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和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_第1頁
汽車和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_第2頁
汽車和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_第3頁
汽車和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_第4頁
汽車和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XXXXX—XXXX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5920-2019《汽車及掛車前位燈、后位燈、示廓燈和制動燈》、GB15235-2007《汽車及掛車倒車燈配光性能》、GB18408-2015《汽車及掛車后牌照板照明裝置的配光性能》、GB18409-2013《汽車駐車燈配光性能》、GB11554-2008《機動車和掛車用后霧燈配光性能》、GB17509-2008《汽車及掛車轉向信號燈配光性能》、GB18099-2013《機動車及掛車側標志燈配光性能》、GB23255-2019《機動車晝間行駛燈配光性能》。與GB5920-2019、GB18408-2015、GB18409-2013、GB11554-2008、GB17509-2008、GB18099-2013、GB23255-2019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內容如下:刪除了3類、4類轉向燈(見GB17509-2008中的4.1);增加了光信號裝置、光信號裝置系統(tǒng)、A2類前位燈、光信號投射功能、光信號投射單元和自動駕駛系統(tǒng)標志燈的定義(見3.1、3.2、3.4.2、3.8、3.9、3.10);增加了帶發(fā)光徽標的位置燈功能及要求(見5.1.5);增加了順序開啟的轉向燈要求(見5.2.2)增加制動燈的視表面面積(見5.5.3);更改了“光源要求”(見第6章,GB5920-2019中的5.1.3和5.1.4,GB15235-2007中的5.3和5.4,GB18408-2015中的5.2,GB18409-2013中的5.1.2和5.1.3,GB11554-2008中的4.1.2和4.1.4,GB17509-2008中的6.3和6.4,GB18099-2013中的5.1.2和5.1.3,GB23255-2019中的5.2和5.3);更改了配光角度范圍內的發(fā)光強度最小值的要求(見7.1.1,GB5920-2019中的5.2.3.5和5.2.3.6、GB17509-2008中的6.5.4.1);更改牌照照明裝置的配光測試點與牌照板尺寸的關系(見第7章,見GB4599-2007中的6.6,見GB25991-2010中的6.4)。增加了慢行燈功能及要求(見7.1.2);增加了倒車燈路面要求(見B.7);修改了各功能的光源失效時的要求(見7.4);增加了A2功能(見7.3);增加了光信號投射功能及要求(見5.3);增加了自動駕駛系統(tǒng)標志燈特殊規(guī)定(見附錄D);統(tǒng)一了側轉向燈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見A.2)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GB5920于1986年首次發(fā)布,1994年第一次修訂,1999年第二次修訂,2008年第三次修訂?!狦B15235于1994年首次發(fā)布,2007年第一次修訂?!狦B11554于1989年首次發(fā)布,1998年第一次修訂,2008年第二次修訂?!狦B17509于1998年首次發(fā)布,2008年第一次修訂?!狦B18408于2001年首次發(fā)布,2015年第一次修訂?!狦B18409于2001年首次發(fā)布,2013年第一次修訂。

汽車和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汽車及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的術語和定義、性能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規(guī)則等。本文件適用于M、N、O類汽車使用的位置燈、轉向燈、制動燈、示廓燈、駐車燈、自動駕駛系統(tǒng)標志燈、晝間行駛燈、牌照燈、后霧燈、光信號投射單元等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其他類型車輛參照執(zhí)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785汽車及掛車外部照明和光信號裝置的安裝規(guī)定GB/T7922照明光源顏色的測量方法GB/TXXXX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UNR37關于批準用于已批準的機動車和掛車燈具的燈絲燈泡的統(tǒng)一規(guī)定UNR128關于批準用于已批準的機動車和掛車燈具的LED光源的統(tǒng)一規(guī)定UNR.E.5光源類型通用技術規(guī)范決議術語與定義GB4785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光信號裝置roadilluminationdevice用來向其他道路使用者發(fā)出光信號,表面車輛存在或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實現(xiàn)一項或多項功能的單元或單元組。包含位置燈、轉向燈、制動燈、示廓燈、駐車燈、牌照燈、晝間行使燈、后霧燈、自動駕駛系統(tǒng)標志、光信號投射功能中的一項或多項功能。

光信號系統(tǒng)roadilluminationsystem用來向其他道路使用者發(fā)出光信號,表面車輛存在或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由多個裝置及控制器等組成的系統(tǒng)。制動燈類型

制動燈stoplamp向車輛后方其它道路使用者,表明車輛正在制動的燈具。[來源:GB4785-2019,3.9.10]

S1類categoryS1發(fā)射穩(wěn)定光強且成對安裝的制動燈。

S2類categoryS2發(fā)射可變光強且成對安裝的制動燈。

S3類categoryS3發(fā)射穩(wěn)定光強的高位制動燈。

S4類categoryS4發(fā)射可變光強的高位制動燈。前位置燈類型

前位置燈frontpositionlamp從車輛前方觀察,表明車輛存在和寬度的燈具。[來源:GB4785-2019,3.9.12]

A1類categoryA1安裝在車輛前部,發(fā)射穩(wěn)定光強的前位燈。

A2類categoryA2安裝在車輛前部,發(fā)射可變光強的前位燈后位置燈類型

后位置燈rearpositionlamp從車輛后方觀察,表明車輛存在和寬度的燈具。[來源:GB4785-2019,3.9.13]

R1類categoryR1安裝在車輛后部,發(fā)射穩(wěn)定光強的后位燈。

R2類categoryR2安裝在車輛后部,發(fā)射可變光強的后位燈。示廓燈類型

示廓燈end-outlinemarkerlamp安裝位置盡可能靠近車輛外緣和車頂位置,用來表明車寬的燈具。[來源:GB4785-2019,3.9.21,有修改]

RM1類categoryRM1安裝在車輛后部,發(fā)射穩(wěn)定光強的示廓燈。

RM2類categoryRM2安裝在車輛后部,發(fā)射可變光強的示廓燈。轉向信號燈類型

轉向信號燈direction-indicatorlamp用于向其他使用道路者表明車輛將向右或向左轉向的燈具。[來源:GB4785-2019,3.9.9]

前轉向信號燈frontdirection-indicatorlamp安裝在車輛前部的轉向燈。

后轉向信號燈reardirection-indicatorlamp安裝在車輛后部的轉向燈。

側轉向信號燈sidedirection-indicatorlamp安裝在車輛側面的轉向燈。

光信號投射功能light-signalingprojection與光信號功能同時工作,通過在路面上投射符號來加強該信號的功能。

光信號投射單元projectionunit提供光信號投射功能的裝置,可獨立于其他照明或光信號裝置,或與其他照明或光信號裝置組合或混合,包含光學、機械和/或電子等組件。

自動駕駛系統(tǒng)標志燈(以下簡稱“ADS標志燈”)autonomousdrivingsystemmarkerlamp向其他道路使用者表明自動駕駛系統(tǒng)正在控制車輛運行的燈具。光信號裝置的型式判定4.1在以下方面存在差異的裝置或系統(tǒng),可視為不同型式:制造商;商品名稱或商標;光學系統(tǒng)特性(發(fā)光強度等級、最小配光角度范圍、使用的燈絲燈泡或光源模塊的種類等);裝置的類別;可變光強控制器;光源的順序開啟方式。然而,在不改變裝置的光學特性的情況下,以不同模式(即是否采用順序開啟)開啟的轉向燈不構成“不同類型的轉向燈”。4.2相同型式判定:安裝于車輛左側的裝置和右側的裝置;光源的顏色或任何濾光片顏色的變化??傮w要求位置燈前位燈、后位燈可作為示廓燈使用。后位燈不應與ADS燈完全混合。前位燈、后位燈與其他功能構成混合燈的場合,兩者同時點亮時,色度應符合與位置燈混合的功能所使用的色度要求。與其他功能混合的位置燈,允許設計為與一個可變光強控制器共同運行。在此情況下,對于與制動燈混合的后位燈,應是多光源并聯(lián)設計,或該功能配有故障監(jiān)測系統(tǒng)。包含發(fā)光徽標的位置燈的特殊要求:發(fā)光徽標僅應是車輛制造商的商標或車型徽標。車輛前、后應各最多有二只發(fā)光徽標作為位置燈一部分。發(fā)光徽標作為位置燈一部分時,徽標本身的透光面允許不對稱;允許安裝在車頭車尾部的左右中間位置。發(fā)光徽標作為位置燈一部分時,徽標不點亮時也要滿足位置燈的配光和安裝要求。轉向信號燈分類前轉向燈根據(jù)配光性能的不同分為1類、1a類、1b類裝置。后轉向燈根據(jù)配光性能的不同分為2a類、2b類裝置。側轉向燈根據(jù)配光性能的不同分為5類、6類裝置。順序開啟的轉向燈每個光源激活后應保持點亮狀態(tài),直到點亮節(jié)拍結束。順序開啟的變化過程應在點亮節(jié)拍開始后200ms以內結束。順序開啟的變化應從透光面的內側向外側以均勻的漸進的速度點亮。應提供連續(xù)的信號且在垂直方向無振蕩(沿垂直方向至多允許一次方向變化)。當垂直于基準軸線測量時,順序開啟的轉向燈透光面的兩個相鄰或相切部分之間的間隔不應超過50mm。若不同的透光面中有間隔,則這兩個透光面不能在垂直方向上產(chǎn)生任何重疊。若不同的透光面中有間隔,間隔不能應用于任何其他照明和光信號功能。視表面在基準軸線方向上的正交投影,其在垂直于基準軸線的平面上的最小外接矩形(長邊平行于H平面)的水平邊與垂直邊的長度比例不得小于1.7。光信號投射功能投射功能發(fā)出的光色應與對應的光信號功能相同且不會引起歧義。投射功能的圖案應有簡單幾何或單個字母組成,可由制造商定義,并在用戶說明書中說明。圖案的選擇應確保不會引起歧義。投影功能的圖案在整個開啟期間只應改變圖案的長短、投影方向或位置。轉向投射功能、倒車投射功能允許采用順序開啟,需滿足如下要求:a)順序投射的符號在投射后應保持投射狀態(tài)直至點亮節(jié)拍結束;b)順序開啟時投射符號的變化應從距離車輛豎直方向上在路面的投影由近到遠以均勻的漸進的速度點亮;c)轉向投射功能順序開啟時序要與轉向燈一致,倒車投射功能順序開啟的變化過程應在點亮節(jié)拍開始后200ms以內結束。后牌照板照明裝置最小照明范圍后牌照板照明裝置應使整個牌照板在A.4給定的角度內可見。裝置的光束照射方向裝置不得向后發(fā)出直射光,與其他燈組合和復合發(fā)出的紅光除外。視表面面積對于后霧燈,在基準軸線方向上的視表面面積應不大于140cm2。對于晝間行駛燈,在基準軸線方向上的視表面面積應不小于25cm2,且不大于200cm2。對于制動燈,在基準軸線方向上的視表面面積應不小于15cm2,后霧燈開啟時允許不考核此項要求。光源要求可更換光源對于可更換光源,在不使用工具的情況下即使在黑暗中也應能將其安裝到燈具的正確位置上。裝置或系統(tǒng)使用的可更換燈絲燈泡和LED光源,其類型和性能要求應符合UNR37、UNR128及UNR.E.5的規(guī)定。不可更換光源裝置或系統(tǒng)使用的光源模塊,應防止對光源模塊的誤操作其設計應符合下述要求:a)

應確保每只光源模塊只能裝在正確的位置上,且只能使用工具才可以拆除。b)

若在同一燈體內使用了多只光源模塊,則應確保具有不同特性的光源模塊之間無法互換。c)

即使使用工具,光源模塊也無法與其他可更換光源機械互換。配光要求配光角度范圍內的發(fā)光強度7.1.1配光角度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最小發(fā)光強度應符合表1的要求。配光角度范圍內的發(fā)光強度最小值單位為坎德拉功能類別發(fā)光強度最小值前位燈A1、A20.05后位燈R1、R20.05示廓燈、駐車燈——0.05制動燈S1、S2、S3、S40.3轉向信號燈1、1a、2a、2b、0.31b0.7晝間行駛燈——1.0側標志燈SM1、SM20.6側轉向燈5類、6類0.6ADS標志燈——0.37.1.2配光角度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最大發(fā)光強度應符合表2的要求。配光角度范圍內的發(fā)光強度最大值單位為坎德拉功能發(fā)光強度值特殊說明倒車燈H-H線以上為300,H-H線至-5°之間為600,-5°以下為8000。慢行燈在任一觀察方向內,發(fā)光強度值應≤500。在附錄A中A.5的角度范圍內發(fā)光強度值≤0.5?!庑盘柾渡涔δ茉诟戒汚中A.5的角度范圍內發(fā)光強度值≤0.5。如果光信號投射單元與被輔助的光信號裝置混合,且整燈電路設計無法獨立開啟的場合,則此項要求無需考核。發(fā)光強度限值要求基準軸線方向上的發(fā)光強度應符合表3的要求?;鶞瘦S線上的發(fā)光強度單位為坎德拉功能發(fā)光強度最小值發(fā)光強度最大值單燈(除“D”燈外)D燈前位燈、前示廓燈A1穩(wěn)定光強414070A2可變光強41200600與前照燈或前霧燈混合的前位燈4140/后位燈、后示廓燈R1、RM1穩(wěn)定光強4178.5R2、RM2可變光強44221制動燈S1穩(wěn)定光強60260130S2可變光強60730365S3穩(wěn)定光強2511055S4可變光強2516080轉向信號燈117510005001a25012006001b40012006002a505002502b5010005005類0.62801406類50280140晝間行駛燈4001200——側標志燈SM1425——SM20.625——后霧燈F1穩(wěn)定光強150375——F2可變光強150840——駐車燈前260——后230——倒車燈80300——光信號投射符號——12000a——ADS標志燈白天50300——夜晚10b125——a如果光信號投影符號由兩只或以上的光信號投影單元實現(xiàn),則應對光信號投影單元系統(tǒng)進行考核。b沿著參考軸方向測量前照燈或前霧燈與ADS標志燈的距離,若視表面距離<100mm時,該配光最小值應放大2.5倍。各光信號裝置的發(fā)光強度分布要求應符合附錄B的要求。光信號裝置在配光角度范圍內的發(fā)光強度不得超過表3規(guī)定的最大值。附錄B所示區(qū)域內,如果目視檢查發(fā)現(xiàn)配光強度有明顯變化,則在任何兩個測量方向之間測量的發(fā)光強度,應不小于該兩個測量方向中較低發(fā)光強度的50%。與制動燈混合的后位燈和/或示廓燈,兩燈同時點亮和單獨點亮后位燈或后示廓燈,在H-H線上下5°和V-V左右10°所圍成的范圍內,測量的發(fā)光強度比,應至少為5:1。如果上述混合燈具中的一個或兩個裝置包含不止一個光源,且定義為單燈,則測量結果應將所有光源考慮在內。A2類前位燈的要求不應和晝間行駛燈同時配備。近光燈開啟或外界環(huán)境光小于1000lx時,光學性能應滿足表3中A1類前位燈的配光要求。光源失效時的要求對于包含不止一個光源的單燈,若任一光源失效時所有光源均失效則視為單光源的單燈。多光源的單燈中任一個光源失效時,應至少滿足任一要求:所有測試點仍應滿足表3最小發(fā)光強度限值的要求;或裝用該裝置的車輛上配備工作指示器且顯示該裝置失效,且基準軸線上應滿足表3發(fā)光強度最小值的50%。兩個燈或多個燈組合發(fā)光強度總值不超過單燈的最大發(fā)光強度限值;兩個相同功能的“D”燈的組合視為單燈;互存燈系統(tǒng)的要求:系統(tǒng)的全部裝置點亮時,應滿足單燈的配光要求。對于部分安裝在固定部件上,部分安裝在可移動部件上的后位燈/后轉向互存燈系統(tǒng):整個互存燈系統(tǒng)在可移動部件的所有正常位置上,應滿足單燈的配光要求。當可移動部件處于所有正常使用位置時,有附加的裝置替代互存燈系統(tǒng)使用,整個系統(tǒng)應滿足單燈的配光要求。對于后位燈,整個互存燈系統(tǒng)在可移動部件的所有正常位置上,應滿足單燈的配光要求,但向內的配光要求可不必滿足7.1條。具有可變光強控制器的裝置裝置的最大發(fā)光強度應符合相應裝置可變光強的配光要求,最小發(fā)光強度應符合相應裝置穩(wěn)定光強的配光要求。應分別測量最大和最小發(fā)光強度等級的啟動時間,即基準軸線的發(fā)光強度從電源接通到按所測得基準軸線發(fā)光強度的90%所需時間,最小發(fā)光強度等級測得的時間應不大于最大發(fā)光強度等級測得的時間。在可變光強控制器故障的情況下或環(huán)境光小于1000lx時,裝置應符合穩(wěn)定光強等級的配光要求。對于裝用紅外輻射發(fā)生器的前位置燈如果含有一個或多個紅外輻射發(fā)生器,則該前位置燈的配光性能和色度特性應在紅外輻射發(fā)生器工作和不工作的時候均能滿足要求。光信號裝置的色度要求色度要求符合按GB4785的要求,牌照燈與其他燈組合或復合發(fā)出的紅光除外。ADS標志燈應符合附錄DD.2條。光信號投射功能應符合附錄C的C.2條。試驗方法試驗暗室、裝置及設備要求試驗暗室應無漏光,其環(huán)境條件應不影響光束的透射性能和儀器精確度。配光測試應采用直流穩(wěn)壓/穩(wěn)流電源,電氣儀表準確度不低于0.2級,電源的容量應該足夠,保證電源脈沖的快速提升。照度計應為國家檢定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一級照度計。配光性能的測量距離,應保證能應用光度學中的距離平方反比定律。從基準中心觀察,光接收器的張角介于10′到1°之間。各測量方向的角度偏差應不大于15′。應按制造商規(guī)定的基準軸線和基準中心確定裝置的初始測量位置。牌照燈試驗裝置及設備的要求:亮度測量應該在一個已知漫反射系數(shù)的無色漫反射表面測量。無色漫反射表面應放置在牌照板安裝的正常位置和固定板前2mm處的位置。無色漫反射表面尺寸與牌照板尺寸相同或大于一個測量點區(qū)域的尺寸,其中心位置放置在測量點的中心位置。測試要求不可更換光源的測試電壓對于未裝用電光源控制器或可變光強控制器的裝置,應分別在13.5V或28.0V下進行測試。對裝用電光源控制器或可變光強控制器的裝置,應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進行配光測量:可變光強控制器作為燈具的一部分時,制造商應指定燈具的輸入端電壓,如果并未指定,則分別為13.5V或28.0V;可變光強控制器不作為燈具一部分時,燈具的輸入端電壓為制造商指定的電壓??筛鼡Q光源的測試電壓裝用數(shù)只可更換光源時,允許使用產(chǎn)品光源在13.5V或28.0V電壓下測量配光性能,并應修正所產(chǎn)生的發(fā)光強度值。修正系數(shù)是基準光通量或目標光通量與試驗電壓(13.5V或28.0V)下光通量的平均值之比,所使用的每個光源的實際光通量與其平均值的偏差應不大于正負5%;在只使用燈絲燈泡的情況下,也可以在每個燈泡的位置上逐一使用工作于基準光通量狀態(tài)的標準燈泡進行測量,并將每個位置上的單獨測量結果相加。對于未裝用電光源控制器或可變光強控制器的裝置,應使用標準光源:對于燈絲燈泡,在對應電壓約為13.5V的基準光通量下進行配光測量;對于LED光源,應使用該種類的標準LED光源,在13.5V或28V電壓下測量配光,并修正實測值。修正系數(shù)是目標光通量與上述試驗電壓下的光通量的比值。對裝用電光源控制器或可變光強控制器的裝置,應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進行配光測量:可變光強控制器作為燈具的一部分時,制造商應指定燈具的輸入端電壓,如果并未指定,則分別為13.5V或28.0V;可變光強控制器不作為燈具一部分時,燈具的輸入端電壓為制造商指定的電壓。點亮方式轉向燈允許在其閃爍狀態(tài)下進行測量,其應在f=(1.5±0.5)Hz的頻率下轉換開關,并且在95%光強度峰值時測量,脈沖持續(xù)時間應當大于0.3s。在閃爍測量的情況下,最終的發(fā)光強度應是測量中最大的發(fā)光強度。其他燈具應當在光源持續(xù)點亮的情況下測量配光性能,如果裝置含有發(fā)射一個或多個紅外輻射的發(fā)生器,測試應分別在紅外裝置工作和不工作時進行。對于裝在車內的S3類和S4類制動燈或ADS標志燈如果有多種安裝情況,則應與所有相應的車窗樣片組合的各種情況重復分別進行配光性能和色度的測試。牌照燈的測試每個測試點的值需根據(jù)漫反射系數(shù)進行修正。當裝置存在多個安裝位置時當裝置安裝在車輛上時,有不止一個角度位置或一個區(qū)域內可以有多個不同的角度位置時,配光性能測量應當在所有位置分別進行,或者對區(qū)域中制造商規(guī)定的基準軸線的極限角度位置上進行測量。對于所有不是裝用燈絲燈泡的裝置對于倒車燈和慢行燈,在點亮的1分鐘后和10分鐘后測得的發(fā)光強度值符合表2最小值和最大值的要求。點亮后1?分鐘和點亮后10?分鐘各點的發(fā)光強度應由光強穩(wěn)定后測得的各點的光強與HV點在點亮1分鐘后和點亮10分鐘后測得的值與光強穩(wěn)定后測得的該點的光強比值相乘得到。注:光強穩(wěn)定指規(guī)定的測試點在任意15分鐘內光強變化小于3%。對于其他裝置,點亮1分鐘時和30分鐘后其發(fā)光強度測量結果應符合表2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要求;在點亮后1分鐘時各點的發(fā)光強度應通過點亮1分鐘和點亮30分鐘后在HV點或基準軸線上的發(fā)光強度的比值與點亮30分鐘后各點的發(fā)光強度測量結果相乘得到。檢驗規(guī)則型式檢驗制造商應提供的資料和樣品足以識別該型式裝置的圖紙,標明在車輛上安裝的幾何位置(S3類和S4類制動燈或ADS標志燈,則是相對于后窗的位置),包括基準軸線(H=0°,V=0°),基準中心,車輛縱向對稱平面在基準軸線方向投影(若有位置燈包含相對于車輛縱向對稱平面不對稱的發(fā)光徽標的情況),互存燈系統(tǒng)的信息(若有)。一份簡明的技術說明書,應說明:需要通過型式檢驗裝置的功能,是否是同種類一對裝置中的一只。裝置是產(chǎn)生穩(wěn)定光強還是可變光強。對于可變光強的裝置,應提供對應的資料和系統(tǒng)說明,以及可變光強控制的功能和安裝條件。對于安裝在車內的S3類和S4類制動燈或ADS標志燈,還應包括后窗的光學性質參數(shù)(透射率、顏色、傾角等)。倒車燈的離地高度以及車輛的縱向對稱平面。慢行燈的離地高度和參考軸的方向,以及與地面垂直軸和縱軸的關系圖。如果裝置在車輛上具有不同的安裝位置或不同的安裝角度(如相對于車輛基準平面的基準軸線、相對于地面或裝置本身的基準軸線的角度),這些不同的安裝情況應在技術說明書中注明;所有使用光源的類型:如使用燈絲燈泡,提供其在UNR.E.5法規(guī)中的類型。如使用LED光源,提供其在UNR.E.5法規(guī)中的類型。如使用可更換光源模塊,提供其類型和參數(shù),包括LED模塊的規(guī)格、尺寸和光電參數(shù)和目標光通量等。對于使用電光源控制的裝置,應提供對應的資料說明。安裝時是否配有工作指示器或故障檢測功能。投射信號功能需提供路面投射范圍及投射符號。提供的樣品應包括:樣燈2只(含光源);如果提交申請的裝置不是完全一樣,而互相對稱、功能相同,分別安裝在車輛左側和右側,則樣燈可以送2只一樣的樣品,也可以左右各一只。針對位置燈包含相對于車輛縱向對稱平面不對稱的發(fā)光徽標的情況,則只能左右各一只。對于包含可變光強的裝置,應提供可變光強控制器或提供相同信號的發(fā)生器。對于使用電光源控制的裝置,應提供電光源控制器或提供裝置工作時的輸入條件。對于安裝在車內的S3類和S4類制動燈或ADS標志燈,應同時提交后窗樣片(如不止一種安裝情況,則應有所有情況對應的樣片)。型式檢驗要求按第9章規(guī)定進行試驗,每只樣品應符合第7章和第8章的相應規(guī)定。已經(jīng)作為前位燈或后位燈通過型式檢驗的裝置,可視作為符合示廓燈的型式檢驗要求。生產(chǎn)一致性檢驗對型式檢驗合格的產(chǎn)品,用從批量產(chǎn)品中隨機抽取的樣燈來判定其生產(chǎn)一致性。隨機抽取的樣燈應符合第5章中相應規(guī)定。按第9章進行試驗,樣燈的配光性能應符合第7章和8章的相應規(guī)定,允許最小發(fā)光強度不小于規(guī)定值的80%,最大發(fā)光強度不大于規(guī)定值的120%。其中7.1.1條不考核。過渡期要求對于新申請型式批準的汽車及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自本文件實施之日起開始執(zhí)行。對于新申請型式批準的車型,自本文件實施之日起第13個月開始執(zhí)行。對于已獲通過型式檢驗的汽車及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tǒng)和已獲得型式批準的車型,給予直至停產(chǎn)的過渡期。

(規(guī)范性)

最小配光角度范圍前/后位置燈、示廓燈、前/后駐車燈、制動燈、前/后轉向燈、晝間行駛燈和朝前/朝后的ADS標志燈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水平方向配光角度范圍b)垂直方向配光角度范圍圖A.1右側裝置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右側裝置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功能水平角內側/外側垂直角向上/向下備注位置燈45°/80°20°/80°a45°/45°e20°/45°f15°/15°15°/5°b5°/15°c--示廓燈0°/80°15°/15°15°/5°b5°/15°c--前/后駐車燈0°/45°15°/15°15°/5°b5°/15°c--制動燈(S1、S2)45°/45°20°/45°a15°/15°15°/5°b5°/15°c--制動燈(S3、S4)10°/10°10°/5°--前/后轉向燈45°/80°20°/80°a45°/45°e20°/45°f15°/15°15°/5°b5°/15°c--晝間行駛燈20°/20°10°/5°--ADS標志燈60°/60°30°/60°d35°/25°35°/5°b5°/25°c--a離地安裝高度低于750mm,基準軸線所在平面以下內側角度;b離地安裝高度低于750mm,c離地安裝高度高于2100mm;d朝前/朝后安裝2只時;e如配備側標志燈,且視表面大于12.5cm2;f如配備側標志燈,且視表面大于12.5cm2,離地安裝高度低于750mm,基準軸線所在平面以下內側角度。側轉向燈、側駐車燈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水平方向配光角度范圍b)垂直方向配光角度范圍圖A.2右側裝置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右側裝置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功能水平角角度A/角度B垂直角向上/向下備注側轉向燈5°/55°30°/15°--側駐車燈Max0°/Min45°15°/15°15°/5°a5°/15°b向前和向后的水平角a離地安裝高度低于750mm;b離地安裝高度高于2100mm;側標志燈和側向的ADS標志燈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水平方向配光角度范圍b)垂直方向配光角度范圍圖A.3右側裝置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右側裝置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功能水平角角度A/角度B垂直角向上/向下備注SM145°/45°15°/15°15°/5°a5°/15°b--SM230°/30°15°/15°15°/5°a5°/15°b--ADS標志燈60°/60°c20°/15°20°/5°a5°/15°b--a離地安裝高度2)低于750mm;b離地安裝高度2)高于2100mm;c單側安裝2只及以上時,向中間的角度緩和至30°。后牌照燈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水平方向配光角度范圍b)垂直方向配光角度范圍圖A.4后牌照燈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最小配光角度范圍區(qū)域的可視角應符合圖A.4,僅與照明裝置的位置以及牌照板的空間有關。慢行燈/光信號投射功能考核發(fā)光強度最大值的角度范圍垂直最小角Φmin滿足公式A.1。Φmin=arctan1?h10式中:Φmin——投射范圍垂直最小角度,單位為度;h——安裝高度,單位為米。垂直最大角Φmax滿足公式A.2。Φmax=Φmin+11.3……………(A.2)式中:Φmax——投射范圍垂直最大角度,單位為度;Φmin——投射范圍垂直最大角度,單位為度。測量的范圍應限定在從+90°到-90°之間的水平角度內,這條線可以切割參考軸,垂直于車輛的垂直縱向平面。測試距離應至少為3m。

(規(guī)范性)

發(fā)光強度分布通則H=0°和V=0°的方向對應為基準軸線(安裝在車輛上時,它為水平且平行于車輛的縱向面,指向所要求的可見度的方向),它通過基準中心。圖中給出不同方向上的最小數(shù)值,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是表示每個燈具軸線上(H=0°和V=0°的方向)要求的最小值百分比。在發(fā)光強度分布區(qū)域按本附錄圖示網(wǎng)格區(qū)域,在該區(qū)域光分布均勻,網(wǎng)格區(qū)域內每個方向上的發(fā)光強度應該不低于網(wǎng)格線上的最小值。前、后位置燈,制動燈(S1和S2類)和轉向燈(1、1a、1b、2a、2b類),駐車燈、ADS標志燈的發(fā)光強度分布應符合圖B.1。駐車燈僅考核V-V軸一側(含V-V線)的測試點。圖B.1前、后位置燈,制動燈(S1和S2類)和轉向燈(1、1a、1b、2a、2b類),駐車燈、ADS標志燈的發(fā)光強度分布圖晝間行駛燈發(fā)光強度分布應符合圖B.2。圖B.2晝間行駛燈發(fā)光強度分布圖制動燈(S3和S4類)發(fā)光強度分布應符合圖B.3。圖B.3制動燈(S3和S4類)發(fā)光強度分布圖5類轉向燈發(fā)光強度分布應符合圖B.4,圖中的數(shù)值為發(fā)光強度值,單位為坎德拉。VV圖B.45類轉向燈發(fā)光強度分布圖6類側轉向燈發(fā)光強度分布應符合圖B.5。圖B.56類側轉向燈發(fā)光強度分布圖倒車燈發(fā)光強度分布要求。發(fā)光強度要求對于成對安裝的倒車燈,其配光性能測量時,向內的水平方向角只測量到30°為止。圖B.6中的數(shù)值為發(fā)光強度值,單位為坎德拉。圖B.6倒車燈發(fā)光強度分布圖針對M1車輛還應滿足圖B.7要求,如安裝2只倒車燈,則和值滿足要求即可。圖B.7中的數(shù)值為發(fā)光強度值,單位為坎德拉。注:h為倒車燈離地高度,單位為米圖B.7倒車燈路面發(fā)光強度分布圖后霧燈發(fā)光強度分布應符合圖B.8。在左右10°和上下5°間且在基準軸線上,發(fā)光強度最小值為150cd;菱形區(qū)域內的發(fā)光強度最小值為75cd。圖B.8后霧燈發(fā)光強度分布圖側標志燈發(fā)光強度分布應應符合圖B.9的要求。測量時任選5點。對于紅色側標志燈,相對于基準軸,水平方向朝向車輛前部,60°到90°和垂直方向±20°的角度范圍內,最大發(fā)光強度限值為0.25cd。圖B.9側標志燈發(fā)光強度分布圖牌照燈的測試點分布要求。每個測試點的亮度值B應不小于2.5cd/m2。照明區(qū)域的光亮度應均勻,任意兩個點的亮度梯度應符合式(1)要求:|(B1-B2)|/L1-2≤2×B0/cm............(B.1)式中:B1、B2——任意兩個測量點的光亮度,單位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L1-2——B1與B2之間的距離,單位為厘米(cm);B0——各測量點中的最小光亮度,單位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如兩測試點距離(L1或L2)大于90mm,則在兩測試點的中心位置增加一列或一行。圖B.10牌照燈的測試點分布圖

(規(guī)范性)

光信號投射功能的特殊規(guī)定配備選裝。光色符合其對應的光信號功能的光色要求。數(shù)量無特殊要求。布局無特殊要求。符號的位置示廓燈/位置燈/側標志燈的投射符號位置按圖C.1要求,投射符號車輛橫向外邊界在下圖所示范圍內。車身寬度指車輛兩側的最大外部突出物之間的寬度光信號的投射符號應符合圖C.1的要求。單位為毫米圖C.1示廓燈/位置燈/側標志燈的投射符號位置圖C.5.2轉向燈的投射符號位置按圖C.2要求,投射符號在圖C.2所示范圍內投射符號離車身豎直方向上在路面投影的最近距離需不大于700mm。轉向燈投射的符號指示方向應和車輛行駛方向一致。單位為毫米圖C.2轉向燈的投射符號位置位置圖C.5.3按圖C.3要求,投射符號在圖C.3所示范圍內投射符號離車身豎直方向上在路面投影的最近距離需不大于1000mm。單位為毫米圖C.3倒車燈的投射符號位置圖電路連接光信號投射功能僅允許在相應的光信號功能開啟的情況下工作;允許手動關閉。轉向投射功能和倒車投射功能允許閃爍,對于轉向投射功能,要與轉向燈閃爍頻率一致,倒車投射功能的閃光頻率為(90±30)次/分鐘;車速高于30公里/小時時自動關閉車輛光信號的投射符號。如車輛前面或后面5米的范圍內有汽車存在,則可自動關閉車輛向前或向后的光信號的投射符號或者適當調整該符號的投射位置或者降低投射符號的光束光強。如在車輛側面3米范圍內有汽車存在,則可自動關閉車輛同一側面的光信號的投射符號或者適當調整該符號的投射位置或者降低投射符號的光束光強。指示器無要求。其他要求在目視檢測時,觀察者在GB4785-2019附錄I規(guī)定區(qū)域邊界范圍(區(qū)域由距車前10m的橫向平面、距車后10m的橫向平面,以及距車輛兩側各10m的2個縱向平面組成,高度為1m至3m)內移動,應無法直接看到投射裝置的視表面。若燈具符合光信號投射功能的配光要求,則可通過圖紙或模擬或視同的方式來驗證是否符合C.8.1要求。

(規(guī)范性)

ADS標志燈的特殊規(guī)定配備按GB/TXXXX《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的規(guī)定,自動駕駛等級達到L3級或以上的M類和N類機動車應配備。對于配合自動駕駛牽引車使用的掛車應配備。光色ADS標志燈的色度范圍應符合表D.1。表D.1ADS標志燈發(fā)出的光色顏色色度區(qū)域邊界邊界交點藍綠色T12趨綠極限:y=0.500=合表D用的以上T23趨白極限:x=0.200T34趨藍極限:y=0.320T41光譜軌跡T1T2T3T4x0.0120.2000.2000.040y0.4940.4000.3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