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復(fù)習(xí)資料120文言文實(shí)詞(11-20)_第1頁
2023年高考復(fù)習(xí)資料120文言文實(shí)詞(11-20)_第2頁
2023年高考復(fù)習(xí)資料120文言文實(shí)詞(11-20)_第3頁
2023年高考復(fù)習(xí)資料120文言文實(shí)詞(11-20)_第4頁
2023年高考復(fù)習(xí)資料120文言文實(shí)詞(11-2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高考精品復(fù)習(xí)資料120文言文實(shí)詞(11-20)

11.曾

【字形分析】

rtrfirtifi

曰曰

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曾"是象形字,金文下邊象古代一種蒸飯的器皿,上邊象蒸汽

冒出,合起來指古代一種做飯用的器具,即“甑"的本字。后借用來

表示曾經(jīng)。

【詞義推導(dǎo)】

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后借為"增”義。虛化為“曾經(jīng)"(念

ceng)o

【詞義例釋】

讀音一:ceng

副詞,表時間的過去,曾經(jīng),已經(jīng),才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風(fēng)景我過去曾經(jīng)很熟悉。

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一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jīng)相識

讀音二:曾zeng

(1)名詞,指與自己隔著兩代的親屬

如:曾祖父、曾祖母

(2)動詞,通“增",增加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用來使他的內(nèi)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忍,增長他的才干。

(3)副詞,表意外,竟然,居然,簡直或表語氣增強(qiáng),與“不"

連用,譯為“連……都"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賦》)

一要是從那變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連一眨

眼的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狀;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太頑固,頑固得不開竅,連個寡婦、孤兒都比不上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一憑你的力氣,連像魁父那樣的小山都不能削減。

【教材例句】

(1)曾不知老之將至《蘭亭集序》

(2)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京口北固亭懷古》

(3)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練習(xí)答案】

(1)竟然(2)曾經(jīng)(3)通"增",增加

【成語助記】

曾幾何時:曾:曾經(jīng);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時間沒過

多久。

曾經(jīng)滄海:曾經(jīng):以前經(jīng)歷過。比喻世事變遷之巨及經(jīng)歷之多,眼界

非常開闊,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后用來比喻見識廣博、經(jīng)驗(yàn)豐富

的人很難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其他如:似曾相識曾母投杼曾參殺人

【遷移練習(xí)】

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

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齊議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幾度

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鄰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愚公笑

曰:“何曾()不若孩兒?世代移山,終有竟日?!?/p>

【練習(xí)答案】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現(xiàn)代的親屬)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經(jīng))齊議移

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幾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鄰人智叟望山上

曾(通"層")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兒?世代

移山,終有竟日?!?/p>

【高考鏈接】

(2014?全國卷I)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曾:用在否定詞前,加

強(qiáng)否定語氣

12、乘

【字形分析】

乘乘

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

“乘"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大”字,象人,下邊是“木”

字,象樹木。合起來指人攀上樹木。表示登、升。

【詞義推導(dǎo)】

"乘"本義是"駕車、乘車”;由這一意義引申出“乘船"之義;

,,乘車,,必先,,登,,車,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接,故有“連

接”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借”。做名詞時指"兵車",后又

作量詞以計算車馬,一“乘”計有一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

【詞義例釋】

讀音一:cheng

(1)動詞

①升,登

乘彼垢垣,以望復(fù)關(guān)(《氓》)

—我登上那倒塌的墻垣,遙望復(fù)關(guān)。

②駕,坐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

③冒著

自京師乘風(fēng)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從京城冒著風(fēng)雪,來到泰安。

④憑恃、依仗

乘風(fēng)破浪

⑤趁著,憑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憑借著這種有利的形勢,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劃分諸侯的

山河。

讀音二:sheng

(1)名詞,一車四馬的總稱

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過秦論》)

—然而秦國憑借著很小的一塊土地,取得了擁有萬乘兵車的國

勢。

(2)量詞,輛

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信陵君竊符救趙》)

―就約請賓客,準(zhǔn)備一百多輛兵車。

【教材例句】

(1)獨(dú)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石鐘山記》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過秦論》

(3)自京師乘風(fēng)雪《登泰山記》

(4)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觸西說趙太后》

(5)乘彼墟垣,以望復(fù)關(guān)《詩經(jīng)?氓》

(6)乘風(fēng)破浪會有時《行路難》

【練習(xí)答案】

(1)乘坐(2)趁著,憑借(3)冒著(4)sh@ng,車輛(5)登上

(6)坐,駕

【成語助記】

因利乘便:因:順著;乘:趁著,憑借。憑借有利的形勢。

乘風(fēng)破浪:乘:乘著。船只乘著風(fēng)勢破浪前進(jìn)。比喻排除困難,奮勇

前進(jìn)。形容事業(yè)迅速發(fā)展。含褒義。

萬乘之君:乘:四匹馬拉的車。指大國的國君。

其他如:乘人之危乘堅策肥乘龍快婿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衣輕乘

【遷移練習(xí)】

陶淵明手握《左傳》,乘()彼桅垣,閱至“公與之乘()

',感慨古代帝王雖善因利乘()便,終而亡,頓生歸家之心,一路

冒風(fēng)乘()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化以歸盡。

【練習(xí)答案】

陶淵明手握《左傳》,乘(登)彼桅垣,閱至“公與之乘(乘坐)

',感慨古代帝王雖善因利乘(憑借)便,終而亡,頓生歸家之心,一路

冒風(fēng)乘(冒著)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順應(yīng))化以歸盡。

【高考鏈接】

(2016?浙江卷)讀書三十乘,干萬中一二乘:車

(2015?天津卷)于涼州造浮圖,作木鶯,每擊楔三下,乘之以

歸乘:駕,坐

13、誠

【字形分析】

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

"誠”字本來寫作,是形聲字,小篆從“言"部(即i),

成聲。表示言語真誠。

【詞義推導(dǎo)】

“誠"本義是指"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shí)的";進(jìn)一

步虛化為副詞”實(shí)在,的確""果真”等義。

【詞義例釋】

(1)名詞,誠心誠意,真誠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的真誠的心意所感動,便派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

了這兩座山。

(2)副詞,表肯定,確實(shí),的確

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一確實(shí)有這樣的百姓。齊國雖然不算廣大富裕,但我怎么會吝惜

一頭牛呢?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我確實(shí)知道自己(長得)不如徐公漂亮。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六國論》)

一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

以說(他們的)智謀和力量都很單薄,戰(zhàn)敗了而亡國,確實(shí)是不得已

的事。

(3)連詞,表假設(shè)推論,果真,如果

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如果能這樣,那么,霸業(yè)就可以成功,漢室就可以中興了。

【教材例句】

(1)帝感其誠《愚公移山》

(2)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六國論》

(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赤壁之戰(zhàn)》

(4)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祭十二郎文》

(5)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練習(xí)答案】

(1)真心真意(2)實(shí)在,的確(3)果真,如果(4)如果(5)實(shí)在,

確實(shí)

【成語助記】

開誠布公:誠:誠實(shí),真誠;開誠:敞開胸懷,表誠意;布公:公正無私地發(fā)

表自己的見解。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褒義詞。

心悅誠服:誠:真誠。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

從。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誠惶誠恐:誠:確實(shí);惶:害怕;恐:畏懼。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會中臣

子向皇帝上奏章時所用的套語,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形容非常小心

謹(jǐn)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樣子。現(xiàn)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

懼不安。

其他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遷移練習(xí)】

藺相如攜和氏璧至秦,足見趙國之誠(),而秦王佯召有司案

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誠()無意,乃遣從者懷璧于

趙,后秦誠()如此。

【練習(xí)答案】

藺相如攜和氏璧至秦,足見趙國之誠(誠意),而秦王佯召有司

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誠(確實(shí))無意,乃遣從者

懷璧于趙,后秦誠(果真)如此。

【高考鏈接】

(2014?全國卷H)公誠及此時率大臣固爭,去"八虎"易易耳誠:

果真,如果

(2015?福建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誠恐神智滑昏誠:實(shí)在,的

14、除

【字形分析】

除除

小篆隸書楷書

“除”是形聲字,小篆從"阜”部[即B(在左)],余聲(韻母相同)。

表示臺階。

【詞義推導(dǎo)】

“除"本義為"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任命、授

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臺階”下進(jìn)行的嗎?"臺階”要經(jīng)常打掃,

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

過去”了。

【詞義例釋】

(1)名詞,臺階

從至雍械陽宮,扶輦下除。(《蘇武傳》)

—跟隨皇帝到了雍械陽宮,扶著御輦下臺階。

(2)動詞

①去掉,除去。

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出師表》)

一鏟除邪惡勢力,復(fù)興漢朝天下

②修治,清理

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

—就清理了魏忠賢的廢祠舊址,來安葬他們。

③拜官授職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

一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洗馬。

【教材例句】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朱子家訓(xùn)》

(2)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

(3)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

【練習(xí)答案】

(1)臺階(2)清除,去掉(3)整修,修理

【成語助記】

除舊布新:除:除去。除去舊的,建立新的。作謂語、定語,用于指革

新。

除惡務(wù)盡:除:清除;除惡:指消除壞人與壞事。清除壞人壞事必須干

凈徹底。作謂語、賓語、定語。

其他如:斬草除根興利除弊清宮除道安良除暴

【遷移練習(xí)】

荊軻以義聞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荊軻始不愿,太子以誠待,

三顧其舍,親除()其東屋之除()塵,引荊軻之車,荊軻感之

應(yīng)允,與太子歸。太子除()其官職,令其刺秦王。荊軻曰:“除

()吾死,不然事定成!”

【練習(xí)答案】

荊軻以義聞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荊軻始不愿,太子以誠待,

三顧其舍,親除(除掉)其東屋之除〔臺階)塵,引荊軻之車,荊軻

感之應(yīng)允,與太子歸。太子除(授予官職)其官職,令其刺秦王。荊

軻日:“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高考鏈接】

(2018?全國卷H)州舉茂才,除溫令除:拜官,任職

(2018?全國卷HI)上(皇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指范純禮)不

可除:拜官,任職

(2017?全國卷I)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

肉除:去掉,除去

(2017?山東卷)府長史汝南周確新除都官尚書除:拜官,任職

15、辭

【字形分析】

i¥i¥辭

金文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

"辭"字本來寫作"辭",是形聲字,金文從““(表示治理),

司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打官司時雙方的訴訟,后引申為言

辭。

【詞義推導(dǎo)】

“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

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一般的“話、言辭"。既是"話",

一種可能成為“借口",落下"口實(shí)";一種則因?yàn)椤把灾晌摹笔?/p>

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一種文體"(如"楚辭")

【詞義例釋】

(1)名詞

①供詞,口供

聽其獄訟,察其辭(《周禮鄉(xiāng)土》)

一聽他呈堂證供觀察他的言辭和臉色

②言辭,文辭

皆好辭以賦見稱

一皆好辭以賦見稱:都愛好擅長文辭,憑著辭賦好而被人稱道。

(《屈原列傳》)

③托辭,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

―君子厭惡那些不說自己想要得到卻要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④命令

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赤壁之戰(zhàn)》)

―近來奉了皇帝的命令討伐有罪的人,軍旗向南一指,劉琮就

投降了。

⑤一種文體

《楚辭》《歸去來兮辭》

(2)動詞

①告別,辭別

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

——現(xiàn)在出來,沒有告辭,怎么辦呢?

辭樓下殿,輦來于秦(《阿房宮賦》)

一辭別了故國的宮殿閣樓,乘坐輦車來到秦國。

②推辭,不接受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一我死尚且不怕,一懷酒哪里值得推辭。

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陳情表》)

一臣下因?yàn)闆]有人照顧我祖母,就都推辭掉了,沒有遵命。

③計較

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行大禮的人不必計較小的謙讓。

【教材例句】

(1)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2)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4)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尋陽城《琵琶行》

(5)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6)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7)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廉頗藺相如列傳》

【練習(xí)答案】

(1)言詞,言語(2)文詞,文學(xué)(3)推辭(4)告別,辭別(5)

講究,計較(6)辭令,應(yīng)酬的言辭(7)辭謝,婉言道歉

【成語助記】

義不容辭: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指理應(yīng)接

受。含褒義。

閃爍其辭:辭:言辭。比喻說話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作謂語、賓語,

含貶義。

不能贊一辭:辭:言辭;贊:贊助;贊一辭:添一句話。提不出一點(diǎn)意見。

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大放厥辭:原指極力鋪陳辭藻。現(xiàn)指夸夸其談,大發(fā)議論,有輕視之

AzAo

不辭而別: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

其他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辭不達(dá)意辭微旨遠(yuǎn)卑辭厚幣假人

辭色大放厥辭萬死不辭一面之辭以文害辭溢美之辭

【遷移練習(xí)】

屈原德高,作《楚辭()》,其辭()美,子蘭欲以叛國之

辭()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辭(),何懼之有?"后為楚王所

逐,辭()親戚,見放楚之汨羅。

【練習(xí)答案】

屈原德高,作《楚辭(古代的一種文體)》,其辭(文辭)美,

子蘭欲以叛國之辭(借口)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辭(推辭),何

懼之有?”后為楚王所逐,辭(辭別)親戚,見放楚之汨羅。

【高考鏈接】

(2019?全國卷I)賈生既辭往行,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辭:

辭別

(2018?江蘇卷)居半月,冰霰漸飛,歲將終矣,不得已苦辭主

人辭:辭別

(2017?山東卷)輒辭以疾,未嘗參預(yù)辭:推辭

(2017?天津卷)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辭:告別,

離開

16、從

【字形分析】

優(yōu)從

甲骨文隸書楷書

“從"是會意字,甲骨文為一前一后兩個“人"字,象兩人前后

相隨。表示跟從、跟隨。

【詞義推導(dǎo)】

“從"的本義是"跟隨",引申出"歸順"、"參與"、"隨從"

等義。"追趕"正是緊緊"跟隨”敵人的形象。"隨從"乃是較親密

之人,引申出“次于最親的人”也是順理成章。

【詞義例釋】

讀音一:cong

(1)動詞

①跟隨,使……跟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狼》)

------只狼得到骨頭停了下來,另一只狼仍然跟隨在后面。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頂王(《鴻門宴》)

一沛公第二天帶領(lǐng)了一百多人馬跟從他來拜見頂王

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過秦論》)

一天下人祥云一樣匯集在他們身邊,像山中回聲般立即應(yīng)和,背

著糧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隨著他。

②依順,聽從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聽從了他的計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諫太宗十思疏》)

一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們,選擇好的意見采納它

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述而》

一應(yīng)當(dāng)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diǎn)去學(xué)習(xí)

③參與,參加

弟走從軍阿姨死。(《琵琶行》)

—弟弟參軍走了,養(yǎng)母也死去了。

④追趕

佯北勿從。(《孫子?軍爭》)

—假裝敗退的敵人不要追趕。

⑤依傍,緊挨著

樊噲從良坐?!而欓T宴》)

—樊噲緊挨著張良坐下。

(2)介詞,由,自(表起點(diǎn));向(表對象)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從余間古事(《項脊軒志》)

一向我詢問一些古往的事

讀音二:zdng

名詞

①指堂房親屬。

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畢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們得到。

②通"縱",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縱的盟約

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過秦論》)

—于是合縱的盟約被破壞了,(六國)又爭著割地賄賂秦國。

【教材例句】

(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頂王《鴻門宴》

(2)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3)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師說》

(4)樊噲從良坐《鴻門宴》

(5)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鴻門宴》

(6)弟走從軍阿姨死《黃琶行》

(7)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練習(xí)答案】

(1)跟隨,隨從(2)聽從,順從(3)向……學(xué)習(xí)(4)依傍(5)

由,自(6)投身(7)通"縱",合縱之策

【成語助記】

從長計議:指慎重考慮而不急于做出決定。也指慢慢設(shè)法解決。作

謂語;中性詞。

便宜從事:從:從事,參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guī)制條文,不須請示,自

行處理。指方便行事。

唯命是從:從:聽從,服從。指絕對服從。

從容不迫:從容:不慌不忙,鎮(zhèn)靜。形容態(tài)度鎮(zhèn)靜,不慌不忙,從容鎮(zhèn)定。

含褒義。

合從連衡:從:通"縱";衡:通"橫"。指聯(lián)合抗敵。作賓語、定語。

其他如:從壁上觀從善如流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從一而終過從甚

密三從四德力不從心棄筆從戎何去何從擇善而從

【遷移練習(xí)】

樊噲從()軍,從()劉邦征伐。后項羽設(shè)宴于鴻門,欲殺

劉邦,張良見勢急,至軍門見樊噲,樊噲從()良計,斥項王。項

王不識此人,問所從()來,欲殺之,樊噲不顧。項王感其勇猛,

命其從()良坐。

【練習(xí)答案】

樊噲從(參加)軍,從(跟隨)劉邦征伐。后項羽設(shè)宴于鴻門,

欲殺劉邦,張良見勢急,至軍門見樊噲,樊噲從(聽從)良計,斥項

王。項王不識此人,問所從(由,自)來,欲殺之,樊噲不顧。項王

感其勇猛,命其從(挨著)良坐。

【高考鏈接】

(2018?全國卷I)若挾天子保許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

不從從:聽從

(2018?全國卷H)永元十五年,從駕南巡,還為洛陽令從:跟隨,

隨從

(2018?全國卷m)”正欲外間知陛下刑憲不濫,足以為訓(xùn)爾。“徽

宗從之從:聽從

(2017?全國卷H)從兄為人所殺,無子從:堂房親屬

(2017?全國卷m)從而橫之,方而圓之從:通"縱",合縱

(2017?全國卷H)帝從之,乃悉移置潁川、陳留從:聽從

17、殆

【字形分析】

殆殆

小篆隸書楷書

“殆"是形聲字,小篆從“歹"部,臺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

表示危險。

【詞義推導(dǎo)】

"殆"本義是"危險",它與"精神疲倦"、"懈怠"的意義有

著因果關(guān)系,它們之間是一種因果引申。后又虛化為表猜測的副詞。

【詞義例釋】

(1)形容詞

①危險

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謀攻》)

—了解自己,了解對手,那么打一百場仗也不會危險了。

②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一一只學(xué)習(xí)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而不學(xué)習(xí)就會精神疲倦。

(2)副詞

①表推測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hù)者(《頂脊軒志》)

一項脊軒總共遭過四次火災(zāi),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是有神靈保佑

吧。

②表約略,幾乎,接近,差不多

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燕國趙國處在其他國家?guī)缀醣惶┫麥绻饬说臅r候。

【教材例句】

(1)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

【練習(xí)答案】

(1)危險(2)近于,幾乎(3)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成語助記】

百戰(zhàn)不殆:殆:危險。作戰(zhàn)百次也不失敗。形容每戰(zhàn)必勝。用作褒義。

殆無子遺:殆:幾乎;子遺:剩余。幾乎沒有一點(diǎn)余剩。

車殆馬煩:意思是形容旅途勞頓。

知止不殆: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

殆無虛日:幾乎沒有一天空著,形容幾乎天天如此.

【遷移練習(xí)】

歸有光家遭火,勢急殆(),物件殆()盡,唯余項脊軒。

歸有光以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

【練習(xí)答案】

歸有光家遭火,勢急殆(危險),物件殆(接近)盡,唯余項脊

軒。歸有光以為殆(大概)有神助,后重修之。

【高考鏈接】

(2016?全國卷I)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庾(躲)耳殆:大概,恐

(2014?全國卷I)時中原蕩覆,典章殆盡殆:近于,幾乎

18、當(dāng)

【字形分析】

富富當(dāng)

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

"當(dāng)"字本來寫作"富",是形聲字,小篆從“田”部,尚聲(韻

母相同)。表示兩塊田地的土質(zhì)、面積或地理位置不分上下。后引申為

相當(dāng)。

【詞義推導(dǎo)】

當(dāng)“原義是"面對、對著“。"阻擋"當(dāng)然要"面對”,對著某

個時候某個地方自然就是“處在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由互相"面

對“引申出勢力"相當(dāng)"。由"相當(dāng)"引申出"適合、適當(dāng)”等義。

【詞義例釋】

讀音一:dang

(1)動詞

①兩者相抵

募有能捕之者,當(dāng)其租入。(《捕蛇者說》)

—招募能捕到這種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頂替他應(yīng)交的租

稅。

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dāng)。(《蘇武傳》)

一匈奴使節(jié)前來,漢朝廷也扣留他們以相抵。

②面對,對著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木蘭詩》)

一嘆息聲一聲連著一聲,木蘭對著門在織布。

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

—面對窗戶梳理頭發(fā),照著鏡子在額頭貼上花黃。

抵御,抵擋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dāng)項王乎。(《鴻門宴》)

―估計您的軍隊能夠抵擋得住項王的軍隊嗎?

③阻擋、遮擋

垣墻周庭,以當(dāng)南日《項脊軒志》

一院子四周砌上圍墻,用來擋住南邊射來的陽光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莊子

人間世》)

一你不了解那螳螂嗎?奮起它的臂膀去阻擋滾動的車輪,不明白

自己的力量全然不能勝任。

④占據(jù),把守

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人莫開。(《蜀道難》)

------個人把守關(guān)口,一萬個人也攻不下來。

⑤主持,掌管、擔(dān)任

北邀當(dāng)國者相見。(《〈指南錄》后序》)

—元軍邀請主持國政的人相見。

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陳情表》)

一像我這樣出身微賤地位卑下的人,能夠擔(dān)任服待太子的職責(zé)

又如:當(dāng)政、當(dāng)家

⑥判決,判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dāng)斬。(《陳涉世家》)

—你們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錯過了期限,錯過期限就會

被判處殺頭的罪。

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dāng)死。(《蘇武傳》)

——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親近的大臣,判處死罪。

⑦應(yīng)當(dāng)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一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該立為國君,該立的是

太子扶蘇。

(2)介詞

表時間,值,在,正在

當(dāng)是時也,商君佐之。(《過秦論》)

―在這個時候,有商鞅輔佐他。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春夜喜雨》

一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

風(fēng)在夜里悄悄地落下。

(3)副詞

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

—過不了多久我一定回來,回來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時間的未來,將,將要

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

—今天將要遠(yuǎn)離了,面對表章落淚,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了。

卿當(dāng)日勝貴,吾獨(dú)向黃泉(《孔雀東南飛》)

—你將會一天天地富貴起來,我一個人獨(dú)自走到地府去吧!

讀音二:dang

(1)動詞,當(dāng)作

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戰(zhàn)國策?齊策》)

―晚些吃飯,(粗茶淡飯)也可以當(dāng)作肉食;從容不迫地步行,

就可以當(dāng)成坐車。

(2)形容詞,適宜,恰當(dāng)

惴惴恐不當(dāng)意。(《促織》)

—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縣官的)心意。

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dāng)。(《采草藥》)

―按照古法采草藥,多在二月和八月,這很不恰當(dāng)。

【教材例句】

(1)木蘭當(dāng)戶織《木蘭詩》

(2)募有能捕之者,當(dāng)其租入《捕蛇者說》

(3)有大石當(dāng)中流《石鐘山記》

(4)北邀當(dāng)國者相見《《指南錄》后序》

(5)念竇娥葫蘆提當(dāng)罪愆《妻娥冤》

(6)臣知欺大王之罪當(dāng)誅《廉頗藺相如列傳》

(7)將獻(xiàn)公堂,惴惴恐不當(dāng)意《促織》

(8)有狼當(dāng)?shù)溃肆⒍洹独恰?/p>

(9)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10)當(dāng)是時也,商君佐之《過秦論》

(11)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

【練習(xí)答案】

(1)對著,面對(2)抵,相抵(3)阻擋,抵擋(4)執(zhí)掌,主持

(5)承擔(dān)(6)應(yīng)當(dāng),應(yīng)該(7)恰當(dāng),適合,合宜(8)阻,攔(9)占

據(jù)、把守(10)值,在,正在(11)必然,必定,一定

【成語助記】

安步當(dāng)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夠安守貧賤生活。褒義詞。

螳臂當(dāng)車:當(dāng):阻擋。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jìn)。比喻做力量

達(dá)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貶義詞。

首當(dāng)其沖:首:最先;當(dāng):面對,對著;沖:要沖,交通要道。指首先受到攻

擊。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zāi)害。

當(dāng)之無愧:當(dāng):擔(dān)當(dāng),承受。擔(dān)得起某種榮譽(yù),無須感到慚愧。

旗鼓相當(dāng):當(dāng):相當(dāng),對等,比得上。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罰不當(dāng)罪:當(dāng):相當(dāng),抵當(dāng)。處罰和罪行不相當(dāng)。作謂語、賓語;指處

罰和所犯罪行不相稱,多指處罰過重或過輕。

當(dāng)仁不讓:當(dāng):面對。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后指遇到應(yīng)該做的

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指該做就做。

銳不可當(dāng):當(dāng)才氐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獨(dú)當(dāng)一面:當(dāng):承擔(dān),擔(dān)當(dāng)。單獨(dú)負(fù)責(zé)一個方面的工作。

老當(dāng)益壯:當(dāng):應(yīng)該。年紀(jì)雖老但志氣豪壯。多用來贊揚(yáng)老年人的不

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含褒義。

長歌當(dāng)哭:當(dāng):當(dāng)作。用長聲歌詠或?qū)懺娢膩泶嫱纯蓿枰允惆l(fā)心

中的悲憤。形容借歌抒情。

一夫當(dāng)關(guān):當(dāng):占據(jù),把守。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當(dāng)機(jī)立斷:當(dāng)機(jī):抓住時機(jī)。比喻事情到了緊要關(guān)頭,就毫不猶豫地

做出決斷。

【遷移練習(xí)】

李斯為秦相,當(dāng)()政。當(dāng)()是時,敵虎視秦,李斯令將

當(dāng)()關(guān)隘,敵臨,守將退之,按律當(dāng)()死。李斯念其功,以

功當(dāng)()澤,于其當(dāng)()死之際活之,后令其當(dāng)()出使之職,

守將涕落日:“此事,名我固當(dāng)()。吾定效力,不負(fù)君望!”

【練習(xí)答案】

李斯為秦相,當(dāng)(掌握)政。當(dāng)(在)是時,敵虎視秦,李斯令

將當(dāng)(把守)關(guān)隘,敵臨,守將退之,按律當(dāng)(判決)死。李斯念其

功,以功當(dāng)(相抵)澤,于其當(dāng)(將)死之際活之,后令其當(dāng)(任)

出使之職,守將涕落日:“此事,名我固當(dāng)(恰當(dāng))。吾定效力,不

負(fù)君望!”

【高考鏈接】

(2019?全國卷I)天下和洽,而固當(dāng)改正朔當(dāng):應(yīng)當(dāng),理當(dāng)

(2018?全國卷I)芝(人名)坐爽(人名)下獄,當(dāng)死當(dāng):應(yīng)當(dāng),理

當(dāng)

(2018?全國卷H)為太守陳寵功曹,當(dāng)職割斷,不避豪右當(dāng):擔(dān)

當(dāng),擔(dān)任

(2018?浙江卷)當(dāng)時四方士大夫樂其無名教之拘當(dāng):值,在,正

(2017?浙江卷)考其當(dāng)時,參于前古當(dāng):值,在,正在

(2016?全國卷HI)又謂珪剛直忠說,當(dāng)起用當(dāng):應(yīng)當(dāng),理當(dāng)

19、道

【字形分析】

道道

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道"字是會意字,金文兩邊合起來是"行"字,表示道路,中

間是"首"字,表示領(lǐng)頭。合起來指領(lǐng)路。"導(dǎo)”的本字,表示引路、

領(lǐng)路。

【詞義推導(dǎo)】

“道"本義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導(dǎo)"人到某地,故有

"引導(dǎo)”之義(后寫作“導(dǎo)”);抽象意義即“途徑、方法“;又特

指“正當(dāng)手段"(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途徑和方法往往是一

種“道理、規(guī)律”;道理和規(guī)律需要“述說",而后成為“思想、學(xué)

說“。

【詞義例釋】

(1)名詞

①道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論語泰伯》)

一有遠(yuǎn)大理想抱負(fù)的人不可以不剛強(qiáng)勇毅,責(zé)任很重,路途又很

遙遠(yuǎn),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史記?項羽本紀(jì)》)

一從這條小路回到我軍,不超過二十里路。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記?陳涉世家》)

一現(xiàn)在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jīng)誤了期限

②途徑,方法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孫子謀攻》)

—這五條,是預(yù)知勝利的方法。

深謀遠(yuǎn)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過秦論》)

一一他的深謀遠(yuǎn)慮、行軍用兵的方法,并不比九國的謀士高明。

于是廢先王之道(《過秦論》)

一于是,秦始皇廢除了先王的治國之道(治國的方法)

③風(fēng)尚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從師的風(fēng)尚已經(jīng)很久不能流傳了。

④主張、思想,學(xué)說、學(xué)術(shù)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送東陽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xué)說。

⑤道理,規(guī)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罚?/p>

—我所喜歡的是(事物間的)規(guī)律。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師說》

一聽說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學(xué)業(yè)各有專門研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一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傳授學(xué)業(yè),解釋疑難的。

⑥道德,道義、正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一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

支持他的人就少。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將軍您親身穿著堅固的鎧甲,拿著銳利的兵器,攻打無道暴

虐的秦王朝。

(2)動詞

①取道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從酈山下來,取道芷陽從小路行走。

②走路,趕路

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戰(zhàn)》)

—聽說曹操已經(jīng)向荊州(進(jìn)軍了),就日夜加速趕路。

③說,講

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哪里講得完呢?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一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說。

④通"導(dǎo)”,引導(dǎo),疏導(dǎo)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一用道德來引導(dǎo),用禮教來整治,老百姓就會有自覺的廉恥之心,

并且心悅誠服。

【教材例句】

(1)懷其璧,從徑道亡《廉頗藺相如列傳》

(2)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4)于是廢先王之道《過秦論》

(5)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6)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赤壁懷古》

(7)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練習(xí)答案】

(1)路,道路(2)取道(3)道理,規(guī)律(4)主張,思想,學(xué)說

(5)道義(6)說,談?wù)?7)道理,規(guī)律

【成語助記】

道貌岸然:道:正經(jīng);道貌:嚴(yán)肅的外貌。原形容外表正經(jīng)嚴(yán)肅。現(xiàn)

多用來指表面大方得體、處處忍讓,實(shí)際上陰險狡詐、口是心非的偽君

子。含貶義,用于嘲諷人。

微不足道:道:談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

不值得一提。作謂語、賓語,用于人。

任重道遠(yuǎn):道:路途。擔(dān)子很重,路很遠(yuǎn)。比喻責(zé)任重大,要經(jīng)歷長期

的奮斗。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背道而馳:道:道路;馳: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

和目的完全相反。作謂語;形容越跑越遠(yuǎn),永遠(yuǎn)達(dá)不到目的。

津津樂道:樂道:喜歡談講。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作謂語、定語;

形容對有興趣的事說個沒完。

志同道合:道:途徑,引申為"意見""思想""信念"或是"目

標(biāo)”。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作謂

語、定語。

坐而論道:原指坐著議論政事,后泛指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

見行動。含貶義。

【遷移練習(xí)】

蘇洵欲往京城,道()泰山間行.遇隱士行于道(),憩于

茶亭,論秦國與六國之事,隱士舉兵家之道(),以為六國用兵之

道()不及秦國,蘇洵不以為然。二者言辭激烈,未能休也。人道

()此事:孰聞道()多也?

【練習(xí)答案】

蘇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間行.遇隱士行于道(道路),

憩于茶亭,論秦國與六國之事,隱士舉兵家之道(主張),以為六國

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國,蘇洵不以為然。二者言辭激烈,未能休

也。人道(談?wù)摚┐耸拢菏肼劦溃ǖ览恚┒嘁玻?/p>

【高考鏈接】

(2019?全國卷I)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道:說,講

(2018?全國卷H)境內(nèi)清夷,商人露宿于道道:道路

(2018?全國卷H)渙(人名)喪西歸,道經(jīng)弘農(nóng)道:路途

(2018?全國卷H)延熹中,桓帝事黃老道,悉毀諸房祀道:學(xué)說

(2018?浙江卷)在其身與鄉(xiāng)黨無余,于其外則不光。不光,先王之

道猶藕如也道:主張

(2017?全國卷H)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p>

王無復(fù)言道:說,講

(2017?天津卷)歲兇,橫道傷殺道:道路

(2017?浙江卷)仆與足下齒同而道不同道:志趣

20、得

【字形分析】

得得

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

“得"字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具"字(即貝),表示錢財,

下邊是“又"字,象人手。合起來指手持錢財。表示取得、獲得。

【詞義推導(dǎo)】

“得"本義為"得到"。"得到"就有"收獲",也說明"能做

到,,,,實(shí)現(xiàn)“目標(biāo),此外還可表達(dá)“事情做對了,正確”的意思。由

“正確”的意義引申出“得當(dāng)、合適“;進(jìn)一步虛化為"應(yīng)該"。

【詞義例釋】

(1)名詞

①收獲

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促織》)

—不如自己前去尋找,希望能有萬一的收獲。

②心得,體會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游

褒禪山記》)

―古人對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觀察,往往有心得。

(2)動詞

①取得,獲得((找到,捉到、收獲、俘獲)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在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孟子?梁惠王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