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調查探究5500字(論文)】_第1頁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調查探究5500字(論文)】_第2頁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調查探究5500字(論文)】_第3頁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調查探究5500字(論文)】_第4頁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調查探究55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調查研究目錄TOC\o"1-2"\h\u26420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調查研究 124366引言 112471.調查方案設計與實施 1199981.1調查目的 1230011.2調查內容 2319851.3調查對象與樣本量確定 227481.4調查方法 2241492.樣本描述性分析 215552.1樣本基本情況 368922.2人際交往基本情況 374453.結論與建議 8260343.1結論 9110083.2建議 96227參考文獻 11引言中國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種種變化對大學生的三觀形成產生重大影響,數(shù)據(jù)化平臺快速發(fā)展,進一步拉近社會與校園的距離,加強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高校教育迫切要求[1]。大學生面臨越來越復雜的挑戰(zhàn),各式各樣的人際關系使很多大學生感到很不適應,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只有提高社會適應能力,認清楚自身與他人的關系,才能夠解決生活困難,明確人生追求。研究顯示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上存在一定的障礙,過去的幾年中,校園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云南大學馬加爵因為一場爭執(zhí)將四名室友殘忍殺害;復旦大學研究生黃洋被室友投毒不幸離世;還有不久之前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崔某因為情感問題被另一男生用利器砍死。通過《中國大學生心理將康狀況調查報告》了解到超過9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處于心理困擾中,投毒事件、砍傷事件的發(fā)生,成為目前大學生人際問題的縮影。調查方案設計與實施調查目的在大學校園生活中,如何正確恰當處理人際交往問題是每一位在校同學的必修課,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也是在校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目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形勢嚴峻,不協(xié)調的人際關系為生活和工作帶來困擾。本文為了更加直觀清楚地分析問題的形成原因,全面真實的了解大學生人際交往現(xiàn)狀,筆者在查找文獻的基礎上展開調查,歸納總結出問題及形成原因,最后針對引導大學生形成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提出相關措施與建議。調查內容第一部分,關于基本信息。該部分包含性別、年級、戶籍所在地、是否為獨生子女,為之后進行差異檢驗和多重比較提供便利,觀察人際交往在性別、年級之間是否存在差異,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第二部分,人際交往基本情況,包含人際關系滿意程度,交往的目的,網絡、家庭、學校對于人際交往的影響。調查對象與樣本量確定由于人際交往問題在大學生活中具有普遍性,本次問卷調查的調查對象是XX學校大一至大四全體在校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其中人際交往能力在年級上存在較大差異,本次調查采用分層抽樣方法,按照年級將被調查對象分為四層,然后在每一層中進行隨機抽樣。通過查找XX學校2017-2021年的招生計劃,全體在校大學生約為17500人。假設估計為95%置信度,5%的誤差界限,回答率為50%,綜合考慮調查的復雜性和樣本的代表性抽取樣本容量為376人,按照總體比例分配到各層,從大一到大四分配樣本數(shù)分別為97、101、90、82。調查方法文獻查閱法。通過查找關于人際交往的成果,了解大學生總體人際問題的現(xiàn)狀,以及梳理大學生人際困擾在不同時代下的變化,對整體論文框架進行明確。問卷調查法。由于疫情影響,本次調查采用線上的方式進行,根據(jù)研究的目的,設計調查問卷,對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進行收集,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樣本描述性分析樣本基本情況針對XX學校全體大學生進行調查,本次問卷一共發(fā)放問卷376份,回收共350份,剔除不完整問卷9份后,最終獲得有效341份,問卷有效利用率為97%。表SEQ表格\*ARABIC1被調查者基本特征頻數(shù)表特征種類頻率(人)百分比(%)性別男16648.68女17551.32年級大一9126.69大二10129.62大三9728.45大四5215.52專業(yè)理工科19156文史類15044家庭類別農村21863.93城鎮(zhèn)12336.07是否為獨生子女獨生子女11934.9非獨生子女22265.1如表1所示,性別方面,男生與女生比例分別為48.68%和51.32%。在年級上,大一至大四分布比例為:26.69%、29.62%、28.45%、15.52%。專業(yè)上,理工科與文史類所占比例為:56.01%、40.18%。在家庭類型上,農村家庭和城鎮(zhèn)家庭所占比類分別為:63.93%、36.07%。獨生子女所占比例為34.9%,非獨生子女所占比例分別為:65.1%。人際交往基本情況除了對被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描述外,利用相關統(tǒng)計軟件還有以下分析內容。表SEQ表格\*ARABIC2人際關系滿意度和重要程度頻數(shù)表調查題目選項頻率(人)百分比(%)Q6您認為自己的人際關系如何?很滿意175.0比較滿意8926.1勉強過得去11634.0比較不滿意10731.4很不滿意123.5Q7您認為校園生活中人際關系重要嗎?非常重要4713.8比較重要21262.2一般6218.2不太重要164.7不重要41.2如表2所示,大學生對于人際交往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人際交往質量的綜合滿意程度并不高,已經認識到了人際交往在大學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學生人際交往動機“功利化”圖SEQ圖表\*ARABIC1人際交往的主要目的?如圖1所示,關于“您人際交往的主要目的”,拉關系被63.34%的同學選擇,獲取信息被80.35%的同學選擇,交流情感被56.6%的同學選擇,可以聊的來和辦事方便,分別被選中了49.27%和52.2%的同學選擇??梢钥闯龃髮W生人際交往目的不再是簡單的情感交流,逐漸變成了獲取利益的工具,交往觀念變得越加功利化。圖SEQ圖表\*ARABIC2人際交往過程中最注重的三個方面綜合平均得分如圖2所示,針對“與人交往時比較在意對方的哪三個方面?”這一排序題而言,我們通過每一個選項的綜合得分,知道被調查學生總體在人際交往中最在意的三方面分別為:處事作風、道德品質、個人能力。大學生逐漸成為一個思想成熟的社會人,為了獲得更好的交往體驗,在交往過程中關于個體能力較為看重,因此人際關系和個人能力發(fā)展水平有直接的聯(lián)系,大學生應踏實學習專業(yè)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進入更高的平臺。圖SEQ圖表\*ARABIC3您覺得大學生活中的同學關系與中學時代性比如圖3所示,大學同學關系相比中學變得更加功利虛偽,人際交往蒙上了功利主義的色彩。相對于中學時代埋頭苦讀書,大學擁有更為豐富的課外活動,在課余時間在校大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社交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變得更加功利世俗化。目前大學生的人際功利化趨勢明顯,一部分大學生將能否給自己帶來便利作為人際交往的標準,并且出現(xiàn)了重物質傾向,在交往過程中把自己能夠獲得利益的對象列入交往范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自我中心化”表SEQ表格\*ARABIC3寬容意識偏差頻數(shù)表調查題目選項頻數(shù)(人)百分比(%)Q12當與別人意見不一致時,您會如何處理?堅持自己的意見6218.2耐心聽別人的意見19958.4直接接受對方的意見7522.0其他51.5Q13舍友鬧矛盾,我站在關系好一邊非常符合164.7比較符合21763.6無法確定3610.6不太符合6819.9完全不符合41.2如表3所示,關于“當與別人意見不一致時,會怎樣處理?”,18.2%的同學堅持己見,58.4%的同學將會耐心的聽取別人的意見,22%的同學選擇直接接受對方的意見,針對另一問題68.3%的同學在兩室友鬧矛盾時,選擇站在關系好的一邊,大學生交往以自我為中心,模糊了寬容的邊界。大學生人際交往手段“虛擬化”表SEQ表格\*ARABIC4虛擬網絡影響頻數(shù)分析調查題目選項頻數(shù)(人)百分比(%)Q15聚會或參加活動時低頭玩手機人多嗎非常多195.6比較多20359.5一般10631.1比較少133.8Q16您認為網絡對人際交往產生如何影響產生消極影響,阻礙人際交往26377.1不會有任何影響5115.0有積極的影響,有加強的作用277.9如表4所示,針對“聚會或參加活動時低頭玩手機人多嗎”問題的調查結果中,5.6%同學認為非常多,59.5%同學認為比較多,31.1%同學認為人數(shù)一般,3.8%同學認為比較少。關于“網絡對人際交往影響”問題上,77.1%的同學認為產生消極影響,15%的同學認為沒有影響,7.9%的同學認為有利于人際交往?!?5后”大學生成長在一個非常成熟的互聯(lián)網時代,虛擬性的交往方式一方面使社交行為突破地域約束,匿名性的交友方式進一步緩解了社會結構中的角色壓力[12],滿足了大學生的情感需求。大學生對于網絡交往形成依賴,在擴大交往范圍的同時也加劇了現(xiàn)實人際交往的困難。大學生人際交往關系的異化表SEQ表格\*ARABIC5家庭關系頻數(shù)分析調查題目選項頻數(shù)(人)百分比(%)Q17您覺得自己與家人的關系如何非常好3410.0一般24973.0不太好5716.7很不好1.3如表5所示,關于“您覺得自己與家人的關系如何”這一問題,10%的同學選擇關系非常好,73%的同學選擇關系一般,16.7%的同學選擇關系不和諧。綜合來看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與家庭的關系一般,極少數(shù)同學家庭關系表示滿意,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家庭人際關系需要進一步的改善和加強。表SEQ表格\*ARABIC6家庭關系在性別上的綜合特征會,談得很愉快大多數(shù)情況會偶爾會不會,老說不到一起男生(n=166)11(6.6%)49(29.5%)71(42.8%)35(21.1%)女生(n=175)19(10.9%)105(60.0%)43(24.6%)8(4.6%)總計30(8.8%)154(45.2%)114(33.4%)43(12.6%)如表6示,關于“當你心情不好時,您會跟家人談心嗎”這一問題,我們對不同性別的選擇進行分析,對于男生來說,36.1%的同學會在心情不好時與家人交流,63.9%的男生會偶爾甚至不會交流,認為與家人觀念不和。對于女生來說,70.9%的同學會將自己煩惱與家人交流,甚至有10.9%的女生會在與家人的溝通中心情愉悅。顯而易見,女生比男生擁有更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表SEQ表格\*ARABIC7學校管理方面頻數(shù)表調查題目選項頻數(shù)(人)百分比(%)Q19當發(fā)現(xiàn)人際交往存在問題時你會怎么做去學校心理健康中心求助5014.7讓同學或老師幫我解決14642.8自己想辦法調整10029.3不知道怎么辦,被動應付4513.2Q20您認為學校有必要加強人際能力教育嗎非常有必要5215.2有一定的必要26276.8無所謂236.7沒有必要41.2如表7所示,當發(fā)現(xiàn)人際交往問題時,14.7%的同學選擇去學校心理健康中心求助,

42.8%的同學選擇讓老師幫忙解決,29.3%的同學選擇自己想辦法調整,13.2%的同學不知道怎么解決被動應付

。關于“學校是否有必要加強人際能力教育”,15.2%認為非常有必要,76.8%認為有一定必要,6.7%的同學對此表示無所謂,1.2%

的同學認為學校沒必要加強人際教育。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困擾上沒有合理的解決方式,并渴望學校能提供相應的交往能力培訓課程。圖SEQ圖表\*ARABIC4對人際交往狀況影響最大因素如圖4所示,40%的學生認為學校對人際交往狀況影響最大,家庭影響最大的占20%,同學關系影響最大的占22%,社會對人際關系影響最大占18%

。學校更應該豐富高校人際教育內容,倡導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際關系。家長要轉變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積極宣傳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結論與建議結論綜合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XX學校大學生對于自身的人際交往狀況并不是非常滿意,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大學生人際交往綜合現(xiàn)狀為,在交往中模糊了寬容的邊界,以感情基礎為導向,人際功利化趨勢明顯,交往道德意識淡薄,出現(xiàn)了重物質輕精神傾向,人際交往中大學生更重視個人能力強弱,交往質量與自身交際技巧有關。網絡擴大交友范圍的同時削弱了交往主體的個體身份,大學生對網絡產生嚴重依賴,在日常生活中手機不離手,加劇了現(xiàn)實生活人際困擾。(2)交往能力與交往技巧隨著學習年限的加深也得到了加強。女生比男生更擁有更和諧的家庭關系,注重家庭情感的交流。另外,女生在交談方面和異性交往方面優(yōu)于男生,男生則在交際與交友方面優(yōu)于女生。(3)大學生過度重視自我利益而忽略其他人的感受,沉迷虛擬網絡而忽略現(xiàn)實交往需求、缺乏與家人有效交流,這些因素容易引起人際交往困擾,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形成障礙。建議互聯(lián)網具有匿名性、虛擬性,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相對比較自由,進入互聯(lián)網的標準低,使網民的道德素養(yǎng)存在很大差異[14],“95后”作為互聯(lián)網原住居民,要在尊重個體的基礎上,加強對網絡環(huán)境的治理,政府進一步健全網絡法制體系建設,參與監(jiān)督網絡不良信息的傳播。大學生要進一步擺脫對網絡的依賴性,多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朋友進行交流溝通,合理的規(guī)劃上網時間,不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虛擬網絡上,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學校在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人際關系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高校在人際交往教育上供求嚴重不平衡,與學生現(xiàn)實交往中的需要存在差距。因此不同年級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針對大一同學,側重于培養(yǎng)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融合新的集體。大二、大三同學側重于人際問題的處理,回答社會交往中的困惑。大四同學,側重于職場關系處理。在日常中加強宣傳力度,健全心理咨詢體系,計劃性地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和針對性地發(fā)放調查問卷,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傳統(tǒng)教育觀念使家長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際交往觀念培養(yǎng),重智育輕德育容易導致子女情感淡薄,缺乏集體精神。家長要積極采用合理手段,引導孩子從小樹立樂觀向上的交往觀念[15]。及時地批評指正孩子所犯的錯誤,引導他們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良莠不齊的外來意識形態(tài)對大學生三觀產生影響,誤導了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和選擇,依托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加強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設,學會取長補短,緊跟時代潮流,積極消除不良風氣的影響,創(chuàng)造健康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除了外界因素外,大學生進行加強自我交往知識的教育,具備良好的交往技巧更容易贏得對方的尊重和歡迎。實踐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積極參加到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團隊合作意識,在團體活動中反思自我。

參考文獻吳秀秀,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不良傾向及其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12-13廖宇婧.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及其引導策略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10):7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