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期末測試卷附答案(能力提升)_第1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期末測試卷附答案(能力提升)_第2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期末測試卷附答案(能力提升)_第3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期末測試卷附答案(能力提升)_第4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期末測試卷附答案(能力提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蠶蛹胸部長有(

)。A.胸足

B.復眼和觸角

C.胸足和盾片2.晚上,小明同學睡覺前到院子里散步,發(fā)現(xiàn)晴朗的夜空掛著一輪彎月(如圖),請你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上弦月,農(nóng)歷上半月

B.上弦月,農(nóng)歷下半月

C.下弦月,農(nóng)歷上半月

D.下弦月,農(nóng)歷下半月3.下列是通過卵生繁殖后代的是(

)。A.雞

B.牛

C.狗4.“梓軒家在曉曉家東面300米處”,在這句話中,(

)是參照物。A.300米

B.梓軒家

C.曉曉家5.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在那天我們能看到的月相是(藍色表示暗面)(

)。A.

B.

C.6.我們可以在物體上貼圓點,觀察圓點的運動情況來區(qū)分不同的運動方式。當圓點貼在不同位置時,它們的運動方式是(

)。A.都一樣的

B.可能不同

C.一定不同7.下列選項中對蠶的環(huán)節(jié)和氣門的描述準確的是(

)。A.氣門在,環(huán)節(jié)沒有

B.環(huán)節(jié)在,氣門沒有

C.環(huán)節(jié)和氣門都在8.下列屬于太陽和月球的相同之處的有(

)。A.都是球體

B.都是紅色的

C.實際大小相同9.蠶蛻皮時不吃不動,好像睡著一樣,稱作“(

)”。A.睡

B.眠

C.覺

D.蛻10.地球衛(wèi)星圖上白色的表示(

)。A.云朵

B.海洋

C.陸地二.填空題(共10題,共52分)1.我國古人憑直覺和臆想認為天是(

)的,地是(

)的。第一個用實踐證明地球是球體的科學家是(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

)。2.地球陸地表面有(

)、(

)等水體類型。3.光源距離遮擋物越遠,產(chǎn)生的影子(

);遮擋物距離光屏越遠,產(chǎn)生的影子越(

)。4.(

)認為,環(huán)形山是長期流星石撞擊形成的;(

)認為,環(huán)形山是月球火山噴發(fā)形成的。5.每一種(

)的一生都會經(jīng)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過程,這樣的生命過程一代一代循環(huán)往復,使得動物種族得以(

)。6.旋轉(zhuǎn)的指尖陀螺的運動形式是(

),上下往復運動的鋼尺的運動形式是(

),蕩著的秋千的運動形式是(

)。7.通過養(yǎng)蠶我們知道了,(

)、(

)、(

)等因素會影響蠶的生存。8.我們的“過山車”,讓小球運動的方法是利用(

)進行加速;通過(

)控制小球的運動方向。9.如圖所示,從小蠶孵出開始,小蠶的身體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我們可以觀察、測量小蠶的生長變化情況并記錄下來。還可以采用(

)、(

)、(

)、(

)等方式記錄小蠶的生長變化。10.蠶卵呈扁平的(

)形(

)。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蠶的生命是從幼蟲開始的。(

)2.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科學家認為環(huán)形山主要是隕石撞擊形成的。(

)3.雞卵和螞蟻卵都是沒有硬殼的。(

)4.自然環(huán)境下,蠶寶寶一般在秋天或冬天出生。(

)5.蛹的顏色是白色的,與蠶寶寶身體的顏色一樣。(

)6.建造“過山車”前我們要先在紙上繪制設計圖。(

)7.“奇蝦”曾經(jīng)是海洋中最兇猛的捕食者。(

)8.設計過山車的軌道坡度不用變化。(

)9.幼蟲或幼崽從動物卵中破殼而出,叫孵化。(

)10.當蠶長大到一定程度后,皮會限制它的身體成長,此時需要蛻去舊皮,蠶才能繼續(xù)生長。(

)四.連線題(共1題,共4分)1.下面這些緩慢運動的物體,你能正確選擇方法來判斷它們的生長或運動?指甲的生長水位的上升

過一段時間觀察一次月亮的移動

利用周圍物體來判斷小苗的生長五.填表題(共1題,共8分)1.填表題。小芳想制作月球檔案卡,請你幫助她一起完成。六.簡答題(共6題,共34分)1.怎樣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2.蠶卵在孵化的過程中,形態(tài)上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請用文字描述出來。3.“過山車”的設計要求都有哪些?4.古代的人們是通過哪些現(xiàn)象推測地球是球形的?5.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哪幾種方法?6.夜晚,怎樣利用手電筒在臥室天花板上看到鴨頭形狀的影子?七.材料題(共1題,共6分)1.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魯班發(fā)明鋸的故事

相傳,魯班上山的時候,無意中抓了一下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根小草為什么這樣鋒利?

于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葉子兩邊長有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

后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捉住一只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jié)構,發(fā)現(xiàn)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這兩件事給魯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啟發(fā)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細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砍伐樹木也就容易多了。

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細齒的竹片,然后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jié)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干就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于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

于是他和徒弟們立即下山,請鐵匠幫助制作帶有小細齒的鐵片,然后到山上繼續(xù)實驗。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拉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fā)明出來了。魯班根據(jù)葉子兩邊的(

)和蝗蟲(

)的結(jié)構特點,引發(fā)思考,他決定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

)狀,通過反復實驗,最終發(fā)明了鋸。八.綜合題(共3題,共30分)1.實驗分析。為了探究溫度對蠶生存的影響,小華設計了下面的實驗:取三個大小相同的紙盒,分別貼上甲、乙、丙標簽。把甲盒放在10℃的環(huán)境中,把乙盒放在25℃的環(huán)境中,把丙盒放在30℃的環(huán)境中(除溫度外其他環(huán)境因素相同)。在甲、乙、丙三個盒子中各放入5條大小相似、健康狀況相同的蠶。每個盒子中每天都同時投入等量的桑葉。一段時間后小華分別測量了幾個紙盒中蠶的平均長度,如下表所示。(1)一段時間后,(

)盒中的蠶運動呆滯,發(fā)育緩慢,并且體形較(

)。(2)(

)盒中的蠶結(jié)繭的質(zhì)量最好。(3)這個實驗說明:(

)可以影響蠶的生長發(fā)育,蠶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

)℃。(4)每個盒子中放5條蠶的目的是:(

)。2.綜合分析平動、轉(zhuǎn)動和振動是機械運動的三種基本形式,實際上,許多物體都同時參與幾種形式的運動。請?zhí)畛鱿铝形矬w機械運動的基本形式。汽車(

時鐘(

齒輪(

揚聲器(

)3.實驗名稱:模擬制造環(huán)形山實驗材料:細沙、托盤、大小不同的球?qū)嶒灢襟E:1.把(

)平鋪在托盤里。2.從高30厘米的地方,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取出球,觀察它們留下的坑。3.從高60厘米的地方,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取出球,觀察它們留下的坑。實驗現(xiàn)象:在步驟2中,(

)球留下的坑比較大,且深度比較深。步驟2和步驟3相比,從高(

)厘米的地方,大球留下的坑更大,深度更深。實驗結(jié)論:環(huán)形山是由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月球的天體體積越(

),環(huán)形山越大,反之越小。從離月球越(

)的地方撞擊,環(huán)形山越大,反之越小。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A3.A4.C5.B6.B7.C8.A9.B10.A二.填空題1.圓;方;麥哲倫;行星2.河流;湖泊3.小;大4.撞擊說;火山說5.動物;延續(xù)6.轉(zhuǎn)動;振動;擺動7.溫度;食物;疾病8.斜面;軌道9.拍照;畫圖;寫觀察日記;制作標本10.扁圓;淡黃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如下:五.填表題1.四分之一;四十九分之一;八十分之一;六分之一六.簡答題1.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先確定合適的參照物,如果該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沒有發(fā)生位置的變化,就說明該物體是靜止的;反之,就說明該物體是運動的。2.(1)顏色漸漸變淺,由紫黑色或灰綠色逐漸轉(zhuǎn)為灰白色;(2)在灰白色的卵殼內(nèi)可見黑色環(huán)狀物在動;(3)小蠶從殼內(nèi)鉆出,只留下帶小孔的白色卵殼。3.軌道的總長應在2米以上;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小球能滾完全部軌道,不能脫軌;整座“過山車”要穩(wěn)固。4.(1)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來的船,發(fā)現(xiàn)總是先看到帆頂,然后才看到船身。(2)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5.在相同距離內(nèi),可以通過測量不同物體的運動時間,來比較它們的快慢,相同的距離內(nèi),用的時間越短,運動得越快;在相同時間內(nèi),可以通過測量物體運動的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