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內(nèi)文言文(下)_第1頁
初中課內(nèi)文言文(下)_第2頁
初中課內(nèi)文言文(下)_第3頁
初中課內(nèi)文言文(下)_第4頁
初中課內(nèi)文言文(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初中課內(nèi)文言文整理下

編寫說明

為了使我校語文教師和學(xué)生有針對性地進(jìn)行語文學(xué)科知識復(fù)習(xí),提高

復(fù)習(xí)的實效性,更好地了解考試目標(biāo)、內(nèi)容、試卷題型、結(jié)構(gòu)及復(fù)習(xí)重難

點,由我校語文組汪春芳、趙煒霞、逢立娟三位教師收集整理相關(guān)資料,

編寫了《語文學(xué)科復(fù)習(xí)資料匯編》,以期對我校的語文教學(xué)有所幫助和借

鑒。

本套資料緊扣《語文學(xué)科課程標(biāo)準(zhǔn)》、《學(xué)科教學(xué)基本要求》和《考試

手冊》的要求進(jìn)行編寫,分為“現(xiàn)代文、文言文、作文”三部分,并收集

整理了“2007年一2013年上海市中考語文試卷”,共六冊。其中主要由“考

點解說”、“題型掃描”、“解題方略”、“同類習(xí)題”、“綜合練習(xí)”五個板塊

構(gòu)成。

本匯編對知識點的梳理清晰,每個專題的練習(xí)部分具有很強(qiáng)的操作

性,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資料肯定還存在一些問題,希望各位語文教師在

使用的過程中能提出寶貴意見,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最后感謝,在收集整理過程中,提供資料的所有語文教師。正是因為

大家的共同努力,《語文學(xué)科復(fù)習(xí)資料匯編》才能順利完成。

文言文閱讀

《上海市中小學(xué)語文課程標(biāo)準(zhǔn)(試行稿)》中對文言文的相關(guān)要求:

(1)能借助注釋,工具書和有關(guān)資料?,大體理解淺易的古詩文的內(nèi)容,了解文言詩文涉及的作家,

作品及相關(guān)的文學(xué)知識

(2)能理解古詩文中詞句的含義,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實詞,四年的實詞積累量達(dá)到150個左右;能

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的意義或作用;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結(jié)合語境理解常見文言句式的意

(3)能欣賞優(yōu)秀的古詩詞的意境,清楚地表達(dá)自己的閱讀感受

(4)能背誦一定量的文言詩文,四年的背誦總量在10000字左右

在課外閱讀中提到:

能獨(dú)立閱讀課外淺易的文言詩文。能結(jié)合自己的已有積累,借助注釋,工具書和有關(guān)資料,大體

讀懂文言詩文的內(nèi)容

《上海市初中畢業(yè)統(tǒng)一學(xué)業(yè)考試手冊(2013)》中對文言文的考試目標(biāo):

(1)能默寫規(guī)定范圍內(nèi)的文言詩文。

(2)掌握150個文言實詞的含義。

(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虛詞的常用意義和用法。

(4)掌握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關(guān)的文學(xué)和文化常識。

(5)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7)能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

(8)能理解和把握詩詞的基本內(nèi)容和作者的感情傾向。

150個常用實詞

比、鄙、兵、病、察、徹、乘、從、當(dāng)、道、得、定、伐、犯、方、負(fù)、賦、更、故、顧、觀、

歸、好、號、還、會、惠、及、極、計、濟(jì)、力口、假、間、簡、見、竭、盡、進(jìn)、居、舉、具、

俱、聚、遽、決、類、臨、慮、論、漫、滅、明、名、命、謀、難、平、戚、啟、強(qiáng)、竊、請、

窮、求、取、去、全、任、入、善、少、舍、涉、生、勝、師、施、實、食、使、釋、恃、屬、

說、素、湯、痛、亡、為、務(wù)、徙、狹、鮮、向、效、信、行、形、興、修、徐、許、尋、業(yè)、

遺、貽、夷、異、易、詣、益、陰、引、盈、余、獄、御、緣、遠(yuǎn)、云、責(zé)、章、知、止、致、

質(zhì)、眾、專、周、走、足、卒、作、坐、布衣、菲薄、間隔、交通、節(jié)目、絕境、其實、阡陌、

親戚、驅(qū)馳、問津、無論、犧牲、鴻儒、白丁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

【題型掃描】

2010年:

顧亭林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無寸縷之絲。當(dāng)著《音學(xué)五書》時,《詩本音》卷二稿再為鼠

嚙,再為卷錄,略無慍色。有勸其翻瓦倒壁一盡其類者,顧日:“鼠嚙我稿,實勉我也。不然,

好好擱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顧亭林:顧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學(xué)者。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盾家恒服布衣()⑵頭勉我也()

答案:居住實際

2、對文中劃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他就)多次抄錄,臉上沒有一點生氣的表情。

B、(他就)抄錄了兩次,臉上沒有一點生氣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錄,臉上沒有一點遺憾的表情。

D,(他就)抄錄了兩次,臉上沒有一點遺憾的表情。

答案:B

3、有人勸顧炎武徹底消滅家中的老鼠,原因是。(用原文語句回答)

答案:《詩本音》卷二稿再為鼠嚙。

4、“鼠嚙我稿,實勉我也”表現(xiàn)力顧亭林—的心態(tài);“五易其稿”則表現(xiàn)了他—的態(tài)度。

答案:積極進(jìn)?。酚^);治學(xué)嚴(yán)謹(jǐn)

2011年:

韓魏公知北都,有中外親獻(xiàn)玉盞一只,云:“耕者入壞冢而得,真絕寶也?!碧卦O(shè)一卓,致

玉盞其上,且將用之將酒,遍勸坐客。俄為吏將誤觸臺倒,玉盞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將伏地待

罪。公神色不動,笑謂坐客日:“物破亦自有時。”謂吏將目:“非故也,何罪之有?”

1.解釋上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木“耕者入冢而得”()()

答案:

2.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不是這個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這個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答案:

14.“吏將伏地待罪”的原因是o(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答案:

15.本文表現(xiàn)了韓魏公的品質(zhì)“(3分)

答案:

2012年

太祖視事東閣,天熱甚,汗?jié)褚?,左右更衣以進(jìn),皆經(jīng)浣濯者。參軍宋思顏日:“主公躬行

節(jié)儉,真可示法子孫。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終如此。”大祖喜日:“此言甚善。他

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遠(yuǎn),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將然。今思顏見我能行于

前,而慮我不能行于后,信能盡忠于我也?!蹦速n之幣。

【注】視事東閣;在東閣處理政務(wù)。浣濯:洗滌。參軍:官名。

12.解釋文中的加點詞(4分)

(1)此言甚善()(2)而慮我不能行于后()

答案:(1)好(2分)(2)實行(2分)

13.對文中畫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隨從另外拿著衣服前進(jìn)給他換,這些衣服都是經(jīng)過洗滌的。

B.隨從交替拿著衣服前進(jìn)給他換,這些衣服都是準(zhǔn)備洗滌的。

C.隨從另外拿著衣服進(jìn)獻(xiàn)給他換,這些衣服都是準(zhǔn)備洗滌的。

D.隨從交替拿著衣服進(jìn)獻(xiàn)給他換,這些衣服都是經(jīng)過洗滌的。

答案:D

14.太祖“口”的神情和''口”的決定,表明他對宋思顏的贊賞。(用原文詞語回答)(2分)

答案:喜(1分)賜(1分)

15.對宋思顏諫言的目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__(3分)

A.贊揚(yáng)太祖躬行節(jié)儉

B.表明對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終節(jié)儉

D.暗示太祖給予獎賞

答案:C(3分)B(2分)A(1分)

2013年

聞公有一冊歷,自記日行事,纖悉不遺。每日陰晴風(fēng)雨,亦必詳記。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

陰,某日東風(fēng),某日西風(fēng),某日晝夜雨。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糧船失風(fēng)者,公詰其失船為何日?午前午后?東風(fēng)西風(fēng)?其人不能知而妄對,

公一一語其實。其人驚服,詐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風(fēng)雨必記,蓋亦公事,非漫書也。

【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員。冊歷:記事簿。失風(fēng):行船遇惡風(fēng)失事。漫:隨便。

12.解釋文中的加點詞(4分)

(1)人初不知其故()(2)公詰其失船為何日()

答案:

13.對文中畫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那人震驚佩服,行騙于是沒有成功。

B.那人震驚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騙了。

C.其中一人震驚佩服,行騙于是沒有成功。

D.其中一人震驚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騙了。

答案:

14從文中看出“民”有詐的語句是(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答案:

15對本文寫作意圖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分)

A.希望官員做事認(rèn)真,一心為公。

B.稱贊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細(xì)密。

C.贊賞周忱學(xué)識超群,慧眼獨(dú)具。

D.諷刺''民”自作聰明,貪圖錢財。

答案:

【解題方略】

1、整體感知材料。完成課外文言文練習(xí)時,首先應(yīng)通讀全文,第一遍閱讀的目的,明確主要

是寫人還是敘事,寫人的應(yīng)主要抓住對人物的描寫,敘事的應(yīng)主要抓住事情的要素,同時特別要

抓住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在答題之前,腦子里先形成一個整體概念,這是整體感知的過程。

不要因為有一兩個字詞不理解,而影響閱讀整篇文章的情緒,有了這個過程,再做試題就有了范

圍。同時也要充分利用書下注釋,例如:09年文章注釋中就提到了“五德”,母雞所具一德在五

德之外,那么肯定不能寫注釋中寫到的五種品德了,再結(jié)合“盛君之友因呼之為“慈雞”,就能得

出這種品德指的就是慈了。由此可見,整體感知材料不僅指閱讀文章,還指課后注釋,題目等。

2、詞語解釋要懂得遷移?!吨锌嘉难栽娢钠奎c擊》后面150個實詞詞義的梳理,可以根據(jù)

不同的類型,如:詞性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熟讀記誦。其中,通假字在記誦時

注意要寫完整,寫清“通”或“同”哪個字,再解釋它的意思。比如:桃花源記中“謹(jǐn)食之,時

而獻(xiàn)焉”中的“食”字解釋時就要寫清通“飼”供養(yǎng)、飼養(yǎng)的意思。考試中比較常見的是“一詞

多義”現(xiàn)象,在課外文言文中,遇到這個詞語或是翻譯句子時的重點詞語時應(yīng)該如何解釋?首先

應(yīng)是明確這個字有哪些義項,想想曾經(jīng)在哪些課內(nèi)句子中出現(xiàn)過,隨后再聯(lián)系上下文進(jìn)行辨析,

確定一項。如10年試卷中出現(xiàn)的“居”字就是如此。當(dāng)然還有就是六個虛詞的用法和含義,特別

是在翻譯句子時要關(guān)注。

3、仔細(xì)審題。一般來說,文言文閱讀的試題,包括對字的理解(實詞或虛詞),對句子的理

解,對節(jié)選內(nèi)容、主旨和寫法上的理解等等,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的形式都可能出現(xiàn)。但是

無論什么題型,仔細(xì)審題都是不可缺少的。如10年的14題“有人勸顧亭林徹底消滅家中的老鼠,

原因是,后面括號內(nèi)寫了對答案的要求是:用原文回答,那么大家就要從原文中找答案。特別需

要指出的是,用原文回答的這種題型,注意不要在抄寫原文語句時粗枝大葉,出現(xiàn)錯字,或者由

于理解題意不準(zhǔn)確,抄錄語句過多。更要避免審題粗疏,未看清答題限制,沒有用原文的話來回

答。

4、語言表述要通順、耍精準(zhǔn).一般來說,表述題要求語言簡明通順,要點清楚而完整.從

近幾年的試題來看,不僅要做到如此,更是對語言表述的精準(zhǔn)有了更高的要求。如10年的第15

題“五易其稿”表現(xiàn)了顧亭林怎樣的態(tài)度,正確答案應(yīng)該是“治學(xué)嚴(yán)謹(jǐn)”,但回答時過于寬泛,如

寫了“認(rèn)真”“刻苦”,并不能對顧亭林五次修改文稿的行為有準(zhǔn)確地概述,因為認(rèn)真一詞在一定

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可以囊括很多內(nèi)容,如鑿壁偷光的匡衡“勤奮鉆研”也可以說是認(rèn)真,堅持不懈

的王羲之練習(xí)書法,也可以說是認(rèn)真的表現(xiàn),因此要考慮哪個詞語用在這里合適。這就需要平時

注意積累詞語,辨析詞義,要有象顧亭林一樣嚴(yán)謹(jǐn)?shù)膶W(xué)習(xí)的態(tài)度。

【實戰(zhàn)演練】

(-)一國盡服紫

齊桓公好服紫①,一國盡服紫,當(dāng)是時也,五素②不得一紫?;腹贾?,謂管仲日:“寡人好

服紫,紫甚貴,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日:“君欲止之,何不試勿衣紫也?謂

左右曰:'君甚惡紫之臭久'于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jìn)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公

日:“諾?!?/p>

于是日,郎中④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英衣紫。三日,境內(nèi)莫衣紫也。

【注釋】①紫:紫色,這里指紫色的衣服。②素:沒有染色的絲織品。③臭氣味。

④郎中:官名,這里代指宮中。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齊桓公好服紫()(2)君欲止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劃線句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與“紫甚貴”照應(yīng)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個故事蘊(yùn)含的道理,正確的一項是

A.居高位者在生活上不能追求奢華。

B.做臣子的應(yīng)該敢于進(jìn)諫,并善于進(jìn)諫。

C.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改變不良現(xiàn)象。

D.上行下效,要改變不良現(xiàn)象必須從上做起。

(二)剛峰宦囊

都御史剛峰海公?卒于官舍,同鄉(xiāng)宦②南京者,惟戶部蘇懷民一人。蘇點其宦囊③,竹籠中俸

金八兩、葛布一端④、舊衣數(shù)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鳳洲⑤評之云:“不怕死,

不愛錢,不立黨?!贝司抛?jǐn)啾M海公生平。即千萬言諛之,能加于此評乎?

【注釋】①剛峰海公:指海瑞。剛峰,海瑞的字。②宦(hu6n):作動詞,做官。③宦囊:指海

瑞死后的遺物、遺產(chǎn)。囊,口袋。④端:古代布帛長度單位,一端為二丈。⑤王司寇鳳

洲:指王世貞。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都御史剛峰海公卒于官舍()(2)此九字?jǐn)啾M海公生平()

2.下列對“即千萬言諛之,能加于此評乎?”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使用千言萬語來奉承阿諛海瑞,也不如王世貞這九個字的評語。

B.使用千言萬語來贊美海瑞,能及得上王世貞這三句話的評價嗎?

C.世貞這九個字的評語,就是不同于對海瑞千萬言的奉承阿諛。

D.王世貞這九個字的評語,為千千萬萬對海瑞的贊美作佐證。

3.文中最能表明海瑞一生清廉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世貞是一個的人.

(三)孫叔敖納言

孫叔敖為楚令尹①,一國②吏民皆為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③。孫叔敖正衣冠

而見之,謂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盡來賀,子獨(dú)后吊,豈有說乎?”

父日:“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quán)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⑥。”

孫叔敖再拜日:“敬受命,愿聞余教?!备改浚骸拔灰迅叨庖嫦垄?,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

而慎不敢取。君謹(jǐn)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釋】①令尹(yin):楚國官名,相當(dāng)于宰相。②國:指都城。③吊:吊唁。④不肖:不

能干,沒有賢德。⑤受吏民之垢:意即擔(dān)任宰相一事,這是一種謙虛的說法。⑥患處

之:災(zāi)禍就隱伏在那里。⑦意益下:越發(fā)將自己看低。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和詞。

孫叔敖為楚令尹()心筱?。ǎ?/p>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聞余教?!?/p>

3.文中那位“老父”在服飾、行動上與“一國吏民”有什么不同?

4.文中孫叔敖是一個的人物。

(四)大樹將軍

異?為人謙退不伐②,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jìn)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

舍,諸將升坐論功,異常獨(dú)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⑥,乃更部分諸將?,各有

配隸。軍士皆言愿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紇

(《后漢書》)

【注釋】①異:人名,即馮異,漢武帝時著名將領(lǐng)。②不伐:不稱道自己的好處。③邯鄲:地名。

④部分諸將:安排各個將領(lǐng)的任務(wù)。⑤多之:推重他,贊美他。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1)淮止皆有表識:進(jìn)一(2)乃更部分諸將:更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

3.光武帝對馮異“多之”,根據(jù)的是的現(xiàn)象。

4.從文中看,馮異的優(yōu)點除了“為人謙退不伐”外還有

(五)咎犯薦仇為守

晉文公問于咎犯?日:“誰可使孫叔敖為楚令尹西河守者?”咎犯對日:“虞子羔②可也?!?/p>

公日:“非汝之仇也?”對口:“君問可為守者,非問臣之仇也。”羔見咎犯而謝之,曰:“幸

救臣之過,薦之于君,得為西河守?!本谭溉眨骸八]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

公義,子其去矣,顧吾射子也!”(《說苑》

【注釋】①咎犯:人名。②虞子羔:人名。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1)誰可使為西河守者:為(2),為西河守:得—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君問可為守者,非問臣之仇也

3.虞子羔”見咎犯而謝之”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咎犯具有的美德。

(六)一舉而三役濟(jì)

祥符?中,禁火②,時丁晉公③主營復(fù)宮室,患取遠(yuǎn)土,公乃令鑿?fù)ㄡ槿⊥?,不日皆成巨塹。

乃決④汴水入塹中,引諸道竹木排筏及船運(yùn)雜材,盡自塹中入至宮門。事畢,卻以斥棄瓦礫灰壤

實于塹中,復(fù)為街衢。一舉而三役濟(jì),計省費(fèi)以億萬計。

【注釋】①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的年號。②禁火:禁,皇宮;火,失火。③丁晉公:名丁

渭,北宋大臣。④訣:疏通水道。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手諸道竹木排筏及船運(yùn)雜材:引(2)4省費(fèi)以億萬計:計—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一舉而三役濟(jì)

3.下面不屬于三役的一項是

A.患取遠(yuǎn)土,公乃令鑿?fù)ㄡ槿⊥痢?/p>

B.乃決汴水入塹中。

C.引諸道竹木排筏及船運(yùn)雜材,盡自塹中入至宮門。

D.以斥棄瓦礫灰壤實于塹中。

4.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趙襄子飲酒

趙襄子?飲酒,五日五夜不廢酒②,謂侍者曰:“我誠邦士也!夫飲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

病?!眱?yōu)莫日:“君勉之!不及紂二日耳。紂七日七夜,今君五日?!毕遄討郑^優(yōu)英目:“然

則吾亡乎?"優(yōu)莫目:“不亡?!毕遄釉唬骸安患凹q二日耳,不亡何待?"優(yōu)英日:“桀、紂之

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p>

【注釋】①趙襄子:名無恤,春秋末年晉國大夫。②廢酒:停止飲酒。③殊:很,極。殊不:一

點也不。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而殊不通:病(2)今天下冬桀也:盡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不及紂二日耳,不亡何待?

3.優(yōu)莫說這番話的用意是(用自己的話回答)

4.文中的優(yōu)莫是一個的人。

(八)祁奚請老

晉大夫祁奚?老,晉君②問曰:“孰可使嗣?”祁奚對日:“解狐③可?!本唬骸胺亲又?/p>

邪?”對日:“君問可,非問仇也?!睍x遂舉解狐。后又問:“孰可以為國尉④?”祁奚對日:

“午⑤可也?!本唬骸胺亲又右俊睂υ唬骸熬龁柨?,非問子也?!保ㄟx自《左傳》)

【注釋】①祁奚:晉國的大夫,曾任中軍尉。②晉君:指晉悼公。③解狐:晉國大夫。

④國尉:春秋時,各國均在將軍之下設(shè)國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1.解釋加點詞:

晉遂舉解狐()祁奚對曰()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后又問:''孰可以為國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于“君問可,非問仇也。”這句話翻譯正確的是()

A(祁奚)回答說:“國君問的是誰可以(接替),不是問我有幾個仇家。

B(祁奚)回答說:“國君問的是誰可以(接替),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

C(祁奚)回答說:“國君問的是誰可以(做官),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

D(祁奚)回答說:“國君問的是誰可以(做官),不是問我有幾個仇家。

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本文所表現(xiàn)的祁奚的品質(zhì)()

A.任人唯賢B.大公無私

C.坦率正直D.謙虛謹(jǐn)慎

(九)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蕭氏子至京師,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簫氏子盛服而往,意

為公必盛饌久日過午,覺饑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

行,初供胡餅兩枚,次供豬黃⑤數(shù)四,頃即供飯,傍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嬌縱,不復(fù)下箸,惟

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釋】①子婦之親:兒媳婦家的親戚。②饌(zhuan):準(zhǔn)備食物。③衡(ludn):切成小塊的肉。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覺饑甚而不敢去()(2)公期自食之()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又過了一會,才命令他坐下,菜肴都沒準(zhǔn)備,那人心里責(zé)怪他。

B.又過了一會,才讓他入席,菜肴也沒準(zhǔn)備,那人心里責(zé)怪他。

C.又過了一會,才命令他坐下,菜肴也沒準(zhǔn)備,那人心里感到奇怪。

D.又過了一會,才讓他入席,菜肴都沒準(zhǔn)備,那人心里感到奇怪。

3.“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是。

4.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個、的人。

(十)

棉超與謝玄不善。苻堅將問晉鼎?,既已狼噬梁、岐②,又虎視淮陰矣。于是朝議遣玄北討,

人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是必濟(jì)事。吾嘗與共在桓宣武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③,

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勛。”元功④既舉,時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注釋】①苻堅將問晉鼎:苻堅想要圖謀奪取晉朝天下。②狼噬梁、岐:像狼那樣吞并了梁、

岐一帶。③履屐之間:原指距離很小,此處指小事。④元功:首功,大功。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都超與謝玄不停()(2)人間頗有異同之診()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是小事,也能得到他的信任。B.即使是小事,也能得到妥善的處理。

C.雖然是小事,也能得到妥善的處理。D.即使是小事,也能得到他的信任。

3.都超認(rèn)為“遣玄北討”將會是口口□□的結(jié)果。(用原文語句回答)

4.本文主人公那超具有的品質(zhì)。

(十一)孔子猶江海

趙簡子①問子貢②曰:“孔子為人何如?”子貢對日:“賜不能識也。"簡子不說?曰:“夫子

事孔子數(shù)十年,終業(yè)④而去之,寡人問子,子曰'不能識',何也?"子貢日:“賜譬渴者之飲江

海,知足而已??鬃营q江海也,賜則奚足以識之?"簡子曰:“善哉,子貢之言也!”

【注釋】①趙簡子:趙國開國君主,名鞅。②子貢: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③

說:同“悅”。④終業(yè):完成學(xué)業(yè)。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孔子為人何如海()終業(yè)而當(dāng)之()

2.翻譯下列句子。

夫子事孔子數(shù)十年,終業(yè)而去之。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最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贊揚(yáng)趙簡子求賢若渴、不恥下問的作風(fēng)。

B.稱贊子貢謙虛好學(xué)、尊重老師的品德。

C.說明孔子的賢明猶如江海,深不可測。

D.閘述求學(xué)問必須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4.你從文中收到了怎樣的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②,感泣辭母,去之南都③,

入學(xué)舍。晝夜苦學(xué),五年未嘗解衣就寢。若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做粥④不繼,日戾⑤固始食。

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目:“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p>

【注釋】①適:古時指女子出嫁。②世家:家世。③南都:今河南商丘。④熊(zhdn)粥:

稠粥。⑤戾(z?):日偏西。⑥六經(jīng):儒家的六部經(jīng)典著作。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學(xué)舍()去年南都()

2.翻譯下列句子。

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3.范仲淹具有的品質(zhì)。

4.如果將這則短文中的材料作為論據(jù),可以證明一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

(十三)張溥“七錄”齋

溥?幼嗜學(xué),所讀書必手鈔。鈔②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③。右手握

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軟④,日沃湯數(shù)次。后名讀書之齋曰"七錄”。溥詩文敏捷,四方征索⑤

者,不起草,對客揮毫,俄頃立就,以故名高一時。

【注釋】①溥:即張溥,明末政治活動家。著有《七錄齋集》。?鈔:抄寫?,F(xiàn)寫作“抄”。

③始己:才停止。④轍:皮膚開裂。(§)征索:求取。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后多讀書之齋曰"七錄”名:(2)俄頃立旗就:

2.下列對文中畫線據(jù)“冬日手皴,日沃湯數(shù)次”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冬天手上皮膚開裂,就在白天多次在熱水里浸泡。

B、冬天手上皮膚開裂,就每天多次在熱水里浸泡。

C、冬天手上皮膚開裂,就在太陽底下熱曬幾次。

D、冬天手上皮膚開裂,就一晝夜用熱水浸泡幾次。

3.張溥為什么把他的書房稱之為“七錄齋”?

4.從《張溥與“七錄齋”》一文中可以看出他從小在學(xué)習(xí)上就填四字短語,苦練基

本功,因而練出了過硬的功夫,可見用一句名言回答。

(十四)王積薪聞棋

王積薪棋術(shù)功成,自謂天下無敵。將游京師,宿于逆旅?,既滅燭,聞主人媼隔壁呼其婦②曰:

“良宵難遣,可棋一局乎?”婦曰:“諾。”媼目:“第幾道?下子矣。"婦曰:“第幾道下子矣?!?/p>

各言數(shù)十。媼曰:“爾敗矣。"婦曰:“伏局④?!狈e薪暗記,明日復(fù)其勢⑤,意思皆所不及也。

(《唐國史補(bǔ)》)

【注釋】①逆旅:客店。②婦:兒媳。③第幾道:這里指下棋的位置。④伏局:即失敗,輸了。③

復(fù)其勢:恢復(fù)昨夜婆媳口報的棋路,以驗證那盤棋勢。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1)良宵季遣:難(2)意思皆所不及也:及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可棋一局乎?

3.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工積薪的心理由——逐漸轉(zhuǎn)變?yōu)?.

4.這個故事給人們的啟發(fā)是

(十五)葛洪苦學(xué)

葛洪,丹陽人,貧無童仆,籬落不修,常披①榛②出門,排@草入室。屢遭火,典籍盡。乃負(fù)

笈④徒步,不遠(yuǎn)千里,借書抄寫。賣薪買紙,然⑥火披⑥覽。所寫皆反覆,人少能讀之。

【注釋】①披:用手分開。②榛(zhen):雜亂的草木。③排:推開。④笈(ji):書箱。

⑤然:同“燃”。⑥披:翻閱。

1.解釋加點詞:

典籍盡乃負(fù)笈徒步

2.下列對“所寫皆反復(fù),人少能讀之”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一張紙要使用多次,旁人難以閱讀。

B.他所寫的內(nèi)容都是反復(fù)的,別人很少能夠讀到。

C.他所寫的內(nèi)容都是反復(fù)的,別人很少能夠讀懂。

D.一張紙都是反面也要寫,別人很少能夠讀懂。

3.葛洪的“苦學(xué)”具體表現(xiàn)在o

4.本文給你的啟示是?

(十六)王冕

王冕,字元章.幼貧,父使牧牛,竊入學(xué)舍聽諸生讀書,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撻①之,已而②復(fù)然.

母日:”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長明燈讀書.會稽③韓性④聞而異

之,錄為弟子,遂稱通儒⑤.

【注釋】:①撻:打.②已而:不久.③會稽:地名.④韓性:人名.⑤通儒:博通經(jīng)典的儒士.

1.解釋文中加點字.

(1)t其牛:(2)韓性聞而號之:

2.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歡文中哪個人物,說說喜歡的理由。

(十七)那原泣學(xué)

那原少孤,數(shù)歲時,過書舍而泣。師口:“童子何泣?"原日:“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

書者,凡得學(xué)者,有親也。一則愿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xué),中心?感傷,故泣耳?!睅煇泞谌蝗眨?/p>

“欲書可耳!"原目:“無錢資??!睅熢唬骸巴悠堄兄?,吾徒相教,不求資也?!庇谑撬炀?/p>

書。一冬之間,誦《孝經(jīng)》《論語》。(節(jié)選自明?禮贊《初潭集》)

【注釋】①中心:內(nèi)心里。②.惻:心中悲傷。③資:費(fèi)用。

1.解釋加點詞:

.書舍而泣()欲節(jié)可耳()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一則愿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xué)。

3.這位書舍老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的品質(zhì)。

4.我們應(yīng)該向郵原學(xué)習(xí)什么?

(十八)蒲松齡博采

蒲留仙先生作《聊齋志異》時,每臨晨攜一大瓷缸,中貯苦茗①,具煙一包,置行人大道旁,

下陳②蘆襯,坐于上,煙茗置身畔。見行道者過,必強(qiáng)執(zhí)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渴則飲以

茗,或奉以煙。必令暢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粉飾?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書方告成。

(據(jù)《三借廬筆談》改寫)

【注釋】①苦茗:濃茶。②陳:鋪設(shè)。③粉飾:指文字上的加工潤色。

1.解釋加點詞:

搜奇說導(dǎo)()歸而粉飾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渴則飲以茗,或奉以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蒲松齡是(朝代)的小說家,我們初中階段學(xué)過他的文章:

4.蒲松齡寫《聊齋志異》的經(jīng)歷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十九)畫地學(xué)書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Q守節(jié)自誓②,親誨③之學(xué)。家貧,至以荻④畫地學(xué)

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⑤成誦。及冠⑥,嶷然有聲久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

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jī)阱?在前,觸發(fā)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

【注釋】①母鄭:母親鄭氏。②守節(jié)自誓:自己下決心不改嫁。③誨:教導(dǎo)、訓(xùn)導(dǎo)。④荻:與

蘆葦同類,這里指荻桿。⑤輒:立即,就。⑥冠:指成人。⑦嶷(ni)然有聲:人品超群

而享有聲譽(yù)。⑧天資剛勁:生性剛直。⑨機(jī)阱:設(shè)置機(jī)弩的陷阱。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畫地學(xué)節(jié)及冠

2.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親誨之學(xué)(他,指歐陽修)B.至以荻畫地學(xué)書(用)

C.四歲而孤(而且)D.見義勇為(做)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jié)合選文,說說歐陽修為什么最終能成為人品超群的文學(xué)家。(2分)

(二十)王充求學(xué)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鄉(xiāng)里稱孝。后到京師,受業(yè)太

學(xué)力師事扶風(fēng)②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

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范曄《后漢書?王充傳》)

【注釋】①太學(xué):中國古代的最高學(xué)府。②扶風(fēng):古地名,今陜西境內(nèi)。

1.解釋加點字。

(1)好博覽而不守章句()(2)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2.翻譯句子。

好博覽而不守章句

3.王充的“好博覽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A、學(xué)習(xí)態(tài)度、學(xué)習(xí)方法B、學(xué)習(xí)內(nèi)容、學(xué)習(xí)方法

C、學(xué)習(xí)內(nèi)容、學(xué)習(xí)態(tài)度D、學(xué)習(xí)方法、學(xué)習(xí)范圍

4.本文給了你什么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閻百詩天質(zhì)奇鈍

百詩先生為國朝經(jīng)學(xué)大師、記誦精博,而其大質(zhì)實奇鈍。幼受書,讀百遍,始略上口。性

又善病,母禁之讀,遂暗記不復(fù)出聲。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覺豁然,再觀舊所研究本,了無疑

滯,蓋積苦精力之應(yīng)也。世之以下愚自②諉,或托詞因病廢學(xué)者,觀于先生,愧可知已?。

【注釋】①國朝:指清朝。經(jīng)學(xué)大師:把儒家經(jīng)典作為研究對象的大學(xué)問家。②諉:推托。③愧

可知己:應(yīng)該明白這是很慚愧的了。己:太,過。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或托詞因通廢學(xué)者()(2)再現(xiàn)舊所研究本()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幼受書,讀百遍,始略上口。

3.閻百詩”記誦精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故事給你一個什么啟示?

(二十二)顧歡勤學(xué)

歡字景怡,吳郡鹽官人。歡年六七歲,父使驅(qū)田中雀,歡作《黃雀賦》而歸,雀食過半。父

怒,欲撻?之,見賦乃止。鄉(xiāng)中有學(xué)舍,歡貧,無以受業(yè),于舍壁后倚聽,無遺亡者。八歲,誦

《孝經(jīng)》、《詩》、《論》。及長,篤志好學(xué)。母年老,躬耕讀書,夜則然②糠自照。同郡顧愷

之臨縣,見而異之,遣諸子與游,及孫憲之,并受經(jīng)句。

【注釋】①撻:用鞭棍打人。②然:通“燃二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1)見賦乃比()(2)無遺亡者()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

同郡顧愷之臨縣,見而異之,遣諸子與游.

3.顧歡“于舍壁后倚聽”的結(jié)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故事,在學(xué)習(xí)方面給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二十三)徐文貞寬厚

徐文貞歸里,遍召親故。一人取席間金杯藏之帽,公適見之。席將罷,主者e檢器,亡其一,

亟索之。公曰:“杯在,勿覓也?!贝巳司坪实梗本銐?,公亟轉(zhuǎn)背,命人仍置其帽中。只

此一端,想見前輩之厚。

【注釋】①主者:管家。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徐文貞歸里()(2)遍召親故()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

一人取席間金杯藏之帽,公適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亟轉(zhuǎn)背,命人仍置其帽中”的用意是

4.從文中可知,徐文貞是個和的人。

(二十四)王華還金

王華六歲,與群兒戲水濱,見一客來濯足,以?大醉,去,遺所提囊。取視之,數(shù)十金也。

公度其醒必復(fù)來,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頃,其人果號而至,公迎謂曰:'求爾金耶?'

為指其處。其人喜,以一鋌②為謝,卻不受。

【注釋】①以:因為。②鋌:同“錠”,用以貨幣流通。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邀所提囊()(2)求爾金耶()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

公度其醒必復(fù)來,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3.“其人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華具有和的品質(zhì)。

(二十五)范元玦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吳郡錢唐人也。及長好學(xué),博通經(jīng)史,兼精佛義。然性謙故,不以所長驕

人。家貧,唯以園蔬為業(yè)。嘗出行,見人盜共法、元琰遽退走。母問其故,具以實答。母問盜

者為誰,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恥,今啟其名,愿不泄也?!庇谑悄缸用刂?。或有涉溝盜其

筍者,元琰因伐木為橋以度之,自是盜者大慚,一鄉(xiāng)無復(fù)竊。

(選自《南史?隱逸下》)

【注釋】①萩:白菜。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元琰遽退走()母問其故,縣以實答()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有涉溝盜其筍者,元琰因伐木為橋以度之。

3.“元琰遽退走”的原因是(用原文語句回答)

4.文中的范元琰“待盜者”“遽退走”、“伐木為橋以度之”,你贊同不贊同范元琰的做法?說說你

的理由。

(二十六)林琴南送米

林琴南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fù)以致

師。師怒,謂其竊,卻②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

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注釋】①亟(ji):趕快。②卻:推辭。③束修:本指十條肉干,后來通常指學(xué)生拜師或親友之

間贈送的禮物。④呼備:叫人準(zhǔn)備。⑤赍(ji)::攜帶。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1)以襪失米:實(2)”以致師:負(fù)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林歸以告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琴南的“善”具體表現(xiàn)在

4.從師“怒”“弗受”到“乃受”的變化可以看出古人的特點。

(二十七)武則天讀檄

駱賓王為徐敬業(yè)作檄、極疏大周過惡②。則天覽及“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③,微

笑而已。至“一杯之士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悅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

【注釋】①檄(xi):聲討的文告。②疏:分條敘述。大周過惡:即武則天的罪過。大周:武則天

改國號為周。③蛾眉: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代女子。狐媚:用狡猾的手段迷惑人。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駱賓王為徐敬業(yè)作檄:作(2)極疏大周過惡:極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宰相何得失如此人!__________________

3.武則天“不悅”的原因是

4.故事中的武則天是一個的人。

(二十八)多多益善

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各有差。上問目:“如我,能將幾何?”信口:“陛下不過能將

十萬?!鄙显唬骸坝诠绾危俊痹唬骸叭绯?,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信目:“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p>

(西漢?司馬迂《史記?淮陰侯列傳》)

【注釋】①上:皇帝。②禽:通“擒”,捉住。

1.解釋加點字.

多多益苦()陛下不能將裝()

2.你能從上面的選文中提煉一個成語嗎?并解釋這個成語。

3.“多多益善”是誰說的?從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樣的性格?

4.從文中可以看出漢高祖劉邦怎樣的性格特點?

(二十九)擊鼓戲民

楚厲王有警,為鼓以與百姓為戍。飲酒醉,過而擊之也,民大驚,使人止之。曰:“吾醉而

與左右戲,過擊之也?!泵窠粤T。

居數(shù)月,有警,擊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號而民信之。

1.解釋下列加點字:

過而擊之也()使人比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句

乃更令名號而民信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警,擊鼓而民不赴”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話回答)

4.你從這個故事中獲得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

殺之。妻止之日:“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

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彼炫脲橐病?/p>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解釋下列加點詞

子而不信其母()妻比之日()

2.翻譯句子:女還,顧反為女殺彘

3.從文中可以看出曾子是一個的人。

4.讀了此文,你得到的啟示是(用自己的話回答)

(三十一)月接一雞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痹唬骸罢垞p之,月擺一雞,以待來

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節(jié)選自《孟子?滕文公下》)

1.解釋下列加點詞

覆損之()是非君子之道()

2.翻譯句子: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3.文中,改變“非君之道”的具體方法是(用文中的話回答)。

4.此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是(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