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護理學課程全冊教學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E/22/wKhkGWYre1CARhmhAAEVQjPoWyA174.jpg)
![精神科護理學課程全冊教學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E/22/wKhkGWYre1CARhmhAAEVQjPoWyA1742.jpg)
![精神科護理學課程全冊教學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E/22/wKhkGWYre1CARhmhAAEVQjPoWyA1743.jpg)
![精神科護理學課程全冊教學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E/22/wKhkGWYre1CARhmhAAEVQjPoWyA1744.jpg)
![精神科護理學課程全冊教學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E/22/wKhkGWYre1CARhmhAAEVQjPoWyA17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神科護理的相關概念精神(Mind/Spirit)又稱心理,是人腦的功能,即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精神是通過精神活動表現(xiàn)出來的,是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心理狀態(tài)的總稱。外部客觀環(huán)境是產生精神活動的源泉。精神衛(wèi)生(MentalHealth)又稱精神健康或心理衛(wèi)生,是指積極有效地維護和促進大眾的心理健康,預防精神疾病,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以適應各種社會環(huán)境的措施和方法。精神健康的標志是有幸福感,感到生活愉快;對行為能自我控制,能認識現(xiàn)有的限制和是非界線并能適應;能正確評價現(xiàn)實;工作效率高,在能力限度內能做好要做的事。精神障礙(MentalDisorder)是以精神活動失調或紊亂為主要表現(xiàn),出現(xiàn)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的異常,常伴有生理功能的障礙。例如阿爾茨海默病有典型的認知(特別是記憶)方面的損害,抑郁癥有明顯病態(tài)的抑郁體驗;而兒童注意缺陷障礙的主要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動。這些認知情緒、行為改變使得患者感到痛苦,功能受損或增加患者死亡、殘疾等的危險性。精神障礙根據(jù)有無所謂的器質性因素分為“器質性”精神障礙(如腦炎、慢性臟器衰竭所致的精神障礙)和“功能性”精神障礙。“功能性”精神障礙又分為重性精神障礙(又稱為精神病性障礙,如精神分裂癥)和輕型精神障礙(如焦慮癥、應激所致的精神障礙等)。還有一類起于早年,可能持續(xù)終生的精神障礙(如兒童發(fā)育障礙、精神發(fā)育遲滯、人格障礙等)。精神科護理(PsychiatricNursing)是研究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護理以及研究和幫助健康人保持精神健康和防止精神疾病的一門科學。它是建立在護理學基礎上的一門專科護理學,即以護理學的理論原則為基礎,從生物、社會、心理三方面研究和幫助精神障礙患者,促進全人類的身心健康。謝謝聆聽精神障礙與疾病負擔、歧視偏見精神病患者因為患病不能正常工作、學習,行使自己的社會功能,也可能由于社會歧視而喪失工作、學習機會。精神病患者對家庭的影響不僅僅是治療、照顧的負擔,還包括諸如家庭成員的精神付出、重新適應、忍受社會歧視等。評估某種疾病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是從發(fā)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來理解。但是這些指標主要適合于某些急性病(這些疾病的轉歸要么痊愈,要么死亡),對于慢性疾病就不太適合。一般來說,精神疾病僅僅是導致殘疾,而非死亡。精神障礙患者發(fā)生殘疾和死亡的比率較高。例如,嚴重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患者由于常常得不到治療的身體健康問題(例如癌癥、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艾滋病毒感染),自殺、過早死亡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群高40%~60%。精神疾患常常使個人和家庭陷入貧窮。與一般人群相比,精神障礙患者陷入無家可歸或被不當監(jiān)禁的情況要常見得多。由于污名和歧視,精神障礙患者的人權常常遭受侵犯,許多人享受不到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工作權和教育權及生殖權等。他們還可能面臨不衛(wèi)生和不人道的生活條件、身體侵害。他們往往被剝奪公民和政治權利,例如人身自由、投票權和有效、全面參與公共生活的權利,以及在對自身具有影響的其他問題上行使其法律能力的權利,包括治療和保健。謝謝聆聽精神障礙的病因精神障礙的生物學因素精神障礙的心理、社會因素一、精神障礙的生物學因素影響精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大致可以分為遺傳、神經發(fā)育、感染、軀體疾病、創(chuàng)傷、營養(yǎng)不良、毒物等。這些致病因素可能相互作用,并在不同個體起不同的作用。(一)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人們早就認識到基因是影響人類和動物正常與異常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們對所謂“功能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情感障礙、兒童孤獨癥、神經性厭食癥、兒童多動癥、驚恐障礙等)進行了家族聚集性研究,包括從了解這些障礙的遺傳方式、遺傳度到基因掃描等,共同的結論是:這些疾病具有遺傳性,是基因將疾病的易感性一代傳給一代。(二)神經發(fā)育異常神經發(fā)育異常假說逐漸成為精神疾病發(fā)病機制的主要前沿研究領域。神經發(fā)育學說認為,神經發(fā)育障礙患者的大腦從一開始就未能有正常的發(fā)育。遺傳因素以及早期環(huán)境因素干擾了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發(fā)育,導致神經元增殖、分化異常,突觸過度修剪或異常聯(lián)系等。早期的表現(xiàn)可能僅為輕度異常,如輕度認知功能損害,青春期后可能表現(xiàn)較為嚴重的異常。(三)感染早在20世紀早期,我們就已知道感染因素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產生精神障礙。例如通過性傳播的梅毒螺旋體首先引起生殖系統(tǒng)癥狀,在多年的潛伏后,進入腦內,導致神經梅毒。神經梅毒主要表現(xiàn)為神經系統(tǒng)的退行性變,表現(xiàn)為癡呆、精神病性癥狀及麻痹。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也能進入腦內,產生進行性的認知行為損害,早期表現(xiàn)為記憶損害,注意力不集中及情感淡漠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xiàn)更為廣泛的損害,如緘默癥、大小便失禁、截癱等。應激性生活事件、情緒狀態(tài)、人格特征、性別、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社會階層、社會經濟狀況、種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際關系等均構成影響疾病的心理、社會因素。心理社會因素既可以作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礙的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如急性應激性障礙、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適應障礙等;也可以作為相關因素影響精神障礙的發(fā)生、發(fā)展,如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甚至是精神分裂癥等;還可以在軀體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心身疾病。二、精神障礙的心理、社會因素人格特征與精神障礙人格可以定義為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的總的情緒和行為特征,此特征相對穩(wěn)定并可預測。性格是在氣質(一個人出生時固有的、獨特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性)的基礎上,由個體活動與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格特征與精神障礙一個具有開朗、樂觀性格的人,對人坦率,思想、感情容易交流,樂于助人,也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愿意理解別人也容易被人理解,在人際關系中誤會與矛盾較少,即使有也容易獲得解決。這種人外向,追求刺激與挑戰(zhàn),較易沖動,不善思考。與此相反,一個比較拘謹、性格抑郁的人,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他們內向,回避刺激,但長于思考,沖動可能較小??v觀上述對精神疾病病因學探討,生物學因素(內在因素)和心理社會因素(外在因素)在精神障礙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均起著重要作用。實際上,生物學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不能截然分開,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影響人類行為。謝謝聆聽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概述雖然精神癥狀的表現(xiàn)復雜多樣,但許多精神癥狀之間常具有一定聯(lián)系。臨床上通常將具有一定內在聯(lián)系且常同時出現(xiàn)的一組精神癥狀稱為精神疾病綜合征。一、幻覺妄想綜合征以幻覺為主,并在幻覺的基礎上產生相應的妄想,幻覺和妄想聯(lián)系緊密并相互影響。如患者耳邊出現(xiàn)他人議論的聲音(幻聽)后,便懷疑他人對其跟蹤迫害(被害妄想)。多見于精神分裂癥,也可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和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等。二、躁狂綜合征以情緒高漲、思維奔逸和活動增多為特征。主要見于躁狂發(fā)作,也可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三、抑郁綜合征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活動減少為特征。主要見于抑郁發(fā)作,也可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四、緊張綜合征最突出的癥狀是患者全身肌張力增高,包括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兩種狀態(tài)。前者常有違拗癥、刻板言語及刻板動作、模仿言語及模仿動作、蠟樣屈曲等表現(xiàn);后者表現(xiàn)為突然爆發(fā)的興奮激動和暴力行為。主要見于精神分裂癥、抑郁發(fā)作、急性應激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藥物中毒等。五、遺忘綜合征又稱為柯薩可夫綜合征,患者無意識障礙,智能相對完好,主要表現(xiàn)為近記憶障礙、定向力障礙和虛構。主要見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顱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腦腫瘤及其他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謝謝聆聽建立護患關系的基本要求概述治療性護患關系是一種以護士和患者人際關系建立的過程為基礎,以提高患者最佳利益和結果為目的的關系。有效的護理有賴于護士對患者的了解,是所有護理實踐的中心。建立一個互相信任、開放、良好的護患關系,是有效護理的根本保證。一、正確認識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多種原因所共同導致的一種大腦功能紊亂性疾病。精神障礙患者的離奇行為或荒誕言語是疾病的表現(xiàn),就像軀體疾病所對應的相應癥狀和體征一樣,無好壞之分,不能以常人的標準來評定。二、尊重患者的人格平等相待、不歧視患者、不能嘲笑甚至愚弄患者。在治療或談話之前應先征得患者同意,尊重患者的意見或提出的方案。應向患者介紹或者說明其治療及護理情況,尊重其知情權,取得患者合作。對于患者的隱私、病史要予以保密。三、具有同理心,體會患者心境同理心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護士要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根據(jù)患者的言談舉止判斷患者的思想、感受和需要,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理解并且體會患者內心的痛苦。四、持續(xù)性和一致性的態(tài)度持續(xù)性指患者在住院期間應由相對固定的護士與患者經常接觸溝通,有助于形成穩(wěn)固的溝通方式。一致性指護士對患者維持相同的基本態(tài)度,使患者得到安全感,減輕焦慮。對待患者的荒謬想法和癥狀應當既不否定也不肯定,保持中立,不加以批判。五、加強自身修養(yǎng)護士應該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良好的形象,在工作中要做到服裝整潔、儀表大方、舉止從容、態(tài)度友好、精神飽滿、情緒樂觀。同時護士應做到預見性護理和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謝謝聆聽精神疾病的護理觀察精神疾病的護理觀察精神癥狀的表現(xiàn)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是很難完全表露出來,除了依靠病史以及各種輔助檢查外,還需全方位的觀察,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本次內容重點介紹:觀察的內容和方法一、觀察的內容1.一般情況包括儀表、個人衛(wèi)生情況、衣著和步態(tài);生活自理能力;飲食、睡眠及排泄;接觸是主動還是被動;對醫(yī)護人員及周圍環(huán)境的態(tài)度;參加工娛活動的積極性等。一、觀察的內容2.精神癥狀觀察患者有無自知力;有無意識障礙;有無幻覺、妄想、病態(tài)行為等精神癥狀;有無自殺、自傷、傷人、毀物及逃跑企圖;情感的穩(wěn)定性與協(xié)調性如何;精神癥狀有無周期性變化等。一、觀察的內容3.軀體情況患者對軀體疾病往往缺乏相應的主訴,故應重視對患者軀體情況的觀察,應觀察患者全身有無外傷;有無軀體疾病或癥狀;一般健康情況如何;生命體征是否正常等。一、觀察的內容4.治療情況患者對治療的態(tài)度;治療效果及藥物的不良反應;有無藏藥、拒絕治療的行為;自知力恢復的程度等。5.心理狀況患者目前的心理狀況和心理需求;急需解決的心理問題;心理護理的效果等。6.社會功能患者的學習、工作、社交和日常生活能力。二、觀察的方法1.直接觀察法護理工作中最重要、最常用的觀察方法。是與患者直接接觸,面對面進行交談,從談話中可以了解到患者的思維是否正常,答題是否切題,注意力是否集中,情感是否淡漠。還可以通過觀察患者的動作、表情和行為來了解患者的癥狀。直接觀察法獲得的資料相對客觀、真實、可靠。此法適用于意識清晰、交談合作的患者。二、觀察的方法2.間接觀察法是從側面觀察患者獨處或與人交往時的精神活動表現(xiàn)。護士可通過患者的家屬、朋友、同事及病友了解患者的情況,或通過患者的信件、日記、繪畫及手工作品了解患者的思維內容和病情變化。這種方法適用于不肯暴露內心活動或思維內容、不合作、情緒激動的患者。謝謝聆聽精神障礙患者的飲食護理精神障礙患者的飲食護理飲食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正常人可以按照自身的需要來合理地調節(jié)飲食。然而精神病患者卻不同,在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中,??沙霈F(xiàn)飲食障礙,如拒食、貪食、異食等。對這些病人在護理上必須予以很好的管理和照顧,否則容易出現(xiàn)因少食而衰竭或因多食、亂食而發(fā)生意外。評估患者有無拒食、厭食、暴飲暴食、吞食異物、吞咽困難等問題。幫助患者維持正常的營養(yǎng)代謝,并保證患者進食過程的安全。一、進餐前的安排1.進餐形式一般采用集體用餐方式,有利于調動患者進食情緒,消除患者對飯菜的疑慮,有利于護理人員全面觀察患者進餐情況。一、進餐前的安排2.進餐安排安排患者于固定餐桌,各就各位,有秩序,方便工作人員觀察。進餐時分別設普通桌、特別飲食桌、重點照顧桌。(1)普通桌居多,供大多數(shù)合作或被動合作的患者就餐,給予普通飲食。(2)特別飲食桌,供少數(shù)有軀體疾患者或宗教信仰對飲食有特別要求的患者就餐。由專人看護,按醫(yī)囑、按病情、按特殊要求,準確無誤地給適宜的飲食。(3)重點照顧桌,是安排吞食困難、拒食、藏食、生活自理困難需喂食者,由專人照顧。(4)重癥患者于重癥室內床邊進餐。二、進餐時的護理1.在進餐過程中,護士分組負責觀察,關心患者進餐情況,如進餐時秩序、進食量、進食速度。防止患者倒食、藏食。防范患者用餐具傷人或自傷。巡查有無遺漏或逃避進餐的患者,并提醒患者,細嚼慢咽,謹防搶食、窒息。二、進餐時的護理2.藥物反應嚴重、吞咽動作遲緩的患者,要給予軟食。進食時切勿催促,給予充分時間,必要時予以每口小量喂食。并由專人照顧,嚴防意外。二、進餐時的護理3.對搶食、暴食患者,安排單獨進餐,勸其放慢進食速度,并適當限制進食量。對欲吞食異物的患者要重點觀察,必要時予以隔離。對拒食患者的護理需針對不同原因,想法使之進食,必要時給予鼻飼或靜脈補液,并作進食記錄,重點交班。謝謝聆聽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預防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預防意外事件是指病人突然發(fā)生的人身操作及破壞行為,是難以預料和防范的,屬于非醫(yī)療過失。意外事件的發(fā)生極少數(shù)系在意識不清醒、沖動狀態(tài)時發(fā)生,但更多的是在意識清醒、在精神病理作用下,有預謀、有計劃、有對象的,會給醫(yī)院和病人帶來的無法估量的損失。一、加強危險物品的管理精神科危險物品應妥善保管,嚴格清點以防患者利用而作為自傷、傷人的工具。常見危險物品包括:繩帶類物品(如安全帶、病號服、腰帶、鞋帶、長襪、耳機、項鏈、輸液器等)、玻璃器皿類物品(如水杯、瓶罐、輸液瓶)、銳利物品(如剪刀、針、發(fā)卡、戒指等)。二、把好安全檢查關在新患者入院或假出院患者返院、患者外出活動、探視返回病房及家屬進入病房探視患者時,護士應仔細查看有無攜帶或暗藏危險物品,發(fā)現(xiàn)后立即收回,嚴防將其帶進病房。三、建立健全安全制度病區(qū)內使用的醫(yī)療器械如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等物品,護士在交接班時,應進行清點登記,如發(fā)現(xiàn)丟失應立即查找,不得疏忽大意。藥品柜和器械柜用畢加鎖。護士出入辦公室、治療室及儲藏室等要隨手鎖門。三、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醫(yī)生及護士進行操作時,應注意治療完畢認真清點,不得將危險物品遺留在病房內。病區(qū)內的設施、電器等物品應定時檢修,如有損壞,應及時維修,維修時應由專人看護,維修使用工具應清點帶出病房并清掃現(xiàn)場,以杜絕隱患。四、加強危重患者的管理對危重患者應實行重點監(jiān)護,隨時觀察病情變化,掌握患者活動規(guī)律,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及早發(fā)現(xiàn)意外的先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四、加強危重患者的管理嚴格探視制度,對探視者要交代清楚有關探視規(guī)定及注意事項,并在指定地點進行,嚴防將刀、剪、火柴、煙等危險物品交與患者。對有自殺觀念和藏藥企圖的患者,應嚴格監(jiān)視服藥,杜絕積藏藥物自殺。對于興奮躁動的患者,要盡快穩(wěn)定其情緒,耐心細致地做好護理工作。五、堅守崗位護士應嚴格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嚴格交接班制度,認真清點人數(shù),嚴防患者走失,對患者活動場所要經常巡視,活動結束后,應關好門窗;夜間和清晨是意外事件最易發(fā)生時刻,要按規(guī)定加強巡視,防止危險發(fā)生。謝謝聆聽噎食的防范預案噎食的防范預案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狹窄處,甚至誤入氣管,引起呼吸窒息。噎食多發(fā)生在年老體弱、吞咽動作遲緩、有嚴重的藥物反應及搶食等患者。一旦發(fā)生噎食,后果不堪設想,應引起高度重視。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及有關藥物的副反應,一旦出現(xiàn)藥物副反應要立即通知醫(yī)生處理,同時應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2.精神障礙患者一般采用集體用餐,開飯期間醫(yī)護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進食情況,并勸導患者細嚼慢咽,酌情協(xié)助,防止噎食,對年老或藥物反應嚴重、吞咽動作遲緩的患者,專人守護進食或喂食,必要時給予軟飯或流質飲食。3.對搶食的患者,應安排單獨進餐,分量分次進食或專人喂飯。對暴食者,勸其放慢進食速度,適當控制其進食量,避免給患者帶骨或刺的食物。4.發(fā)現(xiàn)病人噎食,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就地搶救,分秒必爭。5.若食物進入氣管,病人出現(xiàn)嗆咳,面色蒼白和嚴重呼吸困難時,應采取以下措施。(1)將病人置仰臥位,肩下墊高,頸部垂直,使氣管位置盡量接近于表面皮膚。(2)立即用一粗針頭在環(huán)狀軟骨下方1~2cm處刺入氣管,使呼吸道暫時通暢。(3)緊急氣管切開。做好氣管切開準備,協(xié)助醫(yī)生做氣管切開。(4)經上述處理后,呼吸困難可暫時緩解,食物仍滯留在氣管內者,需請五官科醫(yī)生會診,采用氣管鏡等方法取出食物。(5)取出食物后應防止吸入性肺炎。(6)預防再次發(fā)生噎食。囑病人吃飯時速度宜慢,細嚼慢咽,適當減少抗精神病藥物劑量或換藥。6.病人復蘇后要臥床休息,加強基礎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應用抗生素預防肺炎及其他部位感染,氣管切口處要保持清潔,及時給予換藥。7.正確及時書寫護理記錄。謝謝聆聽抗精神病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抗精神病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錐體外系反應抗膽堿能副反應心血管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精神方面的副反應消化系統(tǒng)一、錐體外系反應是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最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副作用,主要包括四種表現(xiàn)。1.急性肌張力障礙:出現(xiàn)最早,主要表現(xiàn)為頸面肌肉痙攣,患者可表現(xiàn)頭后仰,眼球上翻、斜頸、張口困難、角弓反張、脊柱側彎等。處理:肌注東莨菪堿或鹽酸苯海索口服,也可減少藥物劑量或換服錐體外系反應低的藥物。2.類帕金森癥:最為常見,主要表現(xiàn)為震顫;肌張力增高;運動不能;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流涎、多汗等。處理:通常采用減少藥物劑量或劑量不變加服抗膽堿能藥物如鹽酸苯海索。3.靜坐不能:主要表現(xiàn)為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反復走動或原地踏步。易誤診為精神病性激越或精神病加劇,故而錯誤地增加抗精神病藥劑量而使癥狀進一步惡化。處理:可用普萘洛爾或肌注地西泮等。4.遲發(fā)性運動障礙:多見于持續(xù)用藥幾年后,主要表現(xiàn)為吸吮、鼓腮、伸舌、軀干和肢體舞蹈樣動作等。目前治療尚無有效藥物,關鍵在于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即停用或減量使用,或換用錐體外系反應低的藥物。二、抗膽堿能副反應表現(xiàn)為口干、心悸、瞳孔擴大、排尿困難和便秘等。輕者一般不需處理,幾天后可慢慢恢復;重者減量或停用,對癥處理。三、心血管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直立性低血壓、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一旦發(fā)生應密切觀察病情,及時報告醫(yī)生并配合搶救。四、精神方面的副反應表現(xiàn)為疲乏、嗜睡、動作緩慢,嚴重者可出現(xiàn)意識障礙等,減量或停用可消失或恢復。五、消化系統(tǒng)口干、惡心、嘔吐、食欲缺乏、腹瀉、便秘等,多數(shù)可自行消失,重者減量或停用,對癥處理。謝謝聆聽抗躁狂藥物—碳酸鋰碳酸鋰是鋰鹽的一種口服制劑,也有口服緩釋劑型,為最常用的心境穩(wěn)定劑。主要介紹:適應癥、禁忌癥、不良反應及護理。一、適應證用于躁狂癥和雙相障礙,對躁狂癥以及雙相障礙的躁狂發(fā)作或抑郁發(fā)作均有治療和預防復發(fā)作用。是急性躁狂的首選藥物。二、禁忌證腎功能障礙、嚴重心血管疾病、電解質紊亂、急性感染、低鹽飲食者禁用。帕金森病、癲癇、老年人、孕婦等慎用。三、不良反應1.早期的不良反應:疲乏、無力、嗜睡、手指震顫、厭食、上腹不適、惡心、嘔吐、腹瀉、多尿、口干等。2.后期的不良反應:持續(xù)多尿、煩渴、體重增加、甲狀腺腫大、黏液性水腫、手指震顫。三、不良反應3.鋰中毒先兆:頻繁嘔吐、腹瀉、手指粗大震顫、抽動、呆滯、困倦、眩暈、構音不清和意識障礙等。當檢測血鋰濃度超過1.4mmol/L時即可出現(xiàn)鋰中毒,應立即停用,大量給予生理鹽水或高滲鈉鹽加速鋰的排泄,或進行人工血液透析。四、碳酸鋰中毒病人的護理1.向病人宣教鋰鹽毒性及不良反應的相關知識,以便病人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反饋。2.遵醫(yī)囑定時檢測血鋰濃度,當血鋰濃度>1.4mmol/L時,即可出現(xiàn)鋰中毒,應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3.密切觀察病人意識、生命體征及中毒癥狀的變化,及時書寫護理記錄并做好交接班。四、碳酸鋰中毒病人的護理4.鼓勵病人多飲水,進食足量食鹽,一般每日不少于3g,以保證水與電解質的平衡,同時利于鋰鹽排出。5.觀察記錄尿量變化,肢體水腫情況,嚴防心、腎功能衰竭。謝謝聆聽急性腦病綜合征(譫妄)一、概述譫妄(delirium)是以注意力障礙和意識障礙為特征,在短時間內產生并在一天內癥狀呈現(xiàn)波動變化的一組綜合征。通常伴隨著其他認知損傷,如記憶障礙、定向力障礙或言語紊亂、視覺空間、知覺感知障礙以及睡眠覺醒周期的改變等。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暫、病情發(fā)展迅速,被稱為急性腦綜合征。二、病因導致譫妄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病因有藥物(尤其是鎮(zhèn)靜催眠藥物、抗膽堿能藥物)使用、外科手術、麻醉、嚴重的疼痛、感染、急性疾病或者突然加重的慢性疾病等。三、臨床表現(xiàn)譫妄以注意障礙和意識障礙為臨床特征性表現(xiàn)?;颊叱霈F(xiàn)神志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意識水平下降,對環(huán)境甚至自身定向能力減弱。譫妄常進展較快,其嚴重程度一天中會有波動,在傍晚和夜晚加重,有晝輕夜重的特點(又稱“日落效應”)。四、治療原則譫妄的治療,首先需要糾正譫妄病因,即針對原發(fā)腦器質性疾病或軀體疾病進行積極治療。還需營造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如醫(yī)院病房應“晝夜分明”:白天光線充足,夜晚黑暗安靜)。四、治療原則家屬及醫(yī)務人員亦應加強對譫妄患者的看護,預防患者發(fā)生傷人及自傷行為。若患者存在嚴重的感知覺障礙或妄想,且語言安撫無效或行為可能對自身或他人造成危險,則需要藥物治療。一般情況下,推薦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為避免藥物加深意識障礙,應盡量給予小劑量的短期治療。謝謝聆聽防治癡呆關愛相伴
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老年性癡呆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癌癥、中風,導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殺手”。據(jù)估計,我國現(xiàn)有600多萬老年性癡呆患者,居全球之首。癡呆已不是老年人“專利”,老年癡呆逐步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重視老年癡呆的防治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刻不容緩的癡呆現(xiàn)狀
1.多動腦筋,培養(yǎng)多方面興趣2.參加有意義的活動3.規(guī)律生活,適當運動4.重視營養(yǎng),合理膳食5.禁煙酒6.少食鋁老年癡呆重在預防七旬老漢公園“鉆研”奧數(shù)題自稱預防老年癡呆1.勤動腦筋,善于聯(lián)想,腦力活動多樣化,
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
2.參加社會有益的活動,保持平常心態(tài)、樂觀的情緒,瑣碎小事不要計較。北京87歲老人堅持義務掃橋11年
3.規(guī)律生活,適當運動,娛樂活動適度,避免過勞。
4.重視營養(yǎng),合理膳食;節(jié)制飲食,不可過飽。
老年人膳食關鍵在于合理搭配常喝礦泉水預防老年癡呆
5.禁煙酒,預防或控制高血壓、糖尿病,減少鹽、糖攝入。
尼古丁可以改善人體認知功能!?6.防止攝入食鋁,控制肥胖,保持理想體重(=身高-105)。
明礬可使粉絲成形,增加韌性,但明礬中含有氫氧化鋁,大量食用粉絲,等于同時大量攝入了鋁。
這對老年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因素。
過多地使用鋁會在腦動脈硬化等其他病變基礎上進一步造成腦細胞的變性、死亡,更加重腦萎縮癥狀,從而導致出現(xiàn)記憶力減退、計算力差、反應遲鈍等癥狀,增加老年癡呆患病的風險。
因此,像含鋁的食品如:粉絲、粉條、米線、油條----,這樣的食品,不僅老年人一定要少吃,大家都要少吃為妙。
另外,還要注意在生活中也要減少使用鋁鍋、鋁鏟、鋁飯盒之類的鋁制品。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分型概述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的精神障礙,具有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以精神活動與環(huán)境不協(xié)調為主要特征,一般無意識和智能障礙。多起病于青壯年,常緩慢起病,病程多遷延。我國住院的精神障礙患者中有50%是精神分裂癥患者,多數(shù)患者發(fā)病后病情惡化,部分最終導致精神衰退。臨床類型單純型緊張型偏執(zhí)型青春型1.偏執(zhí)型此型最常見,多在青壯年、中年或更晚起病。臨床表現(xiàn)以妄想為主,常伴有幻覺,以幻聽較多見。妄想內容以關系妄想、被害妄想、影響妄想和夸大妄想最多見?;糜X和妄想的內容多較離奇、抽象、脫離現(xiàn)實,而情感、行為則常受幻覺、妄想的支配。此型發(fā)病較晚,病程較緩慢,人格變化較輕,精神衰退常不明顯。對抗精神病藥物反應較其他型好,預后較好。2.青春型發(fā)病年齡早,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維、情感、行為障礙或紊亂等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颊呖沙霈F(xiàn)言語增多、凌亂,內容荒誕離奇,思維破裂;情感喜怒無常,表情做作,好扮鬼臉;行為幼稚、怪異,常有興奮沖動,也可有意向倒錯。此型病程發(fā)展較快,對抗精神病藥物反應尚好,但易復發(fā),預后較偏執(zhí)型稍差。3.單純型較少見,常在青少年期起病。起病隱匿,緩慢發(fā)展,病程至少2年。本型常以不知不覺發(fā)展起來的離奇行為、社會退縮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為臨床特征。常以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或意志減退等陰性癥狀為主,無明顯的陽性癥狀;早期似“神經衰弱”癥狀,如失眠、易疲勞、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漸出現(xiàn)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動、生活懶散、情感淡漠、社交活動貧乏。早期常不被重視,較嚴重時才被發(fā)現(xiàn),患者社會功能往往嚴重受損,趨向精神衰退,預后較差。4.緊張型多起病于青年或中年,急性起病多見。以緊張性木僵與緊張性興奮交替或單獨出現(xiàn)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緊張性木僵的患者肌張力增高,緘默不語,不動不食,呈木僵狀態(tài)或蠟樣屈曲;緊張性興奮的患者行為沖動,不可理解,如突然起床,砸東西,傷人毀物,無目的地在室內徘徊,可持續(xù)數(shù)日或數(shù)周,轉入木僵狀態(tài)。此型治療效果理想,預后最好。謝謝聆聽精神分裂癥的診斷要點診斷要點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應結合病史、臨床癥狀、病程特征及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的結果來做出,典型病例診斷一般不難。(一)癥狀特點1.思維鳴響,思維插入或思維被撤走以及思維被廣播。2.明確涉及軀體或四肢運動,或特殊思維、行動或感覺的被影響、被控制或被動妄想;妄想性知覺。3.對患者的行為進行跟蹤性評論,或彼此對患者加以討論的幻聽,或來源于身體一部分的其他類型的聽幻覺。4.與文化不相稱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類型的持續(xù)性妄想,如具有某種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一)癥狀特點5.伴有轉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無明顯情感內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價觀念、或連續(xù)數(shù)周或數(shù)月每日均出現(xiàn)的任何感官的幻覺。6.聯(lián)想斷裂或無關的插入語,導致言語不連貫,或不中肯或語詞新作。7.緊張性行為,如興奮、擺姿勢,或蠟樣屈曲、違拗、緘默及木僵。(一)癥狀特點8.陰性癥狀,如顯著的情感淡漠、言語貧乏、情感反應遲鈍或不協(xié)調,常導致社會退縮及社會功能的下降,但必須澄清這些癥狀并非由抑郁癥或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所致。9.個人行為的某些方面發(fā)生顯著而持久的總體性質的改變,表現(xiàn)為喪失興趣、缺乏目的、懶散、自我專注及社會退縮。(二)病程特點精神分裂癥大多為持續(xù)性病程,僅少數(shù)患者在發(fā)作間歇期精神狀態(tài)可基本恢復到病前水平。按照國際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10版(ICD-10)的診斷標準,首次發(fā)作者通常要求在1個月及以上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內確實存在上述癥狀條目1~4中至少一個或5~8中來自至少兩組癥狀群中的十分明確的癥狀。第9條僅用于診斷單純型精神分裂癥,且要求病期在一年以上。(三)其他特點家族中特別是一級親屬有較高的同類疾病的陽性家族史,軀體和神經系統(tǒng)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一般無陽性發(fā)現(xiàn),腦影像學檢查和神經生化檢查結果可供參考。謝謝聆聽抑郁發(fā)作的典型表現(xiàn)典型表現(xiàn)抑郁發(fā)作的典型表現(xiàn)是“三低”癥狀,即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抑郁發(fā)作的表現(xiàn)可分為核心癥狀、心理癥狀群和軀體癥狀群。發(fā)作至少持續(xù)兩周,且不同程度地損害社會功能,或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1.情緒低落是抑郁發(fā)作的核心癥狀患者終日憂心忡忡、郁郁寡歡、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常常感到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自稱“心里有壓抑感”、“高興不起來”。部分患者伴有焦慮、激惹等癥狀,也有患者察覺到自己與他人不同,因而盡力掩飾偽裝,甚至強顏歡笑,稱為“微笑性抑郁”。2.思維遲緩患者思維聯(lián)想速度減慢,表現(xiàn)言語緩慢、語量減少,語聲低沉,反應遲鈍。患者自覺腦子變笨,反應慢,思考問題困難,回答問題非常困難。自覺“腦子不靈了”、“腦子遲鈍了”。3.意志活動減退臨床表現(xiàn)為行為緩慢,生活被動,懶散,不愿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處一旁或整日臥床,不愿外出,不愿參加活動,疏遠親友,回避社交。病情嚴重時,發(fā)展為不語、不動、不食,可達木僵狀態(tài),稱為“抑制性木僵”。4.興趣缺乏凡事缺乏興趣?;颊邔σ酝矚g的各種活動興趣顯著降低或喪失,如患者以前喜歡運動,現(xiàn)在卻對運動一點兒興趣也沒有。5.快感缺失患者喪失了體驗快樂的能力,不能從日?;顒又蝎@得樂趣。6.精神病性癥狀患者可在一段時期出現(xiàn)幻覺和妄想。內容可與抑郁心境相協(xié)調,如罪惡妄想、疑病妄想、譴責性幻聽等;也可與抑郁心境不協(xié)調,如關系妄想、被害妄想等。7.生物學癥狀(1)睡眠障礙:多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早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難、睡眠感缺失等。少數(shù)抑郁發(fā)作患者也可出現(xiàn)睡眠過多。(2)食欲下降、體重減輕:抑郁障礙對食欲的影響尤其明顯。多數(shù)患者進食減少,食之無味,嚴重者完全喪失進食欲望,體重明顯降低。7.生物學癥狀(3)其他軀體癥狀:可有非特異性的疼痛,疼痛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游走的,有的疼痛較輕,有的難以忍受。軀體不適的主訴可涉及各臟器,如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尿頻、尿急、便秘、性欲減退、閉經等。謝謝聆聽雙相障礙的治療原則概述雙相障礙指反復(至少兩次)出現(xiàn)心境和活動水平紊亂的發(fā)作,有時表現(xiàn)為情感高漲、活動增多等躁狂或輕躁狂癥狀;有時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活動減少等抑郁癥狀,發(fā)作間期基本緩解。在疾病發(fā)作中,若躁狂和抑郁癥狀同時存在,臨床表現(xiàn)都很突出,如情感高漲而運動減少,情感低落而思維奔逸,持續(xù)病期不短于兩周,即可診斷為雙相障礙。雙相障礙的治療應遵循以下原則:1.綜合治療原則應采取精神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包括家庭治療)和危機干預等措施治療。其目的在于提高療效、改善依從性、預防復發(fā)和自殺、改善社會功能及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雙相障礙的治療應遵循以下原則:2.個體化治療原則個體對精神藥物治療的反應存在很大差異,制訂治療方案時需要考慮患者性別、年齡、主要癥狀,軀體情況、是否合并使用藥物、首發(fā)或復發(fā)、既往治療史等因素,選擇合適藥物。雙相障礙的治療應遵循以下原則:3.長期治療原則:雙相障礙幾乎終生以循環(huán)方式反復發(fā)作,應堅持長期治療原則。4.心境穩(wěn)定劑為基礎治療原則:不論雙相障礙為何種臨床類型,都必須以心境穩(wěn)定劑為主要治療藥物。雙相障礙抑郁發(fā)作時,在使用心境穩(wěn)定劑的基礎上可謹慎使用抗抑郁藥物,特別是具有同時作用于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藥物。雙相障礙的治療應遵循以下原則:5.聯(lián)合用藥治療原則:根據(jù)病情需要可及時聯(lián)合用藥。藥物聯(lián)用方式有兩種或多種心境穩(wěn)定劑聯(lián)合使用,心境穩(wěn)定劑與苯二氮卓類藥物、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物聯(lián)合使用。6.定期檢測血藥濃度原則:鋰鹽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接近,應定期監(jiān)測血鋰濃度??R西平或丙戊酸鹽治療躁狂的劑量也應達到抗癲癇的血藥濃度水平。謝謝聆聽神經癥的共性特點共性特點神經癥(neurosis),舊稱神經官能癥,為一組輕性精神障礙的總稱。主要表現(xiàn)為焦慮、抑郁、恐懼、強迫、軀體形式障礙或神經衰弱癥狀的精神障礙。盡管神經癥的各亞型有著各自不同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治療要點、病程和預后。但是,它們仍有不少共同之處,有別于其他類別的精神障礙。1.發(fā)病常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如長期而持續(xù)的工作壓力、人際關系緊張及其他生活事件,甚至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對神經癥的發(fā)生、神經癥不同亞型的發(fā)生都有關系。2.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質與人格基礎。神經癥常見于性格內向和情緒不穩(wěn)的人,其個性多具有焦慮素質、刻板、過于嚴肅、多愁善感、孤僻等特點,在不同的亞型中可觀察到各具特點的個性特征。3.癥狀無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基礎。依目前的診療手段和技術還未能發(fā)現(xiàn)肯定的、相應的病理生理學和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4.社會功能相對完好。神經癥比重性精神病的社會功能完好,一般能自理生活,與正常人相比患者在堅持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方面相對吃力,效率低下,適應性差,需進行治療。5.患者對疾病有相當?shù)淖灾?。他們能夠評判自己的病態(tài)感受,能分清病態(tài)體驗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并因此而痛苦萬分,進而主動求醫(yī)治療。6.患者無精神病性的癥狀。謝謝聆聽恐懼癥的臨床表現(xiàn)根據(jù)恐懼對象的不同可將恐怖性焦慮障礙歸納為三大類。1.廣場恐懼此類恐怖是各種恐怖障礙中對患者功能影響最大的。這類恐怖不僅包括害怕開放的空間,也包括害怕置身人群及難以逃回安全處所(多為家)的其它地方?;颊吆ε逻M入商店、人群或公共場所;或害怕乘火車、汽車或飛機獨自旅行。多數(shù)患者因想到在公共場所會崩潰并處于無助之中而恐慌不已。廣場恐怖性情境的關鍵特征之一是沒有即刻能用的出口。起病多在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2.社交恐懼此類恐怖常始于少年期。主要特點是害怕在小團體中被人審視,導致對社交情境的回避。情境可表現(xiàn)為孤立的(即限于在公共場合進食、公開講話、或遇到異性),也可以是泛化的,涉及家庭圈子以外的幾乎所有情境。社交恐怖常伴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捎心樇t、手抖、惡心或尿急等主訴?;乇芡置黠@,在極端情況下,可引起完全的社會隔離。3.特定的(孤立的)恐懼此類恐怖常局限于高度特定的情境,如:害怕接近特定的動物,害怕高處、雷鳴、黑暗、飛行、封閉空間、進食某些東西、牙科、目睹流血或創(chuàng)傷,以及害怕接觸特定的疾病。特定的恐怖常始于童年或成年早期,如不加以治療,可以持續(xù)數(shù)十年。導致功能殘缺的程度取決于患者回避恐怖情境的難易程度。與廣場恐怖相反,特定的恐怖對恐怖情境的害怕一般沒有波動。放射性疾病、性病感染及艾滋病是疾病恐怖的常見對象。謝謝聆聽神經衰弱概述神經衰弱(neurasthenia)是指大腦由于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從而產生的精神活動能力減弱的一類神經癥。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乏,常伴有情緒不穩(wěn)、易激惹、睡眠障礙、頭痛、多種軀體不適等癥狀,這些癥狀不能歸于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或某種特定的精神疾病。常緩慢起病,病程遷延。病前多有持久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病因與發(fā)病機制1.人格特征多數(shù)患者病前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孤僻、膽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緊張,因而易于導致對生活事件的調節(jié)障礙,使大腦長期處于持續(xù)性緊張而發(fā)病。2.精神因素神經系統(tǒng)功能過度緊張,長期心理沖突和精神創(chuàng)傷引起負性情感體驗,生活無規(guī)律,過分疲勞,缺乏充分的休息等都可成為本病起因。3.其他感染、中毒、營養(yǎng)不良、內分泌失調、腦外傷和慢性軀體疾病等也可成為本病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1.腦功能衰弱癥狀是神經衰弱的基本癥狀,包括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乏。主要表現(xiàn)為回憶和聯(lián)想增多,整個思維活動沒有效率,使患者深感苦惱?;颊呓洺8械骄Σ蛔?、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肢體無力,困倦思睡,注意力集中困難,工作效率顯著下降,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足以恢復其疲勞感。臨床表現(xiàn)2.情緒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煩惱、緊張、易激惹。煩惱的內容往往涉及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感到困難重重,無法解決。遇事易激動;或煩躁易怒;或易于傷感、落淚。臨床表現(xiàn)3.心理生理障礙神經衰弱患者常伴大量的軀體不適癥狀,最常見的有睡眠障礙和緊張性疼痛。睡眠障礙多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和易驚醒。而緊張性疼痛常因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常感頭昏、頭脹、頭部緊壓感。謝謝聆聽分離(轉換)性障礙的治療原則分離(轉換)性障礙的治療原則治療中應貫徹以下原則:①不直接針對癥狀②不鼓勵癥狀的殘留③掌握適當?shù)沫h(huán)境④采取綜合治療方法,如電刺激物理療法、催眠和其他暗示性技術、消除癥狀的行為治療、家庭治療、長程的內省式心理治療均有效。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在分離性障礙的治療中十分重要。本病的癥狀是功能性的,大多數(shù)的分離(轉換)性障礙患者多會自然緩解或經過行為治療、暗示、環(huán)境支持緩解。早期充分治療對防止癥狀反復發(fā)作和疾病的發(fā)展十分重要。對初次發(fā)病者合理解釋疾病的性質,說明癥狀與心因和個性特征的關系,配合適當?shù)男睦碇委煟?扇〉昧己眯Ч?。此外,幫助患者學習新的解決問題方式和應付策略以應對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十分重要。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同時可以強化心理治療效果??诜菇箲]藥能夠降低患者的焦慮,使其更好地接受心理治療。對于伴有精神病性癥狀或興奮躁動的患者可給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或給予地西泮10~20mg靜脈緩慢注射,大部分患者入睡轉醒后上述癥狀可消失。若伴有抑郁焦慮時可給予相應的抗抑郁藥和抗焦慮藥治療。謝謝聆聽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概述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又稱延遲性心因反應,是指遭受強烈的威脅性、災難性心理創(chuàng)傷后延遲出現(xiàn)和長期持續(xù)的精神障礙,以反復重現(xiàn)創(chuàng)傷性體驗,持續(xù)的警覺性增高,持續(xù)的回避為特征性臨床表現(xiàn)。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發(fā)病的潛伏期從幾周到數(shù)月不等。病程有波動,多數(shù)患者可恢復,少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多年不愈的慢性病程,或轉變?yōu)槌志玫娜烁窀淖儭?.反復出現(xiàn)精神創(chuàng)傷體驗有創(chuàng)傷情景的大量闖入體驗,表現(xiàn)為患者的思維與記憶中反復地、不由自主地涌現(xiàn)與創(chuàng)傷有關的情境或內容;也可出現(xiàn)嚴重的觸景生情反應,如見到死者遺物、追悼會、周年祭等,引起強烈情感反應,反復出現(xiàn)創(chuàng)傷性夢境或噩夢。此表現(xiàn)是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最典型的癥狀。2.持續(xù)回避與創(chuàng)傷有關的事物在創(chuàng)傷性事件發(fā)生后,患者對創(chuàng)傷相關的刺激存在持續(xù)的回避,盡量避免接觸與創(chuàng)傷性情景有關的人和事。有些患者對創(chuàng)傷性經歷有選擇性遺忘,有些患者表現(xiàn)為完全想不起創(chuàng)傷經歷,對創(chuàng)傷期間發(fā)生的人和事有視舊如新感。3.“情感麻痹”患者整體上給人以木然、淡然的感覺。與人疏遠,對周圍環(huán)境刺激反應遲鈍;興趣減退,社會性退縮,對前途渺茫。少數(shù)患者產生消極念頭,表現(xiàn)為自殺企圖或過度飲酒或服用鎮(zhèn)靜藥物等。4.警覺性增高患者表現(xiàn)為難以入睡或易驚醒,注意力集中困難,持續(xù)性警覺與激惹性增強,易發(fā)脾氣,易受驚嚇,坐立不安。自主神經興奮,產生明顯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快、出冷汗、面色蒼白等。謝謝聆聽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診斷標準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診斷標準癥狀標準病程標準嚴重標準排除標準1.癥狀標準(1)遭受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異乎尋常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或處境(如天災人禍)。(2)反復重現(xiàn)創(chuàng)傷性體驗(病理性重現(xiàn)),至少下列1項:①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擊的經歷;②反復出現(xiàn)有創(chuàng)傷性內容的惡夢;③反復發(fā)生錯覺、幻覺;④反復發(fā)生觸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遺物、舊地重游等情況下會感到異常痛苦和產生明顯的生理反應,如心悸、出汗、面色蒼白等。1.癥狀標準(3)持續(xù)的警覺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項:①入睡困難或睡眠不深。②易激惹。③集中注意困難。④過分擔驚受怕。(4)對與刺激相似或有關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項:①極力不想有關創(chuàng)傷性經歷的人與事。②避免參加能引起痛苦回憶的活動,或避免去會引起痛苦回憶的地方。③不愿與人交往、對親人變得冷淡。④興趣愛好范圍變窄,但對與創(chuàng)傷經歷無關的某些活動仍有興趣。⑤選擇性遺忘。⑥對未來失去希望和信心。2.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受損。3.病程標準精神障礙延遲發(fā)生(即在遭受創(chuàng)傷后數(shù)日至數(shù)月后,罕見延遲半年以上才發(fā)生),符合癥狀標準至少已3個月。4.排除標準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礙、其他應激障礙、神經癥、軀體形式障礙等。謝謝聆聽應激相關障礙的心理護理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實施心理護理的基礎。談話時要態(tài)度和藹,以真誠、友善的態(tài)度關懷、體諒、尊重患者,取得患者的合作;耐心傾聽,不隨意打斷患者談話,提問要扼要并著重當前問題。適時運用非言語溝通技巧如靜靜陪伴、鼓勵的眼神,以傳達護士的關心和幫助。2.給予支持性心理護理對急性期患者給予支持性心理護理。鼓勵患者傾訴疾病發(fā)作時的感受和應對方法;強化疾病可以治愈的觀念。鼓勵患者用言語表達創(chuàng)傷經歷,以達到讓患者宣泄的目的。對患者的癥狀加以解釋,幫助患者認識疾病的性質,以解除患者顧慮,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幫助患者糾正負性認知幫助患者認識其個性中的不足,建立積極的、建設性的思維方式,從而減輕應激與焦慮水平。當患者情緒穩(wěn)定時,采取認知治療方法幫助患者分析其心理狀態(tài),糾正其負性認知并建立積極的應對策略。4.幫助患者學習應對技能教會患者管理焦慮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應對應激。幫助患者學會應激處理的各種積極、有效行為技能,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幫助患者改變個性中的不良因素。幫助患者尋求適當?shù)闹С窒到y(tǒng)或社會資源,指導患者重新調整和建立社會支持,以減輕應激反應,促進身心健康。謝謝聆聽飲酒與疾病飲酒與疾病軀體疾病社會問題精神障礙酒精對胎兒的影響(一)軀體疾病飲酒可對軀體造成多方面的損害,如消化系統(tǒng),可引起肝臟損害、胃炎、消化道潰瘍、食管癌、急慢性胰腺炎等。神經系統(tǒng)損害,如腦萎縮、末梢神經炎、癲癇、小腦變性、視神經萎縮、癡呆或肢體麻痹。心血管系統(tǒng)如心肌炎等。此外還可以導致貧血、心肌病、發(fā)作性低血糖、維生素缺乏癥、結核等。(一)軀體疾病導致患者軀體損害的原因有:①酒精對組織,如大腦、肝臟的直接中毒影響。②長期進食不足,而導致蛋白質及維生素的缺乏。③飲酒者易遭受各種損傷。④病人對身體的忽視,使其往往易遭受感染。(二)精神障礙酒精中毒可引起各種精神障礙,如幻覺、妄想、抑郁、焦慮、人格改變等。另外急性酒精中毒中的復雜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均可引起意識的混濁、精神運動性興奮等。飲酒還可以造成記憶短時間缺失。(三)社會問題酒精依賴和酒精中毒為現(xiàn)代社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1.自殺率升高與同齡組的非酗酒人群相比,酗酒者的自殺率比較高。2.家庭瓦解酗酒可導致婚姻與家庭的關系緊張,酗酒者的妻子變得憂郁、壓抑及明顯的社會孤獨。在西方國家酗酒者的離婚率較高。3.工作效率下降酗酒者不能應付復雜的工作,工作效率下降,收入降低。(三)社會問題4.兒童教養(yǎng)困難酗酒者常常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因此酒精中毒者的孩子極易產生神經質、品行障礙、學習困難。5.犯罪率上升超量飲酒常常導致違法犯罪。主要是盜竊、詐騙和性犯罪,少數(shù)人可有嚴重暴力性傷害行為。6.反社會性人格障礙酗酒者中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增加。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增加,必然導致社會的不安定。(四)酒精對胎兒的影響妊娠期無節(jié)制飲酒可造成胎兒酒精綜合征,導致胎兒發(fā)育不良。這些胎兒表現(xiàn)為身軀矮小、出生時體重輕、智能差,病兒可有輕度顱面部畸形,如瞼裂較小、人中較短、下頜后縮,出生后軀體生長發(fā)育不良,體弱多病。部分病人可伴有其他缺陷如心臟畸形、腭裂、脊柱裂等。謝謝聆聽阿片類藥物的藥理作用阿片類物質(opiates)指以下幾種:鴉片從鴉片中提取的生物堿如嗎啡嗎啡的衍生物如海洛因具有嗎啡樣作用的化合物如哌替啶(杜冷丁)、美沙酮等這些物質都具有嗎啡類似的藥理作用,都能形成嗎啡型藥物依賴性。概述自1973年以來,學者們相繼發(fā)現(xiàn)在腦內和脊髓內存在阿片受體。這些受體分布在痛覺傳導區(qū)以及與情緒和行為相關的區(qū)域,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分布最廣。阿片類藥物可通過不同的途徑給藥,如口服、注射或吸入等。阿片類藥物口服時以非脂溶性形式存在于胃內,胃內吸收延緩,大部分從腸道吸收。因為口服給藥吸收不完全,所以給予口服阿片制劑的血藥濃度一般只有同劑量注射給藥的一半或更少。阿片類藥物在由腎臟排泄之前,大部分由肝臟代謝。大多數(shù)阿片類藥物的代謝較為迅速,平均代謝時間是4~5小時,故依賴者必須定期給藥,否則會發(fā)生戒斷癥狀。阿片類藥物具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作用,能抑制呼吸、咳嗽中樞及胃腸蠕動,同時能興奮嘔吐中樞和縮瞳作用。阿片類藥物能作用于中腦邊緣系統(tǒng),產生強烈的快感。謝謝聆聽神經性厭食的特點神經性厭食(anorexianervosa)是指有意節(jié)制飲食,導致體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的一種進食障礙。1868年首次由英國醫(yī)生WilliamGull正式命名。概述神經性厭食多發(fā)生于青年女性主要表現(xiàn)為長期厭食,對食物不感興趣,缺乏食欲,進食量少,尤其怕吃碳水化合物,經常回避或拒絕進食?;颊唧w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15%以上,對自己體型不滿意,對自身體像的感知歪曲,雖已嚴重消瘦,仍認為自己很胖。有時患者為了減輕體重,不惜采取過度運動、引吐、導瀉等手段避免體重增加。此外,患者常伴有情緒不穩(wěn),易激惹、焦慮和抑郁癥狀,有些女性患者可出現(xiàn)停經、乳房發(fā)育遲緩等表現(xiàn)。謝謝聆聽神經性厭食的診斷標準神經性厭食(anorexianervosa)是指有意節(jié)制飲食,導致體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的一種進食障礙。概述神經性厭食的診斷標準包括:1.體重指數(shù)(bodymassindex,BMI)小于或等于17.5,或體重保持在至少低于正常體重的15%以上的水平。神經性厭食的診斷標準包括:2.體重減輕是自己有意造成的,通常采用一些手段如:自我引吐、自行導瀉、運動過度、服用食欲抑制劑和(或)利尿劑等。神經性厭食的診斷標準包括:3.有特異的精神病理形式的體像障礙,患者強加給自己一個較低的體重標準。4.內分泌障礙:女性多表現(xiàn)為閉經;男性多表現(xiàn)為性欲減退及陽痿。5.如果在青春期前發(fā)病,青春期發(fā)育會放慢甚至停滯。謝謝聆聽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的特點人格障礙(personalitydisorder)是指人格特征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具有適應不良的性質,其人格在內容上、質上或整個人格方面異常,由于這個原因,患者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影響。概述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以猜疑和偏執(zhí)為特點。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表現(xiàn)為:1.對周圍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不信任,把別人的好意當惡意。2.無端懷疑別人要欺騙、利用或傷害自己,或有針對自己的陰謀,而過分警惕與抱有敵意。3.遇挫折或失敗時,則推諉客觀,埋怨、怪罪他人,夸大對方缺點或失誤,強調自己有理,易與他人發(fā)生爭辯、對抗。4.易有病理性嫉妒觀念,懷疑戀人有新歡或伴侶不忠5.易記恨,對自認為受到輕視、侮辱、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懷,而有強烈的敵意,甚至有回擊、報復之心。6.易感委屈。7.評價自己過高,自命不凡。總感自己懷才不遇、不被重視、受壓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訪,不達目的不肯罷休,對他人的過錯不能寬容,固執(zhí)地追求不合理的權力或利益8.忽視或不相信與自己想法不符的客觀證據(jù),因而很難用道理或事實來改變患者的想法。謝謝聆聽情緒不穩(wěn)型人格障礙ICD-10將沖動型和邊緣型人格障礙合并稱為情緒不穩(wěn)型人格障礙。此類人格障礙有一個突出的傾向,即行為不計后果,伴有情感不穩(wěn)定。事先進行計劃的能力很差,強烈的憤怒爆發(fā)常導致暴力行為。當沖動行為被人評判或阻止時,極易誘發(fā)上述表現(xiàn)。概述1.沖動型人格障礙以情感爆發(fā),伴明顯行為沖動為特征。男性明顯高于女性。常表現(xiàn):①情緒不穩(wěn),易激惹,易與他人發(fā)生沖突,可因點滴小事爆發(fā)強烈的憤怒情緒和攻擊行為,難以自控,事前難以預測,發(fā)作后對自己的行為雖懊悔,但不能防止再發(fā)。1.沖動型人格障礙②情感爆發(fā)時,對他人可做出攻擊行為,也可自殺、自傷。③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樣表現(xiàn)出沖動性,缺乏目的性,缺乏計劃和安排,做事虎頭蛇尾,很難堅持需長時間才完成的某一件事。2.邊緣型人格障礙除了一些情緒不穩(wěn)的特征之外,患者自己的自我形象、目的及內心的偏好(包括性偏好)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或扭曲的,缺乏持久的自我同一性。他們通常有持續(xù)的空虛感。人際關系時好時壞,要么與人關系極好,要么極壞,幾乎沒有持久的朋友。2.邊緣型人格障礙除以上特征外,患者有時會有短暫的應激性的精神病性癥狀。這種精神病性癥狀的發(fā)作和精神分裂癥不同,一般比較輕微,歷時短暫,容易被忽略。對這些短暫的精神病癥狀的識別不足,往往易將邊緣型人格障礙誤診為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或神經癥。謝謝聆聽人格障礙的診斷要點人格障礙主要依據(jù)病史進行診斷,應盡可能從多方面采集病史資料。其診斷要點如下:1.人格障礙起始于兒童、青少年時期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續(xù)至成年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社部的勞動合同(三篇)
- 2025年九年級英語下冊教學工作總結范例(二篇)
- 2025年中外來料加工、來件裝配合同樣本(2篇)
- 2025年代理權轉讓的合同(2篇)
- 2025年企業(yè)產品購銷合同參考模板(三篇)
- 2025年九年級英語培優(yōu)輔差總結樣本(二篇)
- 人工智能居間服務合同范本
- 親子餐廳裝修施工合同樣本
- 植生混凝土技術施工方案
- 木材加工居間合作協(xié)議
- 2025公司借款合同范本借款合同
- 閩教版(2020)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2課《人工智能在身邊》說課稿及反思
- 語文-百師聯(lián)盟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聯(lián)考(五)試題和答案
- 地理-山東省濰坊市、臨沂市2024-2025學年度202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和答案
- 正面上手發(fā)球技術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佛山市普通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嚁?shù)學試題含解析
- 人教 一年級 數(shù)學 下冊 第6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整十數(shù)》課件
-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月統(tǒng)計分析表
- 永磁直流(汽車)電機計算程序
- 國家電網招聘2025-企業(yè)文化復習試題含答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