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_第1頁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_第2頁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_第3頁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_第4頁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7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教材把求未知加數安排在10以內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之后,單設一個課時進行教學。這種安排有助于學生體會求未知加數的含義,啟發(fā)學生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求未知加數的問題。教材把求和是10的算式中的未知加數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為后面學習用湊十法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打基礎的。

教學例題要先弄清圖意,聯(lián)系操作過程思考8個再放幾個就放滿10個,列出8+()=10的算式,再引導討論?()?里填幾。想想做做安排了信鴿送信、拔蘿卜等練習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反饋、鞏固所學的知識。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求未知加數的不同方法,要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索,小組合作交流來完成。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求未知加數的?方法

2?初步體會數的分與合和求未知加數的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

3?發(fā)展數學理解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繼續(xù)培養(yǎng)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講述:同學們越來越聰明了,智慧爺爺獎給我們一個智慧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呢?

邊講述邊打開禮盒,指名看看,并說給大家聽,里面裝了8個大蘋果,還空著兩格。

[評:由智慧爺爺送禮盒引起學生的好奇:里面究竟有什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二、觀察探索,積極思維

1?出示情境圖,學生仔細觀察。

提問:你們能從圖上發(fā)現什么嗎?可以怎樣提出問題?想不想把這個問題用算式表示出來?

板書:8+()=10。

揭題:這個()為什么沒有數?(因為2個格子里沒有蘋果,是空著的。)今天我們研究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把()里的數填上。(板書課題:求未知加數)

2?動手擺學具,獨立思考,發(fā)現()里可填2。

3?小組合作交流、討論:還能用什么方法知道()里應填2?

小組長組織討論,然后向大家匯報討論情況。

板書:

(1)因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2)8和2合成10,所以8+(2)=10。

(3)10-8=2,()里填2。

教師評價:從小組長匯報的情況看,求未知加數的方法很多,這是大家討論交流的成功之處,祝賀你們。

[評:這一層次先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把看到的內容用語言敘述出來,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良好習慣。為了突破難點,教學時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自己動手擺學具,積累感性認識,再經過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交流討論,上升為理性認識。學生不僅知道了()應填幾,還明白了求未知加數的幾種方法。讓學生互相評價,不再向老師匯報,減輕了學生的思想負擔,使他們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對數學產生興趣。]

三、應用拓展

1?獨立完成6+()=10。

2?想想做做第1題信鴿送信。

講述:信鴿在無邊無際的藍天上飛翔,不知不覺迷失了方向,智慧爺爺想請同學們幫幫忙,用自己的辦法幫信鴿把信送到郵局,愿不愿意?請用鉛筆引路,把信和郵局用線連起來。

在書上完成,小組學生互相檢查。

教師評價:同學們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動了信鴿,它們把這件好事告訴給了

小白兔。你們瞧,小白兔為了獎勵大家,正背著簍子給大家拔蘿卜呢!

3?出示課件小白兔拔蘿卜,

讓學生分兩組進行拔蘿卜比賽,初步體會□+□=10這個簡單的數學模型。

8+□9+□

6+□7+□

4+□=105+□=10

2+□3+□

0+□1+□

鼓勵拔得慢的小組不要灰心,以后繼續(xù)努力,不要互相責怪。

4?找朋友。(方法:4個學生持得數卡片,4個學生持算式卡片,邊唱邊找,手拉手成好朋友)

5?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是怎么比的?把想法告訴大家。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把8+()=10的思維過程遷移到6+()=10中,讓學生獨立求出()里應填4這個未知數,鞏固求未知加數的方法。把練習題設計成活動形式來呈現,安排了學生喜歡的信鴿送信、小兔拔蘿卜和找朋友等游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并讓學生領悟□+□=10這個簡單的數學模型。]

四、總結點撥

今天大家玩得開心嗎?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呢?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評: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學習的過程進行總結,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一件事自始至終有個交待的責任心,也讓學生體驗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2

【學習目標】

1.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實際意義,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的意識。

3.在合作、討論中去發(fā)掘知識,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測量精神,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伙伴,天天陪著我們一起學習,它就是我們的課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桌子有多長。(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提問: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課桌有多長呢?

1.估計:讓學生試著估計一下自己的桌子長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劃著估,估好后,舉手交流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一個物體的長度提前有一個不具體的感官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估測能力。)

2.測量: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量桌子的長度呢?請同桌兩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課桌有多長。

學生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總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

質疑:為什么測出的桌子長度的說法都不一樣呢?同樣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樣長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

小結:使用的工具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只有當工具一樣時,結果才會相同??磥?,統(tǒng)一測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嗎?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同時體會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

3.認識尺子。

(1)師:尺子有很多種,不止是你們手中用的這種,還有這些。(出示各類尺子,拓寬知識面,讓學生多認識一些尺子。)而在我們的學習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學生尺。(在黑板上貼出放大的直尺圖。)

(2)觀察、探究:學生尺上有些什么?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

結合學生的發(fā)現,講解刻度線、字母cm及其含義、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板書:長度單位——厘米(cm)。)

(3)師:在尺子上找到“0”了嗎?它在什么位置上,誰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尺子上還有些數字是什么意思?請找到尺子上從“0~1”這一段,從0~1是幾厘米?

(4)在認識厘米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手比劃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長”,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見到過什么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中常見物體理解厘米的實際意義,使抽象的單位變得可以體驗。)

(5)認識幾厘米

①數一數:從0刻度到2刻度之間有幾個1厘米,是幾厘米?從3刻度到7刻度是幾厘米?

②猜一猜,5~6.9~10、0~2.0~6之間分別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經驗和認識出發(fā),加入“猜想”這一催化劑,促進學生多角度思維,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得出結論。誘發(fā)學生的跳躍思維,加快1厘米的認識過程。)

③打手勢:4厘米大約有多長?7厘米大約有多長?10厘米大約有多長?

(同桌互評。)

4.量物。

(1)要求學生取出統(tǒng)一物體(學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長邊(正好整數),小組討論試著量,再匯報。面對結果不統(tǒng)一時,大家討論原因。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找一人上臺演示,得出經驗:量物體時,先把一端對準0刻度線,再看另一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2)再量這個三角形的一條短邊,不夠整數,全班交流該讀作多少。

討論:離哪個刻度線比較近,大約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用不同的工具測量課桌,到用相同的工具測量物體,在操作中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質,得出結論,找出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索中去發(fā)現與創(chuàng)新。)

三、鞏固練習。

1.估計大約是幾厘米?(如:書的厚度,小棒、鉛筆的長度等。)

2.請幾名同學分別量出這幾種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并注意測量的方法。

3.小組活動,完成第15頁第1--3題,先估計,再測量。

四、總結評價。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你表現得怎樣?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頁內容、做一做第1、2題,練習二。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學生認識“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關系,初步了解它們的相對性,使學生能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經歷觀察、操作和活動的過程,初步掌握判斷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戲活動中,體會位置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認識左右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建立左右的標準,初步掌握判斷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用左、右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準備:主題圖、課件、卡片、圖片、膠棒或膠水

教學過程:

預習:你平時走路靠哪側走?寫字用哪只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們平時上下樓靠哪邊走?為了安全,避免我們上下樓沖撞在一起,學校要求我們都要“靠右行走”,為此在走廊內學校還為我們貼上了小腳丫,以指示靠右側行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學習新知,交流反饋:

1、分辨自己身體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邊、右邊嗎?

(2)其實我們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來嗎?同桌互說,再指名說

2、進一步認識左和右。

(1)你會用左和右說一句話嗎?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說一說你現在坐的位置(左右、左邊幾個人),

3、借助兒歌強化認識左、右手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來,我伸手左手擺一擺,左手收回來。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來,我伸出右手擺一擺,右手收回來。

我伸出雙手去,我收回雙手來,我伸出雙手擺一擺,雙手收回來。

4、左右的相對性。

(1)準備好你的各種學習用品。同位兩個合作,動手擺一擺。

(2)提出要求:

①把數學書放在課桌的中間。

②鉛筆放在數學書的左邊。

③尺子放在數學書的右邊。

④橡皮放在數學書的左邊、尺子的右邊。

⑤擺在最左邊的是什么?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

(3)小組內打亂順序擺一擺、說一說,看看自己發(fā)現了什么?(我的左邊有什么,你的左邊有什么?)

(4)師生共同活動:我舉右手,小朋友也舉右手,發(fā)現了什么?

強調:左、右位置的確定要以觀察者為標準。

三、檢測與反饋:

1、第11頁做一做第2題。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

左邊是(),右邊是()。

從前往后數你是第(),

從左往右數你是第()。

2、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完成練習二4——-6題

四、小結。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

2、能確定的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用自己語言表達。

3、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會確定左右位置關系,空間觀念培養(yǎng),位置相對性。

教學設計思路:感知自身的左和右,借助文具的擺放,使學生會確定物體左右的方法。

教學準備:掛圖、物品

課時劃分:1課時

教學內容

課前導入:游戲:前后、上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在生活中,你經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學生根據實際情況用“我用左手干……,我用右手干……”的句式練習表達。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體驗自身的左和右,通過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小朋友們瞧瞧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好朋友嗎?

二、自主探究

感知群體

小朋友們剛才已經熟悉了自己身體的“左”和“右”。在全班小朋友中,你能找出第一排坐在最左邊的是誰?最右邊的是誰?右邊又是誰?快和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學生同桌合作,感知群體中的左和右。

說一說,擺一擺:請你像書上的小朋友一樣按順序擺好學習用具。學生動手操作,邊說邊擺,進一步感悟物體的左和右。

三、進一步探究,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老師和你們是面對面站的,請你判斷老師舉的是不是右手呢?

教師舉手轉身與學生同向,證實結論。學生根據教師設疑,展開討論。

全班交流。

接下來我們做一個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師生共同玩: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

四、實踐應用

鞏固掌握: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幅圖,請你看看小女孩是靠哪邊走的,小男孩是靠哪邊走的?請你說說自己的看法。

學生觀察(第61頁第3題)看圖判斷左右。學生先小組討論,然后自由發(fā)言。

同學們各持已見,到底是在哪一邊呢?我們親自來試一度。(組織學生進行模擬上下樓活動)女同學上樓,男同學下樓,然后交換上下樓。

五、教師小結:平時我們上下樓時,都要像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走,有秩序的走,這樣才能減少意外。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5

教學內容:練習課,課本第28頁到32頁練習三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讀、寫億以上的數。

2.通過讓學生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從而感受有些題目用簡便方法比計算器還要快一些。

3.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靈活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計算器,數學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回憶億以上數的讀法、寫法和改寫方法。

學生相互啟發(fā)、補充。集體交流,達成共識。

2、教材第28頁的第5題。

(1)投影出示,讀題。

(2)按題目要求,獨立完成。

(3)教師有針對性地輔導。

3、寫出下列各數。

(1)一億三千八百萬寫作:()

(2)四億零八十萬七千寫作:()

(3)六百億九千零二萬寫作:()

(4)一千零二億零二十萬寫作:()

4、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億”做單位的數。

(1)300000000=()億

(2)2800000000=()億

(3)80200000000=()億

(4)50000000000=()億

二、鞏固練習

1、教材第31頁第15題

(1)四人一組,分組游戲。

(2)講明游戲方法

每人用數字卡片擺出一個多位數,其他三人分別讀一讀。

(4)反復擺、讀,交流自己的讀數的方法。

2、把下面相等的數用直線連接起來。

2045000000七億

32100000000七十億零八百零五萬

700000000三百二十一億

350070000二十億四千五百萬

7008050000一百零三億

10300000000三億五千零七萬

3、用3、6、0、0、0、0、8、9、這八個數字,按要求寫出八位數。

(1)最大的數。()

(2)最小的數。()

(3)不讀0的數。()

(4)約等于1億的數。()

(5)改寫成8369萬的數。()

4、教材第30頁第13題。

5、教材第31頁第14題。

注意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6、教材第32頁的第19題。

(1)看清題意,說說自己的想法。

(2)集體口算結果

(3)出示題目的下部分。

(4)看看結果是否合理,分析一下錯誤原因。

(5)計算出精確值進行驗證。

(6)談談做題感受。

說明:這第二課時應是第十一課時,而上一課時“1億有多大”的活動課應是本課時。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6

1、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