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歷史教育研究及其對今日啟示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特等獎?wù)n件_第1頁
民國時期的歷史教育研究及其對今日啟示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特等獎?wù)n件_第2頁
民國時期的歷史教育研究及其對今日啟示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特等獎?wù)n件_第3頁
民國時期的歷史教育研究及其對今日啟示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特等獎?wù)n件_第4頁
民國時期的歷史教育研究及其對今日啟示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特等獎?wù)n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民國時期歷史教育研究

及其對今日啟示一個服務(wù)于基礎(chǔ)教育普通公民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趙亞夫.12.14北京西城第1頁我為何要和大家交流這個題目?認清歷史教學今天所碰到問題,與民國時人們碰到問題幾乎沒有改變,甚至變本加厲,這是為何?我試圖引導老師們用另一只眼(國際比較)看歷史教學研究,此努力幾乎是失敗,這是為何?我們能夠從民國時人們歷史教學研究中找到什么答案嗎?我提倡歷史教育以“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為兩翼,是一相情愿,還是有歷史繼承?一句話,今天歷史教育研究,比較民國時期進步了嗎?第2頁一、民國時期歷史教育研究特點批判主義立場民族主義主張含有學術(shù)擔當認可科學態(tài)度多重國際視角第3頁1、批判主義立場晚清“四端”:知有朝廷不知有國家;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wù);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此,實數(shù)千年史家識之程度也。“二病”:能鋪敘而不能別裁;能因襲而不能創(chuàng)作。由上述四端復生也?!叭龕汗保骸半y讀”、“難別裁”、“無感觸”。

——梁啟超:《新史學》第4頁蔣夢麟:《歷史教授革新之研究》,《教育雜志》,19。故今所謂中國歷史者,俱以往之陳跡,昔日之糟粕耳。愈識往古,則愈昧于今日。“泥古余焰”所集習于“聚臭腐之糟粕以釀新酒”“新歷史”,受之學子則“無異飲鴆毒而甘美酒”。教授歷史,不可不使兒童存處理問題之態(tài)度。人生世上,不論兒童與成人,都有種種問題以待處理。歷史之用意,在取先世之經(jīng)驗,處理現(xiàn)在之問題。非然者,則歷史與生活離,失其本意矣。第5頁傅斯年:《閑談歷史教科書》,《教與學》,1935年設(shè)若歷史只是士人裝飾品,談吐資料,文藝輔佐,胡思亂想所取材,還值得成一學校得科目嗎?(歷史一科)是對于“人類”及“人性”之了解,把歷史知識看成“人學”。人性(我謂之人格教育關(guān)鍵)是難于抽象解釋,尤其是人團體行動。把歷史教科做成一個公民教科,借歷史事件做榜樣,啟發(fā)愛國心,民族向上心,紀律性,民族不屈性。第6頁顧頡剛:《中學歷史教學法商榷》,《教與學》,1939年?,F(xiàn)在我們教歷史人,應(yīng)該用披沙揀金伎倆在古代文件里把“人”找出來??墒俏覀兯枰页鋈四耸腔钊硕皇撬篮。覀円徊阉鐣?jīng)濟背景都找出來,尤其是要把他背景里活動時真相找出來。事實影響,不如人格影響人利害。不要只考他們知識,同時要考他們能力,目標在養(yǎng)成他們整理材料和解釋事件技術(shù),使得他們未來有靈活創(chuàng)作貢獻給人類。第7頁蘇沉簡:《論歷史教育》,《經(jīng)世:戰(zhàn)時特刊》,1939年。

對四種主流史觀認識“古已經(jīng)有之”觀念。輕視一切新事物,認為今人不如古人,社會是一步步退化。“自古如此”觀念。強調(diào)一切都是先人苦心創(chuàng)建,后人只有守成不能改革,祖宗成法不可違。即便“托古改制”,也沒有成功余地。進化觀念。認為人類是漸漸演進,一件事有他因有他果,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改變中,社會改革是必需,而且理應(yīng)關(guān)注到歷史潛勢力或歷史背景。革命觀念。認為革命是社會發(fā)展常理,不論哪種主義又何等激烈,從久遠看,未必是洪水猛獸,當是歷史發(fā)展必定產(chǎn)物。第8頁我基本看法:批判是新歷史教育基本立場。不含有批判性歷史教育,不含有當代性、進步性,自然沒有學習必要。我國學校歷史教育(教學)最大問題在于(1)封閉。只信教科書歷史,也只有教科書歷史。(2)流俗。既習慣于用“生阿貓阿狗”瑣事填充生活上無聊,也強迫自己仿照“大富貴‘榜樣玩附庸風雅游戲。(3)傳統(tǒng)。孤芳自賞自我“大天下”,貶損是“大世界”,把“自古以來”發(fā)展為“自古全部”,古人一句極日常話,到以后就成了“大智慧”,欺人欺世而不知。第9頁2、民族主義主張我國學校歷史教育成立,始于帝國傾覆之時,成于民國紛亂之期,民族主義占據(jù)價值主流位置;中華民族復興,不能不借助民族主義發(fā)揮,歷史教育亦因民族主義而特顯其時代意義;民族主義是19世紀世界風潮,到20世紀,民族主義逐步與國家主義、國粹主義,以及各種各樣激進主義合流,成為正當或不正當革命旗幟。第10頁李季谷:《怎樣能在歷史教材中充分發(fā)揮民族觀念》,《教與學》,1935年。

歷史教材中發(fā)揮民族觀念:歌頌名臣義士之事跡;贊揚勇將忠臣之史實;貶斥奸雄漢奸以儆效尤;貶斥士大夫之驕氣。上述四項外,教師宜利用鄉(xiāng)賢之事,隨時為之參拜講述。第11頁陳訓慈:《民族名人傳記與歷史教育》,《教與學》,1935年。

中心目標:歷史教學應(yīng)充分表示本國民族之由來變遷與演進,提醒民族偉大事跡,而引發(fā)學生之強烈民族意識,激勵他們?yōu)楸緡褡迳娣睒s而努力。我們中國人在清中葉是過于高傲自大,以“蠻夷”視歐洲各國,及至經(jīng)幾次外交失敗以后,則不但拋棄了自大心理,而且轉(zhuǎn)而漸漸養(yǎng)成崇敬西洋心理,終于忘記自己歷史,辱沒自己人格,無形中接收中國民族是衰老落后觀念。第12頁曹明道:《精神國防與歷史教育》,《教與學》,1936年。

民族精神是推進一切國防工具原動力。因為歷史教育是最能培養(yǎng)民族精神一個學科。在理論與實際上,我們都能夠找到相當證實。俾斯麥自己也說過:“普法之戰(zhàn)勝利應(yīng)歸功于歷史教員?!奔孜鐟?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后,當初日本國內(nèi)有“日本之強盛,由日本之新歷史助成”說法。外族侵略史現(xiàn)有刺激精神國防作用,為何我國受這一類刺激很多,而不能發(fā)生這類刺激所應(yīng)有反應(yīng)來,……受過教育人,這方面教育,或還是不足?!瓫]有自信力,即使知道外族侵略史跡,也反而促進其對自己民族信心動搖。第13頁謝國勛:《歷史教育與民族主義》,《貴州教育》,1942年。

以民族主義為歷史教育中心,以歷史教育為完成民族主義伎倆。建立民族自尊自信心,國人眼看著我們民族近百年來常受著帝國主義壓迫;激起愛國愛群民族意識:民族意識是由民族特征與對民族認識而產(chǎn)生,認識愈深,則利害與共觀念愈切,愛國愛群民族意識也愈強;陶冶并改良民族之品性;明了時代進化之軌跡。第14頁馮來儀:《抗戰(zhàn)與歷史教學》,《貴州教育》,1942年。

在歷史抗戰(zhàn)已進入了第六個年頭了。第一,說明中國歷史悠遠;第二,說明中國版圖逐次擴張(可見我們一寸一尺國土,無非由先民無限血肉所換來。后世子孫應(yīng)該加緊保衛(wèi)我們國土,決不輕易與人毫厘。以增強青年國民責任心);第三,說明中華文化之偉人(吾國歷史拂曉期已經(jīng)有了完備政制,宏富思想,高尚道德,均非他國所可及);第四,發(fā)揚中華民族固有精神(中華民族高尚優(yōu)美人格,忠勇仁愛精神等)。第15頁吳俊升:《希特勒中學歷史教學》,《教育雜志》,1936年。

歷史不是超國家純粹科學。每個國家對于歷史,有它尤其視野。每個國家憑著它現(xiàn)實政治利益,對于歷史一部分,特加重視,而對于事實自下判斷。我們科學不應(yīng)該成為世界,卻應(yīng)該是德國。純粹、公平、不偏歷史,不適應(yīng)一個奮發(fā)和斗爭國家。

德國中學怎樣依據(jù)這些標準來抹殺和歪曲歷史事實,以求激發(fā)國家情緒。最終,這么歷史教學,實是威脅和平一個大危機。第16頁張維華:《新時代中歷史教育》,《教育學術(shù)》,1948年。近世國家主義、民族思想,甚為發(fā)展,普通野心政治家,又把歷史看成工具。用以激發(fā)普通國民愛國思想,所以在教授歷史這門課程上,無不偏重于本國史而輕忽外國史。而且在教授本國史時,對于本國文化,民族以及一切,無不用宣傳口吻及過分激動語氣,表示自己優(yōu)點。最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國,所采取歷史教育方式,無不如此。好像歷史這門學問,唯一功用,是培養(yǎng)愛國思想。我們深知凡是一個重視自己,輕視他人,只求本身利益,而不顧他人利益偏狹思想,等到發(fā)展到最高峰時,必定產(chǎn)生侵略行為。歷史目標,在使學生受一個社會化,抵制青年自然自利天性,表明沒有些人能夠單獨生存,各人必要為他人生活,才能夠望自己生活改良。第17頁我基本看法:我們歷史教育在鏟除過于倫理化、政治化宣傳式教育模式,克服民族主義狹隘性;我們歷史教育觀念理應(yīng)超越19世紀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范圍,理應(yīng)圍繞個人權(quán)益、幸福走“以人為本”路線,樹立健全個人帶來健全社會信念,而非總是感動于犧牲自我——其實這種犧牲從來就不是“治人”者犧牲,都是“治于人”者犧牲。第18頁3、含有學術(shù)擔當歷史教育一開始就含有學術(shù)性,當它完全服務(wù)于政治后,就不再需要學術(shù)性,而只能就“書本”教“書本”;歷史教育教學局限于歷史教學、尤其是歷史考試后,就一定拒絕學術(shù)性;歷史教育不再被史學家關(guān)注或完全脫離史學后,就再難有學術(shù)性;沒有學術(shù)擔當,就沒有歷史教育研究存在。第19頁徐則陵:《歷史教學法》,《教育匯刊》,19。歷史不是數(shù)千年來陳跡,是活。除非不認可現(xiàn)在生活是活,那么可說過去都是死。沒有過去文化,那里會有今日文化?教歷史人須認定過去是活,有了活教材、教法,便有有生氣希望。倘教材是死,教法斷不能有生氣。不過歷史活不活,就看你取材眼光了。歷史非專講愛國主義,愛國主義當然要提倡,但此不過歷史所包含一個,倘使偏重此端,就有流弊。第20頁梁繩筠:《歷史研究法和教學法》,《教育叢刊》,1923年。

何謂歷史真功用歷史能使人明白當代社會之由來;能供給處理問題之歷史背景;能供給經(jīng)濟問題之普通工具;能促進世界和平。第21頁柳湜:《鞏固和團結(jié)國家力量并不在這里》,《通俗文化》,1935年。自從新歷史觀成為當代社會科學基礎(chǔ)以來,歷史學已再不是一個記載科學了。希望他們(中學生)對于歷史生出研究興趣,在中國史中,取得一點了解當代工具智識,用它來完成時代課于他們身上任務(wù)。第22頁馬宗榮:《社會教育上歷史教授》,《教與學》,1935年。

實質(zhì)上目標:使受教育客體者取得歷史智識,俾其實際生活上無所缺失。其所謂知識,并不是單研究過去事實或統(tǒng)計東西,而是活人類學問。形式上目標,使受教育客體者在學習歷史時,于不知不覺之間,養(yǎng)成愛國愛民族意識,兼謀其道德判斷銳敏。第23頁陳安仁:《歷史教學法理論》,《當代史學》,1941年。

歷史所引述部分,不論說好說壞,都不宜過分,都不宜夸大;古今史家免不了附會,教歷史人,應(yīng)該指出其附會;不可武斷歷史事實,不以個人輕率意見而武斷,引發(fā)學生以已見為是態(tài)度;應(yīng)有精密觀察力,對于前人歷史看法,不要太相信,不要為因襲傳統(tǒng)思想所蔽,又不要為自己成見所蔽;第24頁要參考他國歷史,勿為國史之記載所囿;要參考他民族之歷史,勿為民族之成見所囿;應(yīng)重視時代精神;當指導學生知道當然所住之地位,……第25頁我基本看法:歷史教育乃人文教育,其學科性質(zhì)只能是人文性——其基本性質(zhì)是人性伸張,抑或由人文性統(tǒng)轄其它一切特征,沒有獨立于人文性思想性;歷史教育者擔當就是人文精神擔當,在本質(zhì)上,即自由擔當,一切對自由限制都是歷史教育者批判對象;優(yōu)良歷史教育無一不含有思想或精神解放性質(zhì),擔當即確保這種解放實現(xiàn)。第26頁4、認可科學態(tài)度科學態(tài)度由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所表達,歷史教育一樣含有科學特質(zhì);科學態(tài)度決定歷史教育研究含有怎樣學術(shù)品質(zhì),它促使歷史教育研究一開始就依賴歷史哲學而多有建樹。第27頁吳繩海:《歷史教育本質(zhì)》,《教與學》,1935年。凡稱為“歷史”書,或“歷史”這一名詞,就已經(jīng)是包含了有教育意義。以中國自來只要是歷史,其性質(zhì)無不是足以教訓人民。因為如此,故不分什么“科學歷史”和“教育歷史”。最主要我們是需要“有意義”內(nèi)容。此處所謂意義,第一,當然是國家教育目標;其次,是指史實發(fā)展彼此關(guān)系,以及文化上、社會上主要而且有價值者而言。歷史學本身原來是不含有什么倫理批判性質(zhì)在內(nèi),……這么史學方法和史實,我們?nèi)魬?yīng)用到歷史教育里去,卻是一件極危險事。第28頁李絜非:《學習歷史目標》,《浙江青年》,1937年。新歷史自有新觀點,昔日史家,不啻為帝王侍從,歌功誦德,不出帝王一家事,新史家則為全體人類,——最少是一個民族國家;昔日歷史內(nèi)容是作為政治或宗教之用,今則適得其反,則為有綜合普遍演進作用存乎其中;昔日歷史取材限于高貴奇異,今日則取材于普通普通事項——惟是須防止一切有害于人生乃至國家民族利益蠱惑。新歷史須其是活動、是當代、是科學、是與我們生活有益。其目標:一是認識人生演進,二是明了現(xiàn)在環(huán)境真相,三是養(yǎng)成正當觀念。第29頁瞿兌之:《歷史教學法之商榷》,《新民月報》,1936年。

教學法七病:重記誦之??;專重陳跡之??;歷史與傳說相牽混之??;本國史與外國史不能融貫之??;古史與當代史不能融貫之病;歷史與地理不能融貫之?。粴v史與國文不能融貫之病。第30頁吳振春:《中學歷史教學法研究》,《教育通訊》,1947年。

歷史教學宗旨歷史事實取得:使學生取得正確歷史事實,使對于人生活動,有正當了解;歷史意識和線索了解:使學生含有歷史眼光,認為探求古今事實因果,及未來之推測;社會化態(tài)度養(yǎng)成:使學生能發(fā)生所謂社會態(tài)度,因而感覺到他們現(xiàn)在所處地位,所享權(quán)利,所得到安逸,都是經(jīng)過他們祖先困苦經(jīng)營出來。第31頁我基本看法:我們歷史教育不能解放,根本上說還不是受考試文化捆綁,而是我們沒有能力解放自己思想,故科學態(tài)度無歷史教育無關(guān);當我們把考試作為科學,越是認真打磨它,我們離真正科學就越遠,就越背離科學精神,一個簡單道理是,考試標準答案(尤其是政治性觀點)是拒絕自主選擇;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都是挑戰(zhàn)性、抗拒性、批判性,是歷史教育魂——沒有它們談何精神解放!第32頁5、多重國際視角對我們而言,歷史教育進步前提是徹底批判舊文化、舊傳統(tǒng),真正打開我們視野;不了解近代以來人類文明史,我們不可能找到進步路,“只有——”、“凡是——”、“沒有什么——就沒有——”“歷史思維”,都是背離歷史進步方向;比較不但是單向?qū)W習他人,也包含對外介紹自己,能夠讓我們有更寬胸懷和視野,自信地、而非愚昧地往前走。第33頁陳衡哲:《歷史教學與人類前途》,《晨報周年紀念增刊》,1925年。

我們怎樣可以利用歷史,俾將來人類,在政治方面,可以有協(xié)作和互助,而無枉費能力爭斗;在情感方面,可以彼此更相了解,更能有同情之心;和人類今日在純粹學術(shù)上互助和了解一樣。第一,我們靠了教授歷史機會,可認為人類解釋許多誤會,可以改良他們狹義愛國心,可以籍此增加他們國際觀念。(假使我們研究歷史人,來獎勵相殘相殺事業(yè),來抬高戰(zhàn)爭身價,那豈不是所謂知法犯法,我們罪惡還容寬恕嗎?)第34頁我了解并贊賞是:人類愛高于民族愛第二,我們能夠靠了研究和教授歷史,去揭穿許多武人政客黑幕。(把他們暴露在青年學生眼前,乃是一件神圣責任,凡是研究或是教授歷史者,都不容躲避。)第三,我認為歷史家應(yīng)該為青年們確立一個偉人定義。(我們卻應(yīng)該從歷史事實中,為青年們找出一個人生模范來,應(yīng)該為他們下一個偉人真定義,為他們指定一條人生道路。)以上三端——祛除誤解,以培植國際觀念;揭穿黑幕,以防止武人政客利用;確定偉人意義,俾青年們能得到一個人生模范。第35頁李絜非:《學習歷史目標》人類今后歷史,大抵是過去所決定?!懊坎空嬲龤v史,必為當代史。”又說:“當代史有‘真實特征’?!边@話可由兩方面給予說明。一是當代史有其比較親切比較重大特征,這是狹義說法。廣義說法,當依當代眼光以讀一切古今歷史,易言之,依當代眼光以研究過去人類社會賡繼(賡續(xù))活動體相,而于其中善為揚棄,則以我為主動,而研究歷史使歷史為我所用,其價值為尤大?!獙肆_奇了解第36頁丁夫:《歷史教育建設(shè)》,《教育建設(shè)》,1941年。

我們必須從歷史搜究中,取得豐富人事經(jīng)驗,從歷史法則里產(chǎn)生出來思維和行動,有傾向消極,有傾向樂觀,不過我們生長在這偉大時代里,我們?nèi)松^又當怎樣;我們從歷史事業(yè)綜合與分析,確認社會是前進,不是逆退,既認社會是前進,我們?nèi)松^,當然亦是必定,樂觀,大家歡天喜地在這只容一趟過大路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