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
一工作簡況
(一)任務來源
根據(jù)國家標準委《關于下達2022年第一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
的通知》(國標委發(fā)[2022]17號)的要求,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
研究所負責《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項目計
劃編號:20220093-T-609)的制定工作,并由全國工業(yè)陶瓷標準化技
術委員會(SAC/TC194)歸口。
(二)主要工作過程
在標準項目計劃下達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組織成立
了《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國家標準制定工作
組,并組織召開了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在會議上確定了標準制定原則、
制定方案、制定工作計劃及制定組成員。
第一次會議后,標準工作小組對國內(nèi)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
法壓痕(IF)法進行了充分調(diào)研,廣泛征求意見,并選取多種精細陶
瓷材料樣品進行了測試驗證工作。起草了《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
方法壓痕(IF)法》國家標準草案。在嚴格的試驗驗證基礎上,于
20222年12月在上海召開了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第二次會議,會議
共有8家單位,15人參加。標準工作組匯總、討論了前期的試驗及
分析結果,并根據(jù)前期試驗及驗證情況對國家標準的草案進行了修改
和完善,并于2023年4月形成了《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
痕(IF)法》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提交全國工業(yè)陶瓷標準化技術委
員會征求意見。
(三)主要參加單位和工作組成員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標準起草單位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廣核研究
2
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深中原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市計量科學研究所等。
具體分工方面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負責項目召集,標準總體
方案制定,標準撰寫,方法驗證試驗等工作;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中原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市計量科學研究所、山東工業(yè)陶瓷
設計院有限公司等負責試驗驗證及內(nèi)容的改進等。王新剛、王小飛、
王銘、蔣丹宇等負責標準撰寫、方案制定及申報工作,性能指標測試
方法確定、試驗驗證等工作;李蕾、薛佳祥、劉洋、吳利翔、楊禧龍、
張文、莊剛等負責試驗驗證及內(nèi)容的改進和完善等工作。
二標準編制原則和主要內(nèi)容
(一)標準編制原則
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
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及GB/T1.2-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2部分:以
ISO/IEC標準化文件為基礎的標準化文件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和要求,
編制本文件。
本文件制定的原則是保持標準的科學性和適用性,測試方法及測
試適用性達到國內(nèi)先進標準水平。
(二)標準編制的主要內(nèi)容
本文件規(guī)定了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的術語和
定義、原理、儀器、樣品、試驗條件、試驗步驟、結果計算和試驗報
告。
(1)1本文件確定了壓痕法測定塊體陶瓷斷裂阻力的試驗方法。該方法
適用于宏觀上均勻的塊體陶瓷和晶須或顆粒增強的陶瓷基復合材料,
不適用于軸承球用塊體氮化硅陶瓷和連續(xù)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
(2)4規(guī)定了本方法的原理,使用維氏壓頭壓入材料表面,移除壓頭后,
3
測量表面壓痕對角線和裂紋長度,用材料彈性模量和壓頭加載力計算
壓痕斷裂阻力值。
(3)5.1規(guī)定了硬度計的標準要求。硬度計應符合GB/T4340.2,應使
用能夠施加49.03N至196.1N壓痕力。
(4)5.2規(guī)定了對硬度計壓頭的要求,硬度計壓頭應符合GB/T4340.2
的維氏壓頭要求。試驗前應檢查金剛石壓頭,如果壓頭在安裝材料中
松動、碎裂或破裂,應更換壓頭。
(5)5.3規(guī)定了對標準硬度塊的要求。應使用符合GB/T4340.3的標準硬
度塊驗證硬度計,標準塊維氏硬度與待測材料的硬度相差不得超過
20%。
(6)5.4規(guī)定了測量壓痕及裂紋儀器的要求。如果用配備有校準載物臺
移動裝置的金相顯微鏡或移動式顯微鏡測量裂紋尖端和裂紋長度。物
鏡的放大率應為40倍或50倍并且總放大率應為400倍或更大。移動
平臺應能垂直和水平移動,工作臺位置的讀數(shù)分辨率應為1μm或更
小。裂紋尖端的觀察應采用具有足夠光強的同軸垂直照明。
(7)6.1規(guī)定了樣品的制備厚度。樣品的厚度應足夠大,以使裂紋長度
不受厚度變化的影響。樣品的厚度大于裂紋長度(2c)的5倍,試驗
結果就不會受到影響。一般來說,樣品厚度超過3mm是合適的。
(8)6.2規(guī)定了樣品的表面光潔度。樣品應具有打磨和拋光的表面,以
便精確測量裂紋長度。按照GB/T3505中定義的表面粗糙度Ra不得
超過0.1μm。應通過拋光完全去除表面的任何磨削損傷層,以使裂紋
長度不受表面層殘余應力的影響。由于顆粒剝落或碎裂造成的微小凹
4
坑的面積百分數(shù)應盡可能小,以便進行精確的裂紋長度測量。
(9)7規(guī)定了試驗步驟
7.1將樣品放在機器的工作臺上,以便樣品在壓痕過程中不會晃
動或移動。樣品表面應干凈,沒有任何油脂或涂層。
7.2被測樣品的表面應垂直于壓頭軸線的平面內(nèi)。
7.3在一系列試驗之前和期間,應清潔壓頭??梢允褂煤幸掖?、
甲醇或異丙醇的棉簽或壓入軟銅也可助于清除碎屑。
7.4確保光學平臺的水平運動與視場的水平方向一致。應使用千
分尺校準載物臺移動的幅度。載物臺軸的調(diào)整和長度校準程序應按照
附錄B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
7.5壓痕試驗應在試驗力:196.1N,保持時間:15s的條件下進行。
如果在196.1N的試驗力下試驗無可接受的壓痕,則使用較低的98.07N
或49.03N試驗力。所使用的試驗力應在試驗報告中描述。
7.6只能接受四個主裂紋從四個對角線方向延伸的壓痕,邊緣剝
落、嚴重不對稱、分叉裂紋或粗糙的崩裂裂紋是無效壓痕。如果水平
裂紋長度和垂直裂紋長度之間的差異大于其平均值的10%,則壓痕無
效。如果2c/2a<2.5則可能是巴氏裂紋,壓痕無效。但是如果裂紋類
型是半餅狀的,則結果是可以接受的。裂紋類型可通過浸漬染色或者
斷面分析技術來判斷。應在試驗報告中列出有效壓痕和總壓痕數(shù),因
為無效壓痕太多意味著使用有效壓痕的準確性可能會受到影響,例如
用到橫向裂紋(lateral)。
5
7.7有效壓痕的數(shù)量不得少于五個。壓痕的間距不得小于裂紋對
角線長度的五倍。壓痕與邊緣距離不得少于裂紋對角線長度的三倍。
7.8壓痕尺寸的測量
若試驗中出現(xiàn)以下情況,該試驗無效:在卸載后10分鐘內(nèi),測量
壓痕的兩條對角線長度2a至1μm精度以內(nèi)。具體過程在GB/T16534有
敘述。
——將壓痕對角線方向調(diào)整到光學區(qū)域的垂直軸和水平軸。
——將壓痕對角線的左上角置于視場中心,并記錄載物臺位置。
——將壓痕對角線的右上角置于視場中心,并記錄載物臺位置。
——根據(jù)載物臺位置的變化計算水平對角線尺寸2a1。
按照與7.8.3至7.8.5相同的步驟,獲得垂直對角線尺寸2a2。
7.9裂紋尺寸的測量
——在卸載后10分鐘內(nèi),應使用以下測量步驟測量水平和垂直裂
紋長度2c至1μm精度以內(nèi)
——將左側裂紋尖端置于視場中心,并記錄載物臺位置。為了識
別裂紋尖端位置,建議通過快速前后轉動微調(diào)旋鈕,使圖像
聚焦和散焦幾次。
——將右側裂紋尖端置于視場中心,并記錄載物臺位置。
——根據(jù)載物臺位置的變化計算水平裂紋長度2c1。
——按照相同的步驟,獲得直裂紋長度2c2。
——如果裂紋尖端接觸到直徑為10μm或更大的孔洞,因難以確
定裂尖位置而判定試驗無效。如果孔洞的直徑小于10μm,可將
6
孔洞直徑包括在裂紋長度內(nèi)。當裂紋在顆?;蚩锥刺幹袛嗖⒃俅?/p>
出現(xiàn)時,將斷開裂紋的末端作為裂紋尖端來測量裂紋長度。
(10)8.1規(guī)定了2a和2c的平均值計算
2a和2c的平均值分別按公式(1)和公式(2)計算。
……………….……(1)
2?1+2?2
2?=2………(2)
2?1+2?2
(11)8.22規(guī)?定=了維2氏硬度值的計算
對于每個壓痕,維氏硬度按公式(3)計算:
…………….(3)
?
2
式中??:=0.0018542?
HV——維氏硬度值,單位為吉帕(GPa);
F——加載力,單位為牛頓(N);
a——壓痕對角線長度的一半,單位為毫米(mm)。
(12)8.3規(guī)定了壓痕斷裂阻力值的計算
按照公式(4)計算壓痕斷裂阻力值。
……….………(4)
?0.4?
1.5
式中??,:???=0.000978???
1/2
KI,IFR——壓痕斷裂阻力,單位為兆帕每米的0.5次方(MPa·m);
E——彈性模量,單位為吉帕(GPa);
HV——維氏硬度值,單位為吉帕(GPa);
F——加載力,單位為牛頓(N);
c——裂紋對角線長度的一半,單位為毫米(mm);
7
如果樣品可從與樣品相同的材料批次中獲得,應用JC/T2172規(guī)
定的方法測試彈性模量。如果無法獲得相應尺寸的樣品,則選用文獻
彈性模量數(shù)據(jù)。
(13)規(guī)定了試驗報告應包含的內(nèi)容
試驗結果的報告應包括以下項目:
a)檢測機構的名稱和地址:
b)試驗日期、報告和每頁的唯一標識、客戶名稱和地址以及報告的
授權簽字人;
c)引用的本文件名稱;
d)試驗材料信息,批次代碼和制造日期等;
e)樣品的幾何形狀和尺寸;
f)樣品的取樣條件及其加工條件(當樣品經(jīng)過熱處理時,包括其條
件);
g)試驗機的名稱和型號;
h)顯微鏡的名稱和型號;
i)用于觀察和測量裂紋的物鏡放大率和總放大率;
j)測試環(huán)境、相對濕度和溫度;
k)壓痕載荷值;
l)用于計算壓痕斷裂阻力的彈性模量以及測量方法,例如用JC/T
2172測試得彈性模量,如果使用文獻數(shù)據(jù),應提供數(shù)據(jù)來源;
m)測試結果列表(測量的有效壓痕數(shù)量,以及壓痕總數(shù)、平均壓痕
斷裂阻力和標準偏差);
8
n)與規(guī)定程序的偏差(如果有〕。
壓痕試驗結果的報告宜包括以下項目:
o)試驗材料的添加劑的種類和燒結方法;
p)測試材料的機械性能,如彎曲強度或維氏硬度;
q)使用微多孔陶瓷時測試材料的孔隙率。
三試驗分析綜述
本標準檢測方法經(jīng)過標準牽頭單位實際應用驗證,各項技術指標
和檢驗與校準方法科學合理,具備可操作性。
為了驗證標準中關于數(shù)據(jù)指標和測試方法的科學性和適宜性,本
標準制定選擇不同材質及不同晶粒大小的陶瓷基樣品,按照本標準的
規(guī)定進行了檢測,本標準所確定的方法和參數(shù)是適宜的,規(guī)定的性能
指標要求是合理可行的,驗證方法合理。相關的測試結果及數(shù)據(jù)分析
詳見《試驗驗證報告》。
四涉及專利情況
本標準不涉及專利。
五產(chǎn)業(yè)化情況、推廣應用論證和預期達到的經(jīng)濟效果等情況
(一)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產(chǎn)業(yè)規(guī)模、推廣應用、工程應用情況、
預期達到的經(jīng)濟、社會效益
斷裂韌性是陶瓷材料關鍵力學性能指標,反映材料抵抗裂紋擴展
的能力。目前公認的測試結果最接近斷裂韌性真實值的方法是單邊預
裂紋梁(SEPB)法,該方法雖然已經(jīng)采標(GB/T23806精細陶瓷斷
裂韌性試驗方法單邊預裂紋梁(SEPB)法(GB/T23806—2009,ISO
9
15732:2003,MOD)),但實際操作中預裂紋制備時,需要根據(jù)聲發(fā)
射或載荷下降的信號來人為停止加載避免裂紋進一步擴展,由于精細
陶瓷固有的脆性,這個過程非常難以實現(xiàn),成功率低。由于陶瓷極高
的耐磨性,陶瓷樣品加工困難,低預制裂紋的成功率導致斷裂韌性試
驗成本大大提高。因此,人們通常仍采用直通切口替代預裂紋,即通
過單邊切口梁(SENB)法測試陶瓷材料斷裂韌性,由于該方法獲得
的切口頂端半徑過大(一般>50μm),導致實驗獲得的陶瓷材料斷
裂韌性值明顯高于真實值(一般超過30%,甚至更多)。陶瓷材料斷
裂韌性的測量值與切口頂端的半徑的密切相關,利用超薄的剃須刀片
可以制備十微米級尖端半徑的單邊V型切口梁。因此在ISO標準中
還有采用單邊V型切口梁(SEVNB)法用剃須刀片切出尖銳V型切
口替代預裂紋,或者用努氏壓痕來制備半餅狀的預裂紋。但這些方法
都需要較大的樣品尺寸,同時需要對樣品進行較多的加工。而直接壓
痕法,通過在樣品表面打壓痕產(chǎn)生的裂紋,直接計算出斷裂阻力,無
疑具有更大的便捷性??紤]到精細陶瓷產(chǎn)品的可靠性評價對這類材料
的推廣應用至關重要,因此,需要盡快研制我國自己的相關標準,提
高我國精細陶瓷的國際競爭力。
(二)本標準指標的技術先進性以及本標準的發(fā)布對行業(yè)及社會發(fā)展
的促進作用,即與“宜業(yè)尚品造福人類”的相關性
斷裂韌性是陶瓷材料關鍵力學性能指標,反映材料抵抗裂紋擴展
的能力。本標準規(guī)定了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測定的
術語和定義、原理、儀器、樣品、試驗條件、試驗步驟、結果計算和
10
報告等的要求,本標準的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本標準提供
了一種準確、簡便、通用和可操作性強的陶瓷材料斷裂韌性試驗方法,
解決目前陶瓷材料斷裂韌性難以準確測量的問題。有望進一步規(guī)范陶
瓷材料的斷裂韌性評價體系,對促進陶瓷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工程
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情況,與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
的對比情況,國內(nèi)外關鍵指標對比分析或與測試的國外樣品、樣機的
相關數(shù)據(jù)對比情況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21618:2019進行實施。表7給出了本文件與
ISO21618:2019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
表7本文件與ISO21618:2019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
本文件
結構編技術差異原因
號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中的ISO4287由GB/T
3505《產(chǎn)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表
1適應我國技術條件
面結構輪廓法術語、定義及表面結
構參數(shù)》替代。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中的ISO6570-2由
GB/T4340.2《金屬材料維氏硬度試
2適應我國技術條件
驗第2部分:硬度計的檢驗與校準》
替代。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中的ISO6570-3由
GB/T4340.3《金屬材料維氏硬度試
3適應我國技術條件
驗第3部分:標準硬度塊的標定》替
代。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中的ISO114705由
4GB/T16534《精細陶瓷室溫硬度試驗適應我國技術條件
方法》替代。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中的ISO17561由JC/T
52172《精細陶瓷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適應我國技術條件
和泊松比試驗方法-脈沖激勵法》替代
11
七與現(xiàn)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相關標準的協(xié)調(diào)性
本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充分查閱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標準,不
存在與相關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之處,無相關專利侵權,與現(xiàn)行相關標
準體系不矛盾、不重復,是相互補充及支撐的關系。
八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jīng)過和依據(jù)
本標準在草案征求意見過程中無重大分歧。
九標準性質的建議說明
建議標準性質為推薦性國家標準。
十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過度辦
法、實施日期等)
在本標準的貫徹過程中,需要各個單位共同參與,共同貫徹實施,
促進本檢測方法在該領域的推廣應用。希望通過標準使用各方的共同
努力,針對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檢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
行積極反饋,結合檢測單位在實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共同討論,對標
準進行更進一步的完善,保證本標準的適用性和實用性,建議本標準
自發(fā)布之日起六個月實施。
十一廢止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建議
無。
十二其它應予說明的事項
無。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XXXX-XXXX
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
編制說明
(征求意見稿)
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
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
2023年4月24日
1
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
一工作簡況
(一)任務來源
根據(jù)國家標準委《關于下達2022年第一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
的通知》(國標委發(fā)[2022]17號)的要求,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
研究所負責《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項目計
劃編號:20220093-T-609)的制定工作,并由全國工業(yè)陶瓷標準化技
術委員會(SAC/TC194)歸口。
(二)主要工作過程
在標準項目計劃下達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組織成立
了《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國家標準制定工作
組,并組織召開了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在會議上確定了標準制定原則、
制定方案、制定工作計劃及制定組成員。
第一次會議后,標準工作小組對國內(nèi)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
法壓痕(IF)法進行了充分調(diào)研,廣泛征求意見,并選取多種精細陶
瓷材料樣品進行了測試驗證工作。起草了《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
方法壓痕(IF)法》國家標準草案。在嚴格的試驗驗證基礎上,于
20222年12月在上海召開了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第二次會議,會議
共有8家單位,15人參加。標準工作組匯總、討論了前期的試驗及
分析結果,并根據(jù)前期試驗及驗證情況對國家標準的草案進行了修改
和完善,并于2023年4月形成了《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
痕(IF)法》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提交全國工業(yè)陶瓷標準化技術委
員會征求意見。
(三)主要參加單位和工作組成員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標準起草單位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廣核研究
2
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深中原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市計量科學研究所等。
具體分工方面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負責項目召集,標準總體
方案制定,標準撰寫,方法驗證試驗等工作;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中原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市計量科學研究所、山東工業(yè)陶瓷
設計院有限公司等負責試驗驗證及內(nèi)容的改進等。王新剛、王小飛、
王銘、蔣丹宇等負責標準撰寫、方案制定及申報工作,性能指標測試
方法確定、試驗驗證等工作;李蕾、薛佳祥、劉洋、吳利翔、楊禧龍、
張文、莊剛等負責試驗驗證及內(nèi)容的改進和完善等工作。
二標準編制原則和主要內(nèi)容
(一)標準編制原則
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
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及GB/T1.2-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2部分:以
ISO/IEC標準化文件為基礎的標準化文件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和要求,
編制本文件。
本文件制定的原則是保持標準的科學性和適用性,測試方法及測
試適用性達到國內(nèi)先進標準水平。
(二)標準編制的主要內(nèi)容
本文件規(guī)定了精細陶瓷斷裂阻力試驗方法壓痕(IF)法的術語和
定義、原理、儀器、樣品、試驗條件、試驗步驟、結果計算和試驗報
告。
(1)1本文件確定了壓痕法測定塊體陶瓷斷裂阻力的試驗方法。該方法
適用于宏觀上均勻的塊體陶瓷和晶須或顆粒增強的陶瓷基復合材料,
不適用于軸承球用塊體氮化硅陶瓷和連續(xù)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
(2)4規(guī)定了本方法的原理,使用維氏壓頭壓入材料表面,移除壓頭后,
3
測量表面壓痕對角線和裂紋長度,用材料彈性模量和壓頭加載力計算
壓痕斷裂阻力值。
(3)5.1規(guī)定了硬度計的標準要求。硬度計應符合GB/T4340.2,應使
用能夠施加49.03N至196.1N壓痕力。
(4)5.2規(guī)定了對硬度計壓頭的要求,硬度計壓頭應符合GB/T4340.2
的維氏壓頭要求。試驗前應檢查金剛石壓頭,如果壓頭在安裝材料中
松動、碎裂或破裂,應更換壓頭。
(5)5.3規(guī)定了對標準硬度塊的要求。應使用符合GB/T4340.3的標準硬
度塊驗證硬度計,標準塊維氏硬度與待測材料的硬度相差不得超過
20%。
(6)5.4規(guī)定了測量壓痕及裂紋儀器的要求。如果用配備有校準載物臺
移動裝置的金相顯微鏡或移動式顯微鏡測量裂紋尖端和裂紋長度。物
鏡的放大率應為40倍或50倍并且總放大率應為400倍或更大。移動
平臺應能垂直和水平移動,工作臺位置的讀數(shù)分辨率應為1μm或更
小。裂紋尖端的觀察應采用具有足夠光強的同軸垂直照明。
(7)6.1規(guī)定了樣品的制備厚度。樣品的厚度應足夠大,以使裂紋長度
不受厚度變化的影響。樣品的厚度大于裂紋長度(2c)的5倍,試驗
結果就不會受到影響。一般來說,樣品厚度超過3mm是合適的。
(8)6.2規(guī)定了樣品的表面光潔度。樣品應具有打磨和拋光的表面,以
便精確測量裂紋長度。按照GB/T3505中定義的表面粗糙度Ra不得
超過0.1μm。應通過拋光完全去除表面的任何磨削損傷層,以使裂紋
長度不受表面層殘余應力的影響。由于顆粒剝落或碎裂造成的微小凹
4
坑的面積百分數(shù)應盡可能小,以便進行精確的裂紋長度測量。
(9)7規(guī)定了試驗步驟
7.1將樣品放在機器的工作臺上,以便樣品在壓痕過程中不會晃
動或移動。樣品表面應干凈,沒有任何油脂或涂層。
7.2被測樣品的表面應垂直于壓頭軸線的平面內(nèi)。
7.3在一系列試驗之前和期間,應清潔壓頭。可以使用含有乙醇、
甲醇或異丙醇的棉簽或壓入軟銅也可助于清除碎屑。
7.4確保光學平臺的水平運動與視場的水平方向一致。應使用千
分尺校準載物臺移動的幅度。載物臺軸的調(diào)整和長度校準程序應按照
附錄B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
7.5壓痕試驗應在試驗力:196.1N,保持時間:15s的條件下進行。
如果在196.1N的試驗力下試驗無可接受的壓痕,則使用較低的98.07N
或49.03N試驗力。所使用的試驗力應在試驗報告中描述。
7.6只能接受四個主裂紋從四個對角線方向延伸的壓痕,邊緣剝
落、嚴重不對稱、分叉裂紋或粗糙的崩裂裂紋是無效壓痕。如果水平
裂紋長度和垂直裂紋長度之間的差異大于其平均值的10%,則壓痕無
效。如果2c/2a<2.5則可能是巴氏裂紋,壓痕無效。但是如果裂紋類
型是半餅狀的,則結果是可以接受的。裂紋類型可通過浸漬染色或者
斷面分析技術來判斷。應在試驗報告中列出有效壓痕和總壓痕數(shù),因
為無效壓痕太多意味著使用有效壓痕的準確性可能會受到影響,例如
用到橫向裂紋(lateral)。
5
7.7有效壓痕的數(shù)量不得少于五個。壓痕的間距不得小于裂紋對
角線長度的五倍。壓痕與邊緣距離不得少于裂紋對角線長度的三倍。
7.8壓痕尺寸的測量
若試驗中出現(xiàn)以下情況,該試驗無效:在卸載后10分鐘內(nèi),測量
壓痕的兩條對角線長度2a至1μm精度以內(nèi)。具體過程在GB/T16534有
敘述。
——將壓痕對角線方向調(diào)整到光學區(qū)域的垂直軸和水平軸。
——將壓痕對角線的左上角置于視場中心,并記錄載物臺位置。
——將壓痕對角線的右上角置于視場中心,并記錄載物臺位置。
——根據(jù)載物臺位置的變化計算水平對角線尺寸2a1。
按照與7.8.3至7.8.5相同的步驟,獲得垂直對角線尺寸2a2。
7.9裂紋尺寸的測量
——在卸載后10分鐘內(nèi),應使用以下測量步驟測量水平和垂直裂
紋長度2c至1μm精度以內(nèi)
——將左側裂紋尖端置于視場中心,并記錄載物臺位置。為了識
別裂紋尖端位置,建議通過快速前后轉動微調(diào)旋鈕,使圖像
聚焦和散焦幾次。
——將右側裂紋尖端置于視場中心,并記錄載物臺位置。
——根據(jù)載物臺位置的變化計算水平裂紋長度2c1。
——按照相同的步驟,獲得直裂紋長度2c2。
——如果裂紋尖端接觸到直徑為10μm或更大的孔洞,因難以確
定裂尖位置而判定試驗無效。如果孔洞的直徑小于10μm,可將
6
孔洞直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林業(yè)樹木移植機械制造考核試卷
- 海底隧道工程中的隧道使用維護手冊考核試卷
- 絡經(jīng)紀服務合同范本
- 環(huán)保工程土壤污染防治技術考核試卷
- 幼兒園大班美術課件
- 小自考漢語言文學2024年全景復習試題及答案
-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2024)001
-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zhàn)爭(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素養(yǎng)提升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
- 防中暑安全培訓課件
- 重慶交通職業(yè)學院《拓展運動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原文化》課件
- 2021年新高考英語讀后續(xù)寫母親節(jié)課件高考英語一輪復習
- 豎井施工安全問題與預防措施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fā)展PPT2023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件
- 四渡赤水-課件
- 冷鮮肉豬肉白條分割技術詳細結構圖及產(chǎn)品部位介紹和用途
- 員工質量意識培訓PPT
- 2024年高中語文會考試題及答案
- 中考小說閱讀解題技巧公開課一等獎市賽課獲獎課件
- 江蘇2023年興化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業(yè)務熟練工招聘考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詳解
- 狼人殺上帝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