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420-2023零碳公園建設及運營規(guī)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0/3B/wKhkGWX_4eKAUHXSAAC_9AY4f78017.jpg)
![DB4403T420-2023零碳公園建設及運營規(guī)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0/3B/wKhkGWX_4eKAUHXSAAC_9AY4f780172.jpg)
![DB4403T420-2023零碳公園建設及運營規(guī)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0/3B/wKhkGWX_4eKAUHXSAAC_9AY4f780173.jpg)
![DB4403T420-2023零碳公園建設及運營規(guī)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0/3B/wKhkGWX_4eKAUHXSAAC_9AY4f780174.jpg)
![DB4403T420-2023零碳公園建設及運營規(guī)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0/3B/wKhkGWX_4eKAUHXSAAC_9AY4f7801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20.01CCSZ04
DB4403深 圳 市 地 方 標 準DB4403/T420—2023零碳公園建設及運營規(guī)范Specificationforzero-carbonparkconstructionandoperation2023-12-272023-12-272024-02-01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DB4403/T420—2023DB4403/T420—2023DB4403/T420DB4403/T420—2023目 次前言 II1范圍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基本要求 25新建和更新改造 2地形設計 2水資源布局 2園路系統(tǒng) 3停車場與車輛 35.5植物 45.6建(構)筑物 4能源系統(tǒng) 4碳排放綜合管理系統(tǒng) 46運營和維護 5廢棄物管理 5植物管養(yǎng) 5建(構)筑物維護 5碳排放監(jiān)測與管理 66.5碳補償 66.6游客低碳行為引導 67建立綜合評價機制 7評價機制 7碳排放核算 7評價指標體系 7附錄A(資料性)碳排放核算方法 10附錄B(資料性)碳排放核算方法相關缺省值 14附錄C(資料性)固碳植物推薦 17附錄D(資料性)公園碳排放核算案例 18參考文獻 19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zhí)法局提出并歸口。心。II零碳公園建設及運營規(guī)范范圍等內容。過程。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4040環(huán)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GB51192公園設計規(guī)范GB/T51366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GB/T51368建筑光伏系統(tǒng)應用技術標準SJG44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規(guī)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零碳公園zero-carbonpark以及其他碳補償活動抵消碳排放,使人類活動造成的碳排放凈值為零甚至為負排放的公園。3.2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energy在自然界中不會隨本身的變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并有規(guī)律的得到補充的能源。注: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3.3溫室氣體 greenhousegas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fā)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的氣態(tài)成分。注:如無特別說明,本文件中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來源:GB/T32150—2015,3.1]3.4;生命周期 lifecycle產品系統(tǒng)中前后銜接的一系列階段,從自然界或自然資源中獲取原材料,直至最終處置。1[來源:GB/T24040—2008,3.1]3.5碳足跡 carbonfootprint個人、組織、事件、產品或服務所產生的溫室氣體(3.3)排放總量。注:通常用二氧化碳當量來表示。3.6產品碳足跡 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排放和清除之和。[來源:SZDB/Z166,3.5.1]3.7碳匯 carbonsink一種能夠吸收并儲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過程。3.8碳普惠 carboninclusion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基本要求GB51192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構零碳公園的設計主體、建設主體、運營及管理主體的資質在滿足基本要求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制度和措施,持續(xù)降低公園碳排放。傳資源得到全面保護,加強生境營造、生態(tài)廊道網絡格局的營造。新建和更新改造地形設計公園設計地形時應遵循輕微改造的設計理念,大的改變。綠化用地宜做微地形起伏,應有利于雨水收集,以增加雨水的滯蓄和滲透。觀。對原地表層適宜栽植的土壤,應加以保護并有效利用。土方,減少外界土方運輸造成的污染和資源浪費。2性。水資源布局應考慮水景的長期管理維護成本,確保水景在功能和景觀上的經濟性和持久性。保護與控制,增強雨水滯蓄凈化功能。利用效率,從源頭降低總體用水需求并減少污水生成量。再生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新、改、擴建公園,應推廣使用再生水或雨水等非傳統(tǒng)水源用于景觀沖洗用水等。土地利用”或“厭氧消化+沼氣發(fā)電”等處理工藝,對污泥進行處置并進行資源化利用。宜采取屋頂花園和人造濕地等方式,通過滯蓄雨洪減少對排水設施的需求。公園的人造濕地應實現(xiàn)公園的低影響開發(fā)建設。園路系統(tǒng)足游覽、集散、管理等需求設置的情況下,設計并建設完整的園路系統(tǒng)。公園園路規(guī)劃應有助于提高慢行交通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永續(xù)性。水磚、再生資源地磚等,并以就近原則選取材料。停車場與車輛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但不限于:公園內新增或替換的管理用車應為純電動汽車;50%100%預留充電樁建設安裝條件;宜設置太陽能光伏儲能充電樁系統(tǒng)。公園應制定新能源汽車的停車優(yōu)惠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差異化的停車管理政策,對于新能源汽車給予停車費的優(yōu)惠措施;宜在建設管理過程中與合作的運輸單位簽訂環(huán)保協(xié)議,運輸車輛優(yōu)先使用新能源汽車。注:合作的運輸單位指清運垃圾、公園新建或更新改造中的運輸單位。3化的方式,在遮蔭的同時實現(xiàn)碳吸收。植物征、園內的自然資源稟賦、景觀構想、功能要求、當?shù)鼐用裼钨p習慣和植物固碳能力等確定。強碳匯能力與植物多樣性。增加土壤碳庫中環(huán)境緩沖力。提高植物養(yǎng)護等級。建(構)筑物新建或改建的建筑本體應推廣使用被動式設計,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風以及維護結構保SJG44術導則》。公園應減少圍墻的設置,增加公園的開放性,方便周圍游客從各個方向步行入園。應設置圍墻的區(qū)域,公園可采用儲能墻、花籬或其他儲能設施相結合的方式替代傳統(tǒng)圍墻。100%統(tǒng)或能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相結合。公園建(構)GB/T51368建材應選擇產品碳足跡較低材料,并就近采購?;靥罾?、堆山造景等方式促進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能源系統(tǒng)公園應因地制宜開發(fā)可再生能源系統(tǒng),可再生能源系統(tǒng)的開發(fā)應根據園內的總體規(guī)劃、風能、設備與新技術,滿足安全可靠、經濟適用、低碳環(huán)保、美觀、便于維護與安裝的要求。以及系統(tǒng)費效比。公園宜避免使用市政用電,直接使用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系統(tǒng)。礎設施,逐漸減少化石燃料基礎設施。注:化石燃料基礎設施指通過燃氣供熱、烹飪、加熱熱水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碳排放綜合管理系統(tǒng)4公園應建立碳排放綜合管理系統(tǒng),對園內的碳排放進行監(jiān)測、分析和控制。管理系統(tǒng)應包括碳源系統(tǒng)協(xié)同工作,以實現(xiàn)更高效的碳排放減少。公園宜在顯著位置安裝碳排放數(shù)據顯示屏。5.7.3足跡較低的產品。運營和維護廢棄物管理生二次污染。園特色垃圾分類體系及相應的管理設施。公園應定期對園內固體廢物產生量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制定相應的減量化措施。方式進行處理;不具備人員、設備、場地等就地綜合利用條件的,應運至集中式設施開展綜合利用。公園應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網絡,并應符合下列要求:園容衛(wèi)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進行分類回收;在人流活動頻繁處設置垃圾分類標識和設施。公園應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并應符合下列要求:棄物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設置有機堆肥點,促進提高園內有機廢物堆肥處理水平,使其能就地處理并利用。植物管養(yǎng)列要求:及時伐除過熟木、枯立木、病腐木,避免碳匯變成碳排放源;經科學評估后對過密林分適時疏伐,減少樹木的自然枯死,從而減少森林自身的碳排放。公園宜設置觀測樣地,并應符合下列要求:灌木、草本植物、土壤變化情況;結提高碳匯能力的最佳措施。建(構)筑物維護運行與維護直到拆除與處理(廢棄、再循環(huán)和再利用等)的全過程。筑節(jié)能的運行方案,并應符合下列要求:5面的特點進行運營、維護和管理;根據室外氣象參數(shù)和建筑實際使用情況做出動態(tài)運行策略調整。試應滿足下列要求:覆蓋主要的季節(jié)性工況和部分負荷工況;覆蓋建筑設備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所有聯(lián)動工作的用能系統(tǒng)和建筑構件;調試工作以運行效果達到或接近設計預期為目標;的第一個年度再次進行完整的系統(tǒng)調試。環(huán)境,降低能源消耗,應滿足下列要求:當室外溫度低于舒適溫度,且空氣質量較好時,開窗通風,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公園建筑及設施的維護和保養(yǎng)應注意以下事項:對建筑圍護結構隔熱系統(tǒng)等關鍵部位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如發(fā)現(xiàn)故障,及時進行維修;定期對太陽能光熱、光伏組件表面進行清潔,保障使用效果。系統(tǒng)、充電樁等設施設備。碳排放監(jiān)測與管理理。公園應每年對碳排放量進行核算和評估,并根據結果持續(xù)優(yōu)化公園的減排增匯策略。公園可主動公開披露每年碳排放情況,以展示其社會責任,并起到公眾監(jiān)督的效果。碳補償建設可再生能源項目。310%,33%。公園可自主購買綠電,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政府備案或者認可的碳普惠項目減排量等。游客低碳行為引導公園宜利用智能化技術,識別、記錄游客的碳足跡。激勵機制,引導游客減少或中和自身在公園活動期間的碳排放。低碳、零碳、負碳的場館。化。6SZDB/Z166公園應要求在園內舉辦的大型活動實現(xiàn)碳中和,并符合《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的規(guī)定。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機制零碳公園評價應以園區(qū)場地環(huán)境、交通設施、建(構)筑物本體、能源系統(tǒng)、園容衛(wèi)生、植物碳排放進行評價。價。申請評價方應對參評園區(qū)進行全生命周期技術和經濟分析,選用適宜技術、設備和材料,對規(guī)評價方應對所提交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有資質的碳核查機構可作為第三方評價機構。評價機構應對申請評價方提交的分析、測試報告和相關文件進行審查,出具評價報告??舍槍Σ糠猪椖啃纬蓪m棃蟾妗L寂欧藕怂鉇。GB/T51366GB/T24040注1:建造階段碳排放是指公園完成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產生的碳排放和各項措施項目實施過程產生的碳排放。注2:拆除階段碳排放是指人工拆除和使用機具機械拆除使用的機械設備消耗的各種能源產生的碳排放。A和附錄B,具體內容包含:公園的直接碳排放,有以下兩種:等活動需要使用液化石油氣或天然氣,固體廢棄物、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員工私家車燃料的使用;產的碳排放。AB,C。D。評價指標體系7評價指標和零碳公園管理與運行評價指標是對零碳公園綜合評價指標的補充和參考。零碳公園綜合評價方法包含綜合指標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兩個分項,51。表1零碳公園綜合評價指標分項目標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目標綜合指標降低公園總體碳排放,增加公園碳匯園區(qū)凈碳排放總量噸二氧化碳當量/年≤0可持續(xù)發(fā)展自然環(huán)境土壤環(huán)境質量達標率%100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達標率%100地下水環(huán)境質量達標率%100提升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等級a無高物理環(huán)境熱島強度℃≤1a生物多樣性等級的分級標準見HJ623—2011。表2零碳公園規(guī)劃與建設評價方法7.3.4零碳公園管理與運行評價指標包含園容衛(wèi)生植物管養(yǎng)、資源回收利用、信息管理、科普宣傳5個分項,14個指標內容。零碳公園管理與運行評價方法見表3。8表2零碳公園規(guī)劃與建設評價方法7.3.4零碳公園管理與運行評價指標包含園容衛(wèi)生植物管養(yǎng)、資源回收利用、信息管理、科普宣傳5個分項,14個指標內容。零碳公園管理與運行評價方法見表3。8分項目標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目標場地環(huán)境充分利用場地環(huán)境中的風光熱風光熱利用體系建設定性已建設對雨洪進行管理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適用于城市公園和自然郊野公園)%≥80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適用于除城市公園和自然郊野公園之外的其他公園)%≥70交通設施引導游客使用新能源汽車配備充電樁停車場數(shù)量占停車位總數(shù)比例%≥50減少管理運行中的交通碳排放園內及其管理用新能源汽車占機動車比例%≥90建筑本體降低公園建設階段產生的碳排放建筑建造階段的單位建筑面積的碳排放kg/m2無建筑拆除階段的單位建筑面積的碳排放kg/m2無單位建筑面積的建材生產及運輸階段碳排放kg/m2無降低建筑能耗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kgce/m2≤35提高綠色建筑比例建筑綠色比例%100能源系統(tǒng)增加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50表3零碳公園管理與運行評價方法分項目標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目標園容衛(wèi)生管理中減少自來水的使用非傳統(tǒng)水源利用率%≥50垃圾收集后需分類以便之后回收利用垃圾分類收集率%100植物管養(yǎng)碳匯功能提升綠容率無≥1.1資源回收利用增加水資源回收利用污水處理率%100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適用于城市公園和自然公園)%≥80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適用于除城市公園和自然公園之外的其他公園)%≥70增加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綠色垃圾處理站數(shù)量個≥1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率%≥90信息管理建立碳評估制度園區(qū)接受碳評估頻率次/年1建立碳監(jiān)測制度碳排放監(jiān)測體系建設定性已建設建立碳足跡管理制度建材產品碳足跡統(tǒng)計體系建設定性已建設游客碳足跡統(tǒng)計體系建設定性已建設科普宣傳引導游客低碳生活雙碳科普活動建設定性定期舉辦雙碳科普活動,在園內設置知識角、知識長廊等。9附 錄 A(資料性)碳核算原則科學性公園碳排放核算用以下順序優(yōu)先選擇科學方法:優(yōu)先以自然科學規(guī)則、規(guī)律作為基礎;采用其他的科學方法,例如社會和經濟科學,或參考國際慣例;a)和b)均不存在,則所做決策建立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之上。相關性選擇可適應公園計算碳排放的方法和數(shù)據,反映公園內相關活動引起的碳排放。一致性排放信息在時間跨度上便于比較。準確性對公園相關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進行可靠和準確計算,減少核算結果與實際情況的偏差。透明性有明確、可核查的數(shù)據收集方法和計算過程,明確排放源、活動水平數(shù)據和排放因子的來源和依據。保守性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選取相關數(shù)據的取值趨向于使公園的碳排放更大。碳核算流程建設前摸清現(xiàn)狀下未來公園每年的碳吸收量,并將此碳吸收量記為ES(社區(qū)公園及口袋公園,可將此數(shù)值設為零)。建設改建期間制定后續(xù)中和方案能逐步抵消公園建設改建期間的碳排放,此抵消期間不超過十年,計算的每年的碳抵消量為EC。運營階段公園開始運營后每年進行碳排放核算,其每年核算的公園的碳排放總量ET小于或等于“0”且10ET+EC≤ES (A.1)式中:ET——公園運維階段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凈值,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年(tCO2e/y);EC——公園運維階段每年需抵消的建設階段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年(tCO2e/y);ES——公園建設前其用地上原有植被的碳排放凈值估計值(此值應該為負數(shù)),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年(tCO2e/y)。核算流程目的和范圍的確定 目的和范圍的確定 數(shù)據收集準備調整數(shù)據收集表數(shù)據收集所收集的數(shù)據數(shù)據審定被審定的數(shù)據將數(shù)據關聯(lián)到單元過程每個單元過程審定的數(shù)據將數(shù)據關聯(lián)到功能單位 分配,包括再使用和再生利用每個功能單位審定的數(shù)據數(shù)據審定元過程再調整系統(tǒng)邊界的調整數(shù)據收集表數(shù)據收集表計算的清單計算的清單完成清單完成清單圖A.1公園碳核算工作程序核算要素報告年份整自然年為統(tǒng)計周期,如有特殊情況提供相關說明。核算邊界11公園及其管理部門的勘界定標立樁確定的地理邊界為公園碳排放的核算邊界。A.3.3核算主體管理主體(業(yè)主、公園管理機構或物業(yè)公司配合執(zhí)行)。碳排放總量計算統(tǒng)計周期內,公園運維階段的碳排放總量等于公園邊界內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和并扣除碳匯,見公式(A.2)。ET=EF+EE+EW-EL (A.2)式中:ET——公園的碳排放總量,即溫室氣體排放凈值,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年(tCO2e/y);EF——公園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年(tCO2e/y);EE——公園購入電力所對應的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年(tCO2e/y);EW——公園內部廢棄物處理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年(tCO2e/y),按《廣東省市縣(區(qū))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第五章的固體廢棄物處理部分進行計算;EL——統(tǒng)計周期內,公園內人為林木經營或砍伐產生的碳匯的變化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年(tCO2e/y)。A.5.1二氧化碳排放計算方法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見公式(A.3)。A.5.1二氧化碳排放計算方法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剂先紵a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見公式(A.3)。EF=∑i∑j(ADi×EFij) (A.3)式中:A.5.2活動水平數(shù)據與確定方法統(tǒng)計周期內,消耗的化石燃料的活動水平數(shù)據ADi見公式(A.4)。ADi=RLi×RZi (A.4)式中:RLi——第i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單位為噸標準煤(tce);RZi——第i種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發(fā)熱量,推薦采用公園管理運營單位的檢測數(shù)據。12ADii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活動水平數(shù)據為年度分品種化石能源消耗量和燃料平均低位發(fā)熱量之積;EFijij萬億焦耳(tCO2e/TJ),推薦采用公園管理運營單位的檢測數(shù)據,缺省值采用地方或國家相關參數(shù)缺省值;i——化石燃料的類型;j——溫室氣體的類型。購入電力所對應的溫室氣體排放規(guī)定。統(tǒng)計周期內,購入電力所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見公式(A.5)。EE=ACe×EFe (A.5)式中:ACe——公園購入的電量,單位為兆瓦時(MWh);EFe——公園所在區(qū)域電力消費的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兆瓦時(tCO2e/MWh)。人為林木經營或砍伐產生的碳匯的變化量(試行3.4自然郊野公園的人為林木經營或砍伐產生的碳匯的變化量按《廣東省市縣(區(qū))編制指南(試行)》第四章的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yè)部分進行計算。1313B.2燃油密度缺省值見表B.2。B.2燃油密度缺省值見表B.2。表B.2燃油密度缺省值B.3外購電力排放因子缺省值見表B.3。表B.3外購電力排放因子缺省值B.4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評估報告給出的全球變暖潛勢值見表B.4。14附 錄 B(資料性)碳排放核算方法相關缺省值B.1中國化石燃料相關參數(shù)缺省值見表B.1。表B.1中國化石燃料相關參數(shù)缺省值燃料品種單位熱值含碳量(噸碳/TJ低位發(fā)熱量(TJ/萬tTJ/億m3碳氧化率(%)天然氣15.323893.199焦爐煤氣13.581738.5499其他煤氣12.21575.8499柴油20.2433.398汽油18.944898煤油19.6447.598無煙煤26.97247.0989.5煙煤25.77229.7983.6液化石油氣17.2473.198注:數(shù)據來源:《廣東省市縣(區(qū))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廣東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2020)。燃料品種密度(t/m3)柴油0.86汽油0.73煤油0.82注:數(shù)據來源:《能源統(tǒng)計工作手冊》(國家統(tǒng)計局能源司,2010)。名稱單位缺省值電力排放因子kgCO2/kWh0.4512注:數(shù)據來源:《廣東省市縣(區(qū))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廣東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2020)。表B.4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評估報告給出的全球變暖潛勢值溫室氣體IPCC第二次評估報告值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值二氧化碳(CO2)11甲烷(CH4)2125氧化亞氮(N20)310298氫氟碳化物(HFCs)HFC-231170014800HFC-32650675HFC-12528003500HFC-134a13001430HFC-143a38004470HFC-152a140124HFC-227ea29003220HFC-236fa63009810HFC-245fa-1030全氟化碳(PFCs)CF465007390C2F692009200六氟化硫(SF6)2390022800注:數(shù)據來源:《廣東省市縣(區(qū))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廣東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2020)。B.5廣東活立木年均蓄積量生長率與消耗率見表B.5。表B.5廣東活立木年均蓄積量生長率與消耗率B.5廣東活立木年均蓄積量生長率與消耗率見表B.5。表B.5廣東活立木年均蓄積量生長率與消耗率B.6廣東基本木材密度加權平均值見表B.6。表B.6廣東基本木材密度加權平均值B.7廣東BEF加權平均值見表B.7。表B.7廣東BEF加權平均值15名稱生長率(%)消耗率(%)缺省值8.247.18注:數(shù)據來源:《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國家發(fā)展改革委,2011)。名稱(噸/立方米)缺省值0.474注:數(shù)據來源:《廣東省市縣(區(qū))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廣東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2020)。名稱全林地上缺省值1.9151.513注:數(shù)據來源:《廣東省市縣(區(qū))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廣東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2020)。B.8竹林、經濟林、灌木林平均生物量參數(shù)見表B.8。表B.8竹林、經濟林、灌木林平均生物量參數(shù)林種部位平均單位面積生物量(tC/hm2)竹林地上部45.29地下部24.64全林68.48經濟林地上部29.35地下部7.55全林35.21灌木林地上部12.51地下部6.72全林17.99注:數(shù)據來源:《廣東省市縣(區(qū))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廣東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2020)。1616C.2固碳灌木推薦見表C.2。C.2固碳灌木推薦見表C.2。表C.2固碳灌木推薦C.3固碳大型水生植物推薦見表C.3。表C.3固碳大型水生植物推薦17附 錄 C(資料性)C.1固碳造林樹種推薦見表C.1。表C.1固碳造林樹種推薦排名樹種排名樹種1灰木蓮11紅錐2厚莢相思12石梓3馬尾松13陰香4大葉相思14西南樺5樂昌含笑15山杜英6紅荷16木荷7南酸棗17黃樟8山桂花18火力楠9米老排19楝葉吳茱萸10黎荊20尖葉杜英排名樹種排名樹種1假連翹5朱槿2黃葉榕6九里香3紅桑7米仔蘭4葉子花8鵝掌藤排名樹種排名樹種1睡蓮3狐尾藻2大薸4美人蕉D.2深圳市某公園2020-2021年新增碳匯根據附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買外匯申請書
- 電商企業(yè)如何提升物流服務質量
- 換駕照申請書
- 入團申請書一千字以上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七單元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建設單元整合教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課時分層作業(yè)15牛頓第二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轉正申請書800字
- 2025年度體育場館廣告位租賃合同
- 2025年度水利工程監(jiān)理合同終止協(xié)議范本
- 電子商務平臺下的智能物流程管理分析
- (正式版)JBT 14932-2024 機械式停車設備 停放客車通-用技術規(guī)范
- (正式版)JBT 14682-2024 多關節(jié)機器人用伺服電動機技術規(guī)范
- 2024年職業(yè)衛(wèi)生技術人員評價方向考試題庫附答案
- 紅樓夢詩詞全集
-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怎么做-怎么教-
- 苯胺合成靛紅工藝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脫式計算大全600題及答案
- 2024年度農村電子商務ppt演示課件
- 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 課件 第10章 網絡化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
- 高原反應的癥狀和處理方法
- 南京大學儀器分析習題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