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自考00384學前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1頁
2018年4月自考00384學前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2頁
2018年4月自考00384學前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3頁
2018年4月自考00384學前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前心理學年月真題

0038420184

1、【單選題】研究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應當遵循的原則不包括

客觀性原則

活動性原則

A:

發(fā)展性原則

B:

實踐性原則

C:

答D:案:D

解析:研究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應遵循下列原則:(一)客觀性原則。(二)活動性原則。

(三)發(fā)展性原則。P9-P10

2、【單選題】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

包括兒童生理發(fā)育的年齡特征和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

是指代表同一年齡階段的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典型心理特征

A:

是在一定的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形成的

B:

是隨著年嶺增長而自發(fā)出現(xiàn)的

C:

答D:案:C

解析:兒童的心理年齡特征是在一定的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形成起來的。P20

3、【單選題】3~6歲兒童注意發(fā)展的特征是

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

刺激物是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A:

注意的發(fā)展受言語的支配

B:

有意注意開始占優(yōu)勢

C:

答D:案:A

解析:3?6歲兒童注意的特點是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地位,有意注意逐漸發(fā)展。P67-P68

4、【單選題】1~3歲兒童記憶發(fā)展的特點是

開始出現(xiàn)工作記憶

產生符號表象記憶

A:

有意記憶開始發(fā)展

B:

長時記憶開始發(fā)生

C:

D:

答案:B

解析:1歲以后,由于語言的發(fā)展,兒童得以用符號進行表征,從而產生了符號表象記

憶。P124

5、【單選題】萌萌在聽到《我愛北京天安門》時,離興地說:“媽媽,我也會唱,老師教過

我們!”此過程屬于記憶中的

識記

保持

A:

再認

B:

回憶

C:

答D:案:C

解析:再認是指識記過的事物重新出現(xiàn)時,感到熟悉,確知是以前感知過或經歷過的。例

如,小明跟隨媽媽逛商店,指著貨架上的幾種玩具,告訴媽媽:“我們幼兒園里也有這樣

的玩具!”在聽到一支歌曲時,高興地說:“媽媽,我也會唱,老師教過我們!”這都是

再認。P113-P114

6、【單選題】下列關于兒童的想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和兒童大腦皮質的成熟有關

和兒童表象的發(fā)生與數(shù)量積累有關

A:

與兒童的言語發(fā)展無關

B:

兒童在1歲半~2歲時出現(xiàn)想象的萌芽

C:

答D:案:C

解析:想像是比較復雜的心理活動。想像的發(fā)生既和兒童大腦皮質的成熟有關,也和兒童

表象的發(fā)生、表象數(shù)量的積累以及兒童言語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2歲前兒童的腦發(fā)育很不成

熟,不能形成大量的神經聯(lián)系,因而使暫時聯(lián)系的重新組合受到限制。2歲左右大腦神經

系統(tǒng)的發(fā)展趨于成熟,兒童在頭腦中有可能儲存較多的信息材料,其排列組合的可能性也

就更多。P151

7、【單選題】小朋友們聽老師講《龜兔賽跑》的故事,仿佛在腦海中看見了沉穩(wěn)而踏實的烏

龜和靈活而驕傲的小免子賽跑的情景,這是屬于

無意想象和再造想象

無意想象和創(chuàng)造想象

A:

有意想象和再造想象

B:

有意想象和創(chuàng)造想象

C:

D:

答案:C

8、【單選題】培養(yǎng)幼兒的有意想象和創(chuàng)造想象.成人可以①啟發(fā)幼兒明確主題,準備相關

材料②通過動作促使幼兒變換觀察角度,引發(fā)想象③通過語言提示豐富兒童的想象內容④

幫助幼兒分清想象與真實,否定幼兒脫離現(xiàn)實的幻想

①②③

②③④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答D:案:A

解析:有意想像是需要培養(yǎng)的,成人組織幼兒進行各種有主題的想像活動,啟發(fā)幼兒明確

主題,準備有關材料,如游戲中的玩具,繪畫的材料等等,成人及時的語言提示對于幼兒

有意想像的發(fā)展起重要作用。P156

9、【單選題】兒童思維發(fā)生的標志是

言語的發(fā)生

開始出現(xiàn)用語詞的概括

A:

開始出現(xiàn)直觀的概括

B:

開始出現(xiàn)動作的概括

C:

答D:案:B

解析:岀現(xiàn)最初的用語詞的概括,是兒童思維發(fā)生的標志。P174

10、【單選題】5歲的女孩看見老爺爺家的老保姆走了,來了一個年輕的保姆。她問:“她

走了是因為她老了,也累了,是不是?那么新來的保姆到了老的時候,老爺爺是不是又要找

別人?”這個女孩處于

感知運動階段

前概念或象征性階段

A:

直覺思維階段

B:

具體運算階段

C:

答D:案:C

解析:直覺思維階段是前概念思維向運算思維過渡的中間階段。直覺思維的特點是它既能

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觀邏輯,同時又還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響。因此又稱為“半邏輯”思

維。P182

11、【單選題】為了促進學前兒童動作和意志行動的發(fā)展,以下行為不正確的是

利用“行走反射”,從出生后一周開始幫助孩子練習“行走”

在嬰兒10個月后時幫助孩子練習五指分工

A:

在家庭和幼兒園中正確指導幼兒使用筷子

B:

避免讓幼小兒童過早執(zhí)筆寫字,初學時注意正確姿勢的指導

C:

答D:案:B

解析:嬰兒從用五個手指一起去抓東西的動作,發(fā)展到五指分工的動作,一般在3?4個

月至4?7個月完成。如果這個時期加以指導和幫助,則完成得較早較好。如果嬰兒在10

個月時仍不能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撿起物體,則極可能在發(fā)展上有障礙。P313

12、【單選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覺得自己和媽媽是同一個人,以后逐漸知道自己是一獨立

的個體,才開口叫媽媽。隨著孩子會叫“媽媽",說明孩子正處于

自我感覺階段

自我認識階段

A:

自我意識階段

B:

自我控制階段

C:

答D:案:B

解析:自我認識的發(fā)展(1-2歲)。孩子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的前提是要和媽媽分

離.這個過程從兒童發(fā)展中的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即“母子同一性”可以看出。孩子很小的

時候覺得自己和媽媽是同一個人,以后逐漸知道媽媽和自己是兩個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

個體,才開口叫媽媽。隨著孩子會叫“媽媽”,說明孩子已經開始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

個體來看待了。P328

13、【單選題】5歲的男孩小明故意損壞同伴的東西,向他人挑釁、引起事端,這屬于杜會

性發(fā)展中的

同伴關系

性別角色行為

A:

親社會行為

B:

攻擊性行為

C:

答D:案:D

解析:攻擊性行為也稱侵犯行為,就是傷害他人或東西的行為,如打人、咬人、故意損壞

東西(不是出于好奇)、向他人挑釁、引起事端。攻擊性行為是一神不受歡迎卻經常發(fā)生

的行為。P357

14、【單選題】孩子與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時,祖輩對孩子采取嬌慣的態(tài)度,對孩子一

切包辦代替,這在影響親子關系的因素中屬于

婚姻關系因素

家庭規(guī)模因素

A:

家庭結構因素

B:

出生順序因素

C:

答D:案:C

解析:我國現(xiàn)有的家庭結構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核心家庭"即父母和孩子兩代人組成

的家庭;另一種是“三代人家庭"即孩子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對于家庭結構對

親子關系的影響問題,應作具體分析。比如,祖輩往往要避免對孩子采取嬌慣的態(tài)度,對

孩子一切包辦代替,無原則滿足要求。父輩則應注意教育子女尊重老人。切忌在幼兒面前

表現(xiàn)出育兒問題上的矛盾和沖突。P363

15、【單選題】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總趨勢是

從簡單到復雜

從抽象到具體

A:

從分化到籠統(tǒng)

B:

從主動到被動

C:

答D:案:A

解析:學前兒童心理的發(fā)展,是學前兒童在活動中心理結構不斷改造、日趨完善、日趨復

雜化的過程。心理學家通過長期的、大量的研究,揭示出了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歷程的一般

趨勢: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從被動到主動,從零亂到成體系。P387

16、【問答題】簡述幼兒視力減退的影響因素。

答案:(1)光線照明不足。(2)幼兒坐姿不良,桌椅高度不適宜,讀寫姿勢習慣不好。

(3)缺乏戶外活動和身體鍛煉,近距離視力活動時間過長,不注意及時休息。

17、【問答題】筒述3~6歲幼兒記憶發(fā)展的特點。

答案:(1)無意記憶占優(yōu)勢,有意記憶逐漸發(fā)展;(2)記憶的理解和組織程度逐漸提

高;(l分)(3)形象記憶占優(yōu)勢,語詞記憶逐漸發(fā)展;(4)幼兒記憶的意識性和記憶方

法逐漸發(fā)展。

18、【問答題】簡述兒童的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及其表現(xiàn)。

答案:(1)具體性。幼兒能夠掌握代表實際東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例如,“家

具”比“桌子”、“椅子”等詞更抽象,幼兒較難掌握。(2)形象性。表現(xiàn)為幼兒依靠事

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維,例如免子總是“小白兔”,奶奶總是白頭發(fā)的。(3)經驗

性。幼兒的思維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進行的。(4)擬人性。幼兒往往把動物或一些物

體當做人,把自己的行動經驗和思想感情加到小動物或小玩具身上,和它們交談做朋友。

(5)表面性。幼兒思維只是根據(jù)具體接觸到表面現(xiàn)象來進行。(6)片面性。幼兒不能抓

住事物的本質特征,不善于全面性地看問題。(7)固定性。幼兒思維缺乏靈活性,較難掌

握相對性的概念。(8)近視性。幼兒只能考慮到事物眼前的關系,而不會更多地去思考

事情的后果。

19、【問答題】簡述如何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情緒自我調節(jié)能力。

答案:兒童表現(xiàn)情緒的方式更多是在生活中學會的,有必要在生活中教給孩子有意識地調

節(jié)情緒及其表現(xiàn)方式的技術。(l)反思法。讓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緒表現(xiàn)是否合適(2)

自我說服法。(3)想象法。遇到困難或挫折而傷心時,想想自己是“大姐姐”、”大哥

哥或某個英雄人物。

20、【問答題】試論述影響學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因素。

答案:(1)社會生活環(huán)境親社會行為受社會文化的影響;親社會行為受電視媒介的影

響。社會宏觀環(huán)境的影響要通過兒童具體的生活環(huán)境來起作用,因為孩子是生活在具體的

家庭和同伴環(huán)境中的。(2)兒童日常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的影響:家庭是兒童形成親社會行

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家庭對孩子親社會行為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榜樣的作用和父母的教養(yǎng)方

式。同伴的相互作用:同伴關系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兒童的安

慰、幫助、同情等能力形成過程中,同齡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3)移情移情是導致親

社會行為的根本的、內在因素。由于認識的局限,學前兒童特別容易自我中心地考慮問

題,因此幫助孩子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是發(fā)展孩子親社會行為的主要途徑。

21、【問答題】試論述思維的發(fā)生發(fā)展對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意義。

答案:思維的發(fā)生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重大質變。(1)思維的發(fā)生標志兒童的各種認識過程

已經齊全。(2)思維的發(fā)生發(fā)展使其他認識過程產生質變。由于思維的參加,知覺已經不

只是單純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而成為在思維指導下理解了的知覺。思維的產生使兒童

的機械記憶發(fā)展成為意義記憶。(3)思維的發(fā)生發(fā)展使情緒、意志和社會性行為得到發(fā)

展。思維使兒童的情緒越來越復雜化,比如幼兒開始怕鬼、怕壞人,有了同情心及道德感

等高級情感;思維發(fā)生和發(fā)展使兒童出現(xiàn)了意志行動的萌芽,也使兒童開始理解人與人之

間的關系,理解自己行為所產生的社會性后果,比如出現(xiàn)了責任感、說謊和誠實等行為。

(4)思維的發(fā)生標志著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出現(xiàn).思維的發(fā)生使兒童具備了對事物進行概

括、間接反映的可能,從而出現(xiàn)了意識特征的初級形態(tài)。兒童通過思維活動,在理解自己

和別人的關系中逐漸認識自己。

22、【問答題】“兒童與母親在一起時,能安逸地擺弄玩具,對陌生人的反應比較積極,并

不總是依偎在母親旁。當母親離開時,探索性行為會受影響,明顯地表現(xiàn)出一種苦惱,當母

親重又回來時,他們會立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但很快又平靜下來繼續(xù)做游戲?!?l)請說

明在以上情景中的兒童屬于何種依戀類型?(4分)(2)健康的依戀有助于兒童個性的發(fā)展,

請舉例說明如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戀。(10分)

答案:(1)安全型依戀。(2)①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間的母子接觸。最佳依戀的發(fā)展

需要在“母性敏感期”孩子與母親的接觸。②盡量避免父母親與孩子的長期分離。研究表

明,父母與孩子的長期分離會造成孩子的“分離焦慮”,而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發(fā)展,特

別是6~8個月后的分離,會產生嚴重的影響。這個時期是孩子與他人建立情感聯(lián)系的關鍵

時期,不管存在什么樣的困難,父母都要盡量自己負擔起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責任。③父母

親與孩子之間要保持經常的身體接觸。如抱孩子,還要適當和孩子一起玩耍,同時父母要

保持愉快的情緒。④父母親對孩子發(fā)出的信號要及時作出反應。父母親對孩子發(fā)出的信號

要敏感地做出反應(如找人、哭鬧等),注意孩子的行為并給予一定的關照。

23、【名詞解釋】機械記憶

答案: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