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2023年)_第1頁
2024年度《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2023年)_第2頁
2024年度《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2023年)_第3頁
2024年度《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2023年)_第4頁
2024年度《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202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2024年度《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2023年)

《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玩樂情緒,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

2.通過回憶、模仿吹泡泡的游戲情境,記憶歌詞,掌握間奏。

3.大膽參與歌唱活動,體驗在間奏處等待的樂趣。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理解歌詞,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吹肥皂泡的經(jīng)驗。

2.歌詞磁帶“泡泡不見了”。

3.幼兒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活動過程

1.幼兒遷移生活經(jīng)驗,自由談論泡泡。

幼兒回憶吹泡泡的情境及泡泡的大小、顏色,以及泡泡最后會怎樣的問題,教師有重點地反饋歌曲中的內容,如“泡泡有大的,有小的,還會飛呀飛上天,最后炸掉了”,為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做準備。

2.幼兒回憶、模仿吹泡泡游戲,記憶并學唱歌詞,掌握間奏。

(1)幼兒學習第一句歌詞,在第一間奏處模仿吹泡泡兩次。

教師范唱第一句歌詞,然后幼兒創(chuàng)編吹泡泡的動作。配班教師及時彈出間奏(56565ⅰ︱553︱)。幼兒重點練習跟著間奏吹泡泡的動作,每小節(jié)吹泡泡一次,教師帶領幼兒歌唱和吹泡泡交替練習。

(2)幼兒學習第二句歌曲,在第二間奏處模仿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動作。

幼兒說出泡泡“有大又有小”,并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教師范唱第二句歌詞,幼兒做出大和小的動作,配班教師及時彈出間奏(232325︱721︱),幼兒重點跟著間奏練習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動作,教師邊做,邊輕聲提示“做個大泡泡,做個小泡泡”。幼兒教師自然地跟教師,唱與做動作交替練習。

(3)幼兒學習念、唱第三、第四句歌詞。

教師做泡泡向上飛的動作并念歌詞“泡泡飛呀,飛上……”幼兒填空“飛呀,飛上天”。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念、唱第三、第四句樂句。

(4)幼兒看教師表演及回答教師的問題,學唱最后一句歌詞。

教師按節(jié)奏說最后一句歌詞,在休止處做出泡泡爆炸狀,并輕輕發(fā)出“啪”。最后提問“泡泡怎么了?”幼兒自由回答,說出“泡泡不見了”。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唱最后一句歌詞。

(5)幼兒隨音樂完整地念一遍歌詞,在間奏處做相應的動作。

教師用手勢和動作提示幼兒念歌詞、做動作。

3.幼兒跟琴練習演唱歌曲3~4遍。

幼兒在歌唱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歌聲、體態(tài)等提示幼兒,注意逐步退出,幼兒自己跟琴走。

4.幼兒邊聽歌曲錄音,邊與教師一起玩“吹泡泡”的音樂游戲。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讓孩子在玩玩樂樂中輕松達成活動目標。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看泡泡、說泡泡、捉泡泡的游戲運用身體語言愉悅地掌握了兒歌內容。

第二環(huán)節(jié)在進行兒歌仿編時通過老師開放式的情境設置和開放式的提問,我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思維活躍,,他們暢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膽的說出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情緒,初步學習在間奏處控制不唱。

2、通過吹泡泡的游戲動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3、大膽參與歌唱活動,體驗用吹泡泡動作表示間奏音樂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帶幼兒一起玩過吹泡泡的游戲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

活動過程:

1、教師吹出一串串泡泡,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2、引導幼兒回憶吹泡泡的情景,學習5、6句歌詞

教師:泡泡到哪去了?

我們來喊一喊它:泡泡×|泡泡×|(泡泡抓泡泡抓)

引導幼兒說出"泡泡不見了"。(邊說邊做動作)

3、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教師范唱歌曲1-2遍,在間奏處用吹泡泡的動作表示

教師:泡泡唱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通過動作幫助幼兒回憶歌詞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飛呀飛上天飛呀飛上天)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并做出動作。

教師帶幼兒聽琴按節(jié)奏念歌詞

重點練習在間奏處用吹泡泡的動作表示

幼兒學習演唱歌曲2-3遍

幼兒歌唱過程中,教師用歌聲、動作提示幼兒,注意逐步退出,鼓勵幼兒自己大膽跟琴唱。

4、結束活動:教師吹出許多泡泡,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由結伴演唱歌曲。

《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

一、設計意圖:

泡泡水是幼兒喜而易見的玩具,幾乎所有的幼兒都見過泡泡水,玩過吹泡泡,通過看一看、玩一玩、拍一拍泡泡,激發(fā)出幼兒學唱泡泡歌曲的興致、《泡泡不見了》這首歌的旋律生動活潑、節(jié)奏感強,內容淺顯生動、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學習演唱歌曲的好教材、歌曲中有唱有間奏部分的表演,又有空拍的控制,對于中班上學期的孩子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將歌曲進行一定的改編,重點放在學唱和間奏部分的表演,空拍的部分改編后通過聲音的替換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游戲,在玩泡泡中學唱歌曲、感受愉快氛圍、

2、嘗試用動作、表情、控制音量等方式表現(xiàn)間奏,提高控制與表現(xiàn)力、

三、活動準備:

圖譜、泡泡器等

四、活動流程:

1、今天,我們到音樂室來玩吹泡泡啦!請你仔細看,泡泡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觀察泡泡有大又有小的特征

2、有很多人已經(jīng)等不及了!接下來,請你來拍泡泡,看一看,泡泡飛到哪去了?

3、泡泡飛得好高哦,到哪去了?泡泡碎了,發(fā)出了什么聲音?真好聽!在玩泡泡中初步熟悉歌詞1、剛才我們玩泡泡,現(xiàn)在快樂的泡泡要唱歌嘍、聽聽:歌里唱了什么、2、教師完整范唱一遍:梳理歌詞3、教師完整范唱一遍:了解間奏聽我再來唱一次吧!這一次,你要眼睛亮哦!我唱歌時候會做一個什么動作!

4、我做了個什么動作,拍手的時候唱歌嗎?

5、眼睛真亮,現(xiàn)在我來唱,你們幫我在間奏的時候拍手,想一想,拍幾下?

師幼有效互動,進一步感受間奏

1、泡泡飛上天以后為什么不見了呢?碎掉了,泡泡啪,真有趣,一起來唱一唱、(唱后半部分二遍)

2、這就是一首好聽的歌曲《泡泡不見了》,我們一起連起來唱一唱!

3、幼兒再次演唱,提高興趣,加上動作、

4、這次我來聽一聽,誰能唱得好聽,做得又好看、間奏處替換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

5、替換“泡泡啪”想一想,把泡泡拍碎掉的聲音除了啪,還有沒有不一樣的?幼兒上臺表演唱我們真能干,又會唱歌,又會表演、現(xiàn)在我們一起吹著自己的泡泡到外面玩一玩,唱一唱吧

《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擴展閱讀

《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擴展1)——小班音樂泡泡不見了教案(菁選2篇)

小班音樂泡泡不見了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情緒,初步學習在間奏處控制不唱。

2、通過吹泡泡的游戲動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3、大膽參與歌唱活動,體驗用吹泡泡動作表示間奏音樂的樂趣。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帶幼兒一起玩過吹泡泡的游戲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

活動過程:

1、教師吹出一串串泡泡,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2、引導幼兒回憶吹泡泡的情景,學習5、6句歌詞

教師:泡泡到哪去了?

我們來喊一喊它:泡泡×|泡泡×|(泡泡抓泡泡抓)

引導幼兒說出“泡泡不見了”。(邊說邊做動作)

3、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教師范唱歌曲1—2遍,在間奏處用吹泡泡的動作表示

教師:泡泡唱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通過動作幫助幼兒回憶歌詞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飛呀飛上天飛呀飛上天)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并做出動作。

教師帶幼兒聽琴按節(jié)奏念歌詞

重點練習在間奏處用吹泡泡的動作表示

幼兒學習演唱歌曲2—3遍

幼兒歌唱過程中,教師用歌聲、動作提示幼兒,注意逐步退出,鼓勵幼兒自己大膽跟琴唱。

4、結束活動:教師吹出許多泡泡,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由結伴演唱歌曲。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極具童趣的歌曲,歡快的旋律和富有畫面的歌詞都讓孩子們非常喜歡,由于是出于孩子們的興趣點出發(fā),本次活動的開展十分順利,孩子們伴隨著歡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動中結束。

小班音樂泡泡不見了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玩樂情緒,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

2.通過回憶、模仿吹泡泡的游戲情境,記憶歌詞,掌握間奏。

3.大膽參與歌唱活動,體驗在間奏處等待的樂趣。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理解歌詞,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吹肥皂泡的經(jīng)驗。

2.歌詞磁帶“泡泡不見了”。

3.幼兒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活動過程

1.幼兒遷移生活經(jīng)驗,自由談論泡泡。

幼兒回憶吹泡泡的"情境及泡泡的大小、顏色,以及泡泡最后會怎樣的問題,教師有重點地反饋歌曲中的內容,如“泡泡有大的,有小的,還會飛呀飛上天,最后炸掉了”,為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做準備。

2.幼兒回憶、模仿吹泡泡游戲,記憶并學唱歌詞,掌握間奏。

(1)幼兒學習第一句歌詞,在第一間奏處模仿吹泡泡兩次。

教師范唱第一句歌詞,然后幼兒創(chuàng)編吹泡泡的動作。配班教師及時彈出間奏(56565ⅰ︱553︱)。幼兒重點練習跟著間奏吹泡泡的動作,每小節(jié)吹泡泡一次,教師帶領幼兒歌唱和吹泡泡交替練習。

(2)幼兒學習第二句歌曲,在第二間奏處模仿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動作。

幼兒說出泡泡“有大又有小”,并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教師范唱第二句歌詞,幼兒做出大和小的動作,配班教師及時彈出間奏(232325︱721︱),幼兒重點跟著間奏練習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動作,教師邊做,邊輕聲提示“做個大泡泡,做個小泡泡”。幼兒教師自然地跟教師,唱與做動作交替練習。

(3)幼兒學習念、唱第三、第四句歌詞。

教師做泡泡向上飛的動作并念歌詞“泡泡飛呀,飛上……”幼兒填空“飛呀,飛上天”。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念、唱第三、第四句樂句。

(4)幼兒看教師表演及回答教師的問題,學唱最后一句歌詞。

教師按節(jié)奏說最后一句歌詞,在休止處做出泡泡爆炸狀,并輕輕發(fā)出“啪”。最后提問“泡泡怎么了?”幼兒自由回答,說出“泡泡不見了”。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唱最后一句歌詞。

(5)幼兒隨音樂完整地念一遍歌詞,在間奏處做相應的動作。

教師用手勢和動作提示幼兒念歌詞、做動作。

3.幼兒跟琴練習演唱歌曲3~4遍。

幼兒在歌唱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歌聲、體態(tài)等提示幼兒,注意逐步退出,幼兒自己跟琴走。

4.幼兒邊聽歌曲錄音,邊與教師一起玩“吹泡泡”的音樂游戲。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讓孩子在玩玩樂樂中輕松達成活動目標。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看泡泡、說泡泡、捉泡泡的游戲運用身體語言愉悅地掌握了兒歌內容。

第二環(huán)節(jié)在進行兒歌仿編時通過老師開放式的情境設置和開放式的提問,我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思維活躍,,他們暢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膽的說出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體內部空氣散發(fā),鼓起的圓形或者半圓、橢圓形的汽泡等等。

《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擴展2)——音樂教案《泡泡不見了》(菁選2篇)

音樂教案《泡泡不見了》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玩樂情緒,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

2、大膽參與歌唱活動,體驗用拍手的動作表示間奏音樂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吹泡泡的經(jīng)驗。

2、物質準備:圖譜、音樂《泡泡不見了》播放器。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寶貝們,上星期我們玩了吹泡泡的游戲,你們還記得嗎?吹泡泡好玩嗎?吹出來的泡泡有沒有一樣大?

2、完整欣賞,利用圖譜幫助幼兒記住歌詞。

提問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聽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學唱歌曲,體驗用拍手的動作表示間奏音樂的樂趣。

(1)幼兒看著圖譜、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

(2)幼兒跟著琴聲完整演唱歌曲。

(3)分組演唱(男生演唱、女生在間奏處拍手)。

4、播放音樂,幼兒隨音樂配上動作自由表現(xiàn)。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將圖譜投放到表演區(qū),讓幼兒邊唱邊表演。

家園共育:回家可以跟家人玩吹泡泡的游戲,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音樂教案《泡泡不見了》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玩樂情緒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

2、通過回憶、模仿、吹泡泡游戲情緒,掌握間奏。

3、大膽參與歌唱活動,體驗間奏處等待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吹泡泡工具一套

活動過程:

1、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們有沒玩過吹泡泡???”

“今天新老師帶來了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來看看吹出來的泡泡是怎么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泡泡吹出來后是怎么樣的`?”

“一樣大嗎?”

“吹出來后泡泡怎么樣啦?”——飛上天了。

“剛才新老師吹的那么多泡泡都去哪里了?——破了,不見了?!?/p>

2、改編兒歌“吹泡泡好玩嗎?那今天新老師把吹泡泡游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那小朋友跟著新老師一起來念一遍!”

3、把兒歌放在了一首好聽的音樂里

“今天,新老師把兒歌放在了一首好聽的音樂里,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有歌詞的地方不加動作)

4、小朋友跟唱

“現(xiàn)在小朋友跟著辛勞是一起唱,會唱的大聲一點,不會唱的小聲跟著唱?!?/p>

“剛才新老師在唱的時候有兩句是沒有唱的,是哪兩句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p>

“這是音樂休息的地方,這叫著間奏?!?/p>

“那剛才新老師在不唱的時候都做了什么動作?”

“那間奏的時候可以干什么?。俊?/p>

“咦”泡泡不見了時小朋友覺得怎么樣???“泡泡不見了是不是很奇怪???那怎么表示很奇怪???聲音上也要表現(xiàn)出很奇怪。”

5、邊唱邊和泡泡做游戲

“你們來變成我們可愛的泡泡”

6、全班一起唱3—4遍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極具童趣的歌曲,歡快的旋律和富有畫面的歌詞都讓孩子們非常喜歡,由于是出于孩子們的興趣點出發(fā),本次活動的開展十分順利,孩子們伴隨著歡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動中結束。

《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擴展3)——小班音樂不見了教案

小班音樂不見了教案1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了解故事內容。

2、學習一頁一頁地翻看圖書,與老師、同伴大聲地邊說邊表演故事中的內容。

3、喜歡看書,感受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繪本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介紹書名,猜測內容。引起讀書的興趣。

1、師:今天,我們要讀一本新書,書名叫《不見了》。(教師用手指書名,帶領幼兒指讀書名。)

2、師:咦,什么不見了呢?請小朋友猜一猜。(幼兒自由猜測書中內容)

3、教師:那到底什么不見了呢?我們一起來看書吧。

二、閱讀圖書,引導觀察,理解書中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書的"1-4頁師:請小朋友翻看第一頁,注意哦,要用小手摸著它的耳朵輕輕翻。

提問:

(1)看看,圖上的架子上掛著什么呀?(請幼兒觀察畫面,說出畫面上有衣服、手套、圍巾、雨傘)

(2)我的帽子不見了,去哪兒了呢?(翻第一頁)

(3)你們找到帽子了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帽子做了小鳥的家)

(4)教師:翻一頁,在圖上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小物品)

(5)我的手帕不見了,去哪兒了呢?翻一頁

(6)手帕做了什么呢?(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手帕做了青蛙小船的彩旗。)

2、幼兒自由閱讀圖書后面的內容,教師給予指導。

師:還有什么不見了呢?請小朋友接著往下看書。

3、師幼共同討論閱讀圖書后面的內容。

師:你還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見了。(幼兒說說自己閱讀圖書的發(fā)現(xiàn),教師根據(jù)情況,打開相應的書頁,觀察、講述)

4、教師和幼兒完整地閱讀圖書,鼓勵幼兒邊看書,邊跟著說一說,并用小手指相應的畫面。

三、動作表演:

游戲"說說做做"鼓勵幼兒大聲地說出故事內容,并用動作來表演。

活動延伸:

游戲"說說做做"鼓勵幼兒大聲地說出故事內容,并用動作來表演。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積極參與活動,感受、體驗學習的樂趣。

《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擴展4)——《什么東西不見了》教案5篇

《什么東西不見了》教案1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什么東西不見了》,選自幼兒園主題課程幼兒用書大班下冊主題二《科學放大鏡》中的次主題二《超級變變變》。本次活動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新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索的欲望。""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溶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科學現(xiàn)象,糖融化了、雪融化了……在*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卻深深吸引著我們的孩子,我們應抓住教育的契機,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從而培養(yǎng)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tài)度、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選擇了《什么東西不見了》這一科學活動,作為科學探索的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xiàn),正是好奇心驅使著幼兒去探索求知。針對幼兒這一特點,我們從培養(yǎng)幼兒愛科學,學科學、記錄、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為此,我引導幼兒通過實驗來感知、理解物體溶化的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

二、說活動目標

重難點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多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能力、態(tài)度、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因此我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訂了以下目標。

1、知道有些物體能溶于水。

2、初步理解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體驗探索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讓幼兒初步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三、說活動準備

1、玻璃杯多個、碟子2、食鹽、面糖、冰糖、糖塊、木塊、玻璃珠等3、記錄表、熱水、涼水、筆若干

四、說教學法教法:

在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正如新綱要中所說的:"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參與活動,用激情感染幼兒,對幼兒起示范帶動作用,引起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2、啟發(fā)提問法: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啟發(fā)性,引起幼兒的思考

3、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建構過程,采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的觀察,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學法:

1、操作比較法:操作法是幼兒運用最多也是最感興趣的一種方法讓幼兒實際操作,幫助幼兒比較,自己找出答案。

2、嘗試實驗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學中做,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鼓勵幼兒用已有的物品做實驗,從實際實驗中得出形象準確的答案。

3、談論交流法:通過師幼、同伴互相交流,更好的了解物體溶化的速度與水溫、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

五、說活動流程

(一)、出示實驗材料,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進行第一次探究活動。

投放的材料有食鹽、面糖、玻璃珠、木塊)我會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實驗,你們走到實驗桌前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樣的實驗材料(幼兒活動,老師指導)讓幼兒輕輕回到座位,問幼兒誰愿意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師小結:食鹽、面糖能溶于水,玻璃珠、木塊不能

(二)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操作,什么樣的物體溶化的快,什么物體溶化的慢,進行第二次探究。投放的材料有食鹽、面糖、冰糖、糖塊、攪拌棒。。我會現(xiàn)引導幼兒觀察出示的材料,說出他們的不同,引導幼兒猜測:如果把這四種物體放入水中,那種化的最快,為什么?(幼兒活動,教師指導)再請小朋友輕輕回到座位上,大膽說出自己操作的結果。

教師小結:物體溶化的快慢與物體的形狀、大小有關。

(三)進行第三次探究活動,引導幼兒體驗物體溶化的快慢與水的溫度攪拌有關教師準備同樣大小的冰糖,涼水、熱水、攪拌棒,讓幼兒大膽進行操做活動,讓幼兒感知物體溶化的速度與水的溫度、攪拌有關,并進行交流記錄(記錄時畫的快的用笑臉,慢的用哭臉)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xù)探索關于溶化的知識并實驗。

教學反思:本次活動,我們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從孩子的經(jīng)驗和水*出發(fā),不強調用書上的原話,不強調科學知識和概念,而改為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語言來提問,并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他所發(fā)現(xiàn)的科學現(xiàn)象。通過提出問題,讓幼兒先猜測、再操作、最后驗證的辦法,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動下,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并且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出來與同伴分享。

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得到極大地調動,大膽地去做、去說。真正實現(xiàn)了幼兒與材料、與同伴、與老師的有效互動。

《什么東西不見了》教案2

活動目標:

1、探究物品的溶解速度與物品的顆粒大小及水的溫度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記錄能力,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水、透明的杯子、塑料瓶、小勺、筷子、記錄表、筆若干。

2、綿白糖、白砂糖、方糖若干。

查看課件:大班科學課件《什么東西不見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做過的溶解實驗,引出新的探究問題。

教師出示一盆水,請幼兒說說自己知道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物品。(奶粉、食鹽、洗衣粉、感冒沖劑……)

2、通過操作和對比觀察,探究物體的溶解速度與物體顆粒大小的關系。

(1)出示綿白糖、白砂糖、方糖,請幼兒觀察其不同點,猜猜哪種溶解的速度會快一些。

(2)請幼兒分組做實驗驗證。

請幼兒分為三人一組,用小勺取一*勺白糖和砂糖,再取一塊方糖,同時把糖放入對應的三個杯中開始攪拌,看看誰杯子中的糖溶化完。

(3)交流、討論實驗結果,并記錄。

請小朋友在溶解最快的物品下寫1,最慢的寫3,中間的寫2。

小結:物體的溶解速度與它的顆粒大小有關,可溶于水的物品越是顆粒小的溶解得越快。

4、請幼兒思考,出示PPT圖片,生活中的這些物品哪些東西能夠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究的興趣,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科學區(qū)繼續(xù)探索物體的溶解現(xiàn)象。

《什么東西不見了》教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及用語言表達能力。

2、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5件玩具,一塊布。

活動過程:將2—5件玩具排列在桌上,媽媽先問幼兒“桌上放著什么玩具?”并幼兒說出玩具的正確名稱。再要求幼兒仔細觀察,桌上有幾件玩具,請他點一下玩具的數(shù)目。游戲開始時,讓幼兒轉過頭去背向媽媽。然后媽媽用一塊布將桌上的玩具蓋上,并悄悄地從布底下拿走一見玩具,再請孩子回過頭來,將布揭開,請孩子仔細觀察,將不見的玩具找出來。

游戲規(guī)則:

1、進行游戲時,要由易到難,比如先從2件玩具開始,然后逐漸增加到3件5件······先每次拿走一件,然后增多。

2、除了用玩具進行游戲外,還可以用水果、衣服以及其他用品進行游戲。

《什么東西不見了》教案4

目標:

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引起幼兒對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這一現(xiàn)象的興趣。

準備:

臉盆、小碗、水桶、積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小石塊

過程:

1、激發(fā)興趣

“桌上的小籃子里有許多東西,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玩一玩?(請幼兒說一說籃子里的物品)

“盆里的水藍熒熒的,真漂亮,小朋友喜歡不喜歡?我們小朋友可喜歡玩水了,小籃子里的東西也想到水里去玩一玩,等一下請小朋友把小籃子里東西放到水盆里去,看看它們到水里后會怎么玩?看看會有哪些東西不見了?”

2、第一次嘗試

A、幼兒每人一份材料,引導幼兒將物品放入水中,并觀察什么東西不見了。

B、討論:什么東西是浮在水面上?什么東西不見了?不見的東西哪里去了?

3、第二次嘗試

A、讓幼兒把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拿出,用小碗將盆里的水舀到小水桶里(提醒幼兒注意不要將水撒到外面)

B、幼兒操作,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水底的東西。

4、總結

“我們把放到水里后不見了的東西這一現(xiàn)象叫沉,把放到水里后看的見東西的這一現(xiàn)象叫浮?!?/p>

《什么東西不見了》教案5

溶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科學現(xiàn)象,孩子們知道糖化了、雪化了……但是對于溶化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卻是模糊的,不確定的。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觀察、操作、記錄、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并且對科學現(xiàn)象有濃厚的探索興趣。本節(jié)課就是引導幼兒通過實驗來感知、理解物體溶化的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

1、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體驗探索的樂趣。

2、引導幼兒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動下探索操作、初步理解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杯子、面糖、砂糖、冰糖、小塊糖、果珍、一次性紙杯、碟子、熱水、涼水、記錄表、筆若干。

在實驗中探索、理解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等因素有關系。

(一)猜測和假設:

教師出示各種不同的物品(石子、棉花、各種糖、植物種子等等)。幼兒猜測:哪些物品放進水里能化,哪些物品放進水里不化?

幼兒自由交流討論后進行分類:能溶化的一組,不能溶化的一組。

提出問題:如果把這些能溶化的物品放到水里,哪些化得快、哪些化得慢?怎樣做能讓它化得快一些呢?導入課題。

(二)第一項探索活動:

什么樣的物品化的快?什么樣的物品化得慢?(幼兒帶著問題,在求知欲的驅動下通過操作、記錄、討論、分析來理解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有關系)

1、請幼兒觀察桌上的各種試驗用具并說出它們的名字。(四種糖:面糖、砂糖、冰糖、塊糖,每人一個貼有不同糖的圖案的實驗杯子、攪拌棒、一杯溫水、一份調查表、一支彩筆)

2、引導幼兒猜測:如果我們把這四種糖分別放進水里,哪種糖會先化完呢?為什么?

3、幼兒按照自己面前杯子上所貼的標志取對應的糖,在老師發(fā)出指令后同時把糖倒入杯子并開始攪拌,比比誰杯子中的糖先化完。

4、請幼兒在確定自己杯子里的糖全部化完后在表格中做記錄,第一個化完的寫上數(shù)字1,第二個化完的寫2,依次類推。

5、實驗結束后幼兒先在小組內交流實驗結果,然后在教師指導下把表格上的記錄結果統(tǒng)計到老師的大表上。

6、教師引導全體幼兒一起看表格分析記錄結果,明確四種糖的融化速度排序。并請幼兒思考:什么樣的物品化得快?什么樣的物品化得慢?

教師小結: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有關系。

(三)第二項探索活動:

老師準備了同樣大小的塊糖,請你動腦筋、想辦法,看看誰能讓糖最先化完?(激發(fā)幼兒充分調動原有經(jīng)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影響物體溶化速度的相關因素,初步理解融化速度與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

1、請幼兒觀察桌上的實驗材料,說出材料的名稱:塊糖、涼水、熱水、攪拌棒。

猜想:利用桌上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材料,怎樣做能讓糖化得快呢?

2、教師發(fā)出口令請幼兒同時將塊糖放進杯子里,然后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進行操作,比一比誰的糖先化完。

3、交流實驗結果:教師請杯中塊糖化的速度快的幼兒講述一下自己是怎樣做的,用的是熱水還是涼水,是否攪拌;再請杯中塊糖化的速度慢的幼兒也說一下自己是怎樣做的,幼兒進行對比。

4、教師小結:物體的溶化速度也與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

(四)解決問題:

1、媽媽批發(fā)了雪糕,怎樣做能讓它們不化呢?

2、家里來客人了,爸爸從冰箱里拿出魚來做菜,怎樣做能讓魚在最短的時間內化開呢?

教師小結,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xù)探索關于溶化的知識。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xù)探索關于溶化的知識并做實驗。

本次活動,我們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做出了兩個方面的改變:1、我們發(fā)現(xiàn)教參中關于溶化的描述是一種*化的科學知識的表達方式。在試講和研討后一致認為這種*化的語言對孩子來說是生澀的、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們從孩子的經(jīng)驗和水*出發(fā),不強調用書上的原話,不強調科學知識和概念,而改為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語言來提問,并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他所發(fā)現(xiàn)的科學現(xiàn)象。2、改變了以往老師布置實驗內容、幼兒操作的老做法,而是通過提出問題,讓幼兒先猜測、再操作、最后驗證的辦法,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動下,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并且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出來與同伴分享或者向老師報告。

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得到極大地調動,大膽地去做、去說。真正實現(xiàn)了幼兒與材料、與同伴、與老師的有效互動。

《泡泡不見了》小班音樂教案3篇(擴展5)——鑰匙不見了作文3篇

鑰匙不見了作文1

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姐姐一起去外面運動,出門時爸爸還問了一遍:“鑰匙帶沒有?”媽媽摸了一下褲包是鼓鼓的就回答:“帶了的!”我們就這樣出發(fā)了。

運動完之后我們走到門口時,媽媽拿鑰匙時發(fā)現(xiàn)口袋里沒有鑰匙,就急忙大叫:“鑰匙不見啦!”??!怎么辦啊?如果要是被別人撿到了,來開我們家的門怎么辦呀?我趕緊原路返回去找,媽媽叫住了我:“我應該是在超市里掉的!”

我就趕快跑進超市里,不一會兒就把所有地方找完了,可是都沒有找到。咦?為什么會沒有呢?應該是被一個好心人拿到前臺去了吧!我快速的跑到了前臺急忙問:“有沒有人拿一串鑰匙過來?”唉,我沒叫阿姨,那個阿姨會不會覺得我是個沒禮貌的小孩呀!算了!我太著急了,還是不管那么多了!阿姨親切的回答:“小朋友沒有人來送鑰匙,要不你原路返回找一找,說不定還能找到!”“好吧!”我回答。哎,我明明把整個超市都找遍了,還讓我去找干嘛?

我和爸爸媽媽他們匯合后,他們連忙問:“鑰匙找到?jīng)]有?”我失落的回答:“沒有!”“那我們就把家的門鎖換了吧,姐姐提,“我們先找一個開鎖師傅?!?/p>

爸爸請來了一個開鎖師傅,他三下五除二就把門打開了。我走進家里,媽媽說她的鑰匙不見了,可是不見了的那把鑰匙,還好好的躺在餐桌上呢!我問媽媽:“你一開始說你口袋里有鑰匙,可后來你怎么又沒有鑰匙了呢?”媽媽從口袋里掏出了一些衛(wèi)生紙:“哦,我?guī)У氖羌埥?!”我們看著媽媽,都無語了。??!我們真是白著急一場了!

鑰匙不見了作文2

我的同桌小明一位出了名的調皮鬼,什么欺負弱小,什么大吵大鬧……這些都是他的“杰作”,再加上他的學習成績極差,幾乎每個人都讓他三分,甚至就老是有時候也那他沒辦法,偶爾警告幾次,他只是有所收斂。然而他并非一無是處。那是在我小學的一個秋天的夜晚,放學了,同學們一窩蜂擁出教室,來到了停自行車的地方,打開自行車要回家,我也不列外,可我一摸口袋發(fā)現(xiàn)鑰匙不見了,于是我耐心地尋找著、我?guī)缀醴榱怂械目诖蜁拿恳粋€角落,都不見我的鑰匙。我不敢接受我要走路回家的這個現(xiàn)實,因為我回家要走三里的路,我不禁地流下了熱淚。這時小明走了過來,對我說:“哭什么哭?你就知道哭,我給你回家拿鑰匙去!”說罷,他騎著自行車向我家“飛去”……

過了一會兒,我有一些不耐煩了,我的心也跳得越來越快了,要是他拿不回來怎么辦呢

我怕他言而無信地一走了之。這個時候,老師走過來對我說:“你怎么還不回去???不晚了啊!”他說罷,前面有一輛自行車飛奔過來,我仔細一看,是小名啊!我的心終于*靜下來了??删驮谶@時候,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馬上趕過去,扶起這位英勇的戰(zhàn)士,頓時,我的眼里含滿了淚水……

他走了,我沒想到他是一個喜歡幫助人的人,這件事過去很久了,但他走時候的背影,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鑰匙不見了作文3

“汪沈佳”,去不去游泳?“”好??!“今天是星期日,我和汪沈佳約好了一起去游泳,可是,我們卻萬萬沒想到,會發(fā)生這一樣一件事。

”下水!“我假裝司令,命令汪沈佳下水”是!“話音剛落,只聞”撲通“一聲,伴隨著水聲的是濺起的一縷縷水花,我也不甘示弱,跟著”撲通“一聲跳下了水,游了幾個來回,我們打起了水仗,玩得不亦樂乎。

正當我們玩得盡興時,發(fā)生了一件令我心急如焚的事:我的鑰匙手環(huán)不見了!這時,焦急、急切,瞬間從我的心頭蔓延開來,”咚咚……“,心跳加速了,這時我的心仿佛被一塊大石頭壓著,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就說是給救生員保管,然后被他弄丟的?這樣肯定不行。我,我現(xiàn)在究竟該怎么辦呢?這個念頭閃動了一下、二下、三下……一百下,想沒用,馬上得找!我立刻讓汪沈佳去”追捕“那個逃走的”罪犯“,汪沈佳馬上潛下水尋找鑰匙,我也急忙離開泳池在上面查找。

我顧不得塑膠地毯給我?guī)淼奶弁?,直奔更衣的`地方,板凳上、柜子里、甚至連沖澡、上廁所的地方都仔仔細細地搜查了一遍,可是……,沒有。我的胸口一陣發(fā)悶:儲物柜里有我的新手機……媽媽好不容易答應我?guī)У?,就這樣丟了嗎?想起媽媽的嘮叨心上壓著的那塊石頭越來越重了。這時,汪沈佳過來和我會合了,我急切地問”有嗎?“”沒!“沒辦法,我們只能去報失了,”叔叔“,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