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必做詩歌鑒賞五類素材七種題型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必做詩歌鑒賞五類素材七種題型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必做詩歌鑒賞五類素材七種題型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必做詩歌鑒賞五類素材七種題型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必做詩歌鑒賞五類素材七種題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必做詩歌鑒賞五類素材七種題型

一、(2021?江西贛州市?高三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

面小題。(必做理由:珍重友誼題材,分析抒情手法和情感題型)

夜至永樂文長老院,文時臥病退院

蘇軾

愁聞巴叟臥荒村,來打三更月下門。

往事過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論。

老非懷土情相得,病不開堂⑺道益尊。

惟有孤棲舊時鶴,舉頭見客似長言。

(注)文長老即蜀僧文及,詩人同鄉(xiāng),在永樂本覺寺講道。蘇軾

通判杭州時三次過訪他,題此詩時是笫二次。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點題,寫作者夜至永樂,得知文長老臥病消息,不顧辛

勞特意前往探視。

B.頷聯(lián)先感慨時光流逝,再回到現(xiàn)實,說文及所幸未死,他們

才得以重溫舊情。

C.頸聯(lián)上句說他們之間友情深厚,并不是因為同懷鄉(xiāng)土,而是

由于情投意合。

D.頸聯(lián)下句是對文長老的慰藉,雖臥病退院,不能開堂講道,

但其道更受尊重。

2.尾聯(lián)運用了何種抒情方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

內(nèi)容簡要分析。

二、(2021?哈爾濱市?高三三模)閱讀下面這兩首詩,按要求作

答。(必做理由:關注農(nóng)村題材,概括內(nèi)容題型)

感春十三首(其一)

[宋]張耒①

春郊草木明,秀色如可攬。

雨余塵埃少,信馬不知遠。

黃亂高柳輕,綠鋪新麥短。

南山逼人來,漲洛清漫漫。

人家寒食近,桃李暖將綻。

年豐婦子樂,日出牛羊散。

攜酒莫辭貧,東風花欲爛。

感春十三首(其八)

[宋]張耒

浮云起南山,冉冉朝復雨。

蒼鳩鳴竹間,兩兩自相語。②

老農(nóng)城中歸,沽酒飲其婦。

共言今年麥,新綠已映土。

去年一尺雪,新澤至已屢。

豐年坐可待,春服行欲補。

[注]①此兩首詩是張耒早年任壽安(在今河南宜陽縣境)縣尉時

所寫。②鳴鳩喚婦的俗語起興

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北方鄉(xiāng)村春天生機盎然的圖景,表現(xiàn)了

詩人對農(nóng)民生活的深切關懷。

B.《感春(其一)》寫南山迎面,“逼”字化動為靜;清洛初

漲,“漫漫”音韻和諧舒緩。

C.《感春(其八)》以老農(nóng)與妻子的對話作為全篇的重點,略

加著墨,人物形象就很豐滿。

D.這兩首詩以散行為主,間用對句,不追求言語句讀之奇,語

言風格上尤能顯示平淡之美。

4.這兩首詩在內(nèi)容上既相連續(xù),又相區(qū)別,尤其在人和自然的

處理上區(qū)別明顯。請簡要分析。

三、(2021?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

下面小題。(必做理由:勉勵友人題材,賞析詩句題型)

送獨孤判官赴嶺①

劉長卿

伏波②初樹羽,待爾靜川鱗③。

嶺??达w鳥,天涯問遠人。

蒼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

遙想文身國,迎舟拜使臣。

[注]①嶺:嶺南。②伏波: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曾在嶺南任職。

③川鱗:水中鱗介。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題目交代了友人即將赴嶺南任職的背景,“送”字是詩眼,

統(tǒng)領全篇。

B.詩人借“伏波”典故贊美友人能力出眾,能順利推行政令,

有所作為。

C.詩人在崇山峻嶺間看到飛鳥,聯(lián)想到遠行途中的友人,倍感

孤獨。

D.友人此去山高路遠,但途中正值春天,景色優(yōu)美,暗含對友

人的祝愿。

6.本詩尾聯(lián)十分精妙,請結合詩句分析其藝術特色。

四、(2021?山西臨汾市?高三三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

列小題。(必做理由:樂觀報國題材,分析詩句含義題型)

老馬行

陸游

老馬虺情①依晚照,自計豈堪三品料?

玉鞭金絡付夢想,瘦稗枯箕空咀喉。

中原蝗旱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

一聞戰(zhàn)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

(注)①虺IW:疲病的樣子。

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第一句粗筆勾勒落日余暉下老馬疲病不堪的樣子,恰與

題目老馬行走的意思相合。

B.“玉鞭金絡”指華貴的裝飾,“瘦稗枯箕”指粗劣的草料。

三四句表意形象,引人聯(lián)想。

C.五六句轉(zhuǎn)而寫胡人遭受蝗災旱災導致國運衰敗,正好傳來了

南宋軍隊要北伐的好消息。

D.本詩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道盡了愛國詩人陸放翁一生渴望征

戰(zhàn)沙場、收復失地的志向。

8.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有什么含意?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五、(2021?百校聯(lián)盟?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必做理由:思親念友題材,寫景手法題型)

春江送人

孟貫

春江多去情,相去枕長汀。

數(shù)雁別渝浦,片帆離洞庭。

雨余沙草綠,云散岸峰青。

誰共觀明月,漁歌夜好聽。

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借春江流水寄托離別之情,借眼前景傳遞離別情,委婉

曲折,含蓄蘊藉。

B.頷聯(lián)選擇凝聚著別意的大雁和船帆,將二者加以對照,將離

愁別緒推進一層。

C.尾聯(lián)實寫行人到達目的地之后的歡快場景,和朋友一起賞明

月,共同聽漁歌。

D.這首詩風格平實質(zhì)樸,語言自然流暢,對仗工整,把尋常題

材寫得真摯動人。

10.請賞析這首詩頸聯(lián)的寫景藝術。

六、(202L廣東高三其他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必做理由:賢臣良相題材,人物形象題型)

題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

戴復古

堂堂大節(jié)在朝廷,名重當時太華輕。

乾道②君臣千載遇,先生議論九重驚。

人歌黃霸③思遺愛,我頌朱云④有直聲。

一瓣清香拜圖像,英風凜凜尚如生。

(注)①原題后尚有“徐竹隱直院謂梅溪古之遺直,渡江以來一

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號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

孝宗年號。③黃霸:西漢著名循吏,為政外寬內(nèi)明,力勸耕桑,

推行教化,治行為當時第一。④朱云:漢成帝時人,以直臣聞名

于世。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先直接贊美王梅溪先生的志節(jié),后用襯托手法表現(xiàn)他的

名聲之大。

B.頷聯(lián)意謂君臣際遇是千載難逢的,梅溪先生議論國家大事,

令帝王驚嘆。

C.頸聯(lián)用典,意在表達作者對循吏黃霸和直臣朱云的贊美之情,

感情真摯。

D.尾聯(lián)點題,詩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遺像,感覺他英風凜凜,

一如生前。

12.在作者的心目中,土梅溪先生是怎樣的形象?試結合全詩簡

要分析。

七、(2021?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市?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

完成各題。(必做理由:和音樂結合題材,分析手法題型)

聽宋宗儒施阮①歌(節(jié)選)

黃庭堅

手揮琵琶送飛鴻,促弦聆醉驚客起

寒蟲催織②月籠秋,獨雁叫群天拍水

楚國羈臣③放十年,漢宮佳人④嫁千里。

深閨洞房語恩怨,紫燕黃鵡韻桃李。

楚狂行歌驚市人,漁父孥⑤舟在葭葦。

問君枯木著朱繩,何能道人意中事?

(注)①阮:即阮咸,一種形似琵琶的樂器,相傳為西晉音樂家、

文學家阮咸所創(chuàng)制。摘(ti):彈奏。②催織:即促織。③楚國

羈臣:指屈原。④漢宮佳人:指王昭君,據(jù)說她出塞時曾攜帶琵

琶,馬上彈奏。⑤孥(rao):通“撓”。本指船槳,這里是以

槳劃船。

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描寫宋宗儒彈奏阮咸,讓人如臨其境,聆聽到動人音

樂,感受到演奏者高超的技藝。

B.“手揮”寫宋宗儒彈奏動作,“送飛鴻”暗含彈琴者的思想

感情,引出具體的音樂場面描寫。

C.“深閨洞房語恩怨”寫音樂的凄涼傷感;“紫燕黃鵬韻桃李”

表現(xiàn)的是音樂的悅耳宜人。

D.“枯木著朱繩”是抑,寫阮咸的貌不驚人;“道人意中事”

是揚,寫宋宗儒用它彈奏佳曲。

14.這首詩描寫音樂運用了哪些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八、(2021?安徽合肥市?高三三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

面小題。(必做理由:羈旅漂泊題材,分析結構題型)

岳陽館中望洞庭湖

劉長卿

萬古巴丘戍①,平湖此望長。

問人何淼淼,愁暮更蒼蒼。

疊浪浮元氣②,中流沒太陽。

孤舟有歸客,早晚③達瀟湘?

[注]①巴丘戌:謫戍巴丘一帶。②元氣:指天地彌漫之氣,也

即生氣。③早晚:何時,何日。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詩人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寫出洞庭湖時空的漫長廣遠,

令人感慨萬千。

B.頷聯(lián)以“淼淼”“蒼蒼”兩個疊詞,描繪出洞庭湖浩蕩之勢,

境界雄闊蒼涼。

C.尾聯(lián)詩人將目光投射到了湖中扁舟之上,著一“孤”字,盡

顯孤標傲世之意。

D.全詩語言典雅雋永,凝練含蓄,所寓情感傷而不怨,承繼了

“風雅”的傳統(tǒng)。

16.詩歌的頸聯(lián)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九、(2021?貴州貴陽市?高三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

面小題(必做理由:憂國憂民題材,分析詩眼題型)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①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②。

(注)①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②《梁甫吟》:

古樂府中的一首葬歌?!度龂?蜀書?諸葛亮傳》:“亮躬耕

隴畝,好為《梁父吟》?!?/p>

1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中先寫花傷客心,用襯托的手法以樂景寫哀情,再寫萬

方多難的局勢,前因后果,順理成章;“登臨”二字,則以高屋

建令瓦之勢,領起下面的種種觀感。

B.頷聯(lián)從空間和時間上延展開來,形成了宏闊悠遠的意境,包

括了詩人對國家山河的熱愛和民族歷史的回憶,其憂國憂民的高

大形象躍然紙上。

C.頸聯(lián)主要寫國家戰(zhàn)事,上句的“終不改”,照應頷聯(lián)的“變

古今”;下句“寇盜”“相侵”,進一步說明第二句的“萬方多

難”,焦慮之中透著堅定的信念。

D.尾聯(lián)借用典故,諷喻當朝昏君,寄托詩人懷抱,表明自己要

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體現(xiàn)了卒章

顯志的藝術特點。

18.本詩的詩眼是哪個字?請結合全詩內(nèi)容說明理由。

十、(2021?安徽高三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

成各題。(必做理由:欣賞自然題材,分析語言風格題型)

雨霽看東園桃李,行溪上,進退格①

楊萬里

藥里關心正腹煩,強排孤悶到東園。行穿一一■三三徑,來往紅紅

白白間。

繞樹仰看渾不見,隔溪回望不勝繁。村村桃李家家柳,腳力酸時

坐看山。

(注)①進退格:亦作“進退韻”,律詩用韻的一種格式。一首

詩采用兩個相近的韻部來押韻,隔句遞換用韻,一進一退,相間

押韻,故名。

1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吃完藥后體內(nèi)正自煩悶難安,為排遣孤寂愁悶,于雨后

來到了東園。

B.作者穿行在東園的小徑之上,在或紅色或白色的桃花李花之

間往來欣賞。

C.東園中繞著樹木仰望,似無所獲;可隔溪回頭觀望,確是一

片繁盛景象。

D.尾聯(lián)寫到村村有桃李,家家有柳樹,可見作者走到腳酸時正

好坐山觀景。

20.楊萬里號誠齋,他的“誠齋體”風格純樸,自然活潑。請結

合本詩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B

2.間接抒情(或“借物抒情”“敘事抒情”)。通過描寫(敘

寫)孤鶴的表現(xiàn)來表達詩人對友人病重的關切(或難過、哀傷),

抒發(fā)詩人和友人之間深厚的感情。

【分析】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B.“說文及所幸未死”是錯誤的?!按松怼敝傅氖窃娙俗约?,所

以應是說詩人自己所幸未死。

故選Bo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表達技巧以及評價詩歌中作者思

想情感的能力。

本詩尾聯(lián)寫到棲居的孤鶴,見到我的來訪好像老朋友和我長談一

樣,通過對孤鶴的描寫,寫出了我和文長老之間深厚的感情,并

且作者夜到永樂不辭辛勞特意前去探視文長老,也寫出了詩人對

文長老病重的關切。詩人不直抒胸臆,而是通過對孤鶴的描寫敘

事來側(cè)面抒發(fā)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因此采用了借物抒情的間接方式。

3.B

4.內(nèi)容連續(xù):(寫出一個即可)

①《感春(其八)》“沽酒飲其婦”“豐年坐可待”基本上是《感

春(其一)》“年豐婦子樂”,“攜酒莫辭貧”二句所寫農(nóng)事的

延伸和放大。

②《感春(其八)》“新綠已映土”“新澤至已屢”是《感春(其

一)》“雨余塵埃少”“綠鋪新麥短”所寫天氣和景色的延續(xù)。

內(nèi)容區(qū)別:

①《感春(其一)》寫雨后信馬游春時看到的郊野秀色,一幅自

然景物速寫,全面鋪寫春景,人在景中,人是其中的點綴。

②《感春(其八)》一幅農(nóng)家生活素描,人在其中居于主要位置。

云起南山,晨雨冉冉,蒼鳩兩兩,相語竹間,這些景物是人生活

的環(huán)境,人們習用的鳴鳩喚婦的俗語起興也是引出老農(nóng)夫婦。老

農(nóng)夫婦的對話為全篇重點,流露出豐收可望的愉快心情。

【分析】

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B."‘逼'字化動為靜”錯,應是“化靜為動”,“南山逼人來”,

將本來是靜態(tài)的南山寫得好像能動一樣,沖著人移過來,寫出了

騎馬游玩的獨特感受。

故選Bo

4.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鑒賞能力。

題干提示兩首詩在內(nèi)容上既相連續(xù),又相區(qū)別,尤其在人和自然

的處理上區(qū)別明顯??忌页鰞稍娫趦?nèi)容上的關聯(lián)以及描寫人

和自然的差別。

內(nèi)容連續(xù):前首寫村落里丁男婦女為豐年在望而分外喜悅,紅日

初升就把牛羊散放在牧場上。雖然手邊不寬裕,人們還是利用勞

動余暇入城“攜酒”回來,與妻子同樂。后首基本上是前首“年

豐婦子樂”,“攜酒莫辭貧”二句的延伸和放大。它以洗練的筆

觸,塑造了一位老農(nóng)城中沽酒歸來,同老伴對飲共話的情態(tài),很

像一幅農(nóng)家生活素描。從天氣的角度,兩首詩也有延續(xù)?!陡写?/p>

(其八)》“新綠已映土”“新澤至已屢”是《感春(其一)》

“雨余塵埃少”“綠鋪新麥短”所寫天氣和景色的延續(xù)。

內(nèi)容區(qū)別:從景物和人物的關系看,前首寫雨后信馬游春時看到

的郊野秀色,很像一幅自然景物速寫,人只是其中的點綴。“草

木明”、“塵埃少”,高柳“黃亂”,新麥“綠鋪”,“南山”

迎面,清“洛”初“漲”,北方原野上萬物欣榮的盎然春意,引

起詩人極大興趣。雨后新晴,節(jié)近“寒食”,桃李的禧蕾被暖烘

烘的太陽熏得快綻苞了。村落里丁男婦女為豐年在望而分外喜悅,

紅日初升就把牛羊散放在牧場上。而后首很像一幅農(nóng)家生活素描,

人在其中居于主要位置。云起南山,晨雨冉冉,蒼鳩兩兩,相語

竹間,這便是畫中人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時晴時雨的天氣,對作物

生長很有好處。而蒼鳩兩兩相語,和老農(nóng)夫婦的斟酒“共言”,

則起了烘托作用。

5.C

6.①用虛寫方式,想象友人到達后嶺南百姓到河邊下拜迎接的

場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愿,更暗含對國家實力強大的贊美之

情;②用借代修辭手法,以“文身國”代指南方少數(shù)民族,表明

友人推行文教,教化百姓,責任重大,任務艱巨;③結構上首尾

呼應,用“迎”照應“待”,突出當?shù)匕傩諏Κ毠屡泄俚钠诖?/p>

側(cè)面表達其能力之強。

【分析】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C.“聯(lián)想到遠行途中的友人,倍感孤獨”有誤。依“天涯問遠

人”中“天涯”指嶺南,是友人即將前往的地方。此句是詩人想

象了友人在嶺南之地問起我這個遠人的情境,不是寫友人的倍感

孤獨,而是以想象友人詢問遠人之事間接表達出我對友人的牽掛。

故選C。

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題干要求“請結合詩句分析尾聯(lián)的藝術特色”,首先要清楚“藝

術特色”的界定,也就是判斷表達技巧。其技巧包括修辭手法、

表現(xiàn)手法、抒情方式、語言風格,結構技巧。判斷該句可從以下

方面判斷:

①修辭手法:借代,文身即紋身,是在人的皮膚上刺繪出花紋或

圖形。有的少數(shù)民族,會把民族的圖騰紋刺在人的身上。這里的

“文身國”代指嶺南民族。暗含了詩人對友人的祝愿,希望友人

能夠很好推行文教,教化百姓。

②表現(xiàn)手法:虛寫。依“遙想文身國”中“遙想”可見,詩人想

象友人前往嶺南,當?shù)氐陌傩占娂姵鲩T,走到河岸下拜迎接朝廷

使臣的情境,以此囑托友人不要辜負當?shù)匕傩盏钠谠S。

③結構作用:首尾呼應。依據(jù)首聯(lián)的“待爾靜川鱗”中的“待爾”

等待你的到來。尾聯(lián)“迎舟拜使臣”中“迎舟”百姓迎舟使臣,

回答了首聯(lián)“待爾”的問題,突出了當?shù)匕傩諏τ讶说絹淼钠诖?/p>

7.A

8.(1)老馬一聽到戰(zhàn)鼓的聲音便精神抖擻,意氣風發(fā),還能為

報效國家、掃平燕趙貢獻一份力量。(2)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詩人以雖然衰病但雄心不減的老馬自況。(3)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老

當益壯、以身報國的愛國情操。

【解析】

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A.“老馬行走”錯誤,“行”是文體,不是“行走”。

故選Ao

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尾聯(lián)“一聞戰(zhàn)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意思是:老馬雖然衰

病,但雄心不減,一聽到戰(zhàn)鼓的聲音便精神抖擻,意氣風發(fā),還

能為報效國家、掃平燕趙貢獻力量。

詩人以“老馬”自比,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蔼q”字極言戰(zhàn)馬

雖已衰老多病,但仍然抱有為朝廷收復失地的雄心。詩人如同老

馬一樣,一旦傳召北伐,擂響出征的戰(zhàn)鼓,就會如同老馬一樣馳

騁沙場,再現(xiàn)雄風,踏平燕趙,為國效忠。

表達了詩人老當益壯、忠貞報國的愛國情懷。

9.C

10.①詩人的目光從近處的沙草望向遠方的山峰,由近及遠,由

低到高,變換不同的視角使畫面增添了層次感。②兩句詩選取不

同色彩入詩,既有雨后嫩綠的小草,又有云開后青色的山峰,畫

面豐富。③樂景襯哀情,作者寫在清新明麗的背景下仍難舍別離

情,哀情倍增。

【分析】

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C.“實寫行人到達目的地之后的歡快場景”分析錯誤,尾聯(lián)是虛

寫,是詩人設想與朋友離別后,就沒有人和自己一起賞明月,共

同聽漁歌了。

故選C。

10.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景物描寫的特點的能力。

本題可從詩歌內(nèi)容,描寫角度,表達技巧,思想情感等方面作答。

內(nèi)容上,詩的頸聯(lián)描寫了雨后嫩綠的小草,云開后青色的山峰,

畫面色彩豐富。

描寫角度上,詩人由近及遠,由低到高,先描寫近處的沙草,再

描寫遠方的山峰,使畫面增添了層次感,使畫面更美麗。

表達技巧上,作者借美麗的畫面反襯別離的哀情。

思想情感上,作者借眼前清麗的美景表達難舍之情,使離別的情

感更加傷感。

11.C

12.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為國、深受君

主器重的大臣形象。他在朝為官,正直端方,有著遠大志節(jié),名

聲之重簡直蓋過華山,深受孝宗賞識,議論國事君主極為重視。

去世多年,仁愛還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頌懷念他。

【分析】

1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及分析概括詩人在文中的觀

點態(tài)度的能力。

C.“意在……之情”錯誤,頸聯(lián)贊頌循吏黃霸和直臣朱云,意

在表達對梅溪先生的稱頌與贊美。

故選C。

1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通過分析詩句內(nèi)容可知,王梅溪先生應該是一位大臣。

“堂堂大節(jié)在朝廷,名重當時太華輕”,第一句直接贊美王梅溪

先生有著遠大志節(jié),第二句用“重”“輕”形成對比,名聲之重

簡直蓋過華山,襯托王梅溪先生的名聲之大。

“乾道君臣千載遇,先生議論九重驚",結合注釋內(nèi)容“乾道:

孝宗年號”分析,這樣的君臣際遇是千載難逢的,也就是說王梅

溪先生深受孝宗賞識。王梅溪先生關于國家大事的議論、觀點等,

令帝王驚嘆,他的觀點深受君王重視。

“人歌黃霸思遺愛,我頌朱云有直聲”,結合注釋③④分析,用

循吏黃霸和直臣朱云的典故,來表達對王梅溪先生的稱頌和贊美。

“一瓣清香拜圖像”,詩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遺像。最后兩聯(lián)

表明百姓仍然歌頌懷念他。

結合以上分析可知,王梅溪先生是一位有遠大志節(jié),有德行,有

見解,忠君愛國,而且深受君王器重的大臣。

13.C

14.①比喻。“寒蟲”兩句,以蟲禽之聲取喻,寫樂聲遼遠清幽,

有海闊天空之感;“深閨”兩句,像深閨洞房里傾訴兒女恩怨,

寫樂曲的纏綿,像紫燕黃鵬傳達桃李的韻味寫樂曲的悅耳。②側(cè)

面描寫?!按傧荫眢@客起",急音繁響使醉客也驚起,從側(cè)面

寫出音樂的強烈效果。③用典:通過一些有特色的典故(屈原放

逐、昭君出塞、楚狂笑歌、漁父駕舟)來描摹音樂形象引起的聯(lián)

想,從而達到了視、聽俱存,感受豐富的藝術情境。

【分析】

13.本題考查學生煉字、煉句的能力以及鑒賞表現(xiàn)手法和思想情

感的能力。

C.“'深閨洞房語恩怨'寫音樂的凄涼傷感”錯?!吧铋|洞房

語恩怨”,意思是像深閨洞房里傾訴兒女恩怨,其中傳達的是最

和諧、最深情的人間之聲,“深閨洞房語恩怨”寫出了音樂的纏

綿,而非“凄涼傷感”。

故選C。

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寒蟲催織月籠秋,獨雁叫群天拍水”,寫音樂聲像蟋蟀催人紡

織月籠秋,像孤雁呼喚同伴天拍水,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

聲寫聲,把音樂聲比喻成蟋蟀催人紡織的聲音以及孤雁呼喚同伴

的聲音,以蟲禽之聲取喻,寫出了樂聲的遼遠清幽,給人以海闊

天空之感?!吧铋|洞房語恩怨,紫燕黃鵬韻桃李",寫音樂聲像

深閨洞房里傾訴兒女恩怨,像紫燕黃鵬傳達桃李的韻味,也是運

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吧铋|洞房語恩怨”,寫出了樂曲的纏綿,

“紫燕黃鵬韻桃李”,寫出了樂曲的悅耳,讀來給人以身臨其境

之感。

“促弦聒醉驚客起”,寫急音繁響使醉客也驚起。此處不直接描

寫音樂動人,而是借用醉客驚起來側(cè)面烘托音樂的動人,是側(cè)面

描寫,從側(cè)面寫出音樂產(chǎn)生的強烈效果,讀來容易使人產(chǎn)生共鳴。

“楚國羈臣放十年”,運用屈原放逐的典故;“漢宮佳人嫁千里”,

運用昭君出塞的典故;“楚狂行歌驚市人”,運用“楚狂笑歌”

的典故;“漁父絮舟在霞葦”,運用漁父駕舟的典故。詩歌通過

這些有特色的典故來描摹音樂形象,使人引起聯(lián)想,從而達到了

極強的視、聽效果,令人如同身臨其境,感受豐富的藝術情境,

給人以美感。

15.C

16.①情感表達:頸聯(lián)所描寫的湖水涌動、生氣彌漫、吞天沒日

之狀,是詩人豪情的形象化表達,使讀者更能直觀感受并沉浸于

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②結構安排:頸聯(lián)所抒發(fā)的豪情與頷聯(lián)之“愁”、

尾聯(lián)之“孤”形成巨大的反差,有助于凸顯詩人孤獨漂泊之愁,

使整首詩歌有跌宕起伏之妙。

【分析】

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的能力。

C.“盡顯孤標傲世之意”錯誤,尾聯(lián)寫孤舟歸客,凸顯詩人孤獨

漂泊之愁。

故選c。

1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句作用的能力。

題干明確指出讓學生分析“詩歌的頸聯(lián)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

面有什么作用”,學生結合情感和結構進行分析即可。

情感上,“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描寫的洞庭湖湖水涌動、

生氣彌漫,洞庭湖中流更是水勢浩大吞天沒日,意境雄渾闊大,

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

結構上,頸聯(lián)描寫詩人的萬丈豪情,而頷聯(lián)“問人何淼淼,愁暮

更蒼蒼”描寫詩人面對浩渺的洞庭湖,在日暮時分無限憂愁涌上

心頭;尾聯(lián)“孤舟有歸客,早晚達瀟湘”卻寫詩人乘一葉孤舟踏

上歸鄉(xiāng)之路,不知何時才能回到家鄉(xiāng)。這兩聯(lián)的“愁”“孤”與

頸聯(lián)的豪情反差巨大,一方面使詩歌結構起伏跌宕,另一方面更

好地表達了作者孤獨漂泊之愁。

17.A

18.本詩的詩眼是“傷”字。(它為全詩奠定了悲愴氣氛,為下

文抒情作鋪墊)理由:①客居他鄉(xiāng)之傷。詩人登樓望遠,滿眼繁

花反襯詩人滿腹愁思,抒發(fā)客居他鄉(xiāng)的漂泊與傷感;②國家多難

之傷。外族入侵,戰(zhàn)亂頻仍,詩人憂國憂民,為國家災難而傷心;

③壯志難酬之傷。雖仰慕諸葛亮那樣的先賢,但難遇明主,為壯

志難酬而傷心;④對君主任用奸佞之傷。借后主劉禪寵信宦官最

終亡國的歷史表達對當今朝廷昏庸無道、任用奸佞的傷心。

【分析】

1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A.“寫萬方多難的局勢,前因后果,順理成章”錯,“寫萬方多

難的局勢”,是“傷客心”的理由,因果倒置。

故選Ao

18.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之煉字的能力。

由全詩來看,詩眼在首句“花近高樓傷客心”中,為“傷”字。

首聯(lián)提挈全篇,“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fā)點。在這

樣一個萬方多難的時候,流離他鄉(xiāng)的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

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在行文上,先

寫詩人見花傷心的反?,F(xiàn)象,再說是由于萬方多難的緣故,因果

倒裝,起勢突兀;“登臨”二字,則以高屋建甑之勢,領起下面

的種種觀感。因此“傷”字為全詩奠定了悲愴氣氛,為下文抒情

作鋪墊??途铀l(xiāng)之傷。同時,詩人登樓望遠,滿眼繁花反襯詩

人滿腹愁思,抒發(fā)客居他鄉(xiāng)的漂泊與傷感。

頷聯(lián)從詩人登樓所見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壯觀,“錦江”、“玉

壘”是登樓所見。詩人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著蓬勃的春色從天

地的邊際洶涌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飄忽起滅,正像古今世勢的

風云變幻,詩人聯(lián)想到國家動蕩不安的局勢。

頸聯(lián)“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中,北極,星名,居

北天正中,這里象征大唐政權。上句“終不改”,反承第四句的

“變古今”,是從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復辟一事而來,

意思是說大唐帝國氣運久遠;下句“寇盜”“相侵”,進一步說

明第二句的“萬方多難”,針對吐蕃的凱覦寄語相告:“莫再徒

勞無益地前來侵擾!”詞嚴義正,浩氣凜然,在如焚的焦慮之中

透著堅定的信念。以此表達國家多難之傷。

尾聯(lián)“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的意思是:可嘆

那亡國昏君劉禪竟也有專門的祠廟!已近黃昏了,我也學習孔明,

姑且作一首《梁甫吟》吧。此處詠懷古跡,諷喻當朝昏君,寄托

詩人的個人懷抱,同時抒發(fā)壯志難酬之傷和對君主任用奸佞之傷。

19.D

20.①敘事、描寫富有生活氣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