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qū)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三模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北京市西城區(qū)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三?;瘜W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北京市西城區(qū)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三?;瘜W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北京市西城區(qū)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三?;瘜W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北京市西城區(qū)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三模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西城區(qū)重點名校2024年中考三?;瘜W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如圖是A、B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隨溫度升高,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均增大B.40℃時把30gB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B的飽和溶液C.將20℃時A、B飽和溶液升溫到40℃,A是飽和溶液D.40℃時,60gA的飽和溶液加入40g水,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2.2019年3月30日四川涼山發(fā)生森林火災,當地組織力量進行撲救。對于較小的火可用樹枝、濕麻布片等撲打使之熄滅,其滅火原理主要是A.隔絕空氣(或氧氣)B.清除可燃物C.降低溫度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3.一定條件下,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下表所示,其中甲和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8: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2.020.03.020反應后質量/g10.0x3.029.0A.表中x=17B.該反應中乙可能是單質C.該反應中丙一定起催化作用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甲和丁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14.下列實驗操作中,與其他三項的目的不屬于同一類的是()A.點燃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氣體前,先檢驗氣體的純度B.做中和反應實驗時,先在堿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C.在進行鐵絲燃燒實驗前,先向充滿氧氣的集氣瓶加入一層細沙D.在使用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先向硬質玻璃管中通入氫氣5.水電解過程中一定發(fā)生改變的是A.元素種類 B.原子個數 C.分子種類 D.原子的質量6.對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煙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C.銅片在空氣中加熱其表面會變紅色D.點燃的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7.發(fā)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生物堿稱龍葵堿,它對人體胃腸黏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樞的作用。發(fā)芽土豆的芽眼芽根和變綠的部位含量更高,人吃了會有咽喉癢、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重者會死亡。龍葵堿的化學式為C45H73O15N,下列有關龍葵堿的說法正確的是()A.龍葵堿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67gB.龍葵堿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龍葵堿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1D.龍葵堿是由45個碳原子、73個氫原子、15個氧原子和1個氮原子構成的8.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塞緊膠塞 B.貯存氧氣 C.過濾 D.吹滅酒精燈9.下列過程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A.汽油揮發(fā)B.食物腐爛C.糧食釀酒D.鐵釘生銹10.下列有關氣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反應才有可能產生氧氣B.氧氣可用于氣焊,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C.點燃可燃性的氣體之前,都需要檢驗其純度D.喝可樂打“啊”,說明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在實驗室里可用以下兩種方法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方法一:將5gNaOH固體放入_____mL的水(水的密度按1g/mL計算)中溶解;方法二:將25%的NaOH溶液與適量的水混勻。若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其他操作均正確,所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10%(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勻”,都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_____。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生成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為了測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鈣(CaCO3)的含量,現(xiàn)稱取24.0g石灰石樣品,進行四次高溫煅燒、冷卻,稱量剩余固體的質量(雜質不參加反應),記錄實驗數據如下:操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剩余固體質量21.6g19.2g15.2g15.2g試計算: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求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____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飲水與健康息息相關,營養(yǎng)專家提出以下建議:白開水是青少年的最佳飲品盡量少喝碳酸飲料大量出汗后要及時補充生理鹽水早餐喝一杯果汁是一個良好習慣適度飲茶有益健康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下列飲品中,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號)。A碳酸飲料B生理鹽水C果汁大部分碳酸飲料都含有檸檬酸和磷酸,過量攝入會影響某元素的吸收,兒童缺少該元素可能導致佝僂病,該元素為_____。生理鹽水是溶質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欲配制1000g生理鹽水,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g。茶葉中的咖啡堿能起到提神、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助消化等作用,其化學式為C8H10N4O1.咖啡堿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用新鮮水果榨制成的果汁中,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有水、無機鹽、糖類和_____。14.有以下三組溶液:甲組:FeCl3、NaOH、H2SO4、NaCl,乙組:無色酚酞、NaOH、稀鹽酸、NaCl,丙組:Na2CO3、稀鹽酸、CaCl2、NaCl.要求不用其它任何試劑,可以用組內試劑相互滴定的方法進行鑒別,其中:可以用組內試劑一次性鑒別其余三種試劑的是_____組,其余兩組分二到三次滴定可鑒別,其中首先被鑒別的試劑分別是_____、_____。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對一瓶敞口放置氫氧化鈣固體的化學成分產生了興趣,他們根據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如下探究:[提出問題]該瓶藥品的化學成分是什么?[查閱資料](1)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如圖:[猜想假設]猜想一:Ca(OH)2

猜想二:__________猜想三:CaCO3[實驗驗證]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1)取1g樣品放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靜置燒杯底部有較多固體未溶解樣品中含有CaCO3(2)取實驗(1)中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再向試管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_____________樣品中含有Ca(OH)2[得出結論]甲同學認為猜想二正確。[反思交流]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合理,他認為猜想_____也可能正確,原因是______。丙同學認為要想驗證猜想二正確,還需做如下實驗:取實驗(1)中未溶解固體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適量稀鹽酸,如有_______,則猜想二正確。[拓展提升]要想驗證反應后物質的成分,除需驗證有生成物以外,還應考慮反應物是否________________。16.同學們在探究純堿的性質實驗中,做了如圖所示的四組實驗,并將A、B、C、D四支試管中的廢液全部倒入一個干凈的大燒杯中??荚嚱Y束后,某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大燒杯底部有沉淀,上層溶液呈紅色。為了探究上層溶液的成分,進行了如圖實驗。(提出問題)大燒杯中的上層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還含有哪些離子?(假設難溶物質、水和酚酞均不會解離出離子)(猜想假設)小明認為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種離子,你認為上層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最多可能有幾種離子,它們分別是_____(填離子符號)。(分析討論)(1)小紅認為上層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為上層溶液呈紅色。請你分析上層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個理由是_____。(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層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稀鹽酸,發(fā)現(xiàn)無氣泡產生,認為上層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紅認為他的結論不正確,原因是_____。(設計實驗)為進一步確定上層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請你和小紅一起參與如表探究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取大燒杯中上層溶液少許于一支試管中,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靜置。①產生白色沉淀②試管中的上層溶液仍顯紅色①大燒杯中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②同時還能得出大燒杯中的上層溶沖中一定還含有的離子是_____(填離子符號)(實驗結論)大燒杯中的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_____(填離子符號)。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D【解析】

根據題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A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詳解】A、隨溫度升高,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均增大錯誤,因為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故A不正確;B、40°C時把30gB放入50g水中,可得到溶液的質量=15g+50g=65g,80gB的飽和溶液錯誤;故B不正確;C、將20°C時A、B飽和溶液升溫到40°C,A是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錯誤;故C不正確;D、40℃時,60g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加入40g水,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故D正確。故選D。【點睛】2、A【解析】

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發(fā)生的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需要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物質有可燃性、溫度達可燃物的著火點、與氧氣充分接觸;滅火時只需要破壞一個條件即可。對于較小的火可用樹枝、濕麻布片等撲打使之熄滅,其滅火原理主要是隔絕空氣(或氧氣);故選A。3、D【解析】

甲在反應前后質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質量=10g-2g=8g;丙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丁在反應前后質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質量=29g-20g=9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x=2.0+20.0+3.0+20-10.0-3.0-29.0=3,乙在反應前后質量減少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20g-3g=17g?!驹斀狻緼、表中x=3,故A錯誤;B、該反應中乙反應物,分解產生甲和丁,乙不可能是單質,故B錯誤;C、丙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C錯誤;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甲和丁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故D正確。故選D?!军c睛】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質量增加的物質是生成物,質量減少的物質是反應物,質量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4、B【解析】

A、甲烷、一氧化碳為可燃氣體,在空氣點燃容易爆炸,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實驗前需要驗證純度,避免爆炸;B、中和反應中加入酚酞指示劑,便于觀察反應的進行狀態(tài),利于明顯觀察;C、在集氣瓶加入一層細沙,防止溫度較高生成的四氧化三鐵直接接觸瓶底,集氣瓶炸裂,引發(fā)安全事故;D、氫氣也是可燃氣體,在空氣中也可爆炸,所以實驗前先通入氫氣排空,避免爆炸,引起安全事故;實驗操作中,與其他三項的目的不屬于同一類的是B。故選B?!军c睛】可燃氣體點燃或者加熱前,需要驗證純度,防止爆炸。5、C【解析】

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總個數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分子種類一定改變,即水分子消失,生成了新的氫分子和氧分子。故選C?!军c睛】凡是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不變。6、D【解析】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不產生白煙,錯誤;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的火焰,錯誤;C、銅在空氣中加熱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固體,錯誤;D、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正確。故選D。7、B【解析】

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來分析;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比來分析;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根據物質的構成來分析。【詳解】A.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常省略不寫,不帶單位g,故不符合題意;B.龍葵堿中,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45):(1×73):(16×15):14=540:73:240:14,可見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符合題意;C.龍葵堿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45):(16×15)=9:4,故不符合題意;D.龍葵堿是由龍葵堿的分子構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8、B【解析】A、向試管中塞緊膠塞,試管不應接觸桌面,故A錯誤;B、集氣瓶口是磨砂的,毛玻璃片粗糙面向下,封閉較好,故B正確;C、過濾漏斗下端應緊貼燒杯內壁,應用玻璃棒引流,故C錯誤;D、酒精燈應用燈帽蓋滅,不應用嘴吹滅,以免失火,故D錯誤。點睛∶嚴格按照實驗要求規(guī)范實驗操作是順利完成實驗的重要保證。9、A【解析】

A、汽油揮發(fā)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只發(fā)生了物理變化,符合題意;B、食物腐爛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C、糧食釀酒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D、鐵釘生銹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10、B【解析】

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只有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反應才有可能產生氧氣,故A正確;B、氧氣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燒,但不具有可燃性,故B不正確;C、可燃性的氣體不純,點燃會發(fā)生爆炸,點燃可燃性的氣體之前,都需要檢驗其純度,故C正確;D、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成反比,喝可樂打“啊”,說明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D正確。故選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45大于燒杯、玻璃棒【解析】

,?!驹斀狻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需氫氧化鈉的質量;,則所需水的質量,水的體積為。(2)若該同學用量筒取水時俯視液面進行讀數,讀數比實際偏大,則會導致所量取水的實際體積小于所量的值,即所量取的水的實際體積偏小,溶劑的質量偏少,故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大,即大于10%。(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勻”,都要用到的儀器是燒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溶解速率的作用。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8.8g20g?!窘馕觥?/p>

碳酸鈣高溫條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第三次和第四次固體質量相同,說明碳酸鈣已經完全反應?!驹斀狻繐|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4g-15.2g=8.8g;設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x=20g答: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20g。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ABCCa93:1維生素【解析】本題考查了物質的分類,元素與人體健康,溶液、化學式的計算等。(1)A、碳酸飲料含有碳酸、水、糖分等,屬于混合物;B、生理鹽水中含有氯化鈉和水,屬于混合物;C、果汁中含有水、維生素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ABC;(1)兒童缺少鈣元素可能導致佝僂??;(3)氯化鈉的質量=1000g×0.9%=9g;(4)C8H10N4O1??Х葔A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11×8:16×1=3:1;(5)用新鮮水果榨制成的果汁中,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有水、無機鹽、糖類和維生素。點睛:判斷物質是否為純凈物,宏觀上看只有一種物質,微觀上只有一種分子。14、丙FeCl3溶液稀鹽酸【解析】

甲組:FeCl3溶液是黃色的,首先鑒別出黃色的FeCl3溶液,另取其他三種溶液少許,分別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能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氫氧化鈉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硫酸溶液和氯化鈉溶液;將紅褐色沉淀分成兩份,分別滴入硫酸、氯化鈉溶液,能使沉淀消失生成黃色溶液的是硫酸,不能使沉淀消失的是氯化鈉;乙組:組內四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混合后變紅色的是無色酚酞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再將剩余的兩種溶液分別滴加至紅色溶液中,能使紅色消失的是稀鹽酸,無明顯變化的是氯化鈉溶液,則首先被鑒別的試劑是稀鹽酸。丙組: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能與CaCl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與氯化鈉不反應,可以用組內試劑一次性鑒別其余三種試劑?!驹斀狻扛鶕陨戏治隹芍嚎梢杂媒M內試劑一次性鑒別其余三種試劑的是丙組,其余兩組分二到三次滴定可鑒別,其中首先被鑒別的試劑分別是FeCl3溶液、稀鹽酸。【點睛】解答不另加試劑就能鑒別的題目時,若選項中有帶色的離子,首先鑒別,然后再鑒別其它的物質;若都沒有顏色,可將溶液兩兩混合,根據混合后的現(xiàn)象進行鑒別。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

Ca(OH)2和CaCO3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一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未溶解固體可能只含氫氧化鈣氣泡產生.有剩余【解析】本題通過氫氧化鈣變質探究實驗考查了堿的性質,碳酸根離子的檢驗等。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得出正確的結論。猜想假設: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和水。若沒有變質,則固體成分是Ca(OH)2,部分變質固體成分是

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若完全變質固體成分是CaCO3,所以猜想二是

Ca(OH)2和CaCO3;實驗驗證:若樣品中含有Ca(OH)2,Ca(OH)2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所以實驗(2)的現(xiàn)象是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反思交流:(1)根據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可知,氫氧化鈣微溶于水。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合理,他認為猜想一也可能正確,原因是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未溶解固體可能只含氫氧化鈣;(2)若猜想二正確,固體中含的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可用鹽酸來檢驗。丙同學認為要想驗證猜想二正確,還需做如下實驗:取實驗(1)中未溶解固體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適量稀鹽酸,如有氣泡產生,則猜想二正確;拓展提升:根據上述探究可知,要想驗證反應后物質的成分,除需驗證有生成物以外,還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