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代庶吉士制度研究邸永君摘要:考選庶吉士,亦稱館選,是明代創(chuàng)立一項制度,清代承襲之并有所發(fā)展、更張。它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古代科舉制度延伸與發(fā)展,又是明清翰林院制度重要構成某些。大量史實表白,此項制度實行,對于處在老式專制社會晚期清代政治、文化及社會生活諸方面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但頗令人遺憾者,乃至今尚無人對其進行全面研究。關于科舉制度方面論著也往往對此一帶而過,多有忽視。事實上,庶吉士制度是科舉制度極致,由它塑造出庶吉士群體代表著明清官僚群最高文化層次。它集作養(yǎng)與登進于一體,是培養(yǎng)高檔文官重要辦法,保證和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zhì),同步在明清古典文化大總結方面發(fā)揮了一定作用?!凹葹榍湎嘀畵u籃,又是人文之淵藪”(朱汝珍語),足以闡明其在政治和文化兩方面所起作用。本文運用相稱數(shù)量史料對該制度來源、發(fā)展,結局和作用等方面進行了初步研究,勾勒出了此制度全貌,弄清了它來龍去脈。但愿能起到拋磚引玉作用,以有助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古代科舉制度有更全面理解和結識。核心詞:庶吉士、留館、翰林。選用庶吉士,亦稱館選,是從明代開始實行一項全新制度,清定鼎北京后,繼續(xù)予以實行,并有所發(fā)展、變化。從順治三年(1646)首行會試至光緒三十年最后一科近260時間里,共計112科皆有館選,康熙、乾隆時博學鴻(宏)詞科亦選??婆e制度被廢除后,考選庶吉士之法仍在進行,直至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朝被推推翻,此法才被廢止。可以說是與有清一代相始終。它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古代科舉制度發(fā)展與延伸,也是明清翰林院制度一項重要內(nèi)容。大量史實表白,庶吉士制度對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封建社會晚期清代政治,文化及社會生活諸方面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但由于種種因素,至今尚無人對其進行全面研究。本文試圖就現(xiàn)能收集到史料對該項制度做某些初步研究、探討,拋磚引玉,以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古代科舉制度和翰林院制度有更全面結識。一、庶吉士制度淵源與發(fā)展庶吉士之制,始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但萌芽于明初。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正式下詔行科舉。從三年至五年,連試三科。其目是“務取經(jīng)明行修、博古通今、名實相稱者”,“使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以官”。①但通過實踐檢查,科舉中試者實際辦事能力使明太祖大失所望:“有司所取多后生年少,觀其文詞,若有所為,及試用之,能以所學措行事者甚寡。”②于是罷洪武六年會試,詔舉人赴京聽選,又于其中擢年少俊異者入禁中文華堂進學,沈德符以為此乃庶吉士制度之濫觴。③黃佐在其所撰《翰林記》中,對此事也進行了詳盡記述,并稱之為文華堂肄業(yè)?!伴_文華堂于禁中,覺得儲才蓄德之所,鄉(xiāng)貢舉人至京師,詔免會試,擇年少俊異者,俾肄業(yè)其中”;“詔詞林名臣分教之”;“太祖聽政之余,輒幸堂中,取其文,親為評優(yōu)劣,命光祿寺給酒饌,時賜白金鞍馬,宏賜甚厚”。④太祖當時或許未曾想到,這種嘗試開創(chuàng)一項全新制度,并影響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達五百余年。所謂庶吉士,“庶常吉士”之簡稱也。亦簡稱庶常。庶者,眾也;常者,祥也;最早見于《尚書·立政》,在總括文中所舉各官后,以此形容在官者皆有德善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恢復科舉后,太祖令新科進士若干人觀政于諸司、承敕監(jiān)等衙門,取上述之意,冠以“庶吉士”之名。將科舉之成規(guī)與文華堂進學之新法結合在一起,此即進士之為庶吉士之始。⑤初于六科及中書皆有,永樂二年(1404),始專隸于翰林院。是年殿試后,以一甲三人直授翰林官,選二甲五十人為庶吉士,別的科進士分授科道或外任州縣。自是進士分為三等:一等者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等者為翰林院庶吉士,即獲得翰林官預備資格;三等者則委以她職。對庶吉士,成祖“命學士解縉等選才資英敏者就學于文淵閣,司禮監(jiān)供應文房用品,光祿寺給朝暮饌食,禮部給膏燭費用,工部擇近第宅居之,且給校尉趨從,待遇甚厚”。⑥成祖經(jīng)常親臨召試,甚為器重,庶吉士以朝臣為師,以經(jīng)史詩賦為課,學習三年,然后舉辦考試,稱之為“散館”,優(yōu)都授予翰林官職,稱為“留館”,別的仍改派她職。這可視為庶吉士制度正式確立。此后,該項制度不斷發(fā)展,完善,從考選辦法,授課內(nèi)容,培養(yǎng)目的,將來去向等諸方面均在探求、摸索,至正德(1506-1521)時已經(jīng)成熟。自永樂時起至明末,考選庶吉士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只有幾次例外:“自嘉靖癸未至萬歷庚辰中間九科不選,神宗常命間科一選,崇禎甲戌,丁丑兩科復不選,余悉遵例”。⑦因而可以說,此制之實行幾乎貫穿于整個明代。太祖廢丞相之制,成祖置內(nèi)閣,內(nèi)閣大學士多余自翰林,權勢極重,有“票擬”之權。⑧與宰相相類,因而對大學士資格有了嚴格規(guī)定?!白蕴祉樅?,開始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通計有明一代入閣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有其九,“翰林之盛前所未有”。⑨翰林院幾乎成了內(nèi)閣同義語,“嘉(靖)隆(慶)之前,文移關白猶稱翰林院,后來則竟稱內(nèi)閣矣”。⑩翰林之盛可見一斑。同步,“非進士不入翰林”,除一甲之外,考選庶吉士是進士入翰林院唯一途徑。因而,“庶士吉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⑾倍受世人青睞與推崇。因選用翰林例由皇帝欽點,故而民間把一甲三人直授翰林官與二三甲進士館選庶吉士統(tǒng)稱為“點翰林”。明史稱“翰林之盛,前代絕無也”。⑿足以闡明庶吉士制度對明代影響之巨大。努爾哈赤以武功興起于東北大地,初期對漢族士人并未予以注重,往往掠之為奴。皇太極即位后,出于政治上集權需要,同步也為擴大統(tǒng)治基本,通過開科取士等渠道將沒為奴仆漢族士人撥出為民,予以出身,授予官職,如寧完我即以此渠道漸被重用,同步也招致不少漢族士人前來投效。象范文程、馬國柱、羅繡錦等即其中之佼佼者。天聰三年(1929年),皇太極設文館于盛京。令士人入館供職。崇德元年(1636),又改文館為內(nèi)三院。⒀擴其機構,增其職掌。范文程等人參加機密,贊襄籌畫,頗受重用?;侍珮O也從實踐中結識到漢族士人于自己大有用場。清朝定鼎北京后,為穩(wěn)定局勢,鞏固政權,采用了兩方面辦法:一方面,對歸順清朝漢族士人原有科舉出身予以承認,并將其中一某些人吸取進內(nèi)三院。如順治三年初“以故明禮部右待郎錢謙益仍以原官管內(nèi)翰林秘書院事;禮部尚書王鐸仍以原官管內(nèi)翰林弘文院事,編修劉正宗為內(nèi)翰林國史院編修;庶吉士魏天賞為內(nèi)翰林國史院庶吉士”。⒁不久,又以故明進士王崇簡、張丕吉、杜芳、周爰訪、喬廷柱、岳映斗為內(nèi)翰林國史院庶吉士。⒂使庶吉士成為降清士人晉身之階。同步意味著庶吉士成為清代職設之一。另一方面,從大學士范文程議,于順治三年(1646年)開會試于北京,以范文程等充會試總裁官。⒃自是全面承襲了明代科舉制度,殿試后,于內(nèi)院復行考試,入選者用庶吉士。⒄是為清代館選之始,清代庶吉士制度于明代二百余年發(fā)展、完善基本上起步,因而從各方面均顯示出更為成熟特點。同步為適應各方面狀況變化,又與明代庶吉士制度多有不同。二、清代庶吉士制詳細內(nèi)容1、關于館選方式與內(nèi)容:清初沿明制,館選事宜名義上由皇帝主持,據(jù)《大清會典事例》卷1045記載,順治年定,進士殿試畢即簡選庶吉士,先由禮部移咨至院(內(nèi)三院),題請日期,至期御駕便殿,御座前設案,陳朱筆硯,掌院學士豫以新科進士名單進程,第次引見,恭候欽選。詳細辦法是先選而后試。順治三年(1646)丙戌科殿試后,“選取年貌一百余人,于內(nèi)院復行考試。如殿試例,題用奏疏、律詩各一,俱欽定,入選者為庶吉士”。⒅據(jù)朱汝珍《詞林輯略》記錄,是年欽定梁清寬等四十六人為庶吉士。順治四年(1647年),六年(1649年)殿試后亦用此法進行館選。不同于明代諸帝(太祖、成祖除外),清代皇帝對此事極為注重,事必躬親。清世祖福臨尤重庶吉士,歷次館選均經(jīng)其手。至康熙九年(1670年),圣祖命內(nèi)院會同吏、禮二部選新進士六十人,試以文學,分為上、中、下三等,欽定27人為庶吉士。⒆此時詳細選取權已下放,而最后批準權仍在皇帝。此間,新進士得奏請讀書中秘,或稱家世多任館閣,或稱邊地素少詞臣,間荷俞允。⒇由此可見,順康兩朝之館選為兩法并行:一為選而后試,皇帝欽定;一為自己申請,皇帝批準。由于辦法不一,又無詳細原則,故弊端叢生,引起混亂。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世宗命新進士先行考試,再帶領引見。考試用詩文、四六各體題目,或一篇或兩三篇,或各體皆做,視其所能,悉聽自便,視成績館選。發(fā)朝考之濫觴,后悉遵如例。但此時仍令王大臣以所知薦,參用親試文藝,可以說仍是兩法并行。雍正五年(1727年),世宗“詔內(nèi)閣會議簡選庶常之法”,尋議“殿試后集諸進士保和殿考試”,“用論、詔、奏議、詩四題,是為朝考之始”。(21)朝考第一名,謂之朝元。乾隆元年(1736年),御史程盛修奏曰:“翰林地居清要,欲得通才,務端始進。自保舉例行,廣開請託之門,最便空疏之輩,宜亟停止”。(22)高宗飭禁奔兢陋習,因廢保舉之例,而改為“既慎校文藝,朝考后復令王大臣集諸進士觀其儀度,核其年齒,分為三等就材論選。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停止王大臣揀選,命于引見時分甲第,按省份分班帶領,并將上屆某省用庶吉士名單呈覽,引見后由皇帝欽定。于名摺上丹圈者,便定為庶吉士,尖者以主事用,連點者以知縣用,后來各省皆得有館選之人。(23)清代館選不同于明代一大特點,是“分省揀選”。此法始于順治九年(1652年)。是年“從給事中高辛允言,按直省下大小選庶吉士,直隸、江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廣、山東、河南各四人,山西、陜西各二人,廣東一人,漢軍四人……”,(24)自是考選如例,惟漢軍選否無常。是年另榜選滿洲進士,蒙古旗人亦得參選。殿試后,分授一甲三人修撰、編修,又選滿洲四人,蒙古二人共六人為庶吉士。順治十二年(1655年),又以同法館選,庶吉士六人皆為滿人。《大清會典事例》卷1052亦記此事,但將漢軍四人列入滿榜庶吉士之例,是以同是旗人而言之;但事實上,滿蒙進士別置一榜,而漢軍則視為直省單位置于漢榜,兩者相混,堪稱一誤。自順治十五年起,不再別置滿洲榜,滿蒙旗人與漢人一同會試,同赴館選,滿蒙庶吉士之名份遂廢。但每科皆有滿蒙進士而得館選者。宗室、覺羅亦有得館選者,覺羅而為庶吉士,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之文昌,宗室而為庶吉士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之思強。至清季廢科舉止。宗室,覺羅共有64人得館選,其中宗室52人,覺羅12人,可算是愛新覺羅家族中之俊彥也。清代庶吉士制度另一明顯與明代不同之點,是館選人數(shù)大大高于明代。究其因素,除會試中式名額增長因素外,翰林官外派地方,出路遼闊,應是重要因素。本文將專就這方面進行探討,此處暫且無論。就每科館選而言,并無定額,因時而異。重要取決于皇帝之圣裁。從順治三年(1646)至光緒三十(1904)年,清代共開會試112科。館選人數(shù)最多者為光緒十八年99人,至少者為順治十八年10人,有清一代共考選庶吉士5742人,(其他途徑所授庶吉士不計在內(nèi)),平均每次51.27人。(25)關于考試內(nèi)容,先后不一,多有變化。初以論、詔、疏及試帖詩,乾隆辛未(1751)科則試賦一,狀一,論、詩如初,至嘉慶丁丑,以擬古詔皆暫時強記,非關學問,遂裁去,惟以論、詔、詩三者而已。(26)朝考閱卷,初僅分取與不取,取者即入選。其試卷分別等第,自道光甲辰科始。是年朝考卷分三等,庶吉士皆試而后選,自是館選之法趨于完善,因清代會試與殿試間又有復試,館選時亦須參照復試等第而定。復試之制為清代首創(chuàng),因與館選關于故須簡樸述及。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進士順天解元查為仁以傳遞事覺而逸,圣祖疑新進士有代倩中試者,便親試貢士于暢春園,黜五人,是為會試復試之始。后屢有變化,至嘉慶初乃著為例。貢士發(fā)榜數(shù)日后,即舉辦復試,地點向在乾清宮。嘉慶六年(1801)改在保和殿,由皇帝主持。題為四書文一,五言韻詩一,派閱卷大臣評估為一、二、三等,列等者準赴殿試。(27)館選詳細錄取辦法如下:以復試,殿試期考等第數(shù)之和并參照新進士所在省分之名額以決定取舍。各等第中尤以朝考等第為重。三試高列者固然錄取,但由于分省簡選,受名額限制,不能不有所伸縮。因殿試,朝考卷用彌封之法,不知應考者之省分,閱卷者評文定等,各省水平不一,文風較高之省分自然多居前列。如某省高列者多于名額,則取前列者額滿為止。但考四數(shù)者(即殿試二甲、覆試,朝考皆一等)必得館選。別的者如該省名額已滿,則五數(shù)而不能入選(殿試二甲,覆試一等,朝考二等,合數(shù)為五)。若該省進士考績均差,無考四、五數(shù)之人,則雖考六、七數(shù)(殿試三甲、復試、朝考皆二等)亦可得之。因而,四數(shù)之額即成機動,這也是館選無定額一大因素。可見為了使館選遍及各省,照顧到全國,使得入選原則很難劃一。(28)一甲進士例授修撰、編修(一甲頭名即狀元授修撰,二名即榜眼、三名即探花均授編修),但仍須參加朝考,只是考卷另封呈進,隨便置于一等之中,不由閱卷大臣擬定,以示對一甲進士之殊寵。但也有幾次例外,如乾隆己酉科朝考,高宗命一甲試卷與它卷一體彌封閱定,成果一甲頭名胡長齡,名列第三,一甲二名汪廷珍,名仍第二,一甲三名劉鳳浩,名列第五。(29)查第一檔案館所藏光緒戊戌科(1898)等第單,鼎甲三員亦與其他進士一體評估,一甲一名夏同龢,朝考列一等二十九名,一甲二名夏壽田,列朝考一等三名,一甲三名俞陸云,朝考列一等二十八名。從以上兩例可見,由于一甲皆三試而定(會試、復試、殿試),資質(zhì)、文采當屬上乘。雖名次略有升降,但仍能體現(xiàn)出較強優(yōu)勢。清代112科館選從未浮現(xiàn)一甲進士朝考落選而不得入翰林院者。其錄取原則,實難一言以蔽之。除規(guī)定文章優(yōu)等外,尚要觀其儀度,核其年齒。因進士多有極為年長者,已無培養(yǎng)前程,不必再入館學習。故年齡較小者多膺其選。滿蒙庶吉士尚規(guī)定年青貌秀,聲音潤朗。(30)因這些人通滿蒙語,入館后學習漢文,將來多做翻譯之用,在各項原則中,最過硬原則當屬書法即楷法,這是科舉時代一大特點。龔自珍在其《干祿新書序》中仇忿忿不平地寫道:“先殿試旬日為復試,遴楷法如之;殿試后五日,或六、七日為朝考,遴楷法如之;三試皆高列,乃授翰林官?!饼徸哉洳湃A橫溢,只因楷法較差,未入翰林,對此感觸頗深,窮蹙之余,發(fā)出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慨嘆。館選重要途徑是朝考,但朝考并非館選唯一途徑。如順治時為拉攏漢族士人,世祖欽賜前明進士七人為庶吉士。(31)康熙時為爭取漢族士人支持,平息敵對情緒,開博學鴻儒科,取高列者授館職50人,其中涉及庶吉士5人,乾隆時高宗效乃祖之法,開博學宏詞科,選庶吉士5人,丁巳補博宏,又選庶吉士2人。嘉慶六年(18),仁宗欽賜蔡行達為庶吉士。十三年(18),又賜王服經(jīng)為庶吉士。(32)康熙、乾隆間以修書、校書,均有賜庶吉士之記載(見張廷玉《詞林典故》)。但從所賜庶吉士出身看,皆為進士,極也許有朝考失敗經(jīng)歷,能再獲館選,可謂收之桑榆者也。2、對庶吉士管理及其待遇清初設內(nèi)三院,各官通三院覺得升轉(zhuǎn)。(33)庶吉士亦分隸于內(nèi)三院,(34)查《清實錄》即可發(fā)現(xiàn)庶吉士所冠院名三院皆有,而吳振棫《養(yǎng)吉齋叢錄》卻云“國初庶常隸內(nèi)宏文院”,(35)當為傳訛之誤。順治十四年(1657年),改內(nèi)三院為內(nèi)閣,別設翰林院。康熙初又復舊制,九年(1670年)又復翰林院,自是庶吉士專隸于翰林院矣。朝考合格得館選者須入院接受教習,翰林院負責提供住所,書籍和其她設施,并派人充教習官。順治時“以學士或侍讀教習之,自康熙九年(1670年)專設翰林院后,歷科均以掌院學士領其事,內(nèi)閣學士亦參用??滴跞辏?693)命選講,讀如下官資深學優(yōu)者數(shù)人,分司訓課,曰小教習,六十年(1721),以禮部尚書陳元龍領教習事,厥后尚書、侍郎、閣學之不兼翰林院事者,并得為教習大臣、滿、漢各一。(36)簡選之法是由吏部開列,皇帝欽定。為了加強對庶吉士管理,雍正十一年(1733),世宗命撥官房一所,在翰林院建置下特設庶常館(亦稱教習館),頒內(nèi)府經(jīng)、史、詩文、工部供張什物,戶部提供廩餼(即生活費),每人每月銀四兩五錢。(37)清世宗在談到建立庶常館目時曾云:“翰林教學庶吉士,因此造就人才,使之沉潛經(jīng)籍,涵泳藝術,可以典制誥之文,鳴國家之盛也”。(38)除此之外,又從翰林院編修,檢討內(nèi)選提調(diào)二人,專門負責庶常館尋常事務,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庶常館后,高宗親筆題寫了“蕓館培英”扁額,懸于正堂,以示褒揚、注重之意。然而,庶吉士生活狀況甚是清苦,且必然受到當時社會風氣影響,交際應酬之事在所難免。為得青睞以期日后發(fā)達,還要給教習饋送重禮??滴跞辏?694年),圣祖對此事有所察覺,特諭翰林院:“庶常等俱甚寒苦,自翰墨之外不應別有所取?!比拍辏?7)又諭大學士等:“觀翰林及庶吉士內(nèi)有極貧者,衣服乘騎皆不能備。將此等查出,作何施恩,有益供職?!保?9)后議定,于廩餼之外再加俸銀,由鹽政(負責鹽課之最高官員)關差(稅關監(jiān)督)每年助銀一千四百四十兩,按在館人數(shù)分給,故每人無定額,(40)使庶吉士生活狀況有所改進。關于庶吉士官品,《清文獻通考》、《大清會典》、《會典事例》中均無記載,《清史稿·職官志》中亦未提及,只講庶吉士為翰林官。(41)官而無品,令人廢解。清人潘世恩《玉堂鳴盛集》序中講道:“庶吉士非官也,散館乃授七品職”,做為當時深諳玉堂掌故之人,此當非妄語。也許是從無品級角度言之。吳振棫《養(yǎng)吉齋叢錄》卷十二記載,自乾隆二年(1737年)后,翰林院官員著官服皆可懸珠,而庶吉士未授職前,非有史館等差使,不準懸珠,亦可作為庶吉士并非正式翰林官之佐證:(按:清代著官服有佩帶串珠,共一百零八顆,以珊瑚、水晶、金珀、奇楠香等物制成,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方可佩帶,但翰林、科道、侍衛(wèi)等官,雖官品不及,仍特許佩帶,以示恩寵,參見《大清會典事例》卷三二八)。3、對庶吉士教習與考課前已述及,清代對庶吉士管理既有專門機構,又有專人負責。但對庶吉士詳細學習狀況記載很少能見到,筆者有幸在第一歷史檔案館查到順治時所定《庶吉士進學規(guī)條》,對庶吉士各項規(guī)定規(guī)定記述頗詳??赏ㄟ^此件略窺當時狀況,現(xiàn)將內(nèi)容抄錄于下:內(nèi)三院為作養(yǎng)人才事照得本科庶吉士:爾等乃皇上面試欽選,可謂不世遭逢,若匪黽勉策勵,何以仰答隆恩。且奉有上諭,每遇雙月必御試一次,學行進退,所關尤巨;惜陰敬業(yè),諒有同心。今將進學規(guī)條開列于后:一、圣賢之道具在六經(jīng),舊例諸士入館后,本經(jīng)之外別治一經(jīng),必要熟讀背誦。與同經(jīng)者講究,務求實有心得。俟一經(jīng)既明,乃再治一經(jīng),期以三年五經(jīng)皆遍,外加古文、唐詩、悉聽館師掣簽背誦。次則博觀史傳,考究古今得失,其他邪僻冗雜之疏,無益身心者切勿入目。一、滿洲學習中文自有經(jīng)史等書,諸士必專心聽教,熟讀背誦,解文義以求日進,又須明悉禮義,收斂心性,乃見進德修業(yè)工夫,其修滿書諸士務細心審問,強記以期情熟,尤須朝夕學習滿語,庶它日有裨翻譯。一、館師奉簡命教習,凡有訓誨,滿漢諸士必恭敬聽受,批改詩文必遵奉省改,其有慢師自是,屢誨不悛者聽館師開送內(nèi)院。一、每日定以清晨入館,申時乃散,毋得偷安,私寓隳志廢業(yè)。如過期不到館中,及不候申時輒先出館,或?qū)掖瓮泄式o假不進館者,聽館師記過登簿。每月開名送覽。一、漢書諸士每月作課四篇,文二,詩二,滿書諸士半之,愿全作者聽。務令館師當面看作,即日交卷,呈館師批改仍遵題準事理。至次月初二日將批改原稿呈送內(nèi)院驗看,如有作課不完及草率完篇者,記過登簿,每月開名到院。一、每月赴內(nèi)院考試照例舉辦,大寒大暑暫免,漢書諸士考文一篇,詩一首,滿書諸士考滿字文一篇,或一文一詩,愿全作者聽。一、翰林以文章為職,古文詩賦俱當舉法前代人們,務須典雅醇正,勿為險怪纖巧。諸士如有……可惜如下某些散佚,無從查找,但可分析出也許是對不守規(guī)條,自作主張者懲罰;以該《規(guī)條》對比清代各學校《規(guī)條》可以看出,庶常館與書院和學校十分相似,既有平時授課,又有定期考試,既須交作業(yè),又要記考勤,既不能遲到,又不能早退恐比學校還要嚴格,而庶吉士與學生無異,只是身份較高,待遇較好而已。從《規(guī)條》所定學習內(nèi)容方面看,并非以往因此為僅課以詩賦。(42)而是對經(jīng)史更為注重,只是規(guī)定更高,須能背誦而少筆答。因而未留下考卷。后人以為僅以詩賦為內(nèi)容,也就局限性為怪了。在學習內(nèi)容方面,清代與明代最大不同點便是分派一某些庶吉士學習清書(即滿文)。順治六年(1649年)奏準,于新進士內(nèi)廣選庶吉士,察其品行端方年力強健者,俾肄習清書精熟,授以科道等官。內(nèi)而奏對,可省翻譯之煩;既出而巡方,亦便與滿洲鎮(zhèn)撫諸臣語言相通,可收同寅協(xié)恭之效。(43)是年,于四十名庶吉士中,拔其年青貌秀,聲音潤朗者二十員,學習清書,是為庶吉士分習清書之始。自是每科皆分半數(shù)庶吉士習清書,這一舉措于當時實有用場。滿人初入中原,多不通漢語,有事須帶翻譯,而清書庶吉士為加強滿漢官員聯(lián)系起了重要橋梁中介作用。出于同樣目,規(guī)定滿蒙庶吉士學習漢書,因她們多已通清書,再習漢語,作用與清書庶吉士同,只是更受重用。借此制度培養(yǎng)高檔翻譯人才,可謂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然而,隨著時光推移,清統(tǒng)治者上至皇帝,下至文武官員,乃至普通旗民逐漸丟棄了自己語言和文字,融合于漢文化汪洋大海之中,以致清書庶吉士幾無用武之地。既使在館時學習努力,成績優(yōu)良,“散館之后,每至荒廢”;“以三年之功,置之無用,殊為可惜”。(44)這種現(xiàn)象浮現(xiàn)表白了康雍之際滿族成員全面接受漢文化真實狀況。從雍正元年(1723)起,奉世宗諭,減少清書庶吉士之額,是科只選五人習清書,至乾隆時每科亦但是數(shù)人,嘉慶十六年(1811)減為三人,自道光十八年(1838)則不再派習。另一方面,清朝統(tǒng)治者十分警覺地注意到祖宗之文不可廢,故重要文獻,檔案均用滿文譯件一份加以保存,且前期許多重要官文書,典籍、史書、實錄等皆由滿文所書,彌足貴重。為不致使?jié)M書絕跡,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始,在翻譯會試基本上,考選翻譯庶吉士,所選皆滿蒙旗人,“每科翻譯會試中式進士,吏部帶領引見時,請旨簡用庶吉士”。(45)自是考選如例。是年選廣鳳,桂豐、伍忠阿、勒爾精阿四人為翻譯庶吉士。(47)從道光二十七年(1847)至光緒三十年(1904),除六科未選,別的諸科先后共考選翻譯庶吉士43人。其中滿洲30人,蒙古12人,另有一種未注明旗籍。一甲進士雖已授職,但仍須與庶吉士一同受都。只是待遇不同,在學習方面規(guī)定與其他庶吉士無異。乾隆時特諭一甲進士必要認真學習,每二月皇帝必親試一次。(48)但期間如有事急需,即可調(diào)用,這種狀況下則不需再參加受課。時至清同光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處在急劇變化之中,數(shù)百年不變之陳舊內(nèi)容實難再延續(xù)下去。但統(tǒng)治者為保住既得利益,仍抱殘守缺。至同治初,仍“以濂洛關閩之書課庶常”。(49)清末,清廷風雨飄搖,才不得不予以更張。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設庶吉士講習館,不再課詩賦詞章,按月交經(jīng)史、典制、政治、實務等筆記,不限題目,不拘題材,交掌院學士評閱。并無獎懲,成為以自修方式為主,無人問津,體現(xiàn)出處在大變將臨之際知識界茫然無措。旋又改為進士館,一切規(guī)則與京師大學堂無別。一甲進士,庶吉士均需入館學習,以代替此前之庶常館。學習內(nèi)容極為廣泛,宗旨是講求實用之學,延請中外專門教學按堂授課。在館有暫時考試學期考試,年終考試,半年為一學期,學足六學期則畢業(yè)考試,頗似當今之研究生教誨。庶吉士教習已過渡到近當代方式。只是但是幾年,便劃上句號而已。4、庶吉士散館與去向庶吉士在館受課三年期滿,由學院學士奏請定期散館,即當今之畢業(yè)考試。屆時,由滿漢教習學士引領庶吉士等,行三跪九叩之禮。禮吏部官散卷,庶吉士等恭領欽命試題。完卷后,吏部官員收卷呈進,欽定甲乙,引見后分別除授。如遇恩科(即非會試年分而暫時補加會試)則散館須提前。其原則是上一批庶吉士散館,新一批庶吉士入館。其考試內(nèi)容,初為五言八韻或十韻詩及策論各一篇,不出論題則用時文。雍正元年(1723年)用詩、賦、時文、論四題,可選其二,作三四篇者自便。以兩篇即可列高等。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為考試詩賦。因長期考試詩賦,致使庶常為應付考試專以研討聲律,不求實學,因而至清中期后來此輩多不能適應急劇變化時社會需求。咸豐二年(1852年),散館內(nèi)容改為策論,論用經(jīng)史性理等書,策用時事,皆準直抒已見。至咸豐七年(1857年),又復考詩賦,其理由是庶吉士于殿試,朝考時業(yè)已考過策論,毋庸再考。(50)事實上是頑固勢力反撲,體現(xiàn)出新舊觀念交鋒與較勁。然而勢比人強,光緒季年,維新之風日盛,考試內(nèi)容變?yōu)樵囈越?jīng)義、策論各一篇。清書庶吉士散館,考清書題一道,別優(yōu)劣而授職。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后來,翻譯庶吉士散館試以欽定翻譯題一道,或為漢文譯清書,或為清書譯漢文,多是詔令公文一類。以漢文譯清書為多,重要是文獻、檔案之保存須此技能也。今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所存有大量翻譯庶吉士試題,可供佐證。一甲進士雖已授職,但仍需參加散館考試,只是多流于形式。但亦有例外。雍正十三年(1735年)散館考試,修撰錢維城,編修莊存與(皆雍正十一年一甲進士),考試成績均差,錢列清書三等,莊列漢書二等之末。世宗大怒,以為屬“不留意學問”,應予懲罰。成果錢維城經(jīng)再試漢書,加恩方授修撰,而莊存與革去編修,改用部屬;(51)道光二年(1822年)榜眼鄭秉恬散館時列于末等,被外任為山西曲沃知縣;道光十五年(1835年)探花喬晉芳散館時任為刑部主事;二十一年(1841年)探花胡家五亦改刑部主事,同治十三年(1874年)探花黃貽楫散館時改主事。(52)有清代一甲凡336人,只有以上五人散館改職,比例很小,但仍是對一甲進士儆示。散館評卷,分為三等。上等者授與翰林官職。參照入館前殿試甲第,二甲授編修,三甲授檢討,謂之留館。中檔者或留館,或委以部屬、知縣。順治三年(1646年)首批館選四十六人中,授編修16人,檢討13人,改御史4人,給事中7人,主事1人,考試列三等者則或被除名,或歸進士原班,或再教習三年。一甲進士列三等,則要委以外職,如上面已提及之莊存與便是。順治十五年(1658年)庶吉士殷觀光等因國書不佳而被除名,康熙三十九年(17),竟有三十人被留館再教習三年,相稱于延期畢業(yè)。而歸班者更是每科皆有(參見《詞林輯略》)。留館人數(shù)向無定額,在館翰林官人數(shù)多時,則留館人數(shù)較少;而翰林官缺員,則留館人數(shù)增長。修書等事務繁多時,留館人數(shù)亦多;而相對清閑之時,則留館人數(shù)較少。清代前期士予皆以留館為榮,如“康熙間,庶吉士張逸少散館改知縣,遷秦州知州,其父大學士張玉書奏啟內(nèi)用,復得授編修”。(53)而值光緒時,人心浮動,知縣為一方父母之官,有權有利,不少庶吉士急功近利,散館時故意作文拙劣,以乞外任,情狀與國初殊異也。順治十八年(1661年)散館,外用知縣一人,是為散館改知縣之始。是年庶吉士葉應榴改為監(jiān)丞;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有庶吉士散館改對品旗員;四十二年(17)有一人改國子博士;五十一年(17)三人改內(nèi)閣中書;道光九年(1829年)宗室恩來散館改筆貼式,皆屬異數(shù),并不多見。除留館外,庶吉士授職最重要是主事與知縣兩大宗。因有規(guī)定遇恩科則散館提前,因而有庶吉士只教習一年或二年即得散館。每逢此際,再受教習之庶吉士普通會增多。再受教習之庶吉士須與下科庶吉士一體散館,又是悠悠三年,寒窗滋味可謂久償矣。其間亦多有未散館而既予授職者。“或供奉內(nèi)廷,或宣諭外省,或校書議敘,或召對詞科,皆得免其散館。(54)如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書庶吉士為緊俏貨色,委以科道而巡方佐政,故有十一人未散館而授職,多為科道。以軍功而授職者如咸豐三年(1853年)之丁寶楨,未散館而特授編修;付壽彤特授檢討;以辦學務而賜散館者有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之高桂馨,得檢討;二十九年(19)庶吉士王鴻翔以開辦實業(yè)免散館得授編修;陳善同、方履中以考取經(jīng)濟特科,特授編修;三十年(19)章祖申以出洋供差,免散館而授編修等等,不再一一枚舉。光緒季年設進士館后,庶吉士三年學滿畢業(yè)考試,然后在學部復試,題為經(jīng)義一篇,策論一篇,一日而畢,參照在館成績,分一二三等,授翰林院編修、檢討不等,類似于舊制之散館。光緒三十一年(19),清廷詔罷科舉。此舉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盛行了千余年科舉制度劃上了句號。但考選庶吉士之法并未因而停止。其詳細辦法是在新學堂畢業(yè)生和留洋舊國學生中通過考試授予館職,稱為畢業(yè)授職。此類考試在光緒三十四年(19)、宣統(tǒng)元年(19)、二年(19)、三年(19)共舉辦四次。允大學畢業(yè)生持文憑參加會試(由學部主持),考試內(nèi)容為自己所學科目,合格者賞以進士出身,進士可參加授職考試,內(nèi)容仍以自己所學科目而定;并按成績分授翰林院編修、檢討、庶吉士,內(nèi)閣中書,主事等職,類似過去朝考與散館。據(jù)《詞林輯略》記錄,四次考試共授編檢66人,庶吉士47人。宣統(tǒng)三年(19)十月,武昌起義炮聲敲響了清王朝喪鐘,持續(xù)了五百余年庶吉士制度也壽終正寢。四、庶吉士制度在清代影響和作用館選之目,在于培養(yǎng)翰林官。前已述及,清代官缺嚴分滿漢,且滿蒙庶吉士人數(shù)很少,滿官翰林缺出,“可由科甲出身之部屬升任,稱為外班翰林”。(55)與漢官不同,在此暫不探討,而重點考察漢族庶吉士作用與影響問題。1、庶吉士留館后職事與出路:庶吉士中之佼佼者,自然留館成為正式翰林官。盡管清代翰林官資格不及明代嚴格,不少人以各種因素被欽授館職(據(jù)《詞林輯略》記錄,有清一代共特授館職155人,其中漢官28人,別的均為“外班翰林”;又康熙乾隆兩朝特科共授館職69人),但留館庶吉士仍是翰林官主體,館選仍是選拔翰林官最重要最正常途徑。因而,欲考察清代庶吉士影響與作用,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翰林官地位與出路問題,考慮到一甲進士自始至終與庶吉士一體朝考、教習、考課、散館等狀況,故有足夠理由將一甲進士納入庶吉士序列之內(nèi)。下面即一方面以翰林官入手,探討其職事與出路。順治元年(1644年),清承明制設翰林院,規(guī)定為正三品衙門(56);當時未設滿員,僅有漢學士一人,侍讀學士一人,侍讀侍講各二人,修撰、編、檢無定員,次年并入內(nèi)三院。順治十五年(1658年),改內(nèi)三院為內(nèi)閣,又另置翰林院,設漢滿學士各一人,(初為正三品,后升為從二品),均兼禮部侍郎銜。并增設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等員缺,順治十八年(1661年)復并入內(nèi)三院。至康熙九年(1670年)復改內(nèi)三院為內(nèi)閣,復翰林院。其官制、職掌悉遵順治十五年例,惟侍讀學士如下員額均有所增長,自是行至清末。順治十六年(1659年)定翰林院職掌:(一)經(jīng)筵日講,撰其講章;(一)外國奏書,令四譯館翻譯;(一)考選庶吉士;(一)開列教習庶吉士職名;(一)篡修翻譯書史,開列篡修職名;(二)會試、鄉(xiāng)試、武會試主考,開列職名;(一)撰擬封贈誥,開列翰林官職名;(一)題補翰林官員,及差遣俸滿丁優(yōu)給假行文等項;(一)侍直;(一)貼黃;(一)修玉牒;(一)捧書;(一)教內(nèi)書堂;(一)上陵;(一)分獻;(一)冊封;(一)齋詔。(57)從以上職掌看,翰林院職責重要是論撰文史,知制誥,寫碑文、祭文,此外則篡修實錄、圣訓、起居注等;編輯校勘書史亦屬翰林官之職任,此外還涉及了主持科舉考試等。皆為普通性工作,但能否據(jù)此就可認定翰林院是無足輕重機構,翰林官僅僅是文學侍從?答案與否定,事實上,其地位和作用遠不止此。明太祖時,為加強集權,決定廢丞相之制。后到成祖時,不得已而設內(nèi)閣覺得輔佐。但日后內(nèi)閣之權漸重,其最重要職掌即所謂“票擬”,此權已被首輔大學士所獨攬。為限制內(nèi)閣權力,另有批紅之權操于皇帝,但事實上此權往往落入秉筆太監(jiān)之手。清入關后來,沿襲了明代內(nèi)閣之制。清代內(nèi)閣由文館、內(nèi)三院脫胎而來,撤而復置,合而又分,至康熙九年(1670年)方成定制。因明制,清內(nèi)閣仍用“票擬”之法。順治元年(1644年),攝政王多爾袞從大學士馮銓、洪承疇等人之議,決定按明制由內(nèi)院擬票題奏,為行票擬之始。(58)但為集權于皇帝,對票擬批紅之法實行了變更,幾經(jīng)改革,趨于完善。票擬之權仍由大學士所掌,審定后交滿漢票簽處繕寫滿漢文正簽(有一簽、雙簽、三簽乃至四簽,即不同解決意見,雙簽以上需加說帖。)由滿中書送交內(nèi)奏事處進呈御鑒覽,每日進呈本章,或照擬或務降旨,或于原簽內(nèi)奉朱筆改定。及雙簽,三簽、四簽、奉旨應用改簽,于得旨后下批本處,次日由批本處滿翰林中書批寫清字(即滿文),次日乃下于閣。漢學士批寫中文,皆以朱筆,稱為批紅,是為紅本。由紅本處傳該科給事中赴閣恭領,隨傳抄于各衙門。(59)皇帝御批,亦用朱筆,為別于批紅,特稱“硃批”。由此可見,明代由太監(jiān)代行之批紅之權在清代已歸于滿翰林中書與漢內(nèi)閣學士之手。內(nèi)閣學士尚有敷陳政事,校讀本章之任??滴醵辏?681年),圣祖諭:“學士亦公同理事之官,如故意見,亦就陳述。毋謂大學士閱畢,即沉默不言。歸例批紅本發(fā)出之后,內(nèi)有不合,尚令啟奏,今雖已發(fā)本章,爾等務共同詳閱”。(60)二十一年(1682年)又諭:“學士乃參贊政事之官,如有所見,應行啟奏。近來并無與議者,若惟送本接本,用一筆帖式足矣,何必設立學士,此后各有所見,俱令專用敷陳。”(61)晚清大學士多在軍機處行走,漢學士成為內(nèi)閣辦事之實際負責人(62)。漢內(nèi)閣學士職任不輕。而任此職者皆由翰林升轉(zhuǎn)?!皟?nèi)閣學士,由詹事府詹事、少詹事,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升任。以上各衙門無人,方以左右春坊庶子,翰林院侍讀侍講升任”。(63)可稱為翰林之專利矣。固然,此時之批紅已不能和明代太監(jiān)之批紅同日而語,因是奉旨批之,又有滿翰林中之牽制,權力可謂有限。故葉鳳毛言其“職票紅,無她事”。(64)這樣使皇權進一步得到加強。內(nèi)閣學士在加強清代皇權進程也起了一定作用。內(nèi)閣學士有較好前程:“內(nèi)閣學士,升各部侍郎,各省巡撫”。(65)皆卿貳之任也,是翰林晉身重要途徑之一。此外,翰林院職掌中侍直一項(即入值上書房與南書房,上書房乃皇子學習之所,南書房為皇帝讀書之處)有著豐富內(nèi)涵和重要意義。翰林官入值內(nèi)廷,不可小視,上書房入值,有教誨皇子之任,皇子一經(jīng)繼統(tǒng),翰林即成帝師,影響及地位不言而喻;而南書房入值,對清代皇權加強,曾起過重要作用。眾所周知,清統(tǒng)治者入關后來,加快了皇權專制進程,為達此目,幾代皇帝相繼采用了一系列辦法,以詞臣入值,即其中重要辦法之一。順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清世祖諭翰林院:“翰林官原第文學侍從之臣,今欲于景運門外建直房令翰林官直宿,朕不時召見顧問?!保?6)隨后翰林官開始分三班直宿景運門,這是世祖從漢族文士中吸取統(tǒng)治經(jīng)驗,另辟蹊徑,以圖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加強君權一大環(huán)節(jié)??滴跏辏?671年)三月,圣祖明令設日講官,由翰林官充任,“敷陳經(jīng)義,時有征詢”。(67)不但是討論經(jīng)義,且可以日講官口中理解社會輿情,征詢政見,翰林官亦可通過借古喻今,施加影響于皇帝??滴跏辏?677年)十月二十日,圣祖喻大學士:“朕不時觀書寫字,近侍內(nèi)無博學善書者,以致講論不能應對。今欲于翰林院內(nèi)選取博學善書者二員,常侍左右,講求文義。但伊等各供其職,若令仍居城外,則不時宣召,難以即至。今著于城內(nèi)撥給房屋,停其升轉(zhuǎn)。在內(nèi)侍幾年后,酌量優(yōu)用?!保?8)隨后由內(nèi)閣,翰林院具奏張英、高士奇入值,地點在乾清官西南之南書房,時稱張英等為“南書房翰林”。圣祖規(guī)定值南書房者“當謹慎勤快,后必優(yōu)用,勿得干預外事。伊等俱讀書之人,此等因素,雖然明知,著仍恪遵朕諭”。(68)高士奇曾有詩云:“寵偏分內(nèi)值,職并掌王言。路接云層邊,身叨湛露繁,螭壇承顧問,鱗館得攀援?!保?0)得意之狀溢于言表。承顧問、掌王言、足見其遠別于普通文學侍從之微賤也。據(jù)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張英所撰《南書房記注》,圣祖與南書房翰林接觸之頻繁,相處時間之久,令人驚嘆。如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有22天召對懋勤殿;四月為24天,七月、九月竟各為25天,有時甚至一日數(shù)召。如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二月十七日,“辰時上召臣英,士奇本至懋勤殿……未時召英,酉時復召士奇”。(71)如此一日數(shù)召,所談內(nèi)容如何?《南書房記注》中有詳細記載。除研討書法、詩賦,講求經(jīng)義之外,還經(jīng)常涉及軍國大事,如康熙十九年(1680年)閏八月十一日,上復誦大壯全篇。講畢,上曰:塘報至,知正月間大兵從黔中進者已渡鐵索橋,去滇省僅六百里,從廣西進者,道里亦如之。此兩路皆無賊兵抗拒,蓋賊眾皆在四川邊界,此地蜀軍大兵臨壓,勢必不能反顧,諸路軍搗虛直入,此真背腹受敵,首尾交困之時也,臣英對曰:“逆賊大勢已潰,地險全失,斷難支吾,旦夕大兵仰天威,真如摧枯拉朽,蕩平捷報即在指日間矣”。(72)最新軍事情報,皇帝于閑談中即透露給南書層翰林,足見對其信任之深。圣祖對南書房翰林之倚重尚可從明珠事件體現(xiàn)出來,據(jù)李光地《榕樹語錄》記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學士明珠、余國柱,即是通過南書房翰林暗授帝意成果?!岸∶?687年)冬,上謁陵,于成龍在路上發(fā)政府之秘,說官已被明珠,余國柱賣完。上曰:有何佐證?曰:但遣親信大臣盤各省布政庫銀,若有不虧空,便是臣妄言。是時,高士奇、徐乾學尚為明珠所掩。上歸,值太皇太后喪,不入宮時,訪于高,亦盡言其狀。上曰:有我,若等勢重于四輔臣乎?我欲去,則竟去之,有何怕!曰:皇上做主,有何不可者?高謀之徐,徐則草疏郭華野(即琇,筆者注)上之,劉楷,陳世忠亦有疏三稿,高先呈皇上改定,上曰:即此便好,次日遂上。(73)這便是御史郭琇參倒大學士明珠內(nèi)幕。明珠力主撤藩之議,素為康熙所倚重。她倒臺,是康熙中期重大事件,被稱之為“易樞”。如此重大決策而通過書房翰林之手得以實現(xiàn),亦可闡明南書房在政治方面作用不容低估。此外,圣祖還經(jīng)常通過南書房翰林理解宮外狀況,體察民情,翰林們也可乘機進言,影響皇帝。如康熙十八年(1679年)八月,京師地震,多有屋毀人亡者。十七日,圣祖問:近日京城內(nèi)外小民廬舍已各整頓否?張英對曰:“小民蒙皇上優(yōu)恤之恩,廬舍已漸次完整,臣英近聞通州一路各被災之地,人民壓死者甚眾,其有親屬者已各自掩,其行道之人無親無識者,尚填壓于街市城垣瓦礫之間,日久腐壞,穢氣遠聞。道饉之人既為可憫,況今雖秋尚似炎暑,天道亢陽,誠恐穢氣薰蒸人民,露處者不免沾染疾病之慮存者殃者皆未得其所,伏乞皇上傳諭地方官速加掩埋,亦安恤災黎之一端也”。上傳諭曰:“所奏極是,已傳部速行。”(74)類似以上涉及政治內(nèi)容對活記載甚多,涉及司法、用人、賦稅、治河等方面,不勝枚舉。固然,封建時代君臣之禮不可逾越,在皇帝大發(fā)議論之后,翰林們普通只是唯唯數(shù)語:“誠如圣諭”,然后大加恭維一番而已。當今史學界對南書房作用尚存爭議。重要因素是對南書房翰林繕寫諭旨,掌草制誥缺少第一手資料之證明。而《南書房記注》中有這樣記載:康熙十七年五月初十日已時,上手諭臣士奇:“爾在內(nèi)辦事有年,凡密諭,及朕所覽講章,詩文等件篡輯,書寫甚多,實為可嘉。特賜表里十疋,銀佰兩以旌爾之勤快,特諭”。由此可以證明,南書房翰林代皇帝書寫密諭,確有其事。從時間上看,高士奇入值雖已跨年,但總算起來僅半載有余,然而“凡密諭……書寫甚多”,應算是有力之證據(jù)。久之,南書房權勢大增,人稱對高士奇“畏勢者既觀望而不敢言,趨勢者復擁戴而不肯言”。(75)高有弄權之嫌。圣祖令其休致。弄權闡明有權可弄。為防微杜漸,圣祖變化入值方式:康熙三十三(1694年)年五月,圣祖諭:“翰林系文學親近之臣,向因日講,時時進見,可以察其言語舉止,近日進見稀少,講官值班但是傾刻,豈能深悉,著將翰林院、詹事府、國子監(jiān)官員,每日輪四員入值南書房,朕不時征詢,可以知其人之能者。以備擢用?!保?6)輪值之法,既可以削弱常值者之權勢,又可考察所用官員之德才,張廷玉、蔣廷錫(二人皆庶吉士出身之翰林)即是通過南書房入值而擢升。通過近四十年摸索,至康熙未年,清最高統(tǒng)治者已經(jīng)初步找到最大限度集權方式。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兩北,設立軍機房,而后發(fā)展成為常設軍機處。軍機處即由入值南書房近年張廷玉所謀劃,她參照在南書房實踐經(jīng)驗,擬定了某些重要制度:“廷玉定規(guī)制:諸陳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內(nèi)閣擬旨,要事用摺,自奏事處上,下軍機處擬旨,親御朱筆批發(fā),自是內(nèi)閣轉(zhuǎn)移于軍機處,大學士必充軍機大臣,始得預政事,日必召入對,承旨,平章政事,參加機密。(77)多么象當年張英輩之所為,由此可見,南書房在權力由內(nèi)閣向軍機處過渡過程中的確超過重要作用,同步,南書房翰林有機會接近皇帝,呈現(xiàn)才華獲得信任,成為日后被超擢一條捷徑。如張英,張廷玉父子皆以此途徑官至大學士而位極人臣。除上述兩途之外,翰林官之升轉(zhuǎn),亦較其她官員為速:“遷調(diào)異她官”。(78)翰林院儲養(yǎng)人才之所,儲養(yǎng)即留于館內(nèi)以待大任。翰林院,詹事府,國子監(jiān)官缺,皆專屬翰林,同屬儲養(yǎng)范疇。詹事府于順治元年(1644年)沿明制而設,本是輔佐東宮太子機構,設詹事、少詹事等官。但清自康熙后,照例不設太子,因而定詹事府職掌為“文學侍從或掌經(jīng)史文章之事”。(79)內(nèi)部機構分左右春坊及司經(jīng)局,屬官有左右庶子,左右贊善,洗馬等。因翰林院史官(修撰、編修、檢討)與侍讀、侍講隔出、故內(nèi)部升遷必經(jīng)詹事府,稱為“開坊”。清高宗曾言:“儲貳末建,其官原可不設,第以翰林敘進之階,姑留以備詞臣升轉(zhuǎn)地耳”。(80)按其詳細職掌而言,已變成翰林院輔佐機構,與翰林院并稱“翰詹”。自元代至清代,國子監(jiān)始終是國家最高學府。因遍及于全國各地府州縣各級官學亦歸其統(tǒng)領,故而它也是國家最高教誨管理機構。其衙址在今北京內(nèi)城北部成賢街,與孔廟相鄰。長官為祭酒,例由翰林官充任,下沒監(jiān)丞、司業(yè)、典簿等官,與翰林院通為升轉(zhuǎn)。(81)亦屬翰林出路之一。以上各途,皆承自前明。明代翰林不赴外任,專待入閣,看似前程錦繡,但出路狹窄,“坐耗資俸,毫無一事,惟覺得入閣之階”,雖然有機會入閣,“大拜后,不嫻政事”。(82)而清代對翰林官之出路多有變通,定外轉(zhuǎn)之例,養(yǎng)以致用,其收效遠勝明代。順治年間,世祖即已發(fā)現(xiàn)翰林久儲而廢之弊,因而下決心予以變通。順治十年(1653年)三月,世祖諭曰:“朕稽往制,每科考選庶吉士入館讀書,歷升編、檢、講、讀及學士等官,不與外任,因此咨求典故,撰擬文章。充是選者,清華寵異,過于常員?!ぁぁぁぁぁず擦止俸嗊忻兀曋ǘ?。今用人恐亟,必得文行兼優(yōu)者,以學問為經(jīng)濟,助登上理。茲朕親行裁定”;“詹事以布政使用,支正二品俸,少詹事以布政使用,侍讀學士以按察使用、侍讀、中允以參政用,編、檢以副使用?!保?3)順治十六年(1659年)世祖又諭曰:“人才經(jīng)歷外任,然后諳練事情,堪稱任使??频拦倬阏张f例按年內(nèi)升外轉(zhuǎn),此后翰林官除照常升轉(zhuǎn)外,例以科道官一體按年升轉(zhuǎn),爾部會同翰林院定議具奏。(84)旋遵旨議定翰林官外轉(zhuǎn)例:侍讀如下,應照科道舊例,年年外傳二員,春季一員,秋季一員,侍讀侍講以參政用,修撰以副使用,編、檢以參議用,由于外轉(zhuǎn)過多,翰林銳減,至順治十八年(1661年)停止外轉(zhuǎn)。康熙間,由于修纂事繁,翰林官多不外轉(zhuǎn)。然而每科皆有留館,只進不出,局面可想而知。至康熙中期,玉堂有人滿之患。因而圣祖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定翰林轉(zhuǎn)京堂之例:“朕先慮翰林官壅滯,故用數(shù)人于部院衙門,所用數(shù)人學問皆優(yōu)。如有翰林缺出,仍有開列升補。漢員太常寺卿,光祿寺卿,太侍寺卿缺出,以少詹事、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祭酒開列;順天府尹、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缺出,以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庶子開列;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順天府丞缺出,以侍讀、侍講、洗馬、中允、司業(yè)、贊善開列?!保?5)然而積重難返,粥少僧多,問題仍很嚴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史吳涵奏稱:“翰詹之儲才日廣,升轉(zhuǎn)壅滯宜疏。請變通以收實用,留館之編檢每有歷俸十余年而不得升中允、贊善者,由中允遷侍講等官每有食俸十余年而僅五六品者。今編檢五六十人,開坊而上約三十人,仰懇圣恩酌予變通”。(86)圣祖覽奏,決心予以解決,于是定翰林保送科道之例??滴跞四辏?699年)大學士等以漢科道員缺,揀選編檢等官開列職名具奏。奉旨改六人為科道官,是為翰林官保送科道之始。四十四年(17)又定:“編修、檢討改御史、毋庸試俸”(按:向來任科道官需試俸一年,始得實授,翰林免試,可屬殊遇)。自是翰林多有保送御史者,甚至始任編檢,即得保送,因卸史缺出,開列名單,翰林在前,以致多用。(87)針對這種狀況,翰隆三十八年(1773年)奏準,編修、檢討歷俸三年滿后,始得保送御史。科道為風憲之官,亦為近侍清要之職,前程遠大,而翰林得任御史如此之易,足見地位之優(yōu)也??滴跄觊g,館選人數(shù)甚多,京堂,科道缺額畢竟有限,翰林官求進心切,升轉(zhuǎn)乏門。由于難耐清貧寂寞,紛紛告假離館,至康熙五十三年(17),翰林官告假者甚多,竟“三分已去其二”,庶吉士亦心灰意冷,“合法學習之時,突然回籍,至三年考試將近,又來考試”。(88)情緒悲觀之狀可見一斑。世宗臨御,復開外轉(zhuǎn)之例:“此前圣祖加意育才,循循訓導,又以纂修各種書籍,需員甚多,故翰林編檢幾至二百人,庶吉士亦有五六十人。朕臨御之初,未有編纂之事,又未能如圣祖之善于訓導,誠恐人才置之閑散,特多方錄取。由而科道吏部,外而道府州縣,俱各隨材器使,備令疏通。今編檢尚有百余人,庶吉士尚數(shù)十人。著內(nèi)閣、翰林院掌院教習秉公別擇,其學問優(yōu)長,字畫端楷,或精于翻譯圖書者,留本衙門辦事,及分各館纂修;其或材具練達,可當科道吏部之選;或長于吏治,編檢可為道府,庶吉士可為州縣,一一具奏?!保?9)閘門一開,狀況大變,自是后來,翰林官外轉(zhuǎn)成為定例,從而導致了翰林官“列卿尹膺疆寄者不可勝數(shù)”(90)局面。2、未得留館庶吉士與未得館選進士在仕進中差別:前已述及,清代官制,滿漢不同,有滿洲蒙古,漢軍特設之缺,滿缺中又另有為宗室和內(nèi)務府包衣特設之缺。關于滿人入關后出任文職之途徑,吾師袁良義先生有專文闡述,概括為“文武互調(diào)與對品補用、侍衛(wèi)、筆貼式,科舉四大門徑”。(91)科舉不為顯要。而漢人入仕則與之迥然不同,進士與舉貢判若兩途,當時有“科甲進士、自高位置,她途進者,依附從人”(92)之說。而庶吉士簡拔于進士之中,教習三年,自然又優(yōu)于進士。散館不得為翰林官者,其前程與翰林官不可相較;但若比之與未得館選之進士,則仍能體現(xiàn)出較強優(yōu)勢。以順治年間論,開國伊始,急需人才。庶吉士前程遼闊,翰林官多至顯達,自不必多論。而進士前景亦屬樂觀,可除授主事、中行評博、知州、推官、知縣,毋需候缺。(93)故庶吉士之選兼用自請,尚不致應付不暇。重要因素是差別不明顯。順治末年,進士停授知府,俱以推官知縣用??滴醭醺臑槎壮乒?,三甲除知縣。六年(1667年)議準,二甲三甲俱以知縣用,前程逐漸暗淡。隨著政治形勢逐漸穩(wěn)定,授官步入正軌,缺少而人多,進士得官日趨困難,只得回籍候缺,不少人十年方能銓選知縣。(94)宛如呦呦待哺之嬰兒,望眼而欲穿。入仕遙遙無期,只得各擇其業(yè),邊干邊等,幾至學問荒廢,得用時多已老氣橫秋,才志全無。為此,康熙五十一年(17),圣祖創(chuàng)進士留京教習之法:“考取進士,除選庶吉士外,別的挨次續(xù)補縣令,俱有刑名錢谷之責,未登仕前,不知事宜,仕時安有俾益?今歲進士毋令回籍,交禮部選翰林院內(nèi)學優(yōu)品端者數(shù)人教習文藝,從事典禮,如有纂修之事,令伊等纂修,每進士一名,月給銀三兩,有患病,告假丁憂終養(yǎng)等項,仍照例給假,其才力不及者,教習官題參行革,優(yōu)長者不分科分即行升補,尋常者三年滿日注冊,俱令回籍補用”。又頒給御制詩集,御制《通鑒》,古文等書,拔內(nèi)務府所存房舍開館,禮部、翰林院分派人役四名看守,至康熙五十四年(17),第一批留京教習進士學習期滿,禮部請旨,圣祖諭:“著考試,將文理優(yōu)者留京,遇缺縣補用,別的回籍補用。(95)遵旨擬定;進士考試一等者,按現(xiàn)考名次遇月官扣缺以知縣補用,別的回籍候缺。但終因人數(shù)過繁,收效不顯,于雍正元年(1723年)停止。此法頗似館選教習,可以說是庶吉士制度推而廣之一次嘗試,雖然進士教習三年,與庶吉士教習時間相似,但散館庶吉士除授知縣為即用,班次在先,不必候缺;而進士則仍需候缺,差別仍顯而易見。雍正間,開始實行進士于額外主事上行走之法,類似當今之見習,稱為“分部學習”。三年后,該部堂官題補,果有明待政治之人,于一年后,該部堂官保奏引見,而庶吉士用為部屬者,雖亦先在額外主事上行走,但無需時間限制,遇本部員缺,該部堂官即可保送引見補授。(96)由于以上規(guī)定,使庶吉士與進士之間有一條明顯鴻溝。進士若不得館選,普通狀況下即很難進入高層統(tǒng)治者行列;而不得留館,又難與留館之翰林官再較高下。同樣登第,級別三分,庶吉士制度使然也,因而玉堂華選,人人企望,得之者則興起,決之者則沮喪。高宗曾批評這種情緒:“國家以科目取士,廷試之后分別任用,或授庶常,或分部學習,或以知縣銓補,此因才氣使之道,欲令士予各展所長,裨益政治,原非有用舍去取其間也,聞向來士子,因詞臣地位資格,優(yōu)于外任,每以得之是選為幸,及至引見后,輒于內(nèi)用外任妄生計較,此狃于習俗見聞之陋,而于朝廷優(yōu)待士子之心,實未深悉,(97)這不正好闡明三途差別之大,否則何必“妄生”計較?士人“妄生計較”與否屬庸人自擾?請看當時人記載:清人朱克敬在其《翰林儀品記》中寫道:國朝仕路,以科目為正,科目尤重翰林。卜相非翰林不予,大臣飾終必以翰林乃得謚“文”。她官敘資,亦必先翰林。翰林入值兩書房,上書房侍王子讀,南書房職擬御纂筆札。及為講官,遷詹事府,人尤貴之。另一方面主考、督學。遷詹事府必由左右春坊,謂之開坊,則不外用。其考御史及清秘堂辦事者,年滿則授知府。翰林賤之,謂之“鉆狗洞”。初入館為庶吉士,三年更試高等者,授編修、檢討,謂之留館。次者改六部主事、內(nèi)閣中書,若知縣,皆先除,不限常格,謂之“老虎班”?!擦止偕醣?,然天子文學侍從,故儀制同于大臣,惟于掌院稱門生;大學士及吏部尚書,則稱晚生;吏部侍郎、她部尚書、總督,稱侍生;此外皆稱年家屬弟。自康雍以來,名臣大儒皆起翰林,……故論者皆以翰林為清品云(98)雖某些說法不確(如外用),而其她各項,可補本文缺如,證本文之確否。龔自珍亦曾寫到:“本朝宰輔,必由翰林官,卿貳及封圻大吏,由翰林者大半”,而龔本人卻懷才不遇,窮蹩潦倒,最后憤而離京,其遭遇實為未得館選之進士一種縮影。3、翰林官在文化方面貢獻及其評價從明至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式文化大總結時期。朝廷調(diào)動大量人才物力,對數(shù)千年未祖先遺留下來浩如煙海典籍文物進行收集、鉤沉、考辯和編纂,靠庶吉士制度培養(yǎng)出來高層次學者文士是進行此項工作主力軍,正因有儲養(yǎng)人才翰林院,才得以使明清兩代在整頓古文化方面所獲得成就空前絕后,顯示了中華老式文化博大氣象。明代成京暫且無論,本文重點論述清代在這方面成就。清代繼明代修成《永樂大典》之后,相繼編輯了《古今圖書集成》與《四庫全書》,其工程之大,遠勝于《永樂大典》,其總裁陳夢雷、紀昀、陸錫熊皆為庶吉士出身翰林。她們帶領當時知名學者歷時數(shù)十年,窮搜博采,集書之多,前所未有。打開清代官修各書題名錄即可發(fā)現(xiàn),從總裁官到纂修如下,絕大多數(shù)出身翰林,相稱多庶吉士躋身其中,正因有她們辛苦,方能有此盛事。翰林群體另一偉業(yè)是對當朝史書、史料修纂和整頓,依照翰林院職掌,有“修《實錄》,史志,充提調(diào)、總纂、纂修、協(xié)修等官”。(99)清代史書內(nèi)容之宏富,記述之詳密,遠遠超過前代為咱們提供了寶貴,豐富史料,為中華文化注入了新血液。在對古籍訓詁與考訂方面,清代學者亦頗多建樹。翰林院濃厚學術風氣,也是清代之者注重對經(jīng)書和其她典籍考據(jù)動力之一。她們立足于典籍,運用古文經(jīng)學之訓詁辦法,加以條理創(chuàng)造,開展古籍整頓和語言文字研究,通過許多學者潛心努力,到乾嘉時形成了以教據(jù)學為手段樸學高峰,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古文化整頓工作,從校訂經(jīng)書擴大到考究史地、天文、歷法、音律和典章制度諸方面,其對古籍和史料考釋尤為詳密。從校勘而糾正古書傳布刊刻之偽謬,羅輯舊書以免名著失佚等等。這些都為國內(nèi)古文化總結性研究奠定了基本,她們創(chuàng)造較為嚴密科學考據(jù)辦法,至今仍運用于歷史研究領域,成為具備永恒價值金鑰匙。綜上所述可以認定,翰林院做為培養(yǎng)高檔文官機構,通過庶吉士制度施行,塑造了一種高質(zhì)量有相稱文化素質(zhì)官僚群,許多人兼有學者身份和才華。在這個群星爭耀群體當中,先后浮現(xiàn)了諸多學識淵博大師,她們運用朝廷豐富藏書,運用能與當時最先進學者接觸受教機會,刻苦學習、勤奮著述、成果甚豐,垂范后世。如錢大昕、全祖望、孫星衍、王念孫、王引之等等,皆出自翰林,此時此刻,咱們徜徉于史籍海洋,流覽典型文翰,似乎又看到了先哲們奮筆疾書身影,又聽到了她們?nèi)鐢?shù)家珍吟哦,飲水思源,感觸良多。四、后論縱觀清代庶吉士制度作用,與明代不同之處諸多,就其仕進方面而言,明代內(nèi)閣權重,又“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故從中樞一級權力機構來講,庶吉士作用不不大于清代。從而浮現(xiàn)了嚴,嵩、張居正等對明代有很大影響歷史人物。而清代內(nèi)閣不掌實權,且入閣資格不及明代嚴格,滿官更不拘翰林出身而往往操掌權柄,因此無法比明代相比。但清代庶吉士制度,行之二百余載,分省之法,館選遍于海內(nèi);外轉(zhuǎn)例行,翰詹覆蓋九州;名額廣增,對士子吸引力更大。其收效在某些方面勝于明,其影響長留于后,“既為卿相之搖籃,又是人文之淵藪”。(100)以統(tǒng)治者主觀愿望,是要培養(yǎng)既可靠而又有為高層次文官。以使江山永固,傳至萬代,從實際狀況考察,也確在一定限度上起到了提高官員文化素質(zhì)作用??婆e制度形式上公開性與平等性刺激和鼓舞了社會各階層,自顯官富豪至細族孤門,凡弟子讀書者皆企望登第、入館,平步青云,使全社會注意力集中于茲,令天下士子只知讀書、應試,導致一種專以入仕為專業(yè)特殊階層。這個集團層次越高則人數(shù)愈少,遠離社會而接近皇帝,事實上構成了一種與整個社會相重疊金字塔。而庶吉士即是通向塔尖必由之路。這樣就保證了整個社會穩(wěn)定。另一方面,也從客觀上加強了整個社會對文化注重。然而,明清兩代已是專制社會晚期。雖然清代較之明代各方面發(fā)展較快,但在老式農(nóng)業(yè)社會向近代工業(yè)社會過渡過程中一波三折,步履維艱。當庶吉士們吟詩作賦以求晉身之時,一種新社會制度已在歐洲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已開始落伍。在這種狀況下,就整個庶吉士群體而言,正統(tǒng)封建思想長期灌輸,陳陳相因教習內(nèi)容與手段,決定了她們大多數(shù)必然是保守官僚,是舊勢力代表。但另一方面,畢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分子最高層次,受正統(tǒng)思想影響近年,不少人具備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社會巨變引起了群體分化。近代“開眼世界第一人”林則徐,與極力反對禁鴉片穆彰阿,便同出于這個群體?!颁┖跷丛欤雷?nèi)肇健?,炮聲震醒了國人,也結束了庶吉士們黃梁之夢。她們各展其能,各執(zhí)其端。晚清至民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均活躍著她們身影。從曾國藩到李鴻章,從張之洞到蔡元培,盡管對她們褒貶不一,甚至多有爭議,但恰恰闡明她們所起作用無法抹煞?!捌ぶ淮妫珜⒀筛健?,一種生長于特定條件下制度,是特定期代產(chǎn)物,一旦條件變化,該制度也必然消滅。談及落后,咱們也許會對她們中某些人耿耿于懷;但說到文化,或許咱們尚須感激她們中許多人辛苦。如果咱們想繼承,發(fā)展祖國文化,那么咱們就必要讓全社會尊重從事文化事業(yè)專家學者,如果咱們想長治久安,就必要摸索出一套完備嚴格用人制度,庶吉士制度兼?zhèn)潆p重意義,弊耶利耶,是耶非耶?絕難一言以蔽之。限于水平就此止筆,懇請方家同道正之。注釋:(1)《明史·選舉志》。(2)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八一。(3)沈德符:《萬歷野獲篇》卷十。(4)黃佐:《翰林記》》(5)《明史·選舉志》。(6)《明史·選舉志》。(7)《明史·選舉志》。(8)孫承澤:《春明夢余錄》卷二三,《內(nèi)閣》。(9)(10)(11)(12)《明史·選舉志》。(13)《清史列傳·范文程傳》。(14)《清世祖實錄》順治三年正月己亥條。(15)《清世祖實錄》順治三年二月戊寅條。(16)《清史列傳·范文程傳》。(17)吳振棫《養(yǎng)吉齋從錄》卷九。(18)吳振棫《養(yǎng)吉齋從錄》卷九。(19)《清史列傳·魏裔介傳》。(20)《清史稿》志八三。(21)《清史稿》志八三。(22)《清史稿》志八三。(23)吳振棫《養(yǎng)吉齋從錄》卷9(24)《清史稿》選舉三(25)朱汝珍:《詞林輯略》。(26)《大清會典事例》卷1053。(27)吳振棫:《養(yǎng)吉齋從錄》卷九。(28)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29)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內(nèi)閣檔案》朝考等第單。(30)《大清會典事例》卷10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質(zhì)能源項目股權分配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風力發(fā)電場場地平整與風力塔安裝施工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城市綠化工程苗木采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項目100%股權轉(zhuǎn)讓合同3篇
- 專業(yè)旅客出行服務協(xié)議定制版
- 2024試用期工作關系協(xié)議范本版B版
- 2025年度臨時場地租賃合同終止及場地恢復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購物中心攤位租賃及營銷支持合同4篇
- 2025年度詳盡場景主播合作框架協(xié)議4篇
- 個人借款合同模板:無擔保短期資金周轉(zhuǎn)版B版
- 2024年國家危險化學品經(jīng)營單位安全生產(chǎn)考試題庫(含答案)
- 護理員技能培訓課件
- 員工宿舍用電安全培訓
- 家庭年度盤點模板
- 河南省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數(shù)學 含答案
- 2024年資格考試-WSET二級認證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試卷中國電子學會青少年軟件編程等級考試標準python三級練習
- 公益慈善機構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行業(yè)三年發(fā)展洞察報告
- 飼料廠現(xiàn)場管理類隱患排查治理清單
- 【名著閱讀】《紅巖》30題(附答案解析)
- Starter Unit 2 同步練習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