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經開區(qū)實驗中學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成都市經開區(qū)實驗中學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成都市經開區(qū)實驗中學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成都市經開區(qū)實驗中學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成都市經開區(qū)實驗中學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成都市經開區(qū)實驗中學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考試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如圖所示為來自同一人體的4種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因為來自同一人體,所以各細胞中的蛋白質種類均相同B.因為各細胞中攜帶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態(tài)、功能不同C.雖然各細胞大小不同,但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D.各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遺傳物質也不同2.果蠅一個卵細胞中的染色體形態(tài)均不相同,其原因是減數分裂過程中()A.等位基因分離 B.同源染色體分離 C.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D.非姐妹染色單體分離3.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B.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進化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D.共同進化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形成4.下圖細胞Ⅰ、Ⅱ和物質E、F的關系可能的是()細胞Ⅰ細胞Ⅱ物質E物質FA下丘腦細胞垂體細胞促甲狀腺激素受體B效應T細胞病原體抗體抗原C甲狀腺細胞垂體細胞甲狀腺激素受體D傳出神經元傳入神經元神經遞質受體A.AB.BC.CD.D5.下圖表示的是一晝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變化。甲圖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圖為春天的某一晴天。對兩圖的相關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A.甲圖中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是G點,兩圖中B點植物干重均低于A點時的干重B.植株有機物總積累量可用橫軸上下曲線圍成的有關面積表示,適當提高溫度可以增加OA的絕對值C.兩圖中DE時間段葉綠體中C3含量均減少D.甲圖中E點與G點相比,E點葉綠體中的ATP含量較多6.下列各項中能正確表示肽鍵的是A.-CO-NH2-B.-CO-N2H2-C.-NH2-CO-D.-CO-NH-7.下圖表示某生物的部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A.A/a與D/d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B/b這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C.C/c在產生配子時會分離的原因是因為其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D.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都是減數分裂8.(10分)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行為變化的描述,錯誤的是A.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離B.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間也發(fā)生自由組合C.染色單體分開時,復制而來的兩個基因也隨之分開D.非同源染色體數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組合的種類也越多二、非選擇題9.(10分)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其植株的抗病性和莖的高度是獨立遺傳的性狀。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為顯性;高莖和矮莖由基因D控制,高莖為顯性?,F(xiàn)有感病矮莖和抗病高莖兩品種的純合子,欲培育純合的抗病矮莖品種。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采用誘變育種,在用物理方法如γ射線處理時需要處理大量種子,其原因是基因突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2)若采用雜交育種,可通過將上述兩個親本雜交,在F2中保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個體,再經____和選育等手段,最后得到穩(wěn)定遺傳的抗病矮莖品種。上述兩個親本雜交所得的F1在自然狀態(tài)下繁殖,則理論上,F(xiàn)2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采用單倍體育種,該過程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請用遺傳圖解寫出育種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寫出相關個體的基因型、表現(xiàn)型和有關過程的文字說明,選育結果只需寫出所選育品種的基因型、表現(xiàn)型)。10.(14分)下圖為酵母細胞中某生理過程示意圖,①~⑤表示生理過程,Ⅰ~Ⅲ表示結構或物質。請分析回答:(1)由圖可知,酵母細胞中發(fā)生轉錄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_。物質Ⅱ的基本組成單位是_______________。(2)過程②中需要從細胞質進入細胞核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若通過過程②形成的某RNA片段含1000個堿基,其中胞嘧啶和鳥嘌呤分別占堿基總數的26%、32%,則與該RNA片段對應的DNA區(qū)段中含有________個胸腺嘧啶。(3)直接參與過程③的RNA有_________________,結構Ⅲ中最終生成的三條肽鏈的氨基酸序列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無法確定”)。(4)用某藥物處理細胞后發(fā)現(xiàn),細胞質基質中RNA含量顯著減少,由此推測該藥物抑制了___填圖中序號)過程。(5)結構Ⅲ與噬菌體相比,化學成分上的最大差異是后者不含_____________。11.(14分)豌豆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用純種黃色皺粒豌豆和純種綠色圓粒豌豆作親本進行雜交產生F1,再讓F1自交產生F2。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親本黃色皺粒豌豆的基因型為_________。(2)F1的表現(xiàn)型為_________;F2綠色圓粒豌豆中雜合子占_________。(3)F2中不同于親本的重組類型占_________,其中純合子占_________。(4)若用雜合的綠色圓粒豌豆和某豌豆雜交,子代的性狀統(tǒng)計結果如下圖所示,則某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12.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動小組關于“調查人群中某些性狀的遺傳”課題的研究方案:I.課題名稱:人群中xx性狀的遺傳調查。研究目的、研究內容、材料用具、研究過程(略)。調査結果分析:請分析該研究方案并回答有關問題:(1)血友病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該小組對某家庭的血友病患者進行遺傳調査并記錄,根據下面的“家庭成員血友病調査表”,判斷“本人”(女性)的基因型(用B或b表示)是________,其(“本人”)父親的致病基因來自調查表中的______,血友病致病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2)該小組又對第二個家庭的遺傳?。ㄓ肈或d表示)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繪制成遺傳系譜圖,請據圖回答:①從遺傳圖解分析,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②Ⅱ5的基因型為________。③若Ⅱ6和Ⅱ7再生一個男孩,正常的概率是_____。④假若第一家庭成員中沒有第二家庭的致病基因,第二家庭成員中也沒有第一家庭的致病基因,II8與第一個家庭中的“本人”婚配,生一個患病孩子的概率為____兩種致病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定律。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C【解析】

關于“細胞分化”,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2)細胞分化的特點:普遍性、穩(wěn)定性、不可逆性;(3)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4)細胞分化的結果:使細胞的種類增多,功能趨于專門化?!驹斀狻恳驗閬碜酝蝗梭w,所以各細胞核中的DNA相同,由于細胞分化,每種細胞的蛋白質不完全相同,A錯誤;各細胞中攜帶的基因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因此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不同,B錯誤;四種細胞形態(tài)大小不同,但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C正確;各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是細胞分化的結果,但是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相同,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以圖形為載體,考查細胞分化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分化的概念、特點及意義,掌握細胞分化的實質,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2、B【解析】

減數分裂過程:

(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和相關蛋白質的合成;

(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驹斀狻繐陨戏治鲋?,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因此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中不含同源染色體。故選B。3、C【解析】突變(包括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確;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緩慢進化,B正確;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數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個體,從而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資源和空間,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C錯誤;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間及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共同進化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形成,D正確。4、C【解析】下丘腦細胞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A項錯誤;效應T細胞不會直接攻擊病原體,抗體是由漿細胞產生,B項錯誤;甲狀腺細胞產生的甲狀腺激素可反饋抑制垂體細胞的分泌,C項正確;傳入神經元可通過神經遞質作用于傳出神經元,D項錯誤。5、C【解析】甲圖中G點之前凈光合速率均大于零,植物一直在積累有機物,超過G點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開始消耗有機物,所以甲圖中有機物積累最多的點是G點。兩圖中AB段均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B點與A點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比較多,所以B點植物干重均低于A點時的干重,A項正確;植物有機物總積累量可用橫軸以上的曲線圍成的面積減去橫軸以下的曲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適當提高溫度呼吸作用增強,OA的絕對值代表的是呼吸作用強度,則OA的絕對值增加,故B項正確;甲圖中DE段的形成是因為氣孔關閉,二氧化碳供應減少,參與固定形成的C3減少,故此時C3含量應減少。但乙圖中DE段是因為光照強度減弱,光反應產生的[H]和ATP減少,C3還原減少,故C3在體內含量會升高,C項錯誤;甲圖中的E點光合作用強度比G點強,所以葉綠體中的ATP含量較多,D項正確。【考點定位】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細胞呼吸【名師點睛】有機物情況變化曲線及密閉環(huán)境中一晝夜CO2含量的變化曲線(1)有機物情況變化曲線解讀(圖1)①積累有機物的時間段:ce段。②制造有機物的時間段:bf段。③消耗有機物的時間段:Og段。④一天中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時間點:e點。⑤一晝夜有機物的積累量:SP-SM-SN。(2)在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中,一晝夜(CO2)含量的變化曲線解讀(圖2)①如果N點低于M點,說明經過一晝夜,植物體內的有機物總量增加。②如果N點高于M點,說明經過一晝夜,植物體內的有機物總量減少。③如果N點等于M點,說明經過一晝夜,植物體內的有機物總量不變。④CO2含量最高點為c點對應時刻,CO2含量最低點為e點對應時刻。6、D【解析】由脫水縮合反應可知,氨基(-COOH)與氨基(-NH2)脫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部分是-CO-NH-,是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即肽鍵,故選D。7、A【解析】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研究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傳遞規(guī)律,A/a與D/d這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它們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項錯誤;基因的分離定律是研究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傳遞規(guī)律,所以B/b這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B項正確;C/c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在產生配子的減數分裂過程中,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C項正確;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因此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都是減數分裂,D項正確?!军c睛】本題的易錯點在于因沒有把握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而導致對A項的誤判。并非所有的非等位基因都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如下圖甲中基因a、b);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圖乙中基因A、C)則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8、B【解析】減數分裂過程中,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離,A正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使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也發(fā)生自由組合,B錯誤;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單體分開時,復制而來的兩個基因也隨之分開,C正確;非同源染色體數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組合的種類也越多,D正確?!究键c定位】減數分裂過程二、非選擇題9、低頻性不定向性抗病矮莖連續(xù)自交9:3:3:1染色體(數目)變異【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分析,抗病性和莖的高度是獨立遺傳的性狀,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利用感病矮莖(rrdd)和抗病高莖(RRDD)兩品種的純合種子,培育純合的抗病矮莖(RRdd)品種的方法有:誘變育種、雜交育種和單倍體育種?!驹斀狻浚?)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由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低頻性和少利多害性等特點,所以需要處理大量種子。(2)利用雜交育種的方法培育純合的抗病矮莖品種的過程中,兩個純種親本雜交產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為RrDd,再自交產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有R_D_、R_dd、rrD_、rrdd,保留其中的抗病矮莖個體R_dd,由于Rrdd會發(fā)生性狀分離,因此還需要連續(xù)自交和選育等手段,最后得到穩(wěn)定遺傳的抗病矮莖品種。由于子一代的基因型為RrDd,所以其自交后代理論上的比例為9:3:3:1。(3)單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包括花藥離體培養(yǎng)和秋水仙素處理兩個過程,則利用單倍體育種的方法獲得純合的抗病矮莖品種的遺傳圖解如下圖所示:【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題干信息確定兩對等位基因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并寫出親本和所要培育出的后代的基因型,進而分析通過不同的方法培育該后代。10、細胞核、線粒體脫氧核苷酸ATP、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420mRNA、tRNA、rRNA相同②RNA【解析】

本題以“圖文結合”為情境,考查學生對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DNA分子的結構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以及識圖分析的能力?!驹斀狻?1)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據此分析圖示可知:圖中的②④過程均為轉錄,發(fā)生的場所依次為細胞核、線粒體。物質Ⅱ為環(huán)狀的線粒體DNA,其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2)過程②為發(fā)生在細胞核中的轉錄過程,需要從細胞質進入細胞核的物質有:ATP、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依題意可知:通過過程②形成的某RNA片段含有的堿基總數為A+U+G+C=1000個,其中C=1000×26%=260個,G=1000×32%=320個,A+U=1000-260-320=420個。依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推知,轉錄的DNA模板鏈中含有420個(T+A),非模板鏈中含有的(A+T)也為420個??梢姡c該RNA片段對應的DNA區(qū)段中含有840個(T+A),因此在該DNA區(qū)段中A=T(胸腺嘧啶)=420個堿基。(3)過程③表示翻譯,直接參與翻譯的RNA有mRNA、tRNA、rRNA。結構Ⅲ為核糖體,因三個核糖體與同一個mRNA結合,即翻譯的模板mRNA相同,所以最終生成的三條肽鏈的氨基酸序列相同。(4)細胞質基質中的RNA是通過過程②形成的。用某藥物處理細胞后導致細胞質基質中RNA含量顯著減少,說明該藥物抑制了②過程。(5)結構Ⅲ(核糖體)由rRNA和蛋白質組成,噬菌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梢姡Y構Ⅲ與噬菌體相比,化學成分上的最大差異是噬菌體不含RNA?!军c睛】解答此類問題需識記并理解DNA分子的結構、轉錄和翻譯過程等相關知識、形成知識網絡。據此依據題圖中呈現(xiàn)的信息,明辨:①為DNA復制,②④均為轉錄,③⑤均為翻譯,Ⅰ是核膜,Ⅱ為環(huán)狀的線粒體DNA,Ⅲ表示核糖體,進而對相關問題情境進行解答。11、YYrr黃色圓粒2/35/81/5YyRr【解析】

1.分析題干信息“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說明兩對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親本純種黃色皺粒豌豆基因型為YYrr,純種綠色圓粒豌豆基因型為yyRR;F1基因型為YyRr,表現(xiàn)型為黃色圓粒;F1自交產生的F2出現(xiàn)性狀分離,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9:3:3:1;【詳解】(1)豌豆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故親本純種黃色皺粒豌豆的基因型為YYrr;(2)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F(xiàn)1基因型為YyRr,表現(xiàn)為雙顯性,即F1表現(xiàn)型為黃色圓粒;F1自交產生的F2中,綠色圓粒的基因型及比例為yyRR:yyRr=1:2,即F2綠色圓粒豌豆中雜合子占2/3;(3)F2中不同于親本的重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