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23-2018 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附修改單)(正式版)_第1頁
DZ∕T 0323-2018 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附修改單)(正式版)_第2頁
DZ∕T 0323-2018 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附修改單)(正式版)_第3頁
DZ∕T 0323-2018 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附修改單)(正式版)_第4頁
DZ∕T 0323-2018 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附修改單)(正式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Specificationforwollastonite,diopfeldsparminerale2018-07-05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fā)布IDZ/T0323—2018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勘查目的任務 13.1勘查目的 13.2勘查任務 4勘查研究程度 24.1地質研究 24.2礦石質量研究 44.3礦石加工選冶性能研究 44.4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 44.5綜合勘查、綜合評價 65勘查控制程度 65.1勘查類型劃分 65.2勘查工程間距確定 75.3勘查控制程度確定 76勘查工作及質量要求 76.1勘查工作部署原則 76.2地形測量和工程測量 76.3區(qū)域地質調查 76.4地質測量和勘探線地質剖面測量 7 86.6遙感地質和物探工作 86.7探礦工程 86.8樣品的采集、加工與測試 86.9礦石選冶試驗樣品的采集與試驗 6.10巖礦石物理技術性能測試 6.11原始地質編錄、資料綜合整理和報告編寫 7可行性評價工作 7.1概略研究 7.2預可行性研究 7.3可行性研究 8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及類型條件 9礦產資源/儲量估算 9.1工業(yè)指標 9.2礦產資源/儲量估算一般原則 ⅡDZ/T0323—20189.3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參數的確定 9.4礦產資源/儲量分類結果表 附錄A(資料性附錄)勘查類型和工程間距 附錄B(資料性附錄)礦物含量測定方法 附錄C(資料性附錄)一般工業(yè)指標 附錄D(資料性附錄)硅灰石、長石精礦質量要求 29參考文獻 Ⅲ本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硅灰石部分代替DZ/T0207—2002《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中有關硅灰石部分,透輝石、透閃石、長石部分為新編。本標準硅灰石部分與DZ/T0207—2002《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中有關硅灰石部分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刪除了硅灰石礦一般工業(yè)要求中硅灰石礦石類型和工業(yè)應用對硅灰石礦石質量的要求、硅灰石礦一般工業(yè)指標中的機選指標、硅灰石礦石的機選試驗;——修改了硅灰石礦各勘查階段選礦和加工技術條件研究要求(見4.3);——補充完善了硅灰石礦不同工業(yè)用途的物理化學性能測試項目(見6.8.5.2);——修改了化學分析質量檢查合格率判定和檢查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見6.8.4);——補充了硅灰石礦床勘查類型實例(參見附錄A.4);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國土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3)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建筑材料工業(yè)地質勘查中心湖南總隊。硅灰石礦產地質勘查工作2002年之前執(zhí)行《硅灰石礦產地質勘探規(guī)范(試行)》(1987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頒布),2003年后執(zhí)行DZ/T0207—2002《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而與硅灰石礦用途和工藝特性基本相同的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至今沒有地質勘查規(guī)范可依,不利于地質勘查評價,影響了礦業(yè)的開發(fā)與利用。故有必要將硅灰石部分從DZ/T0207—2002《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中分離出來,與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放在一起編制新的規(guī)范,以期提高上述四種礦產的勘查評價及礦業(yè)開發(fā)水平。本標準根據GB/T17766《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和GB/T13908《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總則》,在總結全國典型的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床勘查資料的基礎上,參考DZ/T0207—2002《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中的硅灰石部分編制而成。1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本標準規(guī)定了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產地質勘查的目的任務、勘查研究程度、勘查控制程度、勘查工作質量、可行性評價工作、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及類型條件、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等方面的要求。本標準適用于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產地質勘查,可作為評審、驗收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礦產地質勘查成果的要求,也可作為礦業(yè)權轉讓、勘查開發(fā)籌資、融資等活動中評價、估算礦產資源/儲量的依據。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2719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guī)范GB/T13908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總則GB/T17766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18341地質礦產勘查測量規(guī)范GB/T25283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規(guī)范DZ/T0033固體礦產勘查/礦山閉坑地質報告編寫規(guī)范DZ/T0078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規(guī)程DZ/T0079固體礦產勘查地質資料綜合整理綜合研究技術要求DZ/T0130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DZ0141地質勘查坑探規(guī)程DZ/T0227地質巖心鉆探規(guī)程3勘查目的任務3.1勘查目的通過查明礦床地質特征,評價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價值,為礦山建設規(guī)劃、設計提供礦產資源/儲量和開采技術條件等必需的地質資料。地質勘查工作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3.2勘查任務3.2.1預查階段通過對區(qū)域地質資料和物探、化探、遙感等信息的綜合研究,初步的野外觀測和極少量的工程驗證,初步了解預查區(qū)地質特征,與相似的已知礦床進行類比,了解預查區(qū)礦產資源遠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礦產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qū),為普查工作提供依據。23.2.2普查階段對礦產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qū),采用露頭檢查、地質測量、數量有限的取樣工程,大致查明普查區(qū)地層、構造、巖漿巖及圍巖蝕變情況,大致查明礦體的形態(tài)、產狀和質量特征,大致了解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和加工技術性能,進行概略研究,對有詳查價值的地段圈出詳查區(qū)范圍。3.2.3詳查階段對詳查區(qū)通過大比例尺的地質測量,采用有效的勘查方法和手段,進行系統(tǒng)的工作和取樣,基本查明詳查區(qū)地層、構造、巖漿巖及圍巖蝕變情況,基本查明主要礦體形態(tài)、規(guī)模和礦石質量特征,基本確定礦體的連續(xù)性,基本查明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和礦石加工技術性能,做出是否具有工業(yè)價值的評價,或圈出勘探區(qū)范圍,為勘探提供依據;進行預可行性研究,為礦山總體規(guī)劃和編制項目建議書提供資料。3.2.4勘探階段對具有工業(yè)價值的礦床或經詳查圈出的勘探區(qū),通過加密勘查工程,詳細查明礦床地層、構造、巖漿巖及圍巖蝕變情況,確定礦體的形態(tài)、產狀、規(guī)模和礦石質量特征,確定礦體的連續(xù)性,詳細查明礦體開采技術條件,對礦石加工技術性能進行系統(tǒng)測試,進行可行性研究,為礦山建設設計提供依據。4勘查研究程度4.1地質研究4.1.1區(qū)域地質4.1.1.1預查階段應搜集與預查區(qū)成礦有關的區(qū)域地質礦產資料、物探、化探、遙感信息、研究成果及各種有關信息。4.1.1.2普查階段應搜集與普查區(qū)成礦有關的區(qū)域地層、構造、巖漿巖、變質巖及礦產資料,進行野外地質調查,研究成礦地質背景、控礦因素、找礦標志,大致查明成礦地質條件。4.1.1.3詳查、勘探階段應詳細搜集與成礦有關的地層、構造、巖漿巖、變質巖及礦產資料,基本查明成礦地質條件。4.1.2礦床地質4.1.2.1地層4.1.2.1.1預查階段應初步了解含礦層位、巖性及礦體空間分布。4.1.2.1.2普查階段應大致查明含礦層位、巖性及礦體空間分布。4.1.2.1.3詳查階段應基本查明地層層序,含(控)礦巖系層位、巖性、厚度,研究其分布規(guī)律及控礦作用。4.1.2.1.4勘探階段應詳細劃分地層層序,巖性組合、標志層,詳細研究含(控)礦巖系的巖性、巖相、厚度及分布規(guī)律。4.1.2.2巖漿巖4.1.2.2.1預查階段應初步了解預查區(qū)巖漿巖種類、期次、形態(tài)及其空間分布。4.1.2.2.2普查階段應大致查明普查區(qū)巖漿巖種類、期次、形態(tài)及其空間分布。4.1.2.2.3詳查階段應基本查明巖漿巖種類、期次及其空間分布,研究后期巖漿巖對礦體的破壞程度和3對礦石質量的影響。4.1.2.2.4勘探階段應詳細查明巖漿巖種類、期次及其空間分布,詳細研究后期巖漿巖對礦體的破壞程度和對礦石質量的影響。4.1.2.3變質巖4.1.2.3.1預查階段應初步了解預查區(qū)變質巖類型、分布情況及與礦(化)體的關系,4.1.2.3.2普查階段應大致查明普查區(qū)變質巖類型、分布情況及與礦(化)體的關系,4.1.2.3.3詳查階段應基本查明變質巖的類型、形態(tài)、規(guī)模、產狀、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研究變質作用與成礦的關系。4.1.2.3.4勘探階段應詳細查明變質巖的類型、形態(tài)、規(guī)模、產狀、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詳細研究變質作用與成礦的關系。4.1.2.4地質構造4.1.2.4.1預查階段應初步了解預查區(qū)內主要地質構造的性質、規(guī)模、產狀及分布范圍。4.1.2.4.2普查階段應大致查明普查區(qū)內主要地質構造的性質、規(guī)模、產狀及分布范圍,大致查明構造對礦體的影響程度。4.1.2.4.3詳查階段應基本查明礦區(qū)主要地質構造的性質、規(guī)模、產狀、分布范圍,基本查明構造對礦體的影響程度。4.1.2.4.4勘探階段應詳細查明礦區(qū)主要地質構造的性質、規(guī)模、產狀、分布范圍,詳細查明構造對礦體的影響程度。4.1.2.5覆蓋層4.1.2.5.1預查階段應初步了解礦體覆蓋層的分布與厚度。4.1.2.5.2普查階段應大致查明礦體覆蓋層的分布與厚度。4.1.2.5.3詳查、勘探階段應基本查明覆蓋層的分布、厚度變化,查明覆蓋層的種類、物理性能、礦物成分、化學成分及膠結程度。當礦體覆蓋層分布面積較大,厚度大于3m時,應編制礦體覆蓋層等厚線圖。4.1.2.6巖溶4.1.2.6.1預查階段應初步了解礦體及圍巖中巖溶的發(fā)育程度。4.1.2.6.2普查階段應大致查明礦體及圍巖中巖溶的形態(tài)、規(guī)模及分布范圍。4.1.2.6.3詳查階段應基本查明礦體及圍巖中巖溶的形態(tài)、規(guī)模、分布范圍和變化規(guī)律,研究巖溶發(fā)育層位、地段和程度,評價巖溶對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和開采的影響。4.1.2.6.4勘探階段應查明礦體及圍巖中巖溶的形態(tài)、規(guī)模、分布范圍和變化規(guī)律,研究巖溶發(fā)育層位、地段和程度,研究巖溶對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和開采的影響。4.1.3礦體地質4.1.3.1預查階段應初步了解礦體產狀、厚度、規(guī)模,初步了解夾石的分布。4.1.3.2普查階段應大致查明礦體產狀、厚度、規(guī)模,大致查明斷層、巖漿巖、巖溶對礦體的破壞影響程度,大致查明夾石的分布。4.1.3.3詳查階段應基本查明礦體產狀、厚度、規(guī)模,基本查明礦體形態(tài)特征、礦體連接對比條件,基本查明斷層、巖漿巖、巖溶對礦體的破壞影響程度,基本查明礦體中夾石的巖性、厚度、分布,基本查明頂底板圍巖的巖性、分布。44.1.3.4勘探階段應詳細查明礦體產狀、厚度、規(guī)模,詳細查明礦體形態(tài)特征、礦體連接對比條件,詳細查明斷層、巖漿巖、巖溶對礦體的破壞影響程度,查明礦體中夾石的巖性、厚度、分布,查明頂底板圍巖的4.2礦石質量研究4.2.1預查階段與已知礦床進行類比,初步了解礦石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等。4.2.2普查階段大致查明礦石的礦物組成及礦物含量(含礦率)、結構、構造、共生關系、嵌布粒度及其變化和分布特征;大致查明礦石的化學成分及其變化特征;大致了解礦石中伴生有用(益)、有害組分的種類、含量。4.2.3詳查階段基本查明礦石的礦物組成及礦物含量(含礦率)、結構、構造、共生關系、嵌布粒度及其變化和分布特征;基本查明礦石的化學成分及其變化特征;大致查明礦石中伴生有用(益)、有害組分的種類、含量、賦存狀態(tài)及其分布;針對不同用途測試相應的物理化學性能,初步劃分礦石自然類型、工業(yè)類型,并研究其分布規(guī)律。4.2.4勘探階段詳細查明礦石的礦物組成及主要礦物含量(含礦率)、結構、構造、共生關系、嵌布粒度及其變化和分布特征;詳細查明礦石的化學成分及其變化特征;基本查明礦石中伴生有用(益)、有害組分的種類、含量、賦存狀態(tài)及其分布;針對不同用途測試相應的物理化學性能,劃分礦石自然類型、工業(yè)類型,并研究其分布規(guī)律,做出綜合評價。4.3礦石加工選冶性能研究4.3.1普查階段根據礦石類型,與類似礦山進行礦石選礦性能類比研究試驗。4.3.2詳查階段根據礦石類型,對硅灰石礦石進行手選試驗;長石礦石應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必要時應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4.3.3勘探階段根據礦石類型,對硅灰石礦石進行手選試驗;長石礦石應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必要時應進行半工業(yè)試驗。4.4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4.4.1礦床水文地質條件研究4.4.1.1預查階段收集分析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大致了解礦區(qū)水文地質條件,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依據。54.4.1.2普查階段大致查明礦區(qū)水文地質條件,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依據。4.4.1.3詳查階段調查研究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基本查明礦床的含(隔)水層、構造破碎帶、風化層、巖溶的水文地質特征、發(fā)育程度和分布規(guī)律,調查地表水體分布范圍及收集長期水文觀測資料,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地表水與含水層間的水力聯(lián)系,礦床主要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初步預測礦坑的涌水量,評價其對礦床開發(fā)的影響程度。調查研究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質、水量和利用條件,指出供水水源方向。4.4.1.4勘探階段4.4.1.4.1查明礦床的含(隔)水層的水文地質特征和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主要構造破碎帶、風化破碎帶、巖溶的分布和富水性及其與其他各含水層和地表水體的水力聯(lián)系密切程度;查明主要充水含水層的富水性,地下水徑流特征、水頭高度、水文地質邊界,地表水體的水文特征及其對礦床開采的影響程度、老窿分布、積水情況等;確定礦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及途徑;確定礦床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4.4.1.4.2對地下水位以上露天開采的礦床,應收集氣象資料,調查礦區(qū)及其附近地表水體和當地最高洪水位,調查礦區(qū)地表匯水邊界和面積,自然排水條件,估算采礦場最大匯水量。4.4.1.4.3對地下水位以下露天開采的礦床,除上述工作外,還應詳細查明含(隔)水層產狀、厚度、分布、巖溶裂隙、構造破碎帶發(fā)育程度和含水性,詳細研究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確定礦坑充水因素,估算礦坑涌水量。4.4.1.4.4對礦床疏干排水及礦坑水綜合利用的可能性做出評價,提出供水水源方向。4.4.1.4.5對水文地質條件特別復雜的礦床,如急需開采利用,應進行專門的水文地質工作。4.4.2礦床工程地質條件研究4.4.2.1預查階段收集分析區(qū)域工程地質資料,初步了解礦區(qū)工程地質條件,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依據。4.4.2.2普查階段收集分析區(qū)域工程地質資料,大致查明礦區(qū)工程地質條件,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依據。4.4.2.3詳查階段初步劃分礦床工程地質巖組,測定主要巖石、礦石物理力學性質;基本查明構造、巖溶的發(fā)育程度、分布規(guī)律和巖石風化程度、軟弱夾層分布規(guī)律及其工程地質特征,基本查明礦床開采影響范圍內巖石、礦石穩(wěn)固性和露天采礦場邊坡穩(wěn)定性;對礦床工程地質條件進行初步評價。4.4.2.4勘探階段4.4.2.4.1詳細研究礦體和圍巖的工程地質條件,測定礦石、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詳細查明礦床的工程地質巖組的性質、產狀和分布,查明各類結構面(斷層、節(jié)理裂隙、軟弱層等)發(fā)育程度、分布及組合特征。查明巖石強風化層的發(fā)育深度與分布;調查相鄰礦床已有礦山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等,確定礦6床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4.4.2.4.2結合礦山工程建設的需要,對露天采礦場邊坡的穩(wěn)定性做出初步評價,預測可能發(fā)生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4.4.2.4.4對工程地質條件復雜的礦床,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專門的工程地質勘查。4.4.3礦床環(huán)境地質條件研究4.4.3.1預查階段應以收集環(huán)境地質資料為主,初步了解礦區(qū)環(huán)境地質條件,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依據。4.4.3.2普查階段大致查明礦區(qū)環(huán)境地質條件,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依據。4.4.3.3詳查階段基本查明礦區(qū)環(huán)境地質條件,調查了解礦區(qū)及相鄰地區(qū)地質災害現象,提出礦山開采可能產生的環(huán)境地質問題。4.4.3.4勘探階段4.4.3.4.1調查礦區(qū)及其附近地震活動歷史情況及新構造活動特征,按照中國地震動參數劃分抗震等級,對礦床的穩(wěn)定性做出評述。4.4.3.4.2詳細查明礦區(qū)內各種地質災害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表水和地下水質量及其他有害物質含量,結合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對礦床開采前的地質環(huán)境做出評述,對礦床開采中可能造成地質環(huán)境破壞和影響的地質問題,應提出防治意見和建議。4.5綜合勘查、綜合評價4.5.1預查階段應初步研究可能存在的共生、伴生礦產種類。4.5.3詳查階段應利用勘查主礦產的工程研究了解共生、伴生礦產的含量和物質組分,對具有工業(yè)利用價值和經濟效益的共生、伴生礦產,應大致查明其賦存狀態(tài)及綜合利用的可能性。4.5.4勘探階段對共生、伴生礦產,應基本查明和研究其種類、含量、賦存狀態(tài)、分布規(guī)律、富集條件、與主礦產相互關系等,對具有工業(yè)利用價值,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生、伴生礦產,應進行綜合4.5.5具體按照GB/T25283執(zhí)行。5勘查控制程度5.1勘查類型劃分5.1.1應根據礦床中占70%以上資源/儲量的主礦體(一個或幾個礦體)的礦體規(guī)模、礦體形態(tài)、礦體厚度穩(wěn)定程度、礦石質量穩(wěn)定程度及構造、巖漿巖、巖溶影響程度等因素劃分為I、Ⅱ、Ⅲ三種勘查類型。由于地質因素的復雜性,允許有過渡類型存在。勘查類型劃分的主要地質因素和勘查類型參見附錄A.1和A.2。75.1.2當不同的主礦體或同一主礦體的不同地段,其地質特征和勘查程度差別很大時,也可按區(qū)段劃分為不同的勘查類型。5.2勘查工程間距確定工程間距通常采用與同類礦床類比的方法確定;也可根據已完工的勘查成果,運用地質統(tǒng)計學的方法確定??辈楣こ涕g距的確定參見附錄A.3。5.3勘查控制程度確定5.3.1應控制勘查范圍內礦體的總體分布范圍和相互關系,具體礦床的勘查控制程度可根據礦床開發(fā)需要確定:a)對擬露天開采的礦床,應系統(tǒng)控制礦體四周的邊界和采礦場底部礦體的邊界;b)對擬地下開采的礦床,應系統(tǒng)控制礦體的頂底板及延伸情況。5.3.2探明的和控制的礦產資源/儲量,應基本查明礦體地質特征,有系統(tǒng)工程控制,其數量應達到礦山最低服務年限的要求。其中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其主要礦體應在詳查控制基礎上由加密工程加以圈定,其數量應滿足礦山首期建設設計返還本息的要求。5.3.3推斷的礦產資源量,應初步查明礦體地質特征,有少量工程控制,并符合礦山遠景規(guī)劃的要求。5.3.4預測的礦產資源量,應根據極少量驗證工程所獲取的資料估算,并為區(qū)域遠景提供宏觀決策依據。6勘查工作及質量要求6.1勘查工作部署原則勘查工作應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法手段,確保工作質量達到相關要求,注重綠色勘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6.2地形測量和工程測量一般采用全國統(tǒng)一的平面坐標系統(tǒng)和最新的國家高程基準,測量精度應符合GB/T18341的要求。地形圖的比例尺和測量范圍應滿足地質測量和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需要,圖幅邊廓應盡量規(guī)整。6.3區(qū)域地質調查區(qū)域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般為1:50000~1:250000,圖幅范圍和內容應能反映區(qū)域地質基本特征、成礦地質背景及區(qū)域礦產分布。在充分收集利用前人資料的基礎上,如存在不足時,應結合礦產勘查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比例尺進行必要的補充調查。6.4地質測量和勘探線地質剖面測量預查階段礦床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般為1:10000~1:25000。普查階段礦床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般為1:5000~1:10000。詳查、勘探階段,礦區(qū)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般為1:2000,如礦床面積較小時,礦床地質圖的比例尺可用1:1000。分段勘探的大型礦床,全區(qū)地質圖比例尺可用1:2000~1:5000。預查階段地質剖面測量的比例尺一般為1:5000~1:10000。普查階段地質剖面測量的比例尺一般為1:1000~1:5000。詳查、勘探階段地質剖面測量的比例尺一般為1:500~1:2000。當礦體覆蓋層厚度大于3m時,詳查、勘探階段要求在礦床地質測量的同時,編制礦體覆蓋層等厚線圖。圖件的比例尺與礦床地形地質圖相同,也可與礦床地形地質圖合并。86.5礦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工作各種比例尺的礦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huán)境地質工作,應按GB12719等相關規(guī)范執(zhí)行。6.6遙感地質和物探工作6.6.1遙感地質地質勘查工作中要充分運用遙感資料提供的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圖質量。6.6.2物探工作應充分收集區(qū)域物探資料,依據勘查目的任務,根據礦區(qū)地層、構造、巖漿巖、變質巖的地球物理特征,選擇有效的物探方法,配合其他勘查方法圈定礦體和地質體,研究礦體的連續(xù)性,了解礦體形態(tài)、產狀,確定覆蓋層、破碎帶、巖溶的分布,解決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問題。物探工作線以勘探線為基線布置。當礦體覆蓋層厚度大于3m時,加密布置物探工作線,查明覆蓋層厚度。物探工作應符合具體物探方法標準的要求,主要成果應反映于地質勘查報告中,編制與勘查階段、勘查目的相適應的綜合成果圖件。6.7探礦工程6.7.1工程部署應根據勘查工作目的、礦床地質特征,并考慮地形條件和技術經濟因素,遵循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疏到密、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則,本著一工程多用的原則,盡可能兼顧礦床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的需要布置探礦工程。用于揭露淺部礦體、構造和重要地質界線。探槽或淺井應達到基巖新鮮面,滿足取樣的要求。當覆蓋層厚度小于或等于3m時,采用探槽;當覆蓋層厚度大于3m時,采用淺井。6.7.3坑探一般用于首采區(qū),控制礦體的工程應揭穿礦體頂底板圍巖界線,并考慮將來可為礦山生產利用??犹焦こ桃蟀碊Z0141執(zhí)行。巖心鉆探鉆孔口徑以能滿足地質編錄和采樣的需要,達到預期探礦目的為準。鉆探要求按DZ/T0227執(zhí)行。6.8樣品的采集、加工與測試6.8.1樣品的采集6.8.1.1巖礦鑒定樣品的采集按照礦體、礦石類型、礦石品級分別采取代表性樣品,每一礦體、每一種礦石類型或礦石品級采取的9樣品不少于3件。6.8.1.2X-衍射分析樣品的采集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的X一衍射分析樣品按不同礦石類型在基本分析副樣或在取樣工程中采取,每一種礦石類型采取的樣品不少于3件。6.8.1.3基本分析樣品的采集揭露礦體的工程應采取基本分析樣。槽探、淺井、坑探工程應采用刻槽法取樣,刻槽規(guī)格為(5cm×3cm)~(10cm×5cm);鉆孔采樣采用半心法,不同回次巖心直徑或采取率相差很大時應分別采取?;痉治鰳娱L(按礦體真厚度計算)一般為1m~2m,厚度大于0.5m的夾石應單獨采樣。對硅灰石礦應將礦石和脈石樣品分別采取,并統(tǒng)計手選含礦率。手選精礦作為基本分析樣品。6.8.1.4組合分析樣品的采集組合分析樣品的采取一般以單工程為單位,按礦石類型和品級從連續(xù)的若干基本分析樣品的副樣樣品數量少時,可用同一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塊段的相鄰工程的同一礦體、礦石類型、品級的基本分析副樣進行組合。組合樣長(按礦體真厚度計算)一般為4m~8m。6.8.1.5化學全分析樣品的采集化學全分析樣品一般采自組合分析樣品的副樣,或單獨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每一種礦石類型采取的樣品不少于3件。6.8.1.6光譜全分析樣品的采集光譜全分析樣品按不同巖石類型和礦石類型采取。每一種巖石類型和礦石類型采取的樣品不少于6.8.1.7測定物理化學性能樣品的采集測定物理化學性能樣品采自組合分析樣品副樣或單獨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每一種礦石類型采取的樣品不少于3件。6.8.2樣品的加工加工時應按公式(1)進行縮分:K——根據巖礦樣品特性確定的縮分系數,硅灰石、透輝石、透閃石一般取0.1~0.2,長石一般取0.2;d——樣品破碎最大顆粒直徑,單位為毫米(mm)。長石樣品加工過程中,應注意防止鐵質污染?;瘜W分析樣品具體要求按DZ/T0130執(zhí)行。6.8.3化學分析化學分析項目具體要求見表1。表1各礦石化學分析項目表分析項目SiO?、CaO、MgO、Fe?O?、CaO(方解石)、CO?SiO?、CaO、MgO、Fe?O?、CaO(方解石)、CO?、H?O+Al?O?、TiO?、MnO、SO?、P?O?、燒失量CaO、MgO、FeO、TiO?、MnO、燒失量硅灰石、透輝石、SO?、P?O?、H?O+,燒失量6.8.4化學分析質量檢查化學分析質量檢查按DZ/T0130執(zhí)行。依據巖石礦物試樣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的數學模型作為實驗室內部檢查和外部檢查判定分析結果精度的允許限(Yc)。當與檢查分析結果的相對偏差小于或等于允許限時為合格,當大于允許限時為不合格。巖石礦物試樣化學成分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的數學模型見公式(2):Yc=C×(14.37X-0.1263-7.式中:Yc——重復分析試樣中某組分相對偏差允許限,數值用“%”表示;X——重復分析試樣中某組分平均質量系數,數值用“%”表示;C——礦種某組分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系數(見表2)。表2各礦石化學分析項目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系數表C分析項目Al?O?、MgO、Fe?O?、TiO?、CO?、SO?、P?O?、燒失量Al?O?、MgO、Fe?O?、TiO?、CO?、燒失量、H?O+、P、SAl?O?、Fe?O?、K?O、Na?O、CaO、MgO、TiO?、SO?、P?O?、燒失量6.8.5礦物含量和物理化學性能測定6.8.5.1礦物量的測定6.8.5.1.1測定硅灰石礦物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物相法、化學分析結果計算法,通常采用化學分析結果計算法確定礦物含量。6.8.5.1.2測定透輝石、透閃石礦物含量采用化學分析結果計算法。6.8.5.1.3測定方法參見附錄B?;瘜W分析結果計算法確定礦物含量,一般按照礦石類型在化學分析、巖礦鑒定、X—衍射分析確定礦物成分、礦物組合的基礎上確定。6.8.5.2礦石物理化學性能測定礦石物理化學性能測定項目具體要求見表3。6.9礦石選冶試驗樣品的采集與試驗長石實驗室流程試驗、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和半工業(yè)試驗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實驗室承擔,采樣由地質勘查單位與勘查投資者、試驗單位共同商定。應按4.3的要求,進行相應的選礦試驗,對存在的共生、伴生有用及有害組分(礦物),研究其賦存狀態(tài)和綜合回收途徑或剔除方法。硅灰石手選試驗由地質勘查單位承擔,采樣由地質勘查單位與勘查投資者共同商定。人工手選是國內普遍采用的硅灰石選礦方法,破碎樣品(粗碎40cm、中碎20cm、細碎4cm)過網,篩上樣品用手選出塊度長徑大于2cm~3cm的夾石,然后稱量手選精礦并取樣做化學分析、白度測定,計算礦體各類型和品級礦石平均手選含礦率、手選精礦品位、白度。表3礦石物理化學性能測定項目表測試項目陶瓷工業(yè)白度、膨脹系數、熔點化工行業(yè)(油漆、涂料、顏料、橡膠)降值渣、輔料、隔熱材料)電焊條白度、膨脹系數、熔點白度6.10巖礦石物理技術性能測試6.10.1礦石體積質量(體重)和濕度測定6.10.1.1體積質量樣的采取:a)小體積質量樣按礦石類型采集代表性樣品,每一礦石類型樣品數量不少于3件;小體積質量樣總數不少于30件,一般規(guī)格為60cm3~120cm3。b)大體積質量樣按礦石類型采集1件有代表性的樣品,對小體積質量進行校正。大體積質量樣規(guī)格一般不小于0.125m3。6.10.1.2測定體積質量的同時要測定礦石濕度。6.10.2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樣品礦石、圍巖及主要夾石的抗壓強度、抗剪強度樣品按巖石和礦石類型各采集不少于3組。6.11.2地質勘查資料綜合整理研究應運用新理論、新方法,特別是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規(guī)律的研究。具體工作應按DZ/T0079的要求執(zhí)行。6.11.3地質勘查報告編寫應符合DZ/T0033的規(guī)定。7可行性評價工作7.1概略研究概略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概略評價。通常是在收集分析該礦產資源在國內、外市場供需狀合工作區(qū)的自然經濟條件、環(huán)境保護等,以國內類似企業(yè)經驗的技術經濟指標或按擴大指標對礦床做出技術經濟評價。從而為礦床開發(fā)有無投資機會,是否進行詳查階段工作,制定長遠規(guī)劃或工程建設規(guī)劃的決策提供依據。一般普查階段應進行概略研究,但當礦區(qū)附近有已開發(fā)利用的同類礦床時,對于詳查或勘探階段的7.2預可行性研究預可行性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初步評價。預可行性研究需要比較系統(tǒng)地對國內、外該礦種格趨勢做出初步預測。根據礦床規(guī)模和礦床地質特征以及工作區(qū)地形地貌,借鑒類似企業(yè)的實踐經驗,初步研究并提出項目建設規(guī)模、產品種類、礦山總體建設輪廓和工藝技術的原則方案;參照價目表或與類似企業(yè)開采對比所獲數據估算的成本,初步提出建設總投資、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設備等,進行初步經濟分的經濟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從總體上、宏觀上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條件的可行性以及經濟效益的合理性做出評價,為是否進行勘探階段地質工作以及推薦項目和編制項目建議書提供依據。預可行性研究一般應在詳查工作的基礎上進行。7.3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詳細評價??尚行匝芯渴紫刃枰J真對國內、外該礦種礦產資力進行分析研究和預測。工作中對資源(或原料)條件要認真進行分析研究;充分考慮地質、工程、環(huán)境、據能滿足投資有關各方的審查、評價需要。從而得出擬建工程是否應該建設,以及如何建設的基本認識。通過可行性研究的論證和評價,為礦業(yè)開發(fā)投資決策、確定工程項目建設計劃等提供依據。可行性研究一般應在勘探工作基礎上進行。8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及類型條件按GB/T17766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9礦產資源/儲量估算9.1工業(yè)指標9.1.1質量要求質量要求如下:a)硅灰石礦質量要求包括含礦率、邊界品位和工業(yè)品位的要求;b)透輝石、透閃石礦質量要求包括礦物含量、邊界品位和工業(yè)品位的要求;c)鉀長石礦質量要求包括K?O+Na?O、K?O/Na?O、Fe?O?的要求;鈉長石礦質量要求包括Na?O、K?O+Na?O、Fe?O?的邊界品位和工業(yè)品位的要求。9.1.2開采技術條件要求如下:a)露天開采礦床開采技術條件要求有:可采厚度、夾石剔除厚度、剝采比、最低開采標高、露天采礦場最小底盤寬度、露天采礦場邊坡角和爆破安全距離等;b)地下開采礦床包括:可采厚度、夾石剔除厚度、開采深度等。9.2礦產資源/儲量估算一般原則9.2.1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所依據的工業(yè)指標,應按國家規(guī)定程序制定。估算供礦山建設設計利用的礦產資源/儲量,應采用具體礦床的工業(yè)指標;不直接提供礦山建設設計利用的礦產資源/儲量,其估算依據可采用一般工業(yè)指標(參見附錄C)。9.2.2礦產資源/儲量估算依據的各項勘查工作成果的質量,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應按礦體、塊段、礦石類型分別估算,統(tǒng)計全礦床礦產資源/儲量。9.2.3對具有綜合利用價值的共生、伴生礦產,應按實際勘查研究程度和相應勘查規(guī)范的要求,估算其礦產資源/儲量。9.2.4廢石(夾石和覆蓋層)剝離量應按廢石體積分塊段估算,單位為萬立方米(10?m3)。9.2.5應根據礦床特點選擇適當的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方法,提倡運用新技術、新方法,運用的儲量計算軟件應為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或其指定的機構組織認證公告的相關軟件。9.2.6通常礦產勘查工作應與可行性評價工作緊密銜接,在普查、詳查、勘探三個階段,應相應進行概略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評價。根據可行性評價階段、經濟意義和地質可靠程度,分別估算各類礦產資源/儲量。如果礦產勘查工作已結束,地質可靠程度達到了推斷的、控制的、探明的程度,而可行性評價只進行了概略研究,區(qū)分不出其真實的經濟意義時,可分別相應估算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控制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待進行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后,根據其經濟意義,再相應調整礦產資源/儲量的類別。9.3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參數的確定9.3.1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所依據的各項參數應準確、具代表性。估算探明的和控制的礦產資源/儲量所依據的參數應根據實測數據確定,估算推斷的和預測的礦產資源量所依據的某些參數,在未能取得實測數據的情況下,可采用相似礦床的類比資料確定。9.3.2礦石濕度大于3%時,其體積質量值應進行校正。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塊段的巖溶率、裂隙率大于3%時,應對估算的礦產資源/儲量進行校正。9.4礦產資源/儲量分類結果表根據礦體的勘查控制程度、地質可靠程度、可行性評價階段成果,對勘查工作所獲得的礦產資源/儲量進行分類。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工作結束后,應按分類估算結果編制礦產資源/儲量分類結果表,以說明地質勘查工作所獲得的礦產資源/儲量。礦產資源/儲量分類結果表應在說明礦石量(礦物量)、含礦率(礦物含量)、礦石主要有用、有害成分平均值的同時,反映出礦產資源/儲量的地質可靠程度和經濟意義,標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編碼。中型小型礦體厚度變化不大或變化較有規(guī)律,厚度變化系數一般為40%~70%。A.1.4礦石質量穩(wěn)定程度A.1.4.1穩(wěn)定礦石品位分布均勻,品位變化系數一般小于40%。A.1.4.2較穩(wěn)定礦石品位變化不大,品位變化系數一般為40%~70%。A.1.4.3不穩(wěn)定礦石品位變化大,品位變化系數一般大于70%。A.1.5.1輕微A.1.5.3嚴重A.2勘查類型勘查類型參見表A.2。表A.2勘查類型構造、巖漿巖、I多為大型規(guī)則Ⅱ多為大、中型較規(guī)則中等Ⅲ多為中、小型不規(guī)則不穩(wěn)定不穩(wěn)定A.3勘查工程間距探求控制的礦產資源/儲量勘查工程間距參見表A.3。表A.3探求控制的礦產資源/儲量勘查工程間距沿走向沿傾向IⅡⅢIⅡⅢA.4勘查類型實例根據對以往勘查工作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選擇較典型的勘查礦床類型實例,供地質勘查工作參考,參。構造、巖漿巖、遼寧省鐵嶺市調1個含礦帶,21180m~670m,主礦體呈層狀、I云南騰沖白云巖長度536m的膨縮和分枝復合厚2.38m~53.77m,其變化系數75.87%物含量70.94%,其中等Ⅱ按100m×50m求331資源量,按200m×100m求332資傾向斜長120m~270m復合較明顯礦物含量73.34%,中等Ⅱ332儲量。采用稀空法,傾向網度放寬到100m時,資源量相吉林梨樹大頂山硅灰石礦大頂山50m~100m。主礦體長100m~較多~82.4%,其變化系中等Ⅲ量。部分礦段采用稀空法,走向可放寬到100m時,資源量石構造、巖漿巖、區(qū)域山東煙臺福山老官莊透輝石礦長1207.97m,厚度變化系數礦物(透輝石十透閃石)中等I×200m求332資源量區(qū)域山東平度長樂透別為:1523m、在平面上呈“V”60%~89%礦物(透輝石+透閃石)Ⅱ區(qū)域甘肅天水后峪溝復合,夾石率CaO含量23.28%~26%,SO?含量182%~19.1%。中等Ⅱ按200m×150m求332資區(qū)域體長240m,下礦體長260m,分布,夾石率約m,厚度變化系數2.1%。下礦體厚20m,厚度變化系64.33%,下礦體含量為Ⅲ呂構造、巖漿巖、花崗偉晶吉林安圖亮兵臺礦體長140m,寬幾米至幾十米礦體呈透鏡狀,產于偉晶巖脈中的鉀長石帶和石礦率36%品位:K?O含量10.7%,Na?O含量3.45%中等Ⅲ按40m×40m求332資山東新泰東官莊礦體長140m,厚4.4m,厚度品位:K?O+Na?O含量10.32%,SiO?含量73.26%,Fe?O?含量0.25%Ⅲ構造、巖漿巖、體,礦體長100m~600m,延深不規(guī)則似層狀,厚35.72m,厚度81.29%中等Ⅱ按100m×100m求332資源量。采用稀空法,走向稀到200m時資源量相差+19.5%(資料性附錄)礦物含量測定方法B.1物相法測定硅灰石礦物含量的方法硅灰石化學穩(wěn)定性極差,易溶于酸(包括弱有機酸和酸性鹽),由此可與絕大多數難溶于酸的硅酸鹽礦物分離。方解石溶于檸檬酸。如果用硅酸鈉作抑制劑,選擇適當的反應和時間則可使硅灰石在檸檬酸中的溶解度降低到2%左右,可提高方解石與硅灰石的分離效果。冷鹽酸可將硅灰石與其他含鈣的硅酸鹽礦物(鈣鐵榴石等)分開。硅灰石與方解石的分離過程中,總有一定量的硅灰石被溶解,通過實驗確定,當T=30℃,t=2h或T=20℃,t=3h時硅灰石的溶解率分別為2.6%及3.5%,可取3%作為硅灰石含量計算的校正系數。B.1.2操作步驟樣品粒度為0.074mm(200目),烘干,稱樣0.1g~0.2g兩份,分別置于A、B兩燒杯中。A燒杯中加50mL檸檬酸與硅酸鈉的混合液,B燒杯中加2N鹽酸50mL,在室溫(20℃~30℃)下置于電磁攪拌器上微拌2h~3h,取下,過濾,水洗并將濾液稀釋至200mL,搖勻,分別取A、B濾液25mL~50mL后置于三角瓶中,同時加3%的氟化鉀2mL~3mL,放置片刻,以20%的氫氧化鉀溶液調節(jié)pH值為12時B.1.3硅灰石及方解石礦物含量計算γ——原溶液與被滴定溶液的體積比,單位為毫升每毫升(mL/mL);B.2化學分析結果計算硅灰石、透輝石礦石中礦物含量的方法B.2.1化學分析結果計算硅灰石礦石中礦物含量的方法B.2.1.1湖北省大冶市小箕鋪接觸交代(矽卡巖)型硅灰石礦床礦石中礦物含量計算石、符山石、黃鐵礦、褐鐵礦、孔雀石等。微量礦物占礦物總量的1%~2%。礦石化學分析項目包括:SiO?、CaO、Fe?O?、FeO、MnO、TiO?、Al?O?、MgO、C礦石中礦物含量計算公式如下:a)硅灰石礦物含量計算式:根據小箕鋪硅灰石礦床的礦石礦物的共生組合特點,確定硅灰石礦物含量計算公式如下:w(Wo)=2.071×w(CaO*)式中:W(Wo)硅灰石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CaO*)——硅灰石所耗用的量,數值用“%”表示,即礦石中氧化鈣的總量減去鈣鐵榴石、鈣鋁榴石、透輝石、方解石所消耗的氧化鈣的剩余量,其計算公式為:w(CaO*)=w(CaO)-[1.054×w(Fe?O?)+1.650×w(Al?O?)[總量][鈣鐵榴石][鈣鋁榴石][透輝石][方解石]……………(B4)式中:w(CaO)——礦石中氧化鈣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Al?O?)——鈣鋁榴石中三氧化二鋁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MgO)——透輝石中氧化鎂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CO?)——方解石中二氧化碳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Fe?O?')——鈣鐵榴石中,三氧化二鐵、氧化亞鐵、氧化鈦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w(Fe?O?')=w(Fe?O?)+2×w(FeO)+0.5×w(TiO?)+w(MnO)式中:w(Fe?O?)——w(MnO)——式中:w(SiO?*)——三氧化二鐵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氧化亞鐵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氧化鈦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氧化錳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Wo)=1.933×w(SiO?*)硅灰石所耗用的量,數值用“%”表示,即礦石中二氧化硅的總量減去鈣鐵榴石、鈣鋁榴石、透輝石所消耗的二氧化硅的剩余量,其計算公式為:w(SiO?*)=w(SiO?)-[1.129×w(Fe?O?^)+1.767×w(Al?O?)+2.981×w[總量][鈣鐵榴石][鈣鋁榴石][透輝石]式中:w(SiO?)——礦石中二氧化硅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Al?O?)——鈣鋁榴石中三氧化二鋁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MgO)——透輝石中氧化鎂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當w(SiO?)+1.3Xw(CaO)>w(CaO)+1.6×w(MgO)時,硅灰石礦物含量計算使用公式(B3),反之則使用公式(B6)]b)其他礦物含量計算公式:1)石英質量分數:w(Qz)——石英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Wo)——硅灰石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Di)——透輝石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Cal)——方解石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2)鈣鐵榴石質量分數:w(Anr)=3.183×w(Fe3)鈣鋁榴石質量分數:4)方解石質量分數:5)透輝石質量分數:B.2.1.2吉林省磐石市長崴子硅灰石[接觸(熱)變質型]礦床礦石中礦物含量計算礦石中礦物含量計算公式如下:a)硅灰石礦物含量計算式:[硅灰石][總量][方解石][透輝石][鈣鋁榴石]b)其他礦物含量計算公式:2)透輝石質量分數:3)石英質量分數:4)石榴子石質量分數:B.2.2化學分析結果計算透輝石礦石中礦物含量的方法B.2.2.1甘肅省天水市后裕溝區(qū)域變質疊加熱力變質型透輝石礦床礦石中礦物含量計算紋石、白云母,含量均小于1%,可忽略不計。根據后裕溝礦區(qū)透輝石礦的礦石礦物的共生組合特點,按照標準礦物化學組成進行配礦計算,確定計算公式如下:a)斜長石含量計算式:w(Pl)=3.771×w(Al?O?)式中:b)方解石含量計算式:w(Cal)=1.786w[CaO(Cc)白云石含量計算式:w(Do)=2.091×w[CO?(Do)]=2.091×w(CO?)-0.44w=2.091×w(CO?)-0.786×w[Ca式中:若w(Do)<0,則w(Do)的值為0,同時w(Cal)的計算式改為:w(Cal)=2.273×w(CO?)d)透輝石含量計算式:先求w[CaO(余)]=w(CaO)-w[CaO(PD]-w[CaO(Cal)]-w[CaO(Do)]=w(CaO)-0.085×w(Pl)-0.56×w(Cal)-0.304式中:式中:w[MgO(余)]——扣除白云石中氧化鎂后的質量分數,數值用“%”表示;w[CaO(余)]=w[CaO(Di)]+w[CaO(Tl)]=0.2593×w(Di)+0.138w[MgO(余)]=w[MgO(Di)]+w[MgO(Tl)]=0.1852×w(Di)+0.246w(Di)=6.440×w[CaO(余)]-3.613×w[MgO(余)]=6.440×w(CaO)-3.613Xw(MgO)-0.547×(PI)-3.606×w(Cal)-1.175×w若w(Di)<0,則w(Di)的值為0。e)透閃石含量計算式:先求w[CaO(Di)]并代入式(B22):w[CaO(Di)]=0.2593Xw(Di)=1.670×w(CaO)-0.937×w(MgO)-0.142×=6.79×w(MgO)-4.855×w(CaO)+0.413×w(PI的值為0,同時w(Di)計算式應由式(B22)改用若w(Di)=0,則式(B23)不成立,透閃石含量計算式改用w(Tl)=4.065×w[MgO(余)]f)石英含量計算式:w[SiO?(Tl)]=0.588×w(Tl)=3.993×w(MgO)-2.855×w(CaO)w(Qz)=w(SiO?)-w[SiO?(Pl)]-w[SiO?(Di)]-w[SiO=w(SiO?)-0.575×w(Pl)-0.555×w(Di)-0.58當w(Qz)<0時,w(Qz)為0,同時w(Tl)計算w(Tl)=1.701×w[SiO?(=1.7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