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4877.1-2023 工業(yè)風機 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 第1部分: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5/1C/wKhkGWZ2gIqAWVBgAAEIplOVhA4045.jpg)
![GBT 34877.1-2023 工業(yè)風機 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 第1部分: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5/1C/wKhkGWZ2gIqAWVBgAAEIplOVhA40452.jpg)
![GBT 34877.1-2023 工業(yè)風機 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 第1部分: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5/1C/wKhkGWZ2gIqAWVBgAAEIplOVhA40453.jpg)
![GBT 34877.1-2023 工業(yè)風機 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 第1部分: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5/1C/wKhkGWZ2gIqAWVBgAAEIplOVhA40454.jpg)
![GBT 34877.1-2023 工業(yè)風機 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 第1部分:通 用要求(正式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5/1C/wKhkGWZ2gIqAWVBgAAEIplOVhA404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業(yè)風機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第1部分:通用要求2023-12-28發(fā)布IGB/T34877.1—2023/ISO13347-1:2004 V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 34應用范圍 75測量不確定度 76儀器儀表 96.1通則 96.2頻率分析儀 96.3湍流網(wǎng)和風罩 96.4標準聲源(RSS) 97測試方法 97.1通則 97.2特別注意事項 8通風機安裝條件 8.2混響室法 8.3包絡面法 8.4聲強法 8.5管道法 8.6范圍 8.7小型風扇 9通風機運行工況 9.1概述 9.2環(huán)境狀態(tài)的測量 9.3通風機轉速 9.4通風機氣動工況點的確定 9.5通風機運行工況的調(diào)節(jié) 10.1通則 10.2測試的通風機 10.3聲學環(huán)境 10.4與測試方法相適應的聲學數(shù)據(jù) ⅡGB/T34877.1—2023/ISO13347-1:200411計算和評估 11.11/3倍頻帶聲功率級的計算 11.2總聲功率級的計算 11.3A計權聲功率級的計算 11.4評估 12測試報告 12.1通則 12.2測試現(xiàn)場的描述、通風機的布置、測量點的位置 12.3儀器儀表的使用 12.4噪聲特性的主觀評價 12.5測量值和測試結果 附錄A(規(guī)范性)轉速變化的效應 附錄B(資料性)氣體或空氣狀態(tài)的變化 附錄C(規(guī)范性)末端反射的修正 C.1通則 C.2末端反射和管道末端修正 C.3限制條件 C.4確定管道末端修正調(diào)整的示例 附錄D(資料性)簡易消聲末端 附錄E(規(guī)范性)不確定度分析 E.1概述 E.2定義 E.3不確定度 E.4房間響應 E.5通風機運行點 E.6儀器儀表誤差 E.7標準聲源(RSS) E.8管道末端修正 E.9倍頻帶與1/3倍頻帶的對比 附錄F(規(guī)范性)標準聲源的校準 F.1概述 F.2設備和裝置 F.3鑒定 F.4程序 F.5RSS聲功率級 附錄G(資料性)計權濾波器的測量 參考文獻 圖C.1末端反射修正值 ⅢGB/T34877.1—2023/ISO13347-1:2004圖D.1管道消聲器(剖面圖) 圖D.2串聯(lián)的管道消聲器 表1聲功率級 4表2符號和單位 5表3頻帶聲功率級測定中的不確定度 7表4消聲末端最大允許聲壓反射系數(shù) 表C.1倍頻帶的管道末端修正值 表C.2倍頻帶63Hz~8000Hz管道末端修正值 表E.1根據(jù)聲場空間變化表示的離散頻率或窄帶成分特性描述 表E.2儀器儀表系統(tǒng)公差 表E.3標準聲源校正值 表E.4末端反射修正值E的不確定度 表E.5倍頻帶帶分析 表E.61/3倍頻帶帶分析 表F.1聲功率級差的公差 V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是GB/T34877《工業(yè)風機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的第1部分。GB/T34877已經(jīng)發(fā)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4部分:聲強法。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3347-1:2004《工業(yè)風機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第1部分: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編輯性改動:——納入了ISO13347-1:2004/Cor.1:2006的技術勘誤內(nèi)容,所涉及的條款的外側頁邊空白位置用垂直雙線(Ⅱ)進行了標示;——納入了ISO13347-1:2004/Adm.1:2010修正案內(nèi)容,所涉及的條款的外側頁邊空白位置用垂直雙線(Ⅱ)進行了標示;——更改了第2章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清單;——更正了第3章引導語中引用文件的編號錯誤(由ISO3470更正為ISO3740);——更正了第4章中引用的GB/T17697—2014中的章條號錯誤(由6.5更正為6.2);——更正了第4章中引用的ISO13350:2015中的章條號錯誤(由第9章更正為第8章);——第4章中增加了注;——更正了7.2中引用的ISO13350:2015中的章條號錯誤(由第9章更正為第8章);——7.2中增加了注;——11.3中增加了注;——刪除了ISO13347-1:2004的E.3中“以及在63Hz頻段測試和確定額定值的相關問題(E.10)",因ISO13347-1:2004中無此內(nèi)容,屬于編輯性錯誤;——刪除了ISO13347-1:2004的E.4.3中Lp的解釋中的“根據(jù)6.2.1的程序”,因ISO13347-1:2004和ISO13347-2:2004中均無6.2.1,屬于編輯性錯誤。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風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7)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浙江三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盾風機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風機產(chǎn)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浙江)、蘇州頂裕節(jié)能設備有限公司、浙江雙陽風機有限公司、浙江上風高科專風實業(yè)有限公司。通風機聲功率級是衡量通風機性能的重要聲學指標,本文件用于工業(yè)通風機聲學性能的測定,也可用于確定帶附屬裝置風機的聲學性能,屬于風機在標準實驗室條件下聲功率測定的重要檢測方法。雖然國內(nèi)有許多用于測量風機噪聲的標準,但缺乏普適性,也不能同向進行比較。本文件的采用,在相同測定方法標準條件下使我國的風機企業(yè)在產(chǎn)品質量的最終驗收環(huán)節(jié)能夠參與國際競爭。GB/T34877旨在確立工業(yè)通風機聲學性能的測定和在標準實驗室條件下聲功率測定的重要檢測方法,擬由四個部分構成。——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確定通風機以及與輔助裝置結合時的聲學性能。——第2部分:混響室法。目的在于確立采用混響室測定通風機聲功率級的方法,僅適用于在標準化的實驗室條件下使用,由于現(xiàn)場測試增加了不確定性,所以不適用于現(xiàn)場測試。——第3部分:包絡面法。目的在于確立采用包絡面法測定通風機聲功率級的方法,明確了對于一個成功試驗所必要的實驗室條件,但很少有現(xiàn)場能夠滿足這些條件,所以不適用于現(xiàn)場測量。 第4部分:聲強法。目的在于確立聲強法測定通風機聲功率級的方法,僅適用于為指定設置測定空氣聲輻射,沒有測量振動,也沒有測定空氣聲輻射對振動效應的敏感性,實施測試的通風機尺寸大小僅受到測試安裝實踐層面的限制。本文件將有助于我國通風機行業(yè)及相關領域更好地理解、實施標準中的相關技術要求,提高通風機行業(yè)的整體聲學技術水平。1工業(yè)風機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第1部分:通用要求本文件規(guī)定了工業(yè)通風機聲學性能的測定。本文件適用于測定通風機及其輔助裝置作為組件時的聲學性能,這些輔助裝置有屋頂風機的風帽、風閥或通風機所用消聲器等,此時得到的是通風機與輔助裝置組件的聲功率。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GB/T17697—2014聲學風機和其他通風設備輻射入管道的聲功率測定管道法(ISO5136:ISO266聲學優(yōu)選頻率(Acoustics—Preferredfrequencies)ISO1000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SIunitsandrecommendationsfortheuseoftheirmultiplesandofcertainotherunits)ISO3740聲學噪聲源聲功率級的測定基礎標準使用指南(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Guidelinesfortheuseofbasicstandards)注:GB/T14367—2006聲學噪聲源聲功率級的測定基礎標準使用指南(ISO3740:2000,MOD)nationofsoundpowerlevelsandsoundenergy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Preci-sionmethodsforreverberationtestrooms)注:GB/T6881.1—2002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混響室精密法(idtISO3741:1999)ISO3742聲學噪聲源聲功率級的測定離散頻率和窄帶聲源的混響室精密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Precisionmethodsfordiscrete-frequencyandnarrow-bandsourcesinreverberationrooms)ISO3743-1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混響場內(nèi)小型可移動聲源工程法第1部分:硬壁測試室比較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andsoundenergy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Engineeringmethodsforsmallmovablesourcesinre-verberantfields—Part1:Comparisonmethodforahard-walledtestroom)注:GB/T6881.2—2017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混響場內(nèi)小型可移動聲源工程法第1ISO3743-2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混響場中小型可移動聲源工程法第2部分:專用混響測試室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Engineeringmethodsforsma注:GB/T6881.3—2002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混響場中小型可移動聲源工程法第2部分:專用混響測試室法(idtISO3741-2:1994)2ISO3744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場的工程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andsoundenergy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Engineeringmethodinanessentiallyfreefieldoverareflectingplane)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場的工程法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消聲室和半消聲室精密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andsoundenergy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Precisionmethodsforanechoicroomsandhemi-anechoicrooms)注:GB/T6882—2016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消聲室和半消聲室精密法(ISO3745:2012,IDT)ISO3746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絡測量面的簡易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andsoundenergy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Surveymethodusinganenvelopingmeasurementsurfaceoverareflectingplane)注:GB/T3768—2017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絡測量面的簡易法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andsoundenergy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pressure—Engineering/surveymethodsforuseinsituinareverberantenvironment)注:GB/T16538—2008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現(xiàn)場比較法(ISO3747:2000,IDT)ISO5136聲學風機和其他通風設備輻射入管道的聲功率測定管道法(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radiatedintoaductbyfansandotherair-movingdevices—In-ductmethod)ISO5801工業(yè)通風機用標準化風道性能試驗(Fans—Performancetestingusingstandardizedairways)注:GB/T1236—2017工業(yè)通風機用標準化風道性能試驗(ISO5801:2007,IDT)ISO6926聲學測定聲功率級用基準聲源的性能和校準要求(Acoustics—Requirementsfortheper-formanceandcalibrationofreferencesoundsourcesusedforthe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注:GB/T4129—2003聲學用于聲功率級測定的標準聲源的性能與校準要求(ISO6926:1999,IDT)ISO9614-1聲學聲強法測定噪聲源的聲功率級第1部分:離散點上的測量(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usingsoundintensity—Part1:Measurementatdis-cretepoints)ISO10302聲學小型通風裝置輻射空氣噪聲的測量方法(Acoustics—Methodforthemeasure-mentofairbornenoiseemittedbysmallair-movingdevices)ISO13347-2:2004工業(yè)風機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第2部分:混響室法(Industrialfans—Determinationoffansoundpowerlevelsunderstandardizedlaboratoryconditions—Part2:Reverberantroommethod)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第3部分:包絡面法3:Envelopingsurfacemethods)注:GB/T34877.3—2017工業(yè)風機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第3部分:包絡面法(ISO13347-3:2004,IDT)ISO13347-4工業(yè)風機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風機聲功率級的測定第4部分:聲強法(Industrialfans—Determinationoffansoundpowerlevelsunderstandardizedlaboratoryconditions—Part4:Soundin-tensitymethod)ISO13349通風機詞匯及種類定義(Fans—Vocabularyanddefinitionsofcategories)注:GB/T19075—2003工業(yè)通風機詞匯及種類定義(ISO13349:1999,IDT)3ISO13350工業(yè)通風機射流風機性能試驗(Industrialfans—Performancetestingofjetfans)注:GB/T19843—2022工業(yè)通風機射流風機性能試驗(ISO13350:2015,IDT)3.1術語和定義ISO5801、ISO13349、ISO1000界定的非聲學術語和定義、ISO3740~3747界定的聲學術語和定義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進口聲功率級inletsoundpowerlevel在規(guī)定的試驗裝置類型A、B、C、D中通風機進口處測定的通風機聲功率級。出口聲功率級outletsoundpowerlevel在規(guī)定的試驗裝置類型A、B、C、D中通風機出口處測定的通風機聲功率級。3.1.3殼體聲功率級casingsoundpowerlevel通風機機殼輻射的聲功率級。注2:在對系列通風機制作樣本時,不一定包括電機噪聲,因電機噪聲是隨著所選電機的功率和類型而變化的,因此只要能夠清楚說明,可忽略電機噪聲。測量頻率范圍frequencyrangeofinterest頻率范圍包括倍頻程中心頻率63Hz~8000Hz,1/3倍頻程中心頻率50Hz~10000Hz。葉片通過頻率bladepassagefrequency通風機葉輪葉片通過單一固定物體的頻率。n——通風機的轉速,單位為轉每分(r/min)。用于調(diào)節(jié)氣流和吸收聲音的封閉空間,也可符合ISO5801中規(guī)定的氣動性能試驗風室條件。連接管道的通風機ductedfan通風機進口或者出口連接管道,或者兩端都連接的管道。通風機進口面積faninletarea空氣運動裝置的上游界面。4A?空氣運動裝置的下游界面。注:通常取機殼出口平面的總面積作為通風機出風面積。末端反射endreflection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面積突變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如在一個房間內(nèi)的管道末端。無管道連接的通風機non-ductedfan進口、出口都沒有連接管道的通風機。滿足ISO13347-2:2004中附錄A和/或附錄B要求的封閉空間。通風機設備基準點referencepointoffanequipment用于確定被測試通風機設備測量表面定位的位置,見ISO13347-2:2004中圖1~圖4。注1:一般來說,基準點是所有對被測聲功率有影響的進口和出口中心點連線所形成區(qū)域的中心。注2:對于只有一個進口和一個出口的通風機設備的總聲功率測試,基準點為進口和出口中心連線的中點。注3:對于只有單個進口(或出口)通風機設備的聲功率測試,基準點為該進口(或出口)的中心。密度為1.2kg/m3的大氣環(huán)境空氣。注1:標準狀態(tài)空氣比熱容比為1.4,黏度為1.815×10-3Pa·s。注2:對于干球溫度16℃、相對濕度50%和大氣壓力100kPa的空氣,具有標準空氣的屬性,但不是標準空氣定義的一部分。注3:對于干球溫度20℃、相對濕度50%和大氣壓力101.325kPa的空氣,也具有標準空氣的屬性,但這也不是標準空氣定義的一部分。3.2通風機聲功率級參考第4章規(guī)定的安裝條件所有可能的組合見表1,列出12種不同的聲功率級(Lw),例如Lw表1聲功率級序號后綴說明1(A,進)自由進口聲功率級,裝置類型A2(A,出)自由出口聲功率級,裝置類型A3(A,總)裝置類型A通風機總聲功率級(包括進口、出口、機殼和驅動裝置的噪聲貢獻)4(B,進)自由進口聲功率級,裝置類型B5自由進口聲功率級加機殼輻射噪聲,裝置類型B6(B,出)管道出口聲功率級,裝置類型B7(C,進)管道進口聲功率級,裝置類型C5序號后綴說明8(C,出)自由出口聲功率級,裝置類型C9(C,出十機殼)自由出口聲功率級加機殼輻射噪聲,裝置類型C(D,進)管道進口聲功率級,裝置類型D(D,出)管道出口聲功率級,裝置類型D(D,機殼)機殼輻射聲功率級,裝置類型D注1:所有符號都用于1/3倍頻程聲功率級、倍頻程聲功率級、總聲功率級和A計權聲功率級,只需清楚注明對應符號的聲功率即可。當驅動裝置噪聲對機殼輻射噪聲有貢獻時,清楚加注后綴+驅動,如Lw(D,機殼十驅動)。注2:對于特定的風機,并不是上述各項聲功率級都需要測量。3.3其他符號為了便于理解一致性和前后連貫,建議在報告和計算中使用表2中的符號和單位。除非另有說明,下標數(shù)字表示倍頻帶或1/3倍頻帶中心頻率。表2符號和單位符號術語單位A?通風機進口面積m2A?通風機出口面積m2C聲速m/s基準箱體與長方體測量表面之間的距離m聲源特征尺寸m位于反射面上的喇叭口/開口的公稱直徑mDmin被測設備和混響室測量表面之間的最小距離md管道直徑m當量直徑(對于矩形管道)m管道出口末端修正管道進口末端修正管道末端修正的聲功率級調(diào)整f頻率Hzh開孔中心距離地平面或者其他反射面的高度mI聲強W/m2I表面平均聲強W/m2在測試位置n的聲強IW/m2參考聲強,1pW/m2(1×10-12W/m2)測量表面特征尺寸(長度)m測量表面比—背景噪聲修正6符號術語單位K?環(huán)境噪聲修正l基準箱體的尺寸m聲強級(參考聲強,1pW/m2)表面平均聲強級通風機聲強級通風機表面平均聲強級RSS聲強級RSS表面平均聲強級聲壓級,參考聲壓20μPa(2×10-5Pa)修正后的通風機聲壓級在標準傳聲器路徑上測量記錄的房間背景聲壓級背景聲壓級Lphn在測量位置n處的LpbRSS校準的聲功率級在標準傳聲器路徑上測量記錄的通風機和房間背景聲壓級RSS修正的聲壓級Lpam在標準傳聲器路徑上測量記錄的RSS和房間背景聲壓級聲功率級,參考聲功率1pW(1×10-12W)RSS的聲功率級a波長mM馬赫數(shù)無量綱p聲壓Pref參考聲壓,20μPa(2×10-5Pa)——通風機靜壓P通風機(全)壓力r球形(半球形)測量面半徑m管道面積/開孔面積無量綱S標準差θ空氣溫度KS測量表面積m2在測量面平面上通過風機的橫截面面積m2帶有出口開孔的與通風機排出氣流接觸的測量表面部分W聲功率WWf參考聲功率,1pW(1×10-12W)z測量表面特征尺寸(距離反射面的高度)m收斂指數(shù)(在測量位置n處)74應用范圍能使用家用電源(單相交流電壓不超過250V,電流不超過16A)的小功率風扇(最高3kW),宜按照涵蓋了家用和類似風扇的IEC60704-2-7。對于管道試驗,GB/T17697—2014中6.2規(guī)定的試驗的直徑范圍為0.15m~2m。對混響室測試,通風機的尺寸小于房間容積的2%。如果測試環(huán)境符合規(guī)定的聲學要求,通過包絡面法和聲強法進行測試時,通風機的尺寸不受限制;射流風機試驗方法見ISO13350:2015中第8章。注:ISO13350:1999已被ISO13350:2015代替,ISO13350:2015被引用的內(nèi)容與ISO13350:1999被引用的內(nèi)容沒有技術上的差異。本文件規(guī)定了試驗過程主要用于采用標準化測試裝置在規(guī)定環(huán)境和條件下進行的測試,可能不適合現(xiàn)場測試條件。通風機安裝條件符合ISO5801中規(guī)定的四種裝置類型:——A型:自由進口,自由出口;——B型:自由進口,管道出口;——C型:管道進口,自由出口;——D型:管道進口,管道出口。5測量不確定度按照本文件測試的標準差通常會小于或等于表3中給出的值,考慮到這些標準差所有測量不確定度來源的累積效應,例如聲源位置、管道末端反射、過渡管道、儀器校準、從聲壓和采樣中得到聲功率的推導過程,測量不確定度的評估按照附錄E,它們并不包含通風機本身比如因安裝條件或制造公差變化而造成的輻射聲功率的變化,更多信息見附錄C。在進行混響場測試時,通風機的非測量端不需要裝設消聲末端。測試時可裝設或不裝設消聲末端,考慮到結果會有所不同,應在測試報告、樣本等所有文件中清楚說明是否裝有消聲末端。表3頻帶聲功率級測定中的不確定度1/3倍頻帶頻率/Hz標準差/dB管道(見ISO5136)混響場(見ISO3743-2)包絡面法(見ISO3744)聲強場(見ISO9614-1)有消聲末端無消聲末端8表3頻帶聲功率級測定中的不確定度(續(xù))1/3倍頻帶標準差/dB管道(見ISO5136)混響場(見ISO3743-2)包絡面法(見ISO3744)聲強場(見ISO9614-1)有消聲末端無消聲末端注1:對于管道法,通過設計試驗臺架來消除過渡管道中使用更多的吸聲末端管道,來減小測量不確定度。如本章開頭所述,表3中的不確定度未考慮制造公差導致的聲功率級變化。對于相同設計的通風機,雖其轉速、性能特性位置等相同,但仍然會存在不同之處。在任何技術規(guī)范中,作為合同的一部分,都需要對噪聲值給出公差,對于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將引用的標準差乘以2,計算得到95%置信度的公注2:計算倍頻帶數(shù)時,每個倍頻帶聲功率級的不確定度不大于3個1/3倍頻帶中的最大不確定度。注3:根據(jù)ISO3743-1、ISO3743-2,混響室法只給出了倍頻帶。表3中用“*”標注的數(shù)值僅增加在ISO3740:2000中,對于一般用途,許多現(xiàn)有的試驗臺架的設計截止頻率為100Hz,倍頻程測試頻率范圍為125Hz~8000Hz。許多離心通風機在63Hz倍頻程頻帶會有明顯噪聲,對于特別用途,允許將測量擴展到這個頻帶,只要測試環(huán)境和儀器儀表精度在這個擴展頻帶符合要求。對于這些低頻測量所給定的不確定度,只有在非常謹慎小心操作的情況下才可能達到,因此只要條件允許,測試結果限定在倍頻帶125Hz及以上。注4:如果混響室完全符合ISO3743-1(硬壁實驗室),測量不確定度可能會減小。注5:根據(jù)阻抗理論,通風機出口管道的聲功率不僅與出風口管道長度和末端負荷有關,而且與進風口管道長度和末端負荷有關。同理,進口聲功率不僅與進口管道長度和末端負荷有關,而且與出口管道長度和末端負荷有關。注6:如果通風機內(nèi)部阻抗很高,會對沿管道聲功率變化起到阻尼效果,這時,管道的長度和末端負荷也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注7:在實際的通風機裝置中,其聲功率級可能與不使用消聲末端測試得到的聲功率級不同,在很低頻率時差異尤甚。更多信息參閱參考文獻中的相關資料。注8:用表3所述的方法獲得的聲功率級是針對進入通風機的空氣充分流動、無預旋,流出通風機的空氣直線流動、沒有旋流的情況下得出的,因此在實際安裝中,來自上游、下游的任何擾流都會增加聲功率級。注9:表3中第4列的數(shù)據(jù)來自AMCA標準300-96,這些數(shù)據(jù)取決于管道長度和直徑,尤其是在第一1/3倍頻帶中心頻率。表3中的標準差與ISO3743-1、ISO3743-2、ISO3744、ISO5136、ISO9614-1中所述的工程法獲得的標準差是相同的。這些數(shù)據(jù)都在大量不同的實驗室中對單一通風機進行測試,并且包括所有測量不確定因素的累積效應得到的。在任何一個實驗室中的測量可重復性可能比表3中的數(shù)值好很多。96.1通則根據(jù)不同的測試方法,儀器儀表應符合本文件以及ISO3741、ISO3743-1、ISO3743-2、ISO3744、儀器儀表的設計應用于確定倍頻帶和1/3倍頻帶聲壓對時間和空間平均的均方值。使用標準聲級計的傳聲器時,如果使用采樣管,則傳聲器的尺寸應與其相匹配,儀器制造商應提供頻率響應校正值Ci。在測試環(huán)境溫度下傳聲器/電纜系統(tǒng)的靈敏度不應有變化。因傳聲器的移動或氣流作用造成電纜彎曲不應引起電纜噪聲,否則會干擾測量。6.1.3聲級計或其他傳聲放大器用于放大傳聲器信號的聲級計或其他放大器,應符合聲級計的電氣要求,應使用平坦響應。6.2頻率分析儀按照ISO266的要求,頻率分析儀應能夠分析1/3倍頻帶帶寬。6.3湍流網(wǎng)和風罩暴露在過高風速氣流中的傳聲器會給出偏高的錯誤讀數(shù),通過在傳聲器上裝設采樣管、鼻錐或者泡沫球可對此予以矯正。如果傳聲器處的氣流速度大于1m/s,則應使用采樣管、鼻錐或者泡沫球。6.3.2湍流網(wǎng)或采樣管湍流網(wǎng)或采樣管是一種帶有一條縱向狹縫的管狀風罩,并襯有多孔材料,安裝在傳聲器上,其目的是減小傳聲器對測試管道內(nèi)氣壓湍流波動的響應。盡管與沒有遮擋時相比會有所減小,但是流過設有采樣管、鼻錐或者泡沫球的氣流仍然會對傳聲器的聲壓級產(chǎn)生明顯的變化,這個變化不是由通風機產(chǎn)生的,而是與傳聲器設計有關,更多信息見ISO5136。6.4標準聲源(RSS)校準后的RSS應符合附錄F的要求。7測試方法7.1通則測試方法應根據(jù)需要確定的聲功率級和通風機的大小來選擇。如果通風機進口或出口有連接管道,通風機連接管道側的聲功率級可采用管道法來確定,見ISO5136;如果通風機測試方法精度要求不高,也可采用包絡面法、聲強法或混響室法作為替代方法,并加上管道末端反射修正系數(shù),末端反射修正系數(shù)按照附錄C確定。用替代方法(如管道尺寸偏小或者其他原因)獲得的數(shù)據(jù),應予以明確說明。如果通風機進口或出口沒有連接管道,通風機未接管道側的聲功率級可采用測量聲壓級的包絡面法、聲強法或者混響室法。7.2特別注意事項對于電子設備冷卻用的無管道小型風扇,可以采用ISO10302中所述的方法測定Lw(A,總)。對于吊扇和臺扇,可以采用IEC60704-2-7中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Lw(A,總)。對于射流風機,宜采用ISO13350:2015中第8章所述的方法測定Lw(A,總)。注:ISO13350:1999已被ISO13350:2015代替,ISO13350:2015被引用的內(nèi)容與ISO13350:1999被引用的內(nèi)容沒有技術上的差異。對于Lw(A,進)、Lw(A,出)、Lw(A,總)、Lw(B,進十機殼)、Lw(C,出)、Lw(C,出十機殼)和Lw(D,機殼)的測定,可以使用ISO3744或ISO3745中規(guī)定的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場法或消聲室/半消聲室法,如果房間聲場均勻性滿足要求,也可按照ISO13347-2中所述的混響室法。對于Lw(B,出)、Lw(C,進)、Lw(D,進)和Lw(D,出)的測定,宜采用ISO5136中所述方法。8通風機安裝條件8.1通則本文件規(guī)定的測量過程涵蓋以下通風機裝置類型(見第4章):——自由進口/自由出口(A型);——自由進口/管道出口(B型);——管道進口/自由出口(C型);——管道進口/管道出口(D型)。一般來說,從通風機進口輻射進入自由空間和進入管道的聲功率是不同的,都受到通風機出口連接件聲負載阻抗的影響。同理,從通風機出口輻射進入自由空間和進入管道的聲功率也是不同的,取決于通風機進口處的安裝條件(聲負載阻抗)。為了規(guī)定管道連接裝置的標準聲負載阻抗,所有與試驗通風機相連的直徑小于1600mm的管道都應采取末端消聲措施。根據(jù)ISO5136的要求在管道內(nèi)測量聲壓用以測定聲功率的管道稱為“測試管道”,僅用于提供標準聲負載的管道,即不進行任何聲學測量的管道,稱之為“末端管道”,ISO5136中給出了測試管道和末端管道的最大允許聲壓反射系數(shù),見表4。注1:關于過渡段的技術要求見ISO7235和ISO13347-2。當然,并不需要測試試驗通風機所有的聲學量,只需要測試特定用途的聲功率級。為了確定從通風機進口或出口進入管道(管內(nèi)聲功率級)的聲功率,即表1中序號6、7、10和11,宜采用ISO5136中的管道法。對于其他量,應采用8.2所述的混響室法或8.3所述的包絡面法或8.4所述的聲強法測試。當通風機的進口或者出口截面積大于2m2(相當于直徑為1.6m的圓面積),作為管道法的替代方法,允許使用混響室法、包絡面法和聲強法來確定管內(nèi)聲功率級或自由場聲功率級,這是基于以下假設:對于如此大的尺寸,輻射進入管道與進入自由空間的聲功率相等。表4消聲末端最大允許聲壓反射系數(shù)1/3倍頻帶中心頻率/Hz最大壓力反射系數(shù)測試管道末端管道注2:關于采用簡易消聲末端作為末端管道的資料見附錄D。8.2混響室法使用本方法測試應按照ISO13347-2進行。注:如果房間符合ISO3741的要求,也能用本文件中指定的方法。8.3包絡面法包絡面法可用于確定開式進口、開式出口或者機殼輻射聲功率,應嚴格按照ISO13347-3的規(guī)定進行。8.4聲強法使用本方法測試應嚴格按照ISO13347-4進行。8.5管道法測試風道由ISO5136中所述的中間管道、測試管道和末端管道組成,測試管道直徑范圍為0.15m~2m,這就意味著,可以使用管道法進行試驗的通風機進口當量直徑范圍為0.104m~2.000m,出口當量直徑范圍為0.104m~2.390m。對于直徑范圍在0.07m≤d<0.15m的測試管道,應采用GB/T17697—2014中附錄H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進口和出口當量直徑小到0.0485m的通風機。對于直徑范圍在2m<d≤7.1m的測試管道,應采用GB/T17697—2014中附錄J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進口當量直徑高達7.1m和出口當量直徑高達8.5m的通風機。如果通風機驅動裝置位于機殼內(nèi)(例如,電機在風道內(nèi),或者皮帶和皮帶輪在風道內(nèi)),管內(nèi)部分噪聲是由通風機產(chǎn)生,部分噪聲是由驅動裝置和傳動機構產(chǎn)生,因驅動裝置和傳動機構產(chǎn)生的噪聲不設置允差值,所以將管內(nèi)測得的聲壓級視作通風機噪聲。8.6范圍除非有關各方同意,否則這些方法不應用于現(xiàn)場試驗。8.7小型風扇在ISO10302中定義的計算機和商業(yè)設備行業(yè)所用很小的風扇進行聲功率級測試時,管道法、包絡面法、混響室法和聲強法都有缺點,這些缺點在其他使用小型風扇的行業(yè)也很明顯,因此,使用塑料靜壓箱的方法已被列為可接受的方法,見ISO10302。9通風機運行工況通風機產(chǎn)生的噪聲與其運行狀態(tài)有關,運行狀態(tài)包括轉速、通風機壓力和風量。明確氣動工況后再進行聲學測量,期間需要注意測定或調(diào)節(jié)氣動性能的方法不會影響通風機產(chǎn)生的噪聲或干擾聲學測量。9.2環(huán)境狀態(tài)的測量溫度、壓力和濕度等環(huán)境空氣狀態(tài)應在ISO3743-1、ISO3743-2、ISO3744、ISO3745、ISO5136和ISO9614-1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9.3通風機轉速在通風機任何一個特性點的噪聲測試中,都應測量通風機轉速并保持轉速穩(wěn)定(變化在1%以內(nèi));在測試過程中,通風機轉速的變化應在規(guī)定轉速的5%范圍以內(nèi),使得在采用換算規(guī)則時,最大限度地減小通風機聲功率的變化。當無法在這些限制范圍內(nèi)測試通風機時,只要在測試報告中注明測試轉速,然后按規(guī)定的或銘牌轉速進行換算(見附錄A),允許以不同的轉速進行間接測試。將噪聲數(shù)據(jù)從測試轉速換算到規(guī)定速度的程序,應在測試之前由相關方協(xié)商一致。9.4通風機氣動工況點的確定最好采用質量流量來識別通風機空氣動力特性的工況點,質量流量采用ISO5801指定方法中的一種方法測定,通過靜壓的測定可以間接推斷工況點的流量。流量測定的不確定度不應超過5%。9.5通風機運行工況的調(diào)節(jié)應使用節(jié)流裝置調(diào)節(jié)通風機特性線上的工況點,對于裝置類型B,節(jié)流裝置最好放置在消聲末端下游端部;對于裝置類型C,節(jié)流裝置可放置在消聲末端上游的端部。在測試環(huán)境中,由節(jié)流裝置和流量測量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噪聲應至少低于被測通風機測量聲級10dB;消聲末端的設計應使其在所有1/3倍頻帶測試頻帶中都具有足夠的消聲能力,以確保滿足上述準則。對于裝置類型A,節(jié)流裝置需要與試驗風室合為一體,類似的布置也可用于裝置類型B、C和D。按照本文件進行的所有測量,應收集和記錄10.2~10.4中適用的信息。10.2測試的通風機10.2.1對測試通風機的描述:a)生產(chǎn)廠家;c)公稱尺寸:d)葉輪直徑;e)葉片數(shù)量;f)葉片的設置(可調(diào)的或僅節(jié)距可變);g)靜導葉的數(shù)量(如有);h)進口面積和尺寸;i)出口面積和尺寸。a)通風機轉速;b)通風機風量;c)在實際測試條件下通風機壓力或通風機靜壓;d)空氣密度。a)測試簡圖;c)實驗室裝置示意圖,包括任何設備和聲學測量儀器的位置。10.3.1測試環(huán)境的描述:如在室內(nèi),對墻壁、天花板和地板物理處理的描述,聲源和測試室內(nèi)物體的示意圖;如在室外,聲源相對于周圍地形的位置的示意圖,包括對測試環(huán)境的物理描述。10.3.2測試環(huán)境的聲學鑒定。a)大氣壓;b)環(huán)境干球溫度;c)環(huán)境濕球溫度;d)通風機進風口干球溫度;e)通風機進風口靜壓;f)如在室外,風速和相對于測試裝置的方向。10.3.4實驗室和儀器儀表:a)實驗室名稱;b)實驗室位置;c)技術人員姓名;e)頻率分析儀的帶寬;f)房間鑒定范圍,數(shù)據(jù)應注明試驗房間符合倍頻帶或1/3倍頻帶,如進行純音測試,鑒定適用于1/3倍頻帶哪些頻帶;g)儀表系統(tǒng)的頻率響應;h)用于校準傳聲器和其他系統(tǒng)部件的方法,應給出校準日期和地點;i)風罩的特性(如使用);j)標準聲源(型號和序列號)。10.3.5測試環(huán)境中通風機的位置或所用管道的描述,包括長度和截面積(或直徑)以及消聲末端的描述。10.4與測試方法相適應的聲學數(shù)據(jù)10.4.1測量表面的形狀,測量距離,傳聲器位置或路徑的設置和方向。10.4.2測量表面的面積S。10.4.3用于每個1/3倍頻帶的傳聲器頻率響應、濾波器通頻帶頻率響應、背景噪聲等的修正值(dB)。10.4.4依據(jù)ISO5136的修正值C?、C?和Ca.A。10.4.5根據(jù)ISO3744計算得到的背景噪聲修正K,和環(huán)境噪聲修正K?。10.4.6傳聲器位置。10.4.7每個相關1/3倍頻帶的平均聲壓等級L,[單位為分貝(dB),參考聲壓20μPa]。10.4.8所有頻段聲功率級Lw[單位為分貝(dB),參考聲功率1pW]。10.4.9所有頻段聲功率級Lw[單位為分貝(dB),參考聲功率1pW],按附錄A從測試轉速到規(guī)定轉速10.4.10關于噪聲的主觀印象(可聽的非連續(xù)聲音、脈沖特性、頻譜成分、時間特性等)。10.4.11關于驅動裝置和傳動機構噪聲對總體噪聲的貢獻。10.4.12進行測量的日期和時間。10.4.13測試人員的姓名。10.4.14與環(huán)境有關的測量:a)背景聲壓級;b)標準聲源聲壓級;c)標準聲源的背景噪聲修正;d)通風機聲壓級;e)通風機的背景校正;f)未計權通風機聲功率級;g)末端校正數(shù)據(jù),如果適用:1)末端修正值,2)管道長度,3)安裝的管道是齊平的還是非齊平的,4)孔板的內(nèi)徑;h)測試日期。11計算和評估11.11/3倍頻帶聲功率級的計算應將1/3倍頻帶聲功率級合成以確定倍頻帶聲功率級,按下式計算:至11.2總聲功率級的計算總聲功率級應根據(jù)1/3倍頻帶聲功率級計算,見下式:11.3A計權聲功率級的計算總的A計權聲功率級dB(A)應根據(jù)1/3倍頻帶聲功率級計算,對于每一個1/3倍頻帶頻帶,A計權聲功率級按下式計算:其中C是ISO3744:2010中表E.1給出的修正值,將ISO3744:2010的表E.1中的修正值與1/3倍頻帶聲壓級疊加,則得到在相應頻帶的A計權聲壓級,A計權總聲功率級按下式計算:注:ISO3744:1994已被ISO3744:2010代替,ISO3744:2010的表E.1中被引用的內(nèi)容與ISO3744:1994的表2中被引用的內(nèi)容沒有技術上的差異。根據(jù)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參考附錄G,應對測試進行評估:——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測定倍頻帶或1/3倍頻帶(A計權)聲功率級; 測定倍頻帶或1/3倍頻帶聲功率級時,計算A計權聲功率級。12測試報告測試報告應包括12.1~12.4的信息。測試報告應形成聲功率級測試報告,同時聲明所獲測試結果的程序完全符合本文件的規(guī)定。報告應說明,這些聲功率級單位為分貝(dB),參考聲功率為1pW;報告的分貝值應四舍五入到整數(shù)。此外,報告還應包含以下信息:a)制造商的通風機名稱;b)制造商的參考尺寸和規(guī)定的轉速;c)測試裝置類型(A、B、C或D),測量位于通風機進口或出口,噪聲是否包括驅動裝置和傳動機構的噪聲,例如裝置類型B,自由進口聲功率級加機殼輻射噪聲Lw(B,進口十機殼);d)對于包絡面法,聲壓級測量的表面,如平行六面體、半球面或球面;e)在試驗條件下,進口風量和聲功率級;f)在規(guī)定的轉速下,進口風量和聲功率級。測試報告應給出方法名稱以及11.1~11.4所列細節(jié)。測定的聲功率級應按表1命名。12.3儀器儀表的使用測試報告應詳細說明所使用的儀器儀表。12.4噪聲特性的主觀評價特別要注意的是,應指出任何可以明顯聽到的離散音調(diào)。測試報告宜詳細說明所使用的公式。12.5測量值和測試結果根據(jù)所使用的方法,應報告下列部分或全部內(nèi)容:a)每個測量點的聲壓級(A計權和/或頻帶);b)每個測量點的背景噪聲聲壓級(A計權和/或頻帶);c)背景噪聲修正值K?(A計權和/或頻帶);d)采用包絡面法時,環(huán)境噪聲修正值K?(A計權和/或頻帶);采用混響室法時,空氣溫度(℃)、相對濕度(%)、大氣壓(mbar),氣體或空氣狀態(tài)的變化見附錄B;e)采用包絡面法時,測量表面聲壓級L,(A計權和/或頻帶)、測量表面比l.;f)如果需要A計權聲功率級LwA,在測試頻率范圍內(nèi),每個倍頻帶或1/3倍頻帶聲功率級;如有(規(guī)范性)轉速變化的效應本附錄轉速變化的換算規(guī)則,僅適用于測試轉速下測定的聲功率級按固定或規(guī)定轉速的修正,且固定或規(guī)定轉速與試驗轉速相差不超過5%。1/3倍頻帶試驗點轉速變化時的換算規(guī)則:式中:下標o——指定速度;下標t——測試速度。公式除了用于轉速變化換算外,不宜用于任何其他目的。公式不宜用于A計權總噪聲級的換算。GB/T34877.1—2023/ISO13347-1:2004(資料性)氣體或空氣狀態(tài)的變化在試驗氣體或空氣狀態(tài)下的聲功率級Lw按下式計算:式中:L,——測量表面平均聲壓級,包括頻率修正值,頻率修正值根據(jù)所使用的測試方法來確定(如包絡面法的背景噪聲修正值K,和環(huán)境噪聲修正值K?);S——測量表面的面積;c——試驗時的氣體或空氣狀態(tài)下的聲速;p——試驗時氣體或空氣狀態(tài)下的空氣密度。只要大氣壓在90kPa~110kPa、環(huán)境干球溫度t在10℃~30℃,則修正項10lgpc不超過1dB;如果密度/聲速超過3dB,則不宜進行修正。(規(guī)范性)末端反射的修正C.1通則當管道連接的通風機設備在房間內(nèi)測試時,管道末端的條件可以阻止部分輻射進入管道中的聲能傳遞進入試驗房間,因此,在試驗房間里測量出的聲功率可能小于通風機設備的真實聲功率。為了獲得真正的通風機聲功率級,將管道末端修正調(diào)整值Ew應用于原始數(shù)據(jù)。應強調(diào)的是修正僅基于理論考慮,支持性的實驗驗證有限。然而,多年以來,為了進行管路系統(tǒng)聲學設計,通常使用末端修正的方法將混響場和自由場測試中獲得的噪聲聲功率級轉換為管內(nèi)聲功率級。要強調(diào)的是,在目前的知識狀態(tài)下,這只是一個近似值,它沒有考慮8.1中所述的通風機進口或出口的聲負載。只要有可能,管內(nèi)聲功率級按照ISO5136進行測試直接得到。管道末端修正調(diào)整值Ew由圖C.1確定,當使用進口參數(shù)時,確定進口修正值E;;當使用出口參數(shù)時,確定進口修正值E。;調(diào)整的應用如示例所示。注:傳遞元件也需要末端修正,見ISO13347-2。C.2末端反射和管道末端修正圖C.1給出了與管道尺寸系數(shù)0.5kd相關的幾種管道末端條件下的末端反射修正。注:眾所周知氣流條件會影響末端反射,圖C.1中沒有出現(xiàn)氣流參數(shù),因為本文件認為氣流影響的大小在不確定度的范圍之內(nèi)。C.2.1孔板條件末端反射修正隨管道末端條件而變化,圖C.1給出兩個末端條件下的修正值:非齊平條件和齊平條件。當管道末端完全處于試驗房間內(nèi),稱為非齊平條件;當管道末端與房間的一個壁面齊平時,稱為齊平條件。注1:管道末端靠近房間邊界(不是齊平末端所在的齊平墻壁)可導致末端反射與圖C.1的假設不同,非齊平管道的末端遠離房間的所有邊界,齊平管道的末端遠離除齊平壁面以外的其他所有邊界。如果在管道末端出現(xiàn)弧形進口、出口擴散器或者管法蘭,與沒有這些末端設施的管道相比會減少末端反射,宜避免出現(xiàn)。然而,為了達到理想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可能需要弧形進口或擴散器,或者,可能采用法蘭提高管道強度。當使用弧形進口或者出口擴散器時,圖C.1中的管道尺寸為不含這些裝置的管道尺寸,法蘭的寬度宜限制在管道寬度的10%以下(對于圓形管道為管道直徑,對于矩形管道為長度或寬度的較小值)。注2:含有弧形進口或出口擴散器時的末端反射值可能比圖C.1假定的要小。注3:寬法蘭末端(法蘭寬度超過聲音波長)的聲學條件在理論上接近于齊平末端條件。C.2.2孔板條件一般不推薦測量帶有阻擋孔板的管道輻射的噪聲,如果需要使用孔板,采用圖C.1確定末端反射修正,孔板的尺寸是用管道面積與開孔面積之比表示的,如果面積比與圖C.1所示不同,可在給出的曲線之間采用插值法得到。注1:對于圓形管道和孔板,面積比等于直徑比的平方。注2:孔板的機械性能會影響到它的聲學特性[10]。圖C.1假設孔板為剛性、厚重,建議孔板為不小于10mm厚的鋼板,或等效規(guī)格,并采用至少8個足夠規(guī)格和位置的螺栓充分固定到管道的末端;對于直徑超過1m的管道,宜考慮增加鋼板厚度和增加加強筋。C.3限制條件對管道末端修正的研究表明,隨著管道的直徑、頻率和孔板開口尺寸的減小,必要的修正變得不可預測。在下列限制條件下對噪聲進行測試時,圖C.1提供的末端反射修正值不確定度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nèi):a)測試頻率不低于63Hz倍頻帶;b)測試管道直徑不小于0.3m;c)管道面積與孔板開口面積的比值(圖C.1中的參數(shù)ra)不超過5;如果測試條件超過了上述極限,則宜考慮使用另一種測試方法。C.4確定管道末端修正調(diào)整的示例給定一個開放的(無孔板)進口管道,管道直徑d為1.016m,試驗房間溫度維持在20℃,確定非齊平末端條件下的進口末端修正調(diào)整值。根據(jù)表C.1確定倍頻帶1的數(shù)值。表C.1倍頻帶的管道末端修正值公制單位聲速c(20℃干空氣)中心頻率f波長λ=c/f343/63=5.44m波數(shù)k=2π/λ2π/5.44=1.15m圖C.1參數(shù)0.5kd0.5×1.15×1.016=0.58圖C.1結果E;其他倍頻帶的數(shù)值采用類似方法確定,結果見表C.2。表C.2倍頻帶63Hz~8000Hz管道末端修正值倍頻帶中心頻率/Hz200040008000參數(shù)0.5kd0.594.7管道末端修E;/dB0.7700000注:以上為確定管道末端修正值的典型示例,僅對本例中給出的管道參數(shù)有效。GB/T34877.1—2023/ISO13347-1:2004標引說明:X——系數(shù)0.5kd;Y——末端反射修正值E,單位為分貝(dB);—無限空間中開放管道的末端修正值(非齊平);———開放管道位于壁面的末端修正(齊平)。注1:對于矩形管道,采用當量直徑d。:d。=√4ab/πa,b——矩形管道的邊長。注2:管道面積和孔板面積之比ra:d?!装宓闹睆?。假如管道口沒有孔板,則r?=1。k=2π/λ注4:參數(shù)0.5kd的下限值為0.14,如果0.5kd小于0.14,則不提供聲功率數(shù)據(jù)。注5:d和λ的單位一致。圖C.1末端反射修正值(資料性)簡易消聲末端如8.1所述,在每個管道末端,即使是不進行聲學測量的末端管道,采用消聲末端是至關重要的。表4規(guī)定了測試管道和末端管道的消聲末端聲壓反射系數(shù)的最大允許值。為了滿足最大允許聲壓反射系數(shù)要求,測試管道的末端宜為完全消聲,在GB/T17697—2014的附錄E中提出了這種末端的設計準則,對于末端管道則要求沒有那么嚴格,試驗表明,根據(jù)管道直徑d,下列末端管道的配置可以滿足表4規(guī)定的最大允許聲壓反射系數(shù):——d≥1600mm:開放管道末端;——800mm≤d<1600mm:長度為2d的圓柱形管道消聲器(見圖D.1);——400mm≤d<800mm:兩個長度為2d的圓柱形管道消聲器串聯(lián)(見圖D.2);——d<400mm:完全消聲末端(見GB/T17697—2014中附錄E)。圖D.1管道消聲器(剖面圖)圖D.2串聯(lián)的管道消聲器(規(guī)范性)不確定度分析E.1概述根據(jù)測量不確定度的分析結果,提供了識別試驗方法關鍵點,認識到結果的局限性。此外,為記錄的非精確實際值提供了近似值。E.2定義精度誤差是讀取平均值兩側的隨機值產(chǎn)生的誤差。系統(tǒng)誤差是持續(xù)存在的,不能認為是偶然的誤差。不確定度是對誤差的估計,即可通過校準測量得到的誤差。雖然不確定度可能是精度誤差和系統(tǒng)誤差的共同結果,但只有精度誤差才能通過統(tǒng)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值(W)的不確定度是通過指定的測量值加上期望的置信度下的不確定度區(qū)間來表示:W=m±w(在置信度P)w——不確定度;P——置信度,%。E.3不確定度本文件測量聲功率級的不確定度有房間響應(E.4)、通風機運行點(E.5)、儀器儀表誤差(E.6)和標準聲源(RSS)(E.7),管道末端修正的不確定度包括孔板損失估計的精度(E.8),其他測試范圍方面包括倍頻程和1/3倍頻帶(E.9)。E.4房間響應混響室適用于測量通風機穩(wěn)定聲源發(fā)出的聲功率,但房間應充分擴散以產(chǎn)生混響場。當聲源在一個混響室工作時,聲波通過墻壁形成反射,并在各個方向傳播。如果可以看見所有聲波路徑的話,就能發(fā)現(xiàn)多次反射現(xiàn)象(例如,在兩個互相平行的墻壁間的聲波路徑),這些路徑稱為簡正態(tài),簡正態(tài)的數(shù)量越大,房間里聲音的擴散就越好。在任何測量頻段中,都應有足夠數(shù)量的簡正態(tài),這樣就可以由傳聲器的移動來進行聲壓的平均。在一個給定空間里,簡正態(tài)的數(shù)量隨著頻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測量較高頻率時通常更為精確。如果簡正態(tài)數(shù)量少,則可以在多個位置測量噪聲,然后將結果平均,這樣可以改善測量結果。影響混響室測量的兩個重要的誤差源是:a)聲場測量時測點數(shù)量有限而產(chǎn)生的誤差;b)因聲源位置的變化而產(chǎn)生聲功率的變化引起的誤差。許多聲源的輻射聲不完全是寬帶,包含明顯的離散頻率成分,通常稱為純音;通風機在葉片通過頻率會出現(xiàn)純音,有時純音也會產(chǎn)生在諧波頻率。在混響室,純音會激發(fā)某些模態(tài),而這些模態(tài)會超過其他所有模態(tài),由于聲場沒有充分擴散,會顯著增加壓力場的變化,使得聲壓的平均不精確,導致精度降低。E.4.1在混響室的寬帶測量寬帶聲的頻率分布上相對穩(wěn)定、均勻,沒有明顯的離散頻率或窄帶成分,可根據(jù)ISO13347-2:2004中附錄A在合格的測試房間里進行寬帶噪聲的測量。GB/T34877.1—2023/ISO13347-1:2004E.4.2在混響室的純音測試當聲源聲譜中存在一個離散頻率成分時,聲壓級的空間變化通常表示為最大值與最小值在空間上的平均間距約為0.8λ,其中λ是所涉及的離散頻率的波長。聲源發(fā)出的聲音中如果存在顯著的離散頻率成分,可通過簡單的試聽發(fā)現(xiàn),如果能聽到或可由窄帶分析檢測到這種成分,可使用ISO13347-2:2004中附錄B所述的鑒定方法。如果在不具備純音測試條件的測試房間進行純音測試,則在葉片通過頻率及其諧波頻段的測量不確定度,極有可能要高于具備純音測試資格的房間里測試的相應測量不確定度,典型的不確定度可能達到±8dB。即使這些離散頻率成分聽不見,但也可能存在于頻譜中,只能通過E.4.3所述的測試,才能得出不含離散頻率成分的結論。E.4.3離散頻率成分的測試能采用以下方法估計測試房間內(nèi)測試通風機所產(chǎn)生的聲壓級(空間)的標準差。噪聲源的特性可以根據(jù)測試房間內(nèi)測試得到的通風機所產(chǎn)生聲壓級的標準差進行判別,見表E.1。選擇6個固定傳聲器組成的一個陣列(或單個傳聲器分別放置在6個位置),傳聲器間距至少為λ/2,其中λ為最低頻段中心頻率的聲音波長,并滿足ISO13347-2:2004中附錄A對傳聲器位置的所有要求;按照ISO13347-2:2004中附錄A,需在測試房間里將聲源放置在單一位置。按照ISO13347-2:2004中附錄A所述的技術方法,在每個傳聲器位置可得到時間平均聲壓級L,對于測試頻率范圍內(nèi)的每一個1/3倍頻帶,采用下式計算標準差:式中:Lp;——經(jīng)過背景修正的第j個傳聲器位置的聲壓級,單位為分貝(dB); Lp——對所有傳聲器位置的(Lpg)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分貝(dB);nm——傳聲器位置的數(shù)量(等于6)。s的大小取決于測試房間內(nèi)聲場的屬性,這些屬性受房間特性以及聲源特性(亦即所發(fā)出聲音的指向性和頻譜)的影響。在理論上,對應零帶寬的頻譜成分,即離散音,其標準差為5.57dB。表E.1根據(jù)聲場空間變化表示的離散頻率或窄帶成分特性描述標準差s/dB特性描述假設是寬帶聲源,使用ISO13347-2:2004中附錄A的方法假設存在窄帶噪聲,建議使用ISO13347-2:2004中附錄B的鑒定程序假設存在一個離散的音,試驗房間應符合ISO13347-2:2004中附錄B的規(guī)定E.5通風機運行點在確定通風機聲功率級時,每次測量應對應一個通風機的運行點。因運行點的不確定度會影響到整個結果的不確定度,可按ISO5801的程序或其他認可的通風機性能測試標準,來作為確定測試對象工況點的指導準則。聲功率級對運行點變化的敏感度與測試對象性能特性相關,它決定了運行點所應達到的精確程度;一臺通風機流量改變時,聲功率級也會有很大變化(給定轉速下),而另一臺同樣的流量變化表現(xiàn)出微小的聲功率級變化,兩相比較,前者更值得關注。E.6儀器儀表誤差儀器儀表系統(tǒng)的頻率響應在整個測試頻率范圍內(nèi)應平坦,公差處于表E.2給出的范圍之內(nèi)。表E.2儀器儀表系統(tǒng)公差50~80士2.0士1.05000~8000土1.5E.7標準聲源(RSS)以倍頻帶和1/3倍頻帶確定標準聲源產(chǎn)生的聲功率,公差應處于表E.3指定的范圍之內(nèi)。表E.3標準聲源校正值50~80200~4000土0.55000~10000E.8管道末端修正圖C.1曲線表示管道末端的損失,對研究結果[]的分析后指出了管道尺寸和孔板尺寸限制范圍。表E.4給出了不同的0.5kd和ra值所對應的末端反射修正值E的不確定度,是根據(jù)研究結果[5]和現(xiàn)有的理論編制。大家對末端反射不是很理解,本文件強調(diào)試驗裝置宜盡可能準確地模擬預期的安裝類型,減少(如果不是完全消除)使用末端反射修正值。表E.4末端反射修正值E的不確定度管道配置0.25~1齊平1士3土0.5自由空間1士2士3士2E.9倍頻帶與1/3倍頻帶的對比根據(jù)本文件可以進行倍頻帶或1/3倍頻帶的頻率分析,但是混響室的純音鑒定僅在1/3倍頻帶有效;因為倍頻帶分析只需要處理較少的數(shù)值,所以分析所需時間較短,但是這種分析只能提供很少的聲音頻譜波形信息;此外,倍頻帶分析不允許在聲音頻譜中隔離純音;分辨率較差的倍頻帶給出的有關陡斜聲譜的信息極少。不改變倍頻帶讀數(shù),測試通風機產(chǎn)生的純音數(shù)值可能會降低1dB~2dB。根據(jù)某些測試條件,本文件采用頻率相關的管道末端反射修正系數(shù),由于這個因素,倍頻帶分析代替1/3倍頻帶可能會導致高達士2dB的誤差。示例:測試條件——通風機出口連接管道直徑為508mm(20in);——無孔板;——低風量。確定倍頻帶數(shù)值的兩種方法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個差異與以下兩點有關:a)1/3倍頻帶頻譜的形狀;b)管道末端反射衰減曲線上反射修正系數(shù)評估點的斜率。使用倍頻帶分析所產(chǎn)生的誤差可能高估或低估實際值,宜使用1/3倍頻帶分析,見圖C.1。如進行倍頻帶分析,可采用的預防措施為,調(diào)整通風機轉速以使葉片通過頻率落入任意倍頻帶的1/3倍頻帶中心頻率處,如表E.5和表E.6所示。宜注意,要使得葉片通過頻率不落在頻段之間的邊界上,從而避免與濾波器邊緣特性有關的問題。表E.5倍頻帶帶分析1/3倍頻帶中心頻率/HzL。測量值/dBL。合成值/dB1/3倍頻帶中心頻率/HzL,/dBE/dB(Lp+E)合成值/dB92.192.2(規(guī)范性)標準聲源的校準F.1概述標準聲源(RSS)的校準符合ISO6926的要求,即半消聲室在整個所測頻率范圍內(nèi)鑒定合格。如果實驗室只有第一個倍頻帶頻段不合格,則可采用本附錄中的其他方法進行所需的校準試驗,這種替代方法是以ISO9614-1的聲強測量為基礎。F.2設備和裝置除了半消聲室不需要對低于倍頻帶125Hz(1/3倍頻帶時為100Hz)鑒定之外,設備和裝置的要求應與ISO6926中RSS校準的要求相同,聲強測量設備應符合ISO9614-1的要求。通過將聲源的聲功率級與已經(jīng)按照F.1~F.5校準過的標準聲源的聲功率級進行比較,可對其他標準聲源的聲功率級進行校準,測量方法應符合ISO3741的規(guī)定。F.3鑒定在1/3倍頻帶50Hz~10000Hz和倍頻帶63Hz~8000Hz的范圍內(nèi),進行ISO6926的標準聲源校準過程。除了測試裝置在低于1/3倍頻帶100Hz以下頻段,其余校準都應符合ISO6926,可以使用以下的替代校準程序,其他原因導致校準不完全符合ISO6926的要求,則不可采用替代校準程序。F.4程序按照ISO6926采用聲強級測量替代法進行符合ISO9614-1要求的聲壓級測量時,針對最低的3個倍頻帶頻段(9個1/3倍頻帶頻段),ISO6926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在徑向向外的方向進行所有的聲強測量,測量數(shù)據(jù)所確定的聲功率級應與相應聲壓級確定的聲功率級比較。如果在所有頻率頻段上所確定的聲功率級相差不大于表F.1中給出的公差,則按照F.5的規(guī)定記錄校準的標準聲源聲功率級。指向性指數(shù)不是由聲強測量計算得出。表F.1聲功率級差的公差倍頻帶/Hz1/3倍頻帶/Hz公差/dB50~80F.5RSS聲功率級根據(jù)ISO6926中1/3倍頻帶100Hz~10000Hz和倍頻帶125Hz~8000Hz的程序規(guī)定,確定所記錄的標準聲源聲功率級和指向性指數(shù)。對于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圖版(北京)八年級地理上冊2.2《主要的氣候類型》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1.1《地球和地球儀》聽課評課記錄3
- 2025年高性能鐵氧體一次料合作協(xié)議書
- 星球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聽課評課記錄3
-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3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聽課評課記錄
- 魯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9.1《自然特征與農(nóng)業(yè)》聽課評課記錄1
-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聽評課記錄《第4單元 3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人教版
- 粵人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水資源》聽課評課記錄1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1.3《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聽評課記錄1
- 蘇科版九年級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第80講期中期末串講
- 小學五年級英語20篇英文閱讀理解(答案附在最后)
- 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臺賬
- GB/T 8151.13-2012鋅精礦化學分析方法第13部分:鍺量的測定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和苯芴酮分光光度法
- 2023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23800-2009有機熱載體熱穩(wěn)定性測定法
- T-SFSF 000012-2021 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有害生物風險管理指南
- 2023年上海市閔行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醫(yī)護人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水庫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氣流粉碎機課件
- 梁若瑜著-十二宮六七二象書增注版
- SJG 74-2020 深圳市安裝工程消耗量定額-高清現(xiàn)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