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版2018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古代詩歌七大題材整體建模課件_第1頁
全國通用版2018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古代詩歌七大題材整體建模課件_第2頁
全國通用版2018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古代詩歌七大題材整體建模課件_第3頁
全國通用版2018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古代詩歌七大題材整體建模課件_第4頁
全國通用版2018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古代詩歌七大題材整體建模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題材建模】題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等為題材,借詠嘆史實、描寫古跡來抒發(fā)詩人的興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諷今。①感慨壯志難酬或懷才不遇,面對古人功業(yè)的流逝,抒發(fā)時光不再,年華易老,而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②感慨國運衰微、盛衰無常,感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嘆古今朝代興亡變化。③抒發(fā)愛國情懷,揭露統(tǒng)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示統(tǒng)治者吸取歷史教訓,借古諷今,批判現(xiàn)實。①“詩”與“史”的結(jié)合:用典,雙關(guān)。②“詠史”與“言志”的結(jié)合:借古諷今。③“古”與“今”的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對比,襯托。④“景”與“情”結(jié)合:擬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標志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或在古跡、古人名前冠以“詠”,或在古跡、古人名后加“懷古”“詠懷”等。題材一歷覽古今通得失,觀景知人論興衰——詠史懷古詩第一頁,共55頁。典題引路導學號87202010(2011·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11分)春日秦國懷古周樸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③傍遠村。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數(shù)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咀ⅰ竣僦軜??~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M紆:旋繞曲折。第二頁,共55頁?!咀x懂詩歌】看標題“懷古”表明本詩是懷古詩,“春日”“秦國”表明時間、地點??醋⑨尅跋辍倍帜芴崾驹姼韪星椤?匆庀蟆盎慕肌薄肮疟薄胺e雪”“殘陽”“黃沙”等意象透出破敗荒涼之意。看技巧觸景生情,融情于景,對比??搭}干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如何處理情景關(guān)系?第三頁,共55頁。(1)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解析:從題目看,本詩是一首懷古詩,映入眼簾的是“荒郊”“古碑”“積雪”“殘陽”“黃沙”,構(gòu)成了一幅催人淚下的破敗荒涼圖,結(jié)句的“不堪回首思秦原”顯然是對古盛今衰的慨嘆。答案:表現(xiàn)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涇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第四頁,共55頁。(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guān)系的?(6分)

解析:這首詩運用了觸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詩人由眼前的“荒郊”“古碑”“積雪”“殘陽”“黃沙”頓生一種傷今哀情,將這種古盛今衰的慨嘆融入眼前的景物描寫之中。眼前破敗荒涼的景物被詩人寄托了一種深深的對現(xiàn)實的慨嘆。答案:①觸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寫哀景抒哀情。第五頁,共55頁。解題指津(一)詠史懷古詩思維導圖(二)答題模板詩人用××(用典、對比、襯托等)手法,表現(xiàn)了××(詩中具體“史”“古”)的××(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今昔巨變),表達了詩人的××(哀嘆、惋惜、痛心),抒發(fā)了××情懷。第六頁,共55頁。限時訓練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2)題?!倦p調(diào)】折桂令·宣城懷古盧摯對江山吟斷高齋,想甲第①名園,棠棣花開。曉夢歌鐘,高城草木,廢沼荒臺。快吹盡陵峰暮靄,等麻姑②空翠飛來。渺渺予懷,天淡云閑,萬事浮埃。【注】①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②麻姑:據(jù)《神仙傳》記載,她貌似十八九歲,而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yōu)樯L铩?。第七頁,?5頁。(1)這首元曲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結(jié)合全曲簡要分析。

解析:要扣住“情感”二字,從“景色”著手;逐句考慮,回答要全面細致。凄涼之景與優(yōu)美之景,盛衰無常的感慨與超脫閑逸的情懷,一一對比,鮮明突出,容易把握。答案:作者首先描寫昔日甲第名園、高城沼臺業(yè)已荒廢,草木叢生的凄涼景象,抒發(fā)了盛衰無常的感慨;進而想象空翠飛來、天淡云閑的優(yōu)美畫面,直抒胸臆,表達了超脫閑逸的情懷。第八頁,共55頁。(2)請簡要賞析“快吹盡陵峰暮靄,等麻姑空翠飛來”兩句的妙處。解析:“賞析”可從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手法、語言等角度考慮,這四個角度可結(jié)合起來談;“妙處”應(yīng)重點談效果和作用。答案:①作者運用用典、想象等表現(xiàn)手法,酣暢淋漓地抒發(fā)了對暮靄散去、空翠飛來的期待之情,有力地深化了詩歌的主旨。②這兩句氣勢磅礴,奇?zhèn)ス妍?上承“江山吟斷”,下啟“渺渺予懷”,使結(jié)構(gòu)更為完整縝密。

第九頁,共55頁。題材二未曾出土先有節(jié),直沖霄漢亦虛心——托物言志詩【題材建?!款}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托物言志詩是一種以客觀世界中的具體事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借以抒發(fā)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懷抱負等為主要內(nèi)容的詩歌。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負,或?qū)崿F(xiàn)個人理想,或報效國家。②寄寓高尚的節(jié)操,或表達懷才不遇與命運多舛的傷感,或抒發(fā)年華易逝與理想破滅的哀愁。③托物諷世,或憂國憂民,或感時傷世,或憤世嫉俗,或針砭時弊,或冷嘲熱諷。①托物言志(寓意)。即詩歌所描繪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載體,作者借以表達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理想,或批判丑惡的現(xiàn)象,或表達作者的觀點。②托物喻理。通過詠物來表達一定的社會道理。③托物諷世。通過詠物來揭示或批判社會的不公平現(xiàn)象。④詠物抒懷。這類詩歌所吟詠的物象往往是作者的化身或者與作者有某種相似。標志①從對象上來看,詠物詩的對象是單純的某個物。著重對所詠之物的特征、功能進行刻畫,或著重對所詠之物的某一內(nèi)蘊、精神進行吟詠。②從題目上來看,或以所詠之物為詩名,或以“詠某物”“題某物”“某物吟”等為題目。第十頁,共55頁。導學號87202011(2011·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詠山泉儲光羲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轉(zhuǎn)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淡無人見,年年長自清?!咀x懂詩歌】看標題有“詠”字。看形象全詩描寫山泉??醇记呻p關(guān),諧音雙關(guān),如“名”“清”??搭}干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典題引路第十一頁,共55頁。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4分)

解析: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是建立在對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賞析之上的。為此,考生平時應(yīng)注重積累,多閱讀一些古詩詞名作,多研讀一些關(guān)于古詩詞賞析的文章,增強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評價水平。包括概括主旨,簡析作品的政治意義、思想意義、人生意義,賞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和藝術(shù)風格,指出局限性。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內(nèi)容、主題的評價,二是思想感情的評價,三是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評價。這個考點,在高考古詩詞鑒賞題中,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答案:這首詩在表現(xiàn)山泉得天地之聲色,具滿澗平池之能的同時,又表現(xiàn)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第十二頁,共55頁。解題指津(二)答題模板通過××(對所托物象特征進行分析),抒發(fā)(寄寓、揭示、揭露)作者××的感情。(一)托物言志詩思維導圖第十三頁,共55頁。限時訓練

(2016·河南洛陽高三考前練)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詠竹張必樹色連云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栽。凌霜盡節(jié)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風來。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云撫翠苔。第十四頁,共55頁。(1)前兩聯(lián)是如何寫竹的,請簡要說明。

解析:理解托物言志詩首先要掌握詩歌對事物是如何描摹的。描寫事物分正面(直接)和側(cè)面(間接)描寫,另外注意修辭手法,然后答出其表達效果。答案:直接描寫竹葉表現(xiàn)其繁茂;運用比擬手法,寫其耐寒、保持節(jié)操、虛懷若谷的品性;通過滿栽庭院與無人注意的對比,寫出竹無人賞識的境況。第十五頁,共55頁。(2)作者通過詠竹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解析:托物言志詩多用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情感。“無人見”則說明無人發(fā)現(xiàn),“虛心”既指竹子,又指詩人自己?!按L來”則指等待時機。答案:作者以竹喻人(托物言志,自況),表達了對竹高潔品質(zhì)的贊美,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感慨,表達了為國效力的渴望;竹風流瀟灑,超塵脫俗,有才華卻無人賞識,但它依舊“待風來”,希望移至“朱門”“撫翠苔”。第十六頁,共55頁。題材三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邊塞征戰(zhàn)詩【題材建?!款}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以邊疆地區(qū)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①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名的壯志豪情。②奮勇殺敵、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③雄奇瑰麗、奇異獨特的邊塞風光。④征人思鄉(xiāng)、閨婦盼歸的兩地情愁。⑤凄苦哀怨的怨戰(zhàn)情緒,凄厲沉痛的反戰(zhàn)思考。①修辭方面:主要有夸張、對比、互文、用典等。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側(cè)面烘托、動作描寫、肖像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③意境的營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虛實結(jié)合等手法。標志①標題常含“塞”“征”“軍”“塞上”“塞下”“征人”“從軍”“戍”等與軍旅有關(guān)的字詞。②常見意象:自然景物類(黃沙、秋月、大漠、孤城、邊關(guān)、雨雪、風沙等),地理區(qū)域類(塞外、雁門、玉門關(guān)、黃河、陰山、樓蘭、薊北等),第十七頁,共55頁。戰(zhàn)事器具類(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戰(zhàn)馬等),樂曲類(《梅花落》《折楊柳》《關(guān)山月》《陽關(guān)三疊》《渭城曲》等),人物類(戍卒、將帥、胡人、單于等)。⑥對和平安寧的邊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來的喜悅。第十八頁,共55頁。典題引路導學號87202012(2009·全國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軍城早秋嚴武①昨夜秋風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注】①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德二年(764年)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第十九頁,共55頁。【讀懂詩歌】看標題題目中有“軍城”二字。看注釋注釋介紹了詩人,尤其是他的從軍經(jīng)歷??匆庀蟆皾h關(guān)”“朔云”“邊月”“沙場”等??淳拔锾攸c壯闊。(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解析:此題考查詩歌的形象。首先找出詩句中的意象,如“漢關(guān)”等,其次描述畫面,再答出作用。答案:夜晚、秋風、漢關(guān)、朔云、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guān)陰沉濃重的夜景(圖)。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第二十頁,共55頁。(2)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4分)解析:本題考查詩歌的情感,首先概括出情感,然后進行分析。答案: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作為鎮(zhèn)守邊關(guān)的將領(lǐng),斗志昂揚、堅信必勝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屬奮力出擊,顯示昂揚的斗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的決心,顯示必勝的信心。

第二十一頁,共55頁。解題指津(二)答題模板詩人用××手法,寫了邊塞的××(詩中具體意象),表現(xiàn)了××(邊關(guān)將士、邊塞景象)的××,抒發(fā)了詩人××的情感。(一)邊塞征戰(zhàn)詩思維導圖第二十二頁,共55頁。限時訓練(2016·華北、華中、西南省級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聯(lián)考)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糖多令劉過①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②。柳下系船猶未穩(wěn),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不?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咀ⅰ竣賱⑦^:南宋愛國詞人,號龍洲道人,曾多次上書朝廷,屢陳收復(fù)中原大計。②南樓:樓名,在武昌,二十年前詞人與故人到此登樓覽勝,武昌當時是抗金前線。第二十三頁,共55頁。(1)這首詞的開頭兩句描繪了什么景象?有何作用?解析:首先通過分析意象來概括景象,然后回答出其作用。答案:①描繪了江邊凄清的秋色:衰敗的“蘆葉”落滿沙洲,沙灘“淺流”寂寞凄寒。②渲染蕭瑟、寥落的悲秋氣氛,營造凄愴、傷感的悲涼意境,為詞人重游南樓奠定悲涼的感情基調(diào)。

第二十四頁,共55頁。(2)本詞表達的感情比較復(fù)雜,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解析:結(jié)合積累知識回憶邊塞詩詞常見的情感;結(jié)合詞句,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分析。答案:①作者在這首詞中含蓄地表達了年華逝去的感傷、故人零落的孤獨、憂國傷時的憤慨等情感。②上片“二十年重過南樓”表現(xiàn)對年華逝去的感傷。下片“故人今在不”則抒發(fā)故人零落后的孤獨,“舊江山渾是新愁”新舊對比,凸顯了詞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

第二十五頁,共55頁。題材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贈友送別詩【題材建?!款}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與家人、情人或朋友離別,送別之際,人們往往設(shè)酒餞行,折柳相送,吟詩贈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①依依惜別的不舍與傷感。②離別后的思念與牽掛。③對友人的安慰與勉勵。④借送別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注意:每首詩表達的情感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情感交雜在一起的集合體,它豐富復(fù)雜卻不會雜亂無章。①寓情于景,以景襯情,情景交融。②烘托(不直接寫人的離情別緒,而是通過寫眼中景物有傷離之意來烘托人的傷離之深)。③以樂景襯哀情(也叫樂景寫哀或反襯)。④想象(也叫虛擬或虛實結(jié)合),送別詩常借助想象表達自己對朋友的留戀和關(guān)切。標志①標題中往往有“送”“別”“贈”“酬”等字眼。②常見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長亭”“短亭”“陽關(guān)”“舟”“灞橋”等意象也常出現(xiàn)在送別懷人詩中。第二十六頁,共55頁。(2013·福建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題目。送何遁山人歸蜀[宋]梅堯臣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①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yīng)知已息機②(選自《宋詩精華錄》)【注】①杜鵑:又名子規(guī)。②息機:擺脫瑣事雜務(wù),停止世俗活動?!咀x懂詩歌】看標題由“送……歸”可以看出,這首詩屬于送別類詩歌??磧?nèi)容“童稚”“望”寫想象中孩子盼著何遁山人回家的情形,“到家”“下馬”“終日”則是寫回家后的情景??醇记烧自妼懴胂蠛味萆饺嘶丶液蟮那榫?屬于虛寫??搭}干題干要求賞析抒情的手法,而且直接明確了“想象”這個手法。典題引路第二十七頁,共55頁。三、四兩聯(lián)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fā)情感的?請簡要賞析。(4分)解析:題干明確了三、四兩聯(lián)是想象“蜀客”歸家后的情景。賞析時依次說明想象了哪些情景,再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逢社燕”“浣征衣”來說明情景;結(jié)合“自臨水”“已息機”來分析感情。答案:頸聯(lián)想象友人喜逢家鄉(xiāng)的燕子,一洗征塵,表現(xiàn)出歸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尾聯(lián)進一步設(shè)想友人歸家后悠閑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也暗含著詩人對超脫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二十八頁,共55頁。解題指津(二)答題模板詩人用××意象,××手法,渲染(創(chuàng)設(shè))了××(悲傷、悲涼、凄冷、孤寂)的氛圍,抒發(fā)了詩人××(惆悵、傷感、勉勵、祝福等)的情感。(一)贈友送別詩思維導圖第二十九頁,共55頁。限時訓練(2016·河南六市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問題。山亭柳贈歌者①晏殊家住西秦,賭②博藝③隨身?;苌?斗尖新。偶學念奴⑤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頭無數(shù),不負辛勤。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銷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注】①本詞為作者知永興軍時所作,當時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②賭:比賽競爭。③博藝:精通多種藝術(shù)技能。④花柳:泛指一切歌舞藝術(shù)才能技巧。⑤念奴: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女。⑥陽春:《陽春曲》,一種屬于“陽春白雪”的高雅歌曲。詞中指代歌伎所特別擅長的花柳尖新之曲。第三十頁,共55頁。(1)全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歌者形象,請簡要賞析。解析:從全詞的內(nèi)容看,上片以歌女十分自負的口氣寫自己的來歷和高超演奏技巧,下片以“殘杯冷炙”來寫年老色衰后的境遇。答案:這首詞塑造了一位年輕時技藝高超受人追捧,年老色衰之后境遇凄冷失意悲傷的歌女形象。詞的上片運用正側(cè)面結(jié)合的手法,通過歌者的口吻回憶當年多才多藝及其受人追捧的情景。下片由回憶回到現(xiàn)實,寫歌女四處奔波,青春流逝,無處托身的悲哀。

第三十一頁,共55頁。(2)試比較下片最后兩句與《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兩句在所抒發(fā)的感情上的不同。解析: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教材中學習過的,學生對內(nèi)容和情感比較熟悉,這首詞則是全詞通過寫歌者,暗喻自己。答案:①本詞中流淚者為歌女,她在酒筵前唱歌,想起當年得意之時,眼下卻這樣凄清冷落,不禁流下了眼淚;而白詩流淚者為作者自己,聽到琵琶女的自述和凄涼的曲聲,自己的衣衫都被淚水浸濕了。②本詞描寫歌女流淚,直接抒發(fā)歌女內(nèi)心的痛苦悲傷,進而表達對歌女悲涼遭遇的同情,同時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貶受逐,客居外鄉(xiāng)的悲傷;而白詩直接以自己流淚來抒發(fā)遭貶謫后內(nèi)心的孤獨寂寞之感。

第三十二頁,共55頁。題材五他鄉(xiāng)村樹似吾鄉(xiāng),明月何時照我還——羈旅思鄉(xiāng)詩【題材建?!款}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詩人因長期客居在外,滯留他鄉(xiāng),或漂泊異地等,對所見所聞有所感,借此抒發(fā)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盡思念和人生感嘆。①天涯漂泊羈旅愁。敘寫客居他鄉(xiāng)的艱難,抒發(fā)漂泊無定的孤苦。②望盡天涯懷人愁。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親人的思念。③羈旅他鄉(xiāng)的幽怨之情?;虮磉_人生感嘆,流露年華易逝的苦悶;或抒發(fā)獨居他鄉(xiāng),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以樂景襯哀情(樂景寫哀)。③側(cè)面落筆。詩人在表現(xiàn)懷遠、思歸之情時,不是直接抒發(fā)思念之情,而是從對方著筆,想象對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詩人的苦恨離情。④因夢寄情,虛實結(jié)合。標志①詩題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憶”“寄”“行”“思”等詞語以及元宵、中秋、重陽、除夕等節(jié)日名。②常見意象:月亮、秋風、秋霜、杜鵑、猿啼、沙鷗、孤雁、浮云、梧桐葉落、西樓、高樓、危樓、危欄等。第三十三頁,共55頁。

(2010·全國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夢中作①歐陽修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咀ⅰ竣俦驹娂s作于皇祐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jié)束,斧已爛掉,回家后發(fā)現(xiàn)早已換了人間。③酒闌:酒盡。典題引路【讀懂詩歌】看標題“夢中”二字有一定的提示作用??醋⑨屪⑨將佗诮榻B詩人的經(jīng)歷和典故,有助于理解詩歌內(nèi)容??匆庀蟆耙埂薄霸隆笔撬监l(xiāng)詩常用的意象??醇记擅鑼?、用典。第三十四頁,共55頁。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4分)解析:“路暗花迷”表現(xiàn)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結(jié)合注釋可知這是因為仕途失意所致,“無奈”“思家”等詞語則表現(xiàn)了無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答案:表現(xiàn)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xiāng)的心情。

第三十五頁,共55頁。解題指津(一)羈旅思鄉(xiāng)詩思維導圖(二)答題模板作者用××(具體意象),××(渲染、描摹、勾勒、創(chuàng)設(shè)等)出一個××(清冷、孤寂、凄涼、蒼涼等)的意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發(fā)了××的情感。第三十六頁,共55頁。限時訓練

(2016·河北石家莊高三調(diào)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卜算子慢柳永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碪、斷續(xù)殘陽里。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盡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云誰寄?(1)上闋“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句,在整首詞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第三十七頁,共55頁。解析:首先確定其作用是承上啟下,然后要結(jié)合詞的內(nèi)容具體分析。“對晚景”,即詞人對著眼前景物有感而發(fā),這景物就是上文寫到的暮秋之景?!皞麘涯钸h,新愁舊恨相繼”引起下文的抒情,“舊恨”難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繼”。從寫景過渡到抒情、“新愁舊恨”此刻先后涌上心頭,這愁恨是多么濃重。答案:①承上啟下?!巴砭啊笨偫松衔牡乃娝?“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由上闋的寫景過渡為下闋的抒情。②“傷懷念遠”,直接表達作者對遠方之人的思念之情。第三十八頁,共55頁。解析:“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點明季節(jié)和詞人的身份。在暮秋時節(jié),詞人登高望遠,思鄉(xiāng)懷人?!俺汀眱删?點出詞人此時漂泊在外,孤單寂寞。這兩句描寫了游宦異鄉(xiāng)的游子暮秋時節(jié)登高懷人的情感?!懊}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寫出了詞人與思念之人遠隔千里,山水重重,兩相懷念的情景,充滿了對遠方之人的思念之情?!翱v寫得、離腸萬種,奈歸云誰寄”,即使把萬千柔情寫成書信又有誰能夠寄給遠方之人呢?一種無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轉(zhuǎn)中傾吐而出。作答時要注意分條寫出答案,并結(jié)合詞句進行分析,切不可泛泛而談。答案:①漂泊異鄉(xiāng)的傷感。“楚客登臨”點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無限傷感。②對遠人的思念。“傷懷念遠”“脈脈人千里”直接抒發(fā)了對遠人的思念。③無法傳遞消息的無奈。縱然將離腸萬種盡情表達出來,但無人傳遞書信,也是枉然。(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詞句簡要分析。

第三十九頁,共55頁。題材六山光水色養(yǎng)性靈,登山觀??傄缜椤剿飯@詩【題材建模】題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山水田園詩是以描寫美麗清新的自然景色、歌詠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為題材的詩歌。山水田園詩分為山水詩與田園詩。山水詩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田園詩指主要以農(nóng)村自然景物和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的詩。①歸隱田園,寄情山水,抒發(fā)對自然的留戀和熱愛之情。②描繪山川美景,表達熱愛祖國河山之情。③厭棄官場黑暗,描繪閑適之狀,表現(xiàn)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1)常用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2)寫景的表現(xiàn)手法:①白描與工筆;②觀察角度高、低、俯、仰的變化與遠近高低的順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以及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運用;④虛實結(jié)合(眼前之景與想象之景);⑤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化動為靜與化靜為動)。(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以樂景寫哀情(反襯)。標志①詩題中常出現(xiàn)“過”“行”“游”等字眼。②常見意象:炊煙、桑麻、桑榆、桃李、麥苗、豆苗、菊花、雞、犬、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門、南畝、五柳、明月、漁歌等。第四十頁,共55頁。導學號87202013(2008·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江間作四首(其三)潘大臨①西山連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典題引路【讀懂詩歌】看注釋注釋介紹了寫作背景和重要意象??匆庀蟆八搡槨薄帮w鴻”突顯閑適之意??醇记傻涔省皾O竿客”,意在歸隱。看題干“向往……生活”,結(jié)合全詩可知。第四十一頁,共55頁。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4分)解析:解答時,除把握全詩內(nèi)容外,還要結(jié)合作者及注釋內(nèi)容理解。詩歌從懷古開始,如今隨蘇軾同游古代英雄爭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聯(lián)翩。再回到現(xiàn)實,眼前實景,著實可愛。而今只羨慕垂釣者(隱者)。答案:向往一種隱逸的生活。①詩的前兩聯(lián),作者從眼前之景轉(zhuǎn)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zhàn)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fā)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②詩的后兩聯(lián),作者贊嘆宿鷺、飛鴻的閑適,接著又仿佛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lián)系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于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

第四十二頁,共55頁。解題指津(一)山水田園詩思維導圖(二)答題模板作者用××(修辭、表現(xiàn))手法,通過對××(作品中具體意象)的描寫,表現(xiàn)出作者對××(意境)的××之情。第四十三頁,共55頁。限時訓練(2015·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劉禹錫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莫言堆案①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咀ⅰ竣俣寻?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第四十四頁,共55頁。(1)聯(lián)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解析:這是一首題詠詩,作者來到竇員外在崇德里的新居,感到欣喜異常,遂寫此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主要從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尋找答案。寫作的順序是前寫新居外景,后寫新居內(nèi)事。關(guān)鍵信息點有:“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碧松”“紅藥”指景色的優(yōu)美,“堆案無余地”指閑適,“認得詩人”指志同道合。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圍景色優(yōu)美;自己心情閑適;主人品味高雅;賓主志同道合。

第四十五頁,共55頁。(2)簡要賞析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寫景藝術(shù)。解析:頷聯(lián)寫近水遠山,頸聯(lián)寫碧松紅藥,均選取美景,空間層次分明,色調(diào)和諧。松間明月朗照,春來紅藥盛開,均是想象之景,與實景相配,引人遐思。答案: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shù)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nèi));虛實結(jié)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還)。

第四十六頁,共55頁。(3)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解析:尾聯(lián)贊美主人新居中書籍堆案,主人以詩書自娛,作者亦是同調(diào)中人,羨慕之情溢于言表。答案: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第四十七頁,共55頁。題材七心有靈犀一點通,明月孤燈夢難圓——愛情閨怨詩【題材建?!款}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愛情閨怨詩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fā)離別相思之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具體可分為愛情詩和閨怨詩(包括宮怨詩)。①夫妻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②情夢難圓的遺憾之悵。③孤苦幽寂的命運之悲。④空閨獨守的思親之怨。⑤陰陽兩隔的悼亡之痛。⑥美人遲暮的哀傷。①比興(托物起興)。先從自然之物寫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達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寫起烘托感情、渲染氣氛的作用。②反襯。寒月孤燈、冷衾淚枕、月落星稀、凄風苦雨、漏聲雁影等凄涼之景往往襯托主人公的孤寂與幽怨;青青楊柳、斜燕雙飛、春風駘蕩等充滿活力生機之景更能反襯閨中思婦的悲傷與幽怨。③先揚后抑。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北驹姴捎孟葥P后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曾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標志①標題中有“怨”“懷”“思”“別”“憶”“望夫”“×婦嘆”“閨怨”“幽恨”“寄良人”等字眼或直接用“無題”。②作品中常有“眉鎖”“翠樓”“綺席”“碧紗”“鴛被”“相思枕”“白發(fā)”“秋風”“夜雨”“寒月”“寒衣”“殘夢”“淚如雨”“春風楊柳”“雁聲月明”“紅妝對鏡”“喜鵲報枝”“雨燕雙飛”“臨箋淚長”等帶有閨房色彩或帶有思人韻味的凄清的意象。第四十八頁,共55頁。導學號87202014(2012·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11分)思遠人晏幾道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典題引路【讀懂詩歌】看標題由題目“思遠人”可看出類別和主旨。看意象“紅葉”“黃花”為深秋之景,“歸鴻”則常為傳書之物。它們奠定了本詞的感情基調(diào),揭示了本詞的主旨。看技巧上片寫景抒情,下片記事抒懷??搭}干第一題問具體情感和景物描寫的作用,第二題問思想內(nèi)容。第四十九頁,共55頁。(1)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解析:解答第一問應(yīng)注意分析詞中抒發(fā)感情的句子,如“千里念行客”;解答第二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