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通論概述_第1頁
法學通論概述_第2頁
法學通論概述_第3頁
法學通論概述_第4頁
法學通論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法學基本理論【內容提要】:了解法學的研究對象與體系;掌握法的基本特征、本質和作用;認清法的歷史發(fā)展特點與運行規(guī)律;熟悉立法、司法的現實運行過程及其相關問題;明確權利、義務和權利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掌握現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知識與人權保障的基本原則;不僅認清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要性與現實性,而且懂得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艱巨性與漸進性?!娟P鍵詞】:法學;法學體系;法;法律;法律體系;法系;法的作用;依法治國;立法;司法;法律關系;民主;人權;第一節(jié)法學的性質、體系與歷史【本節(jié)考點】1、法學的定義和性質問題;2、法學的研究對象、目的和體系;3、西方法學發(fā)展的簡史;4、傳統(tǒng)中國法學的發(fā)展;5、馬克思主義法學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本節(jié)重難點】1、法學的定義和性質問題;2、法學(學科)體系問題;3、西方法學發(fā)展的簡史;【知識點講解】一、法學的性質問題1、法學【名詞解釋】法學是法律科學的簡稱,是研究法律、法律現象、法律問題的學問或理論知識體系,是一門關于社會共同生活的人文社會科學。2、法學的詞源:古代中國:刑名法術之學,注重刑、名辨析;律學,注重注釋律例而不關注價值問題;古代西方:拉丁文Jurisprudentia,烏爾比安:神事與人事,正義與非正義的學問;3、法學的性質:各種不同說法:法學是實證科學;法學是形式科學;法學是人文科學;法學是社會科學;我們認為:基于把科學劃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分類標準,我們傾向于把法學界定為一種存在于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之間的知識形態(tài),兼具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二、法學的研究對象和體系1、法學的研究對象:法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法、法律現象。就是既要考察研究法的產生、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又要比較研究各種不同的法律制度以及它們的性質、特點及相互關系;既要研究法的內部聯(lián)系和調整機制等,又要研究法與其他社會現象的聯(lián)系、區(qū)別及相互作用;既要對法進行靜態(tài)分析,又要對法進行動態(tài)研究。2、法學研究的目的:法學研究的目的即法學家研究工作的主觀目標??傮w看來,法學研究有三大目的。一是倫理目的;二是科學目的;三是政治目的。不同階級不同流派的法學家研究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不存在價值中立的法學研究。3、法學(學科)體系【名詞解釋、名詞辨析】法學(學科)體系是由法學各個分支學科構成的有機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學家依據不同的標準有著各種不同的劃分。按照當今我國多數學者的觀點,法學學科可以劃分為三部分,即理論法學、應用法學和邊緣法學。理論法學分為法理學和法律史學;應用法學分為比較法學、國內法學、國際法學、外國法學;邊緣法學主要是法學與其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相結合的產物,如法醫(yī)學、法律經濟學等。三、法學發(fā)展的歷史1、西方法學發(fā)展簡史【選擇】古代西方法學的發(fā)展。西方法學肇始于古希臘,但當時不存在獨立的法學和法學家集團。羅馬法是古代西方法發(fā)展的頂峰,出現了職業(yè)的法學家集團(共和時期法學家:西塞羅;帝制時期五大法學家:蓋尤斯、保羅、烏爾比安、伯比尼安、莫德斯梯努斯)和專門法學著作(《法學階梯》)。中世紀時期,法學處于衰落時期,但教會法學家的著述中亦有相當的法律思想(托馬斯.阿奎那)。公元11世紀以后,羅馬法開始復興。近代西方法學的發(fā)展。古典自然法學派的理論及其指導下的實踐。19世紀以來西方法學的發(fā)展。派別林立,錯綜復雜。19世紀法學流派:黑格爾的哲理法學;邊沁、奧斯汀的實證分析法學;薩維尼和梅因的歷史法學。20世紀法學流派:馬克思.韋伯、狄驥、龐德的社會法學;凱爾森、哈特的新分析法學;富勒、德沃金的新自然法學、波斯納的法律經濟學。西方法學發(fā)展的主要特點:以19世紀中葉為標志,劃分為兩個階段;流派林立,錯綜復雜;西方法學的中心隨著經濟、歷史和文化的變化而從地中海到西歐到北美;法學教育的職業(yè)化程度較高;法律文化較昌盛;2、傳統(tǒng)中國法學的發(fā)展四個階段:先秦時期;秦漢至清末時期;民國時期;共和國時期;傳統(tǒng)中國法學發(fā)展的特點:形成中華法系并影響深遠;法律思想和制度以刑罰為核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專業(yè)化層次不高,未形成職業(yè)化、獨立化的隊伍;中國法律文化具有中華民族的特色。3、馬克思主義法學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產生是法學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科學的揭示了法的產生、本質、特點、功能、作用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真正使法學成為一門科學。代表人物: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菊骖}鏈接&課后練習】2003年法理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1,名詞辨析:理論法學與應用法學(5分)課后思考題:什么是法?第二節(jié)法的概念與體系【本節(jié)考點】1、法的詞義;2、法和法律的含義;3、法的基本特征;4、法的本質問題;5、法的要素;6、法的體系;【本節(jié)重難點】1、法與法律的含義;2、法的基本特征;3、馬克思主義批判的法本質觀;4、法的要素;5、法的體系、立法體系、法系的相互關系;【知識點講解】一、法的詞義:1、中文法字:氵、廌、去的組合,刑法律通用—公平正義的法律規(guī)范;裁決爭端的審判活動;以國家或社會強制力為后盾;2、西文法字:拉丁文jus和lex;德文recht和gesetz;法文droit和loi;英文law——公平正義的法律規(guī)范;人類權利的法律規(guī)則;3、法與法律的辨析【名詞解釋、名詞辨析】在現代漢語中,“法”、“法律”沒有嚴格的區(qū)分,其含義主要依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和上下文而定。在我國當代法學理論和我國當代法律制度中,“法”、“法律”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法指所有的法律、法律現象,既包括實在法,又包括自然法;既可用在規(guī)范意義方面,作為專門的法學范疇和法律用語,也可作為團體組織中所有的規(guī)矩。狹義的法區(qū)別于法律,特指自然法,即社會中的價值觀念,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義原則和道德公理。廣義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體,包括由國家制定的憲法、法律、法規(guī)、條例、規(guī)章等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和國家認可的慣例、習慣、判例、法理等等。在中國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地方性法規(guī)和地方性規(guī)章等。狹義的法律是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根據法定權限,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在中國,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前述種種區(qū)別只是相對的,往往是既有界限、又有交叉。二、法的基本特征【簡答、論述】我國法學界對于法的基本特征問題的看法大致相同,一般認為法有四大特征:A、法以行為規(guī)范為主,其內容涉及法律權利、權力與義務。法以行為規(guī)范為核心,給人們的行為提供共同的標準和尺度,為調整社會關系提供基本的框架。法的內容是權利、權力和義務。以行為規(guī)范為核心是法區(qū)別于宗教(教條、祭祀)、道德(觀念)、政策(原則性規(guī)定)的重要特征。B、法主要出自國家,由國家制定或認可。法主要出自國家是指法是由國家行為造就的,國家造法的方式包括制定、認可、簽約、國家慣常行為等等。司法判決是否屬于國家造法行為理論和實踐上有不同看法和做法。法主要出自國家但并不是說國家壟斷造法權力,社會和國際組織也是重要的法的來源。法主要出自國家體現了法與國家的密切聯(lián)系,是法區(qū)別于道德(社會)、政策(政黨)、宗教(教義)的又一重要特征。C、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的強制是國家的強制,區(qū)別于一般的社會強制,這是法最明顯、最重要的特征。國家強制在一般情況下并不實際出現,只有在違反法律是才會顯示出來。法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并不是說國家強制是實現法的唯一要素,還包括道德、利益關系、社會壓力等等。D、法具有更廣泛的普遍約束力。這使法區(qū)別于針對個別人或個別事所下的命令,法指向的是某類普遍的行為。同時使法區(qū)別于政黨政策(政黨內部)、宗教教義(宗教內部)、道德約束。同時,法的廣泛約束力也是相對的。三、法的本質問題1、幾種有代表性的法的本質學說【選擇】神意說,神學家和專制君主主張;理性說,自然法學派主張(西塞羅、格勞秀斯、洛克等);正義說,認為法是正義的化身和體現(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意志說,法體現的是意志,包括君主意志、階級意志、共同意志(盧梭)等;民族精神說,歷史法學派薩維尼的觀點,認為法是民族精神的體現;社會利益說,社會法學派龐德等的觀點,認為法是社會利益的體現和表達;社會控制說,社會法學派的觀點,認為法是社會控制的工具和手段;上述觀點,影響深遠,既有合理一面,即揭示了法的本質的某一方面;但也存在偏差,忽視了法的整體性、統(tǒng)一性,割裂了法的各個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尤其忽略了法的階級本質。2、馬克思主義批判的法本質觀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在研究法律問題時,深刻分析并批判了資本主義法的深層本質,形成了系統(tǒng)的、批判的法本質觀,不僅深化了對實在法的認識,而且推動了法理學乃至整個法律科學的深化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批判的法本質觀的主要內容:法是被上升為法律的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的集中體現和反映,體現為階級意志性和國家意志性;法的基礎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其中社會和產方式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四、法的要素【名詞解釋、名詞辨析、簡答】1、法的要素【名詞解釋】法律要素(法的要素)是指構成法律這個系統(tǒng)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元素、部分、因素,法律就是這些要素構成的集合體。一般認為,法律要素有法律概念、法律規(guī)范、法律原則、技術性規(guī)定等方面。法律要素的特點是:個別性與局部性;多樣性和差別性;整體性和不可分割性。2、法律規(guī)則【名詞解釋、名詞辨析、簡答】法律規(guī)則是指具體規(guī)定權利和義務以及具體法律后果的準則。法律規(guī)則具有嚴密的邏輯結構,包括假定、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法律規(guī)則可以依據不同的標準進行不同的劃分。依據內容的不同,法律規(guī)則分為義務性規(guī)則、權利性規(guī)則和權利義務復合規(guī)則。義務性規(guī)則是直接規(guī)定人們從事或者不從事一定行為的規(guī)則,包括命令性規(guī)則和禁止性規(guī)則兩種。權利性規(guī)則是規(guī)定人們有權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為,以及要求他人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為的規(guī)則,具有授權性和選擇性的特點。權利義務復合規(guī)則是同時具有權利義務雙重性質的規(guī)則。根據功能的不同,法律規(guī)則分為調整性規(guī)則和構成性規(guī)則。調整性規(guī)則的功能在于控制人們的行為,使之符合特定的行為模式,其特征是先有行為,后有規(guī)則。構成性規(guī)則的功能是組織、允許人們按照規(guī)則授予的權利去活動,其特征是先有規(guī)則,后有行為。根據強弱程度不同,法律規(guī)則分為強行性規(guī)則和任意性規(guī)則。強行性規(guī)則是規(guī)定人們必須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法律規(guī)則,主要包括禁止性規(guī)則和命令性規(guī)則。任意性規(guī)則規(guī)定人們權利義務的內容,允許人們在法律的范圍內從事自己愿意從事的合法的所有的事務,允許人們在法律的范圍內自主決定或者雙方協(xié)商。按照內容確定與否,法律規(guī)則分為確定性規(guī)則和非確定性規(guī)則。確定性規(guī)則是內容明確、結構完整,可以直接適用的規(guī)則。非確定性規(guī)則是內容不明確,需要其他規(guī)則加以補充、說明的規(guī)則,又分為委任性規(guī)則和準用性規(guī)則。3、法律原則【名詞解釋、名詞辨析】法律原則是指可以作為規(guī)則的基礎或者本源的綜合性、穩(wěn)定性原理和原則。法律原則的特征主要表現在:普遍性、一般性;穩(wěn)定性較高;不設定具體的權利義務和法律后果,只是抽象的、一般的公理;覆蓋面廣;對具體的法律運作具有指導意義;一般是陳述性命題,位于法律序言、總則等特殊位置;法律原則主要有兩類,公理性原則和政策性原則。公理性原則是從社會關系的本質中產生出來的,得到廣泛承認和普遍遵守的原則;政策性原則是國家關于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階段性指示、決策和目標。同時,二者都有基本原則和具體原則之分。4、法律概念法律概念是對各種法律事實進行概括,抽象出它們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權威性的范疇和術語。法律概念具有明確性、規(guī)范性、統(tǒng)一性等特征。法律概念的分類是多樣的。依據所涉內容,可以分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還可按照涵蓋面大小分為一般法律概念和部門法概念。五、法的體系【名詞解釋、名詞辨析、論述】法律體系,也稱法律部門體系,是指一國全部現行法律規(guī)范按照一定的標準和原則,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內部和諧一致、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法律體系從結構上看,可以分為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內部結構的基本單位是各種法律規(guī)范,這些法律規(guī)范的和諧一致是各部門法乃至整個法律體系協(xié)調統(tǒng)一的基礎。外部結構的基本單位是各部門法,它要求各部門法門類齊全、嚴密完整。研究法律體系對于科學的進行立法預測、立法規(guī)劃、正確的適用法律解決糾紛、全面的進行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合理的劃分法律學科、設置法學課程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法律體系與立法體系是不同的。法律體系是自然形成的法的結構,而立法體系則是指國家制定并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規(guī)范性文件的系統(tǒng)。立法體系反映法律體系,并以法律體系為基礎,但并不等于法律體系。【名詞辨析】法律體系與法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名詞辨析】當代中國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法律部門或部門法:憲法、行政法、軍事法、刑法、訴訟法、民法、商法、經濟法、環(huán)境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菊骖}連接&課后練習】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辨析:法的概念與法律概念(6分)2004年法理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2,論述:論述法的本質。(20分)2002年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辨析:法律原則與法律規(guī)則(5分)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簡答:法律規(guī)則結構的“三要素說”與“二要素說”(8分)2004年法理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2,名詞辨析:調整性規(guī)則與構成性規(guī)則(5分)2003年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律史學、訴訟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法律規(guī)則劃分的意義及其種類。(10分)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簡述法律規(guī)則的確定性(8分)2004年刑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法律史學、訴訟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簡述法律原則的分類與功能。(10分)2007年法學所有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什么是法的要素?法的要素有哪些?(10分)2008年法學所有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法律原則(3分)2002年刑法學、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律史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法律體系(3分)2009年法學所有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法律體系(3分)2004年法理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2,名詞辨析:法律體系與法學體系(5分)2009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簡答:法律體系的特點(10分)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名詞辨析:法律部門與法律制度(8分)2006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名詞辨析:法律部門與部門法(10分)2002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論述:怎樣理解構建我國法學體系要正視并解決法學本土化與法學國際化之相互關系?(20分)法通練習冊: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門?第三節(jié)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本節(jié)考點】1、法的產生的原因和一般規(guī)律;2、法發(fā)展的歷史類型;3、大陸法系;4、英美法系【本節(jié)重難點】1、法產生的一般規(guī)律2、法的歷史類型;3、法系;4、大陸法系概念及其特征;5、普通法系概念及其特征;6、兩大法系的比較;【知識點講解】一、法的起源1、法產生的原因:生產力發(fā)展、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階級和階級斗爭的需要;其他人文、地理等因素;2、法產生的一般規(guī)律:【簡答】調整模式:個別調整到規(guī)范調整再到法律調整;法律的形式:習慣到習慣法再到成文法;由法的自發(fā)調整發(fā)展到自覺調整;法律、道德、宗教規(guī)范由混為一體到逐漸分離,形成各自相對獨立的規(guī)范系統(tǒng)。二、法發(fā)展的歷史類型【名詞解釋、名詞辨析】法的歷史類型是指依據法所賴以建立的經濟基礎和法所體現的階級意志的不同對法所做的分類。據此,法的發(fā)展可以劃分為四個不同的歷史類型,即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社會主義法,前三者統(tǒng)稱為私有制法。社會主義法同私有制法既有本質區(qū)別,又有歷史聯(lián)系。法的歷史類型是不斷更替的,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規(guī)律是法的歷史類型更替的根本原因。三、法系【名詞解釋、名詞辨析】法系是按照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qū)法律的源流關系、歷史傳統(tǒng)及形式上某些特點對法律所作的分類。那些形式上具有一定相同或相似特點、屬于同一歷史傳統(tǒng)、具有相同源流關系的法律體系通常被歸為一類,稱為法系。法系的特點是多樣的,大致有:國際性;繼承性;相似性;世界上的法系可以依據不同標準進行劃分,一般來說,主要法系有:大陸法系、普通法系、中華法系、伊斯蘭法系等。四、大陸法系【名詞解釋、簡答】1、概念。又稱民法法系,羅馬法系,羅馬德意志法系,日爾曼法系,法典法系,成文法法系等。指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在羅馬法基礎上,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拿破侖稱帝期間制定)和1896年德國民法典為代表的法律,以及在其法律傳統(tǒng)影響下依照它們而形成、發(fā)展起來的西方各國法律體系的總稱。2、分布。歐洲大陸、前歐洲國家殖民地、拉丁美洲、日本、英國的蘇格蘭、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中國的臺灣地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等地。3、特點。法律成文化和法典化;不承認法官的創(chuàng)制法的權利,否認判例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分類上,有公法與私法之分;在訴訟中,堅持法官的主導地位,奉行職權主義;一般采用民刑訴訟與行政訴訟分開的管轄體制,在法院機構的組織、庭審模式都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五、英美法系【名詞解釋、簡答】1、概念。又稱英美法系,判例法系、不成文法系、英吉利法系,是以英國中世紀法律,特別是普通法和衡平法為傳統(tǒng)、基礎,融合羅馬法、教會法和中世紀商法的若干原則,而形成、發(fā)展起來的西方各國法的總稱。2、分布。英國本土、美國、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亞洲、非洲某些英語國家和地區(qū)。3、特點。普通法系是法官的創(chuàng)造物;普通法系的淵源是以不成文法為主,判例是最為主要的;在法律分類上,普通法系有普通法和衡平法之分;在法院的建制方面,普通法系沒有獨立的行政法院系統(tǒng),民刑案件與行政案件均由同一法院即普通法院系統(tǒng)受理;普通法有一套獨特的概念術語。六、兩大法系的比較【簡答、論述】1、法系的概念和特征;2、大陸法系的概念和分布;3、英美法系的概念和分布4、兩大法系的相同點:同是西方法律制度,在本質、功能、歷史類型方面都是相同的,在根本基礎、基本原則、法律理念、主要內容、歷史根源方面是一致的,都崇尚法治、法律至上。5、兩大法系的差異:法律淵源不同;法律分類不同;法官權限不同;訴訟程序不同;法律結構、法律術語、法學教育、司法體制等多方面存在不同;6、兩大法系存在相互融合的趨勢,但短期內不易實現。【真題連接&課后練習】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簡答:試述法起源的一般規(guī)律(8分)2002年刑法學、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為什么說新的歷史類型的法可以而且必須繼承舊法中的某些因素?(8分)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名詞辨析:法的歷史類型與法系(8分)2002年刑法學、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法系(3分)2002年刑法學、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有哪些區(qū)別(7分)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名詞辨析: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8分)2006年憲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辨析: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6分)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名詞辨析:公法與私法(8分)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名詞辨析:制定法與判例法(8分)2007年法學所有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法系(5分)課后思考題:簡述大陸法系與普通法系的異同;法通練習冊:法的歷史類型;法系;法產生的一般規(guī)律有哪些?大陸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異同有哪些?第四節(jié)法的作用與法治【本節(jié)考點】1、法的作用2、當代中國依法治國的理論與實踐【本節(jié)重難點】1、法的作用的概念和分類;2、法的規(guī)范作用;3、法的社會作用4、法的作用的局限性5、法治的含義6、當代中國依法治國的理論與實踐【知識點講解】一、法的作用的概念和分類1、概念。法的作用是指法對人的行為、社會生活的影響、指導、功效。2、分類。依據不同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依據一般與特殊的邏輯關系,可以分為一般作用與具體作用;依據作用范圍,可以分為整體作用和局部作用;依據作用結果的狀態(tài),可以分為與其作用與實際作用;依據作用的途徑,可以分為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依據作用效果,可以分為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依據作用的形式與內容,可以分為規(guī)范作用與社會作用。這種劃分首先由英國學者拉茲提出,后經過我國學者改造而成。二、法的規(guī)范作用【名詞解釋、簡答】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是指法律作為行為規(guī)范,對人們的意志、行為發(fā)生的直接影響,對人的行為所起到的保障和約束作用。它主要包括指引、教育、評價、預測、教育、強制等方面。指引作用,是指法,主要是法律規(guī)范對人的行為起導向、引導、指路的功能、效用。指引作用有兩種形式,確定性指引和不確定性指引。評價作用,指法律作為人們的行為規(guī)則,具有判斷和衡量人們行為合法或者不合法、違法的作用。評價作用的形式主要有專門評價和社會評價。預測作用,指人們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可以預先知曉、估量相互間怎樣行為以及行為的后果、從而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安排的功能。教育作用,指法律通過自身的存在和運行,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督促、教育人們棄惡從善的作用。教育作用分為靜態(tài)的教育作用和動態(tài)的教育作用。強制作用,指法律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罰作用,是法律以物質暴力制止惡行,強制作為,并迫使不法行為人作出賠償、補償或者予以懲罰來維護法律秩序的作用。三、法的社會作用【名詞解釋】法律的社會作用是指法律的社會、政治功能,即法律作為社會關系的調整器,服務于一定的社會政治目的,承擔著一定的社會政治使命,實現和維護一定的社會秩序。法律的政治功能。即維護階級統(tǒng)治,維護社會政治秩序,包括調整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之間、統(tǒng)治階級內部各派系之間、統(tǒng)治階級與同盟階級之間關系,以及國家對外關系。社會公共事務功能:第一,維護人類社會基本生活條件;第二,維護生產和交換的秩序;第三,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第四,確定使用設備、執(zhí)行工藝的技術規(guī)程,以及有關產品、勞務、質量要求的標準,以保障生產安全、防止事故,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等;第五,推進教育、科學、文化的發(fā)展。當代中國法的社會作用:保障、引導和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引導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引導和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保障、引導和推進對外開放,維護國際和平與發(fā)展。當代中國法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立法來構建和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通過執(zhí)法和司法來構建和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通過普遍守法來構建和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通過法律監(jiān)督來構建和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四、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簡答】法在社會生活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功能、作用,但是我們在充分認識法的作用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有限性。法的作用局限性體現在:(1)法是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方法,不是全部方法。(2)法調整的范圍也是有限的,只調整重要的社會關系。(3)法的自身特點有限性。如法的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之間的矛盾;另外法自身文字表述有缺陷,不可能通過文字把所有的社會現象都規(guī)定進去。(4)受到執(zhí)法人員和物質條件、配套技術、措施、制度的限制。在認識法律的功能和作用的局限性的同時,我們應該樹立正確對待法律的態(tài)度,反對法律虛無主義同時也反對法律萬能主義。只有認識到法律功能的多樣性、復雜性,我們才能真正推進法治事業(yè)、推進社會的法治化。五、法治的含義亞里士多德有言:“法治應當包含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本身又應該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奔捶ㄖ斡袃蓚€最基本的要件:法律的權威性和法律的正當性。前者是法治的表現形式,后者是法治實質方面的要求?,F代法治是一個多層次和多維度的概念,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F代法治理論主要有兩個流派。一個以英國實證分析主義法學家拉茲和純粹法學派的凱爾森為代表,主張“形式法治”,一派以富勒、哈耶克、德沃金等新自然法學家為代表,主張“實質法治”。六、當代中國依法治國的理論與實踐【名詞解釋、簡答、論述】1、依法治國的含義在當代中國,“法治”是依法治國的簡稱,社會主義法治即社會主義依法治國。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界定了“依法治國”的定義:“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的意義依法治國是治國理念上的重大突破;依法治國是執(zhí)政方式上的歷史性轉變;依法治國是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3、依法治國的主體、客體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人民。不是社會,不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更不是政府和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依法治國的客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國家機器和國家權力。而不是人民群眾。依法治國的重點在于依法治權。4、實現社會主義法治的條件社會主義法治的政治基礎與條件應該是社會主義的民主政體形式;社會主義法治的經濟條件應該是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機制;社會主義法治的文化條件應該是社會主義的科學理性文化基礎。5、依法治國的目標形式目標:包括(1)完備統(tǒng)一的法律體系;(2)普遍有效的法律規(guī)則;(3)嚴格公正的執(zhí)法司法制度;(4)專門化的法律職業(yè)。實質目標:包括(1)法律與政治關系的理性化制度;(2)權力與責任關系的理性化制度;(3)權力與權利關系的理性化制度;(4)權利與義務關系的理性化制度?!菊骖}連接&課后練習】2008年法學所有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法的作用是什么?(10分)2002年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辨析:法的規(guī)范作用和法的社會作用(5分)2004年憲法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論述:聯(lián)系實際,論述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的作用和局限性。(20分)2002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簡述法治的形式要件。(10分)法通練習冊:依法治國;法的預測作用;法執(zhí)行社會公共事務方面的作用有哪些?中國實行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有哪些?第五節(jié)法的制定與實施【本節(jié)考點】1、立法的概念和原則2、法的適用的原理與原則【本節(jié)重難點】1、立法的概念2、立法的基本原則3、法的實施與法的適用的概念4、司法的基本要求5、當代中國法的適用的基本原則【知識點講解】一、立法的概念【名詞解釋】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礎,是依法治國的根本。立法,即法的創(chuàng)制、法的制定、法的創(chuàng)立,字面含義即為訂立法律制度。我國大多數學者認為,立法是指一定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其他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種專門性活動。一般也簡稱法律的立、改、廢的專門性活動。二、立法的基本原則【簡答】所謂立法的基本原則,又稱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則,是在整個立法活動中貫穿始終、立法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遵守、指導立法理論和實踐的總體準則。從現代法治的整體體系和要求來說,當代中國立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至上與民主立法原則。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至上原則的內容包括: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利益兼顧原則;少數利益保護原則;利益優(yōu)化原則;利益配置公平原則。民主立法原則包括民主政體、民主原則、民主權利、民主程序和民主作風等內容。2、權利與人權保障原則。權利是法律最基本的細胞,是法學中最基本的范疇,立法當然應當注意;人權與法治緊密相連,是衡量法治健全與否的重要標準,立法中也應當充分保護。3、權力制約原則。在立法上貫徹對權力進行必要的制約原則,是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權利的要求。4、合憲性原則。包括職權合憲性、內容合憲性、程序合憲性等內容。5、實事求是原則。這是我國法律創(chuàng)制的根基,是衡量我國法律優(yōu)良與否的一個基本標準。三、法的實施與法的適用的概念【名詞解釋】法的實施指法在現實生活中的貫徹和落實。它大體包括法的執(zhí)行、法的適用與法的遵守。廣義的法的適用與廣義的法的執(zhí)行相同,包括執(zhí)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運用法律的活動。狹義的法的適用是指國家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的權限與程序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活動,又稱司法,它區(qū)別于執(zhí)法、守法、法律監(jiān)督等活動的特點就是專門性、程序性和職業(yè)性。四、司法的基本要求【簡答】1、正確。事實認定正確、法律適用正確、對案件的處理正確。2、合法。國家各級司法機關審理案件要合乎法律規(guī)定,依法司法。3、及時。國際各級司法機關審理案件要及時辦案,及時結案。正確、合法、及時是司法的基本要求,是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三者不可偏廢,缺一不可。五、當代中國法適用的基本原則【簡答】1、司法公正原則司法公正原則的含義: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司法公正原則的意義:司法公正是法治精神的內在要求;司法公正是由司法機關裁判工作的消極性、被動性決定的;司法公正是司法機關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礎。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內容包括平等適用、平等保護、在刑民訴訟活動中要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制裁。3、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是指只能依據與案件事實有關的客觀事實而不是主觀臆斷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依法辦案,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貫徹該原則應當做到: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堅持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和尊嚴;正確處理依法辦事與堅持黨的政策指導作用的關系。4、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該原則的基本含義包括:司法權的專屬性,司法權只能由國家司法機關行使;行使職權的獨立性,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不受非法干涉;行使職權的合法性;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不同于西方三權分立下的司法獨立原則。5、國家賠償與司法責任原則國家賠償責任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行使公共權力的過程中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定權利和合法利益的行為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其特點是:產生原因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公務中的不法損害行為;責任主體是國家;范圍包括行政賠償與刑事賠償;其目的是明確審判責任,防止枉法裁判、確保司法公正。【真題連接&課后練習】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名詞辨析:法的執(zhí)行與法的適用(8分)2006年憲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簡述執(zhí)法的合法性原則。(8分)2003年刑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立法的基本原則(10分)法通練習冊:法的制定;合憲性原則;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內容有哪些?第六節(jié)法律關系:權利、義務和權力【本節(jié)考點】1、法律關系的概念和分類2、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3、權利、義務和權力【本節(jié)重難點】1、法律關系的概念和分類2、法律關系的主體3、法律關系的客體4、法律關系的演變5、法律權利6、法律義務7、權力的概念8、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知識點講解】一、法律關系的概念和分類【名詞解釋、簡答】1、概念: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guī)范而產生的,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或權力與義務關系。2、分類。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1)抽象的法律關系與具體的法律關系:以法律關系主體的具體化程度不同為標準。(2)絕對法律關系和相對法律關系:以具體法律關系依據其主體是單方具體化還是雙方個體化為標準;(3)調整性法律關系與保護性法律關系:以法律關系產生依據是否使用法律制裁來劃分;(4)平權型法律關系和錄屬型法律關系:以主體之間的相互地位不同為標準。二、法律關系的主體【名詞解釋】1、法律關系的主體。即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指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享有權利的一方稱為權利人,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為義務人。我國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1)公民(自然人);(2)法人;(3)非法人組織;(4)國家。2、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即法律關系主體參加法律關系的資格限制。權利能力指能夠參與一定的法律關系,依法享有一定權利和承擔一定義務的法律資格。公民的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法人的權利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終于法人解散或被撤銷。行為能力是法律關系主體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實際取得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能力。行為能力以權利能力為前提,自然人有權利能力不一定有行為能力,法人的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是一致的。我國《民法通則》依據年齡和精神健康狀況的不同,將民事行為能力劃分為三種: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三、法律關系的客體【名詞解釋】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我國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1)物。(2)非物質財富,或曰精神財富,包括知識權益和人身權益等。(3)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4)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基本經濟、政治和精神財富。四、法律關系的演變【名詞解釋】即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與消亡。法律關系的的演變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條件是:法律本身(即法律規(guī)范)和法律事實。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亡的客觀情況和現象。以是否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為標準,可以將法律事實大體上分為兩類,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五、法律權利【名詞解釋】法律權利是法律意義上的權利人或主體依法享有的具有這樣或不這樣行為,功要求他人這樣或不這親行為的某種資格、能力和自由。關于法律權利有資格說、主張說、自由說、利益說、法力說等理論觀點。馬克思主義法學認為,權利總是具有對經濟關系的依存性,法定權利總是打上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烙印。六、法律義務【名詞解釋】法律義務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人或主體應承受的這樣或不這樣行為的限制、約束、負擔或責任。關于法律義務也有規(guī)范說、約束說、負擔說、責任說等不同理論觀點。七、權力的概念權力是“行為者影響其他行為者的能力”。在此意義上,公權力是指對公共資源占有并運用的能力,公權力的主體通過對公共資源的占有而有了要求他人服從的能力。八、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論述】1、權利本位論;2、義務重心論;3、權利義務一致論;【真題連接&課后練習】2002年刑法學、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訴訟法學、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法律關系。(3分)2004年刑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辨析: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8分)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名詞辨析:對世權利與對人權利。(8分)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簡答:試述權利不得濫用原則。(10分)2005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簡答:試述法律關系的意志屬性。(10分)2002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論述:試論權利的界限。(25分)2002年刑法學、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訴訟法學、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權利(3分)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簡述法律權利與自由的關系。(8分)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辨析: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6分)2006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名詞辨析: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10分)2003年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論述:試述法律責任與權力、權利及義務的關系。(20分)2006年憲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試述法律關系的意志性與客觀性。(8分)2009年法理學專業(yè)法理學卷,論述:試論權利與義務是法學的核心范疇(20分)。名詞解釋、名詞辨析:法律關系;法律關系的主體;權利能力;行為能力;法律關系的客體;法律關系的演變;法律權利;法律義務;簡答、論述:法律關系有哪些種類;法律關系有哪些內容;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法通練習題:法律關系;法律權利;法律關系的客體有哪些?試述法律關系及其構成。試述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適用的基本要求。第七節(jié)法與民主、人權【本節(jié)考點】1、法與民主2、法與人權【本節(jié)重難點】1、民主的概念與特征2、民主與法治的關系3、人權的基本理論4、法律與人權、公民權的關系【知識點講解】一、民主的概念與特征1、民主的概念。民主在希臘語中的含義是人民的權威、人民的統(tǒng)治。在現代,民主是一種政治制度,在這種制度中,全體人員有權并且能夠直接或間接地,積極或消極地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過程。民主的最大特點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礎;政治決策以公民的意見為最終依據。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民主是歷史的、具體的、相對的,必然會受到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條件所制約,必然具有歷史性和階級性。2、現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簡答】民主與憲政結合;民主與集中結合;民主意味著少數服務多數同時多數也應尊重少數的政治制度,需要有民主而科學的決策;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逐步完善民主。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民主還是不完善的,但它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在不斷的發(fā)展的。在正確路線的指引下,它會由不完善逐步走向完善,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它的一個發(fā)展規(guī)律。二、民主與法治的關系【簡答、論述】在現代社會里,自由、民主、平等在價值層面有其共同的一面,也有其沖突的一面。如何協(xié)調沖突,需要制度設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憲政法制制度。在這個意義上,民主的權力也是有限的,其界限就是憲法和法律所界定的規(guī)則?,F代法治與民主的這種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體現在:1、法治的真諦在于人民掌握主權,通過自由表決和選舉組成代議制立憲法政府;2、法治的效能在于人民制定的憲法和法律能夠保障和限定公民自由權利,促進大眾政治參與并向廣度和深度擴展;3、法治的活力在于人民對于所委托的少數管理者及由他們組成的權力機構,通過人人必行的法律和各種形式的分權與制衡制度,保持有效的控制和監(jiān)督,保證公共權力的合法權威和合理運行;4、法治的形態(tài)在于確立嚴格的依法治理的操作運行程序,這種程序必須符合民主的最一般規(guī)定和基本原則。三、人權的基本理論【名詞解釋】人權是“人之作為人都享有或都應該享有的權利”。人權概念是法學上的權利概念和哲學上的人道概念的結合,是人道精神、法治精神和大同精神的結合。人權具有三個基本屬性。人權首先是一種道德權利,由道德觀念支撐,區(qū)別于由國家權力支撐的法律權利。從人權的主體和范圍來看,人權又必須是一種普遍的權利。從人權產生的社會過程來看,人權又是一種反抗的權利。綜上所述,人權首先是一種道德意義上的權利,屬于應有權利的范疇,是指作為人應該享有的權利;其次,人權是國內法管轄的問題,又是一種法律權利;再次,人權還必須是一種實有權利,一種實實在在的現實權利。四、法律與人權、公民權的關系密切(略)【真題連接&課后練習】課后思考題:簡要分析法與民主、人權的關系;法通練習冊:人權的內容有哪些?模擬試題:民主、人權;簡述現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簡述現代民主與法治的關系;第三章憲法【內容提要】:理解憲法的概念、特征、分類、作用與主要原則,了解我國的國家性質和經濟制度,熟悉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和國家結構形式,認識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掌握中央國家機關的組成及其運作過程。學會用憲法的原理來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關鍵詞】:憲法;憲法的分類;憲法的作用;憲法監(jiān)督;國家的性質;政權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選舉制度;國家結構形式;單一制;聯(lián)邦制;公民;公民的基本權利;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言論免責權;國務院;總理負責制;第一節(jié)憲法的基本理論【本節(jié)考點】1、憲法的概念2、憲法的特征3、憲法的分類4、憲法的主要原則5、憲法的作用6、憲法監(jiān)督【本節(jié)重難點】1、憲法的概念2、憲法的特征3、憲法的分類5、資本主義憲法的主要原則6、我國憲法的主要原則7、憲法的作用【知識點講解】一、憲法的概念【名詞解釋,劉書p9-10】“憲法”一詞的拉丁文愿意為組織、結構、確立,中國古代憲法則是法律、規(guī)章、制度的總稱。作為根本法的憲法出現在近代,是伴隨著議會制度的形成而成長的,其含義與古代憲法有著明顯的不同,最主要表現在精神實質上,即限制王權或者國家公權力和保障公民權利。關于憲法概念的確定,必須考慮到憲法的形式特征和實質特征?;诖?,我們認為,憲法是國家根本法,規(guī)定國家和社會的基本問題,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集中體現,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二、憲法的特征【簡答、論述,劉書p11-17】憲法具有法律屬性,但又不是一般的法律。一般意義上,憲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一)憲法是根本法。憲法是關于國家和社會生活最基本問題的法律,調整的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1、在內容上,憲法規(guī)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根本問題。2、在法律效力上,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法律體系中,憲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據;在政治關系中,法律至上突出的表現為憲法至上;在倫理道德關系中,憲法是最高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我國1/5以上提議,2/3以上通過。(二)憲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憲法是民主制度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民主制度的一種體現。憲法和民主的發(fā)展歷史表明,民主是憲法產生的前提和內容,憲法是民主的確認和保障,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三)憲法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集中體現??v觀各國憲法,它們盡管產生于不同背景和條件之下,但都反映了一個共同事實,既是利益關系沖突的結果,也是利益關系的調整工具。憲法集中體現了各種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四)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從社會正義、法律正義以及憲法演進的歷史邏輯來看,憲法就是一部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其核心價值就在于保障公民權利。在憲政建設中,只有把握憲法的核心價值才能明確改革與發(fā)展的方向。三、憲法的分類【名詞解釋、簡答,劉書p17-22】憲法分類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將憲法分為不同類別的活動。通過這種活動來探求憲法的產生、發(fā)展規(guī)律,揭示憲法在不同背景和條件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一)傳統(tǒng)的憲法分類1、成文憲法與不成文憲法:依據憲法是否具有統(tǒng)一的法典形式。(美v英)2、剛性憲法與柔性憲法:依據憲法的效力和制定、修改是否遵循嚴格程序。(美v英)3、民定憲法、欽定憲法和協(xié)定憲法:依據制憲機關的不同。(日、法1830、中)傳統(tǒng)憲法分類不注重階級本質,只進行形式劃分,具有學術意義,也存在一定局限。(二)馬克思主義的憲法分類馬克思主義學者從憲法所產生的經濟基礎、社會背景以及憲法所表現出來的階級本質,將憲法劃分為資產階級國家憲法(資本主義類型憲法)和無產階級國家憲法(社會主義類型憲法)。這種分類方法拓寬了憲法學研究的視野,兼具學術意義和社會政治意義。(三)新的分類方法原始憲法與派生憲法;綱領性憲法與確認性憲法;分權憲法與集權憲法等。劉茂林教授主張成文憲法、觀念憲法和現實憲法的三分法,體現了對憲法結構的動態(tài)分析,有助于明確憲法研究的對象和范圍,便于考察憲法運行的機制和憲法實現的過程。四、憲法的主要原則【名詞解釋、名詞辨析、簡答、論述,劉書p28-33】(一)憲法原則的含義(二)資本主義憲法的主要原則1、人民主權原則主權觀念最早由法國的布丹提出來,后來盧梭據此創(chuàng)立了人民主權學說。人民主權學說以社會契約論為基礎,國家、社會、法律的形成都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人民主權學說盡管建立在一種假設之上,但在理論上突破了以前社會中的君主主權理論,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憲法和代議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自法國1791年憲法之后,人民主權原則就成為資本主義憲法的一個基本原則。2、分權原則分權原則最早由英國的洛克首先提出而由法國的孟德斯鳩最后完成。它以自然法學派的理論為基礎,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個部分,然后將其配置于不同的機關,三個機關之間相互牽制,相互平衡。三權分立原則的精神就是“以權制權”,雖然在主觀方面是為了解決國家權力分工的問題,但在客觀上有利于公民權利的保護。3、法治原則古代東西方很早就有關于法治的思考和學說,但真正意義上的法治出現在近代,它是民主制的保障和標志。法治是一種結構體系,是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一種狀態(tài),其結構包含著三大部分:良好的法律制度,良好的法律現實,良好的法律觀念。憲政本身就意味著法治。4、保障人權原則人權是資產階級在反封建斗爭中提出的一個概念,其理論基礎是天賦人權理論。資產階級為了反對封建特權,提出了人生來就有自由、平等、財產、安全等基本權利,國家和政府有責任保障這些權利的實現。在本源上,憲法的產生不是為了配置國家權力,而是為了保障公民權利,保障人權是憲法的核心原則。資本主義憲法原則雖有階級本質上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但是至少在形式上是人類法律文明共同財產,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可以而且應當借鑒其中的合理性因素。(三)我國憲法的主要原則我國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憲法原則與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有相似形,但也有自己的特點,而與資本主義憲法原則有著本質的不同。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原則該原則同人民主權原則有形式上的相似,但在理論基礎和解釋上均有不同。該原則一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為理論基礎,以人民奪取國家政權并成為國家主人為條件。該原則集中體現在我國現行憲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2、社會主義公有制原則該原則是社會主義憲法的一項重要原則,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色。該原則集中體現在我國現行憲法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3、社會主義法治原則社會主義法治原則首先表現為憲法至上原則,就是要確立憲法在法律、政治、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社會主義法治原則最主要的是反對人治和特權,以法律的權威取代個人的權威,以制度的規(guī)范性和穩(wěn)定性取代個人意志或少數人意志的非規(guī)范性、非程序性和不穩(wěn)定性,以權力分配的制約性取代權力的個人專斷性。該原則集中體現在99年憲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該原則與資本主義三權分立原則有明顯不同。我國憲法貫徹了該條原則,尤其體現在國家機關體系的組織和運作上。同時,該原則并不排斥國家機關之間的合理分工,也不排斥對國家機關的監(jiān)督和制約。5、保障公民權利的原則憲法一方面設定公民權利,另一方面也為公民權利的實現提供保障。我國現行憲法規(guī)定了比較完備的公民權利體系,并且建立在我國實際的基礎上。在規(guī)定公民權利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權利主體的實際情況,做到了事實上的平等,并且為公民權利的實現提供了物質保障和法律保障。五、憲法的作用【名詞解釋、簡答,劉書p42-44】憲法的作用與憲法的功能在含義上是一致的,在理論上包含著兩層意思:應有的和實有的。所謂應有的是指憲法在設計中預計可能發(fā)揮的作用;所謂實有的是指憲法在實際生活中所體現的作用。一)憲法對國家政權的作用:1、鞏固國家政權;2、調節(jié)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各種利益矛盾;3、規(guī)范國家權力的有效運行;(二)憲法對法制的作用:1、統(tǒng)一作用。世界上有憲法的國家都通過憲法的形式將法制統(tǒng)一起來,以避免法律之間相互沖突而影響整個法律的效力。我國憲法對法制的統(tǒng)一作用主要表現在:憲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其他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在憲法規(guī)定的原則范圍內,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guī)。各地方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來制定;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指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但要經過嚴格的批準程序;特別行政區(qū)依據憲法和基本法制定具體的法律。2、健全作用。憲法除了將法律、法規(guī)統(tǒng)一于自身之外,還為法制的發(fā)展提供了原則、依據和立法程序。在其他法律還不是很完善的時候,憲法就成為最高的行為規(guī)范,可以作為法院審判的依據,并成為最后的救濟手段。(三)憲法對公民權利和自由的保障作用:憲法的誕生歷程就是各階級為爭取權利與自由而斗爭的歷史;憲法問世以后,權利與自由就構成憲法的核心內容。憲法對公民權利與自由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憲法確立了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的關系,規(guī)定了國家權力的運行方式、界限和范圍,從而保障公民的權利與自由;憲法為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的實現提供保障;憲法是公民自由和權利的最后救濟途徑。(四)憲法對社會經濟的作用1、憲法保護有利于統(tǒng)治階級的經濟基礎;2、憲法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六、憲法監(jiān)督【名詞解釋、名詞辨析、簡答、論述,劉書p69-73】憲法監(jiān)督是指由憲法授權或憲法慣例認可的機關,以一定的方式進行合憲審查,糾正和處理違憲行為,以保障憲法實施的一種制度。憲法監(jiān)督和憲法保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憲法保障的含義相當寬泛,指各種社會主體維護憲法權威,制止違憲行為,遵守憲法,從而保障憲法實施的一種活動。(一)憲法監(jiān)督的內容1、對法律、法規(guī)及其他法律文件的合憲性審查。2、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為的合憲性審查。3、對政黨、公司、團體的行為的合憲性審查。(二)憲法監(jiān)督的模式1、普通法院審查模式(司法審查制度),以美國為代表。2、憲法法院審查模式(專門機關審查模式),以德國為代表。3、代表機關審查模式,以中國為代表。三種模式各有其優(yōu)點和特點,但從效能上看,憲法法院審查模式具有相對優(yōu)勢,它將憲法監(jiān)督的司法化和專門化結合了起來,從而有效的保障了憲法的貫徹實施。(三)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制度及其特點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制度屬于代表機關審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前蘇聯(lián)經驗的借鑒。雖然自建國以來發(fā)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特別是在目前強調依憲治國的條件下,不能完全保障憲法的貫徹執(zhí)行。因而,改革現行憲法監(jiān)督制度,保障憲法的貫徹執(zhí)行是我國法制建設的必須。我國憲法監(jiān)督制度的特點是1、中央集中監(jiān)督與地方分級保障相結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地方各級人大)2、事先審查與事后審查相結合。3、專門機關監(jiān)督與群眾監(jiān)督相結合。(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最根本的區(qū)別)(四)我國憲法監(jiān)督制度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制度在本質上具有優(yōu)越性,但在運作的過程中其優(yōu)越性并沒有充分的顯示出來,可以說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缺陷,這導致憲法的最高地位虛化和憲法權威的削弱。因而要樹立憲法權威必須重構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制度。目前,我國憲法監(jiān)督理論上受到“代表機關優(yōu)位論”的影響,制度設計上監(jiān)督機關被當然的設置在代表機關中,監(jiān)督關系也就成了上級對下級的關系。這樣的設計在實施中效果并不明顯,容易造成對位于權利最高點的代表機關的監(jiān)督的缺失。現行憲法監(jiān)督制度在實踐中的問題主要有:1、沒有專門的憲法監(jiān)督機關;2、沒有系統(tǒng)的憲法監(jiān)督法;3、憲法監(jiān)督缺乏規(guī)范化、法律化的運作程序;4、憲法監(jiān)督不能起到保障公民憲法權利的作用。對策:1、設立專門化、司法化的憲法監(jiān)督機關;2、制定統(tǒng)一的憲法監(jiān)督法,建立憲法訴訟制度,對公民的憲法權利在遭受特定損害的情況下提供憲法上的救濟?!菊骖}鏈接&課后練習】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論述:談談你對憲法概念的認識。(28分)2004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憲法學卷,名詞解釋:成文憲法與不成文憲法(8分)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名詞解釋:成文憲法與不成文憲法(8分)2006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名詞辨析:剛性憲法與柔性憲法(12分)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名詞解釋:憲法慣例和憲法判例(8分)2009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憲法與行政法卷,名詞解釋:憲法慣例(5分)2002年法理學專業(yè)憲法卷,名詞解釋:憲法慣例(5分)2003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名詞解釋:憲法慣例(8分)2002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論述:試論主權在民的憲法原則(12分)2003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簡答:如何理解主權在民原則?(15分)2006年法理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如何理解權力制約原則?(10分)2008年法學所有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憲法監(jiān)督(3分)2003年法律史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違憲審查制度(5分)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簡答:簡述我國憲法監(jiān)督制度的特點。(12分)2002年法理學專業(yè)憲法卷,論述:我國憲法監(jiān)督制度具有什么特點?應該如何進一步完善?(27分)課后思考題:怎樣認識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如何認識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制度?法通練習題:分權原則;剛性憲法;憲法監(jiān)督;憲法的根本法屬性表現在那幾個方面?試述我國憲法的社會主義法治原則。第二節(jié)國家的性質與經濟制度【本節(jié)考點】1、國家的性質2、經濟制度【本節(jié)重難點】1、國家性質的概念2、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3、我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4、經濟制度的概念5、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7、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知識點講解】一、國家性質的概念【名詞解釋,名詞辨析,劉書p126-130】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國家的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又稱為國體,具體是指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即哪個階級是統(tǒng)治階級,哪個階級是被統(tǒng)治階級,哪個階級是聯(lián)盟對象。在各國憲法中,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的階級本質。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則掩蓋了國家的階級本質。我國現行憲法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的性質,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倍⑽覈侨嗣衩裰鲗U纳鐣髁x國家【劉書p130-136】我國現行憲法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的性質,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蔽覈娜嗣衩裰鲗U趯嵸|上即無產階級專政。人民民主專政是一種新型的民主與新型的專政的結合,突出的體現了一工人階級為領導和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三、我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現階段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又稱為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四、經濟制度的概念【劉書p229-232】在憲法學上,經濟制度是一個存在分歧的概念。我們認為,經濟制度是憲法、法律、政策等在確認和調整經濟關系時所形成的制度。是憲法和法律對經濟關系的一種確認,可以說是現存的經濟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五、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劉書p232-239】1、全民所有制經濟。2、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經濟。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劉書p240-245】1、個體經濟;2、私營經濟;3、涉外經濟(三資經濟)。七、我國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1、大力發(fā)展生產力,逐步改善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2、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堅持對外開放;4、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和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真題鏈接&課后練習】法通練習題:全民所有制;我國現階段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有哪些?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試述我國憲法如何實現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觀念和制度的轉變。第三節(jié)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和國家結構形式【本節(jié)考點】1、國家政權組織形式2、選舉制度3、國家結構形式【本節(jié)重難點】1、政權組織形式的概念2、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我國的選舉制度4、國家結構形式及其分類5、我國是單一制的國家【知識點講解】一、政權組織形式的概念【名詞解釋、名詞辨析,劉書p158-163】政權組織形式即“政體”,是指統(tǒng)治階級采取一定的原則和方式組織反對敵人、規(guī)范國家權力的運用以及管理整個社會的政權機關。政權組織形式同政體盡管在含義上基本相同,但在范圍上有一定的區(qū)分。一般而言,政權組織形式是政體中的核心內容,但政體比政權組織形式要寬泛一些。政權組織形式同國家的階級本質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般來說,有什么樣的階級本質就有與之相對應的政權組織形式,但政權組織形式對統(tǒng)治階級的政權也有反作用。二、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名詞解釋、名詞辨析、簡答、論述,劉書p163-174】(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指人民依據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選舉代表組成代表機關,然后由代表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其他國家機關對代表機關負責的一種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也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代議制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雖然借鑒了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特別是前蘇聯(lián)的經驗,但其主要根據還是我國的實際。(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面反映了我國的階級本質;(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我國政治生活的全貌,是其他各項制度建立的基礎;(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實現國家權力的形式。(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1)便于人民參加國家管理(議行合一制度);(2)便于少數民族參加國家管理:(3)便于中央的集中領導和充分發(fā)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四)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本質上優(yōu)越性,是人民意志表達的制度。然而在實踐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并沒有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多年以來我們一直是重視實體,輕視程序。所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程序制度的完善。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1)理順黨和人大的關系;(2)加強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的建設;(3)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質;(4)建立和完善各種具體的操作制度。三、我國的選舉制度【名詞解釋、簡答、論述,劉書p174-186】選舉制度是關于選舉代表機關和國家公職人員所應當遵循的各項原則和制度的總稱。選舉制度是近代民主制度發(fā)展的產物,與國家的階級本質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不同的階級對于選舉制度的設計和要求是不同的,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本階級的代表人能進入國家的統(tǒng)治階層和掌握國家權力。我國的選舉制度是社會主義的選舉制度,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一)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1、選舉權的普遍性原則:中國國籍、年滿十八周歲、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2、選舉權的平等性原則:同票同權;形式平等和實質平等相結合;3、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原則:縣級;4、無記名投票原則;5、選舉權的物質保障與法律保障原則;6、代表對選民和原選舉單位負責,并受其監(jiān)督;(二)我國選舉的基本程序設立選舉機構;劃分選區(qū)和選民登記;提出代表候選人;投票選舉和當選計票。(三)堅持和完善我國的選舉制度【論述,劉書p184-186】選舉制度的發(fā)展歷史表明,我國選舉制度適應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需要,有力的促進了我國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我國選舉制度還應在以下方面進一步的完善:1、縮小農村每一代表與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是我國的選舉制度更加公平?!?9年選舉法修訂的重點】2、實行有較大競爭性的選舉機制,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選舉制度。3、擴大直接選舉范圍,使選舉制度更加民主合理。四、國家結構形式及其分類【名詞解釋、名詞辨析、簡答,劉書p196-199】國家結構形式是指掌握國家政權的統(tǒng)治階級為了實現其階級統(tǒng)治,按照一定的原則來劃分國家的內部區(qū)域,調整國家整體與組成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關系的一種形式?,F代國家結構形式主要分為兩大類:單一制和聯(lián)邦制。單一制是指由若干個行政單位或者自治單位所組成的單一主權國家。單一制國家的特點有:國家只有一部憲法和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只有一套政權機關和司法機關體系;地方接受中央的統(tǒng)一領導,沒有分離權;國家整體是代表國家進行國際交往的唯一主體;公民只有一個國籍。聯(lián)邦制是指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成員國所組成的聯(lián)盟國家。聯(lián)邦制國家的特點有:在法律上,聯(lián)邦有統(tǒng)一的憲法和法律體系,各成員國也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體系;在國家機構設置上,聯(lián)邦有國家機構體系,同時各成員國也有自己的國家機構體系;在中央與地方關系上,憲法有明確的職權劃分;在對外關系上,聯(lián)邦的組成單位一般不作為國際法上的主體;公民既有聯(lián)邦的國籍,同時也有個成員國的國籍。五、我國是單一制的國家【名詞解釋、簡答,劉書p199-201】我國現行憲法在序言中申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實行單一制在理論上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結構形式的理論,同時更是出于對我國具體實際的考慮。1、我國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情況決定的。大雜居,小聚居,交叉居住;2、民族關系的歷史決定的。以和為貴,統(tǒng)一是共同意愿;3、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的需要決定的。集中力量辦大事。4、國防建設的實際需要決定的。民族團結,防止分裂?!菊骖}鏈接&課后練習】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名詞解釋:政體與政權組織形式(8分)2002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分)2003年法律史專業(yè)法學綜合卷,名詞解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5分)2004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憲法學卷,簡答: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15分)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簡答:簡要分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8分)2002年法理學專業(yè)憲法卷,簡答: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民主的基本形式?(12分)2004年國際法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有哪些?(8分)2004年刑法學、法律史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10分)2003年法理學、刑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1,簡答: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征(15分)2006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簡答:簡述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15分)2008年法學所有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有哪些?(12分)2002年法理學專業(yè)憲法卷,名詞解釋:選舉制度(5分)2006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名詞辨析: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12分)2002年刑法學、法律史學、訴訟法學、民商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我國選舉制度有哪些基本原則?(10分)2002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簡答:我國選舉權的平等性的體現。(8分)2004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憲法學卷,簡答:如何理解選舉權的平等性原則?(15分)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簡答:簡要分析我國選舉權平等性原則?(12分)2003年法理學專業(yè)法學綜合卷1,論述:你認為應該如何完善我國的選舉制度?2003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簡答:簡析政體、政權組織形式和國家結構形式的關系(15分)2005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名詞解釋:國家結構形式與行政區(qū)域的劃分(8分)2006年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yè)中國憲法卷,名詞辨析:單一制與復合制(12分)課后思考題: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如何理解我國選舉權的平等性?我國為何采用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法通練習冊:聯(lián)邦制;如何完善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國采取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政權組織形式?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什么?第四節(jié)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本節(jié)考點】1、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概述2、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3、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本節(jié)重難點】1、公民、人民與國籍2、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3、現行《憲法》關于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新發(fā)展4、平等權5、政治權利與自由6、人身權利與宗教信仰自由7、公民的社會經濟、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權利8、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9、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知識點講解】一、公民、人民與國籍【名詞解釋、名詞辨析,劉書p263-266】在憲法學中,“公民”與“人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公民是一個法律概念,指的是具有某一個國家國籍的人,與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相對應。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與敵人相對應,在不同的時期和歷史條件下,其含義和范圍是不同的。因而我們在研究中不能把二者混同。國籍是一個人屬于某一個國家在法律上的身份。在各國國籍法中,公民取得國籍通常有兩種方式:原始取得,即因出生而取得國籍;繼有國際,即因加入而取得國籍。國籍是確定公民資格的唯一依據。憲法第33條規(guī)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具備我國國籍即可成為我國公民。二、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名詞解釋、名詞辨析、簡答,劉書p266-267】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也稱憲法權利和義務,是憲法所確認的,公民應當享有的主要權利和履行的最起碼的法律權利和義務。在范圍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窄于法定的權利和義務;在效力上,基本權利和義務高于一般的法律權利和義務。憲法確定基本權利和義務有客觀必然性。因為:1、基本權利和義務對于公民和國家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緳嗬枪褡鳛閲业闹魅藨斚碛械臋嗬?,而基本義務是公民對國家所承擔的責任,也是國家從事公共管理的基礎;2、憲法確定基本權利和義務就明確了國家和公民的關系,國家依據憲法從事公共管理,不得侵犯公民權利;公民依法享有權利和自由,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3、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構成一般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基礎。三、現行憲法關于公民權利和義務的新發(fā)展【簡答,劉書p270-271】我國建國以來先后制定四部憲法,分別是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和1982年憲法?,F行1982年憲法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在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制定,在許多地方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同前三部憲法相比,現行憲法在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方面有以下一些新變化:1、結構形式發(fā)展變化。“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作為第二章置于總則之后第三章“國家機構”之前,體現了重視。2、內容更充實、具體,符合實際。14-2-12-18條;3、強調了權利義務的一致性。4、重視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保障。四、平等權【名詞解釋、簡答,劉書p271-274】平等權最先是一項政治權利,后來在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不斷擴展。我們認為,平等權是指公民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一切領域內與其他公民享有同等的權利,不允許區(qū)別對待。平等權在我國現行憲法中集中體現在第33條的規(guī)定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從理論上看,平等權包含以下含義:公民平等的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公民平等的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國家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對所有公民的保護或懲罰一視同仁;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享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對弱者給與特別的法律保護。理解我國憲法中的平等權應當注意的是:憲法中的平等權不是立法上的平等;平等是指法律上的平等對待,而不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