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培訓課件:《小兒顱腦超聲規(guī)范化檢查》_第1頁
醫(yī)院培訓課件:《小兒顱腦超聲規(guī)范化檢查》_第2頁
醫(yī)院培訓課件:《小兒顱腦超聲規(guī)范化檢查》_第3頁
醫(yī)院培訓課件:《小兒顱腦超聲規(guī)范化檢查》_第4頁
醫(yī)院培訓課件:《小兒顱腦超聲規(guī)范化檢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兒顱腦超聲規(guī)范化檢查適應證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檢查內容及報告書寫要點小兒正常顱腦超聲圖像小兒顱內常見病變的超聲診斷小兒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一、適應證1、有可能發(fā)生顱內病變并有腦結構改變,前囟未閉的新生兒、小嬰兒均可針對性行顱腦超聲篩查和檢查,包括:⑴早產兒、低體重兒、多胎兒;⑵有異常分娩史及相關疾病史,如缺氧、酸中毒、低血糖、呼吸機治療、血壓波動、輸高滲液體等;一、適應證⑶母孕期患有可能影響胎兒的疾病,如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疾病、心腎功能異常、宮內感染、產前產時出血、保胎史、不良生產史。2、腦脊膜膨出和其它先天畸形3、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4、外傷5、驚厥或抽搐6、腦血管疾病二、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1、儀器條件(1)一般選擇高頻凸陣小型探頭,頻率范圍5~7.5MHz;

(2)為更好顯示近場顱腦邊緣及腦外間隙結構,可選用7~12MHz的高頻線陣探頭;(3)檢測血流,小嬰兒探頭頻率一般選擇4~6MHz,年長兒選擇1.6~2MHz二、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2、檢查部位(1)經前囟檢查

是首選的檢查部位,需分別做冠狀切面和矢狀切面連續(xù)掃描;(2)經后囟檢查

可顯示前囟掃描時不易探及的顱底部結構,但后囟較小且閉合早,探查易受限;(3)經側囟探查

腦結構顯示有限,常用于腦血管檢查的聲窗二、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3、圖像定位

在冠狀切面中,病人的右側定位于圖像左側;矢狀切面中,病人的額部定位于圖像左側頭部右側額部枕部冠狀切面矢狀切面二、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4、檢查體位(1)取仰臥頭正位進行前囟或側囟的超聲檢查,檢查者在小兒右側或頭頂側;(2)進行后囟檢查時,小兒頭部可轉向一側,或輕扶小兒坐起暴露后囟。二、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5、檢查與復查時間選擇⑴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多發(fā)生于生后3天內,一周后發(fā)病少見,顱腦超聲檢查的適宜時間為生后3~7日內,病情嚴重且不穩(wěn)定及時復查直至穩(wěn)定。1~2月復查出血吸收情況;⑵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發(fā)病3天內首次檢查,7~10天復查腦水腫是否恢復,3~4周復查有無遺留病變;二、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5、檢查與復查時間選擇⑶腦發(fā)育問題

出生后短時間內檢查可評價胎兒階段腦發(fā)育狀況;1~3個月后檢查可了解小兒出生后腦的發(fā)育;⑷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宮內感染的結果在小兒出生后檢查即可表現(xiàn);生后發(fā)生的感染應根據臨床情況及時檢查,病情變化時短期內復查。二、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6、注意事項(1)盡量減少對患兒的不良刺激,減少搬動,高危兒宜在床邊檢查;(2)宜在患兒安靜時檢查,一般不宜使用鎮(zhèn)靜劑;(3)操作者應洗手,探頭應用75%乙醇或異丙醇消毒,避免交叉感染;(4)注意保暖,檢查完畢及時擦除耦合劑。三、檢查內容及報告書寫要點1、顱骨是否完整,顱骨外側和內側有無異?;芈?;2、腦中線有無移位;3、透明隔、側腦室、三腦室及小腦的位置、形態(tài)及寬度是否正常,腦室腔內有無異?;芈?;4、腦實質回聲是否正常,腦實質內有無異?;芈?;5、腦血管走行、形態(tài)及血流測值有無異常。四、小兒正常顱腦超聲圖像

小兒顱腦超聲在不同方向掃描可做出多個切面的圖像,但結合顱內疾病狀況,重點探查幾個標志性的層面,展示與疾病相關的解剖結構。從理論上講可按探頭掃查角度來劃分層面,但實際操作時常以解剖結構特征定位。經前囟冠狀切面主要顯示:側腦室前角及下角、透明隔腔、三腦室、脈絡膜叢經前囟矢狀切面主要顯示:側腦室前角、體部、三角部及后角、尾狀核頭部和丘腦(一)經前囟冠狀切面1、額葉層面(0°)

探頭置于前囟,最大限度向前額方向探查(一)經前囟冠狀切面2、側腦室前角層面(20°)將探頭置于前囟向后偏轉約20°即可見雙側對稱的側腦室前角,呈裂隙狀或羊角形的無回聲縫隙前角間的無回聲區(qū)—透明隔腔,胎齡越小的早產兒透明隔越大前角下緣為尾狀核頭部區(qū)域,呈等回聲,早產兒可為對稱低回聲冠狀切面(側腦室前角層面)冠狀切面,側腦室前角層面?zhèn)饶X室前角及透明隔腔(一)經前囟冠狀切面3、第三腦室層面(40°)將探頭置于前囟向后偏轉約40°即可見雙側側腦室前角對稱橢圓形的丘腦丘腦間上下走行的狹長縫隙為第三腦室丘腦基底核外緣各有一個橫置的“Y”字形影像是大腦外側溝冠狀切面(三腦室層面)第三腦室層面(一)經前囟冠狀切面4、側腦室中央部—后角層面(70°)此切面自前上至后下斜切側腦室中央部和后角,可見側腦室內脈絡膜叢呈“八”字形強回聲雙側腦室下方,與中線相對上緣為弧形的強回聲區(qū)為小腦冠狀切面(側腦室中央部-后角層面)側腦室中央部-后角層面(一)經前囟冠狀切面5、枕葉層面(80~90°)此切面越過側腦室,主要可見中線兩側對稱的橢圓形大片強回聲是枕葉白質多條彎曲的腦溝回影像枕葉層面枕葉層面(二)經前囟矢狀切面

經前囟矢狀切面掃查以腦中線為基線,漸向兩側顳葉方向逐層掃查,雙側最大可見范圍分別為45°左右。1、正中矢狀切面(0°)主要可見第三腦室透明隔腔胼胝體中腦水管小腦正中矢狀切面正中矢狀切面(二)經前囟矢狀切面2、旁矢狀切面,側腦室中央部--后角層面(30°)

此切面最突出的是側腦室與脈絡膜叢側腦室中央部下緣是豆狀核及丘腦,其前上方是尾狀核頭部區(qū)域,兩者間無明顯影像區(qū)分標志旁矢狀切面旁矢狀切面,側腦室中央部-后角層面(二)經前囟矢狀切面3、腦島層面(40~45°)

可見腦島的長回、短會及數條腦溝顯示為多條彎曲線自然排列,如灌木枝條狀。旁矢狀切面,腦島層面(三)經側囟掃查切面

經側囟掃查相當于從一側觀察腦的橫斷面,因側囟很小,所見范圍有限。在較高斷面可見中線兩側側腦室的前角與后角,及二者間的丘腦基底核區(qū)域的一部分。經側囟掃查,顯示側腦室前角切面(四)腦室的大小與測量1.冠狀切面:

側腦室外側壁至中線的距離第三腦室寬度腦半徑2.旁矢狀切面:側腦室體部深度側腦室后角斜徑

腦室測量示意圖側腦室直徑/大腦半球直徑≤1/3側腦室和大腦半球直徑的比例小于1:3,如果比例增大,應考慮有腦積水年齡側腦室體部深度第三腦室寬度新生兒1.6±0.71.9±0.81個月1.8±0.62.0±0.83個月2.9±0.93.0±0.76個月2.8±1.22.7±0.69個月2.7±1.42.9±0.7正常新生兒、嬰兒腦室測定值(mm,x±s)孕周后角左斜徑右腦橫徑~34周1.28±0.491.26±0.456.89±0.68~37周1.17±0.381.10±0.337.43±0.40~42周1.00±0.280.96±0.088.13±0.44新生兒側腦室后角斜徑及腦橫徑(cm,x±s)*本表測值為生后一周內新生兒測定值五、小兒常見顱腦疾病超聲診斷小兒顱腦超聲異常聲像圖特征腦中線移位腦組織局部回聲異?;芈曉鰪?、回聲減低、局部混合性回聲腦室改變腦室擴大、腦室變窄、腦室形態(tài)異常脈絡膜叢形態(tài)改變(一)顱內出血

顱內出血是嬰兒期嚴重的腦損傷,是嬰兒死亡及存活兒傷殘的重要原因。新生兒顱內出血是圍生期新生兒常見腦損傷,其病因主要與圍生期缺氧及產傷密切有關。根據顱內出血的部位可分為:室管膜下出血腦室內出血腦實質內出血硬腦膜下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小腦內出血1、室管膜下出血

早產兒顱內出血主要發(fā)生在側腦室周圍室管膜下的胚胎生發(fā)層組織,即尾狀核頭體部附近聲像圖表現(xiàn)

(1)冠狀切面:側腦室前角外下方局灶性的強回聲團

(2)矢狀切面:丘腦尾狀核溝處回聲增強

(3)雙側或單側

(4)血腫較大時壓迫側腦室室管膜下出血

(左:旁矢狀切面;右:前角切面)病變轉歸

(1)

2-3周左右,在原室管膜下出血區(qū)血腫液化吸收形成室管膜下假性囊腫,呈單個低回聲或無回聲區(qū),周圍回聲增強(2)隨訪3個月后約61%的病例囊腔吸收(3)90%的囊腫在6個月內消失。生后5日生后21日生后25日室管膜下出血后形成囊腔鑒別診斷:

宮內病毒感染后室管膜下囊腫

足月兒一出生時即已存在囊腫單個或串狀,囊壁薄且清晰

室管膜下出血后囊腔宮內病毒感染后室管膜下囊腫2、腦室內出血

(1)早產兒:室管膜下出血可破入側腦室腔(2)足月兒:80%~90%起源于脈絡膜叢(1)側腦室內團塊狀強回聲

(2)足月兒可表現(xiàn)為脈絡膜叢增寬或不規(guī)則

(3)不同程度腦室擴張

聲像圖表現(xiàn):正常顱腦腦室內出血病變的轉歸

腦萎縮穩(wěn)定的腦室擴張實質上是一種腦萎縮的改變。超聲表現(xiàn)為腦室穩(wěn)定增大半球裂隙增寬>0.4cm大腦表面蛛網膜下腔增寬>0.3cm腦積水腦室在短期內呈進行性擴張。冠狀切面,側腦室前角層面觀察腦出血后腦萎縮腦室出血后腦積水

3、腦實質內出血

(1)室管膜下及腦室內出血可蔓延至腦實質內(2)腦實質內出血也可由全身性的出血性疾病或外傷所致聲像圖表現(xiàn)(1)腦實質內形態(tài)不一的強回聲團(2)周圍腦組織或同側側腦室受壓變形(3)腦中線結構向對側移位(4)對側側腦室及第三腦室擴張

病變轉歸

1.血腫機化:內部出現(xiàn)弱回聲或小片無回聲區(qū),邊緣趨于不規(guī)則。

2.孔洞腦形成:出血后2月左右,在腦實質內形成單個囊腔,可與側腦室相通。顱內出血分級:

Ι級室管膜下出血Ⅱ級室管膜下出血破入腦室,無腦室擴大Ⅲ級兩側腦室均有出血伴腦室擴大Ⅳ級腦室內出血伴腦實質血腫超聲與CT顱內出血陽性診斷率比較臨床價值:1.超聲無射線損害、能床邊檢查

2.對顱內中央部位病變分辨力高

3.宜作為常規(guī)篩查新生兒早期有無顱內病變的首選手段,尤其早產兒。

4.超聲方便易行,是隨訪顱內病變轉歸的最好手段

5.決定新生兒腦室內出血連續(xù)腰穿治療的指征

(二)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患兒因圍產期窒息缺氧所致腦損傷,是新生兒死亡和嬰幼兒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珊筮z智力損害、腦癱、驚厥和認知缺陷等。

聲像圖表現(xiàn):1.缺氧性病變

(1)腦水腫腦實質廣泛性回聲增強,病情輕時局限于腦室周圍白質,重時可波及至皮質,常伴腦室及腦溝變窄

(2)腦血管搏動減弱

(3)超聲診斷宜在生后一周內進行,其后腦水腫大多改善。

2.缺血性病變

(1)主要表現(xiàn)為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常見部位在側腦室的外上方及顳、后側,矢狀切面見沿側腦室的邊緣上方分布的回聲增強區(qū),形態(tài)可不規(guī)則。

(2)腦動脈梗死引起的缺血病變,表現(xiàn)為在該腦動脈分布區(qū)回聲增強(尤多見于大腦中動脈分布區(qū))。病變的轉歸:

1.常在腦室周圍形成多發(fā)性的囊腔改變。

2.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區(qū)可在生后約14日形成囊腔,數月后吸收,但側腦室增大。

出血圖3腦積水(hydrocephalus)1.腦室系統(tǒng)及蛛網膜下腔內腦脊液積聚過多,腦室擴大,常伴有顱內壓增高。

2.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大類型。

聲像圖改變:

1.側腦室前角變圓鈍,側腦室增寬。腦積水時新生兒側腦室寬度>3mm

,輕度4~6mm,中度7~10mm,重度大于10mm。

2.大腦皮層不同程度變薄

3.側腦室比率大于0.35。

4.第三、第四腦室擴大,室間孔明顯增寬。腦積水圖2腦脊膜膨出神經管周圍組織閉合不全根據囊內容物不同可分為脊膜膨出、腦膜膨出、脊神經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囊外亦可合并脂肪及皮樣囊腫超聲表現(xiàn)脊膜或腦膜膨出處可見骨缺損脊膜或腦膜膨出為正中線或略偏向一側的囊狀結構,脊神經膨出靠近囊內壁呈線狀低回聲,由囊頸延伸至膨出囊內,輕壓未閉的前囟,動態(tài)觀察可見到囊腫略有擴大和囊內線狀低回聲進出椎管移動。六、小兒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檢查方法:

1.小兒顱骨較薄且骨化程度亦較低,有利于經兩顳窗及枕骨大孔進行顱底大動脈環(huán)(WilliS環(huán))血流檢測

2.小兒經眼窗掃查很少采用

3.對小兒經未閉囟門超聲掃查可顯示顱底。

正常經顱多普勒頻譜圖像:

1.每個頻譜占據一個心動周期

2.形態(tài)近似于一個直角三角形,收縮期有兩個峰,舒張期一個峰

3.基本為低阻層流波形圖像,充填均勻飽滿,RI在0.6左右,變化不大。.大腦前、中、后動脈血流速度不一致,一般中動脈的速度>前動脈>后動脈左右兩側無明顯差異腦血流速度與胎齡和出生體重呈正相關,足月兒快于早產兒出生后隨日齡增加腦血流速度增快正常足月兒大腦中動脈血流頻譜xsVs(cm/s)32.627.47Vd11.53.03RI0.640.006正常足月新生兒大腦前動脈血流參數xsVs(cm/s)49.8213.00Vd(cm/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