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本文從網絡收集而來,上傳到平臺為了幫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檔,請點擊

下載,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guī)范、指導醫(yī)療機構科學、合理用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和《醫(yī)療機構臨

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制定本規(guī)范。

第二條血液資源必須加以保護、合理應用,避免浪費,杜絕不必要的輸血。

第三條臨床醫(yī)師和輸血醫(yī)技人員應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正確應用成熟的臨床輸血技術和血液保護

技術,包括成分輸血和自體輸血等。

第四條二級以上醫(yī)院應設置獨立的輸血科(血庫),負責臨床用血的技術指導和技術實施,確保貯

血、配血和其他科學、合理用血措施的執(zhí)行。

第二章輸血申請

第五條申請輸血應由經治醫(yī)師逐項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由主治醫(yī)師核準簽字,連同受血者血

樣于預定輸血日期前送交輸血科(血庫)備血。

第六條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yī)師應向患者或其家屬說明輸同種異體血的不良反應和經血傳播疾病

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并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遁斞委熗鈺啡氩v。

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患者的緊急輸血,應報醫(yī)院職能部門或主管領導同意、備案,并記入病歷。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第七條術前自身貯血由輸血科(血庫)負責采血和貯血,經治醫(yī)師負責輸血過程的醫(yī)療監(jiān)護。手術

室的自身輸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釋、術野自身血回輸及術中控制性低血壓等醫(yī)療技術由麻醉科

醫(yī)師負責實施。

第八條親友互助獻血由經治醫(yī)師等對患者家屬進行動員,在輸血科(血庫)填寫登記表,到血站或

衛(wèi)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采血點(室)無償獻血,由血站進行血液的初、復檢,并負責調配合格血液。

第九條患者治療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漿置換等,由經治醫(yī)師申請,輸血科(血庫)或有前科室參加

制訂治療方案并負責實施,由輸血科(血庫)和經治醫(yī)師負責患者治療過程的監(jiān)護。

第十條對于Rh(D)陰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應采用自身輸血、同型輸血或配合型輸血。

第十一條新生兒溶血病如需要換血療法的,由經治醫(yī)師申請,經主治醫(yī)師核準,并經患兒家屬或監(jiān)

護人簽字同意,由血站和醫(yī)院輸血科(血庫)提供適合的血液,換血由經治醫(yī)師和輸血科(血庫)

人員共同實施。

第三章受血者血樣采集與送檢

第十二條確定輸血后,醫(yī)護人員持輸血申請單和貼好標簽的試管,當面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

病案號、病室/門診、床號、血型和診斷,采集血樣。

第十三條由醫(yī)護人員或專門人員將受血者血樣與輸血申請單送交輸血科(血庫),雙方進逐項核對。

第四章交叉配血

第十四條受血者配血試驗的血標本必須是輸血前3天之內的。

第十五條輸血科(血庫)要逐項核對輸血申請單、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樣,復直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規(guī)檢查患者Rh(D)血型(急診搶救患者緊急輸血時Rh(D)檢有可除外),

正確無誤時可進行交叉配血。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第十六條凡輸注全血、濃縮紅細胞、紅細胞懸液、洗滌紅細胞、冰凍紅細胞、濃縮白細胞、手工分

離濃縮血小板等患者,應進行交叉配血試驗。機器單采濃縮血小板應ABO血型同型輸注。

第十七條凡遇有下列情況必須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有關規(guī)定作抗體篩選試驗:

交叉配血不合時;

對有輸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內需要接收多次輸血者。

第十八條兩人值班時,交叉配血試驗由兩人互相核對;一人值班時,操作完畢后自己復核,并填寫

配血試驗結果。

第五章血液入庫、核對、貯存

第十九條全血、血液成分入庫前要認真核對驗收。核對驗收內容包括:運輸條件、物理外觀、血袋

封閉及包裝是否合格,標簽填寫是否清楚齊全(供血機構名稱及其許可證號、供血者姓名或條型碼

編號和血型、血液品種、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備曰期及時間,有效期及時間、血袋編號/

條形碼,儲存條件)等。

第二十條輸血科(血庫)要認真做好血液出入庫、核對、領發(fā)的登記,有關資料需保存十年。

第二十一條按A、B、0、AB血型將全血、血液成分分別貯存于血庫專用冰箱不同層內或不同專

用冰箱內,并有明顯的標識。

第二十二條保存溫度和保存期如下:

品種保存溫度保存期

1.濃縮紅細胞(CRC)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

2.少白細胞紅細胞(LPRC)4±2℃與受血者ABO血型相同

3.紅細胞懸液(CRCs)4±2℃(同CRC)

4.洗滌紅細胞(WRC)4±2℃24小財內輸注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5.冰凍紅細胞(FTRC)4±2℃解凍后24小時內輸注

6.手工分離濃縮血小板(PC-1)22±2。<:(輕振蕩)24小時(普通袋)或5天(專用袋制備)

7.機器單采濃縮血小板(PC-2)(同PC-1)(同PC—1)

8.機器單采濃縮白細胞懸液(GRANs)22±2℃24小時內輸注

9.新鮮液體血漿(FLP)4±2<24小時內輸注

10.新鮮冰凍血漿(FFP)-20℃以下一年

11.普通泳凍血漿(FP)-20℃以下四年

12.冷沉淀(Cryo)-2(FC以下一年

13.全血4±2℃(同CRC)

14.其他制劑按相應規(guī)定執(zhí)行

當貯血冰箱的溫度自動控制記錄和報警裝置發(fā)出報警信號時,要立即檢查原因,及時解決并記錄。

第二十三條貯血冰箱內嚴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內空氣培養(yǎng)每月一次,無霉菌生長

或培養(yǎng)皿(90mm)細菌生長菌落<8CFU/10分鐘或<200CFU/m3為合格。

第六章發(fā)血

第二十四條配血合格后,由醫(yī)護人員到輸血科(血庫)取血。

第二十五條取血與發(fā)血的雙方必須共同查對患者姓名、性別、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

有效期及配血試驗結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觀等,準確無誤時,雙方共同簽字后方可發(fā)出。

第二十六條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發(fā)出:

1.標簽破損、漏血;

2.血袋有破損、漏血;

3.血液中有明顯凝塊;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4.血漿呈乳糜狀或暗灰色;

5.血漿中有明顯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

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現(xiàn)溶血;

7.紅細胞層呈紫紅色;

8.過期或其他須查證的情況。

第二十七條血液發(fā)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樣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對輸血不良反

應追查原因。

第二十八條血液發(fā)出后不得退回.

第七章輸血

第二十九條輸血前由兩名醫(y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

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準確無誤方可輸血。

第三十條輸血時,由兩名醫(y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門

急診/病室、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后,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第三十一條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貯血。輸用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

血液內不得加入其他藥物,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

第三十二條輸血前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xù)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進,前一袋血

輸盡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xù)輸注。

第三十三條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高速輸注速度,并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

不良反應,如出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1.減慢或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工程師和輸血科(血庫)值班人員,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記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錄。

第三十四條疑為溶血性或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

路,及時報告上級醫(yī)師,在積極治療搶救的同時,做以下核對檢查:

1.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試驗記錄;

2.核對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與供血者血樣、新采集

的受血者血樣、血袋中血樣,重測ABO血型、RH(D)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篩選及交叉配血試驗(包

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試驗);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直

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并檢測相關抗體效價,如發(fā)現(xiàn)特殊抗體,應作進一步鑒定:

5.如懷疑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細菌學檢驗;

6.盡早檢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尿血紅蛋白;

7.必要時,溶血反應發(fā)生后5-7小時測血清膽紅素含量。

第三十五條輸血完畢,醫(yī)護人員對有輸血反應的應逐項填寫患者輸血反應回報單,并返還輸血被血

庫)保存。輸血科(血庫)每月統(tǒng)計上報醫(yī)務處(科)。

第三十六條輸血完畢后,醫(y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并將血袋送回輸

血科(血庫)至少保存一次。

第三十七條本規(guī)范由衛(wèi)生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本規(guī)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實施。

附件一成分輸血指南

附件二自身輸血指南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附件三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

附件四內科輸血指南

附件五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技術指南

附件六輸血治療同意書

附件七臨床輸血申請書

附件八輸血記錄單

附件九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

附件一成分輸血指南

一、成分輸血的定義

血液由不同血細胞和血漿組成。將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應用科學方法分開,依據患者病情的實際需

要,分別輸入有關血液成分,稱為成分輸血。

二、成分輸血的優(yōu)點

成分輸血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節(jié)約血液斐源以及便于保存和運輸?shù)葍?yōu)點,各地應積極推廣。

=,成分輸血的臨床應用

(-)紅細胞

品名特點保存方式及保期期作用及適應證備注

濃縮紅細胞(CRC)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總量110ml~120ml,紅細胞壓積

0.7-0.8。含血漿30ml及抗凝劑8~10ml,運氧能力和體內存活率等同一袋全血。規(guī)格: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U0~120ml/袋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作用:增強運氧能力。適用:@

各種急性失血的輸血;②各種慢性貧血;③高鉀血癥、肝、腎、心功能障礙者輸血;④小兒、老年

人輸血交叉配合試驗

少白細胞紅細胞(LPRC)過濾法:白細胞去除率96.3-99.6%,紅細胞回收率>90%;手工洗

源法:白細胞去除率79±1.2%,紅細胞回收率>74±3.3%;機器洗滌法:白細胞去除率>93%,紅細

胞回收率>87%.4±2℃24小時作用:(同CRC)適用:1.由于輸血產生白細胞抗體,引起

發(fā)熱等輸血不良反應的患者;2.防止產生白細胞抗體的輸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與受血者ABO

血型相同

紅細胞懸液(CRCs)400ml或200ml全血離心后除去血漿,加入適量紅細胞添加劑后制成,

所有操作在三聯(lián)袋內進行。規(guī)格:由400ml或20ml全血制備(同CRC)(同CRC)交叉配

合試驗

洗滌紅細胞(WRC)400ml或200ml全血經離心去除血漿和白細胞,用無菌生理鹽水洗濠

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鹽水懸浮。白細胞去除率>80%,血漿去除率>90%,RBC回收率>

70%規(guī)格:由400ml或200ml全血制備(同LPRC)作用:增強運氧能力。適用:①對血獎蛋

白有過敏反應的貧血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③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④高鉀

血癥及肝腎功能障礙需要輸血者主側配血試驗

冰凍紅細胞(FTRC)去除血漿的紅細胞加甘油保護劑,在-8(TC保存,保存期10年,解凍后洗

滌去甘油』口入100ml無菌生理鹽水或紅細胞添加劑或原血漿。白細胞去除率>98%;血漿去除>

99%;RBC回收>80%;殘余甘油量<1%,洗除了枸檬酸鹽或磷酸鹽、K+、NH3等。規(guī)格:200ml/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袋解凍后4±2(24小時作用:增強運氧能力適用:①同WRC②稀有血型患者輸血;③新生兒溶

血病換血;④自身輸血加原血漿懸浮紅細胞要做交叉配血試驗.加生理鹽水懸浮只做主側配血試驗

(二)血小板

手工分離濃縮血小板(PC-1)由200ml或400ml全血制備。血小板含量為22.0x1010/袋

20~25ml24.0x1010/袋40ml~50ml規(guī)格:20ml~25ml/袋40~50ml/袋22±2((輕振蕩)24

小時(普通袋)或5天(專用袋制備)作用:止血。適用:①血小板減少所致的出血;②血小板功能

障礙所致的出血需做交叉配合試驗,要求ABO相合,一次足量輸注。

機器單采濃縮血小板(PC-2)用細胞分離機單采技術,從單個供血者循環(huán)液中采集,每袋內含血小板

22.5x1011,紅細胞含量<0.41ml.規(guī)格:150~250ml/袋(同PC-1)(同PC—1)ABO血型相

(三)白細胞

機器單采濃縮白細胞懸液(GRANs)用細胞分離機單采技術由單個供血者循環(huán)血液中采集。

每袋內含粒細胞21x1010.22±2(24小時作用:提高機體抗感染能力。適用:中性粒細胞低于

0.5X109/L,并發(fā)細菌感染,抗生素治療48小時無效者。(從嚴掌握適用癥)必須做交叉配合

試驗ABO血型相同

(四)血漿

新鮮液體血漿(FLP)含有新鮮血液中全部凝血因子血漿蛋白為6~8g/%;纖維蛋白原

0.2~4g%;其他凝血因子0.7~1單位/ml規(guī)格根據醫(yī)院需要而定。4±2<24小時(三聯(lián)袋)作用:

補充凝血因子,擴充血容量。適用:?補充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V、皿);②大面

積燒傷、創(chuàng)傷。要求與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新鮮冰凍血漿(FFP)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血漿蛋白為6~8g/%;纖維蛋白原0.2~0.4g%;其

他凝血因子0.7~1單位/ml規(guī)格:自采血后6-8小時內(ACD抗凝劑:6小時內;CPD抗凝劑:

8小時內)速凍成塊規(guī)格:200ml,100ml,50ml,25ml-2(FC以下一年(三聯(lián))作用:擴充血容量,

補充凝血因子。適用:①補充凝血因子;②大面積創(chuàng)傷、燒傷。要求與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

相容37<擺動水浴融化

普通冰凍血漿FP)FFP保存一年后即為普通冰凍血漿規(guī)格200ml,100ml,50ml,25ml-20℃

以下四年作用:補充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漿蛋白。作用:①主要用于補充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如

n、vn、IX、x因子缺乏;②手術、外傷、燒傷、腸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漿大量丟失要求與受血者

ABO血型相同

冷沉淀(Cryo)每袋由200ml血漿制成。含有:VHI因子80-100單位;纖維蛋白原約250mg;

血漿20ml規(guī)格:20ml-2(FC以下一年適用: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纖維蛋白原

缺乏癥要求與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

附件二自身輸血指南

自身輸血可以避免血源傳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對一時無法獲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

身輸血有三種方法:貯血式自身輸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釋(ANH)及回收式自身輸血。

一、貯存式自身輸血

術前一定時間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進行保存,在手術期間輸用。

1.只要患者身體一般情況好,血紅蛋>110g/L或紅細胞壓積>0.33,行擇期手術,患者簽字同意,

都適合貯存式自身輸血。

2.按相應的血液儲存條件,手術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3.每次采血不超過500ml(或自身血溶量的10%),兩次采血間隔不少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給患者鐵劑、維生素C及葉酸(有條件的可應用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等治療。

5.血紅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細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

6.對冠心病、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等心腦血管疾病及重癥患者慎用。

二、急性等血液稀釋(ANH)

ANH一般在麻醉后、手術主要出血步驟開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在室溫下保存?zhèn)溆?,同時輸入

膠體液或等滲晶體補充血容量,使血液適度稀釋,降低紅細胞壓積,使手術出血時血液的有形成份

丟失減少。然后根據術中失血及患者情況將自身血回輸給患者。

1.患者身體一般情況好,血紅蛋白2110g/L(紅細胞壓積20.33),估計術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

慮進行ANH。

2.手術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huán)灌流時,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釋程度,一般使紅細胞壓積不低于0.25。

4.術中必須密切監(jiān)測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紅細胞壓積尿量的變化,必要時應監(jiān)測患者靜脈壓。

5.下列患者不宜進行血液衡釋:血紅蛋白<100g/L,低蛋白血癥,凝血機能障礙,靜脈輸液通路不

暢及不具備監(jiān)護條件的。

三、回收式自身輸血

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裝置,將患者體腔積血、手術失血及術后引流血液進行回收、抗凝、濾過、

洗滌等處理,然后回輸給患者。血液回收必須采用合格的設備,回收處理的血必須達到一定的質量

標準。體外循環(huán)后的機器余血應盡可能回輸給患者。

回收血禁忌證:

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過6小時。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2.懷疑流出的血液被細菌、糞便、羊水或毒液污染。

3.懷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細胞。

4.流出的血液嚴重容血。

注①自身貯血的采血量應根據患者耐受性及手術需要綜合考慮。有些行自身貯血的患者術前可

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術中應予以重視。

②適當?shù)难合♂尯髣用}氧含量降低,但充分的氧供不會受到影響,主要代償機制是輸出量和組織

氧攝取率熠加。ANH還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組織灌注改善。纖維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濃度與紅細胞壓

積平行性降低,只要紅細胞壓積>0.20,凝血不會受到影晌。與自身貯血相比,ANH方法簡單、耗

費低;有些不適合自身貯血的患者,在麻醉醫(yī)師嚴密監(jiān)護下,可以安全地進行ANH方法簡單、耗

費低;有些不適合自身貯血的患者,在麻醉醫(yī)師的嚴密監(jiān)護下,可以安全地進行ANH;疑有菌血癥

的患者不能進行自身貯血,而ANH不會造成細菌在血內繁殖;腫瘤手術不宜進行血液回收,但可

以應用ANH。

③回收的血液雖然是自身血,但血管內的血及自身貯存的血仍有著差別。血液回收有多種技術方法,

其質量高低取決于對回收血的處理好壞,處理不當?shù)幕厥昭斎塍w內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目前先進

的血液回收裝置已達到全自動化程度,按程度自動過濾、分離、洗滌紅細胞。如出血過快來不及洗

源,也可直接回輸未洗滌的抗凝血液

④術前自身貯血、術中ANH及血液回收可以聯(lián)合應用.

附件三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

一、濃縮紅細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攜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政?;虻脱萘恳驯唤佌幕颊?。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體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液或膠體液應用。

1.血紅蛋白>ioog/L可以不輸。

2.血紅蛋白<70g/L,應考慮輸。

3.血紅蛋白在70~100g/L之間,根據患者的貧血程度、心肺代償功能、有無代謝率增高以及年

齡等因素決定。

二、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或功能異常伴有出血傾向或表現(xiàn)。

1.血小板計數(shù)>100x109/L,可以不輸。

2.血小板計數(shù)<50X109/L,應考慮輸。

3.血小板計數(shù)在50~100xl09/L之間,應根據是否有自發(fā)性出血或傷口滲血決定。

4.如術中出現(xiàn)不可控滲血,確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輸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三、新鮮冰凍血漿(FFP)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PT或APTT>正常1.5倍,創(chuàng)面彌漫性滲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輸入大量庫存全血或濃縮紅細胞后(出血量或輸血量相當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3.病史或臨床過程表現(xiàn)有先天性或獲得性凝血功能障礙。

4.緊急對抗華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

四、全血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丟失可能出現(xiàn)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續(xù)活動性出血,估計失血量超

過自身血容量的30%.

回輸自體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據患者血容量決定。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注:

①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攜帶氧到組織細胞。貧血及容量不足都會影響機體氧輸送,但這兩者的

生理影響不一樣的。失血達總血容量30%才會有明顯的低血容量表現(xiàn),年輕體健的患者補充足夠液

體(晶體液或膠體液)就可以完全糾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全血或血漿不宜用作擴容劑.血

容量補足之后,輸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攜氧能力,首選紅細胞制品。晶體液或并用膠體液擴容,結

合紅細胞輸注,也適用于大量輸血。

②無器官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紅細胞壓積達0.20(血紅蛋白>60g/L)的

貧血不影響組織氧合.急性貧血患者,動脈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輸出血的熠加及氧離曲線右移而

代償;當然,心肺功能不會和代謝率熠高的患者應保持血紅蛋白濃度>100g/L以保證足夠的氧輸

送。

③手術患者在血小板>50X109/L時,一般不會發(fā)生出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繼發(fā)于術

前阿斯匹林治療)對出血的影響比血小板計數(shù)更重要.手術類型和范圍、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

力、出血所致后果的大小以及影響血小板功能的相關因素(如體外循環(huán)、腎衰、嚴重肝病用藥)等,

都是決定是否輸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功能的相關因素(如體外循環(huán)、腎衰、嚴懲肝病用藥)等,都

是決定是否輸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婦女血小板可能會低于50X109/L(妊娠性血小板)而不一定輸血

小板,因輸血小板后的峰值決定其效果,緩慢輸入的效果較差,所以輸血小板時應快速輸注,并一

次性足量使用。

④只要纖維蛋白原濃度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能維持正

常。即患者血液置換量達全身血液總量,實際上還會有三分之一自體成分(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

體內,仍然有足夠的凝血功能。應當注意,休克沒得到及時糾正,可導致消耗性凝血障礙。FFP的

使用,必須達到10~15ml/kg,才能有效。禁止用FFP作為擴容劑,禁止用FFP促進傷口愈合。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附件四內科輸血指南

一、紅細胞:

用于紅細胞破壞過多、丟失或生成障礙引起的慢性貧血并伴缺氧癥狀。血紅蛋白<60g/L或紅細胞

壓積<0.2時可考慮輸注.

二、血小板:

血小板計數(shù)和臨床出血癥狀結合決定是否輸注血小板,血小板輸注指征:

血小板計數(shù)>50X109/L一般不需輸注

血小板10-50X109/L根據臨床出血情況決定,可考慮輸注

血小板計數(shù)<5x109/L應立即輸血小板防止出血

預防性輸注不可濫用,防止產生同種免疫導致輸注無效.有出血表現(xiàn)時應一次足量輸注并測CCI值。

CCI=(輸注后血小板計數(shù)-輸注前血小板計數(shù))(1011)X體表面積(M2)/輸入血小板總數(shù)(1011)

注:輸注后血小板計數(shù)為輸注后一小時測定值.CCI>10者為輸注有效。

三、新鮮冰凍血漿:

用于各種原因(先天性、后天獲得性、輸入大量陳舊庫血等)引起的多種凝血因子n、v、vn、IX、

X、XI或抗凝血酶m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現(xiàn)時輸注。一般需輸入10~15ml/kg體重新鮮冰凍血漿。

四、新鮮液體血漿:

主要用于補充多種凝血因子(特別是卯因子)缺陷及嚴重肝病患者。

五、普通冰凍血漿:

主要用于補充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六、洗滌紅細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種異型白細胞抗體和避免輸入血漿中某些成分(如補體、凝集素、蛋白質等),包

括對血漿蛋白過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高鉀血癥及肝腎功能障礙和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

白尿癥的患者。

七、機器單采濃縮白細胞懸液:

主要用于中性粒細胞缺乏(中性粒細胞<O.5xlO9/L、并發(fā)細菌感染且抗菌素治療難以控制者,充

分權衡利弊后輸注。

八、冷沉淀:

主要用于兒童及成人輕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WD),纖維蛋白原缺乏癥及因子vm缺乏癥

患者。嚴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vm因子濃縮劑。

九、全血:

用于內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紅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癥狀。血紅蛋白<70g/L或紅細

胞壓積<0.22,或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時考慮輸注,但晶體液或并用膠體液擴容仍是治療失血性休克的

主要輸血方案。

附件五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技術指南

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是指在全身麻醉下手術期間,在保證重要臟器氧供情況下,人為地將平均

動脈壓降低到一定水平,使手術野出血量隨血壓的降低面相應減少,避免輸血或使輸血量降低,并

使術野清晰,有利于手術操作,提高手術精確性,縮短手術時間。

一、術中控制性低血壓主要應用于①血供豐富區(qū)域的手術,如頭頸部、盆腔手術;②血管手術,如主

動脈瘤、動脈導管未閉、顱內管血畸形;③創(chuàng)面較大且出血可能難以控制的手術,如癌癥根治、嵌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關節(jié)斷離成形、脊柱側彎矯正、巨大腦膜瘤、顱頜面整形;④區(qū)域挾小的精細手術,如中耳成形、

腭咽成形。

二、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技術的實施具有較大的難度,麻醉工程師對該技術不熟悉時應視為絕對禁忌。

對有明顯明機體、器官、組織氧運輸降低的患者,或重要器官嚴重功能不全的患者,應仔細衡量術

中控制性低血壓的利弊后再酌性使用。

三、實施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應盡可能采用擴張血管方法,避免擬制心肌功能、降低心輸出量。

四、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時,必須進行實時監(jiān)測,內容包括:動脈血壓、心電圖、呼氣末C02、脈搏、

血氧飽和度、尿量。對出血量較多的患者還應測定中心靜脈壓、血電解質、紅細胞壓積等。

五、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水平的“安全限”在患者之間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應根據患者的術前基礎血

壓、重要器官功能狀況、手術創(chuàng)面出血滲血狀況來確定該患者最適低血壓水平及降壓時間。

注:

組織灌流量主要隨血壓和血管內徑的變化而變化,血壓降低,灌流量也降低。如果組織血管內

徑增加,盡管灌注壓下降,組織灌流量可以不變甚至增加。理論上,只要保證毛細血管前血壓大于

臨界閉合壓,就可保證組織的血流灌注。器官對血流的自身調節(jié)能力在面的血流灌注降低、出血量

減少時,重要器官血管仍具有較強的自主調節(jié)能力,維持足夠的組織血供。另一方面,器官血壓的

自身調節(jié)低限并不是該器官缺血閾,器官組織喪失自身調節(jié)血流能力的最低壓高于該組織缺血的臨

界血壓。所以,如果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應用正確,則可以安全有效地發(fā)揮他減少出血、改善手術視

野的優(yōu)點

-----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

附件六XXXX醫(yī)院

輸血治療同意書

姓名:性:(男/女)年齡病案號:科別

輸血目的:輸血史:有/無孕產

輸血成分:臨床診斷:

輸血前檢查:ALTU/L:HBsAg;Anti-HBs;HBeAg;

Anti-HBe;Anti-HBc;Anti-HC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