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考試(下載)_第1頁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考試(下載)_第2頁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考試(下載)_第3頁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考試(下載)_第4頁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考試(下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頁碼頁碼/NUMPAGES總頁數(shù)總頁數(shù)部編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考試(下載)(時間:60分鐘分數(shù):100分)班級:姓名:分數(shù):一、選擇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下列關于世界人種、語言及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A.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B.非洲北部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語,信仰基督教C.漢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D.美國人主要講英語,以黑種人為主2、我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了一條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線是()A.秦嶺——淮河B.黑河——騰沖C.長城沿線D.0℃等溫線3、關于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A.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B.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C.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 D.跨緯度最廣的大洲4、有一位建筑師,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戶都對著南方,應當建在(

)A.南極點B.赤道和0°經(jīng)線的交點上C.北極點D.赤道和180°經(jīng)線的交點上5、黃土高原的傳統(tǒng)民居是()A.窯洞 B.吊腳樓 C.帳篷 D.蒙古包6、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

)黃土土質(zhì)疏松,易溶于水B.地勢低平,河湖密布C.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人多地少,長期的過墾過牧導致植被遭到破壞7、關于世界海陸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陸地B.陸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C.北半球陸地面積比南半球大D.北極周圍是陸地,南極周圍是海洋8、東南亞的位置特點是()A.三洲五海之地 B.連接東西方的鐵路樞紐C.“十字路口”的位置 D.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9、下列自然資源,全部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A.石油、森林、煤炭、太陽能 B.鐵礦、天然氣、鈾礦、陽光C.陽光、土地、水、草原 D.森林、水、天然氣、鐵礦10、我國西北地區(qū)綠洲農(nóng)業(yè)的主要灌溉水源來自()A.高山冰雪融水B.夏季降水C.湖泊水D.河流水11、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是()A.東北林區(qū)伐木種糧 B.洞庭湖沿岸圍湖造田C.云貴高原陡坡開荒 D.西北牧區(qū)退耕種草12、亞洲季風氣候區(qū)水旱災害頻繁的主要原因是()A.不同年份冬季風的強弱不同 B.不同年份夏季風的強弱不同C.緯度位置的影響 D.地形的影響13、關于我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多沿河沿湖分布 B.多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C.多沿交通干線分布 D.多依附于大中城市的高新區(qū)14、關于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A.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B.地勢低,多平原,耕地面積廣C.文化具有東西方兼容的特點D.多火山、地震,屬溫帶海洋性氣候15、比較我國主要運輸方式的運量和速度的關系,說出圖中數(shù)字所代表的運輸方式為()A.①鐵路、②水運、③空運、④公路B.①公路、②空運、③鐵路、④水運C.①水運、②鐵路、③空運、④公路D.①公路、②空運、③水運、④鐵路16、山脈是地形的骨架。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各具特色。讀圖,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塔里木盆地—我國最大的盆地B.②—內(nèi)蒙古高原—我國最平坦的高原C.③—四川盆地—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D.④—華北平原—我國最大的平原17、讀甲、乙兩省區(qū)輪廓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②a是太行山,其東側(cè)是華北平原;③b是秦嶺,其南側(cè)是半濕潤地區(qū);④水土流失嚴重是甲、乙兩省區(qū)共同面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8、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地區(qū)的是()A.長江中下游平原 B.東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華北平原19、就我國溫度帶、干濕地區(qū)而言,平潭綜合實驗區(qū)屬于()A.暖溫帶、半干旱地區(qū) B.亞熱帶、濕潤地區(qū)C.中溫帶、半濕潤地區(qū) D.寒溫帶、半干旱地區(qū)20、下表說明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是()人口分布均勻 B.人口分布不均C.西部地區(qū)人口稠密D.沿海地區(qū)人口稀疏21、印度有“世界辦公室”之稱,服務外包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迅速,該產(chǎn)業(yè)的特點是()①信息技術含量高②利潤高③資源消耗?、懿恍枰獎趧恿Γ瓵.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2、能給我國帶來嚴寒、大風、霜凍等災害性天氣的是()A.臺風 B.寒潮 C.干旱 D.洪澇23、有關人口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A.歐洲西部人口稠密B.亞洲內(nèi)陸地區(qū)人口稠密C.凡是地勢高的地區(qū)都是人口稠密地區(qū)D.世界上所有緯度低地區(qū),人口都很稀少24、下列關于我國氣溫和降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冬季南北溫差不大B.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C.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D.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外,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夏季普遍高溫25、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國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緯度位置的影響 B.地形復雜多樣的影響C.海陸位置的影響 D.地勢西高東低的影響二、綜合題(第1題12分,第2題10分,第3題15分,第4題13分,共50分)1、下圖ABC為我國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A線大致是我國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此線以南大部分地方的干濕地區(qū)屬于_____________區(qū)。(2)B線是我國季風區(qū)和__________區(qū)的分界線;其中山脈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3)城市E為_____________氣候,城市F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4)C線東南一側(cè)為___________(填“內(nèi)流區(qū)”或“外流區(qū)”),該區(qū)河流大多數(shù)自西向東流入_______洋,其主要原因是受我國地勢_________特征的影響。2、讀中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圖,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四大地理區(qū)域名稱。B____地區(qū),C____地區(qū)。(2)A地區(qū)與B地區(qū)的分界線是山脈?①_______和河流②________,此線以南農(nóng)作物熟制是______,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3)圖中B地區(qū)的耕地類型以_____為主,氣候類型主要的是______。(4)圖中D地區(qū)地形以_____為主,最突出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是_____。(5)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下列人文活動與我國A地區(qū)不相符的是_________。A、以大米為主食B、?;┖土锉鵆、端午節(jié)喜歡賽龍舟D、愛吃魚3、讀“亞洲地區(qū)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完成下列關于亞洲地理位置的部分描述:從南北半球看,亞洲大部分位于,亞洲的東面是洋。(2)亞洲與A大洲以運河為界。(3)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圖中導致①和⑤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4)圖中②、⑤兩地,人口較稠密的是。(5)③地最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是。(6)④地旱澇災害頻繁,主要原因是(風向)季風不穩(wěn)定導致。4、讀我國“疆域略圖”,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是海陸兼?zhèn)涞膰?,圖中A是_____海。(2)我國領土的最西端位于B_______(省級行政單位)的帕米爾高原上(寫全稱)。(3)我國有14個陸上鄰國,其中C是_______。(4)我國南北相差大約50個緯度,圖中D是我國最南端________。(5)圖中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了云、桂、________和臺四省區(qū)(填簡稱)。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A2、B3、C4、C5、A6、D7、C8、C9、C10、A11、D12、B13、D14、C15、A16、A17、D18、D19、B20、B21、A22、B23、A24、A25、C二、綜合題(第1題12分,第2題10分,第3題15分,第4題13分,共50分)1、800濕潤非季風大興安嶺陰山溫帶季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外流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