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實施方案_第1頁
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實施方案_第2頁
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實施方案_第3頁
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實施方案_第4頁
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實施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實施方案第一節(jié)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技術規(guī)程 3一、總體目標 3二、普查范圍 3 3四、普查基本流程與方法 6五、普查結果報送與審核 第二節(jié)入侵物種普查關鍵環(huán)節(jié)分析 一、普查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 二、入侵物種名錄的確定 三、入侵物種的識別圖冊制作 四、踏查路線及時間設計 六、兼顧分布與發(fā)生調查 七、拍攝要點 十一、普查注意事項 第三節(jié)計劃安排與進度保證 一、普查工作進度 2二、工作進度計劃表 第四節(jié)外來入侵物種識別 一、中國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二、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三、中國第三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四、中國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3第一節(jié)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技術規(guī)程(一)普查對象態(tài)系統(tǒng)重點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5種。我單位在此基礎上結4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名單,作為我先縣開展普查工作的主要對(二)普查內容1.林草生態(tài)系統(tǒng)外來入侵物種種類報國家林草局動植物司備案的《XX縣林草重點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名單》。2.寄主植物指外來入侵物種危害的植物種類(含轉主寄主)。規(guī)范的中文名稱和拉丁學名參照《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在普查數據采集APP中選擇,需要新錄入物種的,與技術平臺管理員聯系)。寄主植物種類多于10種的,按照不同科、屬,至少列出主要的10種。3.危害部位指寄主植物的干(莖)部、枝梢部、葉部、根部、種實4.分布范圍分布范圍指某種外來入侵物種的分布區(qū)域,以縣級行政區(qū)(或相當級別單位管轄范圍)為單位進行統(tǒng)計。森林草原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主要用地分類名稱一級類型二級類型-級類型二級類型林地喬木林地草地天然牧草地竹林地人工牧草地灌木林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陸地水域河流水面5濕地森林沼澤湖泊水面灌叢沼澤水庫水面沼澤草地坑塘水面其他沼澤地溝渠沿海灘涂冰川及常年積雪內陸灘涂園地果園紅樹林地茶園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公園綠地橡膠園防護綠地其他園地廣場用地5.發(fā)生面積某種外來入侵物種(昆蟲、植物、植物病原微生物)達到發(fā)生起點(或外來入侵物種在某地首次發(fā)現)時,統(tǒng)計其在縣級行政區(qū)(或相當級別單位管轄范圍)范圍內的分布面“達到發(fā)生起點”參照“國家林業(yè)局關于印發(fā)《主要林業(yè)有害生物成災標準》的通知”中生物類群(昆蟲、植物、植物病原微生物)輕度危害以上(含輕度)開始統(tǒng)計發(fā)生面6.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指外來入侵物種所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按照《國土空間調查、規(guī)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6(一)踏查其發(fā)生(活動)盛期或危害癥狀顯露期進行。在外來入侵物種發(fā)生(活動)季節(jié),重點區(qū)域不少于2踏查覆蓋面積應不小于實施普查區(qū)域面積的10%。7(二)樣地調查滿足設立條件的所有鄉(xiāng)鎮(zhèn)級行政區(qū)域(或相當級別單位管轄范圍)均應設置樣地,同一生態(tài)類型至少要設置1個樣物種寄主(或林分被侵占)面積的3%,天然林不少于0.2%;8積的0.5%。森林區(qū)域樣地設置面積一般應為600m2(寒溫帶暖溫帶森林)或1000m2(亞熱帶、熱帶森林);草原(濕地)區(qū)域(1)森林區(qū)域樣地面積600m2或1000m2,寄主樹木的數量一般應不少于100株,隨機調查不少于20株。利用數據采集APP填報(2)草原和濕地區(qū)域樣地面積2500m2,樣地內設立樣方或樣線,樣方數量不少于10個,灌叢樣方面積25m2,草本層樣方面積1m2。樣線數量不少于5條,采用掃網法進行調查。利用數據采集APP9(3)輔助調查盤)誘集法、飛行阻隔器和高空吸蟲塔等工具開展外來入侵(1)森林區(qū)域樣地面積600m2或1000m2,寄主樹木的數量一般應不少于100株,隨機調查不少于20株。枝梢、葉片、果實病害(2)草原和濕地區(qū)域樣方法。樣地面積100m2,灌叢樣方面積25m2,數量不少于4個,草本層樣方面積1m2,數量不少于10個。調查樣方中病地面積100m2,樣線長度10m,數量不少于3條。記錄每條樣(1)陸生植物1000m2,樣方面積100m2,數量不少于5個。草原和濕地區(qū)域樣地面積100m2,灌叢樣方面積25m2,數量不少于4個,草本層樣方面積1m2,數量不少于10個。調查樣方中的入侵植物種類、種群密度(蓋度)、草地類,采集影像照片,計算并統(tǒng)計每塊樣地內同一種類平均種群密度(蓋度)和發(fā)生面(2)水生植物法不同,對湖泊按水深(水一陸生態(tài)交錯區(qū)、沿岸帶、亞沿岸帶、敞水區(qū)、中央深水區(qū)),對河流分源頭、上游、中游、下游、河口及附屬水體進行斷面采樣,利用數據采集APP填的適宜生境類型設置樣線。在山區(qū)設置200m×2m的樣線2-5條,在平原地帶設置500m×2m的樣線1-3條。兩棲動物樣線主要設置在水陸交匯處(水線左右各1m),爬行動物樣線設置路邊、林緣等地,由2名調查人員平行同步完成物種和鳥獸外來種、種類和大致分布范圍,到潛在分布區(qū)開展實地調查,利用數據采集APP對動物及其生境進行拍照、記錄。(三)標本采集與整理1.總體要求(1)調查發(fā)現的外來入侵物種種類均要采集標本(采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地內標本需按有關法規(guī)要求執(zhí)行)。(2)不能現場鑒定的外來入侵物種種類,要按照各種類標本采集有關要求采集標本,記錄采集信息,帶回實驗室鑒定(不能采集標本的盡量拍攝特征明顯的影像資料)。2.昆蟲標本采集調查發(fā)現的入侵昆蟲均要采集標本。將所有采集到的昆蟲標本,放入裝有昆蟲標本專用保存液的容器中,粘貼標本標簽后,返回實驗室后制作標本,制作成能夠長期保存和便于鑒定的標本,如針插標本、液浸標本(包括無水乙醇液浸標本,以用于分子鑒定)、玻片標本等。3.植物病原微生物標本采集調查發(fā)現的入侵植物病原微生物均要采集標本。每種類標本數不少于3份(發(fā)生危害部位)。將所有采集到的標本,放入標本夾中,粘貼標本標簽后,返回實驗室制作標本。4.植物標本采集(1)陸生植物調查發(fā)現的入侵植物均要采集標本。采集標本的時候,每種植物標本都要采集一定的數量,原則上越多越好。每種入侵植物樣本數量不小于3份,對于不確定的疑似入侵植物(2)水生植物植株(包括根、莖、葉、花、果)每個入侵植物樣本數量不小于3份,若非花果期需采集完整植株(包括根、莖、葉)。 (種子,冬芽、塊莖,根莖等),帶回栽培,等植株繁殖生調查發(fā)現的入侵陸棲脊椎動物均要采集標本(包括組織(1)標本采集記錄采用統(tǒng)一格式標簽,由采集人員填(2)標本編號為15位數。第1位是標本編碼前綴“S”,用以區(qū)分標本編碼與其他編碼;第2位是外來入侵物種類別碼,第3-8位是所在縣級行政區(qū)(自然保護地)劃代碼,第9-11位是所在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代碼,第12-13位是標本采集樣地流水編號,最后2位數是標本的流水編號。(3)標本編號也可通過普查系統(tǒng)自動生成電子標本標(4)同一采集時間、地點、寄主植物、采集人姓名,的鑒定機構鑒定(如:國家林草局生物災害防控中心,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等)。(四)影像拍攝與整理1.拍攝要求現場調查時,可利用普查數據采集APP內置的圖片采集功能進行影像采集和上傳,手機拍攝的影像資料可作為工作過程證明材料和外來入侵物種鑒定參考材料。如手機拍攝的影像在分辨率和清晰度等方面可能不滿足鑒定需要,鑒定所需的影像資料要用高清數碼相機(或單反相機)和數碼攝像機拍攝。數碼相機應具備微距功能,照片統(tǒng)一采用JPG格式,像素在1000萬以上;數碼攝像機統(tǒng)一采用PAL制式。影像作品要特征突出、圖像清晰、色彩正確?,F場拍攝采集影像時,需同時拍攝踏查點或樣方編號記錄卡信息,便于進行影像資料整理。2.影像資料整理(1)命名對野外拍攝的影像資料按外來入侵物種種類進行整理,每種類單獨建立文件夾(若為昆蟲,文件夾內再區(qū)分雌成蟲、雄成蟲、幼蟲、蛹、卵、危害狀等文件夾進行歸類)。影像資料命名規(guī)則為:調查樣地編號+入侵物種名稱+圖片序號,每種類影像資料名稱要嚴格按照命名規(guī)則進行命名。(2)保存與上傳命名后的影像資料,按照調查日期或其他排列方式存儲在電腦中,通過普查系統(tǒng)后臺進行批量上傳。(一)報送方式及內容核方式,以縣級為單位逐級上報(縣級上報州(市)審核,州(市)審核匯總后上報至省級審核),各自然保護地上報(1)標本、影像資料。所有的外來入侵物種標本和影像資料,每種2套上交至XX省林業(yè)和草原科學院。昆蟲標(2)普查匯總結果。所有匯總結果均通過數據采集APP(3)工作總結和技術報告。工作總結主要內容包括:與對象、普查技術方法(新技術應用情況)、普查結果以及(1)任務審核(2)數據審核(3)數據審核普查工作組對所有縣級行政區(qū)(自然保護地)普查數據第二節(jié)入侵物種普查關鍵環(huán)節(jié)分析(一)普查設計(1)確定待查入侵物種名錄(2)制作入侵物種識別特征圖冊(1)合理設計踏查路線(2)合理設計踏查時間和次數(二)野外調查1.APP的使用技巧(三)標本和數據處理2.數據處理與分析(一)數據來源(二)確定原則2.國家和省級重要入侵生物,且有可能在普查范圍內分3.普查范圍和相鄰區(qū)域已有報道的重要入侵生物;4.口岸多次截獲的入侵生物,且極有可能進入普查范圍(1)入侵達300y以上,且已歸化的植物建議不在普查(2)有一定的入侵歷史,且危害不嚴重的植物建議不在普查范圍。三、入侵物種的識別圖冊制作(一)入侵植物識別特征圖冊1.名稱2.分類地位3.分布記錄4.生境特點5.形態(tài)特征6.相似種或近緣種(二)入侵昆蟲和病原物識別特征圖冊1.名稱2.分類地位3.寄主植物4.形態(tài)特征5.生態(tài)學特征6.危害癥狀7.相似種或近緣種(一)踏查路線設計1.土地利用圖和植被圖1:1-5萬2.森林二類和三類調查圖3.Google或百度地圖4.根據入侵物種生物學和生態(tài)性特性設計踏查線路(1)植物調查沿道路、河流;苗圃、公園、綠化帶等(2)昆蟲和病原物沿林分邊緣、綠化帶、村莊房前屋后散生樹木、苗圃、公園、綠化帶、小區(qū)、儲木場等5.根據訪問調查修改踏查線路(二)踏查時間設計1.植物為花期長江以南4-6月長江以北6-8月2.昆蟲成蟲期和幼蟲期3.病原物發(fā)病初期(適合分離病原菌)、盛期(適合發(fā)生調查)和末期(采集病原子實體)(三)踏查次數1.植物兩次,花期和初果期2.昆蟲至少兩次3.病原物至少三次使用APP記錄樣點時應注意將信息盡量記錄完整:(一)調查時,出發(fā)即打開APP,調查過程保持程序運行,以便記錄完整路徑(二)物種打點記錄時,務必拍攝圖像,以便后期審核(三)踏查線路設定后,固定打點距離,以便計算面積六、兼顧分布與發(fā)生調查(一)踏查與樣方調查相結合(二)踏查解決分布范圍、物種有無的問題(三)樣方調查解決發(fā)生范圍、物種發(fā)生范圍和程度七、拍攝要點(一)植物生態(tài)學特征和生物學特征相結合(二)昆蟲(三)病原物(一)植物(二)昆蟲(三)病原物(一)標本制作方式(1)臘葉標本(2)浸漬標本(3)其他干制標本2.昆蟲(1)針插標本(2)玻片標本(3)浸漬標本(4)生活史標本(5)危害狀標本(1)臘葉標本(2)浸漬標本(3)玻片標本(4)干制標本(二)物種鑒定流程入侵物種采集記錄表序號科名種數序號科名種數入侵物種記錄表序號鄉(xiāng)鎮(zhèn)管護站入侵物種記錄入侵植物危害程度分級侵等級危害程度劃分標準代表植物I級重度極廣布,極常見,極豐盛,大片生長,蓋度多達100%;林窗可大片生長;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有極大危害紫莖澤蘭中度廣布,常見,局部豐盛,蓋度可達80%以上;個別種在保護區(qū)內偶見,單株散生但不成優(yōu)勢種;野茼蒿、白花鬼針草、牛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有較大危害Ⅲ級輕度局部分布,成片生長,少數居群可達較高蓋度;或偶見,單株散生,不成優(yōu)勢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局部危害粉花月見草、葉樹、老鴉IV級待觀察外來栽培植物,但在野外可見逸生的小片居群或單株;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局部危害或危害尚不明確秋英、劍入侵物種普查要求做到“三個覆蓋”,即覆蓋所有鄉(xiāng)等關鍵節(jié)點在各鄉(xiāng)鎮(zhèn)的分布,確定2-3條踏查路線,以踏查路線作為樹干,沿途確定間距不小于5千米、面積不小于50束后,統(tǒng)計分析入侵排名前1/5或1/4的物種,尋找面積不小于1畝的標準樣地,同一物種的標準樣地間距要超過1000米。每個外來入侵物種確定3個樣地,未入清單物種確定16.普查的時間限制普查有嚴格的時間限制,非限定時間會對入侵種類、分布范圍、危害影響、標本采樣等造成重大影響,嚴重影響普查結果的準確性。外來入侵植物要在開花期或結實期普查,病蟲害要在始盛期或危害癥狀顯露期普查,水生動物要在危害發(fā)生期或繁殖期進行。第三節(jié)計劃安排與進度保證一、普查工作進度調查報表等技術文件,編制普查物種參考清單。開展普查宣2.調查階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開展面上調查、人工踏查和標準地調查、圖像和標本采集等。開展數據審核、質量核查等工作,確保普查數據質量。3.匯總分析階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普查信息整理加工、檔案建立、圖像和標本整理、種類鑒定、補充核查、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撰寫。二、工作進度計劃表根據項目服務內容及分類,以及進度目標的拆解,我公司特擬定如下工作進度計劃表:序號名稱地點面積(萬期安排作小組整理匯總調查成果同時提出防控方案123456789第四節(jié)外來入侵物種識別(一)外來入侵植物名單(Ageratinaadenophora(Spren(3)中文異名:解放草、破壞草(4)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5)鑒別特征:莖紫色,被腺狀短柔毛,葉對生,卵狀三角形,邊緣具粗鋸齒。頭狀花序,直徑可達6mm,排成傘房狀,總苞片3—4層,小花白色,高1—2.5m。(6)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行有性和無性繁殖。每株可年產瘦果1萬粒左右,藉冠毛隨風傳播。根(7)原產地:中美洲、在世界熱帶地區(qū)廣泛分布。(8)中國分布現狀:分布于云南、廣西、貴州、四川(西南部)、臺灣,直分布上限為2500m。(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在云南南部發(fā)現,(10)控制方法:1)生物防治:澤蘭實蠅對植株高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2)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紅三葉草、狗牙根等植物進3)化學防治:2,4—D、草甘膦、敵草快、麥草畏等10(3)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4)鑒別特征:莖細長,匍匐或攀緣,多分枝;莖中(5)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兼有性(6)原產地:中美洲;現已廣泛分布于亞洲和大洋洲(7)中國分布現狀:現廣泛分布于香港、澳門和廣東質來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對6—8m以下林木,尤其對一些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9)控制方法: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國內外正(3)中文異名:水花生、喜旱蓮子草(4)分類地位:莧科Amaranthaceae株高一般30cm,莖稈堅實,節(jié)間最長15cm,直徑3—5mm,(6)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以莖節(jié)行營養(yǎng)繁殖;可生長2—4cm。花期5—10月,常不結實。(7)原產地:南美洲;世界溫帶及亞熱帶地區(qū)廣泛分(8)中國分布現狀:幾乎遍及我國黃河流域以南地區(qū)。(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892年在上海附近島嶼出1)堵塞航道,影響水上交通;2)排擠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種單一化;3)覆蓋水面,影響魚類生長和捕撈;4)在農田危害作物,使產量受損;5)田間溝渠大量繁殖,影響農田排灌;6)入侵濕地、草坪,破壞景觀;7)滋生蚊蠅,危害人類健康。(10)控制方法:1)用原產南美的專食性天敵昆蟲蓮草直胸跳甲2)機械、人工防除適用于密度較小或新入侵的種群。3)用草甘膦、農達、水花生凈等除草劑作化學防除,4.豚草(3)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4)鑒別特征:高1m以下,莖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6)原產地:北美洲;在世界各地區(qū)歸化。(7)中國分布現狀:東北、華北、華中和華東等地約(8)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發(fā)現于杭州,為一1)花粉是人類花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2)侵入農田,導致作物減產;3)釋放多種化感物質,對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9)控制方法:1)用豚草卷蛾進行生物防治有良好效果;2)苯達松、虎威、克蕪蹤、草甘膦等可有效控制豚草3)用紫穗槐、沙棘等進行替代控制有良好的效果。(3)分類地位:禾本科Gramineae兩側溝狀,具8—19個互生的小穗;每小穗含(2-)4—6個花。第二穎具5—9脈;芒長7—15mm。穎果長橢圓形,長(5)生物學特征: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適應性廣,(6)原產地:歐洲地中海地區(qū);現廣布世界各地。(7)中國分布現狀:除西藏和臺灣外,各省(區(qū))都(8)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隨麥種傳播。1954年在從種受真菌StromatiniatemulentaPrill.Del.侵染產生毒麥堿(Temuline),能麻痹中樞神經。人食用含4%毒麥的面粉,(9)控制方法:人工拔除。(3)分類地位:禾本科Gramineae(4)鑒別特征:稈高1—1.7m,直立,不分枝。葉長達葉舌毛環(huán)狀,長1—1.8cm。圓錐花序由3—13個長(3-)5—15cm,多少直立的穗狀花序組成;小穗長10—18mm,覆瓦狀排列。穎先端多少急尖,具1脈,第一穎短于第二穎,(5)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潮間帶。植株耐鹽耐淹,抗風浪。種子可隨風浪傳播。根系分布深達60cm(6)原產地:美國東南部海岸;在美國西部和歐洲海(7)中國分布現狀:上海(崇明島)、浙江、福建、(8)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1)破壞近海生物棲息環(huán)境,影響灘涂養(yǎng)殖;2)堵塞航道,影響船只出港;3)影響海水交換能力,導致水質下降,并誘發(fā)赤潮;4)威脅本土海岸生態(tài)系統(tǒng),致使大片紅樹林消失。(9)控制方法:除草劑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但對于(Chromolaenaodorata((3)中文異名:香澤蘭(4)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5)鑒別特征:高達3—7m,根莖粗壯,莖直立,分枝總苞片3—4層?;ü诠軤睿S色,柱頭粉紅色。瘦果狹(6)生物學特性:叢生型的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瘦活。在海南島1年開花2次,第一次4—5月,第二次9—12(7)原產地:中美洲;在南美洲、亞洲、非洲熱帶地(8)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飛機草在20世紀20年代(9)控制方法:先用機械或人工拔除,緊接著用除草天敵昆蟲Pareuchaetespseudooinsulata控制有一定效果。(3)中文異名:鳳眼藍、水葫蘆(4)分類地位: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5)鑒別特征:水上部分高30—50(-100)cm,或更(6)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浮水或生泥沼中。繁可在5天內增加1倍。一株花序可產生300粒種子,種子沉積水下可存活5—20年。常生于水庫、湖泊、池塘、溝渠、(7)原產地:巴西東北部;現分布于全世界溫暖地區(qū)。(8)中國分布現狀:遼寧南部、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19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有栽培,在長江流域及(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01年從日本引入臺灣作花卉,20世紀50年代作為豬飼料推廣后大量逸生,堵塞河(10)控制方法:1)人工打撈;2)專食性天敵昆蟲Neochetinaeichhorniae和N.bruchi3)除草劑在短時間內有效。9.假高粱(3)中文異名:石茅、阿拉伯高粱(4)分類地位:禾本科Gramineae(5)鑒別特征:具根狀莖延長,具分枝。稈直立,高(6)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間、果園,以及河岸、溝渠、山谷、湖岸濕處?;ㄆ?—7月,果期7—9(7)原產地:地中海地區(qū);現廣布于世界熱帶和亞熱(8)中國分布現狀:臺灣、廣東、廣西、海南、香港、(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20世紀初曾從日本引到臺花、大豆、甘蔗、黃麻、洋麻、苜蓿等30多種作物地里的(10)控制方法:1)對混在進口種子中的種子,可用風選等方法去除;2)配合伏耕和秋耕除草,將其根莖置于高溫、干燥環(huán)3)用暫時積水的方法,抑制其生長;4)用草甘膦或四氟丙酸等除草劑防治。(二)外來入侵動物名單(3)中文異名:香蕉蛾(4)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輝蛾科有2個明顯的黑褐色斑點和許多細褐紋。觸角絲狀。足粗壯而扁,跗節(jié)最長,后足脛節(jié)有2對距。卵橢圓形,淡黃色,(6)生物學特性:1年發(fā)生3—4代,在15℃時生活周期約為3個月,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可達8代之多。幼蟲幼蟲在寄主花木的土中越冬,翌年幼蟲上樹危害,多在3年50—200粒。食性廣,寄主植物達60余種。(7)原產地: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qū)。(8)中國分布現狀:已傳播到10余個省、直轄市。在南方的發(fā)生更嚴重,在這些地區(qū)凡能見到巴西木(即香龍血(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隨寄主植物很容易擴散和20世紀90年代傳播到了北京。蔗扁蛾食性十分廣泛,威脅(10)控制方法:幼蟲越冬入土期,是防治此蟲的有利(2)英文名:LobdellyPineMealybug(3)中文異名:火炬松粉蚧(4)分類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粉蚧科(5)鑒別特征:若蟲橢圓形至不對稱橢圓形,長粉蚧區(qū)別:濕地松粉蚧雌成蟲梨形,腹部向后尖削,觸角7節(jié),當地松粉蚧雌成蟲紡錘形,觸角8節(jié)。(6)生物學特性:若蟲和雌成蟲刺吸松梢汁液為害,(7)原產地:美國。(8)中國分布現狀: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有報道。(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88年隨濕地松無性系繁殖材料進入廣東省臺山,到1994年,已擴散蔓延至廣東省多個縣市,破壞了27.7萬hm2的松林。據估計,濕地松粉蚧目前正以每年70000hm2的速度進行散布。近30年來,中3.強大小蠹(3)中文異名:紅脂大小蠹(4)分類地位:鞘翅目Cole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暗紅色。雄蟲長是寬的2.1倍,成蟲體有紅褐色,額不規(guī)則(6)生物學特性:主要危害已經成材且長勢衰弱的大徑立木,在新鮮伐樁和伐木上危害尤其嚴重。1年1—2代,(7)原產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馬拉和洪(8)中國分布現狀:現分布于山西、陜西、河北、河(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98年在我國山西省陽城、沁水首次發(fā)現,推測引入與80年代后期山西從美國引進木亡。1999年底,該蟲在河北、河南、山西發(fā)生面積52.6萬hm2,其中嚴重危害面積13萬hm2,個別地區(qū)油松死亡率高達30%,已導致600多萬株的松樹枯死。在山西,2000年的調查統(tǒng)計,危害面積達16.3萬hm2,其中成災面積9.1萬hm2,已有342.4萬株成材油松受害枯死。(10)控制方法:清除嚴重受害樹,并對伐樁進行熏蒸(3)中文異名:秋幕毛蟲、秋幕蛾(4)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燈蛾科Arctiidae(5)鑒別特征:成蟲白色,體長12—15mm。雄蟲觸角(6)生物學特性:美國白蛾在遼寧等地1年發(fā)生2代。(7)原產地:北美洲。(8)中國分布現狀:現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天(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40年傳入歐洲,現已傳入歐洲10多個國家,以及日本、朝鮮半島、土耳其。1979生植物等200多種植物,在果園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覽區(qū)、林(10)控制方法:利用人工、機械、化學等方法控制其(3)中文異名:褐云瑪瑙螺、東風螺、菜螺、花螺、(4)分類地位:柄眼目Stylomnatophora瑪瑙螺科(5)鑒別特征:貝殼長卵圓形,深黃色或黃色,具褐藍色螺層數為6.5—8;軟體部分深褐色或牙黃色,貝殼高(6)生物學特性:喜棲息于植被豐富的陰暗潮濕環(huán)境枚。壽命長,可達5—7年??鼓嫘詮姡龅讲涣辑h(huán)境時,(7)原產地:非洲東部沿岸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奔(8)中國分布現狀:現已擴散到廣東、香港、海南、(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作為人類的食物、寵物以日本、美國等地,擴散速度很快。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10)控制方法:養(yǎng)殖場必須建立隔離制度;養(yǎng)殖結束6.福壽螺(3)中文異名:大瓶螺、蘋果螺、雪螺(4)分類地位: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瓶螺科(5)鑒別特征:貝殼較薄,卵圓形;淡綠橄欖色至黃褐色,光滑。殼頂尖,具5—6個增長迅速的螺層。螺旋部高度占殼高的2/3;胼胝部薄,藍灰色。臍孔大而深。靡角(6)生物學特性:喜棲于緩流河川及陰濕通氣的溝渠、眠習性。3月上旬開始交配,在近水的挺水植物莖上或岸壁一只雌性福壽螺通常1年產2400—8700個卵,孵化率可高(7)原產地:亞馬孫河流域。(8)中國分布現狀:廣泛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作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臺灣;1981年引入廣東,1984年前后,已在該省作為特(10)控制方法:重點抓好越冬成螺和第一代成螺產卵(3)中文異名:美國青蛙(5)鑒別特征:體大粗壯,體長152—170mm。頭長寬(6)生物學特性:在水草繁茂的水域生存和繁衍。成類和鳥類等,甚至有互相吞食的行為。1年可產卵2—3次,每次產卵10000—50000粒。3—5年成熟。壽命6—8年。(7)原產地:北美洲落基山脈以東地區(qū),北到加拿大,(8)中國分布現狀:幾乎遍布北京以南地區(qū)(包括臺灣),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門外,均有自然分布。(9)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因食用而被廣泛引入世界(10)控制方法:加強牛蛙飼養(yǎng)管理以及對餐飲業(yè)的控(一)外來入侵植物名單(3)別名:五色梅、如意草(4)分類地位:馬鞭草科Verbenaceae(5)形態(tài)特征:直立或蔓性灌木,高1-2米,枝長可(6)地理分布:原產熱帶美洲,現已成為全球泛熱帶(7)入侵歷史:明末由西班牙人引入臺灣,由于花比(8)入侵危害:常以蔓生枝著地生根進行無性繁殖。(9)防治方法:宜選用除草劑草甘膦(農達)進行化(3)別名:大破布草(4)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有時互生,具葉柄,下部葉3-5裂,上部葉3裂或有時不裂。伏毛。雄頭狀花序多數圓形,徑約5毫米,有長2-3毫米的(6)地理分布:原產北美洲。(7)入侵歷史:20世紀30年代在遼寧鐵嶺地區(qū)發(fā)現,5000粒左右。主要靠水、鳥和人為攜帶傳(8)入侵危害:危害小麥、大麥、大豆及各種園藝作(9)防治方法:用除草劑苯達松、虎威、克無蹤、草(3)別名:水浮蓮(4)分類地位:天南星科Araceae(5)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水生漂浮草本。主莖短縮、有管狀,上部張開。肉穗花序背面2/3與佛焰苞合生,雄花2一8朵生于上部,雌花單生于下部?;ü?-11月。(6)地理分布:原產巴西,現廣布于熱帶和亞熱帶。(7)入侵歷史:據《本草綱目》記載,大約明末引入我國。20世紀50年代作為豬飼料推廣栽培。目前黃河以南(8)入侵危害:在平靜的淡水池塘和溝渠中極易通過(9)防治方法:人工打撈,或是用暫時排水的方法使(3)別名:黃鶯、米蘭、幸?;?4)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5)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具長根狀莖。莖直立,高0.3-2.5米,全部或僅上部被短柔毛。葉互生,離基三型圓錐花序??偘?-4層線狀披針形的總苞片。緣花舌花果期7—11月。(6)地理分布:原產北美,在北半球溫帶栽培和歸化。(7)入侵歷史:1935年作為觀賞植物引進,20世紀80(8)入侵危害:以種子和根狀莖繁殖,根狀莖發(fā)達,(9)防治方法:手工拔除并徹底根除其根狀莖;采用(3)別名:野巴夫草(4)分類地位:禾本科Gramineae(5)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稈扁圓穗2-6個,包藏在由多數不育小枝形成的球形刺苞內,橢圓狀披針形,含2小花,第一穎具1脈,第二穎具5脈,第(6)地理分布:原產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7)入侵歷史:1934年在臺灣蘭嶼采到標本,現分布(8)入侵危害:常生于低海拔的耕地、荒地、牧場、(9)防治方法:在花期前噴施克無蹤、草甘膦等除草(3)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4)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0.6-1米,指狀三裂。頭狀花序排成傘房花序;總苞片2層,每層5枚;舌狀花5枚,白色,先端2裂;雄蕊4枚;冠毛2,鱗片狀?;ü?-10月。(5)地理分布:原產美國德克薩斯州及墨西哥北部,(6)入侵歷史:1924年在越南北部被報道,1926年在(7)入侵危害:生于曠地、路旁、河邊、荒地,從海岸附近到海拔1500米都有分布,在西南分布上限可達2400(8)防治方法:開花前人工拔除,生長旺季在其葉上(3)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200厘米。葉有短柄,交互對生,長圓狀矩圓形,具基出呈平頂形傘房狀或蝎尾狀圓錐花序,花黃色,小花總苞片2一5枚,邊緣花能育,舌狀花長圓形,管狀花冠筒不顯著,雄蕊1。瘦果黑色,具10條縱肋,稍扁平,無毛?;ü?一10月。(5)地理分布:原產南美,北美歸化。(6)入侵歷史:于2000年發(fā)現于天津南開大學校園,(7)入侵危害:世界著名入侵種之一,惡性雜草,植株高大。種子4-6月陸續(xù)發(fā)芽,生長極快,適應性極強。(8)防治方法:及時人工鋤草,或在苗期階段適時噴8.土荊芥(3)別名:臭草、殺蟲芥、鴨腳草(4)分類地位:藜科Chenopodiaceae不愉快的香味,高50-100厘米,莖多分枝,具棱;有毛或寬大,上部葉逐漸狹小而近全緣?;▋尚约按菩裕ǔ?-5個團集,生于上部葉腋;花被裂片5,較少為3,綠色;雄蕊5;花柱不明顯,柱頭通常3,較少為4,絲狀,伸出花被(6)地理分布:原產中、南美洲,現廣泛分布于全世(7)入侵歷史:1864年在臺灣省臺北淡水采到標本,(8)入侵危害:在長江流域經常是雜草群落的優(yōu)勢種(9)防治方法:苗期及時人工除草,花期前噴施百草9.刺莧(1)學名:Amaranthusspin(3)別名:野莧菜(該屬統(tǒng)稱)、土莧菜、刺刺菜、(4)分類地位:莧科Amaranthaceae(5)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莖直部兩側各有1刺。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苞片在腋生花簇及花果期7-11月,種子細小,結實量極大。(6)地理分布:原產熱帶美洲,目前中國、日本、印(7)入侵歷史:19世紀30年代在澳門發(fā)現,1857年(8)入侵危害:入侵曠地、園圃、農耕地等,常大量(9)防治方法:苗期及時人工除草,花期前噴施除草(3)別名:藤三七、藤子三七、川七、洋落葵(4)分類地位:落葵科Basellaceae(5)形態(tài)特征:常綠大型藤本,長可達10余米。根狀肉質,腋生珠芽(小塊莖)常多枚集聚,形狀不規(guī)則??偁?6)地理分布:南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7)入侵歷史:20世紀70年代從東南亞引種,目前已(8)入侵危害:以塊根、珠芽、斷枝高效率繁殖,生(9)防治方法:機械拔除,地下要徹底挖出其塊根,(二)外來入侵動物名單(1)學名:LeptocybeinvasaFi(3)分類地位:膜翅目Hymenoptera,姬小蜂科(4)形態(tài)特征:雌蟲體長1.1-1.4毫米,褐色具藍綠一1.2毫米,形態(tài)近似于雌蜂,略修長;觸角10節(jié),梗節(jié)中(5)生物學特征:桉樹枝癭姬小蜂專一危害桉屬,寄自然條件下,該蟲平均138天完成1個世代,每年發(fā)生2-3代,世代重疊。雌蟲產卵量近200粒。該小蜂種群性比顯著(6)地理分布:除北美洲外,其他各大洲共計20多個國家均有分布。目前,在我國分布于廣西、海南以及廣東省(7)入侵歷史:該小蜂原產澳大利亞,2000年被首次記述于中東地區(qū),之后相繼在非洲地區(qū)的烏干達和肯尼亞,亞洲的泰米爾地區(qū)以及歐洲的葡萄牙發(fā)現,并迅速擴散蔓延。2007年,在我國廣西與越南交界處首次發(fā)現該種小蜂,2008年相繼在海南和廣東發(fā)現。(8)入侵危害:桉樹枝癭姬小蜂主要危害桉樹苗木和幼林,在嫩枝、葉柄及葉片主脈上形成蟲癭,導致葉、枝腫大變形,新梢和側枝叢生,蟲口密度高時可導致枝葉枯萎凋落,植株生長受阻甚至死亡,造成苗圃及新植桉林嚴重損失。該蟲自發(fā)現后迅速擴散蔓延,危害嚴重,對我國華南、西南等地區(qū)的桉樹種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9)防治方法:采用苗圃袋苗桉樹枝癭姬小蜂化學控制技術能達到較好的效果。2.稻水象甲(3)別名:稻水象(4)分類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5)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2.5-3.8毫米,頭部延長成卵長約0.8毫米,圓柱形,剛產下時白色。老齡幼蟲體長約(6)生物學特征:在我國雙季稻區(qū)一年發(fā)生2代,但食。在稻根上結繭化蛹,成蟲羽化后大部分飛離稻田(少數留在田埂上)越夏并接著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假死性。(7)地理分布:目前分布在河北、遼寧、吉林、山東、(8)入侵歷史:我國首先于1988年在河北唐海發(fā)現此蟲,接著先后在天津(1990)、遼寧(1991)、山東(1992)、吉林(1993)、浙江(1993)、福建(1996)、北京(2000)、安徽(2001)、湖南(2001)、山西(2003)、陜西(2003)(9)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水稻。成蟲沿稻葉葉脈啃食(10)防治方法:稻水象甲一旦傳入后就很難根除,因寄主植物用于填充材料。在4-5月份越冬后成蟲開始取食(3)分類地位:膜翅目Hymenoptera,蟻科Formicidae(4)形態(tài)特征:主要以工蟻形態(tài)特征鑒定種類。工蟻體色棕紅色至棕褐色,略有光澤,體長2.5-7.0毫米,無內緣中央有1個三角形小齒,齒基部上方著生剛毛1根。(5)生物學特征:社會性昆蟲,生活于土壤中。成熟種群數量可達20-50萬頭。蟻后每天產1,500-5,000粒卵,經過20-45天發(fā)育為中小型工蟻、30-60天發(fā)育為中6-7年,工蟻和兵蟻壽命約1-6個月。新建蟻巢經過4-5(6)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多國,現分布于南美洲多澳門、廣西、福建、湖南)等地區(qū)。(7)入侵歷史:2003年10月臺灣桃園報道發(fā)生紅火蟻,2004年9月廣東吳川報道發(fā)生紅火蟻。2005年監(jiān)測顯示,(8)入侵危害:取食作物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9)防治方法: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結合使用其他類型化學方法。一般一年2-3次全面防治、(3)別名:小龍蝦、淡水小龍蝦、喇蛄、紅色螯蝦(4)分類地位:十足目Decapoda,螯蝦科Cambaridae(5)形態(tài)特征:外殼紅色而堅硬,頭部具額劍,有1對復眼,2對觸角;5對胸足,第1對大螯狀,6對腹足,1對尾節(jié)。雄性前2對腹肢變?yōu)楣軤罱唤悠?,雌性?對腹肢(6)生物學特征:抗逆性強,能耐受40℃至-15℃的氣潮濕環(huán)境中可離水存活1周,也能在污水中生活。喜占洞穴(7)地理分布:廣泛分布于全國20多個省市,南起海(8)入侵歷史:原產北美洲,現已廣泛分布于除南極洲以外的世界各地。20世紀30年代進入我國,60年代食用價值被發(fā)掘,養(yǎng)殖熱度不斷上升,各地引種無序,80-90年(9)入侵危害:克氏原螯蝦可通過搶奪生存資源,捕(10)防治方法:通過投放野雜魚捕食克氏原螯蝦幼苗草果意蛾幼蟲草果意蛾危害狀(3)別名:蘋果小卷蛾、蘋果食心蟲(4)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5)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9毫米左右,翅展19-20毫澤。幼蟲成熟時體長在14-18毫米之間,背部顏色為淡紅(6)生物學特征:發(fā)育為完全變態(tài)型,包括卵、幼蟲、(7)幼蟲經過四次蛻皮后化蛹,在化蛹前幼蟲會離開果蠹蛾在不同地區(qū)發(fā)生代數不同,少則1代,多則5代。在(8)地理分布:蘋果蠹蛾遍布于世界各大洲的蘋果和(9)入侵歷史:蘋果蠹蛾在20世紀50年代前后經由中亞地區(qū)進入我國新疆,在50年代中后期已經遍布新疆全境,20世紀80年代中期該蟲進入甘肅省,之后持續(xù)向東擴(10)入侵危害:蘋果蠹蛾幼蟲蛀食果實,被蛀的果實無法食用并且極易落果,蛀果率可在80%以上。該蟲傳入后(11)防治方法:目前主要防治手段是采用蘋果蠹蛾性(3)別名:三葉斑潛蠅(4)分類地位:雙翅目Diptera,潛蠅科Agromyzidae(5)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約1.3-2.3毫米。蟲體主要呈黑灰色和黃色,頭頂和額區(qū)黃色。觸角3節(jié)均黃色,觸角芒淡褐色。腹部可見7節(jié),各節(jié)背板黑褐色,腹板黃色。卵(6)生物學特征:三葉草斑潛蠅分卵、幼蟲、蛹、成蟲4個蟲態(tài)。成蟲在葉片正面取食和產卵,卵產在葉表下;蛹;完成1個世代大約需要3周。該蟲一年可發(fā)生多代,部分地區(qū)達10代以上。在溫室內,全年都能繁殖。(7)地理分布:三葉草斑潛蠅起源于北美洲,現在已浙江、江蘇、上海、福建等省市。(8)入侵歷史:20世紀60年代以后,從美國開始向世界各地傳播至非洲各國、南美洲及英國、荷蘭等幾個歐洲國家,后傳至意大利、匈牙利、法國、南斯拉夫、以色列、日本。2005年12月在廣東省中山市發(fā)現,其后在海南、浙江、(9)入侵危害:三葉草斑潛蠅寄主范圍廣泛,目前所記載的寄主種類超過了400種,其中包括多種蔬菜、花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以及多種雜草。三葉草斑潛蠅主要以幼蟲潛食寄主葉片。幼蟲在葉片內潛食,形成不規(guī)則蟲道,降低植物光合作用,嚴重時導致落葉甚至枯死,使花卉、果蔬等園藝植物的觀賞和商品價值下降或喪失。(10)防治方法:根據該蟲不同蟲態(tài)選擇合適農藥,可用乙基谷硫磷、異惡哇硫磷、氟鈴脲等;可釋放潛蠅姬蜂控制三葉草斑潛蠅;用黃板誘殺保護地中的斑潛蠅成蟲。在作物生長期間,采用間作套種形成保護帶,然后集中處理保護帶。在作物采收后,毀滅植物殘枝,清除溫室或田間內外雜草,挖溝深埋可能被蛹感染的土壤,或利用薄膜覆蓋和灌溉相結合的方法消除土壤中的蛹。7.松材線蟲(3)分類地位:滑刃目Aphelenchida,滑刃科(4)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細長,約1毫米,唇區(qū)高,縊粒。幼蟲共4個齡期。25℃時1個世代約4—5天。自然越冬條件下,停止繁殖發(fā)育,形成擴散型3齡和4齡幼蟲。低溫條件下能夠存活2-3個月。(7)入侵歷史: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發(fā)現。近距離傳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攜帶傳播;遠距離主(8)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松屬植物,也危害云杉屬、冷杉屬、落葉松屬和雪松屬。病原線蟲擴散型4齡幼蟲通過(9)防治方法:人工伐除病死樹,尤其要注意疫木安寄生性天敵管氏腫腿蜂和花絨堅甲)防治松墨天牛;加強檢(1)學名:Hemiberlesiapitys(4)形態(tài)特征:雌蟲長約0.8毫米,寬約0.7毫米,半圓形,硬化,蟲體其余部分均為膜質。胸足3對,翅1對,前翅展約1毫米,膜質,具2條翅脈。后翅退化成為平衡棒。(5)生物學特征:松突圓蚧在廣東通常每年可發(fā)生5(6)地理分布:原產日本和中國臺灣,現已擴散到中(7)入侵歷史:1965年日本學者在臺灣采集到松突圓蚧,1980年在日本沖繩島、先島諸島也發(fā)現有分布,20世紀70年代末在中國廣東發(fā)現。他可通過若蟲爬行或借助風(8)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松屬植物,如馬尾松、濕地(9)防治方法:對疫區(qū)或疫情發(fā)生區(qū)的馬尾松等松屬應適當進行修枝間伐,保持冠高比為2:5,側枝保留6輪以(3)分類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鐵甲科Hispidae(4)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狹長扁平,具光澤;長6-10毫米,寬1.9-2.1毫米;頭部紅黑色,胸部棕紅色;鞘翅狹長黑色,有時鞘翅基部1/4紅褐色;足棕紅色至棕褐色,粗短;觸角粗線狀,1-6節(jié)紅黑色,7-11節(jié)黑色。(5)生物學特征:在海南1年可發(fā)生3-5代,每個世代需要55-110天,成蟲平均壽命156天,雌成蟲產卵期較長,可達5-6個月,每頭雌蟲平均產卵119粒。成蟲懼光,(6)地理分布:國外主要分布于越南、緬甸、泰國、(7)入侵歷史:2002年6月,海南省首次發(fā)現椰心葉甲,當年擴散蔓延到??凇⑷齺喖拔牟?市縣;2003年擴亭等8市縣,2004年年底擴散蔓延至海南全省。同時XX河口,廣西、廣東及福建3省沿海地區(qū)也相繼發(fā)生椰心葉甲危(8)入侵危害:20世紀70年代,椰心葉甲傳入美屬薩年,我國染蟲棕櫚植物超過500萬株。受害的椰子、檳榔等棕櫚植物的生長受阻,減產60-80%,嚴重時植株大面積死(9)防治方法:釋放天敵椰心葉甲嚙小蜂和椰甲截脈(一)外來入侵植物名單(3)別名:野莧菜(4)分類地位:莧科Amaranthaceae(5)形態(tài)特征:植株高20~140cm,莖直立,不分枝或至卵狀菱形,長5~12cm,寬2~6cm,先端急尖至微凹,有白色,具1淺綠色中脈。雄蕊5枚;柱頭3枚。胞果扁球形,(6)地理分布:原產美洲,現廣泛傳播并歸化于東半(7)入侵歷史:19世紀中葉發(fā)現于河北和山東。本種西藏(芒康)、新疆、云南、浙江、重慶。(8)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棉花、豆類、瓜類、薯類、(9)控制方法:1)機械防治:結果前拔除;2)化學除草劑,防除效果良好,如阿特拉津、乙草胺、2.鉆形紫菀(3)別名:鉆葉紫菀(4)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5)形態(tài)特征:莖高25~100cm,無毛。莖直立,有條中部葉線狀披針形,長6~10cm,寬5~10mm,主脈明顯,側脈不顯著,無柄;上部葉漸狹窄,全緣,無柄,無毛。頭(4)地理分布:原產北美洲,現廣布于世界溫帶至熱(7)入侵歷史:1827年在澳門發(fā)現。本種可產生大量(8)入侵危害:喜生于潮濕的土壤,沼澤或含鹽的土(9)控制方法:鉆形紫菀以種子為繁殖器官,故在植(3)別名:粘人草,蟹鉗草,對叉草,豆渣草,鬼針(4)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5)形態(tài)特征:植株高達1.2m。莖鈍四棱形,直立,中部葉為三出復葉,或稀為5~7小葉的羽狀復葉,小葉邊緣有鋸齒;上部葉小,線狀披針形,3裂或不裂。頭狀花序直徑8~9mm??偘?~8枚,線狀匙冠毛3~4條,芒狀,具倒刺。(6)地理分布:原產熱帶美洲,現廣布于亞洲和美洲(7)入侵危害:常生于農田、村邊、路旁及荒地,是(8)控制方法:在開花之前人工清除最好,或是氟磺(4)別名:加拿大飛篷,飛蓬,小飛蓬,小白酒菊(5)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苞片2~3層,黃綠色,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頂端漸尖;外圍花雌性,細筒狀,長約2.5mm,檐部4齒裂,稀為3齒裂。(7)地理分布:原產北美洲,現廣布世界各地。(8)入侵歷史:1860年在山東煙臺發(fā)現?,F分布于安(9)入侵危害:該植物可產生大量瘦果,蔓延極快,(10)控制方法:通常通過苗期人工拔除?;瘜W防治可在苗期使用綠麥隆,或在早春使用2,4-D丁酯防除。(4)別名:蘇門白酒菊(5)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6)形態(tài)特征:植株高80~150cm,全體灰綠色。莖直細筒狀長約4mm,頂端舌片淡黃色或淡紫色;管狀花位于花序內方,長約4mm,檐部5齒裂。瘦果線狀披針形,長1.2~(7)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現廣布在熱帶、亞熱帶。(8)入侵歷史:19世紀中期引入我國。本種通過風傳(吉隆)。(9)入侵危害:該植物可產生大量瘦果,瘦果可借冠(10)控制方法:通常通過苗期人工拔除。化學防治可在苗期使用綠麥隆,或在早春使用2,4-D丁酯防除。(3)別名:白頂飛蓬,千層塔,治瘧草,野蒿(4)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6)地理分布:原產北美洲,現廣布北半球溫帶和亞(7)中國分布:除內蒙古、寧夏、海南外,各地均有(8)入侵危害:1827年在澳門發(fā)現。本種可產生大量(9)控制方法:開花前拔除或開展替代種植,當一年(4)別名:貓腥菊(5)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卵形,長1.5~5.5cm,寬1~3.5cm,具3出脈或不明顯的5苞半球形或寬鐘狀;直徑3~6mm;小花25~30,藍紫色。瘦果黑色或黑褐色,長1~1.5mm,具3~5棱。(7)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現廣布于東半球熱帶地(8)入侵歷史:20世紀80年代在香港發(fā)現,本種為其(9)入侵危害:該植物所到之處,其他低矮草本逐漸(10)控制方法:可在其種子成熟之前將路邊、坡地、(3)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4)形態(tài)特征:高40~120cm。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寬6~30mm,邊緣3~5淺裂或不裂,全緣,中間裂片較長,于上部,總苞片一層,雄花管狀,頂端裂,雄蕊5;雌花序先端具2喙,內有2朵無花冠的花,花柱線形,柱頭2深裂??偘鷥扔?個長橢圓形瘦果。(5)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現在歐洲中、南部,亞(6)入侵歷史:1974年在北京豐臺區(qū)發(fā)現,生長在榨(7)入侵危害:刺蒼耳全株有毒,以果實最毒,鮮葉(8)控制方法:開花之前進行人工拔除,并加強檢疫,(4)別名:牽?;?,喇叭花,紫花牽牛(5)分類地位:旋花科Convolvulaceae(6)形態(tài)特征:全株被短柔毛和倒向的長硬毛,莖纏全緣,葉柄長5~9cm?;ㄒ干?~5朵,總花梗與葉柄近等長;苞片線形,長6~7mm;萼片5,長圓形,長紅色或白色;雄蕊5,不等長;子房3室,每室2胚珠,柱頭頭狀,3裂。蒴果近球形,直徑9~10mm,無毛,3瓣裂;(7)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世界各地廣泛栽培和歸(8)入侵歷史:1890年我國已有栽培。本種主要為人(9)入侵危害:旱田、果園及苗圃雜草,可纏繞和覆(10)控制方法:可在幼苗期人工鏟除,亦可在結果前刈割滅除?;瘜W防除,二甲四氯和2,4-D丁酯,可使圓葉(3)別名:草蒺藜(4)分類地位: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分枝。葉鞘扁平,除鞘口緣毛外,其余無毛;葉舌長0.6~1.8mm;葉片長4~27cm,寬1.5~5(~7.5)mm,上面粗糙,下面無毛。穗形總狀花序長1.5~8(~10)cm;小穗2~3 (~4)枚簇生成束,其外圍由不孕小枝愈合形成刺苞,刺苞近球形,長8.3~11.9mm,寬3.5~6mm;刺苞具刺45~75輪刺10~20枚,鉆形,長3.5~7mm,基部寬0.5~0.9(~5.8~7.8mm,寬2.5~2.8mm;長4~6mm,具3~5脈;第一小花常雄性,外得長4~6.5mm,具3~7脈;花藥長1.5~2mm;第二小花外秤質硬,背面平坦,頂端尖,長4~7(~7.6)mm,具5脈,花藥長0.7~(6)地理分布:原產美洲,現廣布東半球。(7)入侵歷史:20世紀70年代分別在遼寧和北京發(fā)現,(8)入侵危害:農田惡性雜草,危害玉米、旱稻、番(9)控制方法:主要采用人工機械鏟除為主、化學防時鏟除幼苗期少花蒺藜草,在4葉期以前,在根系下扎和莖(二)外來入侵動物名單(1)學名:Trachemysscrip(4)分類地位:爬行綱Reptilia、龜鱉目Testudines(5)形態(tài)特征:巴西龜頭、頸、四肢、尾均布滿黃綠藍鑲嵌粗細不勻的縱紋,頭部兩側有2縱條紅斑,老年個體(6)生物學特性:巴西龜喜靜怕噪,喜暖怕冷,生性產卵期在6~9月份,一年產卵3~4次,年產卵45只左右,最高可達90只,在氣溫24~25℃下,50~70天可孵出稚龜。適宜溫度為20~34℃,溫度降至14℃以下時停止攝食,降至11℃以下時進入冬眠,最適溫度為32℃。(7)地理分布:原產美國中南部,沿密西西比河至墨(8)目前分布:日本、智利、南非、意大利、韓國、哈馬、百慕大、巴西、哥斯達黎加、密克羅尼西亞共和國、新西蘭、波蘭、越南、孟加拉國、印度、丹麥、加拿大。(9)入侵歷史:巴西龜20世紀80年代經香港引入我國內陸廣東,繼而迅速流向全國。寵物丟棄、養(yǎng)殖逃逸、錯誤放生等導致其在野外普遍存在,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巴西龜最多的國家。分布范圍以人口較為集中的城市周邊水域為主,目前野外分布最北端為遼寧沈陽市,南端為海南五指山市,最西端為云南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qū)。河北、河南、陜西、遼寧、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福建、海南、廣東、廣西、上海18個省(區(qū)、市)有巴西龜養(yǎng)殖場的分布。(10)入侵危害:巴西龜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收錄為100種最具破壞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巴西龜排擠本地物種,對入侵地的本土龜造成嚴重威脅。還是沙門氏桿菌傳播的罪魁禍首,在美國每年大約有100~300萬的人感染此病菌,其中14%的病例由龜類傳染。(11)防控方法:巴西龜不可以放生到野外,嚴格控制2.豹紋脂身鲇(2)異名:Hypostomuspardalis(C(4)中文俗名:清道夫、琵琶鼠、垃圾魚(5)分類地位:硬骨魚綱Osteichthyes、鲇形目(6)形態(tài)特征:體長25~40cm,呈半圓筒形、側寬、(7)生物學特性:屬熱帶雜食性底層魚類,生長適溫23~28℃,適應性強,喜歡弱酸性水,耐低氧能力強,易養(yǎng)卵,9月~次年1月份為排卵季節(jié),一次產約700~1000顆(8)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廣泛分布于亞馬孫河流(9)入侵歷史:1980年引入我國,因其作為觀賞魚出(10)入侵危害:成年的豹紋脂身鲇食量巨大,除了青(11)防控方法:嚴控人為引種和傳播,防止擴散到自(4)俗名:食人鯧或食人魚(5)分類地位: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脂鯉目(6)形態(tài)特征:體型側扁,腹部有鋸齒狀邊緣,背部具脂鰭。背鰭16~18,臀鰭28~32,尾鰭頂端微凹。體色(7)生物學特性:紅腹鋸鮭脂鯉聽覺高度發(fā)達,牙齒動,幼魚(8~11cm)則整日活動。咬住獵物后緊咬不放,年齡18個月,雌魚每次產卵2000~4000粒。(8)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目前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巴拉圭、秘魯、美(9)入侵歷史:上世紀80年代初紅腹鋸鮭脂鯉被開發(fā)為觀賞魚引入我國。目前分布于廣東、廣西、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北京、天津、遼寧、吉林、福建、海南、臺灣。(10)入侵危害:食人鯧性情十分兇猛殘暴,可在短時間內將大于自己體積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動物吃掉,對于入侵地的當地魚種造成危害,嚴重威脅漁業(yè)發(fā)展;嚴重威脅分布(11)防控方法:嚴格控制觀賞紅腹鋸鮭脂鯉進入自然4.尼羅羅非魚(2)異名:PercaniloticaL.Tilapiac(4)中文俗名:羅非魚、吳郭魚、非鯽(5)分類地位(綱、目、科):硬骨魚綱、鱸形目、(6)形態(tài)特征:體長卵圓形,側扁,尾柄較短。頭略末端尖銳。下咽骨密布細小齒群。體側有9~10條黑色的橫8條近于垂直的黑色條紋。(7)雄魚的背鰭和尾鰭邊緣有1條狹窄的灰白色帶紋。(8)生物學特性:棲息于水體中下層,最適生長溫度為28~32℃,繁殖水溫20℃以上。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很強,6個月達到性成熟。為多次產卵類型,雄魚營巢挖窩,雌魚(9)地理分布:原產尼羅河流域,分布地:塞內加爾、岡比亞、尼日爾、乍得等,目前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養(yǎng)(10)入侵歷史:1978年長江水產研究所首次從尼羅河上海、青海、寧夏三省(區(qū)、市)無羅非魚產量記錄外,其他地區(qū)(包括臺灣)均有羅非魚的養(yǎng)殖。(11)入侵危害:尼羅羅非魚適生能力強,雜食性,生(12)防控方法:對于池塘養(yǎng)殖,應做好防逃逸工作,(3)分類地位:昆蟲綱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4)形態(tài)特征:成蟲:紅棕象甲身體紅褐色,前胸具(5)生物學特性:一年發(fā)生2~3代,卵期2~5天,幼蟲期30~90天,蛹期8~20天,成蟲壽命63~100天。產卵多達200粒。幼蟲孵出后,即向四周蛀洞并取食柔嫩組(6)地理分布:原產亞洲南部及西太平洋美拉尼西亞(7)入侵歷史:20世紀90年代以后,該蟲才開始受到樹。近20年,大量引入加拿利海棗并且受害嚴重。海南、(8)入侵危害:紅棕象甲成蟲、幼蟲均危害棕櫚科植(9)防控方法:紅棕象甲的幼蟲、成蟲在很長的時間(3)分類地位:昆蟲綱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4)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3.2~3.7mm,乳白色,頭橢圓形,乳白色,頂部有橢圓形褐色卵蓋。若蟲:共5齡。1齡若蟲體無明顯刺突;2齡若蟲中胸小盾片具不明顯刺突;3齡若蟲前翅翅芽初現,中胸小盾片2刺突明顯;4齡若蟲前翅翅芽伸至第1腹節(jié)前緣,前胸背板具2明顯刺突;末齡若蟲前翅翅芽伸至第4腹節(jié)前緣,前胸背板出現頭兜和中縱脊,頭部具刺突5枚,頭兜前緣處有刺突2對,后緣有1對3叉刺突,前胸背板側緣后端具單刺1枚,中胸小盾片有1對單刺突,腹部背面中央縱列4枚單刺,兩側各具6枚雙叉卵100~350粒。若蟲通常沿葉脈群集,低齡若蟲齡行動緩(6)地理分布:原產北美的中東部,主要分布:美國、(7)入侵歷史:自1960年從北美傳入歐洲,1990年傳入南美洲智利,1996年傳入韓國,2001年傳入日本,2006具有潛在危害。我國于2006年在湖北武漢首次發(fā)現,現已(8)入侵危害:懸鈴木方翅網蝽刺吸葉片汁液直接危菌,而這2種病原菌能降低懸鈴木樹勢并導致其死亡。(9)防控方法:限制從懸鈴木方翅網蝽的疫區(qū)引種調PhenacoccusgossypiphilousAbbas,(3)英文名:Solenopsismealybug(4)分類地位:昆蟲綱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5)形態(tài)特征:雌成蟲活體卵圓形,淺黃色,扁平;以爬行;腹臍黑色,腹部可見3對黑色斑點;體緣有蠟突,均短粗,腹部末端4~5對較長。成蟲體長2.5~2.9mm,寬1.60~1.95mm。觸角9節(jié),基節(jié)粗,他節(jié)較細;單眼發(fā)達,格腺,僅分布于腹面,五格腺缺。雄成蟲體微小長1.4~1.5mm,觸角10節(jié),長約為體長的2/3,足細長,發(fā)達,腹部末端具有2對白色長蠟絲,前翅正常發(fā)達,平衡頂端有1(6)生物學特性:扶桑綿粉蚧具有雌雄二型現象,繁殖能力強,年發(fā)生世代多且重疊,常溫下世代長25~30天。卵歷期為3~9天;若蟲歷期22~25天,1齡若蟲歷期約6天,行動活潑,從卵囊爬出后短時間內即可取食危害;2齡3齡若蟲需要約10天,蟲體明顯披覆白色綿狀物,該齡期的第7天開始蛻皮,并固定于所取食部位。成蟲整個蟲體披覆或者土壤里以卵在卵囊中或其他蟲態(tài)越冬。氣候條件適宜可(7)地理分布:原產北美洲,目前分布:墨西哥、美國、古巴、牙買加、危地馬拉、多米尼加、厄瓜多爾、巴拿馬、巴西、智利、阿根廷、尼日利亞、貝寧、喀麥隆、新喀里多尼亞、巴基斯坦、印度、泰國。(8)入侵歷史:該蟲最早被發(fā)現于美國新墨西哥州一個公園和植物根部的火蟻巢中,在美國1991年開始危害棉花,1992年開始在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發(fā)現其發(fā)生危害。2002年智利在人參果上發(fā)現該蟲發(fā)生危害,2003年阿根廷、2005年巴西、2008年尼日利亞相繼發(fā)現該蟲。2005年在廣東首次發(fā)現,至今已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云南、海南等。(9)入侵危害:扶桑綿粉蚧以雌成蟲和若蟲吸食植物汁液危害,主要危害扶桑、棉花等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葉片、花芽和葉柄。受害植株長勢衰弱,生長緩慢或停止,呈失水干枯狀,造成植株的花蕾、花、幼鈴脫落;可造成莖葉甚至整個植株扭曲變形,嚴重時可導致扶桑死亡。扶桑綿粉蚧分泌的蜜露還可以誘發(fā)煤污病,從而加重對寄主植物危害,影響光合作用,最終會導致葉片大量脫落,明顯影響植物觀賞性與綠化效果。(10)防控方法:扶桑綿粉蚧發(fā)生區(qū),對調運扶桑、木槿、小葉榕、桑樹、棉花、向日葵等植物及可能傳帶扶桑綿(3)分類地位:昆蟲綱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4)形態(tài)特征:雌成蟲:體黑褐色,長1.45~1.6mm,具3個紅色單眼,略呈三角形排列;觸角9節(jié);前胸背板黑褐色,中胸盾片具1個“V”形或起自前緣的倒三角形黑褐莖長而突出,并具1對腹側突。(5)生物學特性:刺桐姬小蜂專一危害刺桐屬植物。內爬出。該蟲生活周期短,1個世代大約30天,1年發(fā)生多(6)地理分布:原產毛里求斯、留尼汪、新加坡、美國(夏威夷)。(7)入侵歷史:2005年美國夏威夷首次發(fā)現,隨后在2005年7月我國首次在深圳發(fā)現,隨后在福建省廈門市和海(8)入侵危害:刺桐姬小蜂嚴重危害刺桐屬植物,刺(9)防控方法:加強對已調入的刺桐屬植物的復檢和周圍的刺桐屬植物進行噴藥預防。四、中國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一)外來入侵植物名單1.長芒莧長芒莧群叢(左上),幼株(右上),雄花序(左下),雌花序(右下)(2)英文名:Palmer’sAmaranth,Palm(3)別名:綠莧,野莧(4)分類地位:莧科Amaranthaceae葉片卵形至菱狀卵形,莖上部葉片則常為披針形,長(3~)5~8cm,寬(1.5~)2~5cm,先端鈍、急尖或微凹,常具長4~6cm,先端芒刺狀。雄花花被片5,極不等長,長圓形,先端急尖,最外面花被片長約5mm,其余花被片長3.5~4mm;雄蕊5枚,短于內輪花被片。雌花花被片5,極不等長,最長2~2.5mm,先端截形至微凹,上部邊緣嚙蝕狀;花柱2或有光澤?;ü?~11月。(6)地理分布:原產美國西南部,現廣布北美洲、歐(7)中國分布:1985年首次發(fā)現于北京的豐臺區(qū)范莊子村(現槐房路附近)路邊,此后沿道路蔓延侵入菜地。現(8)入侵危害:該種適應性強,常生于河岸低地、曠(9)控制方法:在結果前進行人工拔除,或幼苗期至垂序商陸群從(左上),幼株(右上),果實(左下),成熟果實(右下)(2)別名:十蕊商陸,美商陸,美洲商陸,美國商陸,(3)分類地位:商陸科Phytolaccaceae葉片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9~18cm,寬5~10cm,6mm;花被片5,雄蕊、心皮及花柱通常均為10,心皮合生。約3mm,表面光滑。花期6~8月,果期8~10月。(5)地理分布:原產北美,現世界各地引種和歸化。(6)中國分布:在各地作為觀賞植物或藥用植物引入(7)入侵危害:垂序商陸環(huán)境適應性強,生長迅速,(8)控制方法:嚴控和監(jiān)管引種種植。宜在結果前挖光莢含羞草群叢(左上),羽狀復葉(右上),花(左下),果實(右下)(4)別名:勒仔樹,光葉含羞草(5)分類地位:豆科/蝶形花科(6)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高3~6m;小枝圓柱狀,具疏刺,密被黃色茸毛。二回羽狀復葉,羽片6~7對,長2~6cm,葉軸無刺,被短柔毛;小葉12~16對,線形,長5~勁直,長3.5~4.5cm,寬約6mm,無刺毛,褐色,通常有5~7個莢節(jié),成熟時莢節(jié)脫落而殘留莢緣?;ü趲兹辍?7)地理分布:原產熱帶美洲。(8)中國分布:20世紀50年代由廣東中山縣旅美華僑(9)入侵危害:常生于村邊、溪流邊、果園及荒地中,(10)控制方法:嚴格限制引種栽培??砷_花前定期砍五爪金龍群叢(左上),植株(右上),莖、掌狀葉(左下),花(右下)(3)別名:假土瓜藤,黑牽牛,牽牛藤,上竹龍,五爪龍(4)分類地位:旋花科Convolvulaceae(5)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質藤本。莖纏繞,灰綠色,指狀5深裂幾達基部,直徑5~9cm,裂片橢圓狀披針形,先有時再分裂?;ㄐ蛴谢?~3朵,腋生,總花梗短;萼片5,約4.5~5cm,頂端5淺裂;雄蕊5,內藏;子房3室,花柱長,柱頭2裂,頭狀。蒴果近球形,直徑約1cm。種子黑褐(7)中國分布:根據Dunn&Tutcher(1912年)記載,(8)入侵危害:該種分布于海拔100~600m的荒地、(9)控制方法:可人工鏟除,先用刀割斷五爪金龍的除殘株,防止新的蔓延。也可化學防除,用10%的草甘膦水劑1000~1500ml,兌水30~40kg,均勻噴施到五爪金龍的喀西茄群叢(左上),葉片(右上),果實(左下),成熟果實(右下)(4)別名:苦顛茄,苦天茄,刺天茄(5)分類地位:茄科Solanaceae(6)形態(tài)特征:直立草本至亞灌木,高達2~3m直刺。蝎尾狀聚傘花序腋外生,花單生或2~4聚生。花萼鐘狀,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5mm,具長緣毛;花冠筒淡約1.4cm,具脈紋,反曲;花藥頂端延長,長6~7mm,頂孔12月。(7)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熱帶地區(qū)。(8)中國分布:該種于19世紀末在貴州南部首次發(fā)現。(9)入侵危害:常分布于海拔100~2300m的溝邊、路(10)控制方法:苗期人工鏟除,接種前人工拔除?;S花剌茄植株(左上),根(右上),花(左下),成熟后的果實(右下)(3)別名:刺萼龍葵,刺茄,尖嘴茄(4)分類地位:茄科Solanaceae刺長0.5~0.8cm,并有具柄的星狀毛。葉互生,葉柄長0.5~5cm,密被刺及星狀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8~18cm,寬圓形或近圓形,先端鈍,上面疏被5~7分叉星狀毛,背面尾狀聚傘花序腋外生,具3~10花;花后花花序,長3~6cm,果期長達16cm;花兩性,花萼筒鐘狀,長7~8mm,寬3~4mm,密被刺及星狀毛,萼片5,線狀披針5裂,裂片外面密被星狀毛;雄蕊5,花藥黃色,異形,下方1枚最長,長9~10mm,后期常帶紫色,內彎曲成弓形,其余4枚長6~7mm。漿果球形,直徑1~1.2cm,完全被增裂后種子散出。種子多數,黑色,直徑2.5~3mm,具網紋?;ü?~9月。(6)地理分布:原產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國西南部,除(7)中國分布:該種種子通過風、水流、或以刺萼扎入動物皮毛或人的衣服等方式傳播。中國早在1982年在遼(8)入侵危害:該種適應性強,耐瘠薄、干旱,常生(9)控制方法:在其幼苗期還未長出硬刺前進行人工拔除;在開花期前利用2,4-D進行化學防除。7.刺果瓜刺果瓜群從(左上),莖(右上),花(左下),果實(右下)(3)別名:刺果藤,棘瓜,單子刺黃瓜,星刺黃瓜(4)分類地位:葫蘆科Cucurbitaceae(5)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攀援草本。莖長5~20m,具縱棱,被開展的硬毛,具3~5分叉的卷須。葉互生,具柄;葉片圓形、卵圓形或寬卵圓形,3~5淺裂,長5~22cm,寬3~30cm,基部具深心形,裂片三角形,兩面微糙?;▎涡?,雌雄同株。雄花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序梗長10~20cm;花萼鉆形,長約1mm;花冠黃白色,具綠色脈,直徑9~14mm,5深裂,裂片先端急尖。雌花直徑約6mm,淡綠色,聚成頭狀,花序梗長1~2cm。果長卵圓形,長10~15mm,先端漸尖,外面散生柔毛和長剛毛,黃色或土灰色,內含1種子。種子橢圓狀卵形,長7~10mm,光滑?;ㄆ?~10月,果期8~11月。(6)地理分布:原產北美洲,后作為觀賞植物引入歐洲,因逃逸成為雜草。已在歐洲、亞洲和大洋洲的多個國家(7)中國分布:在中國大陸2003年首次發(fā)現于大連,2005年首次報道其危害性?,F主要分布于北京、遼寧、山東、四川、云南、臺灣。(8)入侵危害:刺果瓜通過競爭或占據本地物種生態(tài)位來排擠本地物種,他們與本地物種競爭生存空間、直接扼殺當地物種、分泌釋放化學物質以抑制其他生物生長,減少本地物種的種類和數量,甚至導致物種瀕?;驕缃^,使玉米、(9)控制方法:可在其不同生長期采用不同的人工方式進行清除:春季拔苗,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刺果瓜幼苗藿香薊群叢(左上),幼苗(右上),花(左下),果序(右下)(2)英文名:TropicAgeratum(3)別名:勝紅薊(4)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3cm;葉片卵形、菱狀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8cm,寬2~部具3(5)出脈。頭狀花序在枝端排成傘房狀,總苞片2~3層,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3~4mm,邊緣撕裂狀,具刺狀尖頭,外面無毛;花冠淺藍色或白色,長1.5~2.5mm,頂端5淺裂。瘦果黑褐色,具5棱,長1.2~1.7mm;冠毛膜片狀,上部漸狹成芒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