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課-登上地球之巔_第1頁
第二十三課-登上地球之巔_第2頁
第二十三課-登上地球之巔_第3頁
第二十三課-登上地球之巔_第4頁
第二十三課-登上地球之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珠穆朗瑪(歌詞)珠穆朗瑪/珠穆朗瑪

/你高聳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藍天下

你用愛的陽光撫育格?;?你把美的月光/灑滿喜瑪拉雅

珠穆朗瑪/珠穆朗瑪

/我多想彈起神奇的弦子/向你傾訴著不老的情話/我愛你/珠穆朗瑪/心中的珠穆朗瑪

珠穆朗瑪/珠穆朗瑪

/你走進親人夢中/你笑在高原藏疆

你那堂堂正氣/閃著太陽的光華/

你用陣陣清風/溫暖大地媽媽/

珠穆朗瑪/珠穆朗瑪

/我多想挑起熱情的鍋莊/為你獻一條潔白的哈達/

獻給你/珠穆朗瑪

圣潔的珠穆朗瑪/珠穆朗瑪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

藏語“珠穆朗瑪”意思是“圣母”,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8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北坡在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境內,被許多登山家稱為“連飛鳥也無法越過”,是一條“充滿死亡的路線”。珠穆朗瑪峰,峰高勢偉,地理環(huán)境獨特,峰頂?shù)淖畹蜌鉁爻D暝诹阆氯氖當z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處可見。峰頂空氣稀薄,空氣的含氧量只有東部平原地區(qū)的四分之一,經(jīng)常刮起八級大風。十二級大風也不少見。風吹積雪,四濺飛舞,彌漫天際。中國尼泊爾背景資料

1953年5月29日上午11時30分,新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爾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克服千難萬險,從珠穆朗瑪南坡攜手登上頂峰,完成了人類登上地球之巔的夢想。1960年5月,英勇的中國登山健兒發(fā)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從珠穆朗瑪峰北坡成功登頂,書寫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紀錄。登山三階段

1960年3月19日,中國登山隊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塊寬闊的谷地上停下來。這就是登山隊的大本營。參加這次登山活動的共有214名隊員和工作人員,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登上珠峰,為國爭光。屈銀華王富洲貢布認識三位登頂?shù)挠⑿?/p>

根據(jù)課文內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突擊頂峰的除了剛才圖片上的三個人以外還應該有一個人,他是誰?劉連滿郭超人,湖北武穴人,高級記者,原新華社社長。1960年他作為隨登山隊采訪的一名記者,直接或間接了解到這次登山活動過程中的許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寫成長篇通訊報道《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并發(fā)表。本文節(jié)選自《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

聽讀課文內容,標出課文自然段、注上不認識字的正確讀音、劃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聽讀字詞認讀

繚繞

砭骨履踐

崔巍

滯留窒息匍匐養(yǎng)精蓄銳巉巖朦朧嗡嗡biānliáoràolǚjiàncuīwēizhìzhìpúfúxùruìchánméng

lóngwēng詞語解釋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覺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劇烈。踩踏。形容山高大雄偉?;丨h(huán)旋轉。養(yǎng)息精神,積蓄力量。

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形容很多人說同樣的話。從來沒有過的舉動或事業(yè)。砭骨:履踐:崔?。嚎澙@:養(yǎng)精蓄銳:斬釘截鐵:異口同聲:創(chuàng)舉:

第一部分(1~8段)四名勇士登上第二臺階。第二部分(9~15段)劉連滿因過度疲勞停止攀登,他冒著死亡的危險,將氧氣留給隊友。第三部分(16~23段)三名勇士在氧氣用完的情況下登上了峰巔。速讀課文,根據(jù)提示理清課文結構。課文結構8830M8848.13M8468M第二臺階決定留下劉連滿,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奔向頂峰,劉連滿冒死保存氧氣氧氣用完,三名隊員開始無氧攀登,沖擊頂峰。結合圖示,簡要復述四名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jīng)過。劉連滿甘做人梯,耗時三個小時,終于攀登“第二平臺”頂部最后三米。四名隊員開始突擊頂峰在朦朧的夜色中成功登頂?shù)侵榉宓挠⑿塾龅侥男├щy?靠什么來戰(zhàn)勝?遇到的困難1、山路陡峭2、天氣嚴寒3、身體虛弱4、高山反應5、缺乏氧氣6、黑夜登山靠堅強的意志、堅韌的毅力、団結合作、敢于犧牲的精神來克服8848.13m請欣賞1960年〈三〉、登頂成功,只是文中介紹的這四個人努力的結果嗎?請說明原因。單從課文來看,好像就只是這四個人的登山故事,但聯(lián)系全篇通訊來看,三位隊員最后的勝利,是團結協(xié)作、共同奮斗的結果,是集體主義精神的勝利。假如沒有二百多名隊員和服務人員的前期的大量工作,沒有幾次集體的適應性行軍,打通通向蛛峰的關鍵性道路,則三位隊員絕沒有可能取得登頂?shù)膭倮?。寫作借鑒:1、請慨括出文中詳寫了哪些典型事件?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從中懂得寫作上哪些技巧?一是詳寫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臺階”的過程(巖壁陡滑危險,用“人梯”翻越,黑夜中攀登的艱險及想到英國登山家的失蹤);二是詳寫了劉連満寧可自己犧牲也要把氧氣留給同志的事跡。這樣寫有助于突出人物的崇高的精神品質。懂得記敘復雜的事件應:a.選擇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

b、有重點地記敘,其余情節(jié)則可略或一筆帶過;

c、重點記敘部分則應加以生動的描寫,還可以加入議論抒情。、

2、作者除了盡力渲染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外,還不時用閑筆描寫美麗的珠穆朗瑪峰的景色。試找出

來,讀一讀,體會一下這些語句好在哪里?這些描寫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閱讀的緊張之余還可以求得放松,來欣賞一下美麗的珠峰景色。這在閱讀效果上可稱為一張一弛,給人美的享受。小結:

1、這篇新聞報道,記敘了英勇的中國登山賤兒,從珠穆朗瑪峰北坡成功登頂,書寫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世紀。贊揚了他們強烈的集體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獻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