋閘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潔凈吹淋傳遞窗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朱雀系列外墻磚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插件式鋁基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定柱懸臂起重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保爾塑像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三調語文試卷(含答案)
- 醫(yī)學教程 常見急腹癥的超聲診斷課件
- DB11T 1481-2024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規(guī)范
- 《氓》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網(wǎng)店運營與管理》第3版 課件全套 白東蕊 第1-11章 網(wǎng)上開店概述- 移動網(wǎng)店運營
- 2024年全國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電網(wǎng)計算機考試歷年考試題(附答案)
- 化學元素周期表注音版
- 藥物過敏性休克
- T-GDASE 0042-2024 固定式液壓升降裝置安全技術規(guī)范
- 2024福建省廈門市總工會擬錄用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答案帶詳解
- 四川省康定市大槽門金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