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求職安全課件_第1頁
9第九章 求職安全課件_第2頁
9第九章 求職安全課件_第3頁
9第九章 求職安全課件_第4頁
9第九章 求職安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

求職安全《大學生安全教育》CONTENTS目錄一應聘信息安全二應聘財物安全三應聘人身安全PARTONE應聘信息安全第一部分請觀看視頻:網(wǎng)上求職安全保障(1)應聘個人信息安全應聘個人信息安全是指大學生在求職時應注意識別招聘單位信息的真?zhèn)?不要將個人資料輕易泄露給不熟悉或者信譽不佳的用人單位,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1.安全常識(2)類型①虛假招聘信息:指在招聘會、招聘網(wǎng)站或各類招聘廣告中刊登的招聘信息與實際不符,要么對招聘單位情況或職位進行夸大或虛假描述,要么招聘單位并不是以招聘員工為目的,而是借此進行企業(yè)宣傳或產品、用戶調查。②盜取應聘者個人信息:指一些所謂的招聘單位或網(wǎng)站,以招聘為名,騙取應聘者個人信息后進行詐騙、敲詐勒索等的違法犯罪行為。A.出售個人信息:不法分子以讓大學生求職者填資料的方法,獲取大學生的姓名、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等,進而出售給需要這些資料的企業(yè)來獲利。B.利用應聘者的資料和其親人或朋友的聯(lián)系方式,對其親友進行詐騙。C.畢業(yè)生求職者所提供的身份證復印件等有效證件可能被他人盜用來辦理一些需承擔法律責任的民事合同或信用卡、電話卡等。1.安全常識2.危險識別易發(fā)媒介網(wǎng)站:非大型門戶網(wǎng)站、非專業(yè)招聘網(wǎng)站、在未經(jīng)工商行政機關備案標記的網(wǎng)站上發(fā)布的招聘信息平面廣告:非主流媒體的平面廣告,路邊的招聘廣告招聘會:收門票費的小型個體勞動力市場常見手段招聘企業(yè)長期只招不聘投遞簡歷或面試時要求求職者填過于詳細的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號、家人聯(lián)系方式、家庭住址等未到簽訂勞動合同或協(xié)議時要求求職者提供身份證復印件等有效證件(1)盡量通過正規(guī)途徑(如學校的就業(yè)指導中心、當?shù)氐娜耸戮?、公辦人才市場等)獲取招聘信息,盡量選擇信譽佳的公司應聘。(2)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招聘公司的背景。(3)向相關人員多了解就業(yè)信息。(4)應多了解招聘職位的具體內容。如工作地點、工作內容、職位名稱等。(5)不要將個人的所有聯(lián)系方式都提供給招聘單位,一般提供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地址即可。(6)對不規(guī)范、不可信的公司不要隨便遞簡歷。3.預防技巧和應對策略PARTTWO應聘財務安全第二部分(一)謹防應聘收費陷阱(三)謹防應聘智力成果陷阱應聘財物安全(二)謹防應聘薪酬陷阱(四)謹防應聘合同陷阱1.安全常識(1)應聘收費陷阱應聘收費陷阱是指一些招聘單位以招聘為幌子,以獲得工作機會為條件讓大學生交納一定的費用,但實際上并不能提供所承諾的工作,而是以此來騙取財物的行為。1.安全常識(2)應聘收費陷阱類型。①非法企業(yè):一些招聘公司以提供工作機會為由,向大學生求職者收取各類培訓費、入會費、保證金、上崗費、服裝費等,收到錢后就杳無音信,或者提供的職位條件或薪資收入與其描述的相距甚遠。②非法職業(yè)中介:以介紹家教、銷售員等臨時性工作為手段騙取中介費、押金等,大學生交了錢以后就以應聘人數(shù)太多暫時沒有合適的崗位等理由搪塞,遲遲不能提供工作機會。2.危險識別易發(fā)場所辦公場所簡陋、不正規(guī)的公司易發(fā)情況只看簡歷或者簡單面試就能得到工作的以交錢才能得到工作為條件的要購買產品才能進行銷售工作的要進行入職培訓且交費的(1)面試當天或初進該單位的數(shù)天內,就要求求職者付給該單位一筆費用的,大學生對此要特別注意和保持警惕。遇到不合理的收費情況,要堅持拒交。(2)招聘單位錄用勞動者時訂立的應是勞動合同,不是產品推銷協(xié)議。(3)面試當場不要急于給對方明確的承諾,應告知對方考慮后再回復。(4)要盡可能直接到用人單位求職,不把求職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人才中介公司上。(5)遇到被騙取費用的情況,可向招聘單拒交不合理費用位所在地區(qū)職能部門舉報,事態(tài)嚴重的可直接報警,還可以向媒體曝光,以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3.預防技巧和應對策略1.安全常識(1)應聘薪酬陷阱應聘薪酬陷阱是指用人單位以使用廉價甚至免費勞動力為目的的招聘騙局,他們往往在試用期即將結束時,以能力不足、未達到業(yè)績或崗位已滿等理由克扣或拒付薪酬,解聘求職者。1.安全常識(2)危害畢業(yè)前夕是大學生找工作的關鍵時期,通過一段時間的面試和求職等,如果能將工作確定下來,對大學生畢業(yè)后的規(guī)劃和發(fā)展非常重要。但若用人單位根本不以雇傭員工為目的,讓大學生在實習單位白干1~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會耽誤找工作的時間和機會。而且,這類以低廉勞動力為目的的招聘,讓實習生做的往往不是技術要求太高的工作,實習期間難以學到有用的技能,對增進能力幫助不大,白白耗費了實習者的時間和精力。2.危險識別易發(fā)情況對專業(yè)要求不高就可以獲得工作的單位要求的目標業(yè)績明顯高于正常的不簽訂試用期合同的實習生數(shù)量遠遠多于招聘崗位人數(shù)的已經(jīng)有實習生但仍一直在網(wǎng)站上公布該崗位招聘信息的(1)謹防試用期過長。試用期期限并非可長可短,根據(jù)勞動合同有效期不同,一般為15天、30天、60天。(2)應與用人單位簽訂一份試用期合同。(3)試用期工資不應低于當?shù)氐淖畹凸べY水平。(4)試用期內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5)試用期內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不能辭退勞動者。(6)試用期內勞動者一般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3.預防技巧和應對策略(1)應聘智力成果陷阱。應聘智力成果陷阱是指招聘單位以考查大學生求職者專業(yè)能力為借口,讓應聘者完成某項工作,如程序設計、廣告設計、文案策劃、文章翻譯等,一旦工作完成后,便以條件不符為由,拒絕錄用,從而達到無償侵占其智力勞動成果的目的。(2)危害。求職者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卻不能入職,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侵占,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1.安全常識2.預防技巧和應對策略(1)提交策劃方案等勞動成果時要準備兩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單位簽字確認,以便將來能夠證明勞動成果的內容。(2)提交策劃方案時附上《版權申明》,并要求招聘單位簽字。最好申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策劃案各種版本的單位和個人,未經(jīng)作者同意,不得使用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本策劃案或者將本策劃案轉借他人,亦不得隨意復制,抄錄、拍照或以任何方式傳播。否則,造成侵害作者著作權之問題,將承擔法律責任。1.安全常識(1)應聘合同陷阱應聘合同陷阱是指招聘單位與應聘者不簽勞動合同或者簽署有失公平的勞動合同,從而達到榨取求職者勞動力、克扣薪酬或規(guī)避自身法律責任等目的的行為。目前,很多用人單位在簽訂合同時提出一些的不合理條款,如違約金、服務期等,而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往往缺乏勞動法的相關知識且求職心切,會忽略合同中的不合理條款,給自身權益被侵害留下了隱患。1.安全常識(2)危害法律是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最有效途徑。若缺乏勞動合同的約束,很多時候即使有理,也無處伸張,在勞動中受到的人身或財產侵害也難以追究,導致大學生求職者的經(jīng)濟損失和精神損害無法得到補償。2.危險識別易發(fā)情況求職者未逐一仔細查閱合同中的每項條款求職者輕信招聘單位的口頭承諾招聘單位說簽合同會帶來麻煩,或因扣稅而減少工資(1)大學生要熟悉勞動法和相關的法規(guī)政策,切實保障自身基本的工作權利、休息權利及其他權利。(2)簽訂勞動協(xié)議時注意相應條款。必須簽書面合同,試用期內也要簽合同。(3)不簽“生死合同”。(4)不簽“暗箱合同”。(5)不簽“霸王合同”。(6)不簽“賣身合同”。(7)不簽“雙面合同”。(8)若發(fā)覺被騙,應及時報案,還可向媒體曝光。3.預防技巧和應對策略PARTThree應聘人身安全第三部分1.安全常識(1)應聘人身安全應聘人身安全是指大學生在求職時應注意某些不法分子以招聘為借口,企圖通過限制應聘者人身自由,從而威脅或誘騙其進行傳銷活動或對其進行綁架勒索,性侵害等的違法犯罪行為,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1.安全常識(1)危害財產損失:求職者可能會被迫交會費,或其家人被勒索錢財。人身傷害:可能會遭受禁錮、打罵等,如果逃跑,還會被毆打,甚至被性侵害。心理影響:受害人被解救后,往往心理仍十分恐懼,難以適應社會,或者有的人被洗腦后難醒悟,繼續(xù)從事傳銷活動。2.危險識別易發(fā)人群渴望快速致富、社會經(jīng)驗不足的大學生,輕信網(wǎng)友邀約的大學生易發(fā)情況傳銷面試地點在外地偏僻處,見了面只旅游,不談工作見面后立刻被收走手機要交錢購買產品獲取會員資格,只發(fā)展所謂的會員數(shù)量而不以銷售商品為最終目的“月入上萬”“動動手指就賺大錢”“坐在家里賺錢”等快速致富的信息(可能通過網(wǎng)站、垃圾郵件、網(wǎng)上論壇、聊天工具、手機短信等傳播)性侵害以“潛規(guī)則”為條件提供工作機會只強調招聘女生,對專業(yè)沒什么要求工作輕松,待遇優(yōu)厚,高薪高位,小費多面試地點不正規(guī)的,如不在正式辦公地點面試,而是單獨在賓館或出租屋,或是要求夜間面試招聘單位只有手機單一聯(lián)系方式3.預防技巧(1)不輕信許諾到外地上崗。(2)接到面試通知時,要問清對方的辦公地址和固定聯(lián)系電話,以核實招聘信息。(3)避免單獨去偏僻場所或者夜間面試。(4)外出面試尤其到外地應聘前要跟老師、同學或父母留言,報告招聘企業(yè)的相關信息等,讓他人知道自己的去向及安排。如不能按時回來,應事先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