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強化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專題攻克練習題(解析版)_第1頁
基礎強化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專題攻克練習題(解析版)_第2頁
基礎強化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專題攻克練習題(解析版)_第3頁
基礎強化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專題攻克練習題(解析版)_第4頁
基礎強化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專題攻克練習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專題攻克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物理教研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位置上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30分)一、單選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0分)1、下列關于誤差說法中正確的是(

)A.測量時為了減小誤差可以多估讀幾位B.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計得非常準,所以沒有必要估讀C.測量的數(shù)值和真實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誤差是可以避免的D.測量時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2、如圖,小嘉用刻度尺測量物塊的長度,此時物塊的長度可記為()A.9.8厘米 B.1.9厘米 C.18.0毫米 D.19.0毫米3、以下是一位中學生對自身情況的估測,其中合理的是()A.體溫約為26℃ B.質(zhì)量約為52kgC.眨一次眼用時約1min D.手掌的寬度約為50cm4、冰壺運動是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之一、請你根據(jù)圖片提供的信息,估測圖中冰壺的高度。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的是()A.42mm B.42cm C.11mm D.11cm5、小強同學在一次測量某物體長度時,正確記錄了四次測量結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為()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6、如圖所示,工作人員手托的是“越王勾踐劍”。根據(jù)圖片信息,對這把劍的長度估測合理的是()A.2m B.1.5m C.0.5m D.2.5m7、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長度的測量不正確的是()A.如圖中測自行車通過的路程,可先記下車輪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B.如圖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測出紀念幣的直徑為2.0cmC.如圖中先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除以紙的張數(shù),可以得出一張紙的厚度D.如圖中把金屬絲密繞在鉛筆上N圈,測出密繞部分的長度L,則金屬絲直徑8、小明來到武鄉(xiāng)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參加“丹心向黨·紅色研學”活動。如圖所示,是他在體驗活動中,身著八路軍軍服莊嚴地吹響“沖鋒號”的情景。根據(jù)圖片信息,請你估測“沖鋒號”的長度約為()A.20cm B.50cm C.120cm D.150cm9、某同學正確使用刻度尺四次測量一本書的寬度,記錄的結果分別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對測量結果分析正確的是()A.誤差不可以被消除,所以四次測量的結果都是正確的,但都存在誤差B.第二個數(shù)據(jù)“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讀的C.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錯誤D.可以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所以書的寬度是12.35cm10、如圖所示,工作人員手托的是“越王勾踐劍”。這把劍歷經(jīng)兩千多年,出土時仍鋒利無比,劍身絲毫不見銹斑,令世人對古人的鑄造技術驚嘆不已。根據(jù)圖片信息,對這把劍的長度估測合理的是(

)A.0.5m B.1.5m C.2m D.2.5m第Ⅱ卷(非選擇題70分)二、填空題(10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0分)1、如圖所示,所測物體長度為______cm;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等可以______(選填“消除”或“減小”)誤差。2、2020年9月15日是華為芯片正式被斷供的日子,經(jīng)過近1年的努力,我國已能生產(chǎn)14nm芯片,nm是________的單位,長度的國際單位是________。3、如1圖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情景,物體的長度是______;如圖2停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4、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則木塊長為______cm;秒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5、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是_____cm。6、如下圖所示,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讀數(shù)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選填“A”或“B”),被測物體的長度為______。7、請讀出圖甲中儀表的示數(shù):(1)(a)汽車的行駛速度是______,(b)秒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s;(2)如圖乙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測量方法正確的是______。8、如圖甲所示,用此種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是______cm,圖乙中機械停表的示數(shù)是______s。9、圖中的物塊長度為______cm。10、如圖所示,用兩把刻度尺A、B測同一物體長度,其中B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則LA=________cm。讀數(shù)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選填“甲”或“乙”)。三、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6分,共計30分)1、有一疊紙,怎樣測得某中一張紙的厚度?2、給你一把刻度尺,怎樣很快地粗略測出從教學樓到校門口的距離._______-3、小明同學每天都騎自行車上學,他想用自行車和一個鋼卷尺測出自家到學校的大概距離,請問如何測量?在測量過程中還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使測量結果比較準確?4、有一次國王問阿凡提:“人們都說你智慧過人,那么,你知道眼前這個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嗎?”阿凡提沉思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經(jīng)地說:“如果桶跟這個池塘一樣大的話,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桶有池塘的一半大的話,那么就有兩桶水;如果這個桶只有池塘的十分之一大,那就有十桶水……”國王聽后拍手喊:“你真聰明!”.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阿凡提抓住可以人為地確定桶的大小作為測量標準這一突破,從而以“狡辯”戰(zhàn)勝了國王的刁難,從這個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5、某同學用刻度尺測物體長度時的情形如圖所示。請指出他此時的操作錯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D【詳解】A.測量時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估讀值,再多估讀幾位沒有意義,故A錯誤;B.為了減小誤差,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非常有必要的,故B錯誤;C.即使測量的數(shù)值和真實值可能完全相同,但誤差無法避免,只能減小,故C錯誤;D.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減小誤差的有效方法之一,故D正確。故選D。2、D【詳解】如圖所示,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小格,所以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cè)與7.90cm對齊,右側(cè)約在9.8cm上,估讀為9.80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3、B【詳解】A.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題意;B.中學生平均質(zhì)量為50kg,52kg接近50kg,故B符合題意;C.人們常用“眨眼之間”形容時間短,所以眨一次眼睛的時間不到0.5s,故C不符合題意;D.中學生手掌寬度在6c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D【詳解】成年人拳頭寬度約8cm,由圖知,冰壺高度略大于此數(shù)值,所以在11cm左右,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5、C【詳解】該物體的長度應為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6、C【詳解】根據(jù)圖片信息知道,這把劍的長度接近人身體的寬度,根據(jù)常識知道,大約是0.5m,故C符合題意。故選C。7、B【詳解】A.自行車車輪的周長可以測出,要測量自行車行駛的路程,可以先記下車輪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紀念幣左端與2.00cm對齊,右端與4.00cm對齊,所以紀念幣的直徑為L=4.00cm﹣2.00cm=2.00cm故B錯誤,符合題意;C.一張紙的厚度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無法直接準確測量,所以測量紙的厚度時,可以用刻度尺先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紙的總張數(shù),即得出一張紙的厚度,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細金屬絲的直徑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無法直接準確測量,所以可以把金屬線無間隙地密繞在一根鉛筆上若干圈,測出密繞部分的長度L和圈數(shù)N,則直徑,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8、B【詳解】由圖可知,沖鋒號的長度與人的胳膊的長度大約相等,而人的胳膊的長度約為50cm,所以估測“沖鋒號”的長度約為50cm,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9、D【詳解】A.由記錄的結果可以看出12.46cm與其它三個數(shù)值準確值不同,相差較多,所以它是一個錯誤的結果,故A錯誤;B.長度的記錄的數(shù)值包括真實值和估計值兩部分,刻度尺讀數(shù)應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第二個數(shù)據(jù)“12.36cm”中的“6”是估讀的,故C錯誤;C.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測量的數(shù)值更接近準確值,可以減小誤差,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不是減小,故C錯誤;D.可以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所以書的寬度為故D正確。故選D。10、A【詳解】根據(jù)圖片信息知道的,這把劍的長度接近人身體的寬度,大約是0.5m,故只有A正確。故選A。二、填空題1、

1.85

減小【詳解】[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刻度尺的測量結果既要記錄準確值又要記錄估計值,所以所測物體長度為1.85cm。[2]誤差只能減小,而不可能消除,故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等可以減小誤差。2、

長度

米【詳解】[1]nm(納米),是長度的單位。[2]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3、

31.0m

32s【詳解】[1]刻度尺上10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1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物體左側(cè)與40.0m對齊,右側(cè)與71.0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71.0m﹣40.0m=31.0m[2]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0”和“1”之間,偏向“1”一側(cè),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0min。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2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2s,即秒表的讀數(shù)為0min32s=32s4、

2.80

1min40.0s【詳解】[1]從左圖可以看到,木塊的左端對準3.00cm的位置,右端對準5.80cm的位置,那么木塊長度木塊長度是2.80cm。[2]從右圖可以看到,秒表的小刻盤分度值代表30s,小刻盤的指針指在1與2之間中間的刻度往右,它代表了時間是1min30s至1min60s之間,再觀察大刻盤,指針指在10刻度這個位置,但是它代表的不是10.0s,代表的是40.0s,所以秒表的讀數(shù)為1min40.0s。5、2.70【詳解】由圖知,刻度尺上每大格表示1cm,平均分成了10小格,分度值為0.1cm;木塊左側(cè)與1.00cm對齊,右側(cè)與3.70cm對齊,所以木塊的長度為6、

1mm或0.1cm

B

2.50【詳解】[1]每大格1cm,每大格分為10小格,則分度值為0.1cm。[2]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刻度尺垂直,故B正確。[3]長度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物體左端與零刻度線對齊,右端所對刻度為2.50cm,則被測長度為2.50cm。7、

80km/h

244.4

C【詳解】(1)[1][2]由汽車儀表盤可知,指針指在80km/h刻度處,則其行駛速度是80km/h;秒表小表盤表示分鐘,位于4~5min之間且靠近4min,大表盤表示秒鐘,指針位于4.4s處,則其讀數(shù)為4min4.4s即244.4s。(2)[3]如圖乙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A中鉛筆沒有緊靠刻度尺有刻線的一側(cè),B中鉛筆沒有緊貼刻度尺,C中鉛筆左側(cè)與刻度尺0刻度線對齊且緊靠刻線,D中鉛筆左側(cè)沒有與0刻度線或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故測量方法正確的是C。8、

4.7

396.5【詳解】[1]由圖知:甲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鉛筆左側(cè)與2.0cm刻度線對齊,右側(cè)在6cm和7cm之間,估讀為6.7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圖乙在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6”和“7”之間,偏向“7”一側(cè),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6min;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6.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6.5s,即秒表的讀數(shù)為9、2.90【詳解】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的左邊所對刻度值為2.00cm,物體的右邊所對刻度值為4.90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4.90cm-2.00cm=2.90cm10、

1mm

2.1

甲【詳解】[1][2]由圖可知,圖示B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分度值為1mm;圖示A刻度尺分度值為1cm.物體起始端在7.0cm處,末端在9.1cm處,所以物體長度為LA=9.1cm-7.0cm=2.1cm[3]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所以視線正確的是甲。三、簡答題1、一張紙的厚度一般約為幾十微米,而常用的測量工具達不到這樣的準確程度,不能直接測量,只能用積多求少法間接地測量.用刻度尺測出一疊紙(幾張)的厚度為d,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詳解】一張紙的厚度一般約為幾十微米,而常用的測量工具達不到這樣的準確程度,不能直接測量,只能用積多求少法間接地測量.用刻度尺測出一疊紙(幾張)的厚度為d,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2、先用刻度尺測出正常行走一步的長度L,然后從教學樓向校門口行走,記下走過的步數(shù)n,則教學樓到校門口的距離s=nL.【詳解】先用刻度尺測出正常行走一步的長度L,然后從教學樓向校門口行走,記下走過的步數(shù)n,則教學樓到校門口的距離s=nL.【點睛】由于從教學樓到校門口的距離過大,遠遠超過了刻度尺的最大測量值,所以要用“量小求大法”(可先選取一個小物體或一小部分,用刻度尺測取其長度,然后設法測出大物體與小物體(或小部分)的倍數(shù)關系,最后根據(jù)這一倍數(shù)關系求得大物體的長度)測量.3、用鋼卷尺測出自行車后輪的直徑,然后算出自行車后輪的周長;弄清楚大齒輪盤和后輪上的小齒輪盤的齒數(shù),得出大齒輪齒數(shù)與小齒輪齒數(shù)的倍數(shù),騎該自行車從家到學校,并記下蹬自行車的圈數(shù),用圈數(shù)乘以齒輪的倍數(shù)就可得自行車輪子轉(zhuǎn)的圈數(shù),然后用此結果乘以自行車后輪的周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