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見的25個虛詞用法_第1頁
文言文常見的25個虛詞用法_第2頁
文言文常見的25個虛詞用法_第3頁
文言文常見的25個虛詞用法_第4頁
文言文常見的25個虛詞用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常見的25個虛詞用法匯總(一)之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2.用作助詞(1)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的標(biāo)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2)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yīng)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輸》)(3)結(jié)構(gòu)助詞。當(dāng)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dú)立性的作用,譯時可省去。例: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4)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yīng)省去。例:頃之,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用作動詞可譯為“去、往、到”。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二)其1.第三人稱代詞。相當(dāng)于“他”(們)、“她(們)”、“它(們)”。例:妻跪問其故。(《樂陽子妻》)2.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dāng)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為其名。(《傷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難道”、“怎么”。例:其真無馬邪?(《馬說》)4.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那”“這”之類的詞。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xué)》)(三)以1.用作介詞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例: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詞賓語。)(《為學(xué)》)/策之不以其道。(《馬說》)2.用作連詞表示并列、承接、修飾,“以”相當(dāng)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墨池記》)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例: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3.用作副詞譯為“已”,“已經(jīng)”。

例: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四)于1.表示對象,譯為“對,對于,向”。

例: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xué)》)2.表示處所,譯為“在,從”。

例: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出師表》)3.表示對象,譯為“與,跟,同”。

例: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隆中對》)4.表示處所,譯為“到”。

例: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箕畚運(yùn)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5.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魚我所欲也》)(五)而1.表示并列,相當(dāng)于“而且”、“又”、“和”,有時可不譯。例: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十則)2.表示承接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并且”、“就”,有時可不譯。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3.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然而”、“可是”、“卻”。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4.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動詞和狀語,相當(dāng)于“著”、“地”等,或不譯。例: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5.代詞,可譯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堅還亡友財》)(六)則1.連詞(1)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

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那么”。

例:萬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出師表》)(3)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卻”。

例:余則蘊(yùn)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2.表示判斷可譯為“就是”。

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七)者1.代詞(1)指人、事、物、時間、地點等,可譯為“……的人”、“……的東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可愛者甚蕃。(的花)(《愛蓮說》)(2)在數(shù)詞后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或幾樣?xùn)|西??勺g為“個”、“樣”、“項”。例: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3)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后,可譯為“……的時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孫權(quán)勸學(xué)》)2.助詞用在判斷句或陳述句的主語后,表示停頓,不譯。例:吳廣者,陽夏人也。(“者”與“也”配合,表判斷,不譯)(《陳涉世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陳述句的主語后,表停頓。)(《愚公移山》)(八)也1.句末語氣詞,表判斷,可不譯。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2.句末語氣詞,表陳述語氣,可不譯。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3.句末語氣詞,表感嘆語氣,可譯為“啊”等。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4.句末語氣詞,與“和”等詞對應(yīng),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若為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5.句中語氣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例:余聞之也久。(《傷仲永》)(九)焉1.疑問代詞,可譯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語氣詞,相當(dāng)于“啊”。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十)因1.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2.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依據(jù)、方式,可分別譯為“由于”、“憑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隆中對》)3.介詞,可譯為“根據(jù)”、“依照”。例: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4.副詞,可譯為“因此”。例:因以為號焉。(《五柳先生傳》)/而因以及乎其跡。(《墨池記》)(十一)且1.副詞(1)用在動詞或數(shù)詞前,表示動作行為將要發(fā)生,可譯為“將”,“將要”、“將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表示行為的狀態(tài),可譯為“姑且”、“暫且”。例:存著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2.連詞(1)表示遞進(jìn),可譯為“況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表示讓步,可譯為“尚且”、“還”。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3)表示并列或遞進(jìn),可譯為“和”、“而且”、“并且”。例:蓋余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十二)乃1.副詞(1)可譯為“竟然”。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2)可譯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陽樓。(于是,就)(《岳陽樓記》)/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才)(《狼》)2.判斷詞,可譯為“是”、“就是”。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3.第二人稱代詞,可譯為“你”、“你的”。例: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十三)矣1.句末語氣詞,表示肯定或判斷推測語氣,相當(dāng)于“了”、“啊”。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啊)(《岳陽樓記》)/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了)(《論語》十則)2.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語氣,相當(dāng)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耍ā队薰粕健罚?.語氣詞,表命令或請求,相當(dāng)于“了”、“啦”。例:登軾而望之,曰:“可矣?!保ā恫軇フ搼?zhàn)》)(十四)乎1.語氣助詞(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2)表反問,可譯為“嗎”。例: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3)表推測,可譯為“吧”。例:覽物之情,得無異乎?。ā对狸枠怯洝罚?)表感嘆,可譯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ā蛾惿媸兰摇罚?.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發(fā)出的處所,相當(dāng)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十五)所1.與動詞結(jié)合,組成名詞性短語,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況”。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所聞”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記》)2.“所”和“以”連用。(1)“所以”表示原因,可譯為“……的原因”。例: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2)“所以”表示手段或憑借,可譯為“用什么方法”、“用這些來”。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輸》)/所以動心忍性。(“所以”:用這些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3.與“為”相呼應(yīng),構(gòu)成“為……所……”的結(jié)構(gòu),表被動。例:而二蟲盡為所吞。(“為……所……”可譯為“被……吞掉”)(《童趣》)4.用作名詞,意思是“地方”、“處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十六)哉1.表感嘆語氣,可譯為“啊”。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2.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禽獸之變詐幾何哉?。ā独恰罚?.表反問語氣,可譯為“嗎”。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十七)夫1.指示代詞,譯為“那”。例: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2.fú,句首發(fā)語詞。例:夫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丈夫。例:夫齁聲起。(《口技》)4.成年男子的通稱,可譯為“人”。例:荷擔(dān)者三夫。(《愚公移山》)(十八)遂1.副詞,可譯為“就”、“于是”。例:遂逐其師。(《曹劌論戰(zhàn)》)2.副詞,表原因可譯為“因而”。例:恐遂汩沒。(《上樞密韓太尉書》)(十九)雖連詞,在文言文中主要有兩種用法。1.表示假設(shè),可譯為“即使”。例:雖千里弗敢易也,豈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2.表示轉(zhuǎn)折,可譯為“雖然”。例: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二十)然1.代詞,起指示作用,譯為“這樣”、“如此”。例:父利其然也。(《傷仲永》)。2.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3.助詞,分兩種情況:①用在形容詞之后,作為詞尾,可譯作“……的樣子”、“……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②用于句尾,常與“如”“若”連用,構(gòu)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樣子”“像……似的”。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二十一)故1.舊的,原來的。例: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2.特意。例: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見蔡桓公》)3.原因,緣故。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4.所以,因此。例: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二十二)茍1.連詞,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例:茍富貴勿相忘。(《陳涉世家》)/茍慕義強(qiáng)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2.副詞,可譯為“茍且”。

例:茍全性命于亂世。(《出師表》)3.副詞,表希望,可譯為“且,或許”。例:茍無饑渴。(《君子于役》)(二十三)會1.副詞(1)適逢,恰巧。

例:會賓客大宴。(《口技》)(2)一定。

例: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行路難》)(3)定將。例:會挽雕弓如滿月。(《密州出獵》)2.動詞(1)會合,聚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