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普通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普通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普通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普通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

一、編寫說明(一)本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本課程是高等師范院校生物系生物科學本科大學生二年級時學習的專業(yè)必修課,是與《普通動物學》配套同時開設的一們實踐性課程。本課程根據(jù)進化順序,由淺入深、靈活機動的安排了若干個普通動物學實驗,其中包括“基本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兩大部分。通過實驗教學,既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實驗動手操作技能和分析思考能力(包括正確使用常規(guī)儀器,學會正確記錄,分析討論實驗結果),又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如季節(jié)、教師特長、實驗室條件和學生興趣等)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初步綜合運用已學實驗技術方法設計簡單實驗);同時又加強了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和良好的實驗室工作習慣的訓練,為繼續(xù)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進入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動物及人體解剖生理學、遺傳學、畢業(yè)論文)及在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中能有所應用和發(fā)揮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本門課程在生物技術科學課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及其應有的作用。(二)本大綱制訂的依據(jù)本大綱是根據(jù)當前形式下生物技術科學類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根據(jù)本課程的教學性質(必修專業(yè)課)、本課程組已具備的完善的實驗條件及探索性(研究性)學習條件而制定的。同時,也考慮結合課程組任課教師的專業(yè)特長等因素。(三)大綱內容選編原則和要求根據(jù)現(xiàn)用教材的實際內容和非師范專業(yè)大學生應實際掌握的內容,以及本課程組已具備實驗條件而制定的。即以普通動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論為基礎,精選重組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實驗及知識范圍,操作難度適宜的自選實驗的比例,引導、指導學生初步設計實驗。建立一個既與理論課有一定互補作用,又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科學、合理、實用性強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在切實培養(yǎng)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科學求實的態(tài)度,相互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四)教學時數(shù)分配表序號實驗內容實驗性質學時實驗一動物組織制片與觀察①上皮組織制片②動物組織玻片標本的觀察基本實驗3實驗二原生動物①草履蟲形態(tài)結構與運動;②草履蟲食物泡的形成及變化;③草履蟲的應激性實驗:刺絲泡的發(fā)射、對鹽度變化和酸刺激的反應④生殖裝片的觀察;⑤其它原生動物活體顯微投影綜合性實驗3實驗三大蟾蜍的繁殖生態(tài)及其早期胚胎發(fā)育觀察①

大蟾蜍的繁殖場所②

大蟾蜍的胚胎發(fā)育觀察③

卵裂各期、囊胚、原腸胚……綜合性實驗3實驗四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形態(tài)結構觀察①

水螅的外形;②

水螅的切面結構;③

渦蟲的外形;④

渦蟲的切面結構*:屆時如有活體,則該為‘綜合性實驗’基本實驗*3實驗五線蟲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的比較解剖與觀察①

蛔蟲的外形觀察、內部解剖和橫切面玻片標本的觀察②

環(huán)毛蚓的外形觀察、內部解剖和橫切面玻片標本的觀察基本實驗3實驗六節(jié)肢動物比較解剖與觀察①螯蝦的外形觀察和內部解剖觀察②棉蝗的外形觀察和內部解剖觀察基本實驗3實驗七昆蟲及蜥蜴的生態(tài)觀察①

昆蟲生活環(huán)境的觀察②

昆蟲種類與數(shù)量的統(tǒng)計③

蜥蜴生活環(huán)境的觀察;④

蜥蜴生活習性的觀察綜合性實驗3實驗八昆蟲分類①

昆蟲分類依據(jù)的觀察②

昆蟲分類檢索表的使用基本實驗3實驗九魚類①鯉魚的外形觀察與測量;②年輪的觀察;③活體采血;④內部解剖綜合性實驗3實驗十兩棲類)①蛙的外形觀察及內部解剖;②微循環(huán)的觀察及血液的采集③脊髓反射及反射弧的分析;綜合性實驗3實驗十一魚綱、兩棲綱及爬行綱分類①

魚類的分類②

兩棲動物分類③

爬行動物分類基本實驗3實驗十二鳥類形態(tài)解剖①雞或鴿的外形觀察;②內部解剖基本實驗3實驗十三哺乳類形態(tài)解剖①兔的外形觀察;②內部解剖基本實驗3實驗十四動物的多樣性及進化①鳥類分類②鳥類越冬生態(tài)觀察綜合性實驗3實驗十五期末考試3(五)考核方法與要求⒈平時成績:占25%,包括出勤、實驗操作、值日情況⒉實驗成績:占25%,包括實驗報告、實驗記錄⒊試卷成績:占50%,即為期末實驗考試成績(六)教材與主要參考書1.教材:《普通動物學》.劉凌云、鄭光美主編.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普通動物學實驗指導》.劉凌云、鄭光美主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主要參考書:《動物生物學》.許崇任,程紅.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動物生物學實驗指導》.黃詩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無脊椎動物學》.堵南山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脊椎動物學》.楊安峰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二、教學內容綱要*基本實驗(BasicExperiments,B.E)是生物科學專業(yè)二年級大學生必做的實驗項目。*綜合性實驗(All-aroundExperiments,A-A.E)綜合性實驗將動物的形態(tài)結構、基礎生理、行為、分類檢索等實驗內容組合起來,并進行多種基本實驗技能的綜合訓練。學生在每個實驗中自己組合實驗內容,合理安排實驗程序,在一個單元實驗的時間內,用有限的實驗材料完成多個實驗項目。綜合性實驗可以根據(jù)具體季節(jié)、實驗條件及指導教師特長作適當調整。如因某原因,實驗內容需要作較大調整時,應提前向所在教研室主任報告調整的原因和具體調整方案,經同意后方能進行。實驗一動物的細胞和組織(B.E)[實驗目的]1、了解并掌握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特征。2、掌握動物的四類基本組織結構特點及其結構與機能的密切關系。3、掌握上皮組織的常規(guī)制片方法。[實驗用品]載玻片、蓋玻片、牙簽、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滴管、吸水紙、染色劑(0.1mol/L碘液、0.02%詹納斯綠B、醋酸洋紅染液、甲基綠-派洛寧染液等)、普通光學顯微鏡、擦鏡紙。[實驗內容]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與植物細胞結構進行比較)、動物四大基本組織結構1、上皮組織(1)扁平上皮:取材于人的口腔上皮(用牙簽輕輕刮取自己口腔內頰部的表面)。制片:輕輕地將刮取物涂布在載玻片上——滴加一滴生理鹽水——覆以蓋玻片——初步鏡檢——證實后染色——鏡檢觀察。(2)立方上皮:取材于狗甲狀腺。2、結締組織(1)疏松結締組織:取材于大鼠皮下。(2)致密結締組織:取材于肌腱。(3)軟骨:取材于狗耳殼。(4)硬骨:取材于長骨。(5)血液:取材于蛙血液。3、肌肉組織(1)骨骼?。喝〔挠诠冯跫?。(2)心?。喝〔挠诠沸氖壹?。(3)平滑肌:取材于貓小腸。4、神經組織取材于脊髓。實驗二原生動物(A-A.E)[目的要求]1、掌握對運動活潑的微型動物的觀察和實驗方法。2、通過實驗,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原生動物的單個細胞就是一個完整的能獨立生活的動物有機體;掌握原生動物的基本結構特點。3、認識原生質具有應激性,了解草履蟲的科學研究價值。4、了解并掌握原生動物的采集方法和實驗室內常規(guī)培養(yǎng)方法。[實驗用品]燒杯及大草履蟲培養(yǎng)液、草履蟲橫分裂及接合生殖的裝片、草履蟲模型、載玻片、蓋玻片、試管、滴管、毛細滴管、精密pH試紙(pH值范圍0.5~5.0和5.0~7.0)、吸水紙、脫脂棉、橡皮吸球、藍黑墨水、冰醋酸、5%醋酸、洋紅粉末(天然品、非化學合成)、1%NaCl溶液、蒸餾水、普通光學顯微鏡、擦鏡紙。[實驗內容]1、草履蟲的采集。2、草履蟲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的制備:將1克稻草剪成一寸長的小段,放入200~300毫升的少燒杯內,加水約150毫升,加熱至沸騰并持續(xù)30分鐘即可,自然冷卻備用(*由實驗室工作人員先期完成)。3、接種培養(yǎng):將含有草履蟲的采集液約10毫升倒入培養(yǎng)液中,將此培養(yǎng)液置于25度的條件下培養(yǎng)8~10天即可見到大量的草履蟲(*由實驗室工作人員先期完成)。4、草履蟲活體觀察和實驗(1)草履蟲形態(tài)結構與運動(2)食物泡的形成與變化(3)刺絲泡的發(fā)射(4)草履蟲對鹽度變化、酸刺激的應激性實驗5、草履蟲生殖裝片的觀察。實驗三大蟾蜍的繁殖生態(tài)及其早期胚胎發(fā)育觀察(A-A.E)[實驗目的]1、了解無尾兩棲類繁殖生態(tài)特點。2、通過觀察,了解無尾兩棲類在正常發(fā)育條件下,從受精卵到神經胚的一系列發(fā)育過程中形態(tài)和內部結構的變化,以及脊椎動物早期胚胎發(fā)育的基本過程和幾個主要階段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實驗用品]青蛙早期胚胎發(fā)育切片、普通光學顯微鏡、擦鏡紙、無尾兩棲類胚胎發(fā)育模型或標本(從受精卵到神經胚期蛙胚)、各階段橫切面玻片標本、體視顯微鏡、顯微鏡、眼科鑷、培養(yǎng)皿、凹玻片、滴管、細毛筆、濾紙、清水。[實驗內容]1、觀察對象——中華大蟾蜍。2、觀察地點——南郊水區(qū)。3、觀察時間:3月~4月。4、觀察內容(1)蛙類的抱對、產卵及卵群特征、孵化率。(2)觀察早期胚胎發(fā)育各期形態(tài)特征,記錄各期(受精卵期、2細胞期~64細胞期、囊胚期、原腸胚期、神經胚期、尾芽期、肌肉感應期、鰓血循環(huán)期、開口期、尾血循環(huán)期、鰓蓋褶初期、鰓蓋褶中期、鰓蓋褶愈合期。)出現(xiàn)時間、持續(xù)時間、各期形態(tài)特點、各期成活率等。實驗四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B.E)[實驗目的]1、了解并掌握水螅和渦蟲的生活環(huán)境,掌握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結構特征。2、通過對水螅和渦蟲形態(tài)結構的觀察,了解腔腸動物門和扁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征。認識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在動物進化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實驗用品]水螅和渦蟲裝片和切片、渦蟲活體、水螅模型、水螅橫切面和縱切面玻片標本、渦蟲整體裝片、渦蟲橫切面玻片標本、體視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擦鏡紙、放大鏡、培養(yǎng)缸。[實驗內容]1、水螅的采集、水螅的常規(guī)培養(yǎng)(主要飼料是水蚤)。渦蟲的采集、渦蟲的常規(guī)培養(yǎng)(主要飼料是動物肝臟)。2、活渦蟲的觀察。3、水螅的外形:觸手、垂唇、體軸和基盤。4、水螅的結構(由外至內)——外胚層、中膠層、內胚層;消化循環(huán)腔。5、渦蟲的外形:體形、眼點等。6、渦蟲的結構(1)消化系統(tǒng):口、咽、腸道。(2)排泄系統(tǒng):原腎管。(3)生殖系統(tǒng)(雌雄同體):雄性生殖系統(tǒng)——精巢、輸精管、貯精囊、生殖孔。雌性生殖系統(tǒng)——卵巢、輸卵管、生殖孔、卵黃腺等。(4)神經系統(tǒng):梯形神經。實驗五原腔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B.E)[實驗目的]1、通過蛔蟲的解剖與觀察,了解假體腔動物的一般特征。2、了解并掌握環(huán)毛蚓的生活環(huán)境及采集方法;通過環(huán)毛蚓的解剖與觀察,了解環(huán)節(jié)動物門的基本特征。3、學習解剖蠕蟲的一般方法。4、通過蛔蟲和環(huán)毛蚓的比較,了解環(huán)節(jié)動物的進步性特征,以及動物形態(tài)、器官系統(tǒng)結構與機能逐漸演化發(fā)展和完善的進化過程。[實驗用品]蛔蟲及環(huán)毛蚓浸制標本、蛔蟲及環(huán)毛蚓身體橫切面切片、環(huán)毛蚓模型、普通光學顯微鏡、放大鏡、擦鏡紙、蠟盤等解剖工具、滴管、清水。[實驗內容]1、蛔蟲的觀察2、蛔蟲的外形:體形,口唇(1個背唇,2個腹唇)等。3、蛔蟲的內臟結構:(1)消化系統(tǒng):口、咽、腸道、肛門。(2)生殖系統(tǒng)(雌雄異體)雄性生殖系統(tǒng):單管系——精巢、輸精管、貯精囊、雄性生殖孔。雌性生殖系統(tǒng):雙管系——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雌性生殖孔。(3)蛔蟲身體橫切面結構:(由外至里)角質層——表皮層——縱肌層、原體腔、腸道及腸腔。4、環(huán)毛蚓的采集及短期飼養(yǎng)(主要飼料是爛水果)。5、環(huán)毛蚓的觀察(1)環(huán)毛蚓的外形:體節(jié)、受精囊孔、環(huán)帶、雌性生殖孔、雄性生殖孔等。(2)環(huán)毛蚓的內臟結構:消化系統(tǒng):口、咽、砂囊、前胃、胃、小腸、盲腸、大腸、肛門。循環(huán)系統(tǒng):背血管、腹血管、環(huán)血管(心臟)。生殖系統(tǒng)(雌雄同體):雄性生殖系統(tǒng)——精巢、精巢囊、輸精管及雄性生殖孔;雌性生殖系統(tǒng)——卵巢、輸卵管、雌性生殖孔等。神經系統(tǒng):咽上神經節(jié)——圍咽神經環(huán)——咽下神經節(jié)——腹神經索。(3)環(huán)毛蚓身體橫切面結構:(由外至內)角質層——表皮層——環(huán)肌層——縱肌層——體壁體腔膜、真體腔、臟體腔膜——腸壁縱肌層——腸壁環(huán)肌層——腸上皮——腸腔及盲道。實驗六節(jié)肢動物比較解剖與觀察(B.E)[實驗目的]1、通過實驗,了解節(jié)肢動物高度發(fā)展與廣泛適應性的主要特征,了解甲殼類適應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了解昆蟲適應陸生生活的主要特征。2、通過螯蝦與棉蝗的比較解剖,掌握螯蝦和棉蝗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進一步認識動物體結構適應于其機能,動物與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及動物的整體性。3、學習蝦類和一些昆蟲的一般解剖方法。[實驗用品]雌雄螯蝦和雌雄棉蝗的新鮮浸制標本、放大鏡、解剖盤等解剖器具、清水。[實驗內容]1、克氏原螯蝦的外形: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兩個部分,總共有19對附肢。2、克氏原螯蝦的內部結構:(1)消化系統(tǒng):口、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及肝臟。(2)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臟的結構。(3)生殖系統(tǒng)(雌雄異體):雄性生殖系統(tǒng)——精巢、輸精管、生殖孔。雌性生殖系統(tǒng)——卵巢、輸卵管、生殖孔。(4)呼吸系統(tǒng):羽狀鰓。(5)神經系統(tǒng):咽上神經節(jié)——圍咽神經環(huán)——咽下神經節(jié)——腹神經索。3、棉蝗的觀察(1)棉蝗的外形: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個部分;觸角、復眼、單眼、咀嚼式口器;兩對翅:前翅革質,后翅膜質;三對足:第一、第二對足為步行足,第三對足為跳躍足;聽器、氣門、陽具、產卵瓣等。(2)棉蝗的內部結構消化系統(tǒng):口腔、咽、食道、嗉囊、前胃、胃和胃盲囊、小腸、大腸、直腸、肛門及唾液腺。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臟的結構。呼吸系統(tǒng):氣門及氣管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雌雄異體):雄性生殖系統(tǒng)——精巢、輸精管、陽具。雌性生殖系統(tǒng)——卵巢、輸卵管、貯精囊、生殖瓣。神經系統(tǒng):咽上神經節(jié)——圍咽神經環(huán)——咽下神經節(jié)——腹神經索。排泄系統(tǒng):馬氏管。實驗七昆蟲及蜥蜴生態(tài)觀察(A-A.E)[實驗目的]1、了解昆蟲生態(tài)特點。2、了解蜥蜴類生態(tài)特點。[實驗內容]1、觀察對象——各種昆蟲、山地麻蜥、無蹼壁虎等。2、觀察地點:南郊山地。3、觀察時間:4月~6月均可。4、觀察內容(1)昆蟲生活環(huán)境的觀察:主要包括植被類型及主要植物種類、植被覆蓋程度、土石狀況、海拔高度。(2)昆蟲種類、數(shù)量、分布及生活習性(主要包括活動習性、食性、繁殖等)的觀察。(3)蜥蜴生活環(huán)境的觀察:主要包括植被類型及主要植物種類、植被覆蓋程度、土石狀況、海拔高度。(4)蜥蜴生活習性的觀察:主要包括活動習性、食性、繁殖等。

實驗八昆蟲分類(B.E)[實驗目的]1、掌握昆蟲分類的主要依據(jù)。2、學習并掌握昆蟲綱成蟲分目檢索表的使用方法。3、了解并掌握昆蟲綱各目的主要特征,認識代表動物。[實驗用品]昆蟲口器、觸角、足、翅及變態(tài)類型標本,普通光學顯微鏡、擦鏡紙,各目昆蟲標本。[實驗內容]1、熟悉昆蟲分類依據(jù)(1)口器的類型: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虹吸式和舐吸式。(2)觸角的類型:線狀觸角、棒狀觸角、剛毛狀觸角、具芒狀觸角、念珠狀觸角、鋸齒狀觸角、櫛齒狀觸角、環(huán)毛狀觸角、羽狀觸角、膝狀觸角、鞭狀觸角、鰓片狀觸角等。(3)足的類型:跳躍足、步行足、攜粉足、開掘足、游泳足、捕捉足、攀緣足等。(4)翅的類型:膜質翅、革質翅和角質翅;平衡棒、鱗片等。(5)變態(tài)類型:不完全變態(tài)——漸變態(tài)和半變態(tài);完全變態(tài)。2、學習使用昆蟲分目檢索表。3、熟悉各目的主要特征。4、認識并熟記代表動物:直翅目——棉蝗、螻蛄、蟋蟀等。螳螂目——中華大刀螳。蜚蠊目——蟑螂、地鱉蟲。半翅目——蝽類。同翅目——蟬類。竹節(jié)蟲目——竹節(jié)蟲。鱗翅目——蝶蛾類。鞘翅目——瓢蟲、天牛、金龜子等。膜翅目——蜂、蟻類。雙翅目——蚊、蠅類。實驗九魚類(A-A.E)[目的要求]1、通過對鯉魚或鯽魚外形和內部構造的觀察,了解硬骨魚類的主要特征及適應于水生生活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2、學習利用年輪推測魚類年齡的方法,掌握魚類活體采血技術。3、硬骨魚的一般測量方法及硬骨魚解剖方法。[實驗材料和用品]活鯉魚或鯽魚、普通光學顯微鏡、擦鏡紙、解剖盤等解剖器具、載玻片、棉球、滅菌注射器(5mL)、針頭、肝素(或其它抗凝劑)、鯽魚骨骼標本。[實驗內容]1、魚的外形觀察和測量。2、觀察鯽魚年輪并鑒定年齡。3、魚活體采血和內部解剖。4、示范硬骨魚類的骨骼系統(tǒng)。(1)硬骨魚類的骨骼系統(tǒng):中軸骨骼、附肢骨骼(2)魚的形態(tài)及其解剖觀察A.魚的外形——頭部、軀干部及尾部、鼻孔、側線、眼及鰓蓋結構。奇鰭:背鰭,臀鰭及尾鰭。偶鰭:胸鰭及腹鰭。B.內臟解剖a.消化系統(tǒng):口腔、咽喉及咽齒、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及肝胰臟和膽囊。b.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臟的結構——靜脈竇、一心房、一心室;動脈球。c.排泄系統(tǒng):背腎。頭腎?d.生殖系統(tǒng):雄性生殖系統(tǒng)——精巢、輸精管、生殖孔;雌性生殖系統(tǒng)——卵巢、輸卵管、生殖孔。e.呼吸系統(tǒng):鰓的結構——鰓瓣、鰓弓及鰓耙。f.神經系統(tǒng):五部腦的結構。實驗十兩棲類(A-A.E)[實驗目的]1、掌握兩棲類身體結構的主要特征。2、學習雙毀髓處死蛙類的方法,掌握蛙類的一般解剖技術。3、了解微循環(huán)區(qū)各種血管內血流特點。4、了解脊髓反射和反射弧的組成及反射弧各部位的作用。[實驗用品]兩棲類骨骼標本和皮膚切片、活蛙或蟾蜍、顯微鏡、擦鏡紙、蠟盤等解剖器具、毀髓針、玻璃針、有孔橡皮蛙板、鐵支架、細鐵絲鉤或蛙嘴夾、電爐、注射器、燒杯、滴管、培養(yǎng)皿、大頭針、紗布、棉球、細線、小濾紙片、0.65%生理鹽水、0.5%和1%硫酸溶液、清水。[實驗內容]1、兩棲類的骨骼(1)中軸骨骼:頭骨、脊椎:頸椎一枚、軀干椎、薦椎一枚及尾桿骨(愈合的尾椎)(2)附肢骨骼:肩帶及前肢骨;腰帶及后肢骨(3)胸骨2、兩棲類的皮膚:表皮層、角質層、生發(fā)層(粘液腺、毒腺等)、真皮層(疏松層:色素細胞、血管及神經末梢)、致密層。3、蛙類微循環(huán)的觀察。4、脊髓反射和反射弧的分析。5、蛙的外形觀察及內部解剖。(1)蟾蜍的外形:頭部、軀干及四肢、鼻孔、眼、鼓膜。(2)內臟解剖A.消化系統(tǒng):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腸、直腸、肛門;肝臟、胰臟及膽囊。B.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臟的結構——靜脈竇、右心房、左心房、心室及動脈圓錐。C.呼吸系統(tǒng):喉氣管室和肺臟。D.生殖系統(tǒng):雄性生殖系統(tǒng)——精巢、輸精管(同時又為輸尿管)、泄殖腔;畢氏器和脂肪體。雌性生殖系統(tǒng)——卵巢、輸卵管、泄殖腔;畢氏器和脂肪體。E.排泄系統(tǒng):腎臟、輸尿管、泄殖腔及泄殖腔膀胱。F.神經系統(tǒng):五部腦的結構。實驗十一魚綱、兩棲綱和爬行綱分類(B.E)[實驗目的]1、掌握魚綱分類的主要依據(jù),掌握分目檢索表使用方法,掌握各目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2、掌握兩棲綱的主要分類依據(jù),掌握分科檢索表使用方法,各科主要特征及常見代表種類。3、掌握爬行綱的主要分類依據(jù),掌握分科檢索表使用方法,各科主要特征及常見代表種類。[實驗用品]各目魚類標本、各科兩棲動物標本、各科爬行動物標本。[實驗內容]1、熟悉魚綱分類的主要依據(jù)(1)各部測量(2)鰭式:用羅馬數(shù)字表示鰭棘數(shù),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鰭條數(shù);D:背鰭,P:胸鰭,V:腹鰭,A:臀鰭,C:尾鰭。鱗式:側線上鱗數(shù)側線鱗數(shù)———————側線下鱗數(shù)2、學習使用魚類分目檢索表。3、熟悉各目的主要特征:鯊形目——尖頭斜齒鯊、雙髻鯊。鰩形目——犁頭鰩。賁形目——赤杠。電鰩目——日本單鰭電鰩。銀鮫目——黑線銀鮫。鱘形目——中華鱘。鯡形目——鰳魚、銀魚。鯉形目——多種魚類。鲇形目——鲇魚、黃顙魚。合鰓目——黃鱔。鰻鱺目——鰻鱺。鱧形目——烏鱧。頜針魚目——針魚。海龍目——海龍、海馬。鱸形目——多種魚類。豚形目——鉛點圓豚。鰈形目——比目魚。安康目——安康魚4、熟悉兩棲綱分類依據(jù)及各部測量,固胸型肩帶及弧胸型肩帶。5、學習使用分科檢索表。6、熟悉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種類:隱鰓鯢科——中國大鯢。蠑螈科——東方蠑螈、肥螈。盤舌蟾科——東方鈴蟾。蟾蜍科——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蛙科——黑斑蛙、金線蛙、澤蛙、中國林蛙、虎紋蛙、闊褶蛙、棘胸蛙、日本林蛙。雨蛙科——中國雨蛙、無斑雨蛙。姬蛙科——飾紋姬蛙、北方狹口蛙7、熟悉爬行綱主要分類依據(jù)及各部測量,頭部鱗片特征。8、學習使用分科檢索表。9、熟悉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種類:海龜科——羲龜。龜科——烏龜。鱉科——中華鱉。蜥蜴科——北方草蜥、白條草蜥、山地麻蜥、麗斑麻蜥。石龍子科——中國石龍子、藍尾石龍子、銅石龍子。壁虎科——無蹼壁虎、多疣壁虎。海蛇科——長吻海蛇。游蛇科——紅點錦蛇、赤練蛇、黃脊游蛇。眼鏡蛇科——眼鏡蛇。蝰科——蝮蛇實驗十二鳥類形態(tài)解剖(B.E)[實驗目的]1、通過雞或鴿外形和內部構造的觀察,了解鳥類適應于飛翔生活的一般特征。2、學習并掌握鳥類的常規(guī)解剖方法。[實驗用品]活家或鴿、鴿整體骨骼標本、游標尺、鋼卷尺、記錄紙、解剖盤等常用解剖器具、試管架、已滅菌注射器(5mL)和針頭(5~6號)、試管、干棉球、75%酒精棉球、脫脂棉、紗布、肝素或其它抗凝劑、乙醚(或氯仿)、清水。[實驗內容]1、雞或鴿的外形:頭部、頸部、軀干及四肢;羽毛等皮膚衍生物。2、家鴿的骨骼:中軸骨骼;頭骨;脊椎:頸椎兩枚、胸椎、腰椎、愈合薦椎(綜薦骨)及愈合尾椎(尾綜骨);附肢骨骼;肩帶及前肢骨;腰帶及后肢骨;胸骨3、內臟解剖(1)消化系統(tǒng):口腔、咽喉、食道、嗉囊、腺胃、肌胃、小腸、盲腸、大腸、肛門;肝臟、膽囊及胰臟。(2)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臟的結構——靜脈竇、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3)呼吸系統(tǒng):氣管、支氣管及肺臟。(4)生殖系統(tǒng):雌雄異體。雄性生殖系統(tǒng)——精巢、輸精管、泄殖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