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ZT 021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_第1頁
(高清版)DZT 021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_第2頁
(高清版)DZT 021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_第3頁
(高清版)DZT 021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_第4頁
(高清版)DZT 021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代替DZ/T0211—2002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Specificationsforbarite,witherite,fluoriteandborI前言 Ⅲ1范圍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勘查目的任務 13.1普查階段目的任務 13.2詳查階段目的任務 13.3勘探階段目的任務 24勘查工作程度 24.1勘查控制基本要求 24.2普查階段 34.3詳查階段 34.4勘探階段 54.5供礦山建設設計開采的小型和復雜礦床的勘探程度要求 75勘查工作及質量要求 75.1地形測繪和工程測量 75.2地質填圖 7 75.4探礦工程 75.5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工作 85.6化學樣品的采集、制備及分析 85.7巖礦鑒定標本的采集與鑒定 95.8水樣的采集與保存 95.9礦石加工試驗樣品的采集與試驗 95.10巖(礦)石物理技術性能測試樣品的采集與試驗 5.11原始地質編錄、資料綜合整理和報告編寫 5.12綠色勘查要求 6可行性評價 6.1基本要求 6.2概略研究 6.3預可行性研究 6.4可行性研究 7資源儲量類型 8資源儲量估算 8.1工業(yè)指標的確定 Ⅱ8.2資源量估算基本要求 8.3儲量估算基本要求 8.4資源儲量估算結果 附錄A(資料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勘查類型劃分依據 附錄B(資料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參考基本勘查工程間距 附錄C(資料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床類型 附錄E(資料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鎂石礦產品質量標準 22附錄F(資料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床共伴生礦產 25附錄G(規(guī)范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床規(guī)模劃分 26附錄H(資料性附錄)螢石塊礦手選試驗要求 27附錄I(資料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床一般工業(yè)指標 附錄J(資料性附錄)礦體圈定、資源量類型確定與塊段劃分原則 參考文獻 Ⅲ本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代替DZ/T0211—2002《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地質勘查規(guī)范》。本標準與DZ/T0211—2002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修訂了章節(jié)安排,將勘查研究程度與勘查控制程度合并為勘查工作程度;——修訂了標準適用范圍(見1);——刪除了預查階段相關內容;——增加了綜合評價內容(見4.3.6和4.4.6);——補充了詳查、勘探階段開采技術條件研究內容(見4.3.5和4.4.5);——修訂了劃分勘查類型的地質因素,補充完善了各地質因素內容(見4.1.1);——增加了勘查深度要求及各勘查階段的資源量比例要求(見4.1.3、4.3.2.4和4.4.2.7);——增加了巖礦鑒定標本、水樣采集方法及技術要求(見5.7和5.8); 曾加了“綠色勘查要求”(見5.12);——補充完善了資源量估算要求(見8.2);——修訂了螢石、硼礦勘查類型基本勘查工程間距參考表,并補充了典型礦床(見附錄B);——修訂了螢石礦的一般工業(yè)指標(見附錄I);——刪除了原附錄A和附錄J,增加了“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床共伴生礦產”(見附錄F)和“礦體圈定、資源量類型確定與塊段劃分原則”(見附錄J)。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guī)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3)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湖南省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中化地質礦山總局湖南地質勘查院、中化地質礦山總局浙江地質勘查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周旭林、趙建光、李劍、秦雅靜、吳盛、高利民、張慧、趙亞輝本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1本標準規(guī)定了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地質勘查工作的目的任務、勘查工作程度、勘查工作及質量要求、可行性評價、資源儲量類型和資源儲量估算等要求。本標準適用于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各勘查階段的地質勘查工作、資源儲量估算及其成果評價。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2719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guī)范GB/T17766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18341地質礦產勘查測量規(guī)范GB/T25283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規(guī)范DZ/T0033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規(guī)范DZ/T0078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規(guī)程DZ/T0079固體礦產勘查地質資料綜合整理綜合研究技術要求DZ/T0130(所有部分)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DZ0141地質勘查坑探規(guī)程物化探工程測量規(guī)范地質巖心鉆探規(guī)程固體礦產勘查概略研究規(guī)范礦床工業(yè)指標論證技術要求礦產勘查礦石加工選冶技術性能試驗研究程度要求3勘查目的任務3.1普查階段目的任務在區(qū)域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調查或區(qū)域礦產成礦預測的基礎上,對已發(fā)現(xiàn)的礦化潛力較大地區(qū)及礦化線索,采用地質填圖、露頭檢查等有效技術方法檢查、驗證、追索礦化線索,發(fā)現(xiàn)礦(化)體,并通過稀疏取樣工程控制和測試、試驗研究,初步查明礦體(床)地質特征以及礦石加工技術性能,初步了解開采技術條件。開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斷資源量,做出是否有必要轉入詳查的評價,并提出可供詳查的范圍。3.2詳查階段目的任務對經普查圈出的詳查區(qū),通過大比例尺地質填圖、鉆探等有效勘查方法手段和綜合地質研究,系統(tǒng)取樣工程控制和測試、試驗研究,基本查明礦體地質特征、礦石加工技術性能和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為礦區(qū)2劃分、勘探區(qū)確定等提供地質依據。開展概略研究,估算控制資源量和推斷資源量,做出是否有必要轉入勘探的評價,并提出可供勘探的范圍;也可開展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算可信儲量。3.3勘探階段目的任務對經詳查圈定的勘探區(qū),通過鉆探或坑探等有效勘查手段,加密取樣工程控制和測試、深入試驗研究,詳細查明礦床地質特征、礦石加工技術性能和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為礦山設計確定生產規(guī)模、產品方案、開采方式、開拓方案、礦石加工工藝、礦山總體布置提供依據。開展概略研究,估算探明、控制及推斷資源量,也可開展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算可信儲量或證實儲量。4勘查工作程度4.1勘查控制基本要求4.1.1勘查類型4.1.1.1勘查類型主要根據礦體的延展規(guī)模、礦體形態(tài)復雜程度、構造及巖脈對礦體的影響程度、礦體厚度變化程度和主要有用組分的均勻程度5個地質因素確定,各地質因素劃分依據參見附錄A??辈轭愋蛣澐譃?種類型:I類型(簡單型)、Ⅱ類型(中等型)、Ⅲ類型(復雜型),允許有過渡類型存在。各類型確定條件如下:a)I類型(簡單型):礦體延展規(guī)模為大型,礦體形態(tài)復雜程度簡單,構造及巖脈對礦體的影響程度簡單,礦體厚度變化程度穩(wěn)定,主要有用組分分布均勻或較均勻。b)Ⅱ類型(中等型):礦體延展規(guī)模為中型到大型,礦體形態(tài)復雜程度中等,構造及巖脈對礦體的影響程度簡單或中等,礦體厚度變化程度較穩(wěn)定,主要有用組分分布較均勻。c)Ⅲ類型(復雜型):礦體延展規(guī)模為小型到大型,礦體形態(tài)復雜程度中等到復雜,構造及巖脈對礦體的影響程度復雜或中等,礦體厚度變化程度不穩(wěn)定,主要有用組分分布不均勻。4.1.1.2礦體不同地段的主要特征差異顯著時,可分地段確定勘查類型。4.1.1.3普查階段通過地表工作之后,有類比條件的,可與同類礦床類比,初步確定勘查類型;詳查階段確定勘查類型;勘探階段對詳查階段確定的類型進行驗證,必要時進行調整。4.1.2合理確定勘查工程間距4.1.2.1礦床勘查時應根據勘查類型合理確定勘查工程間距,根據我國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地質勘查和礦山生產的實踐經驗,提出各勘查類型圈定控制資源量的基本勘查工程間距(參見附錄B),供類比參考使用。勘查工程間距應盡可能為后續(xù)勘查工作銜接利用。4.1.2.2圈定探明、推斷資源量的勘查工程間距,一般在基本勘查工程間距的基礎上加密或放稀1倍,但不限于1倍,以滿足相應勘查工作程度要求為準則。4.1.3合理確定勘查深度出露地表的礦床,礦體埋深小于300m時,原則上一次性勘查完畢。對礦體傾斜延伸較大的大型礦床,詳查、勘探階段的勘查深度一般控制垂深500m以淺。確定的勘查深度以下需布置極少量工程了解礦床遠景。4.1.4綜合勘查、綜合評價4.1.4.1各勘查階段均應對礦床進行綜合勘查、綜合評價。具體按GB/T25283執(zhí)行。34.1.4.2資源量規(guī)模達到中型及以上的共生礦產,應與主礦產統(tǒng)籌考慮,并按該共生礦產的勘查規(guī)范進行相應的勘查控制和評價。資源量規(guī)模為小型的共生礦產,利用主礦產的控制工程對其進行控制,按該共生礦產的勘查規(guī)范進行評價。同體共生礦產,當有用組分含量達到該礦產的邊界品位指標,但未達到最低工業(yè)品位指標時,按伴生礦產處理。4.1.4.3伴生礦產一般利用控制主礦產的工程進行控制,對達到綜合評價參考指標且在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能夠回收利用的伴生礦產,應研究提出綜合回收利用方案。對雖未達到綜合評價參考指標或未列入綜合評價參考指標,但可在礦石選冶過程中單獨出產品,或可在某一產品中富集達到計價標準的伴生礦產,應研究提出綜合回收利用途徑,并進行相應的評價。4.2普查階段4.2.1全面搜集礦區(qū)的區(qū)域地質、物探、化探、礦化點、礦點及周邊礦山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區(qū)域成礦條件與成礦規(guī)律、礦床分布特征。4.2.2在地表一定間距控制的基礎上,選擇成礦條件較好地段進行深部稀疏控制,一般不少于3條剖面線,剖面線間距及工程間距可參照初步確定的勘查類型基本勘查工程間距放稀1~2倍來布設。4.2.3初步查明普查區(qū)內地層、主要構造、巖漿巖的產出和分布特征,研究其與成礦的關系。4.2.4初步查明與成礦有關的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并研究其對礦床形成與改造的影響。4.2.5初步查明礦體的數(shù)量、形態(tài)、規(guī)模、產狀及分布范圍,初步查明礦體的厚度變化情況。4.2.6初步查明礦石的礦物成分、結構、構造、有用組分及主要有害組分的含量和礦石自然類型。4.2.7對易選、較易選礦石進行類比研究,必要時進行可選性試驗;對難選礦石和新類型礦石應進行可選性試驗,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具體按DZ/T0340執(zhí)行。4.2.8初步了解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條件。全面收集勘查區(qū)內各類保護地、居民聚集區(qū)、重要基礎設施的資料,了解其分布情況。對具有進一步工作價值的非沉積型礦床開展放射性檢查。4.2.9初步了解共伴生礦產的種類、含量及其綜合利用的可能性。4.3詳查階段4.3.1礦區(qū)地質研究4.3.1.1在普查的基礎上,采用合理的勘查工程間距對主礦體進行系統(tǒng)控制。4.3.1.2基本查明勘查區(qū)地層的巖性、巖性組合、厚度、產狀、含礦層位。研究沉積型和層控型礦床(參見附錄C)巖石地球化學性質、巖相、沉積環(huán)境與成礦的關系。4.3.1.3基本查明礦區(qū)主要褶皺與斷裂構造的數(shù)量、性質、規(guī)模、產狀、空間分布和相互關系,研究其對礦體的控制和破壞作用。對脈狀礦床(參見附錄C)要著重研究斷層、節(jié)理及破碎帶控礦、控巖的規(guī)律性,研究礦脈富集與貧化、膨大或收縮的構造及圍巖條件。4.3.1.4基本查明變質巖類型、巖性、相帶。研究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對礦體形成的控制和影響。4.3.1.5基本查明巖漿巖類型、巖性,巖體的形態(tài)、產狀、規(guī)模等特征,研究它們對礦體的控制和影響。4.3.1.6基本查明圍巖蝕變的種類、規(guī)模、強度、分帶和礦物共生組合特征,研究蝕變作用與成礦的關系。4.3.1.7對殘坡積礦床應基本查明第四紀殘坡積層的分布、厚度及物質組成,研究原生礦、地貌與殘坡積礦體的關系。4.3.2礦體地質研究4.3.2.1基本查明礦體的數(shù)量、形態(tài)、產狀、厚度及分布范圍,基本查明礦體連接對比條件和賦存規(guī)律,4基本控制礦體的規(guī)模。主礦體出露地表的邊界應有工程控制,主礦體傾向延伸要有系統(tǒng)工程控制。基本確定主礦體的連續(xù)性。4.3.2.2對主要礦體要初步研究并大致圈定主要夾石和破壞礦體的較大巖脈的厚度及分布范圍。4.3.2.3基本查明風化帶的特征及分布范圍。4.3.2.4估算控制、推斷資源量,控制資源量一般應不少于查明資源量的30%。4.3.3礦石特征研究4.3.3.1基本查明礦石礦物和脈石礦物的種類,基本查明礦石礦物的含量、粒度、嵌布特征和礦石結構、構造,劃分礦石類型(參見附錄D),研究其分布規(guī)律。4.3.3.2按礦石的工業(yè)用途,基本查明礦石的物理性質及主要有用組分和有益、有害組分的含量,并研究其賦存狀態(tài)、分布及變化規(guī)律。4.3.3.3研究礦體(層)中夾石、巖脈和近礦圍巖的礦物成分、主要有用組分的含量和變化規(guī)律。4.3.4礦石加工技術性能研究4.3.4.1一般進行可選性試驗。易選礦石可與附近同類礦石進行類比評價,對難選礦石和新的礦石類型,應在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對組分特別復雜的新類型礦石應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具體按DZ/T0340執(zhí)行。試驗產品質量可參考附錄E初步確定礦產品用途。4.3.4.2當?shù)V區(qū)存在氟化鈣(CaF?)質量分數(shù)大于或等于65%的晶粒塊狀、條帶狀構造的螢石礦石時,可進行螢石塊礦手選試驗。4.3.4.3對共伴生組分,在工藝礦物學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綜合回收試驗,基本查明共伴生組分富集規(guī)律和回收利用途徑,評價綜合回收的經濟可行性。4.3.5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4.3.5.1水文地質:在研究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以勘查區(qū)所在水文地質單元為研究對象,基本查明勘查區(qū)含(隔)水層?;静槊鳂嬙炱扑閹У乃牡刭|特征、發(fā)育程度和分布規(guī)律及構造對含(隔)水層的影響程度,研究巖溶帶的分布規(guī)律。基本查明地表水體分布范圍及其主要水文地質特征,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及水位埋深,地表水和地下水及各含水層的水力聯(lián)系。調查老窿采空區(qū)的分布和積水情況,分析其對開采的影響。預測計算礦坑涌水量。調查研究可供利用水源的水量、水質和利用條件,提出供水水源方向?;敬_定勘查區(qū)水文地質勘查類型,評價勘查區(qū)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程度。4.3.5.2工程地質:劃分礦區(qū)工程地質巖組,采樣測試主要巖石、礦石物理力學性質。基本查明構造破碎帶的產狀、規(guī)模、性質及工程地質特征,研究巖溶帶的工程地質特征及對礦床開采的影響,基本查明巖體風化、蝕變程度以及軟巖和軟弱夾層的分布。研究在開采影響范圍內巖石、礦體的穩(wěn)固性和露天采場邊坡的穩(wěn)定性?;敬_定勘查區(qū)工程地質勘查類型,評價勘查區(qū)工程地質條件復雜程度。4.3.5.3環(huán)境地質:調查巖石、礦石和地下水中對人體健康、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害的元素、氣體、放射性核素的情況。調查了解勘查區(qū)的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分布情況,指出礦山生產時可能發(fā)生的環(huán)境地質問題?;敬_定勘查區(qū)地質環(huán)境質量類別。4.3.6.1通過取樣分析,基本查明共伴生礦產的種類(參見附錄F)、物質組分、賦存狀態(tài)和與主礦產的共伴生關系,基本查明共生組分的含量。具體按GB/T25283執(zhí)行。4.3.6.2重晶石一螢石、石英一螢石、方解石一螢石等礦物組合型螢石礦應注意研究尾礦砂中重晶石、石英、方解石等非金屬礦的綜合回收利用。石英一重晶石、螢石一重晶石等礦物組合型重晶石礦應注意5研究尾礦砂中石英、螢石等非金屬礦的綜合回收利用。4.4勘探階段4.4.1礦區(qū)地質研究4.4.1.1詳細查明地層的巖性、厚度、產狀及含礦層特征,劃分標志層,確定含礦層位。對沉積型和層控型礦床(參見附錄C)要詳細研究含礦層的巖性組合特征、巖石地球化學性質、巖相、沉積環(huán)境與成礦的關系。4.4.1.2詳細查明主要褶皺與斷裂構造的數(shù)量、性質、規(guī)模、產狀、空間分布和相互關系,詳細研究其對礦體的控制和破壞作用。對脈狀礦床(參見附錄C)要詳細研究斷層、節(jié)理及破碎帶控礦、控巖的規(guī)律性,詳細研究它們的形態(tài)、產狀變化特點與力學性質、發(fā)育序次、復合關系、分布范圍及其對礦脈的控制和破壞影響程度。詳細研究礦脈富集與貧化、膨大或收縮的構造及圍巖條件。4.4.1.3詳細研究與成礦有關的巖漿巖的類型、巖性、巖相、巖石地球化學特征。研究火山機構,巖體的形態(tài)、產狀、規(guī)模、分布、侵入時代及其與成礦的關系。4.4.1.4詳細研究與成礦有關的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性質和強度,研究變質巖的巖石組合、變質相及其對礦床形成改造的影響。研究成礦熱液交代作用過程中硼鎂鐵礦分解成硼鎂石、磁鐵礦的變化及程度。4.4.1.5詳細研究近礦圍巖蝕變種類、特征、分布范圍、變化規(guī)律及其與成礦的關系。4.4.1.6對殘坡積礦床應查明第四紀殘坡積層的分布、厚度及物質組成,研究其與原生礦的關系。4.4.2礦體地質研究4.4.2.1在詳查控制的基礎上適當加密控制,詳細查明和控制礦體的數(shù)量、形態(tài)、產狀、厚度、規(guī)模、空間分布及礦體與圍巖的接觸關系。詳細研究礦體中夾石、巖脈、無礦帶的特征及其分布規(guī)律。4.4.2.2詳細研究并圈定主礦體中主要夾石和較大巖脈的厚度及分布范圍、礦體內無礦地段和不可采地段的范圍、構造或巖漿巖對礦體的破壞程度。4.4.2.3詳細研究礦體連接對比標志,總結礦體尖滅再現(xiàn)、平行側現(xiàn)、分支復合、側伏等規(guī)律,正確地連接礦體,確定礦體的連續(xù)性。4.4.2.4研究風化帶特征及分布范圍,闡明風化帶內主要礦體的礦石特征、分帶標志、變化規(guī)律及風化對礦石質量、礦床開采的影響。4.4.2.5對適用于地下開采的礦床,應控制礦體沿走向的邊界。對適用于露天開采的礦床,要控制礦體四周邊界和露天采場的礦體底部邊界。4.4.2.6對隱伏礦體,應注重礦體頭部的控制,對首采地段的礦體頭部邊界和主礦體上盤具有開采價值的小礦體可適當增加工程控制。4.4.2.7估算探明、控制及推斷資源量,探明資源量占查明資源量的10%~20%,且應保證礦山首期建設設計返本付息的要求。探明+控制資源量一般應達到查明資源量的50%,超大型礦床資源量比例可適當降低(礦床規(guī)模劃分見附錄G)。探明資源量一般分布在礦區(qū)的首采區(qū),其底界應控制在大致相同的標高上。4.4.3礦石特征研究4.4.3.1詳細查明礦石礦物和脈石礦物的種類,詳細查明礦石礦物的組分、含量、粒度和礦石結構、構造。研究其生成順序、嵌布形式、共生關系、次生變化和分布規(guī)律。4.4.3.2按礦石的工業(yè)用途,研究礦石的物理、化學性質,詳細查明有用、有害組分的種類、賦存狀態(tài)和6主要有用組分的含量及其變化情況、分布規(guī)律。4.4.3.3詳細劃分礦石類型,研究各類型礦石所占比例及其分布規(guī)律。4.4.3.4詳細研究夾石(層)和近礦圍巖的礦物組分、化學成分和有益、有害組分的含量及其分布規(guī)律。4.4.4礦石加工技術性能研究4.4.4.1一般礦石應在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易選礦石和已有生產實踐經驗可供類比的礦石,可進行類比評價或進行可選性試驗。難選礦石和新類型礦石應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必要時可進行半工業(yè)試驗。具體按DZ/T0340執(zhí)行。試驗產品質量可參考附錄E確定礦產品4.4.4.2當?shù)V區(qū)存在CaF?質量分數(shù)大于或等于65%的晶粒塊狀、條帶狀構造的螢石礦石時,應進行螢石塊礦手選試驗。4.4.4.3對共伴生組分進行工藝礦物學研究,開展綜合回收試驗,詳細查明共伴生組分的富集規(guī)律和回收利用途徑。4.4.5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4.4.5.1水文地質:以勘查區(qū)所在水文地質單元為基礎,詳細查明勘查區(qū)含水層的巖態(tài)變化特征,以及各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lián)系。詳細查明主要構造帶、風化破碎帶的分布和富水性,以及與其他含水層、地表水的關系。進一步研究巖溶發(fā)育帶的富水性、導水性。調查老窿采空區(qū)的分布范圍、充填情況、積水情況及其對礦床開采的影響。確定礦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和途徑,預測計算礦床第一開拓水平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預測下一開拓水平涌水量的變化情況。對可供礦山利用的地下水、地表水的水質、水量進行評價,指出供水水源方向。確定勘查區(qū)水文地質勘查類型,評價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4.4.5.2工程地質:詳細查明礦體和圍巖工程地質條件,測定礦石、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詳細查明對礦床開采不利的軟弱巖組的性質、產狀與分布,詳細查明結構面的發(fā)育程度、組合特征及其對巖體完整性的影響。評價礦體和頂?shù)装鍑鷰r的穩(wěn)固性和露天采場邊坡的穩(wěn)定性,預測可能發(fā)生的工程地質問題,研究和提出防治措施建議。確定勘查區(qū)工程地質勘查類型,評價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4.4.5.3環(huán)境地質:收集和研究地震活動及新構造活動的資料,對區(qū)域和礦區(qū)的穩(wěn)定性進行評價。調查評價礦區(qū)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的分布情況及對礦床開采的影響。調查礦體及其頂?shù)装鍑鷰r和夾石中對人體健康、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害的元素、放射性核素及其他有害氣體(硫化氫等)的含量,調查地表水、地下水化學類型和背景值,分析調查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情況和污染方式與途徑。預測因開采和等環(huán)境地質問題,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議。對礦山場地建設的合理布局、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及生態(tài)修復的可能性提出建議。確定勘查區(qū)地質環(huán)境質量類別。4.4.6.1對礦區(qū)范圍內的共伴生礦產,應在勘探主要礦產的同時進行綜合勘查、綜合評價。具體按25283執(zhí)行。4.4.6.2對位于首采地段和露采境界內的共生礦產,應根據該礦種地質勘查規(guī)范要求進行勘探。4.4.6.3評價尾礦砂綜合利用的可能性及利用方向。4.4.6.4露天開采礦床需對剝離物的綜合利用進行評價。74.5供礦山建設設計開采的小型和復雜礦床的勘探程度要求4.5.1對于復雜的大、中型礦床,在基本勘查工程間距基礎上加密控制后仍不能探求探明資源量的,可只探求到控制資源量,提交詳終報告,作為礦山建設設計的依據。復雜的小型礦床,用基本勘查工程間距系統(tǒng)控制后仍不能探求控制資源量的,可只探求到推斷資源量,提交普終報告,作為礦山生產階段邊探邊采的依據。4.5.2詳終程度、供礦山建設設計的小型礦床的礦體特征和礦石質量特征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應達到詳查程度,普終程度的礦體特征和礦石質量特征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應達到普查程度,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均應達到勘探程度要求。詳終程度的控制資源量占查明資源量的比例一般不少4.5.3詳終報告和普終報告作為礦山建設設計的地質依據,應充分考慮地質風險,一般不宜建設大、中5勘查工作及質量要求5.1地形測繪和工程測量應采用全國統(tǒng)一的坐標系統(tǒng)和最新的國家高程基準點。平面坐標系一般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高斯一克呂格正形投影,測圖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時統(tǒng)一采用3°分帶,高程系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測量精度要求應按GB/T18341執(zhí)行。5.2地質填圖5.2.1普查階段測制比例尺為1:10000~1:2000的礦區(qū)地形地質圖或簡圖,工作程度應達到簡測要求。對礦體出露的地段要重點填圖。5.2.2詳查、勘探階段,一般應測制比例尺為1:2000的礦床地形地質圖,工作程度應達到正測要求。主要礦體規(guī)模小、形態(tài)復雜的應測制比例尺為1:1000的地形地質圖;礦體分散或礦床分布范圍較大的礦區(qū),可測制比例尺為1:10000~1:5000的地形地質圖,但重點地段應增測比例尺為1:2000的地形地質圖。5.2.3礦區(qū)內不同地段地質填圖工作應有所側重,地質界線、構造界線和地表礦(化)體分布地段可適當加密觀測點,其他地段可適當放稀。5.2.4普查、詳查、勘探階段勘探線剖面圖應實測,比例尺一般為1:2000~1:500。5.2.5地質填圖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參照GB/T33444《固體礦產勘查工作規(guī)范》執(zhí)行。5.3.1根據勘查區(qū)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自然地理條件和地質工作要求,選擇經濟有效的物探、化探等方法,測定有關參數(shù)。物探、化探工作質量精度應符合DZ/T0153的規(guī)定。5.3.2普查、詳查階段應選擇代表性含礦地層剖面進行放射性檢查。5.4探礦工程5.4.1淺表工程各類異常,探槽和淺井應掘至基巖,能夠觀察到基本地質現(xiàn)象,并滿足相關樣品采集要求。85.4.2坑探工程5.4.2.1當?shù)匦螚l件有利或礦體形態(tài)復雜、鉆探工程難以控制時,可選用坑探工程,但要充分利用老窿、采坑進行采樣編錄??犹焦こ藤|量按DZ0141要求執(zhí)行。5.4.2.2詳查、勘探階段采集礦石加工大樣、控制礦體的連續(xù)性及驗證鉆探工程質量時可采用坑探工程驗證。5.4.2.3坑探工程布設應以探礦目的為主,并盡可能考慮為未來礦山建設生產所利用。5.4.3鉆探工程5.4.3.1鉆探工程應注意提高巖(礦)芯采取率,要求巖芯采取率應不低于70%,礦芯和礦體頂板、底板(3m~5m范圍內)采取率應不低于80%。終孔孔徑一般不得小于75mm。5.4.3.2在鉆探施工中要認真測定鉆孔天頂角、方位角,做好孔深校正、原始記錄、簡易水文觀測、封孔和巖芯保管工作。鉆孔偏斜超差和封孔質量不符合規(guī)程和設計要求的,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5.4.3.3鉆探工程質量應按DZ/T0227執(zhí)行。5.5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工作5.5.1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調查比例尺應一致,普查、詳查階段比例尺為1:50000~1:10000,勘探階段比例尺為1:10000~1:2000。5.5.2水文地質條件中等及復雜的地下開采礦山,需對其主要含水層進行抽水試驗。5.5.3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的工作方法及技術要求應按GB/T12719執(zhí)行。5.6化學樣品的采集、制備及分析5.6.1化學樣品的采集5.6.1.1凡揭露礦體的探礦工程均應對礦體分段連續(xù)取樣,采樣應有代表性。采樣方法和質量要求參照DZ/T0078中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5.6.1.2槽探、井探、坑探工程中,采用刻槽法取樣。樣槽斷面規(guī)格為(5cm×3cm)~(10cm×3cm),有用組分分布均勻時,樣槽斷面可選取小規(guī)格。鉆孔巖芯一般清洗后沿長軸盡可能采用金剛石刀具鋸取1/2作為分析樣品,巖芯直徑小于30mm時采取全芯作為分析樣品。對光學螢石采樣時應以不損壞晶體為原則。對重晶石殘坡積礦床應采用大規(guī)格刻槽法或剝層法取樣。5.6.1.3視礦石類型、結構、構造及品位等差異實行分段取樣。當這些差異不大時,樣品長度一般不大于工業(yè)指標的最小可采厚度,礦石品位均勻時可適當增大,但不得大于夾石剔除厚度,通常為1m~2m。鉆孔不同回次巖芯直徑有差異時應分別取樣。5.6.2化學樣品的制備5.6.2.1樣品制備按照碾碎、過篩、拌勻和縮分四道工序進行。其中,樣品的縮分按切喬特公式:Q=Kd2 式中:Q——樣品最低可靠質量,單位為千克(kg);K——根據巖礦樣品特性確定的縮分系數(shù),一般情況下,螢石礦K取值為0.1,重晶石、毒重石礦K取值為0.1~0.2,硼礦K取值為0.2;d——樣品縮分后最大顆粒直徑,單位為毫米(mm)。9分析樣品的粒徑一般為一160目~+200目。5.6.2.2如果加工機械化程度高,可將樣品一次破碎至1mm,再進行縮分細碎。5.6.2.3碎樣全過程中樣品累計損失率不得大于5%,縮分誤差不得大于3%。5.6.3化學樣品的分析5.6.3.1基本分析是為了查明礦石中主要有用、有害組分的含量,分析項目重晶石為BaSO?,毒重石為BaCO?·BaSO?·CaCO?,螢石為CaF?,硼礦為B?O?。重晶石根據工業(yè)用途不同還需增加其他測試項R?O?含量。當?shù)V石中其他有用組分達到工業(yè)要求時,也應列入基本分析項目。5.6.3.2組合分析是為了系統(tǒng)了解礦石中伴生有用、有益組分和有害組分的含量及變化,一般按礦體從同一塊段、一個或幾個相鄰探礦工程中提取若干個基本分析副樣,分礦石類型依樣品長度的比例組合成一個樣品,每個組合樣一般只包括2個~10個基本分析副樣,樣品質量為200g~400g。組合分析樣品5.6.3.3礦石全分析,包括光(質)譜全分析和化學全分析,用以全面了解各種礦石類型中各種化學成分的含量。每種礦石類型的化學全分析樣可做1件~2件,分析項目一般根據定性半定量全分析結果確定。樣品由同一礦石類型有代表性的基本分析副樣組合或單獨采取。5.6.3.4化學分析質量:樣品測試分析應由取得國家或省級認證資質的測試單位承擔?;痉治龊徒M合分析結果應分期、分批及時進行內檢和外檢,其數(shù)量分別為原分析樣品總數(shù)的5%~10%(內檢)和3%~5%(外檢),當樣品數(shù)量多(大于2000件樣品)時取低值,數(shù)量少時取高值。外檢應由取得國家級認證資質的測試單位承擔。在詳查、勘探階段,基本分析樣的內檢、外檢樣均不得少于30件,內檢、外檢合格率均不低于90%。5.6.3.5化學分析工作質量應嚴格按DZ/T0130執(zhí)行。5.7巖礦鑒定標本的采集與鑒定5.7.1采集巖礦標本鑒定樣是為了研究巖石和礦石的結構、構造,礦物成分及共生組合,巖石的變質和礦物的蝕變現(xiàn)象,確定巖石和礦石的名稱,劃分礦石類型,并提供礦石加工和礦產綜合利用方面的資料。5.7.2所采集的標本應有代表性,采集標本時要盡可能采取新鮮巖石。標本應一式兩塊,一塊送鑒定,一塊作陳列標本。標本的規(guī)格以能反映實際情況和滿足制作光片、薄片及手標本觀察的需要為原則。一般陳列標本的規(guī)格為3cm×6cm×9cm。小孔徑巖芯標本不小于巖芯直徑的1/2。5.7.3巖礦鑒定標本的制片與鑒定應按DZ/T0130.9《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第9部分:5.8水樣的采集與保存采樣容器應采用磨口硬質瓶或高壓無色聚乙烯塑料瓶。容器的洗滌、水樣的采集和保存方法參照GB853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執(zhí)行。5.9礦石加工試驗樣品的采集與試驗5.9.1當不同類型、品級的礦石需要且可能分采時,應按礦石類型、品級分別采樣。若不利于分采,則采混合樣。所采樣品的礦石類型、品級、物質組分、結構、構造和空間分布應有充分的代表性。按可能使用的采礦方法在樣品中混入一定比例的夾石、圍巖,使樣品和所代表的礦石類型的平均品位近似。螢石塊礦手選試驗要點參見附錄H。5.9.2樣品質量和其他技術要求可參考DZ/T0078中相關要求,并與實驗室和設計單位商定。5.10巖(礦)石物理技術性能測試樣品的采集與試驗5.10.1體積質量(體重)樣5.10.1.1應按礦石類型分別采取并注意空間分布的代表性,詳查、勘探階段各礦石類型、品級的小體重樣不少于30件。5.10.1.2致密塊狀礦石可只采集小體重樣。裂隙較發(fā)育的塊狀礦石除采集小體重樣外,詳查、勘探階段還應采集1件~2件大體重樣,對體重進行校正。殘坡積重晶石松散礦石應采集大體重樣,數(shù)量不得小于2件。大體重樣一般規(guī)格不小于0.125m3。5.10.1.3測定小體重樣要同時測定主元素的含量和濕度,研究體重和品位的相關程度。測定大體重樣5.10.2巖礦石物理力學試驗樣坑采礦床應對主要井巷通過的巖組(層)采樣,露采礦床應在邊坡地段按巖組(層)系統(tǒng)采樣。樣品要有代表性,主要布置在第一開采水平或首期開采地段。5.11原始地質編錄、資料綜合整理和報告編寫5.11.1原始地質編錄應在現(xiàn)場進行,各項原始資料應及時取準、取全第一手地質資料,對一些重要地質現(xiàn)象、地表探礦工程、鉆孔巖芯實物資料等宜取得影像資料。各項原始地質編錄按DZ/T0078執(zhí)行。凡5.11.2資料綜合整理要充分運用新理論、新方法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工作質量按DZ/T00795.11.3在不同階段的勘查工作結束時,要及時編寫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礦產地質勘查報告應內容齊5.12綠色勘查要求5.12.1各勘查階段礦產勘查工作應將綠色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要求貫穿于勘查設計、施工、驗收的全5.12.2礦產勘查工作應盡可能選擇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的技術、方法和工藝,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5.12.3勘查工程布置應合理避讓生態(tài)環(huán)境敏感地段,場地選址、道路選線、物料堆存等應最大限度減輕5.12.4勘查施工完成后,要及時修復施工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妥善處理物料堆存、廢棄物處置等問減后掩埋。6可行性評價6.1基本要求6.1.1在普查、詳查和勘探階段,均應進行可行性評價工作,使礦產勘查工作與下一步勘查或礦山建設緊密銜接,指出礦山開發(fā)的投資風險,提高礦產勘查開發(f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6.1.2可行性評價根據研究深度劃分為概略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個階段。6.2概略研究6.2.1概略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利用經濟意義的概略評價。通過了解分析項目的地質、采礦、礦石加工、出礦床開發(fā)是否可能、是否轉入下一勘查階段工作的結論。6.2.2普查階段因地質可靠程度低只能進行概略研究。詳查或勘探階段,不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可行性評價或進行更深入的可行性評價時機不成熟時,也可只進行概略研究。概略研究按DZ/T0336執(zhí)行。6.3預可行性研究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的初步研究,做出礦山建設是否可行的基本評價,為礦山建設立項提供決策依據。6.3.2預可行性研究應在詳查及以上階段進行。6.4可行性研究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的詳細研究,做出礦山建設是否可行的詳細評價,為礦山建設投資決策、確定工程項目建設計劃和編制礦山建設初步設計等提供依據。6.4.2可行性研究一般在勘探階段進行。7資源儲量類型7.1礦產資源儲量分為資源量、儲量。資源量按照地質可靠程度由低到高分為推斷資源量、控制資源等轉換因素的確定程度由低到高,將儲量分為可信儲量和證實儲量。各資源量、儲量類型確定條件見7.2控制資源量、探明資源量通過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與之相當?shù)募夹g經濟評價可轉換為8資源儲量估算8.1工業(yè)指標的確定8.1.1普查階段,通常采用一般工業(yè)指標(參見附錄I)。詳查和勘探階段,原則上應采用論證制定的礦床工業(yè)指標。論證制定礦床工業(yè)指標,應包括共伴生礦產的工業(yè)指標,按DZ/T0339執(zhí)行。8.1.2工業(yè)指標是評價礦床的工業(yè)價值、圈定礦體和估算礦產資源儲量的依據。采用幾何法估算的工學方法估算時,應論證確定礦塊工業(yè)指標。8.2資源量估算基本要求8.2.1資源量估算一般原則8.2.1.1參與資源量估算的各項工程的質量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和規(guī)定的要求。8.2.1.2礦體圈定與連接應根據礦體賦存規(guī)律,嚴格按工業(yè)指標和圈礦原則正確圈連礦體,礦體圈定原則與方法參見附錄J。8.2.1.3礦體外推應合理,有規(guī)律時按規(guī)律外推,無規(guī)律時應按礦體延伸方向外推。采用米·百分值圈定的礦體邊界一般不得外推。推斷的礦體形態(tài)應與已知的礦體形態(tài)特征相近似,且推斷的礦體及兩相鄰工程間的礦體厚度不應大于工程實際控制的厚度。具體外推方法參見附錄J。8.2.1.4資源量的估算方法,應根據礦體賦存特點和勘查工程布置形式合理進行選擇,具體按照DZ/T0339執(zhí)行。提倡運用計算機技術,采用地質統(tǒng)計學法、SD法等資源量估算方法。8.2.1.5參與資源量估算的礦體面積、厚度、品位等參數(shù)均實測,體重參數(shù)在普查階段可采用實測或類8.2.1.6應按不同礦體、塊段、礦石類型或品級及資源量類型分別估算資源量。8.2.1.7應對主礦產、共伴生礦產分別估算資源量,估算的礦產資源量應圈出并扣除采空區(qū)的礦產資源量。對壓覆礦產資源量應單圈單算。8.2.2資源量估算參數(shù)確定要求8.2.2.1平均品位計算。法和水平斷面法估算時,先采用單工程(或樣品段)厚度加權,再采用面積進行加權求得。8.2.2.2礦體厚度單工程礦體厚度一般采用樣品的厚度相加求得。塊段平均厚度一般采用塊段內單工程厚度算術平單工程礦體厚度大于礦體平均厚度3倍時,將該工程礦體厚度確定為特大厚度。有多個特大厚度工程且分布集中時,應單獨圈定并估算資源量。特大厚度工程分布零星時,應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是用特大厚度工程所影響到的并包含特大厚度工程在內的塊段平均厚度代替特大厚度工程參加塊段平均厚度計算,若代替后的工程仍高于確定的特大厚度的下限值時,應繼續(xù)處理。8.2.2.3塊段面積一般應使用計算機軟件進行面積測定。8.2.2.4礦石體重一般取小體重的平均值進行資源量估算,殘坡積型礦床需采用大體重進行資源量估算。各類型礦石體重差異大時,資源量估算應分別取該類型礦石的平均體重。當?shù)V石品位與體重的關系密切時,可采用線性回歸方法求取礦石體重后再進行資源量估算。8.3儲量估算基本要求8.3.1通過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與之相當?shù)募夹g經濟評價,認為礦產資源開發(fā)項目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環(huán)境允許時,控制資源量扣除設計損失和采礦損失后轉為可信儲量。8.3.2通過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與之相當?shù)募夹g經濟評價,認為礦產資源開發(fā)項目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環(huán)境允許時,探明資源量扣除設計損失和采礦損失后轉換為證實儲量。8.4資源儲量估算結果產和伴生礦產,不同礦石工業(yè)類型(或品級),將不同資源量、儲量類型反映清楚。8.4.2估算結果礦石量以萬噸(10?t)為計量單位,小數(shù)點后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螢石、硼礦應估算CaF?、B?O?的礦物量,以萬噸(10?t)為計量單位,小數(shù)點后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資料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勘查類型劃分依據A.1礦體的延展規(guī)模重晶石、毒重石礦:大型礦體,長大于1000m,延深大于500m;中型礦體,長500m~1000m,延深200m~500m;小型礦體,長小于500m,延深小于200m。螢石礦:大型礦體,長大于600m,延深大于300m;中型礦體,長300m~600m,延深100m~300m;小型礦體,長小于300m,延深小于100m。硼礦:大型礦體,長大于700m,延深大于300m;中型礦體,長200m~700m,延深100m~300m;小型礦體,長小于200m,延深小于100m。A.2礦體形態(tài)復雜程度簡單:礦體呈層狀、似層狀、板狀,礦體產狀穩(wěn)定,形態(tài)較規(guī)則,連續(xù)性好。礦體內部基本無夾層,基本沒有無礦天窗。中等: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扁豆狀、脈狀,礦體連續(xù)性較好,產狀變化較小。礦體內部有少量夾層或無礦天窗,有膨大縮小現(xiàn)象,有少量的分支復合現(xiàn)象。復雜:礦體呈小透鏡狀、小扁豆狀、復脈狀、囊狀、串珠狀,形態(tài)不規(guī)則,產狀變化大。礦體邊界呈港灣狀,內部有較多無礦天窗,礦體分支復合現(xiàn)象較普遍,連續(xù)性差。A.3構造及巖脈對礦體的影響程度簡單:斷層、巖脈不發(fā)育,對礦體無破壞或破壞極小。沉積型或層控型礦床,控礦層位褶皺不發(fā)育,呈單斜或寬緩的背斜、向斜構造。中等:有少數(shù)較大的斷層或巖脈,但對礦體破壞不大。沉積型或層控型礦床,控礦層位具簡單背斜、向斜構造,并有少量的次級褶皺。復雜:褶皺發(fā)育或斷層、巖脈發(fā)育,對礦體影響和破壞較大。沉積型或層控型礦床,控礦層位褶皺構造發(fā)育,呈復式褶皺,甚至有倒轉扭曲等現(xiàn)象。A.4礦體厚度變化程度穩(wěn)定:礦體厚度變化程度小或者變化有規(guī)律,厚度變化系數(shù)小于50%。較穩(wěn)定:礦體厚度變化程度中等,厚度變化系數(shù)為50%~80%。不穩(wěn)定:礦體厚度變化程度大,厚度變化系數(shù)大于80%。A.5主要有用組分的均勻程度!均勻:硼礦品位變化系數(shù)小于40%,螢石礦品位變化系數(shù)小于30%。較均勻:硼礦品位變化系數(shù)為40%~70%,螢石礦品位變化系數(shù)為30%~60%。不均勻:硼礦品位變化系數(shù)大于70%,螢石礦品位變化系數(shù)大于60%。(資料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參考基本勘查工程間距B.1重晶石、毒重石礦各勘查類型的參考基本勘查工程間距見表B.1。表B.1重晶石、毒重石礦參考基本勘查工程間距m沿走向I陜西安康石梯重晶石礦床,貴州天柱大河邊重晶石礦床ⅡⅢ注:礦體規(guī)模很大、產狀穩(wěn)定的礦床可以適當放稀勘查工程問距。根據礦床沿走向和沿傾斜的變化,可以變換和調B.2螢石礦各勘查類型的參考基本勘查工程間距見表B.2。表B.2螢石礦參考基本勘查工程間距m沿走向I內蒙古蘇莫查干螢石礦床,湖南衡南螢石礦床ⅡⅢ注:礦體規(guī)模很大、產狀穩(wěn)定的礦床可以適當放稀勘查工程間距。根據礦床沿走向和沿傾斜的變化,可以變換和調B.3硼礦各勘查類型的參考基本勘查工程間距見表B.3。表B.3硼礦參考基本勘查工程間距m沿走向IⅡⅢ注:礦體規(guī)模很大、產狀穩(wěn)定的礦床可以適當放稀勘查工程間距。根據礦床沿走向和沿傾斜的變化,可以變換和調(資料性附錄)C.1重晶石、毒重石礦床類型C.1.1重晶石礦床C.1.1.1沉積型層狀重晶石礦床礦床主要為沉積成礦作用形成,多產于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白堊系,也見于震旦系、奧陶系含碳泥砂質沉積巖中,常和硅質巖共生。礦體一層至數(shù)層,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長數(shù)百米到八千余米,延深百余米到九百余米,厚數(shù)米到十余米。礦體中心部位硫酸鋇含量高,邊部含量低,產狀和圍巖一致。礦石中礦物組分簡單,有4種組合形式:重晶石單礦物組成,石英一重晶石組合,方解石一石英一重晶石組合,毒重石一斜鋇鈣石一重晶石組合。成礦后的變質作用常使礦石重結晶,礦物粒度增大。常有類質同象的鍶元素存在,有時有毒重石、磷、鈾、釩、鉑、金、銀、石煤等礦產共最有工業(yè)價值的重晶石礦床,如陜西安康石梯重晶石礦床,湖南新晃貢溪重晶石礦床,貴州天柱大河邊、鎮(zhèn)寧樂紀重晶石礦床。C.1.1.2熱液型脈狀重晶石礦床礦床主要為熱液成礦作用形成,常呈陡傾斜脈狀產于沉積巖、變質巖、巖漿巖的斷裂構造中。礦體成群成帶出現(xiàn),其形態(tài)受斷裂控制,呈簡單的單脈、復雜的復脈和透鏡體產出,有分支復合、尖滅再現(xiàn)現(xiàn)象,長數(shù)十米到兩千余米,延深數(shù)十米到數(shù)百米,厚度一般數(shù)米。礦體中心部位和地表硫酸鋇含量高,邊部和深部含量降低。產狀與圍巖不一致。圍巖蝕變主要是硅化、重晶石化、螢石化、方解石化。礦石中礦物組分較簡單,有5種組合形式:重晶石單礦物組成,石英一重晶石組合,螢石一重晶石組合,多金屬硫化物一重晶石組合,毒重石一斜鋇鈣石一重晶石組合。常有類質同象的鍶元素存在,有時有鉛、鋅、銅、黃鐵礦、螢石、毒重石等礦產共伴生。礦床規(guī)模一般是中、小型,是有較大工業(yè)價值的重晶石礦床,如廣西象州潘村重晶石礦床、山東郯城房莊重晶石礦床、湖南衡南譚子山重晶石礦床。C.1.1.3殘坡積型重晶石礦床礦床產于我國南方原生重晶石礦床附近的第四紀殘坡積層中。礦體形態(tài)受原生礦和地形控制,呈復雜的扁豆狀、透鏡狀,面積數(shù)千平方米到數(shù)十萬平方米,厚度數(shù)十厘米到三米,埋深數(shù)十厘米到兩米,產狀與圍巖不一致。礦石中以重晶石、圍巖碎屑、黏土?)為主,石英、方解石少量。礦床規(guī)模一般是小型,偶見中型,是有一定工業(yè)價值的礦床,如廣西象州寺村重晶石礦床、海南儋州冰嶺重晶石礦床。C.1.2沉積型層狀毒重石礦床礦床主要為沉積成礦作用形成,產于震旦系、寒武系含碳泥砂質沉積巖中,與硅質巖、白云巖共生。礦體一層至數(shù)層,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長百余米到千余米,厚度數(shù)米。礦體中心部位碳酸鋇含量高,邊部含量降低,產狀與圍巖一致。礦石中礦物以毒重石為主,分布均勻,重晶石、斜鋇鈣石次之,少量石英,有時有少量方解石。成礦后變質作用使礦石重結晶,熱液作用常使礦石局部富集,礦物粒度增大。常工業(yè)價值的毒重石礦床,如四川城口巴山毒重石礦床、陜西紫陽黃柏樹灣毒重石礦床。C.2螢石礦床類型C.2.1螢石礦床C.2.1.1硅酸鹽巖中的充填型脈狀螢石礦床常呈陡傾斜脈狀產于沉積碎屑巖、變質巖、侵入巖及火山巖的斷裂構造中,是螢石礦床的重要類型,礦體形態(tài)取決于斷裂的性質,從簡單規(guī)則的單脈到各種不規(guī)則的復脈狀和透鏡狀,常成群成帶出現(xiàn)。礦成螢石型、石英一螢石型等主要礦石類型,屬易選礦石。這類礦床不僅是冶金用螢石塊精礦的主要來源,也是生產化工用螢石礦粉的重要類型。如浙江武義楊家、湖南衡南、湖北紅安、河南陳樓、甘肅高臺等螢C.2.1.2碳酸鹽巖中的充填交代型脈狀、透鏡狀螢石礦床礦床產于碳酸鹽巖層的斷裂構造帶中。礦體形態(tài)復雜多樣,常呈脈狀、透鏡狀和囊狀,甚至形成復雜的礦巢。礦體一般長數(shù)十米到數(shù)百米,延深幾十米到數(shù)百米,厚度一般一米到五米。礦床規(guī)模以中、小型石型、方解石一重晶石一螢石型等礦石類型,一般屬較難選礦石,部分礦石經手選也能獲得高品位塊精C.2.1.3碳酸鹽巖中的層控型層狀、似層狀螢石礦床礦床產于特定層位的碳酸鹽巖層中,嚴格受層位或層間構造所控制,礦體常呈層狀、似層狀或透鏡狀產出。礦體長二百米到四百米,個別千米以上,延深幾十米到數(shù)百米,厚度大,礦床規(guī)模屬大型。礦石礦江常山八面山等螢石礦床。C.2.2共伴生螢石礦床C.2.2.1鉛鋅硫化物共伴生螢石礦床螢石與鉛、鋅礦伴生,三者經濟價值接近。如湖南臨湘桃林鉛鋅伴生螢石礦床,尚有Cu、Ag等可綜合利用。其CaF?質量分數(shù)為12%~15%,儲量規(guī)模達到中型。伴生螢石已綜合回收利用,是我國目前回收利用程度最好,經濟效益最佳的礦區(qū)之一。C.2.2.2鎢錫多金屬共伴生螢石礦床螢石與主礦種鎢、錫、鉬、鉍伴生。以湖南郴州柿竹園鎢錫多金屬伴生螢石礦床為例,螢石呈分散狀常與白鎢礦、輝鉬礦、輝鉍礦共伴生。CaF?質量分數(shù)為10%~17%,儲量規(guī)模屬大型。當前選礦回收率C.2.2.3稀土元素、鐵伴生螢石與主礦種鐵、鈮及稀土元素伴生。以內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鐵礦床為例,螢石主要伴生于富鐵礦石、中一貧鐵礦石和鈉輝石鐵礦石中,CaF?質量分數(shù)為7%~14%,儲量規(guī)模屬特大型,目前選礦回收尚在實驗室試驗階段。C.3硼礦床類型C.3.1沉積變質再造型硼礦床礦床產于古元古界區(qū)域變質巖系含硼建造中,是我國硼礦床當前勘查開采的主要對象。礦體賦存于電氣石變(淺)粒巖所夾的蛇紋石化鎂質大理巖、鎂橄石化鎂質大理巖或菱鎂礦白云石大理巖層中,呈似層狀、透鏡狀、扁豆狀、不規(guī)則狀,產狀與圍巖基本一致。礦體長數(shù)十米到數(shù)百米,個別大于千米,厚度數(shù)米到數(shù)十米,常有分支復合、尖滅再現(xiàn)和側伏現(xiàn)象。與硼礦化關系密切的圍巖蝕變有蛇紋石化、鎂橄欖石化、金云母化和透閃石化等,礦石礦物主要為硼鎂石、遂安石和硼鎂鐵礦,脈石礦物為蛇紋石、橄欖石(硅鎂石)、白云石、菱鎂礦、方解石、金云母、透閃石。礦石中氧化硼(B?O?)質量分數(shù)一般小于20%,氧化鎂(MgO)質量分數(shù)一般大于30%,有的含鐵較高。礦床規(guī)模大、中、小型均有,是我國硼礦床勘查開采的主要類型。根據礦石建造特點分為以下兩個亞類:a)以硼鎂石(遂安石)為主的沉積變質再造型硼礦床。如遼寧風城二臺子、營口后仙峪、寬甸欒家溝硼礦床,吉林集安高臺溝硼礦床。b)以硼鎂鐵礦(磁鐵礦)一硼鎂石為主的沉積變質再造型硼礦床。如遼寧鳳城翁泉溝和寬甸五道嶺子、牛皮閘等硼礦床。C.3.2火山沉積型硼礦床礦床產于石炭系中、上層位的火山沉積巖系中。圍巖為粉砂巖、泥灰?guī)r、安山巖、玄武巖。礦體賦存于玄武巖、泥灰?guī)r巖系中,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脈狀,長幾十米到幾百米,厚度幾米到十幾米。礦石礦物為硅硼鈣石,脈石礦物為方解石、綠泥石。礦石中B?O?質量分數(shù)一般小于10%,伴生組分常有鉀、鈦。如新疆西西爾塔克硼礦床。該類礦床分布在新疆吐魯番市一帶。由于礦床規(guī)模小,品位低,目前尚未開采利用。C.3.3接觸交代型硼礦床礦床產于燕山期早期的中、酸性侵入巖與鎂質碳酸鹽巖接觸變質帶上,受接觸帶及其附近構造控制。礦體賦存于鎂質矽卡巖中,呈透鏡狀、脈狀、囊狀,長幾十米到幾百米,厚度一般幾米到幾十米。圍巖蝕變?yōu)殒V質矽卡巖化(鎂質橄欖石、硅鎂石、金云母、透閃石、水鎂石、蛇紋石)和鈣質矽卡巖化(透輝石、符山石、綠簾石、鈣鎂榴石),沿接觸帶及其層間分布。硼礦化與鎂質矽卡巖關系密切。礦石礦物為鎂硼石、硼鎂石、薩哈石、硼鎂鐵礦及氟硼鎂石、遂安石、透輝石、符山石,往往含有金屬礦物。礦石中B?O?質量分數(shù)一般小于10%,常伴生鐵、銅、鎢、錫、鉬、鉛、鋅等。礦石中氧化鈣(CaO)質量分數(shù)一般大于20%,有的鐵含量較高,形成鐵硼礦床。礦床規(guī)模以中、小型為主。如湖南常寧七里坪、江蘇冶山等硼礦床。(資料性附錄)D.1重晶石、毒重石礦石類型D.1.1按礦石加工性能劃分易選礦石:組分簡單,加工工藝簡單,一般采用手選、脫泥或簡單的重選、浮選。較易選礦石:可利用組分多,加工工藝較復雜,常用數(shù)次重選、浮選或重、浮聯(lián)合選礦,有時用磁選。難選礦石:主要礦物選別特性差異小,礦物顆粒細,加工工藝正在研究探索階段。D.1.2按礦石的礦物組合劃分重晶石型:主要由重晶石組成,含少量石英、泥質、褐鐵礦等。毒重石型:以毒重石為主,重晶石、石英少量。石英一重晶石型:一般以重晶石為主,有較多的石英,有時石英和重晶石大致相等,并有少量絹云母。螢石一重晶石型:以重晶石為主,螢石次之,有時二者含量近似,常含較多的石英或長石。多金屬硫化物一重晶石型:主要為重晶石,并含一種或幾種有用組分,如方鉛礦、閃鋅礦、黃銅D.1.2.6鏡鐵礦一菱鐵礦(或磁鐵礦)一重晶石型:一般以重晶石為主,并有數(shù)量不等的鏡鐵礦、菱鐵礦或磁鐵礦。D.1.2.7重晶石一斜鋇鈣石(鋇解石)一毒重石型:以毒重石為主,并有數(shù)量不等的斜鋇鈣石、重晶石、石英。毒重石粒度一般小于0.01mm。D.1.2.8方解石一石英一重晶石型:以重晶石為主,并有數(shù)量不等的方解石、石英。重晶石粒度一般小D.2螢石礦石類型D.2.1按礦石的主要礦物組合劃分螢石型礦石:主要由螢石組成,含少量其他雜質。石英一螢石型礦石:螢石含量大于石英。螢石一石英型礦石:螢石含量小于石英(包括玉髓)或二者近乎相等,為貧礦石。重晶石一螢石型礦石:除螢石外,通常含有少量重晶石。方解石一螢石型礦石:除螢石外,含少量方解石。重晶石一方解石一螢石型礦石:除螢石外,含有一定量的重晶石和方解石。硫化物一螢石型礦石:除螢石外,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礦物,有時鉛、鋅含量可達綜合利用要求。云母一螢石型:除螢石外,含有一定量的鋰云母、絹云母。黃玉一云母一螢石型:除螢石外,含有一定量的鋰云母、絹云母、黃玉。D.2.2按礦石的構造特征劃分按礦石的構造特征劃分為塊狀(包括粗晶和細晶)礦石、條帶狀(包括條帶狀、環(huán)帶狀)礦石、角礫狀(包括正、負角礫狀等)礦石、糖粒狀礦石、碎裂狀礦石和浸染狀礦石。前三種為常見礦石類型。D.3硼礦石類型根據硼礦石脈石礦物種類和主要礦物組分不同,我國硼礦石類型劃分見表D.1。硅酸鹽類硼礦石的脈石礦物主要由蛇紋石、硅鎂石、鎂橄欖石等硅酸鹽礦物組成,碳酸鹽類硼礦石的脈石礦物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菱鎂礦、菱錳礦等碳酸鹽礦物組成。硅酸鹽類硼礦石是我國當前工業(yè)利用的主要礦石類型。表D.1硼礦石類型劃分表1.硼鎂石一蛇紋石型;2.遂安石一硼鎂石一硅鎂石(鎂橄欖石)型;3.硼鎂石一磁鐵礦一蛇紋石型;4.含鈾硼鎂鐵礦(磁鐵礦)一硼鎂石一蛇紋石型;5.硅硼鈣石型6.硼鎂石一遂安石一菱鎂礦型;7.硼鎂石一鎂硼石一方解石型;(資料性附錄)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鎂石礦產品質量標準E.1重晶石礦產品質量標準E.1.1鉆井液用重晶石粉質量標準按GB/T5005《鉆井液材料規(guī)范》的規(guī)定,見表E.1。表E.1鉆井液用重晶石粉質量標準I級%加硫酸鈣后E.1.2化工用重晶石質量標準按HG/T3588《化工用重晶石》的規(guī)定,見表E.2。表E.2化工用重晶石質量標準優(yōu)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優(yōu)一1硫酸鋇(BaSO?)質量分數(shù)%二氧化硅(SiO?)質量分數(shù)%% 注1:各組分質量分數(shù)以干基計。注2:合格品的二氧化硅和爆裂度指標按供需合同執(zhí)行。E.1.3橡膠、造紙?zhí)畛淞嫌弥鼐圪|量標準:硫酸鋇(BaSO?)質量分數(shù)大于98%,氧化鈣(CaO)質量分數(shù)小于0.36%,氧化物(主要是Fe?O?,Al?O?)微量,不允許有錳(Mn)、銅(Cu)、鉛(Pb)等雜質。E.2化工用毒重石質量標準碳酸鋇(BaCO?)質量分數(shù)大于36%,不溶性濾渣(主要由BaSO?組成)質量分數(shù)小于56%,氧化物(R?O?)質量分數(shù)小于1.5%,氧化鈣(CaO)質量分數(shù)小于7%。E.3螢石礦產品質量標準E.3.1螢石塊礦E.3.1.1螢石塊礦產品的化學成分應符合YB/T5217《螢石》的規(guī)定,見表E.3。該標準適用于冶金等行業(yè)使用的螢石塊礦。%SP產品粒度:5mm~70mm不小于90%。E.3.2螢石礦粉E.3.2.1螢石礦粉化學成分應符合YB/T5217《螢石》的規(guī)定,表E.4螢石礦粉化學成分%注:未經過機械加工的、粒度在1mm~6mm范圍內的螢石礦粉,水分(H?O)不大于5.00%E.3.2.2產品粒度:0mm~6mm。需方對粒度有特殊要求時,由雙方協(xié)商確定。E.3.2.3螢石產品中不允許混入外來雜質。E.3.3螢石精粉E.3.3.1按照化學成分劃分為5個品級,以干礦品位計算,應符合YB/T5217《螢石》的規(guī)定,見表E.5。該標準適用于經選別加工所得的螢石精粉,供冶金、化工、機械及建材等行業(yè)使用。表E.5螢石精粉化學成分%SP特級品一級品二級品三級品 四級品注:通過海上運輸?shù)奈炇鬯?H?O)不計。E.3.3.2螢石精粉的粒度,要求通過0.154mm(一100目)孔徑網篩的質量分數(shù)不小于75%。E.3.3.3螢石精粉中不允許混入外來雜質。E.4硼鎂石礦產品質量標準硼鎂石礦產品質量標準應符合HG/T3576《硼鎂石礦》的規(guī)定,見表E.6。表E.6硼鎂石礦石技術要求優(yōu)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優(yōu)一1三氧化二硼(B?O?)質量分數(shù)%全鐵(以Fe?O?計)質量分數(shù)%氧化鈣(以CaO計)質量分數(shù)%氧化鎂(以MgO計)質量分數(shù)%(300mm~400mm的不大于15%,小于20mm的不大于15%)(資料性附錄)礦床、重慶彭水苦草坪螢石重晶石礦床。在火山沉積型礦床中,共伴生的礦物有菱鐵礦、鏡鐵礦、菱鎂礦、天柱大河邊重晶石礦床。毒重石礦床主要為沉積型礦床,主要伴生礦產有重晶石、鍶礦,如陜西紫陽黃柏樹灣毒重石礦床。F.2螢石礦床螢石礦床中常見的共伴生礦產與螢石礦成因有重要關系,在碳酸鹽巖型似層狀礦床中常見有鈹、鎢、礦床,該類礦床中螢石也常常呈共伴生礦產出,如湖南臨湘桃林鉛鋅伴生螢石礦床、湖南郴州柿竹園鎢錫多金屬伴生螢石礦床。F.3硼礦床以硼鎂石為主的硼礦,按成因不同而伴生的礦產有所差異,在沉積變質再造型硼礦床中,常伴生有磁鐵礦床。內生矽卡巖型硼礦床常伴生有磁鐵礦、褐鐵礦、黃銅礦以及鎢、錫、鉍等,如湖南常寧七里坪硼礦床。(規(guī)范性附錄)根據《礦產資源儲量規(guī)模劃分標準》(國土資發(fā)〔2000〕133號),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礦床規(guī)模劃分標準見表G.1。10?t(礦石)10?t(礦石)硼礦(內生)(資料性附錄)螢石塊礦手選試驗要求H.1樣品采集螢石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特點和CaF?含量對手選性能影響很大。例如,具有晶粒結構的塊狀、條在摸清礦石分布特點的基礎上,做好設計,確定樣品數(shù)目及代表范圍,合理布置采樣地點。當?shù)V石類型單采樣方法在地表一般用爆破法,坑道中宜用全巷法。應盡量多點采樣。樣品質量根據采樣點的多少,從數(shù)百千克至3t不等。各采樣點的樣品質量一般不小于300kg。當?shù)V床勘查手段以鉆探為主,深部無坑道控制時,應對礦石特征進行全面對比分析,充分論述地表樣品所能代表的深度范圍。H.2加工分選查礦區(qū)現(xiàn)場進行。原礦原礦破碎水洗盤手選尾礦總尾礦(浮選原礦)廢石貧礦塊精礦貧礦塊精礦手選跳汰)廢石塊精礦廢石有關問題說明如下:粒度分級:據冶金用螢石塊度要求,對小于6mm的碎屑需事先篩除。為便于手工分選,可參考如下粒度區(qū)間,適當分級。如6mm~25mm、25mm~50mm、50mm~100mm、100mm~200mm、200mm~350mm等。手工分選:是確定礦石手選性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手選時的精礦品級劃分主要依靠目視判別能力,因此,參加試驗人員事先要做一定的準備訓練。分選時根據原礦品位,礦石結構、構造和各粒級礦石品級分離情況,結合冶金級螢石7個品級要求,適當加大品級差距,劃分2個~3個試驗分選級別。例如,可將1級品至2級品合并為一個試驗級別,分選CaF?質量分數(shù)大于90%的產品;又如,將2級品至3級品合并為一個試驗級別,分選CaF?質量分數(shù)為85%~95%的產品等。樣品應充分水洗(沖洗),清除表面塵土,便于識別分選。產品鑒定:手選精礦品級是否符合預定指標,尚需取樣分析。精礦分粒級、品級用攫取法、四分法或各級手選尾礦又是浮選的入選原礦,應同樣取樣分析。對于手選拋棄的廢石,也應適當取樣,了解主試驗資料要系統(tǒng)整理,分別計算各粒級、各品級精礦以及總精礦的產率及CaF?回收率、CaF?品位和有害雜質含量。計算各級手選尾礦和總尾礦的CaF?品位和雜質含量。粒級小于6mm碎屑礦的進一步加工試驗研究,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進行,一般可直接合并到總尾在地質勘查報告中,以總精礦指標為主要依據(已經開采的礦區(qū)要充分收集利用手選生產資料),對礦石手選性能做出評價。如果礦床不同部位手選性能差異較大,應分塊(段)論述。手選試驗的采樣、分選和試驗結果應寫成專題總結,與浮選試驗結果一并作為勘查報告附件提交。(資料性附錄)I.1.1重晶石礦床一般工業(yè)指標I.1.1.1原生礦邊界品位[w(BaSO?)]:30%。最低工業(yè)品位[w(BaSO?)]:50%。I.1.1.2殘坡積礦含礦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