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質(zhì)綜合大作業(yè)2_第1頁
石油地質(zhì)綜合大作業(yè)2_第2頁
石油地質(zhì)綜合大作業(yè)2_第3頁
石油地質(zhì)綜合大作業(yè)2_第4頁
石油地質(zhì)綜合大作業(yè)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石油地質(zhì)綜合大作業(yè)

高先志吳欣松李濰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

2015.2

-XX.—1—

刖B

石油地質(zhì)綜合大作業(yè)是地質(zhì)工程專業(yè)本科生培養(yǎng)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的必修

環(huán)節(jié)。它是在學習完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的基礎上,通過資料的閱讀整理、地質(zhì)

圖件的編制及綜合分析,使學生學會運用地質(zhì)圖件來表達地質(zhì)認識,以培養(yǎng)學生

獨立分析和解決石油地質(zhì)問題、自己動手編制相關圖件的能力而開設的一門綜合

性實踐課程。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i.加深對石油地質(zhì)與勘探理論與方法的理解,了解石油地質(zhì)綜合研究思路

和方法;

2.能夠有目的、有選擇地利用各種資料開展石油地質(zhì)問題專題研究和綜合研

究,鍛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能夠自己動手繪制一些基本石油地質(zhì)及勘探圖件。

本課程時間3個星期,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部分:燒源巖評價(1周)

第二部分:油氣成藏分析(1周)

第三部分:圈閉評價與探井設計(1周)

本練習冊,由高先志、吳欣松、李濰蓮編寫。其中,第一部分由高先志編寫;

第二部分由李濰蓮編寫;第三部分由吳欣松編寫。

目錄

第一部分燃源巖評價.................................................3

一、目的和內(nèi)容..................................................3

二、炫源巖地球化學評價圖件編制..................................3

三、煌源巖演化歷史模擬..........................................5

四、煌源巖綜合分析和評價........................................6

第二部分:油氣成藏分析.............................................15

一、目的和內(nèi)容.................................................15

二、原油性質(zhì)分析...............................................15

三、油氣運聚方向分析...........................................22

四、油氣成藏期次分析...........................................27

第三部分:圈閉評價與探井地質(zhì)設計...................................30

一、圈閉發(fā)育史分析.............................................30

二、圈閉地質(zhì)綜合評價...........................................32

三、探井地質(zhì)設計...............................................41

第一部分燃源巖評價

一、目的和內(nèi)容

烽源巖是油氣藏形成必不缺少的地質(zhì)條件之一。一個盆地中有無燃源巖以及其質(zhì)量的

好壞決定盆地的勘探潛力。一個盆地燒源巖的演化程度和生煌歷史影響著盆地油氣藏的燒類

性質(zhì)和成藏時期。因此炬源巖的評價是石油地質(zhì)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本部分訓練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1、烽源巖地球化學評價圖件的編制;

2、燃源巖成熟史單井模擬;

3、煌源巖綜合評價,編寫研究報告。

二、煌源巖地球化學評價圖件編制

1、地層中有機質(zhì)豐度具有明顯的非均質(zhì)性,根據(jù)表1-1有機質(zhì)豐度數(shù)據(jù),投散點圖,

確定潛在燃源巖的深度/層位。

表1-1某區(qū)泥巖有機質(zhì)豐度分析結果

井號深度(m)層位T0C(%)井號深度(m)層位TOC(%)

港深193519.8ESI中0.53港深374140.75ESI下1.86

港深193520.6ESI中0.25港深393853.78ESI下0.18

港深193522.03ESI中0.91港深393966.53ESI下0.68

港深193526.55ESI中0.54港深393973.05ESI下0.31

港深193529ESI中0.81港深393973.34ESI下0.38

港深193530.76ESI中1.19港深393973.99ESI下0.18

港深193797.36ESI下2.09港深393975.75ESI下1.71

港深193799.89ESI下1.59港深394168.08ES1下0.28

港深193817.07ESI下0.5港深404107.32ESI下0.34

港深193818.22ESI下0.43港深404113.46ES1下0.53

港深193924ESI下1.23港深404114.76ESI下0.8

港深323656ED3下0.49港深404119.09ESI下0.74

港深323656.61ED3下1.35港深404197.11ESI下0.46

港深323656.75ED3下0.49港深474050.95ESI下1.9

港深323963.45ESI中0.98港深474053.1ESI下0.9

港深323964.35ESI中0.76港深474053.23ESI下1.32

港深323965.93ESI中1.95港深474060.5ESI下2.01

港深323966.56ESI中1.56港深474070.6ESI下0.59

港深323966.57ESI中1.4港深474135.14ES1下1.36

港深324154.07ESI下0.28港深474161.66ESI下2.65

港深334119.77ES1下4.01港深483640.6ED3下0.34

2、根據(jù)表1-2鏡質(zhì)體反射率測試數(shù)據(jù),編制散點圖,據(jù)確定生油門限深度。

表1-2某區(qū)泥巖鏡質(zhì)體反射率測試數(shù)據(jù)表

井號深度(m)Ro(%)井號深度(m)Ro(%)

港80-121080.38港80-133500.60

港80-123200.42港80-133950.62

港80。25110.46港80-134970.67

港80-125340.47港80-135990.72

港80-126180.53港80-137160.72

港80-128800.55港80-138830.74

港80-129500.54港80-138930.77

港80。30240.57港80-139930.8

港80-130980.55港80-140890.81

港80-132940.58港80-141610.92

3、根據(jù)表1-3泥巖抽提物組成,繪制散點圖,分析該區(qū)煌源巖成熟特征。

表1-3某區(qū)泥巖氯仿抽提物及其組成特征

井深飽和燒芳煌非燒瀝青質(zhì)

井號A%

(m)%%%%

港深404197.110.0554.9510.4917.487.38

港深474060.50.2756.2516.6722.084.38

港深474050.950.5356.5317.3520.274.68

港深474050.950.689.9622.2316.5151.30

港深474161.660.3055.4718.2323.702.86

港深474053.10.407.7631.1924.0537.00

港深474053.100.1750.9215.8321.645.54

港深374140.750.1646.1916.6732.385.95

港深673842.880.0759.2612.8221.942.28

港深673924.480.1162.7513.0020.753.00

港深693879.530.0563.2713.7217.483.32

港深323963.450.1554.4012.9625.002.78

港深334119.770.4235.4220.7431.319.00

港深394128.140.111.1234.2119.2545.42

港深393966.530.0543.4016.2328.3014.72

港深393973.340.0556.439.5925.056.75

港深474052.560.032264.9113.2818.053.51

港深193817.070.033261.7211.2016.934.43

港深693879.530.049463.2713.7217.483.32

港深333655.890.1015.9710.8656.8711.50

港深334120.180.3231.1221.9931.5410.37

港深193519.80.0634.9317.4621.1326.48

4、根據(jù)表1-4飽和炫色譜數(shù)據(jù),繪制棒圖,計算CPL確定燃源巖成熟程度。

表1-4某區(qū)泥巖氯仿抽提物飽和燃組成數(shù)據(jù)表

48/55井108井

飽和煌名稱面積飽和嫌名稱面積飽和煌名稱百分含量

C13422528C13

C14934311C14

C151448678C152.15

C161664139C1669569C162.66

C171687995C17136980C174.31

C181821104C18305233C187.24

C191995734C19586233C195.72

C202185567C201000333C205.82

C212287605C211445314C217.29

C222282359C221668328C228.15

C232281035C231893271C238.78

C241933599C241720685C246.74

C251929610C251843956C257.84

C261415892C261606287C266.20

C271291688C271710078C277.48

C28994166C281441450C285.65

C29830723C291215462C296.03

C30548138C30743110C303.36

C31446313C31508315C312.50

C32251263C32284901C320.71

C33150633C33159800C330.65

C3489298C3489878C340.31

C3538686C3538777C350.25

三、煌源巖演化歷史模擬

某燃源巖底界為Tr,炫源巖厚度500m,且厚度橫向不變。地表平均溫度取10℃,不同

時期地溫梯度見表1-6,地溫梯度單位。C/100m。區(qū)域上存在2次較大規(guī)模的構造運動導致2

次抬升剝蝕。抬升剝蝕時間和剝蝕量詳見表1-7。工區(qū)內(nèi)沒有Q(第四系)沉積。某點的地震

分層數(shù)據(jù)見表1-5o

要求:在制作單點埋藏史曲線的基礎上,根據(jù)TTI計算原理和方法,計算不同時間燒

源巖頂?shù)椎腡TI,依此分析燃源巖的生炫歷史。具體完成:

1)現(xiàn)今燃源巖處于何演化階段?

2)何時開始大量生油(進入生油門限的時間)?

3)何時進入生油高峰時期?

表1-5某點的地震分層數(shù)據(jù)(單位:m)

T2'T2T3T5TR

28904250515082009990

表1-6某區(qū)古地溫梯度(℃/100m)

表1-8地震反射界面與地質(zhì)年代和地質(zhì)年齡對應表

地層年代N,2

EI+2E3N2'N2Q

地質(zhì)起始年齡655240.524.6122.8

(Ma)

地震界面TrT5T3T2T2'To

四、煌源巖綜合分析和評價

仔細閱讀本講義提供的柴達木盆地北緣的有關資料,并補充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依據(jù)

燒源巖評價的內(nèi)容和標準,對柴北緣燃源巖進行分析,按照科技期刊論文的格式,完成一篇

約3000字的科技論文。文中應回答下列問題,并說明你的根據(jù):

1、柴北緣主要煌源巖的層位;

2、柴北緣煌源巖的演化程度和生油高峰期;

3、柴北緣油氣勘探的主要對象(油/氣?);

4、從妙源巖演化生煌史和構造圈閉主要形成期配置角度,分析柴北緣油氣勘探潛力

和油氣藏保存破壞特點。

(一)柴北緣位置和地層發(fā)育特征

柴達木盆地不僅是中國西北地區(qū)一個重要的含油氣盆地,同時也是青藏高原的一個重要組

成部分。柴達木盆地面積約1.2X10i<m2,周緣被造山帶所圍。柴達木盆地分為北部塊斷帶、

西部坳陷區(qū)和東部坳陷區(qū)(圖1-0)o柴北緣是侏羅系地層分布的主要地區(qū)。

(二)柴北緣燃源巖特征

柴北緣第三系基本上是一套氧化環(huán)境下的沉積物,其泥巖以紅棕黃綠等顏色為主色調(diào),

暗色泥巖厚度薄而不連續(xù),其中的有機碳含量較低達不到燒源巖的標準,屬于非生油層系。

中生代柴北緣處于由潮濕逐漸向干燥氣候轉化的大環(huán)境中。早中侏羅世以潮濕氣候為

主,間有短時期的濕熱一干燥氣候;晚侏羅世和白堊紀主要為干燥氣候。在巖相上,中、下

侏羅統(tǒng)以暗色泥巖、炭質(zhì)泥巖與砂礫巖互層,是一套淺湖沼澤、半深湖一深湖與河流相間互

的沉積;上侏羅統(tǒng)和白堊系為棕紅色為主,巖性較粗,為一套以沖積相為主的沉積。因此,

從上述特征看,早、中侏羅世有利于形成燃源巖,晚侏羅世不利于形成燃源巖。

1、燃源巖巖性及其有機質(zhì)豐度和類型

侏羅系煌源巖主要指成煤環(huán)境形成的下侏羅統(tǒng)上部小煤溝組和中侏羅統(tǒng)下部大煤溝組

暗色泥頁巖、炭質(zhì)頁巖和煤層。

就露頭和有限鉆井資料統(tǒng)計成果看,小煤溝組燒源巖主要是深灰色-黑色泥巖,而炭質(zhì)

泥頁巖和煤層只在少數(shù)井見到煤層和劣質(zhì)煤。

有機碳、氯仿瀝青A含量和熱解氫指數(shù)是反映煌源巖有機質(zhì)豐度的良好參數(shù),表1-10

展示了柴北侏羅系燃源巖樣品有機質(zhì)豐度的特征。深灰色泥巖有機碳含量在2%左右,炭質(zhì)

頁巖有機碳含量約在12.7%,煤的有機碳含量在54.8%,可能是樣品成熟度較高的原因(如生

油高峰之下),氯仿瀝青A含量較低,所以轉化率等參數(shù)較低。

b

圖l-o柴北緣構造位置和構造單元劃分

表1-9柴北緣中新生界地層及巖性

i也層

巖性剖面巖性簡述

界系統(tǒng)3

下---------------------

個261-

第更

泉灰色礫、砂巖與、棕灰、土黃色泥

Q1+2

新2354

四組■■■■■■?巖互層,夾有灰質(zhì)泥巖、碳質(zhì)泥巖。

統(tǒng)

獅To—

子673-灰、褐灰色砂泥巖互層為主,上部

新溝NJ石膏、鹽巖層增多,出現(xiàn)碳質(zhì)泥頁

第1221

組TL-巖。盆地北部為棕色砂礫巖。

上Ti

砂,工三三黃、褐、棕黃、灰色灰泥石右質(zhì)泥

2822-

山N粒屑灰石、砂質(zhì)泥石與粉砂石互層,

2/.......-喜

組1798夾有含礫砂巖。

T

下2—

—,—-------山

油1243-深灰、黑色夾層、綠色灰泥巖、云

山泥巖、粒屑碳酸鹽巖與灰質(zhì)石質(zhì)泥

N2'2482Z——

統(tǒng)

組J?【■運

I——頁巖,夾有薄層粉砂巖。

———T2

里、深灰、灰色灰泥巖、云泥巖、動

616-/-------------------

—1—1灰質(zhì)云泥巖與薄層粉砂巖互層,下

NI848

-----------------X_1-------*—部含有石膏、鹽巖層和粒屑碳酸鹽

uU

T

漸3

-------.?.

下——上段灰、深灰色碳酸鹽巖、蒸發(fā)巖

新一:-11-

干與沿線巖互層夾粉砂巖條帶,下段

7.......................

統(tǒng)

柴644-

E3棕紅、深灰色灰質(zhì)、云質(zhì)泥巖、泥

溝1*1*

古1966灰?guī)r、泥云巖與粉細砂巖互層,含

組—:7—7—

路石膏、鹽巖團塊和膏泥巖。

系L,”■?r".、

界樂

新T5—

河267-?—4棕紅、灰、深灰色砂、泥巖互層,

統(tǒng)T—

組EI+2

1043■^夾有灰質(zhì)泥巖和石膏質(zhì)泥巖。

UJ..T-.F.

犬TR

牙???.中、下部灰白、灰、棕紅色砂巖和

溝853-

???泥巖互層、含灰質(zhì)結核和石膏晶體,

系K

組-

1451-?—,一?上部紫紅,灰黃色砂礫巖。

紅T

7t.~?k

上45-????淺棕紅色泥質(zhì)和藍灰色砂質(zhì)巖夾黃

V

組綠色或雜色泥質(zhì)巖。燕

589--????

采、?----

侏石

14-紫紅色砂礫巖,灰白、灰綠色砂質(zhì)山

統(tǒng)嶺J3I

a■■

組833巖及紫紅色泥質(zhì)巖。

r^_?............._

大I運

煤..rr~./灰、灰綠、灰黑色泥巖、炭質(zhì)頁巖

羅中45->?V

溝,?=?????—??》???—

J2和灰、灰白、黃灰色砂礫巖,夾煤

組1405———動

統(tǒng)層和菱鐵礦層。

——T;—

煤雜色砂、礫巖和黑灰色砂質(zhì)頁巖和

溝193-J....--J

系Jl碳質(zhì)頁巖,夾菱鐵礦層、油頁巖層

統(tǒng)1509和煤層。

______.■_

T6

表1-10柴達木盆地北緣侏羅系部分生油巖樣品有機質(zhì)含量和組成數(shù)據(jù)

氯仿瀝青A族組成(%)轉化率(%)

有機碳氯仿瀝青

采樣地點巖性氯仿瀝青總劭有

(%)A(%)飽和歌芳煌非烽瀝青質(zhì)

/有機碳機碳

大煤溝1炭質(zhì)頁巖15.310.021632.9111.3922.7929.110.14110.022

德令哈北1黑色泥巖1.780.011821.7921.7925.6426.281.000.436

德令哈北2炭質(zhì)泥巖8.500.10609.4346.2319.8124.531.250.696

塔托煤礦1炭質(zhì)頁巖9.860.131716.6724.5429.305.131.340.552

秋吉煤礦深灰色泥巖1.860.004532.853.6525.5519.710.540.192

花石溝1黑色泥巖1.780.051424.6913.5819.7540.740.690.264

花石溝2灰色頁巖1.200.004718.247.5529.5626.422.350.6.6

塔托煤礦2深灰色泥巖1.280.004932.9617.5825.2718.680.380.192

塔托煤礦3煤42.411.032618.8633.8616.4315.432.441.286

大煤溝2煤28.130.92446.755.4914.4925.743.290.403

花石溝3碳質(zhì)頁巖13.010.05133.844.2041.0148.801.700.137

全吉剖面灰色泥巖0.540.02275.376.578.0651.344.200.501

全吉路線黑色泥巖2.550.04845.185.3412.8748.511.900.200

潛深4井2366.02m炭質(zhì)泥巖29.710.283825.2119.8321.539.350.960.432

石深25井127m深灰色泥巖1.450.02297.3511.5517.0646.981.580.299

石地28井461m黑色泥巖1.840.05257.8211.8716.2037.712.850.561

石地22井23合炭質(zhì)泥巖9.090.09728.0215.1919.4139.242.380.823

馬參1井灰色泥巖1.280.004121.9016.7929.9324.821.460.565

石深8井3043.45m黑色泥巖2.130.125917.3323.2715.5930.205.912.400

侏羅系暗色泥巖有機質(zhì)類型以nub型為主,炭質(zhì)泥頁巖和煤有機質(zhì)類型以112-in型為

主(圖1-1),冷科I井小煤溝組有機巖石學資料反映了這種情況(圖1-2):此外,干酪根H/C-O/C

原子比值圖(圖1-3)也證實這個結論。

柴北炭質(zhì)泥巖

柴北暗色泥頁巖900-I

75o_

_

60o

_

45o

_

30o

_

15O

圖1-1柴北侏羅系不同巖性燃源巖熱解色譜特征

口口■■

腐泥組殼質(zhì)組鏡質(zhì)組惰質(zhì)組

A有機巖石學組分B干酪根類型

圖1-2冷科1井小煤溝組煌源巖干酪根類型分布圖

IIIIIIIIIIIIIIII

00.10.20.3

0/C原子比

圖1-3柴達木盆地侏羅系生油巖有機質(zhì)原子比圖

2、侏羅系燃源巖熱演化特征

根據(jù)冷科1井侏羅系煌源巖有機質(zhì)熱演化規(guī)律,認為侏羅系烽源巖可能在3000米左右

進入生油門限,在3750米附近到達生油高峰,油窗下限約在4700米(圖1-4)。目前井下采

集的樣品均在油窗之內(nèi),而且多數(shù)在生油高峰之下。由于冷科1井等主要分布在構造高部位,

因此估計凹陷深處的樣品已處于過成熟狀態(tài)了。(參考表1-5,地震界面Tr的埋深)

鏡質(zhì)體反射率(%)瀝青A/有機碳(%)總塔了有機碳(%)弁丁烷/正丁烷甲烷〃甲烷-戊烷)植烷/比十八烷%/q

0.51.Ip.2?,0510.|..0-.5.1.,??疲瑋,,5.ip.

2500■--

e

生油門限

(

)

B趙

(

)

圖1-4柴達木盆地北緣侏羅系小煤溝組燃源巖有機質(zhì)熱演化綜合剖面

由于柴北緣煌源巖涉及中侏羅統(tǒng)煌源巖(大煤溝組)和下侏羅統(tǒng)(小煤溝組),不同地區(qū)

燃源巖的層位以及埋藏和受熱歷史不同,因此不同地區(qū)煌源巖熱演化程度不同(見表1-11、

圖1-5)。受取樣深度的限制,上述特征只反映了淺部的演化程度。

表1-11柴北緣燃源巖有機質(zhì)成熟度參數(shù)

層位剖面名稱Ro%范圍平均值層位剖面名稱R。%范圍平均值

石地10井0.77-0.830.80/2潛深4井0.52?1.420.87/7

石地20井0.790.79/1潛深6井1.211.21/1

石地22井0.51-0.650.58/6新高泉0.63-0.900.82/4

石地23井0.620.62/1結綠素0.62-1.41.01/2

石地28井0.31?0.790.59/4魚28井0.56-0.710.65/4

石深1井0.630.63/1魚卡煤礦0.61-0.660.63/6

石深3井0.550.55/2圓頂山0.53-0.890.63/31

J1J

石深7井0.630.63/22大煤溝0.30-1.280.63/18

石深18井0.620.62/1羊腸子溝0.54?1.150.85/2

石深25井0.94~0.990.96/2后海子湖0.85-1.481.17/2

深75井0.710.71/1綠草山0.32-0.880.60/10

深85井0.83?1.651.04/7大羊頭2.17-2.182.175/2

冷科1井0.48?1.370.88/57紅山參1井0.61-0.690.65/2

仙3井0.67-0.690.68/2紅山煤礦1.35-1.531.44/2

大煤溝0.19?1.060.44/26

2050

3600

2100

380(1

2150-1000

4200

2200

4400

2250

1600

1800

2300

5000

2350

5200

2400

石地22井石深3井石深75井冷科1井

圖1-5柴北緣下侏羅統(tǒng)荒源巖演化程度單井剖面

圖1-6為數(shù)值模擬中侏羅統(tǒng)頂面鏡質(zhì)體反射率的平面等值線圖。從中可見,冷湖構造帶

及其以北地區(qū),烽源巖已處于成熟演化階段,局部處于低成熟階段:而其南部地區(qū)則主體已

經(jīng)進入高成熟演化階段。據(jù)此推測,侏羅系底面燃源巖的演化程度會更高。大部分地區(qū)處于

過成熟階段。

圖1-6柴北緣燃源巖現(xiàn)今演化程度平面變化圖

3、生燃高峰發(fā)生的時期

侏羅系煌源巖在中生代末是否發(fā)生過大量生煌過程是評價柴北緣油氣成臧條件的一個

很重要的問題。因為燕山晚期柴北緣發(fā)生了比較強烈的構造活動,此時如果侏羅系煌源巖已

經(jīng)大量生燒,則所生油氣必將遭到嚴重的破壞;如果中生代末侏羅系煌源巖沒有發(fā)生生煌過

程或成熟度較低,后來接受新生界地層沉積的過程中才開始大量生燒或再次發(fā)生生燒(二次

生煌),則意味著柴北緣具有良好的油氣勘探潛力。可見中生代末,侏羅系煌源巖的演化程

度很重要。

圖1-7為柴北緣中、下侏羅統(tǒng)燃源巖在平面上進入生烽高峰時期變化圖。

圖1-7柴北緣侏羅系炫源巖進入生炫高峰時期平面變化圖

(單位:距今年齡Ma)

(三)柴北緣圈閉主要形成期

圈閉演化歷史受盆地構造演化歷史的控制。柴達木盆地中新生代構造演化具有持續(xù)性和

階段性特點,存在相對強烈期和相對平靜期。表現(xiàn)在沉降幅度、壓縮強度和斷層形成數(shù)量的

不同。圖1-8表示的是柴北緣西段主干測線不同時期的相對壓縮量變化圖,從中可見,自新

生代以來,柴北緣存在2個壓縮突變期,即E3?和Nz'ZQ;其中,N23-Q時期的壓縮量最大,

可占總壓縮量的一半。(注:壓縮量是根據(jù)地質(zhì)演化平衡剖面為基礎,以EI+2沉積前的地震

剖面長度作為起始長度,得出每條測線在不同構造演化時期的擠壓應變量)。從斷層發(fā)育時

期看,上述兩個時期,也是柴北緣地區(qū)斷層形成的重要時期。從圖1-9典型構造樣式可以看

出,斷層的發(fā)育明顯存在兩期,兩期形成的斷層在剖面上構成雙層結構。

因此,柴北緣構造圈閉的形成以及調(diào)整改造可以概括為兩個主要時期,這兩個時期形成

的斷層以及斷層相關褶皺對油氣的運移和聚集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實上這兩個時期就是柴北

緣含油氣系統(tǒng)的關鍵時期,決定了柴北緣油氣藏的主要形成期次。

圖1-9柴北緣典型構造的構造圈閉樣式

第二部分:油氣成藏分析

一、目的和內(nèi)容

目的:1)掌握油氣藏流體特征分析的基本內(nèi)容和方法:

2)掌握判斷油氣運聚方向的方法;

3)掌握確定油氣成藏期次的方法。

內(nèi)容:1)綜合運用原油的物理性質(zhì)、化學組成、生標物、色譜-質(zhì)譜資料,分析油氣藏中

原油類型、成熟度、生物降解等特征;

2)運用流體勢分析油氣運聚方向;

3)運用流體包裹體的特征、均一化溫度并結合圈閉發(fā)育史、生排燒史綜合確定油

氣成藏期次。

二、原油性質(zhì)分析

請利用所給原油物性、族組成、氣相色譜、色譜-質(zhì)譜等資料判斷下列原油樣品的類型

(低熟油、成熟油、凝析油、降解油),并詳細說明判斷依據(jù)。

樣品1:

原油物性特征見表2-1。其原油族組成以飽和燒為主,飽和燃占原油族組成64%,芳煌

微分和非燃儲分的含量相當,均在18%左右,瀝青質(zhì)含量極低。色譜特征見圖2-1,Pr/Ph<0.5,

Pr/nCi7為0.68,Ph/nCi8為1.7。

幽烷占原油飽和燃組成的3.5%。原油中檢測到5B(H)-糞幽烷系列(圖2-2),C29

笛烷異構體比值20S/(20S+20R)為0.18,4-甲基幽烷以4a-甲基5a(H),14a(H)、

17a(H)幽烷(20R)異構體為主。

五環(huán)三菇烷占原油飽和燃組成的1.5%,其分布見圖2-3,為C27?C35。在原油中還有較

高含量的伽馬蠟烷,C31升霍烷22S/(22S+22R)為0.4。

樣品2:

原油物性特征見表2-1。原油族組成飽和燃含量為61.31%,芳煌含量10.65%,非燃+瀝

青質(zhì)含量21.2%左右。色譜特征見圖24OEP值為1.10。原油中C27?C29規(guī)則將烷峰形清

晰,C29普烷異構體比值20S/(20S+20R)為0.42。原油中存在二環(huán)、三環(huán)、四環(huán)和五環(huán)菇

類化合物,Tm/Ts為0.72。

樣品3:

原油物性特征見表2-1。原油族組成中飽和燃含量為38.30%,芳煌含量28.61%,非燃

含量24.04%,瀝青質(zhì)含量9.05%,原油色譜特征見圖2-5。C27重排/規(guī)則留烷為0.307,C29

幽烷異構體比值20S/(20S+20R)為0.392,Ts/(Ts+Tm)為0.61。

樣品4:

原油物性特征見表2-1。其原油族組成具“兩高兩低”的特征(芳煌、非煌高,飽和燃、

瀝青質(zhì)低),飽和燒含量為37%,芳煌含量19%,非燃含量38%左右,瀝青質(zhì)含量低,不足

+

7%o飽和煌色譜特征見圖2-6,碳數(shù)分布范圍為nCu?11C35,nC2i7nC22^0.98,OEP值為

0.85,Pr/Ph為0.35。

留類化合物在原油中含量豐富,占原油飽和燃儲分的16%(圖2-7),原油中檢測到5

B(H)-糞幽烷系列,C29雷烷異構體比值20S/(20S+20R)為0.27。

原油中砧類化合物在飽和燃儲分中不足3%,三砧系列見圖2-8。三菇系列中存在著高

含量的伽馬蠟烷,伽馬蠟烷含量可占飽和燃儲分的0.5%左右,蕾烷系列中具有異常高的C35

霍烷,Tm/Ts為2.0。

原油中含硫化合物主要以苯并曝吩和二苯并睡吩的形式存在,脫羥基維生素E是該原

油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含氧化合物。

樣品5

原油物性特征見表2-1。原油族組成飽和燒含量為81.49%,芳煌含量14.24%,非燃+瀝

青質(zhì)含量1.7%左右。色譜特征見圖2-90nC2「/nC22+為1.70,CPI值為1.02<,Pr/Ph為1.13,Pr/nCi7

為0.19,Ph/nCi8為018。

油中三環(huán)菇烷、C24四環(huán)菇烷含量相對較高,Ts大于Tm,伽瑪蠟烷含量低,不含奧利

烷,孕留烷和升孕雷烷含量相對較高,重排幽烷含量高,C29留烷異構體比值20S/(20S+20R)

為0.52,C29幽烷BB/(BB+Ba)為0.44,C31升霍烷22S/(22S+22R)為0.58,Tm/Ts

為0.7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