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報批稿及編制說明_第1頁
《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報批稿及編制說明_第2頁
《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報批稿及編制說明_第3頁
《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報批稿及編制說明_第4頁
《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報批稿及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點擊此處添加ICS號

CCS點擊此處添加CCS號

LY

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yè)行業(yè)標準

LY/TXXXXX—2022

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

Typesanddegreesoflanddegradation

(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

(報批稿)

(本草案完成時間:2022年5月10日)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2-XX-XX發(fā)布-XX-XX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發(fā)布

LY/TXXXXX—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全國荒漠化防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荒漠化防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沙漠林業(yè)實驗中心、北

京林業(yè)大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馮益明、王黎黎、曹曉明、包巖峰、盧琦、郝玉光、丁國棟、高君亮、于明含、

席磊、戚曌、丁杰、李志鵬、宮麗彥。

II

LY/TXXXXX—2022

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

1范圍

本標準對土地退化類型及其特征、土地退化的分級及各指標值進行規(guī)定。

本標準適用于全國(干旱、半干旱區(qū)以及石漠化區(qū))范圍內(nèi)土地退化類型劃分與分級。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20465水土保持術語

GB19377天然草地退化、沙化、鹽漬化的分級指標

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農(nóng)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

GB/T24255沙化土地監(jiān)測技術規(guī)程

SL190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

LY/T1840喀斯特石漠化地區(qū)植被恢復技術規(guī)程

TD/T1036土地復墾質(zhì)量控制標準

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jiān)測技術規(guī)定(2019年修訂版)。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土地退化LandDegradation

由于土地利用或由于一種營力或數(shù)種營力結合,致使土地生產(chǎn)力和復雜性下降或喪失的過程。

土地沙化Landsandification

由于土壤侵蝕,表土失去細粒(粉粒、粘粒)而逐漸粗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導致土地生

產(chǎn)力下降甚至喪失的現(xiàn)象。

風力侵蝕WindErosion

風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飛揚、跳躍、滾動和堆積,并導致土壤中細粒損失的過程。

水力侵蝕Watererosion

土壤及其母質(zhì)或其他地面組成物質(zhì)在降雨、徑流等水體作用下,發(fā)生破壞、剝蝕、搬運和沉積的過

程,包括面蝕、溝蝕等。

重力侵蝕GravitationalErosion

土壤及其母質(zhì)或基巖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發(fā)生位移和堆積的過程。主要包括崩塌、瀉溜、滑坡和泥

1

LY/TXXXXX—2022

石流等形式。

凍融侵蝕Freeze-thawErosion

土體和巖石因反復凍融而發(fā)生破碎、位移的過程。

土地貧瘠化LandDeterioration

由于土地的過度利用和有機肥施用不足,打破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的平衡,導致土壤養(yǎng)分的下降。

土壤污染SoilPollution

土壤污染是指人類活動產(chǎn)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使得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已經(jīng)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惡化,對生

物、水體、空氣或/和人體健康產(chǎn)生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現(xiàn)象。

土地損毀LandDamagement

人類生產(chǎn)建設活動或自然災害造成土地原有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的過程。

3.11

土壤鹽漬化SoilSalinization

是指不合理的灌溉或特定氣候條件下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fā)后,

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

石漠化Rockification

因水土流失而導致地表土壤損失,基巖裸露,土地喪失農(nóng)業(yè)利用價值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退化的現(xiàn)象。

4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

土地退化類型及其特征

4.1.1土壤侵蝕型

4.1.1.1風力侵蝕型

(a)表土吹失

風蝕引起的顆粒位移。

(b)地形破壞

以風蝕坑、風蝕堆和沙丘為標志的不規(guī)則位移。

(c)易起沙塵

埋壓植被、道路和建筑物等。

4.1.1.2水力侵蝕型

(a)表土流失

面蝕和片蝕造成表土的均一流失。

(b)地形破壞

細溝、溝谷侵蝕或塊體運動造成的不規(guī)則位移。

(c)易產(chǎn)生沉積

2

LY/TXXXXX—2022

湖泊、水庫的沉積。

(d)易造成洪水

河床淤塞、河岸侵蝕和盆地過度淤沙。

4.1.1.3重力侵蝕型

(a)多為突發(fā)性;

(b)常發(fā)生在山地坡陡谷深地帶;

(c)巖體主要為花崗巖、片麻巖,多屬垂直節(jié)理,土薄巖裸,基巖風化,在強大水力動能作用下,受

地貌、巖體及植被等綜合影響,山體以崩塌、瀉溜和滑坡等形式出現(xiàn);

(d)多交錯分布在水力侵蝕區(qū)內(nèi);

(e)面積小,危害大。

4.1.1.4凍融侵蝕型

(a)動力條件

延續(xù)時間很長的凍融作用過程。

(b)基質(zhì)條件

具有低溫易變性質(zhì)。

(c)環(huán)境條件

高原地表植被稀疏。

(d)凍融荒漠化過程

季節(jié)融化層增厚-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干燥化;地表覆蓋變化或地下融水增多-多年凍土融凍界面熱融-

地表沉陷、破碎;強化以凍融交替作用為主的凍融作用過程和斜坡過程。

4.1.2土地貧瘠化型

(a)綜合性

土壤環(huán)境以及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劣化的綜合表征,如表現(xiàn)出有機質(zhì)含量下降,營養(yǎng)元素虧缺,

土壤結構破壞,土壤被侵蝕,土層變薄,土壤板結,土壤發(fā)生酸化、堿化等;

(b)有機質(zhì)含量代表性

有機質(zhì)含量的下降可以作為土壤退化的一項重要標志,其與土壤的許多屬性是關聯(lián)的。

4.1.3土壤污染型

(a)隱蔽性和滯后性

土壤污染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農(nóng)作物的殘留檢測,甚至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

影響才能確定。土壤污染從產(chǎn)生污染到出現(xiàn)問題,通常會滯后較長的時間;

(b)累積性

污染物質(zhì)在土壤中不易擴散和稀釋,會不斷積累而超標,同時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c)不可逆轉(zhuǎn)性

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zhuǎn)的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zhì)的污染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

降解。

(d)難治理

土壤污染一旦發(fā)生,僅靠切斷污染源往往很難恢復,有時要靠換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決問題。

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較高、治理周期較長。

4.1.4土地損毀型

(a)外力作用

自然力或生產(chǎn)建設等外力作用導致。

(b)體現(xiàn)形式

損毀土地劃分為挖損、占壓、沉陷、污染和占用五種類型。

4.1.5鹽漬化型

3

LY/TXXXXX—2022

(a)原生鹽漬化

含高鹽分的成土母質(zhì)。

(b)次生鹽漬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的。

4.1.6石漠化型

(a)土地石漠化發(fā)生的地域和環(huán)境

在熱帶、亞熱帶、溫帶的濕潤、半濕潤氣候環(huán)境和巖溶發(fā)育的環(huán)境;

(b)土地石漠化過程

由巖溶區(qū)植被退化或喪失、土壤物質(zhì)和地表水流失、巖石溶蝕與侵蝕、基巖裸露、土地生物生產(chǎn)力退

化等過程組合而成的地表過程。

土地退化的分級及各指標值

根據(jù)6種土地退化類型【土壤侵蝕型(風力侵蝕型、水力侵蝕型、重力侵蝕型、凍融侵蝕型)、土

地貧瘠化型、土壤污染型、土地損毀型、鹽漬化型和石漠化型】分別構建土地退化程度評價標準。

4.2.1土壤侵蝕型退化評價標準

4.2.1.1風力侵蝕型退化評價標準

土地沙化型退化程度分四級: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退化程度評定因子耕地與林地、草地、

園地和其他土地相區(qū)別。耕地:依據(jù)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土壤質(zhì)地或礫石含量、有效土層厚度;林地、草

地、園地和其他土地:考慮植被蓋度、土壤質(zhì)地或礫石含量、覆沙厚度和地表形態(tài)。

4.2.1.1.1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地

評定標準: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非沙化(≤18),輕度(>18,≤37),中度(>37,

≤61),重度(>61,≤84),極重度(>84),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1。

表1沙化型退化評價標準(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地)

植被蓋度土壤質(zhì)地或礫石含量*

覆沙厚度地表形態(tài)

亞濕潤干旱區(qū)干旱、半干旱區(qū)土壤質(zhì)地礫石含量

評評百分比評評

蓋度(%)評分蓋度(%)類型厚度(cm)評分類型

分分(%)分分

平沙地或沙丘

<1040<1040粘土1<11≥100156

高度≤2m

≥10,≥10,<100,沙丘高度>2.1,

3030壤土5≥1,<1551112.5

<30<25≥50≤5.0m

<50,沙丘高度>5,

≥30,<5020≥25,<4020砂壤土10≥15,<30107.519

≥20≤10m

<20,裸巖石礫地、裸

≥50,<7010≥40,<6010壤砂土15≥30,<50154

≥5土地或沙丘25

高>10m

4

LY/TXXXXX—2022

≥704≥604砂土20≥5020<51

*土壤質(zhì)地或礫石含量參與沙化程度評價計算時,取評分值較高者。

4.2.1.1.2耕地

評定標準: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非沙化(≤15),輕度(>15,≤35),中度(>35,

≤60),重度(>60,≤84),極重度(>84),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2。

表2沙化型退化評價標準(耕地)

土壤質(zhì)地或礫石含量

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有效土層厚度

土壤質(zhì)地礫石含量

百分比(%)評分類型評分百分比(%)評分厚度(cm)評分

<54粘土2<12≥702

≥5,<1510壤土9≥1,<109<70,≥406

≥15,<3520砂壤土17.5≥10,<2017.5<40,≥2512.5

≥35,<7530壤砂土26≥20,<3026<25,≥1019

≥7540砂土35≥3035<1025

*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指作物現(xiàn)實產(chǎn)量與正常年景該地區(qū)作物平均產(chǎn)量相比下降的百分數(shù)。

4.2.1.2水力侵蝕型退化評價標準

水力侵蝕型退化程度分四級: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退化程度評定因子耕地與林地、草地、

園地和其他土地相區(qū)別。耕地:依據(jù)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坡度、工程措施;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地:

考慮植被蓋度、坡度、覆沙厚度和侵蝕溝面積比例。

4.2.1.2.1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地

評定標準: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采用下列指標值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非退化(≤24),

輕度(>24,≤40),中度(>40,≤60),重度(>60,≤84),極重度(>84),各因子及評分標準

見表3。

表3水力侵蝕型退化評價標準(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地)

植被蓋度坡度(度)侵蝕溝面積比例

蓋度(%)評分坡度(o)評分百分比(%)評分

≥701≤32≤52

<70,≥5015>3,≤55>5,≤105

<50,≥3030>5,≤810>10,≤1510

<30,≥1045>8,≤1515>15,≤2015

<1060>1520>2020

4.2.1.2.2耕地

5

LY/TXXXXX—2022

評定標準: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非退化(≤24),輕度(>24,≤40),中度(>40,

≤60),重度(>60,≤84),極重度(>84),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4。

表4水力侵蝕型退化評價標準(耕地)

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坡度工程措施

百分比(%)評分坡度(o)評分類型評分

<53<31反坡梯田1

≥5,<1510≥3,<65水平梯田5

≥15,<3520≥6,<910坡式梯田或隔坡梯田10

≥35,<7535≥9,<1515簡易梯田20

≥7550≥1520無工程措施30

4.2.1.3重力侵蝕型退化評價標準

重力侵蝕型退化程度分四級: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退化程度評定因子依據(jù)崩塌、震蝕、泥

石流、滑坡面積占總面積比,土壤流失量,植被覆蓋度。

評定標準: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采用下列指標值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非退化(≤24),

輕度(>24,≤40),中度(>40,≤60),重度(>60,≤84),極重度>84,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

5。

表5重力侵蝕型退化評價標準

崩塌、震蝕、泥石流、滑植被覆蓋度/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

土壤流失量

坡面積占總面積比植被覆蓋度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

百分比(%)評分流失量(t·hm-2·a-1)評分覆蓋度(%)評分產(chǎn)量下降率(%)評分

<53<51≥701<51

≥5,<1010≥5,<105≥50,<705≥5,<155

≥10,<2020≥10,<5010≥30,<5010≥15,<3510

≥20,<3035≥50,<20015≥10,<3020≥35,<7520

≥3050≥20020<1030≥7530

注:對于耕地采用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因子,對于林地、草地、種植園地、其他土地采用植被覆蓋度因

子參與評定。

4.2.1.4凍融侵蝕型退化評價標準

凍融型退化程度分四級: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退化程度評定因子依據(jù)土地裸露與破碎面積

占總面積、地表植被覆蓋度、地表景觀綜合特征。

評定標準: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非退化(≤15),輕度(>15,≤35),中度(>35,

≤60),重度(>60,≤84),極重度(>84),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6。

表6凍融型退化評價標準

土地裸露與破碎地表景觀綜合特征地表植被覆蓋度/生物生產(chǎn)量下降率

6

LY/TXXXXX—2022

面積占總面積植被覆蓋度生物生產(chǎn)量下降率

評評覆蓋度評產(chǎn)量下降率評

百分比(%)地表特征

分分(%)分(%)分

≤54地表裸露不明顯,偶見斑點狀沙堆等2≥602<52

地表出現(xiàn)干涸融沼、禿斑狀裸地、半環(huán)狀熱

>5,≤1010融滑塌、斑點狀流沙等,或在坡面上形成草6≥40,<609≥5,<159

皮坡坎、半裸露坡面及侵蝕臺坎等

地表出現(xiàn)干涸融沼、斑塊狀裸地、半環(huán)狀熱

融滑塌、斑塊狀流沙等,或在坡面上形成凍1717.

>10,≤302012.5≥30,<40≥15,<35

融瀉溜土坎、草皮坡坎、侵蝕臺坎及半裸露.55

坡面等

地表形成斑塊狀裸地及較強烈的熱融下沉、

>30,≤5030熱融滑塌、凍融侵蝕臺階等,或形成碎石斑、19≥20,<3026≥35,<7526

片狀流沙、凍融瀉溜土坎和裸露坡面等

地表形成片狀裸地及強烈的熱融下沉、熱融

>5040滑塌、凍融侵蝕劣地,或流石坡、片狀流沙、25<2035≥7535

凍融瀉溜土坎和裸露坡面等

注:對于耕地采用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因子,對于林地、草地、種植園地、其他土地采用植被覆蓋度因

子參與評定。

4.2.2土地貧瘠化退化評價標準

土地貧瘠化退化程度分四級: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退化程度評定因子依據(jù)土壤有機質(zhì)的減

少、土壤速效養(yǎng)分的下降、生物生產(chǎn)量減少比例。

評定標準: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非退化(≤24),輕度(>24,≤40),中度(>40,

≤60),重度(>60,≤84),極重度(>84),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7。

表7土地貧瘠化退化評價標準

生物生產(chǎn)量減少比例土壤有機質(zhì)的減少土壤速效養(yǎng)分的下降

百分比(%)評分百分比(%)評分百分比(%)評分

<53≤51≤51

≥5,<1510>5,≤105>5,≤105

≥15,<3520>10,≤3010>10,≤3010

≥35,<7535>30,≤5020>30,≤5015

≥7550>5030>5020

4.2.3土壤污染型退化評價標準

7

LY/TXXXXX—2022

4.2.3.1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地

評定標準: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非退化(≤24),輕度(>24,≤40),中度(>40,

≤60),重度(>60,≤84),極重度(>84),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8。

表8土壤污染型退化評價標(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地)

生物生產(chǎn)量的減少荒蕪地表面積占總面積土壤酸化(PH值)

百分比(%)評分百分比(%)評分PH值評分

<53≤51≥6.01

≥5,<1510>5,≤105≥5.0,<6.05

≥15,<3520>10,≤3010≥4.0,<5.010

≥35,<7535>30,≤5020≥3.0,<4.015

≥7550>5030<3.020

4.2.3.2耕地

參照GB15618執(zhí)行。

4.2.4土地損毀型退化評價標準

土地損毀型程度分一般破壞和嚴重破壞二級。損毀程度評定因子分別壓占、挖損、塌陷三種損毀類

型進行設置。壓占損毀類型:依據(jù)建筑或地表硬化程度、土壤容重、固體侵入物占比;挖損損毀類型:

考慮挖損深度、挖損后有效土層厚度、挖損后坡度、挖損后淺層地下水埋深和積水情況;塌陷損毀類型:

考慮塌陷深度、塌陷后坡度、塌陷后淺層地下水埋深、積水情況和生產(chǎn)力降低情況。

4.2.4.1壓占損毀類型評價標準

評定標準見表10。

表10壓占土地損毀型退化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

程度

建筑或地表硬化程度土壤容重(%)固體侵入物占比(%)

一般破壞其它增大幅度<30<5

嚴重破壞完全硬化增大幅度≥30≥5

注:優(yōu)先考慮建筑或地表硬化程度,其次考慮土壤容重增大幅度。

4.2.4.2挖損損毀類型評價標準

評定標準見表11。

表11挖損損毀型退化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

程度挖損深度挖損后有效土層厚度挖損后坡度挖損后淺層地

積水情況

(cm)(cm)(o)下水埋深(m)

一般破壞<30≥80<15>0.8能自流排水

8

LY/TXXXXX—2022

嚴重破壞≥30<80≥15≤0.8無法自流排水

注:優(yōu)先考慮挖損后淺層地下水埋深,其次考慮挖損后有效土層厚度,第三考慮挖損后坡度,最后

考慮挖損深度。

4.2.4.3塌陷損毀類型評價標準

評定標準見表12。

表12塌陷損毀型退化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

程度塌陷深度塌陷后坡度塌陷后淺層地下水埋深生產(chǎn)力降低情

積水情況

(m)(o)(m)況(%)

一般破壞<2<15>0.8能自流排水≤9.5

嚴重破壞≥2≥15≤0.8無法自流排水>9.5

注:優(yōu)先考慮生產(chǎn)力降低情況,其次考慮塌陷后淺層地下水埋深,第三考慮塌陷后坡度,最后考慮

塌陷深度。

4.2.5鹽漬化型退化評價標準

鹽漬化型退化程度分四級: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退化程度評定因子耕地與林地、草地、園

地和其他土地相區(qū)別。耕地:依據(jù)鹽堿斑占地率或土壤含鹽量、作物狀況;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

地:考慮鹽堿斑占地率或土壤含鹽量、植被狀況。

4.2.5.1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地

評定標準:按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輕度(≤45),中度(>45,≤60),重度(>60,

≤75),極重度(>75),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13。

表13鹽漬化型退化評價標準(林地、草地、園地和其他土地)

鹽堿斑占地率土壤含鹽量植被綜合蓋度生長狀況

百分比(%)評百分比(%)評蓋度(%)評分生長狀況評

分分分

≤520東部(≤0.1),西部(≤0.5)5>505偶有耐鹽堿植物出現(xiàn)1

26東部(>0.1,≤0.3),西部(>0.5,883

>5,≤20>35,≤50有耐鹽堿植物出現(xiàn)

≤1.0)

32東部(>0.3,≤0.7),西部(>1.0,1412耐鹽堿植物大量出現(xiàn),一些喬5

>20,≤40>20,≤35

≤1.5)木不能生長

38東部(>0.7,≤1.0),西部(>1.5,2016大部分為強耐鹽堿植物,多數(shù)7

>40,≤60>10,≤20

≤2.0)喬木不能生長,難于開發(fā)利用

44東部(>1.0),262010

>60≤10幾乎無植被,極難開發(fā)利用

西部(>2.0)

4.2.5.2耕地

9

LY/TXXXXX—2022

評定標準:按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輕度(≤45),中度(>45,≤60),重度(>60,

≤75),極重度(>75),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14。

表14鹽漬化型退化評價標準(耕地)

鹽堿斑占地率土壤含鹽量作物產(chǎn)量下降率作物缺苗率

百分比(%)評分百分比(%)評分百分比(%)評分百分比(%)評

≤520東部(≤0.1),西部(≤0.5)5≤55<51

26東部(≥0.1,<0.3),西部(≥0.5,883

>5,≤15>5,≤15≥5,<20

<1.0)

32東部(≥0.3,<0.7),西部(≥1.0,14>15,125

>15,≤30≥20,<30

<1.5)≤35

44東部(>0.7,≤1.0),西部(>1.5,20>35,167

>30≥30,<50

≤2.0)≤50

東部(>1.0),西部(>2.0)26>5020≥5010

4.2.6石漠化型退化評價標準

石漠化型退化程度分四級:輕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和極重度石漠化。石漠化程度評

定因子主要為:巖石裸露度、植被類型、植被綜合蓋度和土層厚度。

石漠化程度評定標準:按各指標評分之和確定程度分級,輕度(≤45),中度(>45,≤60),重

度(>60,≤75),極重度(>75),各因子及評分標準見表15。

表15石漠化型退化評價標準

巖石裸露度植被類型植被綜合蓋度a土層厚度

裸露度(%)評分類型評分蓋度(%)評分厚度(cm)評分

≥30,<4020喬木型5≥50,<705≥401

≥40,<5026灌木型8≥30,<508≥20,<403

≥50,<6032草叢型12≥20,<3014≥10,<206

≥60,<7038旱地作物型16≥10,<2020<1010

≥7044無植被型20<1026

注a:旱地農(nóng)作物植被綜合蓋度按≥30%,<50%計。

10

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

編制說明

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編制組

2021年11月12日

一、工作簡況(包括任務來源、協(xié)作單位、主要工作過程、標準主要

起草人及承擔的工作)

《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編制任務來源于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科學技術司。標準起

草單位為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編制項目下達后,項目負責人根據(jù)項目研究的內(nèi)容,組織從事土地退化及荒漠化

研究的有關專家組成編制組。編制組廣泛收集整理了我國現(xiàn)有的土地退化相關的國家

標準、行業(yè)標準以及科研論文,首先構建出指標框架,編制提綱,再據(jù)此分解任務、

責任到人,并規(guī)定了完成任務的時間,使標準分段編制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將分段起草的內(nèi)容匯總成《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初稿以后,按照《標準化工作

導則》的要求,起草了征求意見稿,將分別發(fā)送給各有關企業(yè)、科研及大專院校及長

期從事標準研制的專家征求意見。針對每位專家反饋的意見,項目組逐一進行細致的

討論、分析和商榷,并據(jù)此對《土地退化類型與分級》的初稿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本

標準是課題組專家團隊協(xié)作的成果。

標準主要起草人及承擔的工作:

馮益明:負責標準征求意見稿及審定稿的起草和修改。

王黎黎、包巖峰:負責標準征求意見稿起草、修改和征求意見。

曹曉明、宮麗彥:負責匯總專家意見。

二、標準的編制原則和標準的主要內(nèi)容(技術指標、參數(shù)、公式、性

能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等)及其論據(jù)(包括試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2.1標準的編制原則

2.1.1系統(tǒng)性

標準指標的選定,以科學、系統(tǒng)地評價不同土地退化類型、程度及等級為目標,

為科學、準確的監(jiān)測和掌握土地退化的范圍和程度提供理論依據(jù)。

2.1.2先進性

以符合國家標準(GB/T1.1——2020)為首要依據(jù),以當代科學現(xiàn)狀和需要為基

1

礎,兼顧未來20年林業(yè)科學發(fā)展的需求,體現(xiàn)出前瞻性和先進性。

2.2標準的主要內(nèi)容及來源

2.2.1定義

2.2.1.1土地退化LandDegradation

由于土地利用或由于一種營力或數(shù)種營力結合,致使土地生物或經(jīng)濟生產(chǎn)力和復

雜性下降或喪失。

2.2.1.2荒漠化Desertification

在干旱區(qū)、半干旱區(qū)和半干旱亞濕潤區(qū),由于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引起的土地退

化現(xiàn)象。

2.2.1.3水土流失SoilErosionandWaterloss

在水力、風力、重力及凍融等自然營力和人類活動作用下,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chǎn)

能力的破壞和損失,包括土地表層侵蝕及水的損失。

2.2.1.4石漠化Rockydesertification

石漠化是在濕潤、半濕潤氣候環(huán)境和巖溶環(huán)境中,由于人類活動和/或氣候變化

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蝕、地表水流失、基巖裸露,形成類似石質(zhì)

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過程。

2.2.1.5風力侵蝕WindErosion

風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飛揚、跳躍、滾動和堆積,并導致土壤中

細粒損失的過程。

2.2.1.6凍融侵蝕Freeze-thawErosion

土體和巖石因反復凍融作用而發(fā)生破碎、位移的過程。

2.2.1.7重力侵蝕GravitationalErosion

土壤及其母質(zhì)或基巖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發(fā)生位移和堆積的過程。主要包括崩塌、

瀉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

2.2.1.8土地貧瘠化LandDeterioration

由于土地的強化利用和有機肥施用不足,打破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的平衡,導致土壤養(yǎng)

分的下降。

2.2.1.9土壤污染SoilPollution

因城市化、工業(yè)化以及化學化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引起的土壤中有害元素含量增加,引

起土壤性質(zhì)的惡化,并造成農(nóng)產(chǎn)品有害物質(zhì)聚集,危害人體健康。

2.2.1.10土地損毀LandDamagement

因自然力或生產(chǎn)建設等外力作用導致地質(zhì)、地貌變化,地表植被滅失造成的土地

原始生態(tài)功能損毀、生產(chǎn)力降低或土地利用價值減低并難以再利用。

2.2.24標準內(nèi)容

根據(jù)國家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GB/T1.1-2000《標準化工作導則》的要求,本標準從

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自動采集及遠程實時傳輸兩方面制定完整可行的適合我國荒漠

生態(tài)系統(tǒng)遠程數(shù)據(jù)采集與傳輸?shù)募夹g規(guī)程。

2.2.2.1土地退化類型及其特征

2

2.2.2.1.1水土流失型

(a)就地表土流失

面蝕和片蝕造成表土的均一流失。

(b)就地地形破壞

細溝、溝谷侵蝕或塊體運動造成的不規(guī)則位移。

(c)易地沉積

湖泊、水庫的沉積。

(d)易地洪水

河床淤塞、河岸侵蝕和盆地過度淤沙。

2.2.2.1.2土地沙化型

(a)就地表土吹失

風蝕引起的均一位移。

(b)就地地形破壞

以風蝕坑、風蝕堆和沙丘為標志的不規(guī)則位移。

(c)易地沙塵

埋壓植被、道路和建筑物等。

2.2.2.1.3鹽漬化型

(a)原生鹽漬化

含高鹽分的成土母質(zhì)。

(b)次生鹽漬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的。

2.2.2.1.4凍融型

(a)動力條件

延續(xù)時間很長的凍融作用過程。

(b)基質(zhì)條件

具有低溫易變性質(zhì)。

(c)環(huán)境條件

高原地表植被稀疏。

(d)凍融荒漠化過程

季節(jié)融化層增厚-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干燥化;地表覆蓋變化或地下融水增多-多

年凍土融凍界面熱融-地表沉陷、破碎;強化以凍融交替作用為主的凍融作用過程和

斜坡過程。

2.2.2.1.5石漠化型

(a)土地石漠化發(fā)生的地域和環(huán)境

在熱帶、亞熱帶、溫帶的濕潤、半濕潤氣候環(huán)境和巖溶發(fā)育的環(huán)境;

3

(b)土地石漠化過程

由巖溶區(qū)植被退化或喪失、土壤物質(zhì)和地表水流失、巖石溶蝕與侵蝕、基巖裸露、

土地生物生產(chǎn)力退化等過程組合而成的地表過程。

2.2.2.1.6重力侵蝕型

(a)多為突發(fā)性;

(b)常發(fā)生在山地坡陡谷深地帶;

(c)巖體主要為花崗巖、片麻巖,多屬垂直節(jié)理,土薄巖裸,基巖風化,在強大

水力動能作用下,受地貌、巖體及植被等綜合影響,山體以崩塌、瀉溜和滑坡等形式

出現(xiàn);

(d)多交錯分布在水力侵蝕區(qū)內(nèi);

(e)面積小,危害大。

2.2.2.1.7土地貧瘠化型

(a)綜合性

土壤環(huán)境以及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劣化的綜合表征,如表現(xiàn)出有機質(zhì)含量

下降,營養(yǎng)元素虧缺,土壤結構破壞,土壤被侵蝕,土層變薄,土壤板結,土壤發(fā)生

酸化、堿化、沙化等;

(b)有機質(zhì)含量代表性

有機質(zhì)含量的下降可以作為土壤退化的一項重要標志,其與土壤的許多屬性是關

聯(lián)的。

2.2.2.1.8土壤污染型

(a)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

土壤污染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農(nóng)作物的殘留檢測,甚至通過研

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土壤污染從產(chǎn)生污染到出現(xiàn)問題,通常會滯后較

長的時間;

(b)累積性

污染物質(zhì)在土壤中不易擴散和稀釋,會不斷積累而超標,同時也使土壤污染具有

很強的地域性。

(c)不可逆轉(zhuǎn)性

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zhuǎn)的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zhì)的污染也

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降解。

(d)難治理

土壤污染一旦發(fā)生,僅靠切斷污染源往往很難恢復,有時要靠換土、淋洗土壤等

方法才能解決問題。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較高、治理周期較長。

2.2.2.1.9土地損毀型

(a)外力作用

自然力或生產(chǎn)建設等外力作用導致。

4

(b)體現(xiàn)形式

損毀土地劃分為挖損、占壓、沉陷、污染和占用五種類型。

2.2.2.2土地退化的分級及各指標閾值

根據(jù)9種土地退化類型(土地沙化型、水土流失型、鹽漬化型、凍融型、石漠化

型、重力侵蝕型、土地貧瘠化型、土壤污染型和土地損毀型)分別構建土地退化程度

評價標準。

2.2.2.2.1土地沙化型退化評價標準

表1土地沙化型土地退化評價標準

退化程度

評估因素

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

風積(風蝕)地表占總面積%<1515~3030~50>50

風積(風蝕)地表年擴展速率%<11~22~5>5

植被覆蓋度(%)>5030~5010~30<10

土壤流失量(t·hm-2·a-1)<1010~5050~200>200

年風蝕深度(mm)<0.50.5~3.03.0~10.0>10.0

生物生產(chǎn)量的減少(%)<1515~3535~75>75

地表景觀綜合特征自然景觀尚片狀分布的流沙或風蝕地。2m地表出現(xiàn)2~5m高流動5m高以上密

未受破壞,局以下低矮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丘。固定沙丘活化顯集的流動沙

部地區(qū)出現(xiàn)沙堆。固定沙丘有零星分布的著。旱作農(nóng)地和草場有丘或風蝕

斑點狀風蝕流沙(風蝕窩)。旱作農(nóng)地和明顯風蝕洼地和風蝕地。

和流沙。草場有明顯風蝕痕跡和地表殘丘。廣泛分布的粗化

粗化,局部地段有沙丘形成。砂礫地表。

2.2.2.2.2水土流失型退化評價標準

表2水土流失型土地退化評價標準

退化程度

評估因素

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

地表狀況砂礫及石塊石塊及卵石(10%~25%)卵石及巖石卵石及裸巖

(<10%)(25%~50%)(>50%)

侵蝕類型片蝕及細溝侵蝕片蝕及細溝侵蝕片蝕、細溝溝谷侵片蝕、細溝溝谷

蝕侵蝕

裸露的新土面積占總面積(%)<1010~2525~50>50

現(xiàn)代溝谷面積占總面積(%)<1010~2525~50>50

劣地或石質(zhì)坡地面積占總面積(%)<1010~2525~50>50

土壤厚度(cm)>9050~9010~50<10

植被覆蓋度(%)50~7530~5010~30<10

年侵蝕面積擴展速率(%)<1.01.0~2.02.0~5.0>5.0

5

評估因素退化程度

土壤流失量(t·hm-2·a-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