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長江和黃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開發(fā)與治理措施b_第1頁
理解長江和黃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開發(fā)與治理措施b_第2頁
理解長江和黃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開發(fā)與治理措施b_第3頁
理解長江和黃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開發(fā)與治理措施b_第4頁
理解長江和黃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開發(fā)與治理措施b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理解長江和黃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開發(fā)與治理措施(b1、了解長江、黃河的發(fā)源地,流經省區(qū),上中下游的分界點,上中下游的特征;2、了解長江、黃河的開發(fā)、利用及存在的問題,知道治理長江、黃河的措施。復習目標找一找:請你在相關地圖上找到黃河、長江的發(fā)源地、分水嶺、注入的海洋、流經的主要地形區(qū)、流經的省區(qū)、上中下游的分界點、主要支流、主要景觀等在地圖上的位置。請說出黃河的源頭,長度,流入的海洋、地位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5400多千米渤海第二長河,古代文明發(fā)祥地之一黃河黃河————“幾”字形渤海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黃河請說出黃河流經的省份、主要支流、分段點,各段特征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河口龍羊峽青銅峽洮河孟津湟水汾河渭河黃河的分段及各段特征渭河汾河上游:中游:下游:水力資源豐富含沙量大“地上河”流域面積小ABCDE12345壺口瀑布黃河入??诘厣蠎液育堁驆{大壩寧夏平原地上河的形成過程示意圖土質疏松暴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地勢低平流速減慢泥沙淤積河床黃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圖中游下游地上河請說出黃河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何治理自然因素人為因素黃土高原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毀林毀草,破壞植被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水土流失泥沙淤積地上河洪水河段問題解決措施上游中游下游干旱、草原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嚴重地上河、斷流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保持水土疏浚河道、加固大堤,合理調配用水黃河問題的原因及措施最主要災害:原因:治沙措施:1、氣候干旱,黃土深厚2、植被破壞嚴重泥沙1、植樹造林2、水利樞紐工程根源:黃土高原黃河流經的地形區(qū)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請說出:源頭、流入海洋、長度、流經省份與上、中、下游分段點和各段特點、主要支流、主要作用、作用、治理。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峰東海6300多千米長江安徽江蘇江西湖南湖北

重慶云南四川西藏自治區(qū)青海上海長江流經的省級行政區(qū)中國行政圖長江主要支流示意圖岷江宜賓烏江嘉陵江重慶洞庭湖武漢宜昌漢江湖口鄱陽湖贛江上海湘江上游:中游:下游:落差大,峽谷多、水力資源豐富河道曲折,河湖眾多,水流緩慢河道開闊,水流緩慢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干流流經地形區(qū)示意圖東海ABCDEF1234565虎跳峽長江入??诟骼|雪峰武漢港都江堰三峽工程宜昌湖口原因分析1、降水豐沛;2、圍湖造田;3、中上游亂砍濫伐;4、不合理占用水道……治理措施(自然)疏浚河道退耕還湖首要任務是防洪:加固江防大堤興建水庫禁止亂砍濫伐、植樹造林長江問題的原因及措施最主要災害:洪水主要范圍:長江中下游原因分析:1、降水集中;2、圍湖造田;3、中上游亂砍濫伐治水措施:1、植樹造林;2、修建水庫;3、退耕還湖;4、禁止亂砍濫伐長江黃河主要作用:長江給予我們航運、發(fā)電、灌溉等諸多便利。長江干流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可以四季通航。長江水道將長江延岸地帶地區(qū)與沿海地區(qū)連為一體,以它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良好的工業(yè)基礎,吸引著國際資金和技術引進。黃金水道黃河流域一般降水不足。農業(yè)生產離不開灌溉,早在兩千多年前,這里的人民就書寫了引黃灌溉的歷史。千百年來,黃河水哺育、滋養(yǎng)了兩岸億萬人民。新國成立后,這里又修建許多水利工程和水電站,加強了對黃河水資源的利用。優(yōu)點江闊水深、終年不凍、水力和水利資源豐富、沿途風景優(yōu)美……缺點容易造成洪澇災害……評價長江黃河長江分水嶺秦嶺發(fā)源地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雅拉達澤峰青海省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峰長度5400多千米(中國第二長河)6300千米(中國第一大河)注入海洋渤海東海流經地形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山脈、長江中下游平原流經省區(qū)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共9個省級行政區(qū)劃青海省、西藏自治區(qū)、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qū)劃黃河、長江概況比較表知識梳理上、中、下游的劃分點及特點上、中游分界點:河口(內蒙古)中、下游分界點:孟津(河南省)上游特點:水能資源豐富;中游特點:水土流失嚴重,河水含沙量大;下游特點:“地上河”。上、中游分界點:宜昌(湖北省)中、下游分界點:湖口(江西省)上游特點:多支流,多高山峽谷,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中游特點:多湖泊,河道彎曲;下游特點:江闊水深,航運便利主要支流上游:湟水、洮河;中游:渭河、汾河上游:雅礱江、岷江、烏江、嘉陵江;中游:漢江、湘江、贛江主要景觀龍羊峽大壩、“懸河”、壺口瀑布、“塞上江南”——寧夏平原水利工程——都江堰、三峽工程;著名峽谷——虎跳峽、三峽主要作用灌溉、發(fā)電灌溉、發(fā)電、航運(黃金水道)主要問題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條河流;黃河下游斷流、干旱、“地上懸河”長江流域降水豐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澇災害主要原因黃土高原土質疏松,遇雨易被侵蝕;人類過度利用歷史上長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使得這里森林、草原逐漸消失,造成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季風氣候帶來的弊端。人們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圍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蓄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帶發(fā)生嚴重水災的可能性如何治理治黃的關鍵在治沙。中上游地區(qū)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耕還牧,加強水土保持;興建水庫;下游加固堤壩,疏浚河道加固江防大堤、興建水庫、疏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樹木、分洪蓄洪、開挖入海新河等措施重點一黃河水土流失的成因與治理

【解讀】黃河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有著特別重要的歷史意義,黃河的水土流失是民族之飭。黃河的水土流失對中上游地區(qū)來說,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進而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對于下游來說則造成了“地上河”現(xiàn)象,萬一下游黃河堤壩決口,將會造成極其嚴重的災難。如1933年下游決口54處,受災面積1.1萬多平方千米,受災人口達360多萬人,所以一定要把黃河治理好。而治理黃河首先要弄清黃河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其次要采取以保持水土為核心的綜合措施。重點解讀【例1】(2012·杭州)下圖是我國某地區(qū)略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下列對人類活動的描述,與甲區(qū)域相符的是()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B.搖櫓撐船訪親友,吊腳樓里敘家常C.藍藍天上白云飄,地上羊群馬兒跑D.冬暖夏涼住窯洞,層層梯田勤勞動D(2)圖示區(qū)域的西部和北部,氣候干旱,屬于我國傳統(tǒng)牧區(qū)。而素有“塞上江南”美譽的寧夏平原,溝渠縱橫、林網交織,是我國西北地區(qū)重要的農耕區(qū)。試分析寧夏平原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有利條件。

答案黃河水灌溉;黃河泥沙沉積,土壤肥沃;光照強或(地勢相對較低)熱量條件好。(3)請舉出甲區(qū)域和乙區(qū)域最突出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各一例子。答案

甲:水土流失嚴重或森林減少、生物多樣性被破壞;乙:土地荒漠化或過度放牧、草場退化。(4)分析甲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辦法。答案原因:森林破壞、毀林開荒、黃土疏松、夏季多暴雨。方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增加森林覆蓋率(如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禁止毀林開荒、加快防護林建設、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生態(tài)移民等)。點撥

由于黃土比較疏松,因而易于開挖窯洞。其它三種現(xiàn)象分別出現(xiàn)在新疆、南方和內蒙。所以第(1)小題選D。第(2)小題是分析寧夏平原成為“塞上江南”的原因,與黃河有關的:一是黃河泥沙的沉積,使寧夏平原土地肥沃,二是有黃河水的灌溉。第(3)小題中甲處是渭水流域,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乙處是騰格里沙漠,其存在的問題是歷史上由于過度開墾,導致土地荒漠化。第(4)小題渭水流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是森林破壞、毀林開荒,自然原因是黃土疏松、夏季多暴雨。解決辦法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增加森林覆蓋率。1.俗話說“跳進黃河洗不清”,說明黃河含沙量十分嚴重。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A.華北平原B.青藏高原C.內蒙古高原D.黃土高原D重點訓練2.某中學開展“關愛母親河”綜合實踐活動?;顒有〗M通過實地考察、數(shù)據分析、活動總結等,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數(shù)據分析(1)活動小組將搜集到的數(shù)據繪制成圖形(上圖)進行分析,由此可以直觀的看出:黃河徑流量和泥沙量有兩同時增加的河段,其中增加最快的是_____游的黃土高原地區(qū),因為這里土質_____(疏松或堅實),夏季___________集中,植被稀少,造成泥沙和雨水一起匯入黃河。中疏松暴雨(雨水)實地考察(2)暑假里,活動小組成員組團到黃土高原地區(qū)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去延安的途中和到了延安之后,同學們都發(fā)現(xiàn)地表植被生長茂密,與他們想象的有很大反差。你知道當?shù)厝藗儾扇×四男┲卫泶胧﹩幔?至少兩條)

答案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合理安排農業(yè)生產;移民建鎮(zhèn)(打壩淤地;修梯田)等等。(答出兩點即可)重點二長江洪澇災害的成因與治理【解讀】長江是一條雨洪河流,可能發(fā)生洪災的地區(qū)分布很廣,尤以中下游平原洪澇災害最為嚴重、頻繁。20世紀發(fā)生了1931、1954、1998年三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局部洪災幾乎年年發(fā)生,每次大洪水都給流域內人民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失,洪水威脅是制約長江流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因素。長江流域的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0%以上,而長江流域受洪水威脅的地區(qū)是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精華地區(qū),據統(tǒng)計,長江流域防洪區(qū)面積只占全流域面積的8.5%,而人口占全流域人口的34.4%,工農業(yè)總產值占全流域的58.4%。由此可見,治理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是多么的重要。而要治理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首先要弄清長江流域洪澇災害嚴重的原因,其次是要采取保持水土、興修水利等措施。重點解讀【例2】閱讀下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長江自漢至清2000年間共約發(fā)生洪水災害200多次,平均10年一次,而且近代有日益加劇的趨勢。長江中下游僅1931~1949年的18年間,荊江地區(qū)被淹5次,漢江中下游被淹11次。

材料二:洞庭湖歷史圍墾示意圖(1)材料一說明了長江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洪災(2)材料二又反映了長江流域存在什么問題?圍湖造田(3)說出材料二問題與材料一問題的內在聯(lián)系。圍湖造田,縮小了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湖泊面積,從而減小了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湖泊的蓄洪能力,加劇了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洪災發(fā)生的機率,也加重了洪災的程度。(4)針對材料二問題,請你為材料一問題的解決提出合理建議。退耕還湖點撥

本題材料一反映了長江洪災的情況,材料二反映了圍湖造田的情況。圍湖造田縮小了湖泊面積,從而減小了湖泊的蓄洪能力,而湖泊的縮小是長江洪災發(fā)生或加劇的重要原因,因而要解決長江的洪澇災害問題,就中游而言,重要的一項舉措就是退耕還湖。長江支流【提示】長江有眾多支流,以文字的形式出現(xiàn)時,同學還比較好掌握,但一旦要圖上落實時,容易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學生要避免張冠李戴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平時學習時就要把讀書與讀圖結合起來,把每一條支流都在圖上落實好;二是要注意每條支流在圖上的位置分布(包括東西南北的位置,分布于哪一個省,分布于上中下游的哪一段);三是要注意其形狀特點。疑難解析【例3】讀下圖長江水系簡圖,回答問題。圖中長江四條支流中位于長江中游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D點撥

題目的要求是支流位于長江中游,這就首先要弄清長江的中游在哪里。因為長江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是宜昌,中游與下游的分界在湖口,所以中游位于宜昌與湖口之間。這樣在圖上找到宜昌與湖口以后,就可以確定位于長江中游的支流是:①漢江;④贛江。所以選D。分清湖口與河口、宜昌與宜賓【提示】湖口是長江中游與下游的分界點,位于江西省鄱陽湖入長江的地方;而河口則是黃河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它位于內蒙古的河口鎮(zhèn),黃河在這里轉向南。所以要分清湖口是長江中游與下游的分界點,而河口則是黃河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宜昌在湖北省,它是長江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宜賓在四川,它是長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河段與長江干流另一河段川江的分界點。疑難解析【例4】黃河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是()A.??贐.孟津C.湖口D.河口點撥

??谑呛D鲜〉男姓行模c之無關;孟津是黃河中游與下游的分界點,湖口則是長江中游與下游的分界點,河口是黃河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所以選D。D1.右圖河流A的名稱及注入的海洋分別是()A.黃河渤海B.長江渤海C.黃河黃海D.長江黃海A中考演練2.圖中兩條大河都流經的省級行政區(qū)是()A.青、藏B.青、蜀C.青、甘D.青、渝B3.某中學開展“關愛母親河”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小組通過數(shù)據分析、實地考察、實驗探究等活動,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黃河各段監(jiān)測水土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