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周長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第41頁上的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教學流程:
一、認識周長
1.活動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軟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長度嗎?
⑵誰能說說你的腰的長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長度我們叫做腰的周長。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長在哪。
2.活動二
⑴出示以各種實物:鐘面、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
⑵你能指出這個鐘面的周長在哪嗎?
⑶那么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又在哪呢?請你們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匯報、互相指正。
3.活動三
⑴出示
⑵這些圖形的周長指的指哪里?請你用筆描一描。
⑶學生獨立完成
⑷匯報:它們的周長在哪?
4.周長的概念
⑴通過剛才我們量腰的周長,找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描這些圖形的周長,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
么是周長嗎?
⑵學生說說
⑶打開課本看看書什么叫做周長,全班讀一讀。
⑷圖形一周的長度就叫做周長,為什么要加上封閉兩個字呢?
二、鞏固周長的概念,探究求這些圖形周長的策略
1.你有辦法知道這些圖形或實物的周長嗎?自己選一個看看你能用幾種方法知道它的周長,然后再在四
人小組里說一說。
2.學生活動
3.匯報:你選的是哪個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的?還有什么辦法嗎?
二、聯(lián)系生活,概括總結
周長在生活中應用和廣泛,你能舉出一個周長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問題
嗎?
四、練習
1.要計算下圖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為什么?
2.思考題:
小冬沿著跑道跑一圈,他跑的總長度是不是運動場的周長?在長方形鏡框的四周圍上鐵皮,鐵皮的長度是
不是這個長方形鏡框的周長?
五、]作業(yè):
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什么是周長,量一量自己家里人頭、腰的周長,并記錄下來。
教學反思:
周長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41。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長的含義.
2、在頭腦中能夠建立起周長的概念,通過合作交流解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圖形以及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3、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作業(yè)紙
每個小組操作材料:樹葉圖片各一張,紅線一根,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月牙形圖形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周長
1、看一看,感知"邊線、一周”的意義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跑步比賽嗎?現(xiàn)在老師就帶你們到螞蟻王國的跑步比賽現(xiàn)場,
去看看螞蟻的跑步比賽。
(播放課件:螞蟻王國跑步比賽。一號螞蟻沿著楓樹樹葉的邊線跑完一周回到起點,
小猴裁判示意順利通過。接下來是二號螞蟻沿著銀杏樹樹葉的邊線跑完一周回到起點,小
猴裁判也示意順利通過。)
(2)你們看到了什么?一號螞蟻、二號螞蟻它們是怎么跑的?(引導學生得出“邊線"、
"一周”的概念;板書:邊線、一周)
(3)樹葉的邊線在哪里?教師拿出樹葉圖片請兩位同學上臺指一指。
(4)請同學們繼續(xù)看課件(播放課件:三號螞蟻出場了,它從起點開始沿著樹葉的
邊線只跑了一半就停了,小猴裁判示意犯規(guī))。
(5)三號螞蟻是怎么犯規(guī)的?(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三號螞蟻沒有沿樹葉邊線跑完一
周)
誰愿意當當三號螞蟻跑一跑,讓它能順利通過?。ㄖ竷晌煌瑢W到黑板上用樹葉圖片指
一指、說一說,以鞏固一周的概念)
(6)揭示課題
從起點開始,沿著樹葉的邊線跑完樹葉的一周又回到起點,樹葉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
葉的周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周長。(板書:周長)
2、描一描,感知樹葉周長的意義(1)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三號螞蟻比賽的場地,
(教師拿出三號螞蟻比賽的樹葉圖片)老師給每個同學們也準備了一張樹葉圖片,請同學
們拿出樹葉圖片并在白紙上描出它的周長(指名一位同學在實物展示臺上描)。
(2)議一議,感知起點
剛才同學們都描好了樹葉的周長,我們先來聽聽這位同學們的描法(在實物展示臺上
描的同學):你的起點在哪里?
你們的起點在哪里?(引導學生得出邊線上任何地方都可作為起點)
(3)歸納描樹葉周長的方法和樹葉的周長
剛才我們描了樹葉的周長,說說你是怎樣描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描樹
葉的周長起點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著樹葉的邊線描完樹葉的一周,又回到起點,
這樣描出的都是樹葉的周長)
二、貼近生活,體驗物體的周長
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
(1)樹葉的周長,同學們都知道了,那么桌面的周長在哪里?請同學們確定好起點摸一
摸桌面的周長。
(2)你還能從我們的身邊找到其它物體表面的周長嗎?請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
和同桌說一說。
(3)匯報交流。
三、動手操作、認識并計算圖形的周長
1、想一想
(1)剛才同學們找到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在數(shù)學中我們把它叫做什么圖形?(教
師在黑板上貼上長方形)
我們還學過哪些圖形?(教師在黑板上貼上正方形、三角形等)
(2)誰來說說怎么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長。
(3)師:如果是圓形、月牙形這樣的圖形呢?怎么求它們的周長。
2、小組合作,探索圖形的周長。
每個小組選擇3-4個圖形進行探究,并將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3、匯報交流:你是用什么辦法量出周長的?
四、總結評價
回顧這節(jié)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周長教學設計之三
必修作業(yè)模版內容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3.教學內容分析
4.教學目標
5.教學難點分析
6.教學課時
7.教學過程
8.課堂練習
9.作業(yè)安排
10.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11.自我問答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周長》教學設計
一、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7名。女生28名,男生29名。其中數(shù)學學習能力較
強的學生有10人,中上學生18人,中等學生19人。數(shù)學學習力欠佳的
學生有10人。學生大多數(shù)好動,自控能力不太強,但思維較活躍。
二、教學內容分析(教科書第2-4面例1和例2。)
教材一開始就呈現(xiàn)了一些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的實物和圖形:樹葉、國旗、
數(shù)學課本、鐘面等實物圖和五角星、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
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周長的一般含義。接著教材教材提出:“有辦法知道
上面這些圖形的周長嗎?”讓學生實際動手解決這一問題,感悟周長的
實際含義。最后通過摸「摸、量一量等操作活動,拓寬學生對周長的感
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為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提供了感性材料。
教學活動要注意,通過觀察、估計、操作、測量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
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周長的概念。在活動中要關注學
生對測量的親身體驗,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是否愿意積極主
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是否愿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否能針對實際
情況采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和方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是教
學成功的體現(xiàn)。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感知圖形的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
2、使學生建立周長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以及觀察
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美,陶冶
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操。
教學重點:理解周長的意義,學會探索圖形周長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周長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圓形鐘、筆筒、兩根同樣長的繩子、沒有包
邊的鏡子。
學具:若干平面圖形(圓形、長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形、月牙
形、樹葉形)棉線、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小動物們準備舉行一次運動會,這幾天,小動物們都忙著鍛
煉呢?。ㄕn件演示:小動物跑步畫面)
師:瞧!它們已經(jīng)站在各自的跑道上準備跑步呢!請同學們先仔細觀
察,他們的跑道有什么不同?
生:形狀不同。有的是五角星形、有的是圓形、有的是長方形、有的
是三角形、有的是月牙形。
師:接下來,請大家仔細觀察,小動物們是怎樣跑的?(動畫演示:
小動物繞各自的跑道跑一周)
生L小動物是沿著圖形的邊跑的。
生2:它們是從哪兒開始還是回到哪兒。
生3:繞圖形的邊跑了一圈。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小動物們呀,就是繞著這些圖形跑了一周,
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它們的周長。
2、揭題并板書: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學習“周長”。
板書:周長
二、感知周長
1、理解周長的意義
師:有誰認識周長?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什么是周長?
生1:圖形一圈的長度。
生2:圖形所有邊的長度。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非常精彩!這是你們對周長的理解,我們來看看書
上是怎么說的,請翻開書41頁齊讀。
生:(齊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有沒有不清楚的地方?
生:什么是封閉圖形?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抓住了關鍵,這樣吧,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L封閉圖形就是封住口的圖形。
生2:封閉圖形就是一點縫隙都不留的圖形。
生3:密封起來的圖形就是封閉圖形。
課件出示:兩組圖形(略)
師:這兩組圖形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組圖形有缺口,而第二組圖形沒缺口,是完整的。
生2:第一組圖形有開口,第二組圖形是封閉的。
師:對!像第二組這樣首尾相接的圖形就是封閉圖形。(畫三角形解
釋首尾相接)
2、指一指生活中物體表面的周長
師:剛才認識了周長,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周長。
(1)出示:圓形鐘
師:誰上來給大家指一指從哪兒到哪兒就是鐘面的周長?
指名學生上臺指。
(2)出示:筆筒
師:筆筒底面是什么形狀?
生:桃形的。
師:誰能指一指筆筒底面的周長?
指名學生指。
師:誰能說說指周長時應注意什么?
生L從哪兒開始還是回到哪兒。
生2:首尾相接。
師:對!指周長時一定要注意從哪兒開始還是回到哪兒,也就是首尾
相接。
(3)集體指數(shù)學書封面的周長
師:離我們最近的數(shù)學書,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狀?
生:長方形
師:你來指一指數(shù)學書封面的周長。
學生舉起書,一起指。
三、探究測量方法
1、設疑
師:剛才小動物們跑步了,而且都是繞著各自的跑道跑了一周,誰跑
的路最長呢?怎樣就知道啦?
生L看誰繞的彎多。
生2:我覺得要量出它們的周長。
師:那用什么辦法來測量這些圖形的周長呢?想不想親自動手量一量
這些圖形的周長?
生:(異口同聲)想
2、六人小組合作,探究測量方法。
要求:拿到圖形后,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測量最好?然后再動手測量。
學生小組合作
3、匯報:你測量的是哪個圖形的周長?你是怎樣測量的?
4、比較歸納
師:剛才測量周長時,有的同學直接用直尺就可量出圖形的周長,而
有的同學先用繩子圍了一周,再用尺子量出繩子的長度才得到圖形的周
長。什么樣的圖形就可以直接用直尺量?什么樣的圖形就得先用繩子繞
一周?
生:像五角星、三角形、長方形都有直直的邊就可直接用直尺量,像
圓形、月牙形、樹葉形邊是彎的就得先拿繩子繞一圈。
5、小結
師:一個圖形的邊比較平直就可以直接用尺子來量它的周長,沒有直
直的邊就得先用繩子繞一周。
四、拓展練習
1、用兩根同樣長的繩子圍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誰的周長長?
(請六位學生上臺圍一圍)
生1:長方形的周長長
生2:一樣長。
師:為什么一樣長?
生2:因為兩根一樣長的繩子無論圍成什么樣的圖形,它們的周長都
一樣長。
師:你真聰明!其實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就是繩子的周長,而這兩根繩
子又一樣長,所以它們的周長也就一樣長。
2、給圓形小鏡子包邊
(出示:沒有包邊的圓形小鏡子)
師:瞧!這面鏡子玻璃邊很鋒利,一不小心就會把手劃破,你們敢有
嗎?
生:不敢。
師: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安全使用這面小鏡子嗎?
生:給它用塑料包一下邊。
師:包邊的辦法不錯,包邊到底要用多長的材料呢?多了浪費,少了
不好看,也包不完。
生:先測出圓形鏡子的周長,就知道用多長的材料。
師:真不錯!還用到了咱們今天學到的新知識。
五、歸納總結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設計思想: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開課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
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周長。
(2)鼓勵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指一指、量一量等操作活動建立周長
的概念,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間知識的互補,使學生學會交往,
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合群性和合作精神。
(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形特點,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方法測量規(guī)則或不
規(guī)則的圖形的周長,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
(5)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豐富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
而建立周長的概念,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在實踐中得以升華,體現(xiàn)知識
的形成過程。
自問自答:
問:對本節(jié)課內容,學生已有哪些知識準備?
答:本節(jié)課是學生在前面學習了“空間與圖形”,初步認識了長方形、
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基本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
了初步的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學時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
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建立周長概念。
周長教學設計之四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4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操作中感受、體驗、探索圖形的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
2.在實際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圓形的鐘面卡
片,國旗的卡片,蝴蝶標本等。
學生準備:直尺、線、軟尺,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標準五角
星、圓形的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巧用“周”字,引導探縈'周長”的含義
(一)談話引入
課始,教師采用機動靈活的方式引入“周”字,并板書:周。
師:大家知道這個“周”字是什么意思嗎?
學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圍、一圈兒;人的姓氏;等等。
(二)揭示課題
師: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知識就與這個“周”字密切相關。
(教師把樹葉、國旗卡片、鐘面卡片、蝴蝶標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
標準五角星形的卡片貼于黑板)
揭題:我們要研究的就是這些圖形的“周長”。
補充板書:長(完善課題“周長”)。
[巧妙的引入,喚醒了“周長”在學生大腦中的第一認知經(jīng)驗,激發(fā)了學生
在此基礎上的大膽猜測,推理和實踐的主動探索的愿望,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過
程中的主體地位。]
(三)猜測,探索
師:猜猜看,這些圖形的周長有可能會跟“周”字的哪種意思有關?
生推測:與“周圍”“一圈兒”這種意思有關。
師:那么,照大家的這種理解,樹葉的周長應該是指它的……?請學生在
實物上指出。
(四)歸納認識
師:這些圖形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自己的周長。那么,“周
長”究竟是指這些圖形的什么?能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試一試!
生1:比如三角形的周長就是它三條邊的長度。
生2:周長是一個圖形所有邊的長加起來。
生3:像圓形,沒有直直的邊,它的周長就是它一周的長度。
看書對比課本上對周長的描述,在交流中理解“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
形的周長”。
[讓學生嘗試著表達對周長的理解和認識,學生要經(jīng)歷獨立把自己對圖形
周長的零碎的表象認識歸納并表達出來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
表達能力。]
二、操作活動,自主體驗“周長”的意義
(一)談話引入
師:我們有辦法知道上面這些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嗎?
生:可以量一量。
師:你有信心測出上面這些圖形的周長嗎?
[實踐出真知,學生只有在操作中才能更進一步體會周長的意義,同時也
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探索空間和發(fā)展空間。]
(二)滲透要求
師:老師為每人都準備了如下一張‘智慧小手測量單”,先看一看。
長方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樹葉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圓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頭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角星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腰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圍
師引導:這里有好多活動是一個人很難完成的,你可以找個搭檔,共同完
成這些活動。充分利用你現(xiàn)有的學具和測量工具完成這些活動,并記錄下數(shù)據(jù)。
比一比,哪些搭檔配合得默契,完成得更多!
[在學生必須尋找搭檔才能完成的這些操作活動中,學生很自然地體會到
合作的必要性,學生的合作意識在無形中得以培養(yǎng)。]
三、交流小結,展示學生的成果
師:你通過測量和探索這么多圖形的周長,又獲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
家交流交流。
生1: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圖形的周長,測量時不用測出它所有邊的長度,只要
測出一部分就行了。比如:五角星,它的十條邊都一樣長,只要測出一條邊的
長度,讓十個一樣的數(shù)加起來就可以了。
生2:長方形的周長,不必將四條邊的長度都量出來,只要量出一條長邊、
一條短邊就知道其他的邊了,長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
生3:我發(fā)現(xiàn)圓形的周長很難量,用直尺不行,我們用線繞它一圈兒,卻
發(fā)現(xiàn)稍微用點力,線就拉直了,很不容易測量。
生4:有辦法,可以把它對折,這樣可以只繞出它半圓的長度,然后乘2
就行了。
生5:還可以再對折,這樣要量的曲線就更短了,測量這段曲線的長度再
乘4。
生6:測腰圍時,我發(fā)現(xiàn)從外面量就把衣服的厚度也量進去了,不準確,
應該貼著肚皮量。
生7:我知道了什么是圖形的周長,還能測量出很多圖形的周長。
四、總結激勵,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編寫者陳和蘋執(zhí)教者第教時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里,大家不僅知道了什么是圖形的周長,更重要的是,
在遇到困難時,大家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智慧,還從這些活動中探索出了很多重
要的數(shù)學知識。真不簡單!這與你們每兩個搭檔的團結是分不開的,祝賀你們!
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把自己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發(fā)揮
出來!
[小結生動具體,不僅關注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更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
驗,有效激勵了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圍繞學生對“周長”的認識和理解,創(chuàng)造讓學生充分猜想、探索的活
動空間,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大膽去設想、推測、表達、交流,逐
步探索出“周長”的含義,進而,在大量的操作活動中體驗、理解周長的實際含
義,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在實踐中得以升華,并對以后“周長的計算”的學習積
累了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充分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
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評析】
本節(jié)課教學“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新穎、獨特,是概念教學的一次大膽
嘗試,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概括起來有如下特點。
1.引入新課“新”。妙用“周”字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課上也能用到
“漢字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加強了學科間的整合;同時有效利用了學生
的認知經(jīng)驗,為理解“周長”的含義打下基礎。
2.活動設計“新”。教師在讓學生自主體驗“周長意義”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
一個開放性的測量活動,其中有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
長等;有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樹葉的周長等;還有頭圍、腰圍等的測量
活動。整個活動中,教師完全放手,使每個測量活動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需要
動腦的全新的探索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較大的探索空間。
3.學習方式“新”。本節(jié)課中,自主學習貫穿整個學習活動的始終:學生自
主理解“周長”的意義,自主測量圖形的周長,在測量活動中自主探索、自主合
作,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學習活動中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周長教學設計之五
教學
周長
內容
設計
理念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具體指出一些圖形的周長。
課時
2、使學生通過圍、量、算等具體的活動,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方法。
教學
目標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
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
修改意見
資源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電腦出示小白兔沿圓走一圈的過程
問:你看到了什么?(小白兔沿著它的邊走了一圈)
師:小朋友剛才說到的"一圈",我們又可以叫它"一周"(板
書)
《有學生可能會說“周長》
教1、說的話:
師:我剛才聽到了**同學說周長,那么周長到底指什么?
(圖形一圈的長度)
學
誰用手來指一指這一周?
過2、不說的話:
師:邊畫邊說:這一周的長度我們就說是它的周長。
師:今天的這一堂課我們重點來研究相關于周長的一些知識
程
好嗎?
(板書課題—周長)
二、觀察思考,感知"周長”
1、初步感知周長
A、摸一摸
1、教師先出示數(shù)學書,問:我們數(shù)學書表面有周長嗎?誰來摸
一摸,指一指。
請你拿出你的數(shù)學書,自己摸一摸,指一指好嗎?
2、在我們的教室里你能找出一個平面,比畫出它的周長嗎?
B、畫一畫
師:剛才同學們指得真不錯,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們拿出一樣你最喜
歡的物品,用彩筆把它的形狀畫在紙上。(學生動手操作)
(出示學生的畫)他畫的是什么形狀?指一指它的周長好嗎?
(讓2—3位小朋友上來展示)
師:看來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周長,那么我想小朋友們肯定能說
說什么是周長了吧?(物體表面一周的長度)
老師還有一個補充:剛才的那些圖形都是從一個點出發(fā),后
教來又回到這個點的,是不是這樣?我們數(shù)學里給他們一個名字叫
"封閉圖形"。
電腦出示周長的概念: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齊讀)
學
2、建立周長的概念
說一說,評一評,描述剛才觀察到是哪個圖形的周長。
過
(半圓)這是它的周長嗎?(不是,一定要首尾相連)。比劃
(用手指把圖形的周長比劃出來)
程生上臺指,其他同學書空。三角形一周的長度、平行四邊形
一周的長度……)
三、動手操作,測量周長。
1、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周長,怎樣測量物體的面或平面圖
形的周長呢?你能想想辦法求出它們的周長嗎?
請同學們看這三件物品。(出示樹葉、1元的硬幣和長方形
的名片)
同桌先討論測量的方法?(同桌討論)
組織活動:卜面請同學們拿出這二件物品,同桌分工合作,
用你們認為合適的方法,分別量出它們的面的周長,開始活動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2.反饋。
A、樹葉
師:你們是怎樣測量樹葉的周長的?(學生會用圍的方法)
生:先用繩子將樹葉圍一圈,然后將繩子拉直,用尺子測量
出繩子的長度,這條繩子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注意量繩子
時要拉直)
師:誰也是用這種方法的?真愛動腦筋。
B、硬幣
師:你是怎樣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的?(學生可能會用圍或
滾的方法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
追問:為什么不能直接量出樹葉、1元硬幣的周長,而要用
圍或滾的方法呢?
(生:它們的邊不是直的……)
那我們的長方形名片呢?
提問: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是采用什么方法
的?(量)為什么?(因為它的邊是直的,直接用尺來量更簡
單。)
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方法:
(1)量出四條邊的長,再相加;
(2)量出名片的長和寬,再計算;2*長+2*寬(長+寬)
*2
師:以上幾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方法?
3.小結。
提問: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測量周長的好方法?在測量周長
的活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語:看來測量周長要根據(jù)物體形狀的不同,靈活地選用
合適的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計算周長
出示各種圖形,請生先選擇測量方法。根據(jù)測量方法的不同
給它們分分類。
下面就請你用量的方法,來算一算這些圖形的周長。
圖形周長
□
A
☆
[
口
師小結:今天我們共同認識了周長,你有收獲嗎?你想說
些什么?
課后記錄
周長教學設計之六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課題二:周長
高文娟
教學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周長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
體現(xiàn)數(shù)衿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難點:感知圖形的周長,并會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各種形狀的紙、樹葉、繩子、直尺、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感知周長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锲泛推矫鎴D形,你們認識嗎?(逐一出示)
請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圖形或物品(選擇相同圖形的同學組成合作小組)。
(選五角星形的最多,月牙形的其次,圓形的再次,無人喜歡長方形、正方形。)
師: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平面圖形的周長。(板書課題:周長)誰知
道周長是什么意思?
生:周長就是一周的長度。
生:周長就是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
師: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從周長的名字中想到的。周就是“四周”的意思,“長”就是“長度”。
“周長”就是“一周的長度”。
師: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沒有。
師:請你具體指一指,你所喜歡的圖形的周長是指什么樣的長度。(一生指)
師:每一小組都指一指,你所喜歡的圖形的周長是指什么的長度,然后派一名代
表指給全班同學看。(學生演示)
二、小組合作,研究求周長的策略
師:大家已經(jīng)知道了周長的意思。假如要知道你所喜歡圖形的周長到底有多長,
你能想出辦法來嗎?請獨立思考。
按所選的物品或圖形組織反饋。
生1:用尺量
師:(給一根米尺)你量給大家看。
生1:不行,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4 Asking for help Lesson 2(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中國養(yǎng)蜂工具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第18課《我的白鴿》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2025年度董事長薪酬與福利待遇合同
- 2025年度土地征收拆遷承包合同
- MOSFET企業(yè)新潔能業(yè)務布局、競爭優(yōu)勢及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度VMI合同協(xié)議(含售后服務保障)
- 增加用水計劃的申請報告
- 2025年度單位間跨境借款合同范本及操作指南
- 2025年注油器泵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1226-182333
- 高中轉學申請書
- 2025年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建材聯(lián)合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企業(yè)合伙聯(lián)營框架協(xié)議模板(2篇)
- 中國電信行業(yè)人工智能行業(yè)市場調研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2025年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服務外包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水幕噴淋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與應用
- 門樓施工方案
- 2024年山東海洋集團有限公司社會招聘考試真題
- 小學生拗九節(jié)課件
- 《感冒中醫(yī)治療》課件
- 研發(fā)費用管理制度內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