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表格式)_第1頁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表格式)_第2頁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表格式)_第3頁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表格式)_第4頁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表格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

課題口算乘法第1課時

知識目標:使學生經(jīng)歷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乘法的過程,能

比較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能力目標:學會運用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乘法解決簡單的實

際問題。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乘法的規(guī)律,正確進行口

教學重點

算。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乘法的規(guī)律,正確進行口

教學難點

算。

教師準備多媒體

學生準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預習導學:

1、聽算:

20X530X64X70100X5

500X31000X623X212X3

2、指名任選一道題說說口算方法。

3、搶答:

(1)3個十是()?30是()個十?

(2)300是()個百?60是()個十?

二、精講點撥:

1、觀察情景圖:郵遞員叔叔每天工作的情況。同學們

從圖中發(fā)現(xiàn)什么信息?你能根據(jù)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

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2、學生交流,展示問題:

A、郵遞員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

少封信?

3、引導列式:

(1)解決這個問題該怎么列式?

根據(jù)學生回答,師板書:第一個問題算式

300X1060X10

(3)說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4)口算上面算式的結(jié)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5)全班匯報:(可能會有以下幾種)

a.300X10因為10個100是1000,所以10個

300是3000,則300X10=3000(份)

b.300X10先算3X1=3,接著在3的末尾添上

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個0。

同理:60X10=600(封)(10個10是100,10個60是

600)

4、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第2個問題

問題B:郵遞員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

少封信?

(1)學生獨立解答。

(2)匯報口算方法:

師:你怎么口算?

5、小結(jié):兩個因數(shù)末尾都有0的乘法該怎樣口算?

(口算時只要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兩個因數(shù)的

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三、當堂訓練:

1、做一做??凑l算的對又快。

2、開火車口算比賽。P60頁第1、2兩題

3、P60第3題。(1)獨立完成。(2)同桌交流。

四、總結(jié)評價

本節(jié)/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

家的嗎?

五、作業(yè)布置:

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第2課時

知識目標:使學生能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

路。

能力目標: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yǎng)估算意識,提

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學會乘法估算

教學難點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學會乘法估算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預習導學:

1、你能說出下列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各是多少嗎?

69、22、74、87、99、18

2、你能估算下列各題的結(jié)果嗎?你是怎么想的?

18X453X789X5

22X837X371X6

3、師:同學們都在多媒體教室里上過課,那么你們知

多媒體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個座位呢?

4、出示P59例2情境圖

引導觀察: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小明同學提出了

什么問題?

二、精講點撥:

1、師:“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你能根據(jù)圖

中提供的信息解決這個問題嗎?試試看。

(1)小組合作交流一一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匯報??赡苡幸韵孪敕ǎ?/p>

要判斷350名學生能否坐得下,必須估算出多媒體教室

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方法一:18p2022-2020X20=400(個)

方法二:18Q2022X20=440(個)

方法三:22Q2018X20=360(個)

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3)激勵小結(jié):

(4)引導估算策略:估算方法很多,只要合理就行,通

常把兩位數(shù)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shù),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當堂訓練:

1、做一做:1)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2)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2、P61第7題:1)看清題意2)獨立完成

3)交流估算的方法,集體講評。

3、P61第8題:

四、總結(jié)評價

這節(jié)課,你又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書后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口算與估算的綜合練習第3課時

知識目標:通過練習提高學生乘法口算的正確率,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

學估算意識,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目能力目標:能靈活選擇適當?shù)乃惴ń鉀Q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

生體會到計算的作用。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學會乘法估算

教學難點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學會乘法估算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基本練習

1、奪紅旗小游戲:P62第9題

①全體動筆,按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

②小組派代表參賽。

③給優(yōu)勝小組插上小紅旗。

2、估算小競賽:P62第10題

獨立完成,小老師點評。

二、綜合練習

1、P62第11題

指名讀題,看清有幾個問題?

獨立思考,指名板演,集體講評。

2、P62第12題

引導:“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增加了多少千

克?出生時原有多少千克?”

小組討論后再解答。

三、提高練習

估一估,哪些算式的積一定小于1200?你是怎么想的?

39X2943X3041X3660X1859X19

四、總結(jié)評價:

師:這節(jié)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哪些方面還要加

油?

五、課后作業(yè)

數(shù)學練習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不進位)第4課時

知識目標:讓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的全過程,體

學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目能力目標:通過比較各種方法的優(yōu)點和不足,尋找最佳方法,訓練學

生掌握優(yōu)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目標:學會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重點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掌握乘的順序;理解第二個因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乘第一個因數(shù),乘得的數(shù)

教學難點

的末位要和因數(shù)的十位對齊。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預習導學:

師:同學們一定買過課外書吧,在買書時我們會遇到哪

些數(shù)學問題呢?我們?nèi)タ纯葱±ベI書的情景吧。

1、搜信息,提問題。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錢?

2、請你先幫他估一估,大約付多少錢?

想知道準確的結(jié)果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兩位

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二、精講點撥:

1、列出算式:24X12,嘗試解決問題

你能想辦法算出得數(shù)嗎?試試看

2、組內(nèi)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匯報,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1)24+24+24+........+24=288

2)24X2X6=288

3)12X6X4=288

4)20X12+4X12=288

4、比較一下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可能)拆數(shù)使用比較廣泛,因為每個兩位數(shù)都可以拆

成兩數(shù)的和。

5、研究筆算的方法

師:在研究剛才這些方法時,有些同學卻用了跟這三中

不一樣的方法,就是豎式計算。

你們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嗎?學生討論交流

2424

X12X12

48.......2X24的積48.......2X24的

24........10X24的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拆數(shù))

6、再次引導筆算方法

師:先用哪位上的數(shù)去乘24?乘得的數(shù)是多少?寫在哪

兒?再用哪一位上的數(shù)去乘24?乘得的數(shù)寫在哪兒?為什

么乘得的24中的4寫在十位?

7、小結(jié):是不是所有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都可以用豎式

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數(shù)位)

三、當堂訓練:

1、做一做。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游戲:該走哪條路?正確的路就是回家的。

3243

X12X12

3486

3243

66516

3、應用:P64第3題。

四、總結(jié)評價

這節(jié)/你有什么收獲?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應注

意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筆算練習

書后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筆算乘法(不進位)練習課第5課時

知識目標: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的正確率。

能力目標:能靈活選擇適當?shù)乃惴ń鉀Q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走近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的數(shù)學

訓練營。

二、合作探索完成練習

1、我會算:完成p64的第2題。

①獨立完成

②小組派代表參加系鞋帶比賽。

③講評訂正。

2、我會想:補充例如。

2口

X口4

88

□□

7口8

3、我會改:師針對學生計算時的錯例補充錯題。

4、我會用:P64第3、4題

指名讀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獨立思考,指名板演,

集體講評。

5、補充:一箱雪津啤酒38元,李叔叔用500元能買到

12箱啤酒嗎?如果錢有多那可找回多少錢?

小組討論后再解答。

三、課堂總結(jié):

在今天的數(shù)學訓練營里,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筆算乘法(進位)第6課時

知識目標:讓學生經(jīng)歷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

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

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決進位的方法。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預習導學:

口算鋪墊,情境引題。

1、速算小能手出示口算卡學生寫得數(shù)

60X530X64X7012X5

5X3+62X6+49X2+78X7+5

2、播放圍棋的錄像或出示掛圖,介紹有關(guān)圍棋賽的事

例(或戰(zhàn)績)。

放大棋盤,讓學生觀察棋盤結(jié)構(gòu)。使學生了解到:圍棋

的棋盤面由縱橫19道線交叉組成。

接著,把棋子放在縱橫線的交叉點上,引出問題:“棋

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

二、精講點撥:

1.各組討論:解決這問題該怎樣列式?怎樣計算19X

19?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赡苡幸韵聨追N:

(1)估算。(2)拆數(shù)口算。(3)筆算。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fā)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

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

快算出大約有400個交叉點,但它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師:第二個因數(shù)個位上的9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中的9滿

幾十?應向前一位進幾?

4、小結(jié):今天的筆算與昨天的有什么不同?要提醒大

家注意什么?該怎么進位?

三、當堂訓練:

1.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3.解決問題。

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3、4題。

四、總結(jié)評價

這彳課你學會了什么?在進行筆算乘法時我們應該

注意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數(shù)學練習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筆算乘法練習課第7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進位筆算乘法

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正確地進行計算。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準確性

情感目標: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計算準確性

教學難點將計算運用到解決問題中

教師準備多媒體

學生準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口算

23X3040X3060X70032X40

80X7090X4265X100700X2

60X7248X2037X2087X30

二、計算

完成教科書第76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讓學生用豎式的方法獨立完成,然后教師講評,講講時要

提醒學生哪一位上滿幾十要想前一位進幾。

三、解決問題

完成教科書第67頁練習十六的第7、8題。

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講評時要學生說出解題

思路和計算的過程。

提醒:第8題,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賣多少錢?和每

套明信片有12張,有沒有聯(lián)系?要讓學生分析出每套12張

是一個多余的條件。

四、游戲活動

完成教科書第67頁練習第6題。

根據(jù)班級具體情況,可多增加一些題目,有幾道算式的結(jié)

果要相同,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結(jié)果

與蜜蜂身上的數(shù)相同的就可認為蜜蜂停在這朵花上.

五、課堂小結(jié)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課題整理和復習第8課時

知識目標:通過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估算、筆算方法進行回顧和

學整理

目能力目標: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總結(jié)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總結(jié)歸納的能力。

教師準備多媒體

學生準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教學教科書第68頁

出示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讓學生讀一讀故事內(nèi)容,再請

學生說一說這一篇故事主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提問:這篇文章大約有多少字?你想用什么辦法解

決?(以四人為一小組討論)

匯報:(1)一個字一個字地數(shù),就能數(shù)出這篇文章一

共有多少個字,但如果文章長的話,就不太適用。

(2)先數(shù)每行有多少個字,一共有幾行,就可以。

教師:兩種方法第二種比較適用,現(xiàn)在我們就采用第

二種方法,算一算文章大約有多少個字?

學生動手操作:

(1)每行最多有22個字,但有許多行的字數(shù)都比22

少,估算每行大約20個字左右,本篇文章共有13行,所以

列式為20X13=260,這篇文章大約用260個字。

提問:20X13你是怎樣口算的?

(2)每行最多有22個字,一共13行,列式:22X13。

提問: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列豎式怎樣算?

二、完成教科書第69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學生口算后教師講評。

提問:整十整百數(shù)乘數(shù)十數(shù)應該怎樣算呢?

三、完成教科書第69頁練習十七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

提問: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筆算時還應注意

哪些問題。

四、解決問題

完成教科書練習十七的第3、4題。

通過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分析,

列式解答,對于學生的列式,要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

五、課堂小結(jié)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課題:面積和面積單位第1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

積的意義。在操作探究中,使學生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

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

能力目標: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確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概念。在活

動中獲得關(guān)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

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初步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建立1

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概念。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初步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建立1

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概念。

教學方法引導法,探究法,講授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掛圖、口算卡片電教媒體,常用面積單位模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教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個新的知識一面積和面積單位。板

書:面積和面積單位。

二、精講點撥:

1、面積的含義。

(1)教師:同學們都知道,每個物體都有它的表面,黑板有黑板的表面,

桌子有桌子表面,課本有課本的表面,我們的臉面有它的面。請同學們用手

摸一摸。

學生:用手摸臉、桌面、書面,感受物體的表面。

教師:①黑板的表面和桌面,哪個大?②數(shù)學課本和練習本的封面,哪

個小?

通過這樣的動手操作,動腦分析,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物體的表面是有大

有小的。

板書: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黑板的表面比較大,我們就說黑板的面積比較大,練習本的封面比較小。

我們就說;練習本的面積比較小。

(2)出示圖形:

教師:觀察這3個圖形,說說哪個大?哪個???(學生很容易看出哪個

最大,哪個最小。)

教師:通過以上比較我們知道圍成的平面圖形也有大小,我們把圍成的

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積。

板書: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3)概括面積含義。

教師:什么叫面積呢?請同學們將這兩句話合起來,用一句話來表示,

想一想應該怎么說?

學生:討論、交流、發(fā)言。

最后歸納面積概念。板書: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2、面積單位。

(1)出示一組圖形(教材71頁圖),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

(2)教師: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我們不能全部靠眼睛看,或者用重疊

的方法,我們要學會用其它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么辦法知道它們面積的大小呢?(方格紙量)

小組動手操作。

匯報交流:哪個面積大?為什么?

學生:第2個面積大,因為它含有15個小方格。而第1個只含有14個

小方格。

老師:如果我們不用統(tǒng)一大小的正方形紙片行不行?如果用統(tǒng)一大小的

小圓片行不行?

通過實驗進行檢驗,得出不行?

教師: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3)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這幾個面積單位到底有多大呢?

①平方厘米的認識。

教師:我們先來認識平方厘米(板書: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是多大呢?

引導學生明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然后要求學生:

第一:打個手勢,來表示一下平方厘米的大小。

第二:舉例說明,哪些物體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

第三:估一估,橡皮擦的正面(一個面)大約有多少平方厘米。

筆盒上面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厘米。

教師: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課桌面積。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不

方便。最好用大一點的面積)。

②平方分米的認識。

教師:比平方厘米打一點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分米。

然后讓學生明確: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教師也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示意圖,

怎樣要求學生做到:

第一,用手勢來表示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

第二,舉例說明。哪些物體的表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第三,估一估,桌面大約有多少平方分米。窗戶上一塊玻璃大約有多少

平方分米。

教師: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板的面積,你有什么看法,怎

么想?

學生:不妨邊。要用大一點的面積單位。

③平方米的認識。

猜一猜:比平方分米大一點的面積單位是什么?

教師:什么樣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剛好是1平方米?

教師:你們能用手勢做一個1平方米的大小嗎?

學生要4個人,4雙手合圍才能做出一個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的圖形。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面積積大約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也讓學生

估一估黑板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估一估教室地板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

方米。

三、總結(jié)評價

今天我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在學生說面積單位時請全班學生打手勢來表示大小。

五、作業(yè)布置:

書后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課題: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的比較第2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周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進一步理解面積的概念。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比較明確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情感目標:學會合作學習、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含義

教學難點明確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引導法,合作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常用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模型。

教學過程:

二、復習導學:

1、上一節(jié)課,我們都學到了哪些面積單位?它們時多大?

你能用手勢來分別表示它們大約有多大嗎?

2、我們學過的常用的長度有哪些,它們是多長?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常用的面積單位:厘米、分米、米。

二、精講點撥:

1、教學例1。

(1)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出示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圖形,讓學生認真觀察,說說它

們有什么不同。

1厘米1平方厘米

讓學生明確:1厘米是一個長度單位,是一條線段。它可以

用來表示一個物體有多長,(有多少厘米);1平方厘米是一個面

積單位,是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它可以用來表示一個物體表

面有多大。(有多少平方厘米)

說一說:要測量筆盒的一條邊有多長,應該用什么為單位?

要測量筆盒的上面有多大,應該用什么為單位?

(2)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學生分組討論并動手操作。

匯報交流:你是怎樣做的?它們有什么不同?

(3)比較1米和1平方分米。

學生分組合作交流,再全班匯報。

三、當堂訓練:

1、課本第75頁的“做一做”第1、2、3題。

2、數(shù)學游戲:教材75頁。

3,練習十八的第3、4題。

第3題是面積的計算和周長的計算。

四、總結(jié)評價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問題嗎?

五、作業(yè)布置:

書后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第3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周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

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能力目標:使學生能利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進行長方

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通過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

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

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教授法,引導法,探究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長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合例題要求)等

教學過程:

三、復習導學:

1、教師提問:

(1)什么叫面積?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大約有多大(用手勢來表示,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教師:你知道2平方厘米有多大嗎?你怎么想?

要求學生:(1)用手比劃大約有多大。

(2)說出想法。(包含有2個1平方厘米)

那么,6平方厘米有多大?2平方米有多大?你怎么想?

二、精講點撥:

1、引導探究。

取出一個長方形學具:

(1)請同學估一估,它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

(2)取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排一排、數(shù)一

數(shù):一共有幾個小正方形?

這個長方形包含有幾個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

多少?

啟發(fā)談話:如果要求長方形的面積,我的每一個都用面積單

位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看它包含有幾個面積單位,這樣的方法

可以嗎?假如要計算較大操場的面積,我們應該怎么辦?能不

能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長方形面積計算問題呢?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一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3、教學例2。

(1)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你能

求出它的面積嗎?

(2)公式推導:

教師: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如果沿著長擺面積是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擺幾個?沿著寬能擺幾個?你們發(fā)現(xiàn)

了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引導小結(jié):沿著長擺,擺的個數(shù)與長的厘米

數(shù)相同;沿著寬擺,擺的排數(shù)與寬的厘米數(shù)相同。

說一說: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

的?

板書:長的厘米數(shù)X寬的厘米數(shù)=長方形面積

這個推斷對不對呢?其它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這樣

來計算呢?我們自己拿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長方形看

看。

通過自己的操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乂

寬)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用公式計算:

(3)即時訓練: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長15厘米,寬10厘

米。

4、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1)出示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特征?

這個圖形面積是多少?

(2)想一想:怎樣來算它的面積?正方形面積公式可以怎

么表示?

引導小結(jié)并板書:正方形面積=邊長X邊長

5、指導看書,熟記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

三、當堂訓練:

1、完成教材78頁“做一做”。

2、課本練習十九的第1、2題。

四、總結(jié)評價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書后練習十九2,3,5,6,7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應用第4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進一步理解面積的意義,能正確使用公式求出長方形、正

方形面積。

能力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明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

算和周長計算的區(qū)別。

情感目標: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引導法,講授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數(shù)學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學:

1、用紅色涂下面圖形的面積,用藍色涂出周長。

2長方形周長

正方形周長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方形面積

正方形面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第1題的長方形、正方形各邊標出長度,讓學生計算

面積和周長。

二、精講點撥:

1、出示例3

(1)學生嘗試完成。

(2)交流方法

你從題里發(fā)現(xiàn)那些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求這塊玻璃的

面積是多少其實就是求什么?

2、練一練:教材78頁“做一做”。

(1)摸摸數(shù)學課本的面積,請你估計一下它的面積是多少?

(2)摸摸數(shù)學課本的周長,請你估計一下它的周長是多少?

(3)請測量并計算它的面積和周長。

3、討論交流:周長和面積有什么不同?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意義不同、計量單位不同、計算方法不同。

三、當堂訓練:

1、練習十九第4題。

(1)先估計面積,然后動手測量并計算面積。

(2)全班交流想法。

(3)要求它的周長怎么辦?

2、練習十九第5題。

學生先估計,然后測量并求它的周長和面積,全班交流。

四、總結(jié)評價:

全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認為計算面積要注意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數(shù)學練習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練習課第5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周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正確使用公式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

能力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明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

算和周長計算的區(qū)別。

情感目標: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教授法,探究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學:

1、說一說: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

2、涂一涂、算一算:用不同的顏色涂出下面每個圖形的面

積和周長,并算出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單位:厘米)

3、比一比:通過第2題的計算,周長和面積有什么不同?

二、精講點撥:

1、教材練習十九第8題。

(1)學生動手剪一剪,然后求面積。

(2)交流方法:

你從題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怎樣求剩下部分的面積?

2、教材練習十九第9題。

(1)小組議一議:要求面積先要求什么?怎樣求邊長?

(2)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價。

(3)說一說:通過計算,你知道了什么?

3、探索發(fā)現(xiàn):教材練習十九第10題。

(1)小組合作,畫出長方形并填表。

(2)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面積相等的長方形,長和寬越

接近,周長就越短,當長和寬相等時,周長最短。

4、教材練習十九第11題。

(1)學生按題目要求,自己準備圖形剪一剪,觀察、計算。

(2)比較三種不同剪法,發(fā)現(xiàn)問題:剩下部分的面積相同,

周長不等。第一種情況周長與原正方形周長相等,后兩種情況

的長都比原正方形長,增加了多少?

四、總結(jié)評價:

通過練習,你進一步學會了什么?求周長和面積要注意什

么?

五、作業(yè)布置:

書后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課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第6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周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

率。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

學習習慣,能準確地進行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會進行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教學難點面積單位間進率的推導過程。

教學方法講授法,引導法,探究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師準備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紙一張,一面畫出邊

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小格,學生每組準備一個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和

若干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四、預習導學:

談話: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學生回答,同時依次在屏幕上出現(xiàn)表示1平方厘米、1平

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猜一猜: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請同學們

猜測一下。(分四人小組,猜測,然后反饋:我們認為每相鄰兩

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我們認為是100?!?

看來各小組討論,得出意見難以一致,下面我們就來動手

動腦,探究一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請同學們把學具袋

拿出來

二、精講點撥:

(-)推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請同學們拿出紅色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1分米,誰來

說一說它的面積是多少?(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IX

1=1平方分米)。

2、如果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用平方厘米做單位,是多少平方

厘米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發(fā)揮四人小組合作的力量,動手

做一做實驗。

(1)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2)請各小組匯報實驗的結(jié)果:

①我們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在紅色的正方形上,橫排

每排擺10個,豎排每排擺10個,一共可以擺10X10=100個,

所以這個紅色正方形的面積是100平方厘米。

師:你們是用推導長方形面積公式用的“擺”的方法,主意

不錯!還有別的想法嗎?

②我們用直尺去量紅色正方形的邊,邊長正好是10厘米,

所以它的面積就是10X10=100(平方厘米)。

師:果然方便了不少,你們真聰明,大家同意他們的意見嗎?

③老師告訴了我們這個紅色正方形邊長是1分米,1分米=10

厘米,這個紅色正方形面積是10X10=100(平方厘米)。

師:這種方法真妙!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擺,有

的用量,還有的直接將分米換算成厘米來計算。同學們真聰明。

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這個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如果用平

方厘米做單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師:同一個正方形,我們用平方分米作單位是1平方分米,

用平方厘米作單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I平方分米等于多少

平方厘米呢。

板書:I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知識遷移

I、啟發(fā):從上面的實驗過程中,我們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分米,那么同學再想一想:邊長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

積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單位,它的面積又是多少平方

分米?教師出示邊長1米的正方形,并提出兩個問題:

(1)邊長1米的正方形紙,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它劃分成邊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劃分

多少個?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你們知道了什么?引導學

生討論,自行解決,進行匯報。

板書: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那么每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每相

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2、區(qū)分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進一步強化面積單

位間的進率。

長度單位:兩個長度單位間進率是10。

面積單位:兩個面積單位間進率是100。

三、當堂訓練:

(1)練習填空:(出示投影片)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

厘米

(2)83頁“做一做”。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

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評價時請學生說出想法。

(3)改錯:7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1800平方米=18平

方分米

四、總結(jié)評價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數(shù)學練習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課題:公頃、平方千米第7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土地面積單位1公頃、1平方千米的

大小

能力目標: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

情感目標: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1公頃、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學難點

使學生了解1公頃、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體育場的圖片,你們有什么感想?

(體育場太大了)

那還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

方千米。(出示課題)

二、精講點撥:

1、通常我們在測量土地面積時,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

公頃和平方千米。

它們到底有多大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2、體驗

(1)閱讀課本知識,同桌交流自己的收獲。

匯報強調(diào):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

邊長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2)實際感受

①帶領(lǐng)學生到操場進行實際測量,量出邊長是10米的正方

形土地,用標桿及繩子把這100平方米圍起來,或讓學生手拉

手,圍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師向?qū)W生說明,100

塊這樣大的土地就是1公頃。

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

公頃。

打個比方,我們的教師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那200個教

室的面積就是1公頃。

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

②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相當于100

公頃。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足球場的面積約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

個足球場面積是1平方千米。

板書:1平方千米=100公頃

3、了解生活中的相關(guān)知識。

四人小組先了解課本中的“生活中的數(shù)學”,再互相說說你

在那見過1公頃、1平方千米。

4、換算(生獨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30公頃=()平方米6平方千米

=()平方米

80公頃=()平方米5平方千米=

()公頃=()平方米

70000平方米=()公頃4000公頃

=()平方千米

三、當堂訓練:

練習二十第2、3題。

四、總結(jié)評價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1.書后練習

2.數(shù)學練習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課題:整理和復習第8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周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意義,掌握面積單位

間的進率,會進行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正確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

面積計算。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

學習習慣,能準確地進行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探索有關(guān)面積相關(guān)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

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意義、進率、改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難點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意義、進率、改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方法探究法,引導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說一說:①什么是面積?

②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什么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更大的面積單位有哪些?什么是1公頃、1平方千米?

③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2、涂一涂、算一算:用不同的顏色涂出下面每個圖形的面

積和周長,并算出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單位:厘米)

議一議:周長和面積有什么不同?

3、填一填: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千米=()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平方千米=()平方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0公頃=()平方米

8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

4000公頃=()平方千米

二、指導練習,深化提高

1、教材練習二十第5題。

(1)學生獨立做。

(2)交流方法:你計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材練習二十第8題: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3、教材練習二十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三、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第6、7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課題:認識小數(shù)第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認識小數(shù),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實際含

義。

能力目標: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shù)表

zj\。

情感目標: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讀寫小數(shù)

教學難點

學會讀寫小數(shù)

教學方法引導法、探究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小數(shù)

1.學生出示商品標價牌。

師:同學們,課前大家去調(diào)查了自己最感興趣的物品的價格,

并制成了

標價牌,誰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

學生上臺展示標價牌,并交流商品的價格。

(教師在黑板上依次貼出這些商品的標價牌。)

2.區(qū)別整數(shù)與小數(shù)。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不能把標價牌中的數(shù)分成兩類?

怎樣分?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移動磁性黑板上的標價牌分成整數(shù)和小數(shù)兩

類。左邊這組數(shù)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都是整數(shù)。誰還能舉出其

它整數(shù)的例子嗎?

3.引入課題。

右邊這組數(shù)它們有一個什么特點?(數(shù)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

象這樣

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些關(guān)于小數(shù)的初步知識。

(板書課題:認識小數(shù))

二、認識小數(shù)

1.小數(shù)里的這個小圓點我們把它叫做小數(shù)點;小數(shù)點左邊的部

分是整

數(shù)部分;小數(shù)點右邊的部分是小數(shù)部分。你會讀小數(shù)嗎?

讓學生試讀標價牌上的小數(shù)。

提醒學生注意整數(shù)部分與小數(shù)部分讀法的不同。

2.認識以元為單位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哪些同學已知道,標價牌上的小數(shù)它們分別表示多少錢?(學

生回答,

教師板書,如:)

元角分

4.504元5角

0.707角

0.656角5分

3.完成課本第88頁表格中的填空。

要求學生輕聲讀出貨架上三種食品標價中的小數(shù),填寫分別表

示____元____角____分。

4.你還在哪里見過小數(shù)。

三、教學例1

1.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單位,該怎樣表示?同學們可以自己先看書,再跟

小組的

同學討論討論。

3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shù)。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數(shù)表

示是110

米,還可以寫成0.1米。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還可以用小數(shù)寫

成幾米?

想一想:為什么小數(shù)點的前面寫“0"?

4.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shù)。

指著米尺間: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

數(shù)表示是

1100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厘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shù)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讓學生把答案填寫在課本上。

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數(shù)點后面第一位數(shù)表示什么?第二

位呢?

5.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shù)是()米。

全班交流,寫成1.30米和1.3米都是對的,(因為30厘米就是3

分米)。

6、什么樣的分數(shù)能改寫成一位小數(shù)?什么樣的分數(shù)能改成兩位

小數(shù)?

7.學生類推。

完成課本第89頁做一做。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練習二十一第1題,鞏固對小數(shù)含義的認識。(讓

學生填在課本上)

2.完成練習二十一第2題,鞏固小數(shù)的讀法,并讓學生說,在

這題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五、課堂總結(jié)

六、作業(yè)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課題: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第課時

教學時間2012--周次第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結(jié)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景,經(jīng)歷比較小數(shù)大小,以及與同伴

交流的過程

能力目標:體驗小數(shù)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shù)的大小,發(fā)

展數(shù)感。

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

學會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

教學難點學會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

教學方法引導法、探究法

教學模式自主、和諧、高效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舊知

1、為了給女兒添置文具,昨天中午,老師去逛了三家文具店,

意外地發(fā)現(xiàn)“完全相同”的文具,它們的標價……

2、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同一種商品有時標價是不一樣的,誰

能舉例告訴大家。

3、如果是你,你準備到哪家商店去買?為什么?

二、討論交流、得出方法

1、看哪家文具店便宜,你們認為只要……

2、對,只要看哪個價格小,就是要便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

習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

3、4.9元和5.1元,哪個價格便宜?

4、那你們是怎樣比較4.9元要便宜呢?

5、把你比較時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反饋學生的多種比較方法)

6、通常在數(shù)學上為了清楚地表示出這兩個小數(shù)的大小,可以用

“>”或“V”來連接,你認為4.9元()5.1元,應該用

什么符號連接?

三、嘗試比較、鞏固方法

1、如果老師還想買其他的文具,你有什么建議?

2、為什么買書包到丁丁店便宜?你能清楚地把你的意思表示出

來。

3、這個式子你認為表示得對嗎?從這個式子中,我們都知道8.2

元要小,所以丁丁店便宜,有誰知道他可能是怎么比較出8.2

元要小的。

(反饋學生的多種比較方法)

4、可老師想買橡皮,要知道哪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