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2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課件-2023-2024學年蘇科版生物八年級上冊_第1頁
6.18.2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課件-2023-2024學年蘇科版生物八年級上冊_第2頁
6.18.2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課件-2023-2024學年蘇科版生物八年級上冊_第3頁
6.18.2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課件-2023-2024學年蘇科版生物八年級上冊_第4頁
6.18.2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課件-2023-2024學年蘇科版生物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生物·蘇科版·上冊第6單元生命活動的調(diào)節(jié)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第18章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第2節(jié)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2.認識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3.認同綠色植物對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重要意義,自覺形成愛護綠色植物的積極情感?!?qū)W習重點:1.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2.運用實驗法嘗試獨立設計并完成本節(jié)的探究活動。

通過探究任務驅(qū)動一、二完成本節(jié)重點的學習。

教師引導:通過這幾節(ji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而其他所有的生物都要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樣大氣中的碳-氧如何保持平衡呢?我們將在本節(jié)生物課的學習中探討這些問題,共同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驗證綠葉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1.實驗步驟:(1)取甲、乙、丙3只相同的大廣口瓶(或無色透明塑料袋),在甲瓶和乙瓶內(nèi)各放入1盆枝葉茂盛的植株,丙瓶內(nèi)

不放植株

。用橡皮塞塞緊瓶口,并用凡士林封口。再通過導管分別向各瓶內(nèi)深呼氣十余次,使瓶內(nèi)含有大量

二氧化碳

。

不放植株二氧化碳(2)把甲瓶放到黑暗處,把乙、丙瓶放到

陽光下。2h后,揭開瓶塞,分別向甲、乙、丙3只瓶內(nèi)滴入等量的0.1%溴麝香草酚藍溶液。仔細觀察各瓶內(nèi)的溴麋香草酚藍溶液顏色有什么變化。

陽光2.實驗結論: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需要吸收

二氧化碳

作原料。

二氧化碳

為研究二氧化碳濃度對黑藻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測定了不同二氧化碳含量的培養(yǎng)液中,黑藻釋放氣泡的速率,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

)組別排出氣泡的數(shù)目/(個·分鐘-1)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一組14131414第二組6566CA.光照強度、溫度等條件應相同且適宜B.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可反映光合作用速率C.第一組培養(yǎng)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低D.產(chǎn)生的氣體可使快要熄滅的衛(wèi)生香復燃

探究綠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氣體

1.方法步驟(如下圖):取一些金魚藻放在盛有清水的燒杯中。在金魚藻上面倒罩一個短頸漏斗,漏斗頸上套一根灌滿清水的玻璃管,玻璃管的另一端用橡皮塞塞住。把上述裝置移至

陽光

下。一段時間后,可以看到金魚藻表面有小氣泡放出。待玻璃管內(nèi)的液面降低到燒杯液面以下時打開玻璃管的塞子,迅速把快要熄滅的衛(wèi)生香插進管內(nèi),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衛(wèi)生香

復燃

,說明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釋放氣體的是

氧氣

。

陽光復燃氧氣·導學建議·教師布置學生課前設計方案,進行實驗,課上進行交流。并給予提示:(1)氧氣能夠助燃,可以用帶余燼的衛(wèi)生香或木條復燃的方法進行實驗。(2)小動物離開氧氣就會窒息死亡。學生課下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然后教師介紹該探究實驗的其中一種常見方法。

晚上,將金魚藻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把試管先后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試管中產(chǎn)生的氣泡數(shù)目,統(tǒng)計結果如下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

)BA.氣泡越多,說明產(chǎn)生的氧氣越多B.試管與燈距離10厘米時金魚藻只進行光合作用C.試管與燈距離40厘米時,產(chǎn)生的氣泡最少,原因是光照較弱D.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一定范圍內(nèi),光照越強,光合作用也就越強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氧氣的平衡

1.在自然界中,碳是以

二氧化碳

的形式,不斷地在無機環(huán)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環(huán)著。

2.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

二氧化碳

和水

轉(zhuǎn)變成貯藏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

氧氣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氧氣3.在自然界中,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制造的

氧氣

,遠遠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多余的氧以

氣體

的形式排放到大氣中,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提供氧氣。

氧氣氣體4.各種生物在進生命活動過程中,通過呼吸作用利用

氧氣

有機物

分解,釋放出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同時細菌等微生物通過分解作用將動植物的尸體等物質(zhì)分解,產(chǎn)生的

二氧化碳

也進入大氣。另外,古代動植物的遺體深埋在地下變成石油和煤等,被人們開采出來后,作為燃料通過燃燒產(chǎn)生大量

二氧化碳

排放到大氣中。綠色植物又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不斷吸收大氣中的

二氧化碳

,產(chǎn)生

氧氣

氧氣有機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

與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關的是(

D

)A.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C.蒸騰作用和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驗證綠葉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情景呈現(xiàn)】為了更全面地探究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某生物實驗小組選取一株有白斑葉片和綠色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如下圖所示的實驗(二氧化碳氣體易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合作探究】1.實驗前先將這株牽?;ㄟM行暗處理,請說明其目的。答實驗前先將這株牽?;ㄟM行暗處理,這樣處理的目的是利用了綠色植物進行的呼吸作用,將葉片內(nèi)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防止對實驗造成干擾。2.把經(jīng)過暗處理的牽?;ㄖ仓臧瓷蠄D所示方式處置后移至光下數(shù)小時,再將a、b、c、d四片葉子取下,分別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加熱,待葉片變成黃白色后,取出葉片漂洗,向這四片葉子滴加

碘液

,觀察顏色變化。

3.若a葉鋁箔遮蓋部分不變藍,其他綠色部分都變藍,則說明光合作用需要

;若c葉白斑部分不變藍,其他綠色部分都變藍,則說明光合作用需要

葉綠體

碘液光葉綠體4.若要探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嗎?”應選用哪兩片葉子形成對照實驗。預期實驗結果是什么?答本實驗中b葉中有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d葉中有清水,不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形成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二氧化碳。若要探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嗎?”應選用b葉和d葉形成對照實驗。預期實驗結果是b葉片遇碘液不變藍,d葉片遇碘液變藍。5.根據(jù)本組實驗,請你提出提高大棚蔬菜產(chǎn)量的一個措施。答由該實驗可知,提高大棚蔬菜產(chǎn)量的一個措施是適當延長光照時間(或適當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等)。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氧氣的平衡【情景呈現(xiàn)】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提出力爭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二氧化碳的相對“零排放”)。下圖為含碳物質(zhì)循環(huán)示意圖:【合作探究】1.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另外,蒸騰作用中水分從葉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

葉片的溫度

2.細菌和真菌的

分解

作用、燃料的燃燒,以及動物和植物的[①]

呼吸

作用不斷消耗氧,向生物圈中排放二氧化碳。

葉片的溫度分解呼吸3.綠色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