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等四校高考語文聯(lián)考試卷_第1頁
2023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等四校高考語文聯(lián)考試卷_第2頁
2023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等四校高考語文聯(lián)考試卷_第3頁
2023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等四校高考語文聯(lián)考試卷_第4頁
2023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等四校高考語文聯(lián)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等四校高考語文聯(lián)考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埃德蒙在《社會人類學》一書里評論包括我在內(nèi)的中國幾個人類學者的著作時,提出了

兩個問題:一是像中國人類學者那樣,以自己的社會為研究對象是否可取?二是在中國這樣

廣大的國家

先以第一個問題說,我們的分歧歸根到底是各自的文化傳統(tǒng)帶來了“偏見”,或更正確

些應說是“成見”。這些“成見”有其文化根源,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指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和

當前處境。

我的選擇是出于-一種價值判斷,個人的價值判斷離不開他所屬的文化和所屬的時代。我

是出生于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人,正逢社會劇變、國家危急之際。我學人類學,用我所得到

的知識去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所以是有所為而為的。如果真如埃德蒙所說中國人研究中國

社會是不足取的,學了人類學也不能使我了解中國的話,我就不會投入人類學這門學科了。

埃德蒙第二個問題的矛頭則直指我的要害。如果我學人類學的志愿是了解中國,最終目

的是改造中國,那么我們采取在個別小社區(qū)里進行深入的微型觀察和調(diào)查的方法;也沒有表

示過,研究了這個農(nóng)村就能全面了解中國國情。

我也同意,解剖一個農(nóng)村本身是有意義的。但我的旨趣并不僅限于了解這個農(nóng)村。我確

有了解中國全部農(nóng)民生活,甚至整個中國人民生活的雄心。調(diào)查江村這個小村子只是我整個

旅程的開端。

我這樣想:把一個農(nóng)村看作是全國農(nóng)村的典型,用它來代表所有的中國農(nóng)村,那是錯誤

的。但是把一個農(nóng)村看成是一切都與眾不同,也是不對的。

我對客觀事物存有類型的概念。一切事物都在一定條件下存在的,如果條件相同就會發(fā)

生相同的事物。相同條件形成的相同事物就是一個類型。同一個類型里的個別事物并不是完

全一樣的,類型不是個別的眾多重復

以江村來說,它是一個具有一定條件的中國農(nóng)村。中國各地的農(nóng)村在地理和人文各方面

的條件是不同的,所以江村不能作為中國農(nóng)村的典型,不能用江村看到的社會體系等情況硬

套到其他中國的農(nóng)村去。但同時應當承認:它是個農(nóng)村而不是牧業(yè)社區(qū),它是中國農(nóng)村,其

實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類型的概念了。所以我在這里和埃德蒙辯論的焦點并不是江村能不能代表中國

所有農(nóng)村,而是江村能不能在某些方面代表一些中國的農(nóng)村。那就是說形成江村的條件是否

還形成了其他一些農(nóng)村

如果承認中國存在著江村這種農(nóng)村類型,接著可問,還有其他哪些類型?如果我們用比

較方法把中國農(nóng)村的各種類型一個一個地描述出來

我認真地想一想,我這種在埃德蒙看來也許是過于天真庸俗的性格并不是偶然產(chǎn)生的,

也不是我個人的特點,匹夫有責”,二是“學以致用”。這兩條很可以總結我自己為學的根本

態(tài)度。

(摘編自費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國》)

材料二:

英國社會人類學界的埃德蒙對四位中國人類學家的英文著述加以評判。他認為林耀華運

用的不是人類學的描述手法;楊懋春對山東村落的研究則采用落后的早期民族學方法;許娘

光的研究,但因聲稱“代表整個中國“,因此是失敗的例子。在這四部作品中,因為它與別

的描述方法形成明顯的對照,避免了早期民族學的方法論缺陷

與社會人類學者的所有優(yōu)秀作品一樣,費著的核心內(nèi)容是關于關系網(wǎng)絡如何在一個單一

的小型社區(qū)運作的細致研究。這種研究沒有,或者不應自稱代表任何意義上的典型。它們也

不是為了闡明某種一般的論點和預設的。它們的意義在于它們本身。雖然這種作品以小范圍

的人類活動為焦點,其內(nèi)容遠比稱為“文化人類學導論”的普通教材豐富博大。

埃德蒙的批評,強調(diào)的是中國人類學缺乏異文化眼光的問題。他認為,社會人類學的目

標在于通過異文化的民族志考察來體現(xiàn)人的通性,但是在本質(zhì)上卻主張在差異中洞見“普同

性”,主張人類學社區(qū)調(diào)查的意義與“中國社會”的特征無關,與費孝通的本意顯然是背道

而馳的。

(摘編自李培林等著《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費孝通回應埃德蒙的第二個問題,也承認中國個別社區(qū)的微型研究確實不能概括中國

國情。

B.費孝通認為江村并不是與眾不同、自成一格的獨秀,解剖江村能夠了解各種類型的中

國農(nóng)村。

C.埃德蒙認為,《江村經(jīng)濟》的價值在于通過小范圍研究,反映有關人類社會行為的一

般特點。

D.埃德蒙批評中國人類學者缺乏異文化眼光,他認為應該通過研究其他民族來了解人的

共性。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費孝通在面對西方學者的質(zhì)疑時,進行了深刻反思,并借此闡明了自己的研究主張。

B.費孝通試圖運用類型比較法,描述中國農(nóng)村的各種類型,進而了解中國農(nóng)村的整體。

C.埃德蒙用三位中國學者和費孝通進行對比,肯定了《江村經(jīng)濟》的研究方法和意義。

D.材料二中,作者先概述埃德蒙的觀點,繼而系統(tǒng)闡述了對社會人類學研究的主張。

(3)下列關于《鄉(xiāng)土中國》的表述,不能印證材料一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A.《鄉(xiāng)土中國》的作者通過觀察和調(diào)查,形成了對中國農(nóng)村的概括性了解,指出中國社

會的基層是“鄉(xiāng)土性”的。

B.《鄉(xiāng)土中國》運用人類學方法分析鄉(xiāng)村的時空特點,提出“文字下鄉(xiāng)”的前提條件,

體現(xiàn)學以致用的學術態(tài)度。

C.《鄉(xiāng)土中國》通過中西方對比,揭示出“差序格局”這一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特點,表明作

者具有跨文化視域的優(yōu)勢。

D.《鄉(xiāng)土中國》中作者雖以自己的籍貫為例說明地緣與血緣的關系,但他的研究旨趣并

沒有局限于這種個案研究。

(4)費孝通認為他與埃德蒙在學術上產(chǎn)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5)南粵中學組織同學們分組合作開展嶺南文化調(diào)查研究活動。諸根據(jù)材料一,借鑒費

孝道先生的研究方法,完成表格。

步驟主要做法

第一步:制定方案@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開展調(diào)查深入地,開展觀察和調(diào)查

第三步:整理分析描述所研究對象的特征

第四步:交流比較②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展示成果以調(diào)查報告等形式展現(xiàn)嶺南文化風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1小題,16分)

2.(16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各題。

山地馬

日隆是四姑娘山下的一個小鎮(zhèn)。

在小飯館里喝酥油茶的時候,我從窗口看見了山的頂峰,在一道站滿了金黃色樺樹的山

脊背后,莊重地升起一個銀白色的塔尖,那樣潔凈的光芒,那樣不可思議地明亮著。我知道,

那就是山的主峰了。相信此時此地,到我胸中來了。頃刻后,我們站在山前,我的心跳一下

就加快了。

馬,我己經(jīng)有兩年多沒有跨上過馬背了。那種強健動物才有的腥膻味,蹄聲在寂靜中震

蕩,和大地一起撲面而來的風,這一切就是馬。

可那是一群什么樣的馬呀!

在我的經(jīng)驗里,馬不是這樣的。對馬,我們是計較的:骨架、步態(tài)、毛色,那就寧愿沒

有。而眼前是些什么樣的馬呀:矮小,毛色駁雜,叫人擔心它們的骨頭隨時會刺破皮子。

我問馬隊主人剛才把馬叫作什么?他說,牲口。這個回答使我高興。在我胯下的不是馬,

而是牲口。馬和牲口,低沉,莊重;“牲口”,天哪!你念念看,是多么輕描淡寫,從一種可

以忽略的存在上一掠而過。不過帶著一點失望的心情在路上實在是件好事。如果胯下是一匹

好馬,會叫我只享受馬,從而忽略了眼前的風景。而現(xiàn)在,因為是在一頭牲口的背上。

吃過干糧再上路,我沒有再騎牲口.寒氣從溪邊,從石縫里泛起,人也很累了。聽到那

些牲口脖子上的銅鈴在前面的林中回蕩,這時,都想坐在它的背上了。

晚飯的時候,我的那頭牲口得到了比別的牲口多一倍的賞賜,我甚至想給它喝一口酒。

在云杉的衣冠下拉上睡袋拉鏈時,就酣然入睡。半夜里醒來,先是看見星星,那齊齊的斷口

在那里閃著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為我是躺著的,它們

的身軀在我眼里顯得很高大。月光恰好掩去了眼前物體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細節(jié),只剩下一個

粗略的輪廓。牲口重新成了法國人布封在書中贊譽過的

在這樣一個寒夜里,它們的行走是那么輕捷,輕輕一躍,而林子里任何一點細小的響動,

都會立即叫它們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豎立起來。我的那匹馬向著我走了過來。它的鼻子噴

著熱氣,說,可是我沒有鹽巴。它也并沒有走開,仍然咻咻地把溫暖的鼻息噴在我的手上。

它內(nèi)在的稟性仍然是一匹馬:渴望和自己的馭手建立情感。它舔我的左手,它的騎手不是冷

漠的家伙。

看來,這次登山將要擴展我關于馬的概念。過去我所知的馬是黃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

馬。那些馬總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今天,一匹山地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這種欲

望。

第二天騎涉過一個海子,同行的朋友把這個過程完整地拍了下來。休息的時候,我從監(jiān)

視器里看那個長長的鏡頭。一到畫面里,那馬在外形上就成為一匹真正的馬了。我看見它馱

著我涉入湖水,越來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來,身子一縱,上了半人高的湖岸。我看見自己

用韁繩抽了它一下,它就馱著我在彎曲的湖岸上飛跑起來。它從一段枯木上躍過時,是那么

輕捷,又是那么靈敏。于是,我在它的背上所有的感覺都復活了。這匹馬這樣懂得來自騎手

的暗示:輕輕一提韁繩:兩腿在肋上輕輕一壓,它就甩開四蹄,跑到這個下午的深處去了。

一場大雪下來,不要說再繼續(xù)上山,就是下山的路也完全看不見了.

頂著刺眼的陽光,我們給馬備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帶來的東西。這一來,而像是牲

口了。它們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沒入雪里,它們窄窄的胸膛推開積雪,沒什么,牲口就是叫

人騎的。我說,它怕是不行吧。主人說,它們又不是金貴的馬,不是跌殘就是摔死了;而這

些牲口,像是使不壞的東西。我說,其實就是另一種馬嘛。他說,是

這些馬,在這樣的路上走得多么快啊,雪越來越薄,道路又變成了深深的泥濘。這時已

經(jīng)到了我們上山第一天過夜的地方,馬隊的主人要在這里跟我們分手,到了山下只要卸下鞍

具寄放在鎮(zhèn)子上,牲口們會自己回家的。到這個時候,牲口們累了大半年,該過一個安閑的

冬天了。他揚起手,這些矮小、堅忍的山地馬,又搖響了脖子上的鈴鐺

風吹著它們的脖子,銅鈴聲在黃昏中回蕩。寒氣四起,我抬起頭

(取材于阿來的同名散文)

(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說,不巧砸的一項是

A.莊重地升起一個銀白色的塔尖

——以動寫靜,表達作者看到圣潔明亮的雪峰時油然而生的莊嚴肅穆之感。

B.你念念看,是多么輕描淡寫

一—以第二人稱引發(fā)關注,提醒讀者體味“牲口”稱謂中蘊含的淡漠態(tài)度。

C.那馬在外形上就成為一匹真正的馬了

——在鏡頭中,山地馬善于奔跑騰躍的自然、真實的狀態(tài)完整地顯現(xiàn)出來。

D.跑到這個下午的深處去了

——寫山地馬輕捷靈敏地奔跑的景象,突出它腳力輕健、奔跑有力的特點。

(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從山地馬非常熟練地吃方便面等食物可以看出,它已經(jīng)習慣了機器制造的食物。

B.作者對山地馬的認識發(fā)生變化,來自寒夜里的朦朧月色和視角變化造成的錯覺。

C.文中山地馬以胸膛推開積雪的細節(jié),為后文馬主人對其表達關愛之情埋下伏筆。

D.結尾段寫到作者再次眺望雪山之巔,說明作者對于未能登頂雪峰依然心存遺憾。

(3)作者對山地馬的情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結合全文簡要說明。

(4)作者曾說文學創(chuàng)作“來源于對人類自身的質(zhì)疑”。這篇散文表達了作者對人類自身

怎樣的質(zhì)疑?其中隱含著作者怎樣的態(tài)度?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

元始九年,正月,姆,王莽,去漢號建立新朝。

莽意以為天下太平,但公卿旦入暮出,論議連年不決,民之急務。莽自見前顓權以得漢

政,故務自攬眾事啰生。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

臣下如此又好變改制度政令煩多谷汆常貴,代郡尤被其毒,起為盜賊,擁劉玄為更始帝,欲

匡扶漢室。天風三年,大雨雪。大司空王邑上書,以地震乞骸骨。莽不許,無害,動靜辟翕,

皆此類也。地皇二年,葬既輕私鑄錢之法,相當。

更始將都洛陽,以劉秀行司隸校尉,使前整修宮府。時洛陽官吏出迎更始,皆冠情而服

婦人衣,莫不笑之。及見司隸僚屬,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城儀!”由是識者皆

屬心焉。

秀至河北,考察官吏,黜陟能否,除王莽苛政,復漢官名。吏民喜悅,爭持牛酒迎勞,

秀皆不受。南陽鄧禹林簞追秀,及于鄴。秀曰:“生遠來,寧欲仕乎?”禹曰:“不愿也。但

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垂功名于竹帛耳!”秀笑,禹進說曰:“今赤眉、青犢之屬動以萬數(shù)。

更始常才而不自聽斷,志在財幣。朝夕自快而已,非欲尊主安民者也。觀古圣人之興,更始

既立而災變方興;以人事觀之,為天下所向服,軍政齊肅,莫如延攬英雄,務悅民心,救萬

民之命秀大悅,因令禹常宿止于中

(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光武中興》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又好

變改制度/政令煩多/

B.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又好

變改制度/政令煩多/

C.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又好

變改制度/政令煩多/

D.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乂好

變改制度/政令煩多/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朔,是農(nóng)歷每月初一,與《詠懷古跡?其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的“朔”含義不同。

B.茍免,意思是茍且免于,“茍”與《赤壁賦》“茍非吾之所有”的“茍”含義相同。

C.相坐,意思一般指相連坐,與《蘇武傳》“副有罪

D.杖策,意思是執(zhí)馬鞭,“杖”與《歸去來兮辭》"或植杖而耘籽”中的“杖”含義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后,自認為天下太平,但實際上官府行政效率低下,這與他的獨斷

專權有很大關系。

B.天鳳三年,大司空王邑上書,以地震為由,他認為地震不僅無害,反而能催生萬物。

可見王莽喜愛自我欺騙掩飾。

C.洛陽的官員們出城迎接更始劉玄;看見將領們經(jīng)過,都用布包頭穿著女人的衣裳

D.鄧禹不愿做官,只想輔佐劉秀成就帝王大業(yè),求得青史留名。他認為要成就大業(yè),立

即起兵。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由是識者皆屬心焉。

②秀至河北,考察官吏,黜陟能否,除王莽苛政,復漢官名。

(5)劉玄能夠匡扶漢室嗎?請根據(jù)文中信息分析原因。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雜詩

西晉?王贊

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胡寧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離我志,殊隔過商參①。昔往鴿鵝②鳴,今來蟋蟀吟。

人情懷舊鄉(xiāng),客鳥思故林。師涓③久不奏,誰能宣我心!

注:①商、參:二十八宿之中的二個,永不同時出現(xiàn)于天空中。②鴿鵬:又作倉庚,指

黃鶯。③師涓:先秦時代衛(wèi)國的著名樂師。

(1)下面關于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二句以寫秋景起筆,不僅寫出了悲涼肅殺的時令特點,也流露出“思歸”意緒。

B.三至六句自述戰(zhàn)事不斷,導致自己與親人陰陽相隔,強烈控訴了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

C.第十句與“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喻人自身的情感。

D.詩歌最后兩句的感嘆,表達出征夫內(nèi)心的痛楚、郁結,以及那說不盡的思鄉(xiāng)之情。

(2)宋代洪咨夔在《促織》詩中“水碧衫裙透骨鮮,飄搖機杼夜涼邊。隔林恐有人聞得,

報縣來拘土產(chǎn)錢”借“促織”發(fā)揮,今來蟋蟀吟”兩句借“蟋蟀”抒情又有所不同。請

分析它們在內(nèi)容情感方面表達的不同之處。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鴻雁、鯉魚傳書信是古代傳說,而《春江花月夜》卻反用此傳說,具體的語句是

(2)平常事物一旦被賦予獨特的意蘊,就會獲得非凡的生命力,達到“言近旨遠”的藝

術效果,

(3)李賀《李憑箜篌引》中的“”和蘇軾《赤壁賦》中“”,

都是借助蛟龍起舞極寫音樂感人至深,異曲同工。

四、語言文字運用(22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2分)

6.(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2022年2月4日,舉世囑目的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開幕式用科技手段將中

國人的浪漫展現(xiàn)得①。llOOOn?地面顯示屏、1200m2冰瀑布、600m2冰立方、lOOOn?

鳥巢兩側看臺屏,這是利亞德用“數(shù)字科技+美學創(chuàng)新”為北京冬奧開幕式打造的視覺標簽。

尤其是以水墨動畫方式呈現(xiàn)的冰立方,讓網(wǎng)友驚呼“②:

除了開幕式上肉眼可見的“科技感”,冬奧會背后也是臥虎藏龍,無線電、信息通信和

網(wǎng)絡安全等低調(diào)且強大的科技保障力量,都在為這場視覺盛宴③o

材料二:時值春節(jié)假期,中國楹聯(lián)學會組織廣大楹聯(lián)專家為冬奧會、冬殘奧會場館創(chuàng)作

了一批春聯(lián),希望用對聯(lián)這種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文學形式,富有文采。對聯(lián)愛好者小劉也為中

國冬奧會場館撰寫了一副春聯(lián),在上下聯(lián)分別嵌入了去年、今年的生肖名稱:“冰天逐夢承

牛氣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請從下面四副對聯(lián)中,選出最適合懸掛在冬奧村運動員樓的一副

A.玉骨三分酬白雪;冰心一片付青春。

B.萬國心連晴宇闊;五環(huán)旗映綠蔭濃。

C.大筑鳥巢迎鳳舞;高擎圣火看龍飛。

D.犁開雪海三分浪;滑出冰山一道虹。

(3)請為小劉的春聯(lián)補寫合適的下聯(lián),并簡述你的補寫理由。

下聯(lián):。

補寫理由:O

(-)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0分)

7.(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特別餓時因為有事要忙顧不上吃東西,等到事情忙完反而不

餓了,①,人就會出現(xiàn)饑餓感。②,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會對血糖

進行及時補充,消除饑餓。如果此時沒有進食,人體就會分解存儲在肝臟中的肝糖原,

③。然而儲存的肝糖原是有限的,肝糖原分解殆盡后人體就會產(chǎn)生糖異生,

通過分解肌肉和脂肪來使血糖維持在合理范圍。血糖上升,饑餓感就會消失。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每處不超

過10個字。

(2)請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把原理示意圖補充完整。

四、寫作(60分)

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一百六十年前,美國作家梭羅曾說:“一個人吃了午飯,只睡了半個小時的午覺,吃面

包,一邊讀報紙;一點都不在乎他自己的眼睛里早就是沒有瞳仁的了?!?/p>

他又曾說:“什么新聞!要知道永不衰老的事物,那才是更重要得多!”

讀了盧梭的話你有哪些感受?請給新聞讀者或者新聞創(chuàng)作者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tài)度,

闡述你的觀點,自主立意,自擬標題,文體自定。

2023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等四校高考語文聯(lián)考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埃德蒙在《社會人類學》一書里評論包括我在內(nèi)的中國幾個人類學者的著作時,提出了

兩個問題:一是像中國人類學者那樣,以自己的社會為研究對象是否可?。慷窃谥袊@樣

廣大的國家

先以第一個問題說,我們的分歧歸根到底是各自的文化傳統(tǒng)帶來了“偏見”,或更正確

些應說是“成見”。這些“成見”有其文化根源,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指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和

當前處境。

我的選擇是出于一種價值判斷,個人的價值判斷離不開他所屬的文化和所屬的時代。我

是出生于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人,正逢社會劇變、國家危急之際。我學人類學,用我所得到

的知識去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所以是有所為而為的。如果真如埃德蒙所說中國人研究中國

社會是不足取的,學了人類學也不能使我了解中國的話,我就不會投入人類學這門學科了。

埃德蒙第二個問題的矛頭則直指我的要害。如果我學人類學的志愿是了解中國,最終目

的是改造中國,那么我們采取在個別小社區(qū)里進行深入的微型觀察和調(diào)查的方法;也沒有表

示過,研究了這個農(nóng)村就能全面了解中國國情。

我也同意,解剖一個農(nóng)村本身是有意義的。但我的旨趣并不僅限于了解這個農(nóng)村。我確

有了解中國全部農(nóng)民生活,甚至整個中國人民生活的雄心。調(diào)查江村這個小村子只是我整個

旅程的開端。

我這樣想:把一個農(nóng)村看作是全國農(nóng)村的典型,用它來代表所有的中國農(nóng)村,那是錯誤

的。但是把一個農(nóng)村看成是一切都與眾不同,也是不對的。

我對客觀事物存有類型的概念。一切事物都在一定條件下存在的,如果條件相同就會發(fā)

生相同的事物。相同條件形成的相同事物就是一個類型。同一個類型里的個別事物并不是完

全一樣的,類型不是個別的眾多重復

以江村來說,它是一個具有一定條件的中國農(nóng)村。中國各地的農(nóng)村在地理和人文各方面

的條件是不同的,所以江村不能作為中國農(nóng)村的典型,不能用江村看到的社會體系等情況硬

套到其他中國的農(nóng)村去。但同時應當承認:它是個農(nóng)村而不是牧業(yè)社區(qū),它是中國農(nóng)村,其

實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類型的概念了。所以我在這里和埃德蒙辯論的焦點并不是江村能不能代表中國

所有農(nóng)村,而是江村能不能在某些方面代表一些中國的農(nóng)村。那就是說形成江村的條件是否

還形成了其他一些農(nóng)村

如果承認中國存在著江村這種農(nóng)村類型,接著可問,還有其他哪些類型?如果我們用比

較方法把中國農(nóng)村的各種類型一個一個地描述出來

我認真地想一想,我這種在埃德蒙看來也許是過于天真庸俗的性格并不是偶然產(chǎn)生的,

也不是我個人的特點,匹夫有責”,二是“學以致用”。這兩條很可以總結我自己為學的根本

態(tài)度。

(摘編自費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國》)

材料二:

英國社會人類學界的埃德蒙對四位中國人類學家的英文著述加以評判。他認為林耀華運

用的不是人類學的描述手法;楊懋春對山東村落的研究則采用落后的早期民族學方法;許娘

光的研究,但因聲稱“代表整個中國”,因此是失敗的例子。在這四部作品中,因為它與別

的描述方法形成明顯的對照,避免了早期民族學的方法論缺陷

與社會人類學者的所有優(yōu)秀作品一樣,費著的核心內(nèi)容是關于關系網(wǎng)絡如何在一個單一

的小型社區(qū)運作的細致研究。這種研究沒有,或者不應自稱代表任何意義上的典型。它們也

不是為了闡明某種一般的論點和預設的。它們的意義在于它們本身。雖然這種作品以小范圍

的人類活動為焦點,其內(nèi)容遠比稱為“文化人類學導論”的普通教材豐富博大。

埃德蒙的批評,強調(diào)的是中國人類學缺乏異文化眼光的問題。他認為,社會人類學的目

標在于通過異文化的民族志考察來體現(xiàn)人的通性,但是在本質(zhì)上卻主張在差異中洞見“普同

性”,主張人類學社區(qū)調(diào)查的意義與“中國社會”的特征無關,與費孝通的本意顯然是背道

而馳的。

(摘編自李培林等著《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費孝通回應埃德蒙的第二個問題,也承認中國個別社區(qū)的微型研究確實不能概括中國

國情。

B.費孝通認為江村并不是與眾不同、自成一格的獨秀,解剖江村能夠了解各種類型的中

國農(nóng)村。

C.埃德蒙認為,《江村經(jīng)濟》的價值在于通過小范圍研究,反映有關人類社會行為的一

般特點。

D.埃德蒙批評中國人類學者缺乏異文化眼光,他認為應該通過研究其他民族來了解人的

共性。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

A.費孝通在面對西方學者的質(zhì)疑時,進行了深刻反思,并借此闡明了自己的研究主張。

B.費孝通試圖運用類型比較法,描述中國農(nóng)村的各種類型,進而了解中國農(nóng)村的整體。

C.埃德蒙用三位中國學者和費孝通進行對比,肯定了《江村經(jīng)濟》的研究方法和意義。

D.材料二中,作者先概述埃德蒙的觀點,繼而系統(tǒng)闡述了對社會人類學研究的主張。

(3)下列關于《鄉(xiāng)土中國》的表述,不能印證材料一作者觀點的一項是3

A.《鄉(xiāng)土中國》的作者通過觀察和調(diào)查,形成了對中國農(nóng)村的概括性了解,指出中國社

會的基層是“鄉(xiāng)土性”的。

B.《鄉(xiāng)土中國》運用人類學方法分析鄉(xiāng)村的時空特點,提出“文字下鄉(xiāng)”的前提條件,

體現(xiàn)學以致用的學術態(tài)度。

C.《鄉(xiāng)土中國》通過中西方對比,揭示出“差序格局”這一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特點,表明作

者具有跨文化視域的優(yōu)勢。

D.《鄉(xiāng)土中國》中作者雖以自己的籍貫為例說明地緣與血緣的關系,但他的研究旨趣并

沒有局限于這種個案研究。

(4)費孝通認為他與埃德蒙在學術上產(chǎn)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5)南粵中學組織同學們分組合作開展嶺南文化調(diào)查研究活動。諸根據(jù)材料一,借鑒費

孝道先生的研究方法,完成表格。

步驟主要做法

第一步:制定方案①選取嶺南文化的典型作為研究對象

第二步:開展調(diào)查深入地,開展觀察和調(diào)查

第三步:整理分析描述所研究對象的特征

第四步:交流比較②比較不同類型,概括嶺南文化的特征

第五步:展示成果以調(diào)查報告等形式展現(xiàn)嶺南文化風貌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

內(nèi)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

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內(nèi)容能否印證題干涉及的觀點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明確題干

涉及的觀點,然后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選擇。

(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篩選和概括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找出與題干

相關的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5)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運用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文本,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及表

格的提示正確作答。

【解答】(1)B.“解剖江村能夠了解各種類型的中國農(nóng)村”錯,材料一“我確是沒想把

江村作為整個中國所有千千萬萬的農(nóng)村的典型,研究了這個農(nóng)村就能全面了解中國國

情”。

故選B。

(2)D.“繼而系統(tǒng)闡述了對社會人類學研究的主張”錯,材料二主要是寫埃德蒙對四位

中國人類學家的英文著述加以評判,并未“系統(tǒng)闡述”。

故選D。

(3)材料一是費孝通針對埃德蒙提出的兩個問題進行回答,探討“以自己的社會為研究

對象是否可取,個別社區(qū)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國國情?”

A.材料一“如果我們用比較方法把中國農(nóng)村的各種類型一個一個地描述出來,那就不需

要把千千萬萬個農(nóng)村一一地加以觀察而接近于了解中國所有的農(nóng)村了;

B.材料一“我學人類學,是想學習到一些認識中國社會的觀點和方法,所以是有所為而

為的”可知此項表述能夠印證作者的觀點;

C.“中西方對比”“跨文化視域的優(yōu)勢”不是材料一的內(nèi)容,不能印證作者的觀點;

D.材料一“我在這里和埃德蒙辯論的焦點并不是江村能不能代表中國所有農(nóng)村,而是江

村能不能在某些方面代表一些中國的農(nóng)村,這些農(nóng)村能不能構成一個類型。

故選C。

(4)由“我們的分歧歸根到底是各自的文化傳統(tǒng)帶來了‘偏見’,或更正確些應說是‘成

見“我認真地想一想,也不是我個人的特點。我隨手可舉出兩條:一是‘天下興亡,

二是‘學以致用’,可概括出:文化傳統(tǒng)不同;

由“我的選擇是出于一種價值判斷,個人的價值判斷離不開他所屬的文化和所屬的時代,

正逢社會劇變,費孝通面臨的是劇變中的中國社會;

由“我學人類學,是想學習到一些認識中國社會的觀點和方法,所以是有所為而為的”

可概括出:研究目的不同、用自己的知識推動中國社會進步.

(5)材料一中費孝通選取了“江村”作為一個典型代表來研究,因為他認為江村是一個

“類型”“以江村來說,那就不需要把千千萬萬個農(nóng)村一一地加以觀察而接近于了解中國

所有的農(nóng)村了,由此可知開展嶺南文化調(diào)查研究活動;

材料一中費孝通認為“中國各地的農(nóng)村在地理和人文各方面的條件是不同的,所以江村

不能作為中國農(nóng)村的典型,不能用江村看到的社會體系等情況硬套到其他中國的農(nóng)村去”

“如果承認中國存在著江村這種農(nóng)村類型,還有其他哪些類型,可見應當“比較不同類

型。

答案:

(1)B

(2)D

(3)C

(4)①文化傳統(tǒng)不同,費孝通有著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責任和擔當,費孝通面臨的是劇

變中的中國社會,費孝通的目的是了解中國社會。

(5)①選取嶺南文化的典型作為研究對象;②比較不同類型。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1小題,16分)

2.(16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各題。

山地馬

日隆是四姑娘山下的一個小鎮(zhèn)。

在小飯館里喝酥油茶的時候,我從窗口看見了山的頂峰,在一道站滿了金黃色樺樹的山

脊背后,莊重地升起一個銀白色的塔尖,那樣潔凈的光芒,那樣不可思議地明亮著。我知道,

那就是山的主峰了。相信此時此地,到我胸中來了。頃刻后,我們站在山前,我的心跳一下

就加快了。

馬,我己經(jīng)有兩年多沒有跨上過馬背了。那種強健動物才有的腥膻味,蹄聲在寂靜中震

蕩,和大地一起撲面而來的風,這一切就是馬。

可那是一群什么樣的馬呀!

在我的經(jīng)驗里,馬不是這樣的。對馬,我們是計較的:骨架、步態(tài)、毛色,那就寧愿沒

有。而眼前是些什么樣的馬呀:矮小,毛色駁雜,叫人擔心它們的骨頭隨時會刺破皮子。

我問馬隊主人剛才把馬叫作什么?他說,牲口。這個回答使我高興。在我胯下的不是馬,

而是牲口。馬和牲口,低沉,莊重;“牲口”,天哪!你念念看,是多么輕描淡寫,從一種可

以忽略的存在上一掠而過。不過帶著一點失望的心情在路上實在是件好事。如果胯下是一匹

好馬,會叫我只享受馬,從而忽略了眼前的風景。而現(xiàn)在,因為是在一頭牲口的背上。

吃過干糧再上路,我沒有再騎牲口.寒氣從溪邊,從石縫里泛起,人也很累了。聽到那

些牲口脖子上的銅鈴在前面的林中回蕩,這時,都想坐在它的背上了。

晚飯的時候,我的那頭牲口得到了比別的牲口多一倍的賞賜,我甚至想給它喝一口酒。

在云杉的衣冠下拉上睡袋拉鏈時,就酣然入睡。半夜里醒來,先是看見星星,那齊齊的斷口

在那里閃著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為我是躺著的,它們

的身軀在我眼里顯得很高大。月光恰好掩去了眼前物體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細節(jié),只剩下一個

粗略的輪廓。牲口重新成了法國人布封在書中贊譽過的

在這樣一個寒夜里,它們的行走是那么輕捷,輕輕一躍,而林子里任何一點細小的響動,

都會立即叫它們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豎立起來。我的那匹馬向著我走了過來。它的鼻子噴

著熱氣,說,可是我沒有鹽巴。它也并沒有走開,仍然咻咻地把溫暖的鼻息噴在我的手上。

它內(nèi)在的稟性仍然是一匹馬:渴望和自己的馭手建立情感。它舔我的左手,它的騎手不是冷

漠的家伙。

看來,這次登山將要擴展我關于馬的概念。過去我所知的馬是黃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

馬。那些馬總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今天,一匹山地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這種欲

望。

第二天騎涉過一個海子,同行的朋友把這個過程完整地拍了下來。休息的時候,我從監(jiān)

視器里看那個長長的鏡頭。一到畫面里,那馬在外形上就成為一匹真正的馬了。我看見它馱

著我涉入湖水,越來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來,身子一縱,上了半人高的湖岸。我看見自己

用韁繩抽了它一下,它就馱著我在彎曲的湖岸上飛跑起來。它從一段枯木上躍過時,是那么

輕捷,又是那么靈敏。于是,我在它的背上所有的感覺都復活了。這匹馬這樣懂得來自騎手

的暗示:輕輕一提韁繩;兩腿在肋上輕輕一壓,它就甩開四蹄,跑到這個下午的深處去了。

一場大雪下來,不要說再繼續(xù)上山,就是下山的路也完全看不見了.

頂著刺眼的陽光,我們給馬備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帶來的東西。這一來,而像是牲

口了。它們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沒入雪里,它們窄窄的胸膛推開積雪,沒什么,牲口就是叫

人騎的。我說,它怕是不行吧。主人說,它們又不是金貴的馬,不是跌殘就是摔死了;而這

些牲口,像是使不壞的東西。我說,其實就是另一種馬嘛。他說,是

這些馬,在這樣的路上走得多么快啊,雪越來越薄,道路又變成了深深的泥濘。這時已

經(jīng)到了我們上山第一天過夜的地方,馬隊的主人要在這里跟我們分手,到了山下只要卸下鞍

具寄放在鎮(zhèn)子上,牲口們會自己回家的。到這個時候,牲口們累了大半年,該過一個安閑的

冬天了。他揚起手,這些矮小、堅忍的山地馬,又搖響了脖子上的鈴鐺

風吹著它們的脖子,銅鈴聲在黃昏中回蕩。寒氣四起,我抬起頭

(取材于阿來的同名散文)

(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說,不無砸的一項是D

A.莊重地升起一個銀白色的塔尖

——以動寫靜,表達作者看到圣潔明亮的雪峰時油然而生的莊嚴肅穆之感。

B.你念念看,是多么輕描淡寫

一以第二人稱引發(fā)關注,提醒讀者體味“牲口”稱謂中蘊含的淡漠態(tài)度。

C.那馬在外形上就成為一匹真正的馬了

——在鏡頭中,山地馬善于奔跑騰躍的自然、真實的狀態(tài)完整地顯現(xiàn)出來。

D.跑到這個下午的深處去了

一寫山地馬輕捷靈敏地奔跑的景象,突出它腳力輕健、奔跑有力的特點。

(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

A.從山地馬非常熟練地吃方便面等食物可以看出,它已經(jīng)習慣了機器制造的食物。

B.作者對山地馬的認識發(fā)生變化,來自寒夜里的朦朧月色和視角變化造成的錯覺。

C.文中山地馬以胸膛推開積雪的細節(jié),為后文馬主人對其表達關愛之情埋下伏筆。

D.結尾段寫到作者再次眺望雪山之巔,說明作者對于未能登頂雪峰依然心存遺憾。

(3)作者對山地馬的情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結合全文簡要說明。

(4)作者曾說文學創(chuàng)作“來源于對人類自身的質(zhì)疑”。這篇散文表達了作者對人類自身

怎樣的質(zhì)疑?其中隱含著作者怎樣的態(tài)度?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答題時要結合語境讀懂題干涉及的句子,仔細比對各個選項,正確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全文,仔細比對各個選項,

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人物情感變化的梳理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部

分,找出關于人物情感的描寫,并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思想內(nèi)容及觀點態(tài)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文本,

根據(jù)題干的提示,結合文本內(nèi)容進行分析。

【解答】(I)D."……突出它腳力輕健、奔跑有力的特點”錯誤,它就從一叢小葉杜鵑

或一團伏地柏上飛躍而過:兩腿在肋上輕輕一壓,這句話是要突出馬通曉人意這一特點。

故選D。

(2)A.正確。

B.“來自寒夜里的朦朧月色和視角變化造成的錯覺”錯誤。認識的變化不是因為“錯覺”。

C.”為后文馬主人對其表達關愛之情埋下伏筆”錯誤。由“馬隊的主人說,牲口就是叫

人騎的”可知,并無“關愛”。

D.“說明作者對于未能登頂雪峰依然心存遺憾”錯誤。結合文中“風吹著它們的脖子。

寒氣四起,看到晚霞又一次燃紅了雪山之巔”可知。

故選Ao

(3)由“可那是一群什么樣的馬呀”“在我的經(jīng)驗里,馬不是這樣的”“而眼前是些什么

樣的馬呀:矮小,了無生氣?他說。這個回答使我高興,而是牲口”可知,“我”對它的

外形是不滿意的,覺得馬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由“我的那一匹,伸出舌頭來、一個夾肉面包卷到口里去了”“晚飯的時候,我甚至想給

它喝一口酒”“它舔我的左手。我撫摸著它那張長臉上的額頭中央,它的騎手不是冷漠的

家伙”可知,并產(chǎn)生依賴。

由“今天,一匹山地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這種欲望"''我看見它馱著我涉入湖

水,最后在水中浮起來。然后揚起前蹄,上了半人高的湖岸,聽到了蹄子叩在巖石上的

聲音,于是。它從一段枯木上躍過時;而當其急速轉(zhuǎn)彎避開前面突兀的巖石時。于是。

這匹馬這樣懂得來自騎手的暗示……”可知、親近它。

由“它們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沒入雪里,它們窄窄的胸膛推開積雪、堅忍的山地馬,馱

著我們上路了”可知。

(4)首先分析作者對“人類自身”的質(zhì)疑。從文中來看。

如“我”剛看到山地馬的時候,“那是一群什么樣的馬呀”,一開始“我”是以外形評定

這些山地馬,否定山地馬的價值,用自己的胸膛推開雪堆,所以第一個質(zhì)疑是對平凡生

命的漠視。

如馬隊主人把“馬”喊為“牲口”,在極難行走的雪地上,牲口就是叫人騎的”“它們又

不是金貴的馬,不是跌殘就是摔死了,命賤,在馬隊主人的眼中,所以第二個質(zhì)疑是對

該如何看待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

然后分析作者隱含其中的態(tài)度。由“我撫摸著它那張長臉上的額頭中央,它的騎手不是

冷漠的家伙”“今天,“我”的舉動展現(xiàn)出“我”對千里馬的溫情,命賤;“我”說“其實

就是另一種馬嘛”,展現(xiàn)出“我”對山地馬的尊重、堅忍的山地馬,馱著我們上路了”以

“堅忍”表達對山地馬的贊美,在作者眼中,在作者的心中,和其和諧共生。

答案:

(1)D

(2)A

(3)①山地馬外形不佳,作者感到失望。

②山地馬成為作者登山的重要助手,作者與其漸漸熟絡。

③山地馬在自然中展現(xiàn)出自然天性、生命活力、喜愛。

④山地馬在嚴酷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堅忍的品性,讓作者認同。

(4)質(zhì)疑:

①對漠視平凡生命的傲慢態(tài)度的質(zhì)疑:生命的價值應當如何判定?

②對人類把自然工具化的質(zhì)疑:人應如何看待、處理與自然的關系?

態(tài)度:每一個生命都擁有尊嚴與靈性,都值得尊重、界定與自然的關系,和諧相處。

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

元始九年,正月,期,王莽,去漢號建立新朝。

莽意以為天下太平,但公卿旦入暮出,論議連年不決,民之急務。莽自見前顓權以得漢

政,故務自攬眾事句多。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

臣下如此又好變改制度政令煩多谷汆常貴,代郡尤被其毒,起為盜賊,擁劉玄為更始帝,欲

匡扶漢室。天風三年,大雨雪。大司空王邑上書,以地震乞骸骨。莽不許,無害,動靜辟翕,

皆此類也。地皇二年,葬既輕私鑄錢之法,學半。

更始將都洛陽,以劉秀行司隸校尉,使前整修宮府。時洛陽官吏出迎更始,皆冠幀而服

婦人衣,莫不笑之。及見司隸僚屬,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由是識者皆

屬心焉。

秀至河北,考察官吏,黜陟能否,除王莽苛政,復漢官名。吏民喜悅,爭持牛酒迎勞,

秀皆不受。南陽鄧禹區(qū)年追秀,及于鄴。秀日:“生遠來,寧欲仕乎?”禹曰:“不愿也。但

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垂功名于竹帛耳!”秀笑,禹進說曰:“今赤眉、青犢之屬動以萬數(shù)。

更始常才而不自聽斷,志在財幣。朝夕自快而已,非欲尊主安民者也。觀古圣人之興,更始

既立而災變方興;以人事觀之,為天下所向服,軍政齊肅,莫如延攬英雄,務悅民心,救萬

民之命?!毙愦髳?,因令禹常宿止于中

(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光武中興》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C

A.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又好

變改制度/政令煩多/

B.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乂好

變改制度/政令煩多/

C.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又好

變改制度/政令煩多/

D.諸寶物帑/藏錢谷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又好

變改制度/政令煩多/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

A.朔,是農(nóng)歷每月初一,與《詠懷古跡?其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的“朔”含義不同。

B.茍免,意思是茍且免于,“茍”與《赤壁賦》“茍非吾之所有”的“茍”含義相同。

C.相坐,意思一般指相連坐,與《蘇武傳》“副有罪

D.杖策,意思是執(zhí)馬鞭,“杖”與《歸去來兮辭》"或植杖而耘籽”中的“杖”含義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D

A.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后,自認為天下太平,但實際上官府行政效率低下,這與他的獨斷

專權有很大關系。

B.天鳳三年,大司空王邑上書,以地震為由,他認為地震不僅無害,反而能催生萬物。

可見王莽喜愛自我欺騙掩飾。

C.洛陽的官員們出城迎接更始劉玄;看見將領們經(jīng)過,都用布包頭穿著女人的衣裳

D.鄧禹不愿做官,只想輔佐劉秀成就帝王大業(yè),求得青史留名。他認為要成就大業(yè),立

即起兵。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由是識者皆屬心焉。

②秀至河北,考察官吏,黜陟能否,除王莽苛政,復漢官名。

(5)劉玄能夠匡扶漢室嗎?請根據(jù)文中信息分析原因。

【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

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nèi)容的變化等。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

結合語境進行理解,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結合具體內(nèi)

容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4)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題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句中重點實詞、

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

(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明確觀點,

篩選整合信息,結合具體要求概要作答。

【解答】(1)句意:各寶庫、國庫和錢糧。官吏和平民的密奏,尚書不得知道。又喜歡

改變制度。

“寶物”“帑藏”“錢谷”為并列名詞,分別斷開;

“左右開發(fā)”為主謂結構,中間不能斷開。

故選C。

(2)A.正確。農(nóng)歷每月初一。句意:正月初一。

B.錯誤。含義不同;如果。〃如果不是我擁有的。

C.正確。句意:還彼此連坐,你應該相連坐。

D.正確。動詞,拿、執(zhí),拐杖,追趕劉秀。

故選Bo

(3)D.“他建議劉秀當機立斷,立即起兵”錯誤,莫如延攬英雄,立高祖之業(yè),鄧禹建

議劉秀先招攬英雄,然后創(chuàng)立高祖當年的功業(yè)。

故選D。

(4)①“垂涕”,流淚,料想,威武的儀表,因此,歸心!”因此有見識的人都歸心劉秀。

②“河北”,黃河以北,罷免或任用,恢復,官名制度,考察官吏政績,公平訴訟罪犯,

恢復漢朝官名制度。

(5)不能。

結合“時洛陽官吏出迎更始,見諸將過,莫不笑之”可知,穿著女人的衣裳。

結合“更始常才而不自聽斷,諸將皆庸人。朝夕自快而已,劉玄及手下諸將只有平庸之

能。

結合“今以天時觀之,更始既立而災變方興”可知。

答案:

(1)c

(2)B

(3)D

(4)①有些年紀大的官員流淚說:“沒料想今天重新看到了漢朝官員威武的儀表!”因此

有見識的人都歸心劉秀。

②劉秀到達黃河以北,考察官吏政績,公平訴訟罪犯,恢復漢朝官名制度。

(5)不能。

①劉玄手下都用布包頭,穿著女人的衣裳。

②劉玄及手下諸將只有平庸之能。

③劉玄被立后災變才興起。

參考譯文:

元始九年,王莽去掉漢朝的名號建立新朝。

王莽自認為天下太平,傍晚退朝,不能夠作出決斷。王莽看到自己從前因?qū)喽〉昧?/p>

漢朝政權,相關官員只按既定的政令辦事。各寶庫,都由宦官管理,由近侍拆開,他提防臣

下就是這樣,政令繁多,代郡尤其遭殃,后聚集在一起組成赤眉,擁護劉玄為更始帝。天風

三年,天降大雪,以地震為由。王莽不準,沒有危害,靜的時候就合攏?!蓖趺矏圩晕移?/p>

騙掩飾。地皇二年,犯法的就更多了。

劉玄將要建都洛陽,派他先到洛陽修建宮殿官府,看見將領們經(jīng)過,穿著女人的衣裳。

等到看見司隸校尉的下屬官員!”因此有見識的人都歸心劉秀。

劉秀到達黃河以北,根據(jù)有無能力罷免或任用,廢除王莽殘酷的政令。官民喜悅。劉秀

一律不接受,追趕劉秀。劉秀說:“先生這么遠前來?”鄧禹說:“不愿意,我能在你的屬下

盡一尺一寸之力。”劉秀笑起來。劉玄本是一個平凡人物,將領都是庸碌之輩,從早到晚自

我快樂罷了。觀察古代圣明君王的興起?,F(xiàn)在從天時來看,天象變異卻興起了,帝王太業(yè)。

況且您一向具有盛大的德能和功勛。無論帶兵或從政,賞罰公開而守信,不如招攬英雄,創(chuàng)

立高祉當年的功業(yè)?!眲⑿惴浅8吲d,和他商議計策。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雜詩

西晉?王贊

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胡寧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離我志,殊隔過商參①。昔往鴿鵝②鳴,今來蟋蟀吟。

人情懷舊鄉(xiāng),客鳥思故林。師涓③久不奏,誰能宣我心!

注:①商、參:二十八宿之中的二個,永不同時出現(xiàn)于天空中。②鴿鵬:又作倉庚,指

黃鶯。③師涓:先秦時代衛(wèi)國的著名樂師。

(1)下面關于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首二句以寫秋景起筆,不僅寫出了悲涼肅殺的時令特點,也流露出“思歸”意緒。

B.三至六句自述戰(zhàn)事不斷,導致自己與親人陰陽相隔,強烈控訴了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

C.第十句與“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喻人自身的情感。

D.詩歌最后兩句的感嘆,表達出征夫內(nèi)心的痛楚、郁結,以及那說不盡的思鄉(xiāng)之情。

(2)宋代洪咨夔在《促織》詩中“水碧衫裙透骨鮮,飄搖機杼夜涼邊。隔林恐有人聞得,

報縣來拘土產(chǎn)錢”借“促織”發(fā)揮,今來蟋蟀吟”兩句借“蟋蟀”抒情又有所不同。請

分析它們在內(nèi)容情感方面表達的不同之處。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答題時要全面理解詩歌,仔細比

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情感的比較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詩句,

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比較和分析。

【解答】(1)B.“強烈控訴了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錯誤?!巴跏码x我志。昔往鴿鵬鳴,意思

是王命使得我心緒散亂。來的時候黃鵬鳥鳴叫。表達的是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

故選Bo

(2)《促織》首句寫形,七字即將促織亦或織婦的儀態(tài)描寫得細致入微,不僅色澤鮮艷。

第二句寫聲,伴隨夜深時清涼的空氣輕輕地飄到很遠的地方,報縣來拘土產(chǎn)錢”,直接以

口語入詩,夜織之聲被人聽到,就要收“土產(chǎn)錢”了,只有蟋蟀如同織車穿杼之聲的鳴

叫,縣官竟然聞風前來“拘”錢,實則暗喻織婦不堪重賦之憂心忡忡,揭露深刻又曲折

委婉、魚肉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夸張雖過,揭露深刻。

而本詩“昔往鴿鵬鳴,今來蟋蟀吟”,而今歲暮蟋蟀悲鳴”,戍地遙遠,今年秋季還不能

回轉(zhuǎn),表達的是戰(zhàn)士內(nèi)心的痛苦與悲哀。

答案:

(1)B

(2)①宋代洪咨夔在《促織》詩刻畫促織形象以及在織機旁鳴叫促織,并以夸張筆法刻

畫促織擔心因鳴聲似織機而被人報道官府來勒索租稅的心理。表現(xiàn)作者對官府盤剝制度

辛辣的嘲諷與批判。

②王贊《雜詩》中寫的是戰(zhàn)士苦守邊關的心境,當年離鄉(xiāng)的時候春光明媚,如今又到歲

暮,自己卻依然無法返鄉(xiāng)。

譯文:

北風吹動了秋天的草。怎么分別這么久了?王命使得我心緒散亂。來的時候黃鵬鳥鳴叫。

人都會懷念自己家鄉(xiāng)。師涓很久沒有彈曲了?

賞析:

《雜詩》是西晉文學家王贊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每節(jié)四句,敘述離家長久;次節(jié)寫來

到家鄉(xiāng),戍地遙遠,指出朝廷漠視人情,而將由此產(chǎn)生的政治后果置于言外,或?qū)懢耙砸娗椋?/p>

或正或反,其歸宿點無不落到思鄉(xiāng)之情的表達上。此詩情感真摯,是表現(xiàn)久戍思歸主題的代

表作。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鴻雁、鯉魚傳書信是古代傳說,而《春江花月夜》卻反用此傳說,具體的語句是“鴻

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2)平常事物一旦被賦予獨特的意蘊,就會獲得非凡的生命力,達到“言近旨遠”的藝

術效果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3)李賀《李憑箜篌引》中的“老魚跳波瘦蛟舞”和蘇軾《赤壁賦》中“舞幽壑

之潛蛟”,都是借助蛟龍起舞極寫音樂感人至深,異曲同工。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默寫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

的含義,準確地選出相關名句。

【解答】故答案為:

(1)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重點字:度)

(2)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重點字:指)

(3)老魚跳波瘦蛟舞舞幽壑之潛蛟(重點字:壑)

四、語言文字運用(22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2分)

6.(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2022年2月4日,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開幕式用科技手段將中

國人的浪漫展現(xiàn)得①_____。11OOOn?地面顯示屏、1200a?冰瀑布、600m2冰立方、lOOOn?

鳥巢兩側看臺屏,這是利亞德用“數(shù)字科技+美學創(chuàng)新”為北京冬奧開幕式打造的視覺標簽。

尤其是以水墨動畫方式呈現(xiàn)的冰立方,讓網(wǎng)友驚呼“②_____

除了開幕式上肉眼可見的“科技感”,冬奧會背后也是臥虎藏龍,無線電、信息通信和

網(wǎng)絡安全等低調(diào)且強大的科技保障力量,都在為這場視覺盛宴③。

材料二:時值春節(jié)假期,中國楹聯(lián)學會組織廣大楹聯(lián)專家為冬奧會、冬殘奧會場館創(chuàng)作

了一批春聯(lián),希望用對聯(lián)這種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文學形式,富有文采。對聯(lián)愛好者小劉也為中

國冬奧會場館撰寫了一副春聯(lián),在上下聯(lián)分別嵌入了去年、今年的生肖名稱:“冰天逐夢承

牛氣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請從下面四副對聯(lián)中,選出最適合懸掛在冬奧村運動員樓的一副D

A.玉骨三分酬白雪;冰心一片付青春。

B.萬國心連晴宇闊;五環(huán)旗映綠蔭濃。

C.大筑鳥巢迎鳳舞;高擎圣火看龍飛。

D.犁開雪海三分浪;滑出冰山一道虹。

(3)請為小劉的春聯(lián)補寫合適的下聯(lián),并簡述你的補寫理由。

下聯(lián):雪地爭雄壯虎威。

補寫理由:“雪地”對應“冰天”,預示這是冬季的冬奧會;“爭雄”對“逐夢”指運

動員在賽場上爭取好成績;“壯虎威”對應“承牛氣”,分別是今年和去年的生肖。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成語的運用能力。答題時要讀懂語段的內(nèi)容,結合語境正

確填寫。

(2)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對聯(lián)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各個選項的對聯(lián)的含義,

根據(jù)題干的要求進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補寫對聯(lián)及簡述理由的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對聯(lián)知識,根據(jù)語境

合理擬寫,并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

【解答】(1)第一空,根據(jù)語境,可以填入“淋漓盡致”,形容文章,充分。

第二空,根據(jù)語境、大氣0“美輪美奐”:形容新屋高大美觀、布置等美好漂亮。

第三空,根據(jù)語境,可以用“保駕護航”,喻為某事或某人擔任保衛(wèi)工作,能正常地進行

或發(fā)展。

(2)A.寫梅花的對聯(lián),“白雪”“冰心”對應冬奧會的主題。

B.對聯(lián)主要寫奧運會,而不是冬奧會。

C.“大筑鳥巢”“高擎圣火”寫運動場館和圣火傳遞,沒有體現(xiàn)運動員樓。

D.“雪海”“冰山”具有冬奧元素,“犁開”“滑出”具有運動元素和美感。

故選D。

(3)對聯(lián)要求上下聯(lián)相對應的詞或詞組,其詞性必須一致、動詞對動詞、介詞對介詞等

等,比如疊音詞。本題在擬寫下聯(lián)時要結合文段中提到的“在上下聯(lián)分別嵌入了去年,

同時根據(jù)詞性及內(nèi)容的對應關系來進行寫作,這里有“生肖?!?,最終可得下聯(lián):雪地爭

雄壯虎威。

根據(jù)對聯(lián)的對應原則,“冰天”為偏正式名詞,我們應知道常用語有“冰天雪地”之說;

“逐夢”是動賓結構的詞語,表明各國運動員為了夢想而奮斗,要把運動員為爭取好成

績而奮斗的拼搏精神表現(xiàn)出來:

“壯虎威”對應“承牛氣”,分別是今年和去年的生肖、今年的生肖名”的內(nèi)容。

答案:

(1)①淋漓盡致

②美輪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