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23屆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第一次模擬演練 歷史試題試卷附答案_第1頁
唐山市2023屆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第一次模擬演練 歷史試題試卷附答案_第2頁
唐山市2023屆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第一次模擬演練 歷史試題試卷附答案_第3頁
唐山市2023屆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第一次模擬演練 歷史試題試卷附答案_第4頁
唐山市2023屆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第一次模擬演練 歷史試題試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山市2023屆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第一次模擬演練

歷史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

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用

0.5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

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邪6月,三星堆遺址考古發(fā)掘階段性成果發(fā)布:3號坑、8號坑發(fā)現的銅

尊、銅囊等是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銅器;3號坑、4號坑發(fā)現的玉琮來自甘青地

區(qū)的齊家文化;3號坑、7號坑、8號坑發(fā)現的有領玉壁、玉璋等在華北、華南

地區(qū)都有發(fā)現。這能夠佐證,中華文明具有

A.同源性特征B.多元性特征

C.連續(xù)性特征D.互補性特征

2.曹魏政權制定的《新律》將《周禮》規(guī)定的“八辟”原則修訂為“八議”制

度;西晉編訂的《泰始律》規(guī)定了“峻禮教之防,準五服(古代以親疏為差等的

五種喪服)以制罪”的刑法適用原則。這些變化體現

A.立法的人性化B.執(zhí)法的規(guī)范化

C.鄉(xiāng)約的世俗化D.律令的儒家化

3.我國古代習慣把從西域傳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稱。據《資治通鑒》記載,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至咸陽集賢宮,饑餓困頓之際,楊國忠買胡餅獻上。此外,

在唐代街市上銷售胡餅的店鋪隨處可見。這反映出

A.文化交流影響社會生活B.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

C.先進文明強大的吸引力D.胡漢差異的逐漸消失

高三歷史試卷第1頁供8頁)

4.宋代農村市場中“布縷菽粟,雞豚狗彘百物皆售”。每逢春冬農閑季節(jié),農民則“為工、

為匠、為刀鑲、為負販”,將自身和技藝作為商品投入市場。這表明,農村市場在一定程度

A.促進了鄉(xiāng)村社會的交流B.有利于經濟重心的南移

C,加制了自然經濟的解體D,說明了長途販運的興起

5、明清時期,“中學西漸”逐漸達到高潮。羅馬出版了《中華大帝國史》;利瑪竇把中國的

儒學經典“四書”譯成拉丁文;卜彌格的醫(yī)學生物學著述《中醫(yī)津要》和《中國藥物標本》

則是關于中國醫(yī)藥學方面的論著,據此推知,“中學西漸”

A.有利于沖破禮教的束縛B.促使西方文化逐漸傳入中國

C.啟造了歐洲的思想解放D,是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開埃

6.1853年,清政府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緩解財政危機,被迫允許地方政府鑄造大錢(大

面額銅錢),由此帶來了地方財權分立和通貨發(fā)行地方化的趨勢。這說明此時

A.地方割據興起B(yǎng).通貨膨脹加劇

C.民族危機嚴重D.傳統(tǒng)秩序失衡

7.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先進的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學習西方先進的

技術和治國理政的經驗,政黨政治也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引進中國的。據此可知,中國政黨的

產生是

A.民主政治的產物B.選舉擴大的結果

C.救亡圖存的選擇D.政治傳統(tǒng)的影響

8.190眸,《廣益叢報》報道,四川提倡放足數年,但“不肯釋放者,總居其多數也”。1910

年,四川巡警道發(fā)布告示,若不放足,“即是犯了王法”,可即便如此,仍鮮有響應。這反映

T

A.傳統(tǒng)觀念對人性的束縛B.政治腐朽對女性的摧殘

C.滿清習俗對社會的影響D,西學東漸對民俗的沖擊

9、日本政府投資設立的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在1936年對遵化縣進行了全面調查,將遵化縣的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資源狀況、家庭人口、氣象水文等一并寫入調查報告。此舉意在

A,鞏固遵化的殖民統(tǒng)治B.加快日軍的經濟掠奪

C.配合日軍的侵華戰(zhàn)略D.呼應華北的自治運動

高三歷史試卷第2頁供8頁)

10.20世紀60年代,黨中央作出“調整一線,建設三線”的戰(zhàn)略決策,遵循“分

散、隱蔽、靠山”的指導原則。很多三線企業(yè)坐落在交通不便、遠離原材料以及

相關上下游企業(yè)的地方。據此推知,三線建設的主要目的是

A.平衡地區(qū)經濟發(fā)展B.調整國家工業(yè)布局

C,完善經濟發(fā)展鏈條D.應對國際緊張局勢

11.1978年,小崗村率先將村內土地分開承包,由此開創(chuàng)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

制。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肯定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合法性,并

宣布長期不變。這體現了

A.改革開放激發(fā)經濟活力B.生存壓力推動農民變革

C.制度變化促進社會進步D.底層創(chuàng)新影響上層建制

12.表1是《漢謨拉比法典》關于“打人臉頰”行為的三種處理規(guī)定。

表I

法條規(guī)定

第202條“倘自由民打地位較高者之頰,則應于集會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

第203條“倘自由民之子打與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則應賠銀一名那

第205條“倘自由民之奴隸打自由民之子之頰,則應割其一耳”

這表明,《漢謨拉比法典》

A.能為受害人伸張正義B.祛除了習慣法的印記

C,具有鮮明的階級特征D.保護了奴隸主的財產

13.思格斯指出:“對德國來說,拿破侖并不像他的敵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專橫

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

摧毀人?!倍鞲袼沟倪@一評價著眼于

A.杰出人物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B.社會中人物評價的階級性原則

C.當時歐洲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D.大革命摧毀了歐洲的封建秩序

高三歷史試卷第3頁供8頁)

14.表2是工業(yè)革命發(fā)明簡表。

表2

工業(yè)革命主要發(fā)明

第一次1765年,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fā)明手揭搖紗機

1779年,英國人克隆普頓發(fā)明騾機

1782年,英國人瓦特發(fā)明聯動式蒸汽機

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fā)明汽船

第二次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發(fā)明發(fā)電機

1875年,法國人建成第一座發(fā)電廠

1876年,美國人貝爾發(fā)明電話機

1884年,英國人帕森斯發(fā)明多級式汽輪機

據表可知

A.技術革新依賴于理論突破B.生產動力出現革命性變化

C.生產組織從大工廠到壟斷D.各國的發(fā)明成果相對均衡

15.1918年大流感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當時,大流感”被冠以

許多名稱:“法國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戰(zhàn)爭癌疫”“佛蘭德斯感冒”“德

國瘟疫”“布爾什維克病”等。這一現象說明

A.意識形態(tài)對峙影響疫情防控B.敵對情緒造成疫情的污名化宣傳

C.戰(zhàn)爭局面導致傳染病的流行D.國際社會對病毒缺乏科學的認知

16.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國會提交的的國情咨文中公開承認,第二次

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發(fā)號施令的時期已經結束,美國的處境就像古希臘和古羅馬帝國

的衰落時期,遇到了“做夢也沒有想到的那種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主要是指

A.資本主義陣營開始瓦解B.東歐劇變導致格局失衡

C.歐盟崛起威脅美國霸權D.世界多極化輪廓的初顯

高三歷史試卷第4頁供8頁)

二、非選擇題:共52分。第17、18、19、20題均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

必須作答。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成吉思汗時已在境內開設解站,窩闊臺時正式建立驛站制度。忽必烈定都大

都后,站制度更大規(guī)模地發(fā)展起來,以大都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達的驛道。據

《經世大典》記載,元順帝時全國有驛站1500多處。驛路東通奴兒干之地,北

通吉利吉思部落,西南通西藏。驛站有陸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陸站又有馬站、

牛站、車站、轎站、步站之分。遼東黑龍江下游則置狗站,用狗拉雪撬行于冰雪

之上。1289年設立杭州到泉州的海站。???元政府特設站戶,有一定的免稅特權,

用以維持驛站運行。驛站上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飲食供應,一部分由政府補貼,

大部分由站戶負擔。專用以傳遞緊急文書的郵驛叫急遞鋪,用以傳遞軍政機要文

件。

T商編自朱紹侯、齊濤、王育濟等《中國古代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元代驛傳制度的特點,并分析其所要解決

的深層次問題。(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補充一條元朝為解決上述深層次問題所采取的

其他舉措,并說明理由。(6分)

高三歷史試卷第5頁供8頁)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費正清認為中國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國對西方作出反應的歷史。古代中國

相對穩(wěn)定的傳統(tǒng)秩序一直延續(xù)到19世紀,此時它遇到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而且更

為強大的文明一西方文明,西方的沖擊改變了中國的社會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現

代化并導致永久性變化的力量;面對這一沖擊,中國作出的回應是逐漸引進“永

久性變化”的要素的同時,背棄傳統(tǒng)的“周期性變化”模式,走上現代化道路。

“中國中心觀”是柯文對20世紀70年代之后美國學界關于中國近代史研究

出現的一種新趨勢的概括。這一派學者批評“沖擊一回應”范式,認為其不足以

揭示近代中國真實歷史,夸大了西方在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堵塞了從

中國內部來探討中國近代社會變化的途徑他們強調中國社會內部存在強大的

變革力量,提借從中國內部發(fā)現歷史,超越傳統(tǒng)與現代。

T商編自崔志海《中國近代史研究范式與方法再檢討》

根據材料并結合中國近代史的相關知識,白擬論題,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

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邏輯嚴密。)

高三歷史試卷第6頁供8頁)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1世紀教皇的權力開始由盛轉哀,教皇解釋《圣經》的話語權和釋義權的

威信逐漸降低……基督教會迫切需要傳播教義和布道占領民眾心智,恢復信徒的

信任。12世紀,大學中的學問研究開始盛行,14、15世紀的德國出現了類似海

德堡大學這樣的著名學府。這一時期,急需一項全斷的、能夠實現信息內容大批

量復制的技術,以實現大規(guī)模傳播、滿足社會生產發(fā)展的需要。

T商編自黃雅麗《古登堡機器印刷術引發(fā)的系列變革研究》

材料二

路德曾描述印刷機是“上帝最大、最極致的仁慈,通過它,福音事業(yè)被推向

前行”。薩爾頓指出印刷術:“既促成了新思想的誕生與傳播,又給舊思想的生命

翻開了新的一頁?!碑斢∷⑽幕絹恚瑫哌M人們的生活,一個思想強烈躁動

的時期隨之而來,進而推動了新技術的采用,對后來的以機器取代人力影響深遠。

T商編自褚雅越《印刷革命對于社會傳播的影響及意義探析》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古登堡印刷術出現的歷史背景。(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歐洲“印刷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6分)

高三歷史試卷第7頁供8頁)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851年,英國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化國

家。……在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新興工業(yè)城市的發(fā)展遠遠超過老城鎮(zhèn),但城市街道曲

折獲窄,城市建筑混亂無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設施。1863年,倫敦開通了

世界上第一條地鐵,便捷快速的立體交通網絡和現代化的金融服務、優(yōu)良的港口

區(qū)位優(yōu)勢,使得倫敦這個16世紀末的歐洲貿易中心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大的

經濟中心城市。倫敦“250萬人的肺和25萬個火爐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

上,消耗著大量的氧氣”。倫敦霧如“豌豆湯”般籠罩在倫敦上空,成為論敦''景

觀”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摘編自陸偉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國現代城市化》

材料二表3中國城市化率基本情況表

年份總人口歷人)城市人力人)城市化率(盼

194954167576510.64

1960662071307519.75

19636917211648.5616.84

19789625917249.6117.92

199211717132374.3527.63

200012674345906.3136.22

201113473569078.6351.27

一前編自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城市化率歷年統(tǒng)計數據等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英國城市化進程的主要表現。(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城市化率的變化趨勢,

說明1978年后城市化率增長的原因。(7分)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現代城市化道路的認識。(3分)

高三歷史試卷第8頁供8頁)

歷史答案

l.B2,D3.A4.A5.C6.D7.C8.A9.C10.Dll.D12.C13.A14.B15,B

16.D

17.(12分)

(1)特點:政府主導修筑;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