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武漢卷第7-8題 單項選擇題 酸堿鹽間反應的探究分析圖象;物質的推斷(解析版)-備戰(zhàn)2024年中考化學臨考題號押題_第1頁
押武漢卷第7-8題 單項選擇題 酸堿鹽間反應的探究分析圖象;物質的推斷(解析版)-備戰(zhàn)2024年中考化學臨考題號押題_第2頁
押武漢卷第7-8題 單項選擇題 酸堿鹽間反應的探究分析圖象;物質的推斷(解析版)-備戰(zhàn)2024年中考化學臨考題號押題_第3頁
押武漢卷第7-8題 單項選擇題 酸堿鹽間反應的探究分析圖象;物質的推斷(解析版)-備戰(zhàn)2024年中考化學臨考題號押題_第4頁
押武漢卷第7-8題 單項選擇題 酸堿鹽間反應的探究分析圖象;物質的推斷(解析版)-備戰(zhàn)2024年中考化學臨考題號押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押武漢卷選擇題第7-8題酸堿鹽間反應的探究分析圖象;物質的推斷題號/年份20212022202320224年三調2024年考向預測T7考點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的圖象物質的鑒別、推斷物質的推斷、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圖象武漢中考第7-8題是選擇題的壓軸題,有一定的難度,近幾年第7-8題基本考查物質的鑒別與推斷;酸堿鹽反應的相關圖象題問題。2024年武漢中考第7-8題依然是這兩方面內容的考查T8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金屬化學性質堿、鹽的化學性質圖象酸、堿、鹽的化學性質的圖象物質的鑒別、推斷考點1物質的推斷1.(2024?武漢四調·8T)某同學探究“金屬、酸的化學性質”,完成實驗甲、乙、丙并記錄部分現(xiàn)象如表所示。實驗現(xiàn)象甲產生氣泡,溶液最終呈淺綠色乙溶液最終呈淺綠色丙溶液最終呈藍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甲、乙、丙能證明鋁、鐵、銅金屬活動性順序:Al>Fe>Cu B.若將甲、乙實驗后的全部物質充分混合,最終溶液可能呈無色 C.若將甲、丙實驗后的全部物質充分混合,最終溶液可能只有一種陽離子 D.若將乙、丙實驗后的全部物質充分混合,最終可能沒有固體殘留【答案】C【解析】A、甲中產生氣泡,溶液最終呈淺綠色,說明鐵位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氫的前面,乙中銀白色粉末變?yōu)楹谏勰?,說明鋁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鐵,證明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丙中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不能驗證鐵、銅金屬活動性的關系。該選項不正確。B、乙中鋁粉完全反應,硫酸亞鐵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鋁和硫酸亞鐵,將甲、乙實驗后的全部物質充分混合,甲中可能剩余的鐵或硫酸都不與硫酸亞鐵或硫酸鋁反應,溶液中有硫酸亞鐵存在,所以最終溶液不可能呈無色。該選項不正確。C、甲中鐵與稀硫酸反應后鐵可能有剩余,丙中稀硫酸與氧化銅可能恰好完全反應,乙中的溶液中的溶質只有硫酸銅,將甲、丙實驗后的全部物質充分混合,甲中剩余的鐵粉與硫酸銅反應,如硫酸銅完全反應,則最終溶液只有硫酸亞鐵,溶液中只有亞鐵離子一種陽離子。該選項正確。D、乙中鋁粉完全反應,硫酸亞鐵有剩余,固體一定有生成的鐵。丙中一定有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銅,可能有硫酸。混合后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銅不能和硫酸、硫酸亞鐵、硫酸鋁反應,所以混合后一定有固體殘留。該選項不正確。故選:C。2.(2023?武漢·7T)歸納整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如圖涉及的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及反應,甲、乙、丁中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其中“→”表示一種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以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兩種物質可以反應。(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甲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則丁可能具有還原性 B.若丁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則甲可能是胃液中含有的酸 C.若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則丙、丁可以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D.若丙、丁常溫下都是黑色固體,則乙→CO2的反應可以為置換反應【答案】D【解析】A、若甲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則甲為氧氣,甲能轉化為乙,乙能轉化為CO2,乙能與丁反應,丁能轉化為二氧化碳,銅在氧氣中加熱生成氧化銅,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加熱時生成二氧化碳和銅,乙可能是氧化銅,丁可能是一氧化碳;丙能與甲反應,能與CO2反應,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丙可能是碳,綜上所述:丁可能是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故說法正確;B、若丁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丁能轉化為CO2,碳酸氫鈉能與鹽酸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則丁可能是碳酸氫鈉;甲能轉化乙,乙能與?。ㄌ妓釟溻c)反應,鹽酸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硝酸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乙可能是硝酸;甲能與丙反應,丙與二氧化碳反應,氫氧化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丙可能是氫氧化鈣,綜上所述:甲可能是胃液中含有的酸(鹽酸),故說法正確;C、若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丙能與二氧化碳反應,乙能轉化為二氧化碳,氫氧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則丙可能是氫氧化鈣,乙可能是碳酸鈣;丁能與乙反應,丁能轉化為CO2,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硫酸;甲、乙、丁中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該元素根據(jù)以上分析為可能氧元素,甲能與丙(氫氧化鈣)反應,能轉化為乙(碳酸鈣),能轉化為二氧化碳,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甲可能是碳酸鈉;綜上所述:丙是氫氧化鈣,丁是硫酸發(fā)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鈣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說法正確;D、若丙、丁常溫下都是黑色固體,丙能與二氧化碳反應,丁能轉化為二氧化碳,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氧化銅能與碳加熱時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丙可能是碳,丁可能是氧化銅;丁能與乙反應,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加熱時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則乙可能是一氧化碳;甲、乙、丁中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該元素根據(jù)以上分析為可能氧元素,甲能與丙(碳)反應,能轉化為乙(一氧化碳),能轉化為二氧化碳,氧氣與碳在點燃時,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則甲可能是氧氣;綜上所述:乙→CO2的反應可為氧化銅與一氧化碳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也可以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即乙→CO2的反應不可能是置換反應,故說法錯誤。故選:D。3.(2022?武漢·7T)分類、歸納是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如圖中物質甲、乙和反應Ⅰ、Ⅱ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和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乙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則甲可以為有機化合物 B.若反應Ⅱ屬于中和反應,則甲、乙可以均為堿 C.若反應Ⅰ、Ⅱ均屬于復分解反應且甲屬于鹽,則乙可以為非金屬氧化物 D.若反應Ⅰ、Ⅱ均屬于置換反應且甲為金屬單質,則乙可以為非金屬單質【答案】C【解析】A、若乙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由圖示可知,乙是二氧化碳,則甲可以為有機化合物,如甲烷,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A正確;B、若反應Ⅱ屬于中和反應,則甲、乙可以均為堿,如甲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則乙是氫氧化鈉,故B正確;C、若反應Ⅰ、Ⅱ均屬于復分解反應且甲屬于鹽,則乙不能是非金屬氧化物,因為非金屬氧化物與堿的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C錯誤;D、若反應Ⅰ、Ⅱ均屬于置換反應且甲為金屬單質,則乙可以為非金屬單質,如氫氣,活潑金屬與酸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和鹽,氫氣與金屬氧化物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金屬單質與水,故D正確。故選:C。4.(2021?武漢·8T)實驗室某廢液的溶質為硝酸銅、硝酸銀和硝酸鋁,取該廢液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濾液呈無色,則濾液中可能含有三種溶質 B.若向濾液中滴加氯化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濾渣可能是混合物 C.若濾渣由三種金屬組成,則濾液可能呈藍色 D.若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冒出,則濾液中可能含有兩種陽離子【答案】D【解析】將一定質量的鋅粉、鋁粉加入到含Al(NO3)3、Cu(NO3)2、AgNO3三種物質的廢液中,則鋁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鋁和銀,鋁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鋁和銅,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鋅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鋁與硝酸鋅反應生成硝酸鋁和鋅。A、若濾液呈無色,則無硫酸銅(藍色),無硝酸銀,因為硝酸銀反應完全后才與硫酸銅反應,有硝酸鋁,可能有硝酸鋅,則濾液中可能含有二種溶質,故A錯誤;B、若向濾液中滴加氯化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濾液中有硝酸銀,鋁和鋅都沒有,因為鋁和鋅都能與硝酸銀反應,硝酸銀先反應,硝酸銀反應完全,硝酸銅才反應,所以濾渣中無銅,則濾渣中只有銀,則濾渣是純凈物,故B錯誤;C、若濾渣由三種金屬組成,則濾渣肯定是銀、銅和鋅,則濾液不可能呈藍色,因為鋅能與硫酸銅繼續(xù)反應,故濾液中不含硝酸銅,濾液不可能為藍色,故C錯誤;D、若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冒出,則濾渣中無鋅和鋁,濾液中一定硝酸鋁、硝酸鋅,可能含有硝酸銅、硝酸銀,則濾液中可能含有兩種陽離子,故D正確。故選:D??键c2酸堿鹽間反應的探究分析圖象問題5.(2024?武漢四調·7T)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的反應,進行如下實驗:向mg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加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密度為ρg/cm3),并用電腦連接溫度傳感器采集數(shù)據(jù),得到溫度隨滴加稀鹽酸的體積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b、c三點對應溶液的pH:c>b>a B.a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HCl C.c點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為g D.實驗所用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答案】D【解析】A、向mg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加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由圖可知,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放熱,b點溫度最高,b點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則b點溶質為氯化鈉,pH=7;a點氫氧化鈉溶液過量,a點溶質為氫氧化鈉、氯化鈉,pH>7;c點稀鹽酸過量,c點溶質為氯化鈉、氯化氫,pH<7,則a、b、c三點對應溶液的pH:a>b>c,故選項說法錯誤。B、根據(jù)A現(xiàn)象的解析,a點氫氧化鈉溶液過量,a點溶質為氫氧化鈉、氯化鈉,故選項說法錯誤。C、氯化氫的質量為ρg/cm3×V2mL×10%=0.1ρV2g,設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x。HCl+NaOH=NaCl+H2O36.558.50.1ρV2gx,x=g,故選項說法錯誤。D、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y。NaOH+HCl=NaCl+H2O4036.5y0.1ρV2g,y=,氫氧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6.(2023?武漢·8T)化學興趣小組探究酸堿鹽的化學性質,進行如圖1所示實驗。實驗后將甲、乙兩支試管內的物質倒入燒杯,如圖2所示,充分反應,靜置。為探究燒杯內溶液的組成,取適量上層清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1.71%的氫氧化鋇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質量的變化關系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1充分反應靜置后,乙試管內上層清液中一定含有兩種酸 B.圖2燒杯內可以觀察到沉淀逐漸減少,最終只剩余白色沉淀 C.圖2充分反應靜置后,燒杯內上層清液中含有三種陽離子和兩種陰離子 D.圖3中加入30.0g氫氧化鋇溶液時,生成沉淀的質量為0.797g【答案】D【解析】A、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稀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將甲、乙試管溶液混合后,滴加氫氧化鋇溶液,有沉淀生成,依據(jù)復分解反應條件可知: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氫氧根離子和銅離子結合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硫酸根和銅離子與氫氧化鋇是同時反應,但中間出現(xiàn)折點,說明溶液中存在硫酸,圖1充分反應靜置后,乙試管內上層清液中一定含有兩種酸,故正確;B、由A可知圖2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稀硫酸,甲試管中有氫氧化銅生成,氫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氫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乙試管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與稀硫酸、稀鹽酸不反應,即圖2燒杯內可以觀察到沉淀逐漸減少,最終只剩余白色沉淀,故正確;C、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兩支試管物質混合,溶液中溶質有稀鹽酸、稀硫酸、硫酸鈉、硫酸銅和氯化銅,其中陽離子有氫離子、鈉離子和銅離子三種,陰離子有硫酸根離子、氯離子兩種,故正確;D、由圖3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質量的變化關系圖可知:滴加10.0g氫氧化鋇溶液,只有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設10.0g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為x。Ba2++=BaSO4↓13723310.0g×1.71%×x,x=0.233g10g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0.233g,由于溶液具有均一、穩(wěn)定性,加入30.0g氫氧化鋇溶液時,生成硫酸鋇沉淀=0.233×3=0.699,加入30g氫氧化鋇溶液,前10.0g氫氧根與酸反應,后20.0g氫氧根與銅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設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的質量為y。Cu2++2OH﹣=Cu(OH)2↓349820.0g×1.71%×y,y=0.196g,圖3中加入30.0g氫氧化鋇溶液時,生成沉淀的質量=0.196g+0.699g=0.895g,故錯誤。故選:D。7.(2022?武漢·8T)某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實驗室有一瓶忘了塞瓶塞的氫氧化鈉溶液。為探究該溶液的變質程度并測定溶液中各成分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了如下實驗:Ⅰ.取20.00g該溶液,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將濾渣洗滌、干燥后稱量,其質量為1.97g。Ⅱ.向濾液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5%的硫酸鎂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硫酸鎂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10.6% B.若x=2.91,則a點對應的溶液中只有一種溶質 C.若x=2.33,則該溶液部分變質 D.實驗Ⅰ中,可用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驗證濾液中含有氯化鋇【答案】B【解析】A、設碳酸鈉質量為xBaCl2+Na2CO3=2NaCl+BaCO3↓106197x1.97g,x=1.06g該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5.3%,故A錯誤。B、設24g硫酸鎂溶液反應可生成氫氧化鎂沉淀質量為y,生成硫酸鋇沉淀為z由反應BaCl2+MgSO4=BaSO4↓+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MgSO4+2NaOH=Mg(OH)2↓+Na2SO4Na2SO4+BaCl2=BaSO4↓+2NaCl可知;MgSO4~Mg(OH)2↓~BaSO4↓1205823324g×5%yz,y=0.58g,,z=2.33g,y+z=0.58g+2.33g=2.91g,故B正確。C、若x=2.33,說明加入的硫酸鎂中硫酸根離子被完全沉淀,鎂離子沒有反應,溶液中沒有氫氧化鈉,則該溶液完全變質,故C錯誤。D、實驗Ⅰ中,濾液中有氯化鈉和氯化鋇,氯化鈉和氯化鋇都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不可用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驗證濾液中含有氯化鋇,故D錯誤。故選:B。8.(2021?武漢·7T)某氣體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種或幾種,將該氣體依次通過:①熾熱的焦炭;②足量灼熱的氧化銅;③足量的堿石灰(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應,最終得到的氣體為純凈物。氣體的分子數(shù)目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點氣體中一定含有N2和CO2,可能含有O2 B.b點氣體中CO和N2的分子數(shù)目比為2:1 C.b點氣體可能由三種分子構成 D.該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合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答案】B【解析】A、混合氣體中一定有氮氣,二氧化碳和氧氣都可能存在,因為二氧化碳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氣體分子數(shù)是1:2,氧氣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氣體分子數(shù)也是1:2,所以混合氣體有三種組成可能,分別是氮氣和二氧化碳,氮氣和氧氣,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故A錯;B、b點氣體中CO和N2的總分子數(shù)目是3n,氮氣占n個,所以一氧化碳是2n個,所以b點氣體中CO和N2的分子數(shù)目比為2:1,故B正確;C、b點氣體由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兩種分子構成,故C錯;D、碳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屬于化合反應,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故D錯。故選:B。一、金屬的活動性1.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2.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規(guī)律:(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3.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單質鐵參加置換反應,生成物中鐵顯+2價)。4.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探究實驗原理金屬與酸、金屬鹽溶液能否發(fā)生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來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實驗方案將一種金屬M插入另一種金屬N的鹽溶液中將兩種金屬分別插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或稀硫酸)中實驗操作將鐵絲插入CuSO4溶液中將鐵絲、銅絲分別插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中現(xiàn)象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溶液由藍色變?yōu)闇\綠色鐵絲表面有氣泡產生,銅絲表面無明顯現(xiàn)象結論金屬活動性: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比較實驗思路兩金夾一鹽兩鹽夾一金實驗方案將活動性最強和最弱的兩種金屬單質分別插入等量的排在中間金屬的鹽溶液中將活動性排在中間的金屬單質分別放入其他兩種金屬的鹽溶液中實驗操作將鐵絲、銀絲分別插入CuSO4溶液中將銅絲分別插入Fe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實驗現(xiàn)象鐵絲表面附著一層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yōu)闇\綠色,銀絲表面無明顯現(xiàn)象在FeSO4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在AgNO3溶液中,銅絲表面有固體生成,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結論金屬活動性:鐵>銅>銀【解題技巧】解答此類題,可以依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以及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所以要求在平時的學習中加強基礎知識的記憶,以便能夠靈活應用。二、酸堿鹽的化學性質1.常見酸的化學性質:(1)紫色石蕊+酸→變紅色;無色酚酞+酸→不變色。(2)酸+金屬→鹽+氫氣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Zn+H2SO4=ZnSO4+H2↑(3)酸+金屬氧化物→鹽+水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現(xiàn)象: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yōu)辄S色。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H2O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4)酸+堿→鹽+水Al(OH)3+3HCl=AlCl3+3H2O(該反應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Cu(OH)2+H2SO4=CuSO4+2H2O(5)酸+鹽→另一種酸+另一種鹽HCl+AgNO3=AgCl↓+HNO3(該反應用于檢驗鹽酸及電時能產生氯離子的化合物)H2SO4+BaCl2=BaSO4↓+2HCl(該反應用于檢驗硫酸及電時能產生硫酸根離子化合物)2.常見堿的化學性質:(1)紫色石蕊+堿→變藍色;無色酚酞+堿→變紅色。(2)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2NaOH+SO2=Na2SO3+H2O(該反應可用于吸收SO2的工廠廢氣)(3)堿+酸→鹽+水:NaOH+HCl=NaCl+H2O2NaOH+H2SO4l=Na2SO4+2H2O(4)堿+鹽→另一種堿+另一種鹽FeCl3+3NaOH=Fe(OH)3↓+3NaCl現(xiàn)象:產生紅褐色沉淀CuSO4+2NaOH=Cu(OH)2↓+Na2SO4現(xiàn)象:產生藍色沉淀Na2CO3+Ca(OH)2=CaCO3↓+2NaOH現(xiàn)象:產生白色沉淀3.中和反應(1)中和反應是指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實質是酸溶液中H+和堿溶液中的OH﹣結合生成水(H2O)。(2)常見的中和反應有: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等。(2)具體的操作步驟:以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鹽酸為例。首先在燒杯中加入10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試液(使溶液成紅色),再用膠頭滴管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其中,酚酞試液的作用是根據(jù)酚酞的顏色逐漸變淺至消失,既可以說明中和反應的進行,也可以說明反應的完全;但是不可說明是否滴入過多的酸性溶液而使試液呈酸性(因為酚酞溶液無法使酸性溶液顯色)。4.中和反應的應用(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根據(jù)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堿性物質,以調節(jié)土壤的酸堿性,利于植物生長。如,土壤呈酸性,將適量的熟石灰撒入土壤中,以中和其酸性。(2)處理工廠的廢水:工廠里的廢水常呈現(xiàn)酸性或堿性,若直接排放將會造成水污染,需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堿性污水需用酸來中和,酸性污水需用堿來中和。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適量的熟石灰來進行中和處理(生成硫酸鈣沉淀和水)。(3)用于醫(yī)藥:人的胃液里含有適量的鹽酸(即胃液的pH值為0.9~1.5),可以幫助消化食物;如,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片可治療胃酸過多,生成氯化鋁和水。另外,被蚊蟲叮咬后,蚊蟲能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從而使皮膚腫痛。如果在患處涂一些含有堿性物質(如NH3?H2O)的藥水,來中和蚊蟲分泌出的蟻酸,就可減輕痛癢。(4)調節(jié)溶液酸堿性:在科學實驗時,經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如果溶液的酸性或堿性太強,就可以用適當?shù)膲A或酸調節(jié)溶液的pH。5.鹽的化學性質反應物通性反應類型金屬與鹽溶液反應通式—置換反應化學方程式FeCuSO4—CuFeSO4Cu—Cu與酸反應通式—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2CO32HCl—2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氣泡產生)NaHCO3HCl—NaClH2O2↑AgNO3HCl—AgCl↓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與堿反應通式—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CuSO42NaOH—Cu(OH)2↓2SO4(有藍色沉淀)Na2CO3Ca(OH)2—2NaOHCO3↓(有白色沉淀)與鹽反應通式—化學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ClBaCl2Na2SO4—BaSO4↓Cl(有白色沉淀)AgNO3NaCl—AgCl↓(有白色沉淀)【解題技巧】解答酸堿鹽的推斷題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解答酸堿鹽圖象題,先要熟練掌握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及中和反應和復分解反應原理,從數(shù)形結合的角度理解此類題??键c1物質的推斷1.(2024?武漢漢陽區(qū)外校模擬)在A+B→C+D的反應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C和D為鹽和水,則A、B一定是酸和堿 B.若A是稀硫酸,則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C.若C、D為單質和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D.若A是氧氣,該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答案】D【解析】A、若C和D為鹽和水,A、B不一定是酸和堿,如CO2+2NaOH═Na2CO3+H2O,故說法錯誤。B、若A是稀硫酸,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如硫酸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故說法錯誤。C、若C、D為單質和化合物,該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如CO+CuOCu+CO2,故說法錯誤。D、若A是氧氣,該反應是物質與氧氣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氧化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故說法正確。故選:D。2.(2024?武漢東湖高新區(qū)模擬)已知下列物質的轉化都是一步實現(xiàn):①CaCO3→Ca(NO3)2②Ca(OH)2→Ca(NO3)2③CaCl2→Ca(NO3)2,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轉化①反應后溶液質量一定增大 B.轉化②可以通過加入硝酸銅溶液來實現(xiàn) C.三個轉化中一定都有明顯現(xiàn)象 D.三個轉化中發(fā)生的反應一定都是復分解反應【答案】C【解析】A.①CaCO3→Ca(NO3)2,只能通過碳酸鈣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鈣、二氧化碳和水來實現(xiàn),根據(jù)CaCO3+2HNO3=Ca(NO3)2+H2O+CO2↑可知,每100份質量的碳酸鈣參加反應就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溶液質量一定增大,故正確;B.②Ca(OH)2→Ca(NO3)2,可以是氫氧化鈣和硝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硝酸鈣,故正確;C.②Ca(OH)2→Ca(NO3)2可以是氫氧化鈣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鈣和水,沒有明顯現(xiàn)象,故錯誤;D.三個反應都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都屬于復分解反應,故正確。故選:C。3.(2024?武漢蔡甸區(qū)模擬)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表示相鄰的兩種物質能發(fā)生反應,“→”表示某一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乙為氧氣,則甲可以是碳、氫氣或一氧化碳 B.若甲為金屬氧化物,乙為碳,則丙是氧氣 C.若丙為氧氣,則乙可以是具有還原性的物質 D.符合該轉化關系所涉及的物質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答案】B【解析】A、若乙為氧氣,氧氣和碳、氫氣或一氧化碳反應,則甲可以是碳、氫氣或一氧化碳,故A正確;B、若甲為金屬氧化物,乙為碳,碳能和金屬氧化物、氧氣、二氧化碳反應,氧氣能轉化成二氧化碳,則丙可以是氧氣,丁是二氧化碳,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二氧化碳能轉化成水,丙可能是氧氣,故B錯誤;C、若丙為氧氣,氧氣具有氧化性,則乙可以是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故C正確;D、由上面分析可知,若甲是氧化銅,乙是碳,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則符合該轉化關系所涉及的物質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故D正確。故選:B。4.(2024?武漢江岸區(qū)廣雅二中模擬)如圖中的物質及轉化關系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純凈物及化學反應。它們相互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能一步實現(xiàn),“—”表示相連物質間能發(fā)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省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甲、乙、丙為三種金屬單質,則丙的金屬活動性最弱 B.若甲、乙、丙為三種酸,則③中加入的試劑可以是AgNO3 C.若甲、乙、丙為三種堿,則丙的固體可能為藍色 D.若甲、乙、丙為三種氧化物,則在甲、乙、丙中至少有兩種非金屬氧化物【答案】D【解析】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后的金屬能將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若甲、乙、丙為三種金屬單質,甲能轉化成乙、丙,乙能轉化成丙,則丙的金屬活動性最弱,故說法正確。B、硫酸分別和氯化鋇、硝酸鋇反應能轉化成鹽酸、硝酸,鹽酸和硝酸銀反應能轉化成硝酸,若甲、乙、丙為三種酸,則③中加入的試劑可以是AgNO3,故說法正確。C、氫氧化鈣分別和碳酸鈉、硫酸銅反應能轉化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銅,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能轉化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若甲、乙、丙為三種堿,則丙的固體可以是藍色,故說法正確。D、氧化鐵能和鋁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氧化鋁,氧化鐵能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水,氧化鋁能和鹽酸反應生成水,若甲、乙、丙為三種氧化物,則在甲、乙、丙中可以有兩種金屬氧化物,故說法錯誤。故選:D。5.(2024?榆林一模)如圖是初中化學最常見的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圖,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能夠發(fā)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可以直接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可以是碳酸鈉,Y可以是氫氧化鈣溶液 B.X與BaCl2,X與Y反應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圖中發(fā)生的反應均無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D.將Y換成氫氧化鈉,圖中物質之間反應關系也成立【答案】D【解析】A、若X是碳酸鈉,Y是氫氧化鈣溶液,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故說法正確。B、若X為碳酸鈉,Y為氫氧化鈣,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故說法正確。C、若X是碳酸鈉,Y是氫氧化鈣溶液,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的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該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各元素化合價不變,其他反應均屬于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故說法正確。D、將Y換成氫氧化鈉,若X為碳酸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不能發(fā)生反應,故說法不正確。故選:D。6.(2024?武漢漢陽區(qū)模擬)現(xiàn)有質量為92克的樣品(FeO與CuO組成的混合物),將其平分為甲、乙兩份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結束后在溶液E中加入鐵粉,發(fā)現(xiàn)只有氣泡產生,固體D的質量為16克。下列說法錯誤的()A.溶液A中的溶質有三種 B.原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為20克 C.氣體C中CO2的質量為27.5克 D.溶液E中的微粒有3種【答案】D【解析】A、由分析可知,溶液A中溶質有氯化亞鐵、氯化銅和氯化氫三種,故說法正確。B、由分析可知,溶液A和固體B反應時,氯化銅反應完全,固體D是銅,質量為16克,即原樣品中銅元素的質量為16g,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則氧化銅的質量為16g÷×100%=20g,故說法正確。C、由于原固體是均分的,因此乙中含有20g÷2=10g氧化銅,=36g氧化亞鐵;設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a,與氧化亞鐵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b。CuO+COCu+CO2804410gaa=5.5gFeO+COFe+CO2724436gb,b=22g,則氣體C中含有二氧化碳的質量為:5.5g+22g=27.5g,故說法正確。D、原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為:(92g﹣20g)××100%=56g,則平分后乙中鐵的質量為28g,由分析可知,原樣品中銅的質量為16g,則平分后甲中含有8g銅,設固體B中的鐵與溶液A中的氯化銅反應的鐵的質量為x。Fe+CuCl2=FeCl2+Cu5664x8g,x=7g,則和鹽酸反應的鐵的質量為:28g﹣7g=21g,實驗結束后在溶液E中加入鐵粉,發(fā)現(xiàn)只有氣泡產生,說明鹽酸過量,所以溶液E中的溶質有氯化亞鐵和氯化氫兩種,故說法錯誤。故選:D。7.(2024?武漢一模)粗鹽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雜質,為獲得精鹽進行如圖實驗。敘述錯誤的是()A.根據(jù)NaCl的溶解度,可計算出溶解10g粗鹽所需水的最少質量 B.只調換“過量的NaOH溶液”與“過量的BaCl2溶液”的順序,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C.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盡BaCl2和CaCl2 D.若稱得精鹽的質量為8.5g,則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純度是85%【答案】D【解析】A、粗鹽提純的實驗是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可以依據(jù)氯化鈉的溶解度,把粗鹽看出全部是氯化鈉,可以計算出溶解10g粗鹽所需水的最少質量,故A正確;B、氫氧化鈉的作用只是除去氯化鎂,氯化鋇可以除去硫酸鈉,碳酸鈉必須放在氯化鋇的后面,除去過量的氯化鋇和溶液中的氯化鈣,所以只調換“過量的NaOH溶液”與“過量的BaCl2溶液”的順序,也能達到實驗目的,故B正確;C、碳酸根離子和鋇離子、鈣離子會生成碳酸鋇沉淀和碳酸鈣沉淀,所以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盡BaCl2和CaCl2,故C正確;D、在粗鹽提純過程中,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所以稱得精鹽的質量為8.5g,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純度不能說是85%,故D錯誤。故選:D。8.已知某無色溶液X是Na2CO3和(NH4)2SO4溶液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種試劑分別是稀鹽酸、NaOH溶液、Ba(NO3)2溶液三種溶液中的各一種。取三等份無色溶液X,分別向其中加入適量的甲、乙、丙三種試劑,產生的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則依據(jù)實驗現(xiàn)象做出的下列推斷中,不合理的是()加入試劑甲乙丙實驗現(xiàn)象有氣泡冒出無明顯現(xiàn)象產生沉淀A.無色溶液X可能是Na2CO3溶液 B.甲一定不是Ba(NO3)2溶液 C.若無色溶液X是Na2CO3溶液,則乙是NaOH溶液D.若無色溶液X是(NH4)2SO4溶液,則丙是稀鹽酸【答案】D【解析】A、由分析可知,無色溶液X是碳酸鈉溶液,故不符合題意。B、由分析可知,甲為稀鹽酸,故不符合題意。C、若無色溶液X是碳酸鈉,X與乙沒有明顯現(xiàn)象,則乙是氫氧化鈉溶液,故不符合題意。D、若無色溶液X是硫酸銨,硫酸銨和稀鹽酸不能生成沉淀,則丙不是稀鹽酸,故符合題意。故選:D。9.(2024?昆山市一模)某金屬加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廢液含有少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為回收利用資源和防止污染,該廠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氣泡產生.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和銅,一定不含鋅 B.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和鋅 C.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一定沒有硝酸銀和硝酸銅 D.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可能有硝酸銀和硝酸銅【答案】D【解析】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氣體產生,說明固體中一定不含鋅,鋅在與硝酸銀和硝酸銅反應時,首先和硝酸銀反應,所以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如果鋅正合適,則一定含有銀和銅;因為“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氣泡產生”,所以鋅不會過量。分析AB選項,發(fā)現(xiàn)AB都錯誤;鋅在與硝酸銀和硝酸銅反應時,都生成硝酸鋅,所以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由于鋅的量不固定,所以濾液中是否含硝酸銀和硝酸銅不能確定,分析CD選項,發(fā)現(xiàn)C錯誤,D正確。故選:D。10.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NaOH、KNO3、CaCO3、Na2SO4、CuCl2、B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分析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①將此固體投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攪拌,靜置,有不溶物,上層清液呈無色;②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剛開始無現(xiàn)象,一段時間后沉淀部分消失有氣泡產生。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沉淀一定是CaCO3、BaSO4 B.上述上層清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K+、Na+、、Cl﹣ C.該固體中一定含有NaOH、CaCO3、BaCl2、Na2SO4,可能含有CuCl2、KNO3 D.該固體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BaCl2,一定不含CuCl2,可能含有KNO3、NaOH【答案】C【解析】A、由以上分析可知,沉淀一定含有CaCO3、BaSO4,可能含有氫氧化銅,故A錯誤;B、由以上分析可知,固體中一定含氫氧化鈉,碳酸鈣、氯化鋇、硫酸鈉,可能含氯化銅、硝酸鉀,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則上層清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Na+、Cl﹣、OH﹣,故B錯誤;C、由以上分析可知,固體中一定含氫氧化鈉,碳酸鈣、氯化鋇、硫酸鈉,可能含氯化銅、硝酸鉀,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故C正確;D、由以上分析可知,固體中一定含氫氧化鈉,碳酸鈣、氯化鋇、硫酸鈉,可能含氯化銅、硝酸鉀,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故D錯誤。故選:C。考點2酸堿鹽間反應的探究分析圖象問題11.(2024?武漢一模)小穎同學為比較Mg、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實驗后把兩試管中的物質倒入燒杯中(如圖乙),發(fā)現(xiàn)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充分反應后過濾,再向濾渣中加入適量稀鹽酸,產生無色氣泡。根據(jù)上述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a、b試管中溶液都一定呈淺綠色 B.濾液中一定含有Mg2+、Fe2+,可能含有Cu2+C.濾渣質量一定大于所加鐵粉的總質量 D.濾渣含有三種固體物質【答案】C【解析】由于鎂的活動性大于鐵,鐵不能與硫酸鎂反應;鐵的活動性大于銅,鐵能將銅從其溶液中置換出來,由題意可知,實驗后把兩試管中的物質倒入燒杯中(如圖乙)發(fā)現(xiàn)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說明了b中的鐵完全反應了,a中的鐵又與硫酸銅發(fā)生了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再向濾渣中加入適量稀鹽酸,產生無色氣泡說了濾渣中有剩余的鐵,由此可知:A、由于b中的鐵完全反應了,硫酸銅有剩余,溶液為藍色,故錯誤;B、由于鐵有剩余,濾液中一定不含有Cu2+,故錯誤;C、由發(fā)生的反應可知,由于每56份質量的鐵能與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濾渣質量一定大于所加鐵粉的總質量,故正確;D、由于鎂的活動性大于鐵,鐵不能與硫酸鎂反應;鐵的活動性大于銅,鐵能將銅從其溶液中置換出來,再向濾渣中加入適量稀鹽酸,產生無色氣泡說了濾渣中有剩余的鐵,濾渣含有銅,鐵兩種固體物質,故錯誤。故選:C。12.(2024?武漢模擬)圖像在表達變化關系和加深知識理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圖像能夠正確表示其對應關系的是()A.圖1表示加熱高錳酸鉀使之充分反應 B.圖2表示高溫條件下木炭與氧化銅充分反應 C.圖3表示向一定質量的石灰石中加入過量稀鹽酸 D.圖4表示向一定質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H2O2溶液【答案】A【解析】A、高錳酸鉀加熱產生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開始,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質量減少,錳元素的質量沒有損失,則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剩余錳酸鉀(含錳)和二氧化錳(),可以達到36%,高錳酸鉀反應完全,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故選項圖象正確;B、碳和氧化銅反應產生銅和二氧化碳,根據(jù)圖像,減少的質量是二氧化碳的質量,則二氧化碳質量是,則根據(jù)方程式有質量關系:C+2CuO2Cu+CO2↑12160440.1a1.45a則反應物的質量是0.1a+1.45a=1.55a大于a,故選項圖象錯誤;C、一定質量的石灰石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鹽酸過量,碳酸鈣反應完全,二氧化碳的質量不再增加,故選項圖象錯誤;D、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分解產生水和氧氣,隨著H2O2溶液的加入氧氣的質量不斷上升,故選項圖象錯誤。故選:A。13.(2024?武漢漢陽區(qū)外校模擬)如圖所示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等質量鎂粉、鐵粉中分別加入足量等濃度的稀硫酸B.甲烷和過量的氧氣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C.高溫煅燒碳酸鈣D.在密閉容器中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答案】A【解析】A、等質量鎂粉、鐵粉中分別加入足量等濃度的稀硫酸,若消耗稀硫酸的質量相同,則生成氫氣質量相同,故開始兩斜線重合;由于生成物中鎂、鐵的化合價均為+2價,產生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則等質量鎂粉、鐵粉和稀硫酸反應,鎂消耗的稀硫酸多,生成的氫氣多,拐點高些,故選項圖像正確。B、甲烷和過量的氧氣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甲烷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則容器內分子的總數(shù)不變,故選項圖像錯誤。C、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CaO+CO2↑,反應前后鈣元素的質量不變,加熱到一定溫度碳酸鈣才能分解,隨著反應的進行,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體的質量減少,則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逐漸增大,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但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40%,最終剩余固體為氧化鈣,氧化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71.4%,圖中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應從40%增大到71.4%,故選項圖像錯誤。D、紅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壓強增大;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被消耗,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壓強逐漸減小,最終壓強一定比反應前小,故選項圖像錯誤。故選:A。14.(2024?山東東平縣一模)下列圖像與對應的敘述相符合的是()A.①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固體 B.②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pH=3的稀鹽酸 C.③向等質量的鎂粉和鐵粉中分別加入足量等濃度的稀硫酸 D.④向一定質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答案】D【解析】A、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溶質質量不是0,該選項不正確。B、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pH=3的稀鹽酸,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堿性減弱,pH減小,但是不能減小至3或3以下,該選項不正確。C、生成的氫氣完全來自于酸中的氫元素,反應的酸質量相等時,生成氫氣質量相等,該選項不正確。D、向一定質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氫氧化鈉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該選項正確。故選:D。15.(2024?湖北陽新縣模擬)向盛有ag銅鋅混合物的燒杯中加入稀硫酸,該過程中剩余固體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M點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ZnSO4 B.N點時,生成氣體的總質量達到最大 C.N→P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增大 D.該銅鋅混合物中鋅的質量為(a﹣b)g【答案】C【解析】A、M點時鋅部分反應,溶液中的溶質是反應生成的硫酸鋅,故選項正確。B、N點時鋅完全反應,生成氣體的總質量達到最大,故選項正確。C、N→P過程中稀硫酸增加,溶液的酸性增強,pH減小,故選項不正確。D、該銅鋅混合物中鋅的質量為(a﹣b)g,故選項正確。故選:C。16.(2024?武漢武昌南湖中學一模)向稀鹽酸和氯化鐵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的變化關系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0~a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HCl B.ab段的反應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 C.b點處溶液的溶質只有NaCl D.b~c段溶液:pH=7【答案】D【解析】A、0~a段無沉淀生成,此時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HCl,不符合題意;B、ab段的反應為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和氯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FeCl3=Fe(OH)3↓+3NaCl,不符合題意;C、b點時,氯化鐵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和氯化鈉,故此時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不符合題意;D、b~c段氫氧化鈉過量,此時溶液的pH>7,符合題意。故選:D。17.(2024?山東市中區(qū)一模)向一定質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鋅粉。反應過程中Cu(NO3)2的質量隨加入鋅粉質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點時,溶液的總質量與反應前相比減小 B.b點時,溶液為Zn(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 C.c點時,溶液呈藍色 D.d點時,過濾所得濾渣為Cu和Ag的混合物【答案】B【解析】A、a點代表鋅與AgNO3還沒有反應完,溶液中有新生成是Zn(NO3)2和未反應完的AgNO3,未參加反應的Cu(NO3)2,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的Zn(NO3)2的總相對分子質量小于AgNO3,所以溶液質量減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b點正好鋅將AgNO3反應完,溶液中應有生成的Zn(NO3)2和未反應的Cu(NO3)2,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C、c點的Cu(NO3)2溶液的質量未降為0,所以溶液顏色為藍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d點代表Cu(NO3)2也剛好反應完了,所以濾渣中有銅和銀,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8.(2024?江蘇如皋市模擬)實驗室中有一瓶已部分變質的Ca(OH)2(雜質為CaCO3),取質量為mg的該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攪拌,通入二氧化碳,靜置,實驗過程中上層清液中鈣離子的質量與反應的CO2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提示:CO2+CaCO3+H2O=Ca(HCO3)2(碳酸氫鈣易溶)】A.Q點時,上層清液中溶質為Ca(OH)2 B.b的數(shù)值為12.4 C.實驗中,燒杯中沉淀質量的最大值為15g D.向K點時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能生成11gCO2【答案】C【解析】通過分析圖象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碳酸氫鈣的二氧化碳質量為11g﹣4.4g=6.6g,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的二氧化碳質量為4.4g,CO2+CaCO3+H2O=Ca(HCO3)2,44100181626.6g15g24.3gCa(OH)2+CO2=CaCO3↓+H2O74441007.4g4.4g10gA、P點后溶液中的鈣離子質量逐漸增大,所以Q點時,上層清液中溶質為碳酸氫鈣,故A錯誤;B、b的數(shù)值為24.3g××100%=6g,故B錯誤;C、溶液中的鈣離子減小到零時,沉淀質量最大,然后碳酸鈣、水和二氧化碳才會反應生成碳酸氫鈣,所以實驗中,燒杯中沉淀質量的最大值為15g,故C正確;D、Ca(HCO3)2﹣﹣﹣﹣﹣﹣﹣2CO2,1628824.3g13.2g所以向K點時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能生成13.2g二氧化碳,故D錯誤。故選:C。19.某煙氣中含N2、O2、SO2等氣體,以FeSO4催化處理其中的SO2,部分流程如圖﹣1所示。開始時需向“脫硫”裝置中加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并加入適量鐵粉。保持其他條件相同,反應過程中吸收液的起始溫度對脫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響如圖﹣2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