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思鄉(xiāng)類古代詩歌閱讀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思鄉(xiāng)類古代詩歌閱讀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思鄉(xiāng)類古代詩歌閱讀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思鄉(xiāng)類古代詩歌閱讀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思鄉(xiāng)類古代詩歌閱讀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思鄉(xiāng)類古代詩歌閱讀練習題匯編

閱讀下面《詩經(jīng)?采薇》最后一章,完成下列小題。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幾句詩看似一幅風景畫,其實其中涵蘊的是千絲萬縷、蕩氣回腸的軍人情懷,寫得

纏綿惻隱,而又深邃飄忽。

B.前四句從從軍時的情意纏綿,依依惜別,寫到凱旋時的心情沉重、涕淚交加,觸景

生情,而又情真意切。

C.后四句的意思是說行走在道路上內(nèi)心猶豫彷徨,不敢又不愿歸家,又渴又饑。主人

公的心中是多么悲痛,但卻沒有人了解他內(nèi)心的哀思!

D.這幾句詩含蓄柔婉中表達了剛烈的民族氣節(jié)和粗獷的邊境生活,讓人在感慨邊境將

士的悲苦境遇之時,更添一種柔情。

E.這幾句詩借用景物的冬春變化,含蓄地表達了人生亦如四季的變化無常,同時透露

出詩中主人公對未來生活起伏變化的預測和設想。

2.詩歌的前四句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試作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下面的問題。

別睢陽故人

張謂

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鄉(xiāng)。

城池經(jīng)戰(zhàn)陣,人物恨存亡。

夏雨桑條綠,秋風麥穗黃。

有書無寄處,相送一沾裳。

3.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首聯(lián)寫作者從小客居游歷梁地,由于時間很長,作者感覺這里就是自己的故鄉(xiāng)了。

B.頷聯(lián)寫作者居住的地方由于經(jīng)歷了長年戰(zhàn)亂,城池破敗,過去的人和事己然不在。

C.頸聯(lián)寫夏日經(jīng)雨桑條煥發(fā)了新綠,在秋風中麥子已成熟,體現(xiàn)了時序光陰的更替。

D.尾聯(lián)寫作者有家書不知道寄到哪里去,主要是因為朋友要走,自己無人可以托付。

4.本詩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客中聞雁

黃仲則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華。

獨上高樓慘無語,忽聞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帶月如聽絕漠笳。

我亦稻粱愁歲暮,年年星鬟為伊加。

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本詩是一首律詩,屬于近體詩,形式固定,格律嚴密。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二、四、

六、八(即偶數(shù)句)的尾字押平聲韻。

B.首聯(lián)第一句寫景,山因落日返照顯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襯下顯得明澈,營造了一幅

明亮澄麗但又蕭瑟凄涼的畫面。第二句寫作者自身的感受,看到景物因季節(jié)更替漸漸地

由生機盎然走向枯萎凋謝,顯得空寂寥落。

C.頷聯(lián)寫作者登上高樓,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機,內(nèi)心凄慘,這時偏偏又聽見孤獨的

大雁發(fā)出凄涼的叫聲,讓作者頓起情思。

D.頸聯(lián)第一句實寫眼前之景,緊承頷聯(lián)的雁鳴敘述,雁鳴聲伴隨著霜露,千家萬戶都

響起了搗衣聲,家家為遠方的親人趕制棉衣。

E.頸聯(lián)第二句描寫大雁在月亮的伴隨下發(fā)出的凄鳴哀唱,就好像在一望無際渺無人煙

的沙漠里傳來的悲涼的胡笳聲。

6.本詩表達了哪些思想情感?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秋宿湘江遇雨

譚用之?

湘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久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xiāng)思不堪悲橘柚⑥,旅游誰肯重王孫④。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注:①譚用之:唐末五代時人。②劉琨:晉代人,當時北方被少數(shù)民族所統(tǒng)治,劉琨和好友

祖逖胸懷統(tǒng)一大志,為報效國家,他們常常聞雞鳴而起舞。③橘柚:《九章?橘頌》是戰(zhàn)國

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詠物詩,表面上歌頌橘樹,實際是詩人

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④王孫:《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句意。

7.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首聯(lián)交代了泊船湘江的特定處境,“鎖夢魂”,巧點“宿”字,透露詩人因行游受阻而

悵然之感。所以,詩歌首聯(lián)旋律舒緩低沉,滿含悵惘情緒。

B.頜聯(lián)描寫湘江的秋雨景色?!扒镲L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這兩句對仗工整。

“芙蓉國”和“薜荔村”,本已極言其多、其盛,再加上“萬里”和“千家”的修飾渲染,烘托

出氣象的高遠,境界的壯闊。

C.頸聯(lián)重抒情?!氨勹帧?,是說橘柚引起詩人的悲嘆。“王孫”一詞運用典故,表現(xiàn)詩

人壯烈情懷。

D.尾聯(lián)以景結(jié)情,意在言外。湘江沿岸,正是屈原足跡所到之處。屈原身處逆境,尚

有一漁父與之對話;而現(xiàn)在詩人的情況卻是漁人看見他競不與之言語,令人感慨萬千。

E.本詩寫景抒情各有側(cè)重,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是融洽的。這首七律,借湘江

秋雨的蒼茫景色抒發(fā)詩人的慷慨之氣,寫來情景相生,意境開闊。

8.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小題。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其一)

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②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注】①楊萬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詩時他正離家宦游,在廣州任內(nèi)。②無那:無奈。

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錦繡堆”形容海棠花團錦簇,如堆錦織繡。這一片繁花似錦的美麗景象并非眼前的

實景,為虛寫。

B.詩中雖然寫“夢入”,但詩人其實并沒有做夢,是詩人看到今日春風和煦,春暖花開,

感覺恍若夢境。

C.詩人從春日海棠開花、萬物春回,聯(lián)想到自己老了,生機勃勃的春景與人的衰颯老

氣形成了對比。

D.“萬物皆春”明點“春”,“一年過社”說的是春社,暗點“春”。海棠花開、燕子飛回,

使人感到花也春,鳥也春。

10.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晚次湖口有懷

劉長卿

帝鄉(xiāng)勞想望,萬里心來去。

白發(fā)生扁舟,滄波滿歸路。

秋風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葉辭洞庭,紛紛落無數(shù)。

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p>

A.首句寫詩人頻繁地想要遙望帝鄉(xiāng),這一行為暗指詩人對政治中心和建立功名的渴望。

B.“萬里心來去”看似只有“心”在運動,但實際上''心”是隨著“身”一起運動的。

C.第三句聚焦于空間的“小”與細節(jié),第四句則側(cè)重空間的“大''和全景,形成對比。

D.“扁舟”指小船,而“舟”與“船”在古詩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內(nèi)蘊和使用語境。

E.五、六句點明時令特征,詩人借秋天大雁不分晝夜南飛,含蓄地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12.本詩第七句化用了屈原的“洞庭波兮木葉下”,請賞析其化用之妙。

答案

1.CE2.(1)對比。將時序之“今一昔”,物候之"柳一雪”,人生之"往一來''剪接融匯,創(chuàng)造出超

越現(xiàn)實的典型畫面。短短四句詩,看似平淡,娓娓道來,卻充滿了強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同一個

“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條路,卻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而這一切都在這一“往”一

“來”的人生變化中生成。

(2)反襯。詩中第一句寫春風裊裊,楊柳依依,此為樂景,然反襯出離別之哀;第三句寫

寒冬臘月,風雪交加,此為哀景,然反襯出歸來之樂.

(3)雙關?!皸盍酪馈敝傲敝C音“留”,回憶當初男女主人公送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寫

得哀婉含蓄,回味無窮。

【解析】1.試題分析:本題是對詩歌鑒賞的綜合考查,主要考查表達技巧和思想內(nèi)容。C

項,“內(nèi)心猶豫彷徨,不敢又不愿歸家”的說法錯誤,應該是戍邊戰(zhàn)士近鄉(xiāng)情怯、歸心似箭,

總覺得自己路上走得太慢。E項,“未來生活起伏變化的預測和設想”的說法錯誤,應該是對

“未知的未來生活的惆悵故選CE。

2.試題分析:題干問“詩歌的前四句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試作簡要賞析",這是考查鑒賞

詩歌的表達技巧,先指出手法,然后指出效果,前四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手法:“今—昔”“柳—雪”,這是時間上今昔對比,物候?qū)Ρ?;效果:同一條路,

今昔之分,人生之“往一來”,創(chuàng)造出超越現(xiàn)實的典型畫面,充滿了強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第一

句離別時寫樂景春風楊柳,此為反襯手法,反襯出離別之哀;第三句寫歸來時寒冬臘月,風

雪交加,卻反襯出歸家之樂。修辭手法上,“楊柳依依”之“柳”諧音“留”,這是雙關,效果:

將送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寫得哀婉含蓄,回味無窮。

3.D4.①客居的孤獨凄涼②物是人非的感慨③離別的不舍

【解析】3.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

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

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

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D項,“家書”理解錯誤,指寄給友人的信,“無處托

付''判斷錯誤。故選D。

4.此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鑒賞本歌的豐富情感,就要從敘事、描寫、抒情、

議論等表達方式逐句逐聯(lián)來分析,抓詩句中的景語、情語和典故語等。“少小客游梁”寫作者

從小客居游歷梁地,表達客居的孤獨凄涼;“城池經(jīng)戰(zhàn)陣,人物恨存亡”寫作者居住的地方由

于經(jīng)歷了長年戰(zhàn)亂,城池破敗,過去的人和事已然不在,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相送一沾

裳'’表達離別的不舍。

【點睛】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問

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jié)合詩中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

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答案無限接近,還

要注意詩歌的抒情方式,根據(jù)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題時情感都要求結(jié)合詩句分析,不要只

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

5.BD6.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蕭瑟的景象,頓生感慨。

②思鄉(xiāng)之情,孤獨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

③為生計而愁:歲末為溫飽奔波。

④感慨年華老去:每年白發(fā)增加,越顯蒼老。(答對三點即得滿分)

【解析】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鑒賞能力。題干要求選出“對本詩的理解

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B項,”營造了一幅明亮澄麗但又蕭瑟凄涼的畫面”說法不正確,首

聯(lián)的第一句營造的畫面明亮澄麗,沒有“蕭瑟凄涼首句所寫的景物是明亮澄麗的。只是這

明亮在下一句馬上轉(zhuǎn)為蕭瑟的寂寞。D項,“頸聯(lián)第一句實寫眼前之景”說法錯誤,頸聯(lián)的第

一句中“千村杵”是作者想象的情形。故選BD。

6.試題分析:題干是“本詩表達了哪些思想情感?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是考查學生鑒賞

詩歌情感能力。詩歌表達了哪些情感,可以通過讀詩歌具體內(nèi)容分析得出。本詩首聯(lián)“山明

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華'’抒發(fā)了悲秋之情;頷聯(lián)“獨上高樓慘無語,忽聞孤雁竟思家”

抒發(fā)了詩人思鄉(xiāng)之情;尾聯(lián)“我亦稻粱愁歲暮,年年星鬢為伊加”詩歌表達了詩人歲末為生計

而愁,同時感慨自己年華老去。答題時,先指出抒發(fā)了什么情感,然后結(jié)合詩句具體內(nèi)容進

行分析。

點睛:對于詩歌情感題,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xiàn)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

內(nèi)容。一般答題的時候,盡量兩者都涉及。對于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

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

方;可以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

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

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xiàn)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

點、態(tài)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題的時候,應先借助題干明確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內(nèi)容,有無

暗示。比如本題中,解答本題,考生可根據(jù)對詩歌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得出詩歌抒發(fā)了詩人

哪些情感。

7.AC8.①首聯(lián):詩人被迫困于此地的無奈和悵惘,同時用劉琨聞雞起舞的故事,表明自

己奮發(fā)振作、立志救時的抱負和決心。②頷聯(lián):詩人為美景陶醉,喜悅、贊賞之情。③頸聯(lián):

詩人的身世之感和故國之思,鄉(xiāng)思難遣,仕途不遇。④尾聯(lián):抒發(fā)詩人不被理解的悲憤郁悶、

壯志難酬的慷慨不平。

【解析】7.試題分析: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這屬于綜合考

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觀選

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考生解答時首先要注意

了解作者身世經(jīng)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后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

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A項,“透露詩人因行游受阻而悵然之感。所以,詩歌首

聯(lián)旋律舒緩低沉,滿含悵惘情緒”有誤,一個“鎖”字,流露出詩人被迫困于此地的無奈和悵

惘。不過,由于整句取景壯闊,無奈悵惘之中并無衰颯之氣,反倒更加激發(fā)了詩人的豪情壯

志,所以接下來的“江邊深夜舞劉琨”一句,詩人即用劉琨聞雞起舞的故事,表明自己奮發(fā)振

作、立志救時的抱負和決心。C項,“表現(xiàn)詩人壯烈情懷”錯誤,“王孫”一詞運用典故,在壯

烈情懷中寄寓著憤慨與憂傷。

8.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這是考查詩歌

的情感。詩歌一開篇便起得雄渾壯闊。“湘上陰云鎖夢魂”,這一句不但形象地描繪出暴雨將

至之時的那種風急浪高、陰云密布的景色,而且點明題意,交代因雨受阻、夜宿湘江的緣由。

一個,,鎖,,字,流露出詩人被迫困于此地的無奈和悵惘。不過,由于整句取景壯闊,無奈悵惘

之中并無衰颯之氣,反倒更加激發(fā)了詩人的豪情壯志,所以接下來的“江邊深夜舞劉琨”一句,

詩人即用劉琨聞雞起舞的故事,表明自己奮發(fā)振作、立志救時的抱負和決心。頷聯(lián)則轉(zhuǎn)為描

寫湘江的秋雨景色?!扒镲L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這兩句既對仗工整,又寫景壯麗。

秋風暮雨之中,詩人眺望遠方,只見湘江兩岸,滿目所見,盡是花枝繁密的芙蓉和隨風搖曳

的薜荔,煞是美麗。名之以“芙蓉國''和"薜荔村”,本已極言其多、其盛,再加上“萬里”和“千

家'’的修飾語,則顯得更加幅員遼闊,展現(xiàn)出一片廣闊無邊的花海和綠色原野,面對這樣的

壯麗景色,詩人的心境也不由得更加開闊了,流露出喜悅和贊賞之情。頸聯(lián)由寫景轉(zhuǎn)入抒情。

其中“鄉(xiāng)思不堪悲橘柚"一句,主要抒發(fā)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和生不逢時之悲。橘樹生長于南方,

一旦移植到北方栽種,因為氣候、土壤等條件的變化,結(jié)出的果實味道就會有所不同,所以

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之說。湖南地處南方,故盛產(chǎn)橘柚,何況眼下又是橘

柚成熟的季節(jié),湘江兩岸必定是金黃一片、碩果累累。詩人見此情景,對于橘樹的適得其所,

不禁心向往之。相形之下,自己滯留此地,已是身不由己,再加上生不逢時、有志難騁的遭

遇,不覺更加凄苦、悲涼。于是,只能將滿腹辛酸化為一聲“旅游誰肯重王孫”的呼喊?!巴?/p>

孫”語出淮南小山《楚辭?招隱士》,意為隱居的賢士,后來也用來稱呼游子,此處則二意并

存,借指詩人自己。詩人懷抱經(jīng)世之才和救世之志,然而卻始終不被重視,只能到處漂泊,

這其中的苦楚卻無人明白。尾聯(lián)則以寫景作結(jié)。“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兩句,

暗用屈原與漁父之事。屈原雖然不被世人理解,但是尚有漁父與之對話,而自己竟然連屈原

都不如,一種世無知音的悲憤溢于言表,令人感慨萬千。

點睛:對于詩歌情感題,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xiàn)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

內(nèi)容。一般答題的時候,盡量兩者都涉及。對于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

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

方;可以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

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

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xiàn)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

點、態(tài)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題的時候,應先借助題干明確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內(nèi)容,有無

暗示。比如本詩中,從詩歌標題“秋宿湘江遇雨”來看,這首七律,寫于詩人旅游他鄉(xiāng),遇雨

受阻,夜泊湘江之中,詩中通過對秋風暮雨景象凄涼的寫照,抒發(fā)了詩人游子思鄉(xiāng)和懷才不

遇的感嘆;根據(jù)注釋,可知詩歌中使用劉琨聞雞起舞、屈原的“橘柚”和楚辭中的“王孫”等幾

個典故,分別表達了奮發(fā)振作、立志救時的抱負決心以及鄉(xiāng)思難遣仕途不遇的身世之感和故

國之思。

9.B10.①故園之思(懷鄉(xiāng)之情)。寫故園海棠花開、眼前燕回絮飛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

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②愛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詩人愛之欲餐,抒寫愛惜春天之意;③年華

老去,愁對春光的孤寂之情。詩人在春光中孤獨地老去,抒發(fā)枉拋光陰之嘆。

【解析】9.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潜绢}考查鑒賞詩

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讀懂詩句的內(nèi)容和思想情感。B項,“但詩人其

實并沒有做夢,是詩人看到今日……感覺恍若夢境”說法錯誤,“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

錦繡堆”,詩句中是詩人真的夢見了家鄉(xiāng)的海棠,抑或詩人假托夢境表達思念之情,并非見

眼前之景感覺恍若夢境,“海棠開”并非眼前所見之景。

10.試題分析:題干是“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此題的考點是分析詩歌

的內(nèi)容和詩人的思想情感。讀懂全詩,再根據(jù)具體詩句分析。本詩首聯(lián)開頭點題,寫春晴懷

念故園的海棠。寫夢只是一種手段,目的在于表達思念之情。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夢醒之后,眼前

所見之景。第三句,“萬物皆春”明點"春'’字。作者從春日海棠開花,想到萬物回春,又聯(lián)想

到自己將要老了。春天的景色和青春的少年,是很和諧的,都富有生氣??蛇@里把春景和老

人擺在一起,形成一種對比,是生氣勃勃和衰颯老氣的對比。這里有意拿春景來反襯自己虛

度年華,寄托了無限感慨,也激起了對春天的熱愛。第四句中“一年過社''暗點"春''字。這里

說的是春社。燕子是候鳥,過了春社日(春分前后),才從南方海島上飛回。這一句和上句相

呼應,以燕子飛回,補充說明“萬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鳥也春。頸聯(lián)的出句寫空中浮

云,時多時少,故天色像青像白、或濃或淡,正是初晴景象。對句以直白之語,將柳絮將飛

又墮的神態(tài)寫出來。這柳絮像是要掉下來,卻又飛上去,飄個不停。這一聯(lián)也是形容“萬物

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后一聯(lián)說,無奈這美好的春日風光吃不得,

那么就讓詩歌把它招引到翡翠美玉做的酒杯中來吧。作者一反其意,說春光“餐不得”;卻又

天真地設想:吟詩,讓詩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連同酒一起喝下去了。正是用這種浪漫天

真的構(gòu)思,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故園春光的真摯感情。題干要求回答的是“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

故回答本題時,要結(jié)合關鍵的詩句,分點回答即可。即:從故園之思、愛春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