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三年級大聯(lián)考語文試卷_第1頁
2024屆高三年級大聯(lián)考語文試卷_第2頁
2024屆高三年級大聯(lián)考語文試卷_第3頁
2024屆高三年級大聯(lián)考語文試卷_第4頁
2024屆高三年級大聯(lián)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決勝新高考一一2024屆高三年級大聯(lián)考語文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作為研究方法的“觀念史”,是指從盡可能多的資料中追溯某一觀念的性質(zhì)及其歷史

作用,對美學范疇研究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視域的拓展及跨界的追思。

運用觀念史追溯美學觀念的發(fā)生,探討觀念向范疇的沉淀過程,在中國文化的語境中,

需要利用各種文獻、文物,在制源、哲源、人源等方面尋求突破性闡釋。現(xiàn)代學科分

類思想指導下的中國古代研究,將中國傳統(tǒng)學術撕裂為各種碎片。觀念史視野下的美

學范疇研究,是以觀念史之“針”,重新串聯(lián)起這些碎片,從而尋求對中國美學精神

的會通性理解。

以往對美學范疇的研究出于學科自律,對本學科之外的文獻缺乏必要的關注。其實,

在文學藝術類文獻之外,政治制度文獻對美學范疇研究也有重要意義,應予以重視。

江南山水美的發(fā)現(xiàn),導致晉宋以來山水文學的發(fā)達。賞、麗、清、遠等范疇的興起,

也與山水美的發(fā)現(xiàn)存在或隱或顯的聯(lián)系。江南山水之美為何會在中古時期被發(fā)現(xiàn),這

與晉宋時期實施的僑寄法、占山格等政治制度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晉宋之交的士人對江南

山水的尋訪、占據(jù)、開發(fā)活動,發(fā)展出對山水美的思考。加之受到玄風的影響,他們

的山水之賞,側(cè)重于對山水之麗、清、遠等的審美考量,從而推動這些范疇的審美生

成。

文藝美學“怪”“奇”范疇的形成,除了追求新變的藝術規(guī)律使然,對之或包容或禁

毀的文藝政策亦發(fā)揮著潛在影響。唐代對怪奇文藝的包容政策,是唐代盛世心態(tài)的折

射和反映:而唐代怪奇文藝則以雄奇怪偉的美學面貌,為頌揚唐代盛世奏出了至強音

符。清代對怪奇文藝的禁毀政策,反使怪奇文藝與官方意識形態(tài)進入角逐場,后者越

是打擊禁毀,越是凸顯前者的意義和價值;前者又屢屢借助怪奇的美學面貌,批評反

擊后者。諸如八大山人“白眼向人”式的動物繪畫,呈現(xiàn)的正是一種無聲的反抗。探

討中國美學范疇的生成,不能忽視政治制度對之的潛在影響,推進范疇研究也有待于

超越學科界限的會通視野。

從哲學范疇到美學范疇,是大多數(shù)范疇的衍化路徑?!皻狻笔侵袊軐W的核心范疇,

至魏晉時期進入文論領域。曹丕《典論?論文》提出“文以氣為主”,與漢代占據(jù)主

導地位的“文以德為主”迥異,成為魏晉文學自覺的標志性命題?!皻狻比〈暗隆?/p>

成為文學本質(zhì)的主導因素,歸因于“氣”在哲學上的化生特性,它作為萬物本源落實

于文學層面,成為貫穿文學活動的紅線:天地元氣化生人與萬物,人與萬物的同源共

鳴催生文學創(chuàng)作動機并最終決定作品的生命力。至南朝,劉勰、鐘峰等人重點探討文

學之“氣”,使之成為中國美學的核心范疇。

"味”由哲學范疇轉(zhuǎn)化為美學范疇,以建構(gòu)"味”的精神性內(nèi)涵為前提。在西方美學

中,味覺在柏拉圖時代就被視為“非審美的感覺或低級的感覺”,因為它不是空間性

的,不適合于再現(xiàn)自然。與西方美學迥異,中國美學歷來重視味覺體驗。儒家以“味”

象征“德”,道家以“味”比擬“道”,使“味”由生理性感知轉(zhuǎn)向?qū)Φ赖聜惱硪约?/p>

抽象之道的體悟。儒家“聲亦如味”說基于聲、味的同源性,從中和、質(zhì)樸兩個層面

詮釋音樂的政治倫理功能。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文藝自覺觀念的形成,音樂之味由

比政、喻德轉(zhuǎn)向指稱音樂審美性:文學之味由義理性的“義味”與審美性的“滋味”

共存,轉(zhuǎn)向大力論證后者。最終使“味”在中古時期升格為中國體驗美學的元范疇。

最后還應指出人源也是探討美學范疇的重要方面。從品人到鑒藝,中國美學范疇在不

同領域存在以人為核心的互文性。作為中古新興的美學范疇,“風骨”形成受到魏晉

人物品評風骨理論的影響,呈現(xiàn)出從品人到鑒藝的發(fā)展過程,其中存在一定的互文性,

是一以貫之的核心內(nèi)涵。從漢代重視評判人物外形的骨相,到魏晉南北朝重視品鑒精

神面貌的風韻骨氣,呈現(xiàn)出由外至內(nèi)的審美轉(zhuǎn)向,這正與當時盛行的形神之辨的時代

主題相吻合。人物品評風骨范疇側(cè)重描述人物的精神風貌,風骨這一超形取神的特點,

首先遷移到書論,形成書法風骨論,指稱書法筆力所含的超越于字形的氣勢;又由人

物品評而至畫論、文論,指稱所畫對象剛健的精神風貌及文學作品的生命力,從而最

終全面形成了美學風骨理論,對中國美學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從觀念史的視野來看,這些中國美學范疇體現(xiàn)的美學精神,作為觀念之網(wǎng)的“紐結(jié)”,

綿延不絕,潛在影響著當代中華美學的價值取向,是我們與西方美學對話、建構(gòu)中國

特色當代美學的歷史依據(jù)。

(摘編自陳玉強《運用觀念史追溯美學的發(fā)生》)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為研究方法的“觀念史”,主要是通過視域的拓展及跨界的追思來尋求對中國美

學精神的會通性理解。

B.對美學范疇的研究不僅要關注文學藝術類文獻本身,還要重視政治制度文獻對于美

學范疇研究的重要意義。

C.以雄奇怪偉美學面貌出現(xiàn)的唐代怪奇文藝,除了追求新變的藝術規(guī)律使然,也與唐

代包容的文藝政策有關。

D.風骨超形取神的特點遷移到書論、畫論、文論等方面,形成全面的美學風骨理論,

對中國美學產(chǎn)生深遠影響。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一項是()

A.政治制度文獻對于美學范疇研究也有重要意義,江南山水之美在中古時期被發(fā)現(xiàn)的

例子可以證明這一觀點。

B.清代的禁毀政策反而凸顯了怪奇文藝的意義和價值,說明了政治制度對中國美學范

疇的生成有著潛在影響。

C.曹丕《典論?論文》提出“文以氣為主”,表明作為中國哲學核心范疇的“氣”,

在魏晉時期已進入文論領域。

D.建構(gòu)“味”的精神性內(nèi)涵是“味”由哲學范疇轉(zhuǎn)化為美學范疇的前提,然而西方美

學否定“味”的精神性內(nèi)涵。

3.下列選項,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從“人源”探討美學范疇的一項是()

A.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學”B.唐代的古文運動

C.宋代的道法自然D.清代的文字獄

4.1942年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整風運動時發(fā)表了《反對黨八股》的講演。試結(jié)合文本

分析這一演講對追溯美學觀念發(fā)生的意義。

5.如何運用觀念史追溯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發(fā)生?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1.A2.D3.B

4.①毛澤東當時作為黨的領導者發(fā)表《反對黨八股》的演講,倡導馬列主義文風,體

現(xiàn)了政治制度對文藝美學的潛在影響;②研究毛澤東的《反對黨八股》,可以超越學

科界限探討中國現(xiàn)代文藝美學的生成。

5.①用觀念史重新串聯(lián)中國現(xiàn)代學術研究,尋求對中國現(xiàn)代美學精神的會通性理解;

②從制源、哲源、人源等多方面尋求突破性闡釋,追溯中國現(xiàn)代美學觀念的發(fā)生;③

用觀念史的視野審視中國現(xiàn)代美學范疇體現(xiàn)的美學精神,建構(gòu)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歷史依

據(jù)。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作為研究方法的‘觀念史'……尋求對中國美學精神的會通性理解”錯誤,結(jié)合

原文“觀念史視野下的美學范疇研究,是以觀念史之'針',重新串聯(lián)起這些碎片,

從而尋求對中國美學精神的會通性理解”可知,“尋求對中國美學精神的會通性理解”

的主語應該是“美學范疇研究”,選項“作為研究方法的'觀念史'"張冠李戴。

故選Ao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然而西方美學否定'味’的精神性內(nèi)涵”錯誤,結(jié)合原文“與西方美學迥異,中

國美學歷來重視味覺體驗”可知,原文是說與西方美學相比,中國美學歷來重視味覺

體驗,并沒有說“西方美學否定'味’的精神性內(nèi)涵”。選項“然而西方美學否定……

精神性內(nèi)涵”于文無據(jù)。

故選D。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結(jié)合原文“在文學藝術類文獻之外,政治制度文獻對美學范疇研究也有重要意義”

可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提出建議漢武帝實行的統(tǒng)治政策和治國思

想,與政治制度有關,屬于“制源”。

B.結(jié)合原文“中國美學范疇在不同領域存在以人為核心的互文性”可知,“古文運動”

是韓愈、柳宗元倡導的,體現(xiàn)個人的文學思想,屬與“人源”,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

從“人源”探討美學范疇這一觀點。

C.結(jié)合原文“'氣'取代'德'成為文學本質(zhì)的主導因素,歸因于'氣'在哲學上的

化生特性,它作為萬物本源落實于文學層面,成為貫穿文學活動的紅線:天地元氣化

生人與萬物,人與萬物的同源共鳴催生文學創(chuàng)作動機并最終決定作品的生命力”可知,

“道法自然”屬于“哲源”。

D.結(jié)合原文“在文學藝術類文獻之外,政治制度文獻對美學范疇研究也有重要意義”

可知,“清代的文字獄”是清代統(tǒng)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與政治有關,

是“制源”。

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

結(jié)合原文“其實,在文學藝術類文獻之外,政治制度文獻對美學范疇研究也有重要

義,應予以重視”可知,毛澤東當時作為黨的領導者發(fā)表《反對黨八股》的演講,倡

導馬列主義文風,體現(xiàn)了政治制度對文藝美學的潛在影響;

結(jié)合原文“以往對美學范疇的研究出于學科自律,對本學科之外的文獻缺乏必要的關

注”可知,研究毛澤東的《反對黨八股》,可以超越學科界限探討中國現(xiàn)代文藝美學

的生成。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結(jié)合原文“觀念史視野下的美學范疇研究,是以觀念史之‘針’,重新串聯(lián)起這些碎

片,從而尋求對中國美學精神的會通性理解”可知,用觀念史重新串聯(lián)中國現(xiàn)代學術

研究,尋求對中國現(xiàn)代美學精神的會通性理解;

結(jié)合原文“運用觀念史追溯美學觀念的發(fā)生,探討觀念向范疇的沉淀過程,在中國文

化的語境中,需要利用各種文獻、文物,在制源、哲源、人源等方面尋求突破性闡釋”

可知,從制源、哲源、人源等多方面尋求突破性闡釋,追溯中國現(xiàn)代美學觀念的發(fā)生;

結(jié)合原文“從觀念史的視野來看,這些中國美學范疇體現(xiàn)的美學精神,作為觀念之網(wǎng)

的‘紐結(jié)',綿延不絕,潛在影響著當代中華美學的價值取向,是我們與西方美學對

話、建構(gòu)中國特色當代美學的歷史依據(jù)”可知,用觀念史的視野審視中國現(xiàn)代美學范

疇體現(xiàn)的美學精神,建構(gòu)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歷史依據(jù)。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萬里長江第一灣

劉上洋

在云南麗江的崇山峻嶺中,有一道十分壯美的景觀,這就是萬里長江第一灣。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這樣奇妙無比。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南下的怒江、瀾滄江

和長江上游段金沙江,在巍峨綿延的橫斷山脈里并肩穿流,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川”

字形三江并流大觀。然而,就在人們認為這三條巨龍繼續(xù)會以不可阻擋之勢齊頭向南

游弋的時候,長江卻在麗江境內(nèi)突然掉頭繞了一個180度的大彎,毅然地向北飄然而

去,然后又折向東方,浩浩蕩蕩地奔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這是一次果斷的抉擇!這是一次偉大的轉(zhuǎn)折!

在人們的想象中,凡是轉(zhuǎn)折處都是關鍵處,一定是非同尋常,一定是驚心動魄。但在

萬里長江第一灣畔,你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這里沒有濤聲澎湃,沒有巨浪翻滾,

沒有那種令人膽戰(zhàn)心寒的險惡。①只見平緩的江流繞著大山在天地之間劃出了一個巨

大而漂亮的弧形,而且是那樣的悠然平靜,那樣的從容鎮(zhèn)定,那樣的不動聲色。一次

決定方向和命運的大轉(zhuǎn)折就這樣在波瀾不驚中靜悄悄地完成了。

也許是億萬年來江水攜帶大量泥沙沖積的結(jié)果,在長江第一灣處形成了一片不大的開

闊地。沿著逶迤的江岸,生長著如同飄帶一般的茂密柳林,那隨風微微搖曳的綠絲條,

不僅把江灣打扮得婀娜多姿,而且把江水染得翠似碧玉。柳林外面,是一片平疇沃野,

那彎彎曲曲的田域,不經(jīng)意地畫出了一幅幅的太極圖。四周群山聳立,峰巒競秀,那

莽莽蒼蒼的氣勢,與壯闊的江流交相輝映,使嫵媚秀麗的第一灣又平添了許多的雄偉

和陽剛。

由于江流平緩和地勢開闊,長江第一灣歷來就是著名的交通要津和兵家必爭之地。據(jù)

說這里的點將臺為諸葛亮當年征戰(zhàn)瀘水時所筑,這里的石門關為隋朝大將史萬歲進軍

云南時所開,元明兩代也都在此設立巡檢司。同時,這里還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

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那古老的街巷似乎還晃動著商賈們忙碌來往的身影。然而,由

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在過去很長很長的歲月里,人們并不知道這個繁華要地就是

扭轉(zhuǎn)長江流向的第一灣。直到1946年春節(jié),有一個名叫范義田的當?shù)貙W者,在自家

的大門上貼出了“山連云嶺幾千疊,家在長江第一灣”的對聯(lián)。此后隨著這幅充滿詩

情畫意和豪邁激情的絕對,萬里長江第一灣這個氣壯山河的名字便逐漸傳揚開來,并

震響在遼闊的神州大地上。

誰說景美不怕山林深?如果沒有人去發(fā)現(xiàn)和推薦,萬里長江第一灣恐怕至今都藏在深

閨無人識了。何況萬里長江萬道彎,要發(fā)現(xiàn)其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第一灣就更非易事

了。

面對滔滔的江水,我的思緒也滔滔不絕。一條雄渾蒼莽、桀鰲不馴的大江,為什么會

在這里悄悄地分道揚鐫轉(zhuǎn)個大彎呢?是浩瀚東海的吸引?是對另一方天地的向往?

還是想轟轟烈烈地獨樹一幟?這或許是一個永恒的秘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華民

族那一個美麗的江南,那一片耀眼的輝煌,都是長江第一灣彎出來的。

豈不是么?正是長江第一灣,彎出了舉世驚羨的壯麗風光。因為有了這次毅然決然的

轉(zhuǎn)身,才有了長江那滾滾東去、一瀉萬里的磅礴氣勢,才有了長江在玉龍雪山和哈巴

雪山之間陡峭逼仄峽谷里奔騰咆哮所形成的“萬仞絕壁萬馬奔,一線天蓋一線江”的

虎跳峽曠世奇觀,才有了“青山巍巍神女秀,激流險灘惡浪涌”的世界絕景長江三峽,

才有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觀赤壁,才有了長江與鄱陽湖在石

鐘山相匯相擁、水天一色的浩淼圖景,才有了廣袤無際、綿延千余公里的大平原,才

有了長江入??谀歉≡谌f頃碧波之上的綠色翡翠崇明島。不僅如此,沿江兩岸那雄偉

的峨嵋,那險峻的巴山,那美麗的匡廬,那奇秀的黃山,以及那大大小小的山山水水,

都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卷。②倘若沒有長江第一灣,中華大地就會少了

許多的自然美景,中華大地的顏色也就不可能有如此奇絕瑰麗。

長江第一灣,還彎出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可以說,長江有多久,中華民族的

歷史就有多久:長江有多長,中華文明的源頭就有多長。正是伴著長江第一灣東流的

濤聲,中華文明才逐漸蔚成了一條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沿著這條長河,我們可以尋

覓到幾百萬年前遠古祖先在森林洞穴中茹毛飲血的生存情景,可以尋覓到原始社會我

們祖先以石制器,以土制陶的艱辛創(chuàng)造。特別是進入殷商以后,我們可以看到滾滾江

水輝映青銅器火焰所發(fā)出的耀眼光芒,可以看到一座座城市像珍珠般在沿江興起閃亮,

可以看到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等一座座樓臺溢彩流光,可以看到樂山大佛、大足

石刻,景德鎮(zhèn)瓷器和蘇州園林的巧奪天工,可以看到川繡、湘繡、蘇繡的絢麗多彩,

可以看到兩岸稻浪、棉海和江上帆影編織的繁華圖案。而更為自豪的是,透過長江奔

涌跳躍的浪花,我們可以聽到屈原發(fā)出的深情吶喊,可以聽到李白、杜甫、蘇東坡等

一代代文豪的不朽吟唱,可以聽到朱熹、王陽明等哲人的內(nèi)心獨白,可以聽到采茶戲,

黃梅戲,昆劇和評彈等優(yōu)美的曲調(diào),可以聽到現(xiàn)代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強音。

河流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文明要靠河流來孕育和滋養(yǎng)。③所以,萬里長江第一灣,不

僅是開啟和澆灌長江流域文明的第一灣,也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第一灣。

由此可見,萬里長江第一灣,是地球母親對中華民族的一種特殊厚愛,是茫茫上蒼對

中華民族的一種特別恩賜。于是,我心里不由暗暗慶幸。假如長江不在這里果斷轉(zhuǎn)彎,

而是和其他兩條江一齊向南奔去,那在中華大地上不僅會少了一條世界第三大河流,

而且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也就會重新改寫。④或許是由于這個拐彎過于重大和深遠,

因而江水在這里也就顯得特別的悠緩和沉靜,因為長江和人類一樣都是有靈性的,在

作出任何一個轉(zhuǎn)折性的重大抉擇時,既需要非凡的勇氣,更需要高超的智慧。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用“奔騰南下”“并肩穿流”等詞語展現(xiàn)出三江并流的壯美景觀,與下文

寫萬里長江第一灣的“波瀾不驚”形成對比。

B.文中寫諸葛亮的點將臺、史萬歲的石門關,以及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的驛站,

突出長江第一灣在歷史上地理位置的重要。

C.“萬仞絕壁萬馬奔,一線天蓋一線江”等詩句描繪了長江第一灣的壯麗風光,豐富

了文章的文化內(nèi)涵,增強了文章的文學性。

D.末段作者用“特殊厚愛”“特別恩賜”等語言,發(fā)自肺腑地表達了對萬里長江第一

灣孕育了中華民族偉大文明的高度贊美之情。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中的“從容鎮(zhèn)定”“不動聲色”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長江

第一灣的精神氣質(zhì),讓人心生崇敬。

B.句子②中運用假設句,進一步強調(diào)了萬里長江第一灣對中華大地誕生出舉世驚羨壯

麗風光和奇絕瑰麗自然美景的作用。

C.句子③運用遞進句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強化說明萬里長江第一灣對長江流域文明

乃至中華文明的起源有著重要意義。

D.句子④中“非凡的勇氣”“高超的智慧”熱情贊美了長江轉(zhuǎn)彎時作出果斷抉擇的偉

大氣魄,既照應開頭,又收束全篇。

8.“長江第一灣,還彎出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這個段落,盡情敘寫了長江流

域文明的盛況,請概括其作用。

9.有人評價劉上洋的散文創(chuàng)作是“用一種內(nèi)在的思考很自然地托舉起了外在的大敘

事”,這種風格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答案】6.C7.C

8.①突出長江第一灣悠久的歷史;

②說明長江第一灣對創(chuàng)造長江流域文明的重要作用;

③賦予了長江文化底蘊,強化其在中華民族歷史文明中的地位;

④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使抽象的文明具象化,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9.①選材上,以長江第一灣為敘事主體,讓它穿越時空,蜿蜒于中華大地,表達作者

對中華文明的豐厚思考;

②主題上,通過描寫萬里長江的壯麗風光、歷史情景歌頌中華文明的剛健之氣與崇高

之美;

③風格上,運用雄渾壯麗的語言,抒發(fā)作者對中華民族偉大文明的崇敬之情。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萬仞絕壁萬馬奔,一線天蓋一線江’等詩句描繪了長江第一灣的壯麗風光”分

析錯誤。這些詩句不是描寫長江第一灣的,這些詩句是描寫長江在玉龍雪山和哈巴雪

山之間陡峭逼仄峽谷里奔騰咆哮的壯觀情景的。

故選C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C.“句子③運用遞進句從時間和空間角度”分析錯誤。此句只是從長江流域到整個中

華地區(qū)的空間角度寫。

故選C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

從“可以說,長江有多久,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有多久;長江有多長,中華文明的源頭

就有多長。正是伴著長江第一灣東流的濤聲,中華文明才逐漸蔚成了一條波瀾壯闊的

歷史長河”這些內(nèi)容可以看出,作者將長江的歷史和中華民族、中華文明的歷史相比

較,突出長江第一灣悠久的歷史。

從“所以,萬里長江第一灣,不僅是開啟和澆灌長江流域文明的第一灣,也是源遠流

長的中華文明第一灣”等內(nèi)容可以看出,作者認為因為有了長江才創(chuàng)造出了長江流域

的文明,從而說明長江第一灣對創(chuàng)造長江流域文明的重要作用。

從“沿著這條長河,我們可以尋覓到幾百萬年前遠古祖先在森林洞穴中茹毛飲血的生

存情景,可以尋覓到原始社會我們祖先以石制器,以土制陶的艱辛創(chuàng)造……可以看到

兩岸稻浪、棉海和江上帆影編織的繁華圖案”“可以聽到現(xiàn)代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的最強音。河流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文明要靠河流來孕育和滋養(yǎng)”等內(nèi)容可知,這

一段的描寫,突出了長江在中華文化發(fā)展上的重要作用,賦予了長江文化底蘊,強化

其在中華民族歷史文明中的地位。

最后,這一段描寫,作者按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脈絡寫出了長江的巨大作用,也寫出了長

江第一灣的重要作用,通過豐富的史實來講述,這樣既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使抽象的文

明具象化,又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風格特點的分析能力。

題干中“用一種內(nèi)在的思考很自然地托舉起了外在的大敘事”的風格,就是說作者對

文章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而在選材、語言等方面表現(xiàn)出雄渾壯麗的特點.具體

可以從以下三點分析。

首先,從選材特點上看,本文以長江第一灣為敘事主體。長江第一灣在中華民族發(fā)展

史以及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作者在處理這一選材時,為了突出長江第

一灣的重要性,從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過程和中華文明的產(chǎn)生和豐富過程的描寫,讓長

江第一灣穿越時空,蜿蜒于中華大地,串聯(lián)起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各個階段,讓它表達作

者對中華文明的豐厚思考。

其次,在主題上,通過描寫萬里長江的壯麗風光、歷史情景歌頌中華文明的剛健之氣

與崇高之美。如“沿著逶迤的江岸,生長著如同飄帶一般的茂密柳林,那隨風微微搖

曳的綠絲條,不僅把江灣打扮得婀娜多姿,……不經(jīng)意地畫出了一幅幅的太極圖”“可

以說,長江有多久,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有多久;長江有多長,中華文明的源頭就有多

長。正是伴著長江第一灣東流的濤聲,中華文明才逐漸蔚成了一條波瀾壯闊的歷史長

河”。

最后,文章的語言風格是雄渾壯麗,如“因為有了這次毅然決然的轉(zhuǎn)身,才有了長江

那滾滾東去、一瀉萬里的磅礴氣勢,才有了長江在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陡峭逼仄

峽谷里奔騰咆哮所形成的‘萬仞絕壁萬馬奔,一線天蓋一線江'的虎跳峽曠世奇觀,

才有了‘青山巍巍神女秀,激流險灘惡浪涌'的世界絕景長江三峽,才有了'亂石穿

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觀赤壁,才有了長江與鄱陽湖在石鐘山相匯相擁、

水天一色的浩淼圖景,才有了廣袤無際、綿延千余公里的大平原,才有了長江入???/p>

那浮在萬頃碧波之上的綠色翡翠崇明”,作者通過這些描寫,抒發(fā)對中華民族偉大文

明的崇敬之情。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郭閶字開先,番禺人。治《書》,三預計偕?,褒然為舉首。柳南盧方春柄文衡,得

其文,驚異以為乾淳②而后復見此作。登淳祐甲辰進士第,調(diào)真陽尉,再調(diào)郁林學官,

擢知高要縣,有政聲。秩滿,授梅州僉判,改秩宰平江。尋擢監(jiān)察御史,知無不言,

糾正奸邪,不避權要。其所彈擊,公論莫不快焉。

初,廣州置買銀場,本與商舟為市,后從而征之。歲久弊滋吏緣為奸征及民戶租米民

甚苦之。又提舉鹽司以鹽科配民戶,價多而鹽少,深山窮谷罹其害者不少。二事皆害

民之尤者。閭條奏上聞,得旨俱罷,民以為快,作“感恩齋”以報之。

汀、贛壯丁往來潮、惠、循、梅境,以販鬻為事。紹定間,因征榷⑤激哄,合江閩兵

乃克靖亂。朝旨免榷四州鹽,職此之由。繼又榷之,悍民遂相為盜,閶又奏罷之。又

奏選廉恕以宣德意,斥貪繆以幸天下。凡所奏請,無非為國根本慮。遷右正言,首陳

聽言、容言之道以廣上心。又言:“大夫奔競成習,狂躁成性,營求薦引,直欲一蹴

而就班行。至于寬縱盜賊,殘暴善良,忍使盜賊感恩,而民負怨!是忍于負國負民,

而不忍負盜賊?!?/p>

時禁廷臣莫得預知邊事。乃言:“臣居言責,天下事皆當預聞,況邊廷之大者哉!”

于是兵糧實數(shù),皆關白諫院.閶自官臺諫悉心憂國,形神日耗,循至病革。所言皆軍

國大事,不及其私。卒年六十六。

閭素清潔,家無余財,屬紡④之日,幾無以斂。上嗟悼之,贈恤特厚。廣州人德之,

以閶與菊坡、文溪合祠。久廢,今列于“仰高祠”。

【注】①計偕:舉人赴京會試。②乾、淳: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間。③榷:稅,征稅。

④屬紡:古代的一種喪儀,文中指臨終。

(選自《郭閶傳》,有刪改)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

涂黑。

歲久A弊滋B吏C緣為奸D征E及民戶F租米G民H甚苦之。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治,研究,與《大學》“先治其國”中“治”詞義不同。

B.罹,遭受,與《屈原列傳》“‘離騷’者,猶離憂也”中“離”詞義相同。

C.聞,指上報,與蒲松齡《促織》“宰以卓異聞”中“聞”詞義相同。

D.德,感激,與《季氏將伐顓臾》“則修文德以來之”中“德”詞義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郭閶擔任監(jiān)察御史,大膽檢舉糾正奸詐邪惡的人。他的彈劾抨擊讓公眾一致稱快。

B.郭閶逐條上奏廣州為置買銀場征稅而讓百姓痛苦不堪的事,朝廷為此降旨廢除賦稅。

C.郭閶指責大夫為名利奔走,做忍心對不起國家、百姓,而不忍心對不起盜賊的事。

D.郭閶家里非常貧窮,他去世后,幾乎無法入殮,只好將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紹定間,因征榷激哄,合江閩兵乃克靖亂。

(2)閶自官臺諫悉心憂國,形神日耗,循至病革。

14.郭閶作為官員,有哪些優(yōu)良品質(zhì)?請根據(jù)原文簡要概括。

【答案】10.BDG11.C12.D

13.(1)紹定年間,因征稅激起動亂,會集江閩士兵才攻克平定動亂。

(2)郭閶自從官任臺諫以來,全心全意為國事憂勞,形骸精神日益損耗,直至病情

危急。

14.①忠于職守;

②不畏權貴;

③為民請命;

④忠心為國;

⑤為政清廉。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時日一久,弊端滋生,官吏借機為非作歹,竟向百姓征收賦稅,百姓非常痛苦

于征稅。

“歲久”為時間狀語,應修飾“弊滋”,即弊端滋生,句意完整,“吏”是下一句的

主語,故應在B處斷開;

“緣為奸”和“征及民戶租米”都是“吏”所做的事,應分別成句,且“民甚苦之”

則是說百姓對待“吏”的行為的態(tài)度,“民”是主語,故應單獨成句,因此應在D、

G處分別斷開。

故BDG三處應斷句。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A.正確?!爸巍?,研究。/使……安定。句意:研究《尚書》。/先要使他的國家安定。

B.正確。“罹”,遭受。句意:深山窮谷的百姓遭受其害的不少。/“離騷”,就是

遭受憂愁的意思。

C."'聞'詞義相同”錯誤?!奥劇?,指上報。/聞名。句意:郭閶逐條上奏呈報朝

廷。/不久縣官也以才能卓越而聞名了。

D.正確?!暗隆保屑?。/道德、品行。句意:廣東人感激他。/就發(fā)揚文治教化來使

他歸服。

故選C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郭閶家里非常貧窮……去世后……只好將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原因分析錯

誤,原文最后一段“廣州人德之,以閶與菊坡、文溪合祠”意思是因為廣州人感激他

將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合”,會集;“克”,攻克;“靖亂”,平息禍亂。

(2)“悉心”,全心全意;“循”,一直延續(xù);“革”,危機,此處為病情危機。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

根據(jù)“擢知高要縣,有政聲。秩滿,……知無不言”可總結(jié)出:忠于職守。

根據(jù)“糾正奸邪,不避權要”可總結(jié)出:不畏權貴。

根據(jù)''二事皆害民之尤者。閭條奏上聞,得旨俱罷,民以為快”可總結(jié)出:為民請命。

根據(jù)“閶自官臺諫悉心憂國,形神日耗,循至病革。所言皆軍國大事,不及其私”可

總結(jié)出:忠心為國。

結(jié)合“閶素清潔,家無余財,屬紡之日,幾無以斂”可總結(jié)出:為政清廉。

參考譯文:

郭閶字開先,是廣東番禺人。研究《尚書》,三次受推舉赴京會試,卓爾不群為舉子

之首。柳南盧方春主持科舉考試,看到他的文章,大為驚異,以為乾道、淳熙之后重

看到這樣的文章(意為其文章可接續(xù)乾、淳諸賢之作)??贾写镜v甲辰年進士,調(diào)任

真怕縣尉,又調(diào)任郁林學官,提拔為高要知縣,政治聲譽很好。任職期滿,授官梅州

僉判,改任平江知府。不久選拔為監(jiān)察御史,凡是他知道的,沒有不說出來的,督察

檢舉奸詐邪惡的人事,不回避權貴。只要他有所彈劾抨擊,公正的評論沒有不一致稱

快的。

當初,廣州設置買銀場,本是用來給商船做買賣的,后來就因此而征稅。時日一久,

弊端滋生,官吏借機為非作歹,竟向百姓征收賦稅,百姓非常痛苦于征稅。此外,掌

管鹽務的官署將鹽稅分配到民家,價格高而鹽不足,深山窮谷的百姓受害的不少。這

兩件事都是百姓受害最深的。郭閶逐條上奏呈報朝廷,得到圣旨都免除了,百姓十分

高興,建“感恩齋”來報答他。

汀、贛二州的青壯年男子往來于潮州、惠州、循州、梅州境內(nèi),以販賣為業(yè)。紹定年

間,因征稅激起動亂,會集江閩士兵才攻克平定動亂。朝廷命令免征四州鹽稅,大概

就是這個緣故。繼而又開始征收鹽稅,強悍的百姓于是相互一起成為盜賊,郭閶又上

奏朝廷免除了征稅。又進言選用廉潔寬厚的官員,來宣揚皇帝布施恩德的心意:斥退

貪婪悖謬的官吏,以造福于天下百姓。凡是他所上奏請求的,無不是為國家的根本考

慮。升遷右正言,首先陳述應該聽取臣民意見、容許臣民進言的道理,以擴大圣明的

心。又說:“士大夫為名利奔走爭競成為習慣,浮躁輕率成為本性,多方謀求推薦引

進,指望一下子就升至朝廷高官。至于寬容放縱盜賊,殘害暴虐良民,忍心使盜賊感

懷恩德,任由小民懷抱怨恨!這是忍心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民眾,而不忍心對不起盜賊?!?/p>

當時禁止朝臣參與、知曉邊境上的戰(zhàn)事或爭端。郭閶于是上言:“我身為諫官的責任,

天下事都應參與其中并得知內(nèi)情,何況是重大的邊疆之事呢!”由此兵糧實數(shù),都須

告知諫院。郭閶自從官任臺諫以來,全心全意為國事憂勞,形骸精神日益損耗,直至

病情危急。所說都是軍國大事,不涉及私人私事。卒年六十六歲。

郭閣一向為官清廉,家中沒有富余的財物,去世之后,幾至無法入殮。皇帝嗟傷哀悼,

贈送財物尤為豐厚。廣東人感激他,將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祠宇廢棄已久,現(xiàn)

供奉于“仰高祠”內(nèi)。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利州?南渡

溫庭筠

澹然②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shù)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注】①利州:在今四川廣元,南臨嘉陵江。②澹然:水波閃動的樣子。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描寫渡江時景色,江面開闊,水波粼粼,彎彎島岸接連遠處青山,起筆自然。

B.頷聯(lián)寫自己乘船到了江心聽到馬的嘶鳴聲,回頭看到岸邊柳樹下有人在等待渡江。

C.頸聯(lián)借鷺飛渲染了江邊的清曠和寂靜,與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的詩句神韻同出。

D.這首詩描寫利州南渡時的所見所感,江中岸上交替著墨,最后觸景生情,思路清晰。

16.這首詩的尾聯(lián)蘊含著詩人多種復雜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案】15.B16.①“尋范蠡”表達詩人歸隱之心;②“誰解”表達詩人無人理解

的孤寂;③“獨忘機”表達詩人對世俗的厭惡。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B.“頷聯(lián)寫自己乘船到了江心聽到馬的嘶鳴聲,回頭看到岸邊柳樹下有人在等待渡江”

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