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誘變育種致遺傳物質(zhì)損傷強度測定 umu法征求意見稿_第1頁
微生物誘變育種致遺傳物質(zhì)損傷強度測定 umu法征求意見稿_第2頁
微生物誘變育種致遺傳物質(zhì)損傷強度測定 umu法征求意見稿_第3頁
微生物誘變育種致遺傳物質(zhì)損傷強度測定 umu法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微生物誘變育種致遺傳物質(zhì)損傷強度測定 umu法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TXXXXX–2012GB/TXXXXX–2012微生物誘變育種致遺傳物質(zhì)損傷強度測定umu法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微生物誘變育種致遺傳物質(zhì)損傷強度測定umu法的原理、試劑或材料、儀器設備、測定步驟和結果分析。本標準適用于物理誘變源和化學誘變源造成的微生物遺傳物質(zhì)損傷測定。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GB/T6682分析實驗室用水規(guī)格和試驗方法YY/T0588流式細胞儀3術語與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誘變mutagenesis通過人為的措施誘導遺傳基因產(chǎn)生變異的過程。注:常用的誘變方法包括物理誘變和化學誘變等。3.2遺傳物質(zhì)損傷DNAdamage化學或物理誘變源對遺傳物質(zhì)分子結構的改變。3.2遺傳物質(zhì)損傷強度DNAdamagestrength當細胞受到DNA損傷時會發(fā)生應急修復(SOS修復),使其以突變?yōu)榇鷥r繼續(xù)存活下去。4原理在DNA發(fā)生損傷時,細菌通過lexA和recA的共同作用,引起體內(nèi)的SOS響應。DNA損傷程度越高,SOS響應越強。通過將SOS系統(tǒng)調(diào)控基因與指示基因相融合,檢測指示基因編碼蛋白活性或信號強度,即可得到SOS基因的表達強度,表征DNA損傷強度和環(huán)境致癌物質(zhì)濃度。在umu測試中,將編碼DNA聚合酶V中重要組分的umuC基因與編碼β-半乳糖苷酶的lacZ基因融合,導入到Salmonellatyphimurium中,通過顯色法檢測β-半乳糖苷酶活性來測定SOS誘導強度。然而,由于誘變過程會造成細胞的死亡,死細胞會對測試誘變損傷能力的評估造成影響。為排除這一影響,F(xiàn)ACS-umu測試方法利用流式細胞分選技術測定活細胞遺傳物質(zhì)損傷強度,其測試原理為:熒光素-2-β-D-半乳糖苷(FDG)本身不具有熒光,其被β-半乳糖苷酶水解后的產(chǎn)物熒光素具有熒光。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是一種DNA熒光染料,只能進入失去細胞膜選擇通透性的細胞,即死細胞中,因此可以用于區(qū)分活死細胞。采用FDG作為β-半乳糖苷酶的熒光底物,利用PI作為死細胞染料,通過采用流式細胞儀測定誘變后活細胞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從而得到活細胞的DNA損傷強度。5試劑或材料除非另有規(guī)定,僅使用分析純試劑。5.1水:GB/T6682二級。5.2菌種:鼠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包含表達umuC’-’lacZ基因和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的pSK1002質(zhì)粒。5.3TGA培養(yǎng)基稱取胰蛋白胨10g,氯化鈉5g,HEPES11.9g,加入980ml水溶解,pH調(diào)整為7.0±0.2,定溶到1000ml。121℃,15min高壓滅菌。溶解2g葡萄糖在20ml去離子水中單獨滅菌。滅菌后按等比例混合兩個溶液,無菌條件下每升冷卻的TGA培養(yǎng)基中加入50mg氨芐青霉素。改溶液可以在-20℃保存4周。5.410×TGA培養(yǎng)基包含10倍濃度的TGA溶液,可以在4℃保存14天。5.5熒光素-2-β-D-吡喃半乳糖苷(Fluoresceindi-β-D-galactopyranoside,F(xiàn)DG)溶液在10ml含體積比為1%DMSO和1%乙醇的水中溶解13.13mgFDG,F(xiàn)DG終濃度為2mM,分裝后保存在-20℃冰箱中。使用前在37℃預熱15min以上。5.6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溶液在10mlPBS溶液中溶解6.68mgPI,配成濃度為1mM的PI溶液。用移液槍吸取10ul濃度為1mM的PI儲備液,溶于10mlPBS溶液中,配成濃度1uM的PI溶液,作為PI工作液。于4℃保存,使用前在冰上放置預冷。6儀器設備6.1恒溫水浴鍋(37±1)℃;6.2pH計;0.1;6.3電子天平;0.01;6.4高速離心機;6.5流式細胞儀;6.6恒溫震蕩搖床,溫度可實現(xiàn)(28±1)℃和(37±1)℃,轉(zhuǎn)速在125r/min到150r/min;7測定步驟7.1測試菌過夜培養(yǎng)物制備在三角瓶中裝入20mlTGA培養(yǎng)基用透氣無菌瓶塞封口,滅菌儲存;融化凍存的測試菌,在凍存管中加入1mlTGA培養(yǎng)基,3000g離心凍存管中的測試菌10min,丟棄上清液,用1mLTGA培養(yǎng)基重懸測試菌,用0.5ml測試菌重懸液接種到含TGA培養(yǎng)基的三角瓶中,在(37±1)℃搖動培養(yǎng)過夜(不超過12h)。7.2誘變測試微生物樣品制備用新鮮的TGA培養(yǎng)基(37℃)將過夜培養(yǎng)的測試菌稀釋10倍。繼續(xù)在37±1)℃搖動培養(yǎng)1.5天。在(600±20)nm用1cm比色皿檢測光密度,以TGA培養(yǎng)基作為空白對照,誘變測試微生物樣品應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7.3誘變7.3.1化學誘變根據(jù)測試需求,宜通過文獻等資料或設置預實驗,確定化學誘變劑的種類和濃度。將10ul不同濃度的化學誘變劑加入到1ml誘變樣品(9.2)中,置于1.5ml的EP管,在37±1℃,200r/min震蕩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h。對照為在1mlTGA培養(yǎng)基中加入10ulDMSO。7.3.2物理誘變根據(jù)測試需求,宜通過文獻等資料或設置預實驗,確定物理誘變條件。取100ul接種物(9.2)進行物理誘變處理,對照為沒有進行物理誘變處理的樣品。處理后的樣品和對照轉(zhuǎn)移到1.5mlEP管中,在37±1℃,200r/min震蕩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h。7.4FDG和PI染色取化學或物理誘變后的測試樣品50l置于1.5ml的EP管中,在37℃預熱5min,加入37℃預熱的FDG溶液50ul,迅速溫和混勻后,置于37℃水浴中2min,使FDG滲透進入細胞。之后迅速加入500l的PI溶液,將混合液放置于冰上反應1h,在進行流式細胞測定前一直置于冰上。7.5流式細胞儀測定使用流式細胞儀對染色后樣品進行流式分析。采用激發(fā)波長為488nm,對于FDG水解產(chǎn)物熒光素的熒光強度測定接收波長為525±30nm(FL-1通道),PI染色熒光測定接收波長為670nm(FL-2通道)。測定細胞總數(shù)為5000到10000個細胞。8結果分析8.1閾值設定通過前向角散射光FSC和側向角散射光SSC圈出目標菌體,以去除多細胞粘連對結果的影響。通過單獨的PI染色,測定FL-1通道和FL-2通道的熒光值,其FL-1通道熒光值作為背景值,即為FDG染色陰性細胞。通過單獨的FDG染色,測定FL-1通道和FL-2通道的熒光值,其FL-2通道熒光值作為背景值,即為PI染色陰性細胞。對于FDG和PI同時染色的樣品,選取FDG染色和PI染色陽性為目標細胞群,用于后續(xù)數(shù)據(jù)處理。8.2結果計算按照式(1)進行計算:Fi式中:Fi——SOS誘導系數(shù);Am——誘變源處理樣品的平均FDG水解產(chǎn)物熒光素相對熒光值;Ac——對照樣品的平均FDG水解產(chǎn)物熒光素相對熒光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并歸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