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遺傳學在髓系腫瘤診療中的應(yīng)用價值_第1頁
細胞遺傳學在髓系腫瘤診療中的應(yīng)用價值_第2頁
細胞遺傳學在髓系腫瘤診療中的應(yīng)用價值_第3頁
細胞遺傳學在髓系腫瘤診療中的應(yīng)用價值_第4頁
細胞遺傳學在髓系腫瘤診療中的應(yīng)用價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關(guān)于細胞遺傳學在髓系腫瘤診療中的應(yīng)用價值細胞遺傳學是遺傳學與細胞學相結(jié)合的一個遺傳學分支學科。研究對象主要是真核生物,特別是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高等動植物。具體來說就是從細胞的角度,主要是從染色體的結(jié)構(gòu)和行為來研究遺傳現(xiàn)象、找出遺傳機制和遺傳規(guī)律。以往研究表明,絕大多數(shù)惡性血液病都有非隨機的染色體改變,染色體改變不但是惡性血液病診斷分型和預(yù)后評價的重要標志,而且為這些疾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線索。細胞遺傳學第2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骨髓增殖性腫瘤(MPN)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腫瘤(MDS/MPN)伴有PDGFRA,PDGFRB和FGFR1異常的嗜酸性細胞增多性髓性腫瘤2008年WHO髓系腫瘤的分類方案第3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AML有重現(xiàn)遺傳學異常;2、AML伴MDS相關(guān)改變;3、治療相關(guān)性AML;4、不另分類:微分化AML;未成熟AML;成熟型AML;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白血??;急性紅白血病;急性巨核細胞白血?。患毙允葔A性粒細胞白血?。患毙匀柙鲋嘲楣撬枥w維化;5、髓系肉瘤;6、Down綜合征相關(guān)性髓系增殖??;7、原始漿細胞樣樹突細胞腫瘤;

AML第4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1基于細胞遺傳學和分子學異常的AML危險度分層第5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有重現(xiàn)遺傳學異常表2AML七種常見的細胞遺傳學異常第6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有重現(xiàn)遺傳學異常1、t(8;21)(q22;q22);(AML1-ETO)/AML在成人AML中約占5-7%;多數(shù)還伴有性染色體丟失或del(9)等繼發(fā)性染色體異常;有30%患者同時伴有KRAS或NRAS突變;約20-25%伴有KIT基因突變;AML1-ETO可抑制與造血細胞增殖、分化密切相關(guān)的基因的轉(zhuǎn)錄,并且在多種基因突變的影響下,最終使造血細胞分化障礙、增殖異常而誘發(fā)白血?。?/p>

患者對化療敏感,CR率高,10年OS率可達61%;合并c-KIT突變屬于預(yù)后中危型。圖1t(8;21)AML遺傳學改變第7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有重現(xiàn)遺傳學異常2、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CBFβ-MYH11)/AML在AML中約占5-8%;約40%的患者伴有附加染色體異常,如+22(10-15%)、+8(10-15%)、del7q(約5%)、+21(約5%)。約30%的患者伴有KIT基因突變;細胞遺傳學異常以inv(16)居多,而t(16;16)較少;兩者都形成CBFβ-MYH11融合基因;CBFβ-MYH11可通過NYHll尾部形成同二聚體或多聚體,抑制野生型AMLl的轉(zhuǎn)錄活性,導(dǎo)致分化受阻;患者對化療敏感,CR率高,10年OS率可達55%;伴+22的預(yù)后好,但老年患者或伴KIT基因突變者預(yù)后差。圖2inv(16)或t(16;16)AML遺傳學改變第8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有重現(xiàn)遺傳學異常3、t(15;17)(q22;q21);(PML-RARα)/AML在AML中約占5-13%;約40%的APL伴有附加染色體異常,最常見+8異常(10-15%);另有34-45%的患者伴有FLT3突變;PML-RARα可以阻滯粒細胞分化和成熟,同時異常早幼粒細胞凋亡不足,從而骨髓中堆積大量的異常早幼粒細胞;患者對化療、ATRA及砷劑敏感,CR率高,10年OS率可達81%;伴+22的預(yù)后好,但老年患者或伴KIT基因突變者預(yù)后差。圖3t(15;17)AML遺傳學改變第9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有重現(xiàn)遺傳學異常4、t(9;11)(p22;q23)(MLLT3-MLL)/AML在成人AML中約占2%,兒童AML中約占10%;可伴有附加染色體異常,最常見+8異常(20%),其他異??捎?6、+19、+20等,但不影響預(yù)后;為中等危險性AML,其預(yù)后比其它累及11q23染色體異常的患者稍好,10年OS率為39%。圖4t(9;11)AML遺傳學改變第10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有重現(xiàn)遺傳學異常6、t(6;9)(p22;q34);(DEK-NUP214)/AML在AML中約占1-2%;部分患者伴有+8、del12p、+13、復(fù)雜染色體異常,69%的兒童、78%的成人患者伴有FLT3-ITD基因突變;此型的預(yù)后差,生存期短,兒童4年OS率接近0,成人10年OS率僅為27%。圖6t(6;9)AML遺傳學改變第11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有重現(xiàn)遺傳學異常7、t(1;22)(p13;q13);(RBM15-MKL1)/AML該型占AML的<1%;患者多為嬰兒及兒童,在兒童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多見;60%的患兒僅有t(1;22)的異常,稍大的兒童常有超二倍體核型[2,+19,+der(1)t(1;22),+6,+21];此型的預(yù)后中等,兒童3年EFS率接近50%。圖7t(1;22)AML遺傳學改變第12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伴MDS相關(guān)改變AML伴多系增生異??蔀樵l(fā)性,也可既發(fā)于MDS或MDS/MPD;約占成人AML的1/4-1/3,多為老年發(fā)?。蝗旧w異常類似于MDS,-7/7q、-5/5q-、+8、+9、+11、11q-、12p-、-18、+19、20q-和+21常見,較少見的有t(2;11)、t(1;7)和3q21與3q26的易位;inv(3)(q21q26)、t(3;3)(q21;q26)和ins(3;3)的患者常伴血小板增多。inv(3)(q21q26)也見于其它類型的AML和MPD,伴血小板增多,骨髓中巨核細胞增多;t(3;21)(q21;q26)常與治療相關(guān),或見于CML急變期,而t(3;5)(q25;q34)表現(xiàn)為多系增生異常,但無血小板增多?;颊叩腃R率低,預(yù)后差。第13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伴MDS相關(guān)改變1、-5/5q-AML約占AML的6%,多為老年發(fā)病;-5很少單獨出現(xiàn),常合并其他染色體異常,如-7、+8、+21;5q-可單獨出現(xiàn),也可以合并其他染色體異常,當合并有復(fù)雜核型時提示預(yù)后差;5q-導(dǎo)致多種腫瘤抑制基因表達的缺失,如CTNNA1、EGR1、RPS14、miR-145和miR-146a,這些基因的缺失參與了AML的發(fā)病;-5/5q-也見于治療相關(guān)的AML。圖8-5/5q-AML遺傳學改變第14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伴MDS相關(guān)改變2、-7/7q-AML含有-7異常的AML約占AML的10%,其中只有-7異常的占5%,合并其他核型異常的占5%;7q-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AML中,常在q22-q34間斷裂,最常見為7q31.1;一些染色體異位性AML中-7/7q-是常見的第二位染色體異常;例如-7在50%的inv(3)(q21q26)/t(3;3)(q21q26)AML中可見;-7/7q-或-5/5q-也常見于有烷化劑接觸或照射史的AML患者中。

圖9-7/7q-AML遺傳學改變第15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療相關(guān)性AML烷化劑治療相關(guān)的AML中位潛伏期為5-6年,常先發(fā)生MDS,近2/3的患者為RCMD;也有患者直接表現(xiàn)為AML,伴多系增生異常;常有克隆性細胞染色體異常,類似于AML多系增生異常和原發(fā)性MDS-RCMD或MDSRAEB,主要是5號/及7號染色體長臂的部分或全部缺失,或不平衡易位;5號染色體長臂缺失常包含5q23-q32;也可見非隨機的1、4、12、14和18號染色體異常;復(fù)雜核型最為多見;患者一般對化療不敏感,生存期短。第16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療相關(guān)性AMLTopoII抑制劑治療相關(guān)AML發(fā)病潛伏期短,常無MDS期;AML中遺傳學異常主要為11q23或MLL基因的平衡易位,主要是t(9;11)、t(11;19)和t(6;11),也可見t(8;21)、t(3;21)、inv(16)、t(8;16)和t(6;9)等,t(15;17)(q22;q21)也有報道;患者的療效和預(yù)后與遺傳學異常的類型有關(guān)。第17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不另分類型1、AML微分化型即FAB分型中的M0,占AML的5%,絕大多數(shù)為成人患者;染色體異常不具特異性,最常見的為復(fù)雜核型、+13、+8,+4和-7;患者預(yù)后較差,CR率較低,生存期短,早期復(fù)發(fā)率高。2、AML不成熟型即FAB分型中的M1,占AML的近10%,大多為成人患者,中位發(fā)病年齡46歲;無特征性的重現(xiàn)性染色體異常;絕大多數(shù)患者IgH和TCR基因為胚系結(jié)構(gòu);高白細胞數(shù)者病情進展較快。第18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不另分類型3、AML成熟型即FAB分型中的M2,占AML的30-45%,見于各年齡階段,40%的患者大于60歲,小于25歲者占20%;伴嗜堿粒細胞增多的病例可有12p11-13缺失或易位,也可有t(6;9)(p23;q34)/DEK-CAN融合基因;極少數(shù)患者有t(8;16)(p11;p13);患者經(jīng)強化治療有效,t(6;9)的患者總的預(yù)后較差。伴t(8;21)的患者應(yīng)歸類為t(8;21)(q22;q22)/AML。第19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不另分類型4、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AMML)即FAB分型中的M4,占AML的15-25%,以年齡較大的患者多見,中位發(fā)病年齡為50歲;絕大多數(shù)患者無特異的細胞遺傳學異常,有inv(16)或11q23/MLL基因重排的應(yīng)另列診斷;患者需接受強化治療,預(yù)后不一。第20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不另分類型5、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即FAB分型中的M5a和M5b,M5a占AML的5-8%,主要見于年青患者;M5b則占3-6%,主要見于成人;11q23缺失或易位主要見于M5a,偶可見于M5b,需另列診斷;t(8;16)(p11;p13)可見于M5b;患者常需強化治療。第21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不另分類型6、急性紅白血病根據(jù)有無原始粒細胞顯著增多而分為M6a(紅白血病,即FAB分型中的M6)和M6b(純紅白血病)兩類;M6a主要見于成人,占AML的5-6%;M6b極罕見,可見于任何年齡階段;本組疾病無特異的遺傳學異常。常見伴多個染色體結(jié)構(gòu)異常的復(fù)雜核型,尤以5和7號染色體異常最多見;M6a臨床惡性程度較高,原始粒細胞比例可逐漸增多,中位生存期僅為25個月;M6b原發(fā)耐藥,中位生存期僅為3個月。第22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不另分類型7、急性原始巨核細胞白血病為FAB分型的M7,超過50%的原始細胞屬于巨核細胞。本病占AML的3~5%,見于成人和兒童患者;成人患者無特異的核型異常,有時可見inv(3)(q21;q26),但也見于其它類型AML;兒童、特別是嬰兒患者可有t(1;22)(p13;q13);繼發(fā)于間質(zhì)胚細胞瘤的年青男性患者可見包括12p等臂染色體在內(nèi)的數(shù)種染色體異常;患者的預(yù)后常常很差,特別是有t(1;22)的嬰兒患者。第23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不另分類型8、急性嗜堿粒細胞白血病為AML的一種罕見類型(<1%);可有皮膚浸潤、器官腫大及高組胺血癥的表現(xiàn);患者白血病細胞向嗜堿性粒細胞分化,部分患者為CML的急性變;患者無特異的核型異常,少數(shù)患者為原發(fā)性Ph染色體陽性的AML;患者預(yù)后一般較差。第24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ML不另分類型9、急性全髓增殖癥伴骨髓纖維化是一類罕見的AML類型,主要見于成人;既可為原發(fā)性,也可繼發(fā)于烷化劑或放療后;常有嚴重的全血細胞減少,脾不大或稍腫大,臨床進展快,化療反應(yīng)差,生存期短;無特異的細胞遺傳學異常,但核型常有異常,可見復(fù)雜核型,也常有5、7號染色體異常。第25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與Down綜合征相關(guān)的髓系白血病在患有21-三體綜合征(Downsyndrome)的嬰兒中,約<10%的患者可出現(xiàn)短暫的異常髓細胞生成,出現(xiàn)類似AML的形態(tài)學改變,但無異常的克隆性細胞遺傳學改變,部分原因為獲得性GATA1基因突變;需進行細胞遺傳學檢查以排除AML;如出現(xiàn)染色體異常,提示向白血病轉(zhuǎn)化;70-80%該類患者無需治療在數(shù)周或數(shù)月內(nèi)異常髓細胞生成癥狀消失;在20-30%該類患者中即使沒有t(1;22)也可轉(zhuǎn)變?yōu)锳MKL。第26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急性髓系白血?。ˋML)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骨髓增殖性腫瘤(MPN)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腫瘤(MDS/MPN)伴有PDGFRA,PDGFRB和FGFR1異常的嗜酸性細胞增多性髓性腫瘤2008年WHO髓系腫瘤的分類方案第27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40%~60%的MDS患者具有非隨機的染色體異常,其中以-5/5q-、-7/7q-、+8、20q-和-Y最為多見。MDS患者常見的染色體異常中,部分異常具有特異性診斷價值,包括-7/7q-、-5/5q-、i(17q)/t(17p)、-13/13q-、11q-、12p-/t(12p、9q-、idic(X)(q13)、t(11;16)(q23;p13.3)、t(3;21)(q26.2;q22.1)、t(1;3)(p36.3;q21.2)、t(2;11)(p21;q23)、inv(3)(q21;q26.2)和t(6;9)(p23;q34);第28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9圖10MDS遺傳學改變分布圖JMolDiagn.

2014;16(2):145-58.第29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DS而+8、20q-和-Y亦可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其他非克隆性血細胞減少疾病,部分伴有單純+8、20q-或-Y的患者免疫抑制治療有效,且長期隨訪未出現(xiàn)提示MDS的形態(tài)學依據(jù)。第30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DS圖11MDS細胞遺傳學分層對生存期的影響JClinOncol.

2012;30(8):820-9.2012年,MDS預(yù)后國際工作組依據(jù)5個MDS數(shù)據(jù)庫,共7012例MDS患者的結(jié)果,研究染色體核型對預(yù)后的影響,將染色體核型分為5個級別。第31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DS表3MDS細胞遺傳學危險度分層(IPSS-R)JClinOncol.

2012;30(8):820-9.第32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DS表4MDSIPSS-R積分表第33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DS常見的細胞遺傳學異常1、-5/5q-是MDS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5q-普遍缺失區(qū)域包含40個表達于造血干祖細胞的基因;5q-綜合征其臨床特征包括:大細胞性貧血、血小板正?;蛘呱?、巨核細胞分葉不良;5q-綜合征轉(zhuǎn)化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幾率較低,小于10%;來那度胺治療5q-綜合征能取得細胞遺傳學緩解,獨存在的5q-綜合征預(yù)后良好;第34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DS常見的細胞遺傳學異常2、-7/7q-7號染色體單體在MDS患者中亦屬常見,尤其是在繼發(fā)性MDS的患者,檢出率高達50%;此類患者預(yù)后差,平均年齡較5q-患者年輕,有伴發(fā)重癥感染的傾向,迅速轉(zhuǎn)為白血病的風險較高;7號染色體單體亦可見于唐氏綜合征、范科尼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向克隆性疾病轉(zhuǎn)化的過程中;第35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DS常見的細胞遺傳學異常2、-7/7q-7號染色體上與惡性轉(zhuǎn)化相關(guān)的基因可能定位于7q35-36區(qū)域;兒童的-7患者可同時伴有NFl和WTl基因的異常表達,一般會迅速轉(zhuǎn)化為急性白血病;成人的-7患者并無特別的臨床特征;-7MDS的分子學研究顯示常存在RAS、AML1基因的突變及P15INK4B基因的超甲基化;-7/7q-MDS患者應(yīng)用阿扎胞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36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骨髓增殖性腫瘤(MPN)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腫瘤(MDS/MPN)伴有PDGFRA,PDGFRB和FGFR1異常的嗜酸性細胞增多性髓性腫瘤2008年WHO髓系腫瘤的分類方案第37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1、慢性粒細胞白血?。–ML)CML是首個被識別的發(fā)病與特定染色體或基因相關(guān)的腫瘤性疾病,其標志性特征為Ph染色體,即t(9;22)(q34;q11),致病基礎(chǔ)為位于9q34上的c-ABL易位至22q1l上BCR基因3’端,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圖12Ph染色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第38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1、慢性粒細胞白血?。–ML)CML診療和監(jiān)測理念的變更化療時代的追求緩解癥狀或血液學反應(yīng)干擾素時代的追求細胞遺傳學反應(yīng)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時代的追求分子學反應(yīng)第39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1、慢性粒細胞白血?。–ML)TKI治療中3、6、12個月以及之后任意時間點的血液學、細胞遺傳學和分子學反應(yīng)已被列人國內(nèi)外CML診療推薦或指南的TKI反應(yīng)評估標準,不僅用于評估療效,更重要的是為了早期識別耐藥或疾病進展,從而指導(dǎo)干預(yù)治療;第40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月最佳警告失敗3ELNPh+≤35%或BCR-ABL1<10%Ph+65.95%或BCR-ABL1>10%無CHR或Ph+>95%NCCNPh+≤35%或BCR-ABL1≤10%不適用Ph+>35%或BCR-ABL1>10%6ELNPh+0%和/或BCR-ABL1<1%Ph+1-35%和/或BCR-ABL11-10%Ph+>35%和/或BCR-ABL1>10%NCCNPh+≤35%或BCR-ABL1≤10%不適用Ph+>35%或BCR-ABL1>10%12ELNBCR-ABL1≤0.1%BCR-ABL10.1-1%Ph>0%BCR-ABL11-0.1%NCCNPh+0%不適用Ph>0%12個月后ELNBCR-ABL1≤0.1%CCA/ph喪失CHR,CCyR,MMR,基因突變,CCA/Ph+NCCNPh+0%不適用喪失CHR,CCyR,MMR,基因突變,CCA/Ph+表5CML國際指南中早期分子學反應(yīng)定義第41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2、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V)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率約15-25%,常見的異常有del(20)、+8、+9,另外還有dup(1q)、del(13q)、del(5q)等;+8在異常核型中的比率為20%,常單獨出現(xiàn),有時伴有+9;+9在異常核型中的比率為16-20%。有報道認為,+9預(yù)示著PV急變機率的增加,尤其當+9和dup(1q)同時存在時;隨著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及疾病的進展,異常核型的發(fā)生率增加,并且有新的異常核型出現(xiàn),在髓樣化生期可有70-90%的異常核型出現(xiàn),而在轉(zhuǎn)化為急性白血病時異常核型的發(fā)生率可達到90-100%。第42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3、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ET)ET患者核型異常相對少見,僅約5%存在非特異性異常;接受化療患者的染色體異常檢出率明顯高于未治療時,疾病轉(zhuǎn)化時也會出現(xiàn)新的染色體異常;ET中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是+8、+9、13q-和20q-。第43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4、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PMF)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率約40%,常見的有20q-、13q-、+8、+9、12p-以及1號或7號染色體的異常;2009年國際協(xié)作組(IWG-MRT)頒布了PMF的國際預(yù)后積分系統(tǒng)(IPSS),但僅適用于初診未治療的患者。2010年提出了國際動態(tài)預(yù)后評分系統(tǒng)(DIPSS),適用于處于疾病任何時點的患者。近期又提出國際動態(tài)預(yù)后評分系統(tǒng)加強版(DIPSS-plus),綜合了核型、血小板計數(shù)和輸血狀態(tài)的預(yù)后信息(表6)。第44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6PMF的危險度分層第45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急性髓系白血?。ˋML)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骨髓增殖性腫瘤(MPN)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腫瘤(MDS/MPN)伴有PDGFRA,PDGFRB和FGFR1異常的嗜酸性細胞增多性髓性腫瘤2008年WHO髓系腫瘤的分類方案第46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1、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CMML)患者的中位OS期約20個月,且可能與骨髓原始細胞的比例有關(guān);15-30%的CMML患者可進展為AML;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率約20-30%,常見的有+8、-Y、+21、復(fù)雜核型以及7號染色體異常。第47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1、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MML)表7西班牙CMML細胞遺傳學分層(2011年)Haematologica.2011;96(3):375-83.

第48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1、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MML)表8梅奧診所和法國協(xié)作組CMML細胞遺傳學分層(2014年)AmJHematol.2014;89(12):1111-5.第49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2、不典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aCML)與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腫瘤,無法分類(MDS/MPN-U)aCML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率約56-82%,MDS/MPN-U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率約36-43%;常見的有+8、-Y、i17q、-7/7q-、復(fù)雜核型;細胞遺傳學危險度分層可參考MDSIPSS分層。第50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2、不典型慢性粒細胞白血?。╝CML)與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腫瘤,無法分類(MDS/MPN-U)表9aCML與MDS/MPN-U細胞遺傳學異常的比較Blood.2014;123(17):2645-51.

第51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3、幼年型粒單核細胞白血病(JMML)是一種少見的兒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細胞異常的克隆性疾病,治療反應(yīng)及預(yù)后差;患兒的Ph染色體及BCR/ABL融合基因均為陰性;文獻報道約25-30%的患兒有單體7,其他核型異常僅約5-10%。第52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3、幼年型粒單核細胞白血病(JMML)表10JMML診斷標準(國際JMML協(xié)助組)第53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急性髓系白血?。ˋML)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骨髓增殖性腫瘤(MPN)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腫瘤(MDS/MPN)伴有PDGFRA,PDGFRB和FGFR1異常的嗜酸性細胞增多性髓性腫瘤2008年WHO髓系腫瘤的分類方案第54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1、伴有PDGFRA異常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髓系腫瘤男性患者多見,發(fā)病高峰年齡約40歲,兒童罕見;常表現(xiàn)為脾大(60%),貧血,血小板減少,嗜酸粒細胞增高(70%);目前發(fā)現(xiàn)了約6個PDGFRA的伙伴基因,其中FIP1L1-PDGFRA融合基因是最常見的重排形式;伊馬替尼對FIP1L1-PDGFRA陽性的患者有效,但對其他融合基因的療效不確定。第55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1、伴有PDGFRA異常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髓系腫瘤表11PDGFRA融合蛋白及相應(yīng)染色體異常第56頁,共6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PN1、伴有PDGFRA異常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髓系腫瘤圖13FIP1L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