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之課內(nèi)文言文重點篇目自我檢測-第10課:諫逐客書_第1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之課內(nèi)文言文重點篇目自我檢測-第10課:諫逐客書_第2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之課內(nèi)文言文重點篇目自我檢測-第10課:諫逐客書_第3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之課內(nèi)文言文重點篇目自我檢測-第10課:諫逐客書_第4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之課內(nèi)文言文重點篇目自我檢測-第10課:諫逐客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0課諫逐客書

(-)練習版

【文言基礎(chǔ)梳理】

一、選擇題。(45分,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毛丕豹、公孫支于晉來:招致

B.夫擊甕叩缶彈箏朋髀搏:拍打

C.至今檢強治:治理

D.河海不擇細流,故能裕其深就:成就

2.下列選項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3分)

A.遂散六國之從稱心快意,幾家能骰

B.河海不擇細流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C.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D.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吾靈尚依依旁汝也

3.對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

②國以富強

③西取由余于戎

④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

⑤吾輩處今日之國

⑥遂霸西戎

⑦東得百里奚于宛

A.①?⑤/②⑦/③⑥B.①④/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④D.①④/②⑤⑥/③⑦

4.下列各句中加點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藉寇兵而裳盜糧赍:送給

B.獲楚、魏之師,學地千里,至今治強舉:攻克

C.河海不理細流,故能就其深擇:選擇,選取

D.卻賓客以業(yè)諸侯業(yè):使成就霸業(yè)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土不產(chǎn)于秦,加愿忠者眾②秦以城求璧加趙不許,曲在趙

B.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損民以益仇

C.①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②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

D.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土不產(chǎn)于秦,頂愿忠者眾②汝初聞言則怒

B.①今逐客以資敵國②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C.①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②吾愛汝至,用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

D.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7.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①矣過:錯

②而陛下說之,何也說:說到,提及

③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讓:推辭,拒絕

④藉寇兵而熨盜糧赍:賞賜

⑤使之尚我肖:像

⑥吾亦顰其言是望:期望,希望

⑦當盡吾意為季幸:幸事

⑧更恐不勝悲更:更加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D.③⑥⑦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吳起者,衛(wèi)人也,事魯君事:侍奉

B.武侯浮西河而下?。悍褐?/p>

C.魏置相,相田文相:以……為相

D.故楚之貴戚盡欲壽吳起害:厲害

9.下列各句的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

A.是吾不是處B.東得百里奚于宛

C.迎蹇叔于宋D.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

10.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3分)

A.幾家能轂B.遂散六國之從

C.河海不擇細流D.卻賓客以業(yè)諸侯

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將而攻齊,大破之此魏國之寶也

B.文侯以吳起善用兵以拒秦、韓

C.卒母聞舊哭之內(nèi)害吳起

D.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乃使令尹盡誅射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損民以益仇

B.①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②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

C.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D.①士不產(chǎn)于秦,晅愿忠者眾②秦以城求壁顧趙不許,曲在趙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米丕豹、公孫支于晉來;招致、招攬

B.至今滄強治:治理

C.彈箏引髀搏:擊打、拍打

D.故能就其深就:成就

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寶:寶貝

B.遂散六國之從遂:于是

C.此非踮以跨海內(nèi)所以:表憑借,用來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考老:形容詞用作動詞,“敬愛”的意思

15.下列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五帝三王,五帝指黃帝、顓頊、帝轡、唐堯、虞舜。三王即夏、商、周開國君主:夏

禹、商湯和周文王。

B.黔首,戰(zhàn)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謂。平民百姓以黑巾覆頭,故名。含義與白丁、布

衣、庶民等相同。

C.夷三族,秦漢時代的一種刑名,有說父母、兄弟、妻子為三族;另有說,以父親、母

親、妻子為三族。

D.國家,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tǒng)等的社會群體。春秋末年國家的基本特征

和職能已經(jīng)具備。

【文本綜合閱讀】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15分)

臣聞吏議逐多,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

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

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

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

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卞周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廢

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

負壬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琉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

樹靈盤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

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膚騏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

用,西蜀學學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

之簪、傅磯之珥、阿鎬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cè)也。夫擊

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

《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

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

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

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號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

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

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16.下列對課文中文言語段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

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

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C.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

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

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17.下列對文中重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客,指外來的人,與“主”相對。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鄉(xiāng)的人。文中指在秦國做官任

事的其他諸侯國的人。

B.本文中“六國”指與秦國并稱的包括鄭國、衛(wèi)國在內(nèi)的六個諸侯國。

C.“丹青”中丹、青本是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因為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和青色兩種顏

色,所以丹青成為繪畫藝術(shù)的代稱,后也可指代史冊、史籍。

D.黔首,戰(zhàn)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謂。當時平民用黑巾覆頭,故稱為“黔首”,后來成了

平民的代稱。

18.下列對課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在第一段列舉四位明君、諸多賢士為秦國做出巨大貢獻的事實來說明客卿有功于

秦,排比句的使用增強了說服力。

B.作者認為,如果秦君所看重的只在珠玉聲色方面,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眾,那么這決

不是用來跨越海內(nèi)、制服諸侯的方法。

C.李斯對秦王辭退一切賓客、把武器和糧食提供給敵人、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進入

秦國、最終與諸侯國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D.文章最后指出,驅(qū)逐客卿就會幫助敵國,減少本國的人口而增加敵國的人口,會使秦

國虛弱又和各國結(jié)怨,會使國家陷于危地。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

(2)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

德。

【考點拓展訓練】

三、閱讀下面文字,完成20-24題。(20分)

初,始皇尊寵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外將,蒙毅常居中參謀議,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

敢與之爭。趙高者,始皇舉以為中車府令,使教胡亥咨泌;胡亥幸之。趙高有罪,始皇使蒙毅

治之;毅當高法應(yīng)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復(fù)其官。趙青既雅得豐于胡亥又緣蒙氏乃說颯

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其計趙高日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乃見丞相斯日

“:上賜長子書及帶軍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將何如?"斯目“:安

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日:“君侯材能、謀慮、功高、無怨、長子信之,此五

者皆孰與蒙恬?”斯日:“不及也。"高日:“然則長子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

遵侯之印歸鄉(xiāng)里明矣!胡亥慈仁篤厚,可以為嗣。愿君審計而定之!”丞相斯以為然,乃相與

謀,詐為受始皇詔,立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扶蘇,數(shù)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數(shù)上書,

直言誹謗,日夜怨望不得罷歸為太子;將軍恬不矯正,知其謀;皆賜死,以兵屬呼凈王離。扶

蘇發(fā)書,泣,入內(nèi)舍,欲自殺。蒙恬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

為監(jiān),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復(fù)請而后死,未暮也?!笔拐邤?shù)趣

之,扶蘇謂蒙恬日:“父賜子死,尚安復(fù)請!”即自殺。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屬吏,系諸陽周。

更置李斯舍人為護軍,還報。胡亥已聞扶蘇死,即欲釋蒙恬。會蒙毅為始皇出禱山川,還至。

趙高言于胡亥口:“先帝欲舉賢立太子久矣,而毅諫以為不可;不若誅之!”乃系諸代。太子

胡亥襲位,二世欲誅蒙恬兄弟,二世兄子嬰諫日:“趙王迂殺李牧而用顏聚,齊王建殺其故世

忠臣而用后勝,卒皆亡國。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陛下欲一旦棄去之。誅殺忠臣而立無

節(jié)行之人,是內(nèi)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離也!”二世弗聽,遂殺蒙毅及內(nèi)史恬。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豪杰亡秦》)

2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

其計/趙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

B.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

其計/趙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

C.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

其計/趙高日/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

D.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

其計/趙高日/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

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決獄:獄字以兩犬以言相爭來指訴訟案件,引申為監(jiān)獄。決獄指判決關(guān)進監(jiān)獄。

B.符璽:璽指印章,秦以后專指天子符印;符指皇命的憑證,都是皇權(quán)的象征。

C.通侯:秦漢以爵位賞有功者,通侯最高;初稱徹侯,后因避漢武帝劉徹諱而改稱。

D.裨將:裨,此處讀pi,本指祭祀時穿的次等禮服,引申為副的。裨將即副將。

2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蒙氏兄弟受到秦始皇寵信,分別在朝廷內(nèi)外擔任重要職位,其他朝臣都不敢與他們一

爭高下,受寵于胡亥的趙高也不例外。

B.趙高見到李斯,說皇帝把定太子的詔書和符璽都賜給了胡亥,只需要李斯和自己告訴

天下即可,而李斯卻認為這是亡國之論。

C.蒙恬不肯像扶蘇一樣就死,被使者交于官吏囚禁起來。胡亥本想將蒙恬釋放,聽趙高

幾句讒言后反而把蒙毅也囚禁了起來。

D.子嬰勸諫胡亥不能殺蒙氏兄弟,認為殺掉忠臣而重用節(jié)操品行不端的人,對內(nèi)會失去

群臣信任,對外會消解將士的斗志。

2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毅當高法應(yīng)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復(fù)其官。

(2)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復(fù)請而后死,未暮也。

24.趙高從哪幾個方面說服李斯同意自己的陰謀,請簡要說明。(3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題。(20分)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自稱

目“朕"。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制日:“自今以來,除旗渚,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

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p>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峰山,立石頌功業(yè)。于是召集魯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

議學秤。諸儒或曰:“古代封禪,為蒲車,惡傷山之土石、草木:掃地而祭祀,席因范秸。”

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施用,由此細儒生。而遂除車道,上自泰山陽至顛,立石頌德;從陰道

下,禪于梁父。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記也。

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

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

顛以為闕。為復(fù)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隱宮、徒刑者七十

余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驪山。發(fā)北山石槨,伐蜀、荊地材皆至。關(guān)中計宮三百,關(guān)外四百

余。于是立石東海上胸界中,以為秦東門。因徒三萬家于驪邑,五萬家于云陽,賦皆不事十歲。

侯生盧生相與譏議始皇始皇聞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

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始皇長子扶蘇諫曰:“諸生皆誦法孔子,今皆重法繩

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蘇北監(jiān)蒙恬軍于上郡。

三十七年冬十月舉斗,始皇出游,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明年秋七月丙寅,始皇明

于沙丘平臺。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fā)喪。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豪杰亡秦》)

2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侯生盧生相與譏議始皇/始皇聞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

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

B.侯生盧生相與譏議始皇/始皇聞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

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

C.侯生盧生相與譏議始皇/始皇聞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

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

D.侯生盧生相與譏議始皇/始皇聞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

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

2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謚法,追謚的準則,即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jù)其生前事跡及品

德,給予一個評定性的稱號。

B.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

地的大型典禮。

C.癸丑,干支之一。古代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兩兩相配,按固定順序排列配合,組成六

十個基本單位,用來紀年、紀月、紀日。

D.崩,中國古代稱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不祿”,士死叫“卒”,

庶人死叫"死

2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王兼并六國后,改稱號為“皇帝”,自稱為"朕”,追尊秦莊襄王為太上皇,廢除謚號制

度。

B.秦始皇準備到泰山封禪,有的儒生認為要用蒲草包裹車輪,使用草席,最終秦始皇沒

有采納。

C.秦始皇在上林苑修建阿房宮,在東海邊上豎巨石,遷大量百姓到驪邑和云陽,加重了

他們十年的賦稅。

D.秦始皇活埋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始皇長子扶蘇勸諫,始皇為之大怒,便派扶蘇到上

郡去監(jiān)督蒙恬的軍隊。

2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諸生皆誦法孔子,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

(2)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記也。

29.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卻秘不發(fā)喪,原因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概述。(3分)

二解析版

【文言基礎(chǔ)梳理】

一、選擇題。(45分,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毛丕豹、公孫支于晉來:招致

B.夫擊甕叩缶彈箏博髀搏:拍打

C.至今治強治:治理

D.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強其深就:成就

【答案】C

【解析】

C.治:社會安定。句子翻譯為:到今天秦國社會安定,國力強盛。

故選C。

2.下列選項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3分)

A.遂散六國之從稱心快意,幾家能轂

B.河海不擇細流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C.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D.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吾靈尚依依旁汝也

【答案】D

【解析】

A.“從''同"縱",合縱;“骰”同"夠”,能夠。

B.“擇”同“釋”,舍棄;“念”同“廿”,二十。

C.“內(nèi)”同“納”,接納;“藉”同“借”,提供。

D.“旁”同“傍”,依傍,依靠。

故選D。

3.對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

②國以富強

③西取由余于戎

④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

⑤吾輩處今日之國

⑥遂霸西戎

⑦東得百里奚于宛

A.①④⑤/②⑦/③⑥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④D.①④/②⑤⑥/③⑦

【答案】D

【解析】

①④為判斷句,"是'"'為"是標志。

②⑤⑥均為省略句,分別應(yīng)是:國以(之)富強/吾輩處(于)今日之國/遂霸西戎。

③⑦為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分別為:西丁戎取由余/東于宛得百里奚。

故選D。

4.下列各句中加點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藉寇兵而赍盜糧赍:送給

B.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舉:攻克

C.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擇:選擇,選取

D.卻賓客以業(yè)諸侯業(yè):使成就霸業(yè)

【答案】C

【解析】

C.“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擇

同“釋”,舍棄。

故選C。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土不產(chǎn)于秦,晅愿忠者眾②秦以城求璧加趙不許,曲在趙

B.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損民以益仇

C.①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②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

D.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答案】A

【解析】

A.第一個“而”表轉(zhuǎn)折,第二個“而”表假設(shè);

B.兩個以“表目的;

C.兩個“乎,,都相當于“于,,:

D,兩個“乃”都是“竟然”的意思。

故選A。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土不產(chǎn)于秦,頂愿忠者眾②汝初聞言則怒

B.①今逐客以資敵國②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C.①此非歷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②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

D.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答案】C

【解析】

A項,第一個“而”,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第二個“而”,連詞,表順承。

B項,第一個“以",連詞,表目的;第二個“以”,介詞,用。

C項,兩個“所以”都指“用來……九

D項,第一個“乃”,副詞,竟然;第二個“乃”,副詞,于是。

故選C。

7.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過:錯

②而陛下說之,何也說:說到,提及

③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讓:推辭,拒絕

④藉寇兵而覺盜糧赍:賞賜

⑤使之外我肖:像

⑥吾亦聚其言是望:期望,希望

⑦當盡吾意為拿幸:幸事

⑧更恐不勝悲更:更加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D.③⑥⑦

【答案】C

【解析】

②解釋有誤?!罢f”通“悅”,喜歡。④解釋有誤。赍:送給,付與。⑧解釋有誤。更:又。

故選C。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吳起者,衛(wèi)人也,事魯君事:侍奉

B.武侯浮西河而下浮:泛舟

C.魏置相,相田文相:以……為相

D.故楚之貴戚盡欲當吳起害:厲害

【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推斷能力。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進行理解,結(jié)合文意,

運用適當?shù)姆椒ǎ热缱忠敉茢喾?、字形推斷法、對稱結(jié)構(gòu)推斷法、語法分析法、聯(lián)想遷移法、

上下文推斷法、代入法等。

D項,句意為:因此楚國(被吳起停止供給的疏遠)王族都想謀害吳起。害:謀害。

故選D。

9.下列各句的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

A.是吾不是處B.東得百里奚于宛

C.迎蹇叔于宋D.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

【答案】A

【解析】

A項,句意為:這是我的不對的地方。判斷句。

B項,句意為: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狀語后置。

C項,句意為:從宋國迎來蹇叔。狀語后置。

D項,句意為:這五位賢人,不在秦國出生。狀語后置。

故選A?

10.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3分)

A.幾家能家B.遂散六國之從

C.河海不擇細流D.卻賓客以業(yè)諸侯

【答案】D

【解析】

A.“轂”同“夠”,能夠。

B.“從”同“縱”,合縱。

C.“擇”同“釋”,舍棄。

D.無通假字。

故選D。

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將而攻齊,大破之此魏國之寶也

B.文侯以吳起善用兵以拒秦、韓

C.卒母聞四哭之晅害吳起

D.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乃使令尹盡誅射

【答案】D

【解析】

A項,代詞,代齊國/助詞,的;

B項,因為/目的連詞,來;

C項,連詞,表順承/連同,表轉(zhuǎn)折;

D項,都是副詞,就。

故選D。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損民以益仇

B.①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②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

C.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D.①士不產(chǎn)于秦,時愿忠者眾②秦以城求壁顧趙不許,曲在趙

【答案】D

【解析】

A項,都為連詞,表目的,來。

B項,都為介詞,相當于“于

C項,都為副詞,竟然。

D項,①連詞,表轉(zhuǎn)折,譯為“卻”。②連詞,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

故選D。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丕豹、公孫支于晉來;招致、招攬

B.至今也強治:治理

C.彈箏隼髀搏:擊打、拍打

D.故能旗其深就:成就

【答案】B

【解析】

B項,“至今治強''中的"治''是“社會安定、太平''的意思,而不是“治

故選B。

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宰者多寶:寶貝

B.舉散六國之從遂:于是

C.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所以:表憑借,用來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考老:形容詞用作動詞,“敬愛”的意思

【答案】A

【解析】

此題考查文言實詞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課本中的重點實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詞

類活用、一詞多義等。平時學習中,要注意牢記課本中出現(xiàn)的重點實詞,對活用、通假、古今

異義等特殊詞語要多加復(fù)習。閱讀文言文中,不要死記硬背,要做到字不離句,通過培養(yǎng)語感

以加深理解記憶。

A項,句意為:物品中不出產(chǎn)在秦國,而寶貴的卻很多。寶:寶貴。

故選A。

15.下列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五帝三王,五帝指黃帝、顓頊、帝轡、唐堯、虞舜。三王即夏、商、周開國君主:夏

禹、商湯和周文王。

B.黔首,戰(zhàn)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謂。平民百姓以黑巾覆頭,故名。含義與白丁、布

衣、庶民等相同。

C.夷三族,秦漢時代的一種刑名,有說父母、兄弟、妻子為三族;另有說,以父親、母

親、妻子為三族。

D.國家,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tǒng)等的社會群體。春秋末年國家的基本特征

和職能已經(jīng)具備。

【答案】A

【解析】

A."三王即夏、商、周開國君主:夏禹、商湯和周文王”錯誤,"周文王''應(yīng)為"周武王”,周朝

的第一個國君是周武王,他滅掉了商朝,并建立了周朝。而周文王在位期間,周國還是商朝的

一個諸侯國,不是周朝的開國國君。

故選A,

【文本綜合閱讀】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15分)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

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

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

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

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方月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

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

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

樹靈墨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

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映聯(lián)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

用,西蜀號聲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

之簪、傅磯之珥、阿鎬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cè)也。夫擊

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

《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

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上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

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

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當百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

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

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16.下列對課文中文言語段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

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

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C.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

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

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17.下列對文中重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客,指外來的人,與“主”相對。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鄉(xiāng)的人。文中指在秦國做官任

事的其他諸侯國的人。

B.本文中“六國”指與秦國并稱的包括鄭國、衛(wèi)國在內(nèi)的六個諸侯國。

C.,,丹青,,中丹、青本是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因為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和青色兩種顏

色,所以丹青成為繪畫藝術(shù)的代稱,后也可指代史冊、史籍。

D.黔首,戰(zhàn)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謂。當時平民用黑巾覆頭,故稱為“黔首”,后來成了

平民的代稱。

18.下列對課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在第一段列舉四位明君、諸多賢士為秦國做出巨大貢獻的事實來說明客卿有功于

秦,排比句的使用增強了說服力。

B.作者認為,如果秦君所看重的只在珠玉聲色方面,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眾,那么這決

不是用來跨越海內(nèi)、制服諸侯的方法。

C.李斯對秦王辭退一切賓客、把武器和糧食提供給敵人、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進入

秦國、最終與諸侯國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D.文章最后指出,驅(qū)逐客卿就會幫助敵國,減少本國的人口而增加敵國的人口,會使秦

國虛弱又和各國結(jié)怨,會使國家陷于危地。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

(2)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

德。

【答案】16.D17.B18.C

19.(1)增強、鞏固了王室的權(quán)力,抑制豪門貴族的勢力,逐步侵吞諸侯,使秦國奠定了統(tǒng)

一全國的基礎(chǔ)。

(2)泰山不嫌棄微小的土塊,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棄細小的水流,所以能成

就它的淵深;有志建立王業(yè)的人不嫌棄百姓,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解析】

16.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本題中,“由此觀之”中“觀”為動詞,其賓語為“之”,若把“客”歸于本句,語義不通,“客”

應(yīng)作下句的主語,故"客”之前應(yīng)該斷開,排除AB兩項。

“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句式結(jié)構(gòu)一致,屬于對稱結(jié)構(gòu),應(yīng)在“疏'’前斷開,排除C項。

本句譯為: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勞。由此看來,客卿哪有什么對不住秦國的地

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絕遠客而不予接納,疏遠賢士而不加任用,這就會使國家沒有豐厚的實

力,而讓秦國沒有強大的名聲了。

故選D。

17.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B.“本文中,六國,指與秦國并稱的鄭國、衛(wèi)國等六個諸侯國”錯,本文中六國不包括鄭國和衛(wèi)

國,本文中的六國是指韓、魏、燕、趙、齊、楚六國。

故選B。

18.本題考查學生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把兵器和糧食提供給敵人”錯誤。原文是“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

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可見這里是類比說明,從

后果上進行假設(shè)論證,為文章說理服務(wù),增強警醒力。

故選Co

1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點:

(1)“強”,增強;"杜”,堵塞;"蠶食”,像蠶一樣慢慢吞食。

⑵“讓”,拒絕;“就”,成為,成就;“卻”,拋棄;“明”,使……圣明。

參考譯文:

我聽說宮員們在商議驅(qū)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認為這樣做錯了。過去秦穆公求士,在西邊從

戎那里得到了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國迎來蹇叔,在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

五個人,并不生長在秦國,可穆公重用他們,結(jié)果吞并了二十個小國,使秦稱霸西戎。孝公推

行商鞅的變法之策,改變了秦國落后的風俗,人民因此殷盛,國家因此富強,百姓甘心為國效

力,諸侯各國歸附聽命,又大敗楚、魏兩國的軍隊,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還鞏固地統(tǒng)治著。

秦惠王采用張儀的連橫之計,攻占了洛陽一帶的地方;往西吞并了巴、蜀,往北獲取了上郡,

往南奪取了漢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東占據(jù)險要的虎牢,占領(lǐng)了肥沃

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國的合縱,使他們都向西事奉秦國,功效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昭王得到范

雎,廢掉了穰侯,驅(qū)逐了華陽君,增強鞏固王室的權(quán)力,堵塞權(quán)貴壟斷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

諸侯,使秦國成就帝業(yè)。這四位國君,都是憑借任用客卿而獲得成功的。由此看來,客卿們有

什么對不起秦國的呢?假使這四位國君拒絕客卿、閉門不納,疏遠外來之士而不用,這就不會

使秦得到富強,秦國也不會有強大的威名。

現(xiàn)在陛下羅致昆山的美玉,宮中有隨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飾上綴著光如明月的寶珠,身

上佩帶著太阿寶劍,乘坐的是名貴的纖離馬,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為飾的旗子,陳設(shè)的是蒙著

靈盤之皮的好鼓。這些寶貴之物,沒有一種是秦國產(chǎn)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為什么呢?

如果一定要是秦國出產(chǎn)的才許可采用,那么這種夜光寶玉,決不會成為秦廷的裝飾;犀角、象

牙雕成的器物,也不會成為陛下的玩好之物;鄭、衛(wèi)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會填滿陛下的

后宮;北方的名驥良馬,決不會充實到陛下的馬房;江南的金錫不會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

也不會作為彩飾。用以裝飾后宮、廣充侍妾、爽心快意、悅?cè)攵康乃羞@些都要是秦國生長、

生產(chǎn)的然后才可用的話,那么點綴有珠寶的簪子,耳上的玉墜,絲織的衣服,錦繡的裝飾,就

都不會進獻到陛下面前;那些閑雅變化而能隨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麗,也不會立于陛下的身

旁。那敲擊瓦器,拍牌彈箏,烏烏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確真是秦國的地道音樂了;那

鄭、衛(wèi)桑間的歌聲,《昭虞》《武象》等樂曲,可算是外國的音樂了。如今陛下卻拋棄了秦國

地道的敲擊瓦器的音樂,而取用鄭、衛(wèi)淫靡悅耳之音,不要秦箏而要《昭虞》,這是為什么呢?

難道不是因為外國音樂可以快意,可以滿足耳目官能的需要嗎?可現(xiàn)在陛下對用人卻不是這樣,

不問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國的就要離開,凡是客卿都要驅(qū)逐。這樣做就說明,

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聲色方面;而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眾。這不是能用來駕馭天下,制

服諸侯的方法??!

我聽說,地域廣的,糧食必多;國家大的,人民必眾:武器鋒利的,兵士一定勇敢。所以

泰山不拒絕土壤,方能成為巍巍大山;河海不遺棄溪流,方能成為深水;稱王的人不拋棄民眾

才能表現(xiàn)出他的德行。所以,地不分東西,民不論國籍,一年四季都富裕豐足,鬼神也會來降

福。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的原因??!現(xiàn)在陛下卻拋棄百姓以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以壯

大諸侯,使天下之士退出秦國而不敢往西,襄足不敢入秦,這正是人們所說的把糧食送給強盜,

把武器借給敵人??!

許多東西并不產(chǎn)于秦,然而可當作寶物的卻很多;許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國,可是愿意對

秦盡忠心的卻不少。現(xiàn)在驅(qū)逐客卿而幫助敵國,減少本國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實力,結(jié)果在內(nèi)使

自己虛弱,在外又和各國諸侯結(jié)怨,像這樣做而想使國家不陷于危境,這是辦不到的啊!

【考點拓展訓練】

三、閱讀下面文字,完成20-24題。(20分)

初,始皇尊寵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外將,蒙毅常居中參謀議,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英

敢與之爭。趙高者,始皇舉以為中車府令,使教胡亥冬泌;胡亥幸之。趙高有罪,始皇使蒙毅

治之;毅當高法應(yīng)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復(fù)其官。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物

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其計趙高日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乃見丞相斯日

“:上賜長子書及行顰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將何如?"斯目“:安

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日:“君侯材能、謀慮、功高、無怨、長子信之,此五

者皆孰與蒙恬?”斯日:“不及也?!备呷眨骸叭粍t長子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

承號之印歸鄉(xiāng)里明矣!胡亥慈仁篤厚,可以為嗣。愿君審計而定之!”丞相斯以為然,乃相與

謀,詐為受始皇詔,立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蜴扶蘇,數(shù)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數(shù)上書,

直言誹謗,日夜怨望不得罷歸為太子;將軍恬不矯正,知其謀;皆賜死,以兵屬程帶王禹。扶

蘇發(fā)書,泣,入內(nèi)舍,欲自殺。蒙恬日:“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

為監(jiān),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復(fù)請而后死,未暮也?!笆拐邤?shù)趣

之,扶蘇謂蒙恬日:“父賜子死,尚安復(fù)請!”即自殺。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屬吏,系諸陽周。

更置李斯舍人為護軍,還報。胡亥已聞扶蘇死,即欲釋蒙恬。會蒙毅為始皇出禱山川,還至。

趙高言于胡亥日:“先帝欲舉賢立太子久矣,而毅諫以為不可:不若誅之!”乃系諸代。太子

胡亥襲位,二世欲誅蒙恬兄弟,二世兄子嬰諫日:“趙王遷殺李牧而用顏聚,齊王建殺其故世

忠臣而用后勝,卒皆亡國。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陛下欲一旦棄去之。誅殺忠臣而立無

節(jié)行之人,是內(nèi)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離也!”二世弗聽,遂殺蒙毅及內(nèi)史恬。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豪杰亡秦》)

2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

其計/趙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

B.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

其計/趙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

C.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

其計/趙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

D.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

其計/趙高日/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

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決獄:獄字以兩犬以言相爭來指訴訟案件,引申為監(jiān)獄。決獄指判決關(guān)進監(jiān)獄。

B.符璽:璽指印章,秦以后專指天子符E|l;符指皇命的憑證,都是皇權(quán)的象征。

C.通侯:秦漢以爵位賞有功者,通侯最高;初稱徹侯,后因避漢武帝劉徹諱而改稱。

D.裨將:裨,此處讀pi,本指祭祀時穿的次等禮服,引申為副的。裨將即副將。

2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蒙氏兄弟受到秦始皇寵信,分別在朝廷內(nèi)外擔任重要職位,其他朝臣都不敢與他們一

爭高下,受寵于胡亥的趙高也不例外。

B.趙高見到李斯,說皇帝把定太子的詔書和符璽都賜給了胡亥,只需要李斯和自己告訴

天下即可,而李斯卻認為這是亡國之論。

C.蒙恬不肯像扶蘇一樣就死,被使者交于官吏囚禁起來。胡亥本想將蒙恬釋放,聽趙高

幾句讒言后反而把蒙毅也囚禁了起來。

D.子嬰勸諫胡亥不能殺蒙氏兄弟,認為殺掉忠臣而重用節(jié)操品行不端的人,對內(nèi)會失去

群臣信任,對外會消解將士的斗志。

2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毅當高法應(yīng)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復(fù)其官。

(2)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復(fù)請而后死,未暮也。

24.趙高從哪幾個方面說服李斯同意自己的陰謀,請簡要說明。(3分)

【答案】20.C21.A22.B

23.(1)蒙毅依法應(yīng)判決趙高死罪。始皇認為趙高辦事機敏,便赦免了他,恢復(fù)他原來的

官職。

(2)現(xiàn)在一個使者來到,(我們)就要自殺,怎么知道這不是欺詐呢!再次奏請后再去死,

也不遲。

24.①自身優(yōu)勢不如蒙恬;②扶蘇即位自己不能封侯;③胡亥即位對自己有利。

【解析】

2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

趙高平素受到胡亥的寵信,又怨恨蒙氏兄弟,便勸說胡亥,請他詐稱始皇的命令誅殺扶蘇

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聽從了趙高的計謀。趙高說:“如果不與丞相商議,恐怕辦不成這件事。“

“得幸于胡亥”是狀語后置句,“于”引出對象,應(yīng)在“于胡亥”后斷開,據(jù)此排除AD;

“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是前文"說''的內(nèi)容,因為句子較長,應(yīng)與前文斷開,

排除B。

故選C。

21.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化常識的能力。

A.”決獄指判決關(guān)進監(jiān)獄”,決獄僅指判決案件。

故選A,

22.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本內(nèi)容的能力。

B.“都賜給了胡亥”錯誤,皇帝把賜給長子扶蘇的詔書暫時留在胡亥處,并不是賜給。

故選B。

23.本題考查學生翻譯句子的能力。

⑴“當”,判決;“以”,認為;“敏于事”,狀語后置,辦事機敏。

(2)“即自殺”省略句;“安”,怎么;“暮”,遲。

2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由“君侯材能、謀慮、功高、無怨、長子信之,此五者皆孰與蒙恬?“可知,趙高首先指出

李斯的才能、功勞等都不如蒙恬,說明他不具備優(yōu)勢。

由''然則長子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鄉(xiāng)里明矣”可知,趙高指出

一旦扶蘇繼位,必定任命蒙恬為丞相,李斯不能封侯。

由“胡亥慈仁篤厚,可以為嗣。愿君審計而定之“可知,趙高再說明胡亥的性格仁慈厚道,

他繼位對李斯有利。

參考譯文:

最初,秦始皇尊重寵愛蒙氏兄弟,特別信任他們。蒙恬在外帶兵任大將,他的弟弟蒙毅常

在朝中參于謀劃國事,被稱為忠信之臣,因此即使那些將軍與丞相也不敢與他們爭高低。趙高,

始皇帝提拔他為中車府令,讓他教胡亥審理案件;胡亥非常寵信他。趙高犯罪,始皇帝派蒙毅

懲治他;蒙毅依法應(yīng)判決趙高死罪。始皇認為趙高辦事機敏,便赦免了他,恢復(fù)他原來的官職。

趙高平素受到胡亥的寵信,又怨恨蒙氏兄弟,便勸說胡亥,請他詐稱始皇的命令誅殺扶蘇而立

胡亥為太子。胡亥聽從了趙高的計謀。趙高說:“如果不與丞相商議,恐怕辦不成這件事?!?/p>

于是趙高求見李斯說:“皇上賜給長子扶蘇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手里。定立太子,你和我說

了就能決定此事。你看怎么辦?”李斯說:“你怎么能講這些亡國的話呢!此事可不是我們臣

子之間可以議論的啊!”趙高說:“您的才能、謀略、功勞、口碑及得到長子扶蘇的信任,這

五點與蒙恬相比誰更有優(yōu)勢?”李斯回答說:“我不如蒙恬?!壁w高又說:“如果是這樣,一

旦長子扶蘇即位,一定要任用蒙恬為丞相,您最終得不到封侯而榮歸故鄉(xiāng)的結(jié)局已是明擺著的

事了!而胡亥仁慈厚道,可以作為皇帝的繼承人。希望您慎重考慮,決定此事!”丞相李斯認

為趙高說的有道理,便與趙高合謀,謊稱接受了始皇的遺詔,定立胡亥為太子;又寫了另一詔

書給扶蘇,歷數(shù)他沒有能力開辟疆土,創(chuàng)立功業(yè),卻使大量的士卒傷亡,并且多次上書,誹謗

朝廷,日夜怨恨不能回咸陽當太子,將軍蒙恬了解扶蘇的想法卻不加以糾正,一起賜死,把兵

權(quán)交給副將王離。扶蘇打開詔書,哭著進了室內(nèi),準備自殺。蒙恬勸他說:“陛下在外,并未

確立太子;派我率領(lǐng)三十萬大軍守衛(wèi)邊境,公子擔任監(jiān)軍,這可是天下的重任啊?,F(xiàn)在一個使

者來到,(我們)就要自殺,怎么知道這不是欺詐呢!再次奏請后再去死,也不遲。”使者多

次催促他們自盡,扶蘇對蒙恬說:“父親賜兒子死,還哪里用再申訴!”隨即自殺。蒙恬不肯

去死,使者把他交給官吏,并囚禁在陽周,改派李斯的舍人為護軍,然后回來報告李斯和趙高。

胡亥聽說扶蘇已經(jīng)死了,想將蒙恬釋放。恰巧蒙毅替秦始皇出外祭祀祈禱山川神靈回來。趙高

對胡亥進讒言說:“始皇帝打算選拔賢能確立你為太子已經(jīng)好久了,而蒙毅規(guī)勸他,認為不可

以。不如將他殺了!”于是將蒙毅囚禁到代郡。太子胡亥繼承了帝位,想要殺掉蒙恬、蒙毅兄

弟。秦二世的侄子子嬰規(guī)勸說:“趙王趙遷殺了名將李牧而用顏聚,齊王田建殺了前代忠臣而

任用后勝,最終使國家滅亡。蒙氏兄弟,是秦國的大臣和謀士,而陛下卻要把他們一下子殺掉。

殺棹忠臣卻要立節(jié)操品行不端的人,這樣做對內(nèi)失去群臣的信任在外使得將士們失去斗志?。 ?/p>

秦二世根本不聽其勸告,于是下令殺了蒙毅和內(nèi)史蒙恬。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題。(20分)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自稱

日“朕"。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制日:“自今以來,除磅渚,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

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二十八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